学佛笔记

阿弥陀佛和大日如来是什么关系?
2025-03-18 12:10

阿弥陀佛、大日如来在过去世都是空王佛门下的比丘。。

在佛的世界里,阿弥陀佛是过去佛,大日如来是现在佛,弥勒佛是未来佛。大日如来是密宗至高无上的本尊,是属于最高级别的佛,那里的所有佛、菩萨都是出自大日如来所出。

大日如来在佛学中一直处于中央地位,带领着全部的佛、菩萨,是密宗世界的根本佛。

阿弥陀佛,又叫无量光佛、无量寿佛,因为在梵语中,阿弥陀佛代表的而是光寿无量。此佛以宏大愿力建造了西方极乐世界;

那一片净土专门为了普度众生,净化心灵的地方,只要众生愿意,希望可以进入此地,阿弥陀佛都一视同仁平等对待,而阿弥陀佛净土也被认为是大乘净土思想的最大化归结。

其实大日如来和阿弥陀佛都是佛,佛佛相等,对于众生来说,只要心中有佛,信何种佛都没有太大的关系。

扩展资料

大日如来依梵音可译成毗卢遮那佛,“如来”即是“佛”的意思。

大日如来名称出现在公元七世纪善无畏三藏翻译的《大日经》(《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里。“大日”是除一切暗遍照宇宙万物,能利养世间一切生物,大日之光为不生不灭。宗教学名词,“大日”之意胜于太阳。

摩柯为"大""毗卢遮那"是光明遍照之意;又译大光明遍照,亦称遍照如来。大日如来是遍照一切世间万物而无任何阻碍的法体,众德圆满,智慧之光遍照一切处,无昼夜之分, 世间与出世间的一切有情无情,都能受到恩惠, 启动萌生佛心,获不可思议之成就。

《大日经疏》记载:“如来日光遍照法界,亦能开发众生善根,乃至世间事业由之成办。”

在华严宗,大日如来为莲华藏世界的教主,也是包含十方诸佛,显示超越形相之佛法自身的法身佛。法相宗以此为释迦牟尼佛的自性身。天台宗以此为释迦牟尼佛的法身。

大日如来是密教将宇宙实相佛格化,而成的根本佛,也是一切诸佛菩萨的本地及普门示现的根本总德。

密教将之奉为真言密教的教主,也是密教教理的核心,以之为金刚界与胎藏界曼荼罗的中心本尊。由于如来智慧光明遍照一切处,能使无边法界普放光明,而开启众生本具的佛性、善根,成办世出世间之事业,因此以大日作为名号。

End

黄念祖:阿弥陀佛的十念必生愿

第十八愿的详细解释一个人在临终时看见地狱,因自己念佛和大家助念,地狱消灭,得到往生,这是我的一个老朋友的弟弟的真实情况。我的这个朋友姓王,江苏有名的中医,也是一位很虔诚的佛教徒。他的弟弟是个阔公子,生

南怀瑾 :善的心理行为与生理有很大的关系

《宗镜录略讲》是故,要当集一切善行,救一切众生,所以啊,应该发大悲心修一切善行,救一切众生,这样才能够脱离无边的苦海,露出真如本来的清净光明,离彼无边客尘垢染,显现真如。所以叫作客尘,这是中国文学加上

刘素云:正确摆正干活与学佛的关系,不要学偏差了!

有同修老跟我说:学上不上?公司办不办?家里的事管不管?我回答这些和你念佛成佛一点干涉干扰都没有。是一不是二,什么都不管了,什么都放下了,那不叫放下那叫放弃。一字之差,意义大不相同。一说我要学佛了那就都

李炳南答:‘南无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

李炳南答:南无就是皈依、敬礼的意思,阿弥陀佛是一尊佛的名字,它的意思是无量光、无量寿等等意思,等等是指阿弥陀佛的智慧、慈悲、神通无量无边,语言无法说清。这个问题还必须看《阿弥陀经》才知道根源,如果没有

一句“阿弥陀佛”十种妙处

阿弥陀佛,这句佛名,是万种功德的结晶,具有不可思议的大威神力。它是生死苦海中的慈航,是漫漫长夜里的明灯。念佛人现世获得的十种妙处。这些都是释迦牟尼佛在佛经上亲口开示的,佛无妄语一、常得一切天神隐形守护

李炳南:法与性的关系如何?

问:法与性的关系如何?(游祥洲)答:法为万事万理之总代辞,然一事理有一事理之自体,此自体即名曰法,一自体有一自体之状态,此状态亦名曰法。因事理既如是之繁,自体状态又千差万别,说太复杂,故取一字总代。性

钟茂森: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第二集)

尊敬的法师,尊敬的孙会长,尊敬的诸位同修大德菩萨,大家下午好。阿弥陀佛!今天早晨大家听完经之后念佛念得怎么样?挺好,好。念佛是正行,我们护世息灾也好,我们自己求生净土也好,念佛是第一重要的行门,听经目

钟茂森: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第十集)

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大家晚上好!我们继续来学习《无量寿经》的四十八愿,我们来看第二十二到二十四愿,我们把今天要讲的经文一起念一下:【我作佛时。国无妇女。若有女人。闻我名字。得清净信。发菩提心

钟茂森: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第四集)

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大家早上好。阿弥陀佛!昨天我们一起共修了一天,大家有什么样的感受吗?非常好!今天也出太阳了,昨天阴雨了一天,看来阴气已经逐渐逐渐的退去了。大家能够这样发起真诚的心来念佛,

钟茂森: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第十五集)

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大家下午好!我们继续来学习「弥陀四十八大愿」,请看第四十二愿的经文,我们一起合掌将此愿文读一下:【我作佛时。所居佛剎。广博严净。光莹如镜。彻照十方无量无数。不可思议。诸

钟茂森: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第十四集)

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同修、大德,大家早上好。我们继续来学习弥陀四十八大愿,请大家打开经本,看第三十九愿,我们一起把这段愿文读一下:【我作佛时。国中万物。严净。光丽。形色殊特。穷微极妙。无能称量。其诸众

钟茂森: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第十一集)

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大家早上好!我们继续来学习「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昨天晚上跟大家讲到了第二十四愿,今天从第二十五到二十七愿看起。让我们一起合掌将这段愿文读一下:【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

钟茂森: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第十六集)

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大家早上好!我们今天是佛七的最后一天,大家这六天多来,表现得非常好,非常难得,真正发起护世息灾的愿心,一起认真的念佛、学教,希望我们以这样的功德回向这个地区灾难消除、正

四种方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觉醒法师为了凝聚人心、摄受众生、开发智慧,佛陀提出了四种方法,指导人们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这四种方法被称为四摄法。1.布施摄,指以不怀任何回报的心向众生传授真理与施舍财物。布施,不光是指钱财、物质、

人与人之间关系如何才能保持清净不碍修行

问:人与人之间关系如何才能保持清净不碍修行?如何保持四众和合不犯过失?如何保持菩提心坚固不失?如何保持护持大众不退转?如何保持团体如金刚不坏?如何让每个人得法入心精进不退?如何带领大家入菩萨愿海增上善

疫情下物我关系的宗教学反思

◎ 温金玉一场突如其来的病毒袭击了我们,让传统喜庆的春节笼罩在恐慌与焦虑的气氛之中。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全国上下紧急行动,全力奋战,广大医务人员无

“阿弥陀佛”这四个字就是一个大秘密!

中国有一句俗话叫家家观世音,户户阿弥陀,这句话中的阿弥陀就是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就像释迦牟尼佛是娑婆世界教主一样。在中国佛教历史上,持名念佛方法非常普及,当前中国汉地很多佛寺墙壁上,都题写

处处作主见如来

惟觉法师《楞严经》中,憍陈如尊者因悟客尘二字得证圣果。起心动念这一念心,一个是客,一个是主。客,是指我们的妄想,像空中的灰尘一样,始终是来来往往的。既然是妄想,来也好、去也好,就像灰尘一样;能够知道妄

阿弥陀佛的名号就是无上的密咒

现在在家居士,你别看他愚夫、愚妇、老太太,他们真正往生的时候表现得很不错,有些真正预知时至。我们出家人为什么少呢?没有老实地修,我们又接受信施,这里面有一定的原因所在。懂了一些佛法,反而会世智辩聪,觉

如来禅与祖师关之区别

◎ 谛 闲如来出世,唯一大事因缘,要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祖师西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佛祖之道,原无二致;度生方便,乃有多门。诸佛以随机施化,四悉利生,一代时教,无非应病与药,原无实法与人。祖师

一花一世界 一叶一如来

◎ 李 睿钟是佛教丛林寺院里的号令,清晨的钟声是先急后缓,警醒大众,长夜已过,勿再沉睡。而夜晚的钟声是先缓后急,提醒大众觉昏衢,疏昏昧!故丛林的一天作息,是始于钟声,止于钟声。一天,奕尚禅师从禅定中起

药师如来法门一斑

◎ 弘 一己卯四月在永春普济寺讲 王世英记今天所讲,就是深契时机的药师如来法门。我近年来,与人谈及药师法门时,所偏注重的有几样意思,今且举出,略说一下。药师法门甚为广大,今所举出的几样,殊不足以包括药

从烦恼即如来种中看烦恼

前 言何谓烦恼?烦者烦热,恼者恼乱,烦热恼乱身心,是为烦恼。就是这烦恼,令多少人痛苦不堪,又令名少人为它葬送性命。亦是这烦恼,导致无穷无际的生灵,长劫沉溺于三途,头出头没漂泊于苦海,无始无终流浪于生死

佛学与医学的关系

佛学与医学的关系◎ 太 虚表面看来,好像佛学与医学毫无关系,了不相涉。但如果把医学的范围放大了,作广义的讲,佛学也是医学;就是各种宗教、哲学、政治、法律,都可视作医学,归入医学范畴之内。古语说:上医医

修禅宗和修净土的关系

◎ 智 圆【二者参禅必不可无净土,为防退堕,宁不寒心。净土必不可入禅机。意见稍乘,二门俱破。】这里说的是当时修禅宗和修净土的关系,以及修余宗和修净土比例分配的问题。修禅宗和修净土的关系首先,参禅的人到

《楞伽经》与禅宗之关系

◎ 印 海四卷本《楞伽经》是达摩传授给二祖慧可,并对他说仁者依行,自得度也,这是《景德传灯录》及《续高僧传》中所记载。达摩是中国禅宗的初祖,继承者是慧可二祖,二人之间,如此亲手授受,可见本经在禅宗中是

所谓如来

◎ 清俞樾《金刚经》第十四分云: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按真语、实语、不诳语、不异语,皆易解说。独所谓如语者,不易解说。俗解云:默契真如之语,苟为推美,未合经义。愚谓如语即

佛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佛教哲学本身蕴藏着极深的智慧,它对宇宙人生的洞察,对人类理性的反省,对概念的分析,有着深刻独到的见解。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称誉佛教徒处在人类辩证思维的较高发展阶段上。在世界观上,佛教否认有至高无上

若能转物 即同如来

◎虚 云《楞严经》云:若能转物,即同如来。谓一切圣贤,能转万物,不被万物所转,随心自在,处处真如。我辈凡夫,因为妄想所障,所以被万物所转,好似墙头上的草,东风吹来向西倒,西风吹来向东倒,自己不能做得

若能转物即如来

若能转物即如来◎ 老和尚《楞严经》云:若能转物,即同如来。谓一切圣贤,能转万物,不被万物所转,随心自在,处处真如。我辈凡夫,因为妄想所障,所以被万物所转,好似墙头上的草,东风吹来向西倒,西风吹来向东倒

一句阿弥陀佛 便是最好的念佛法门

一句阿弥陀佛便是最好的念佛法门蕅益大师念佛法门,别无奇特,只深信力行为要耳。佛云,若人念弥陀佛,是名无上深妙禅。天台云,四种三昧,同名念佛。念佛三昧,三昧中王。云栖云,一句阿弥陀佛,该罗八教,圆摄五宗

阿弥陀佛的世界

阿弥陀佛是梵语,梵语,就是印度讲的话,翻译成中文就叫无量光,又叫无量寿。无量光,因为他智慧无量;无量寿,因为他福德无量。智慧无量,就叫无量光;福德无量,就叫无量寿。我们为什么要念佛呢?就因为阿弥陀佛在

修行和生活、性格、学习的关系

修行和生活、性格、学习的关系明海法师修行通常容易被理解成修炼。修炼跟修行有什么不同呢?可能有的同修第一个反应是:修炼是不是道教的词啊?差不多吧。道教用修炼这个词比较多,有炼丹,炼丹有内丹和外丹,外丹是

千万不要把这句阿弥陀佛看轻

千万不要把这句阿弥陀佛看轻倓虚法师如莲法师,法名澄志,(俗名张焕臣)吉林通阳县人。光绪己酉科优贡生,吉林法政专门学校毕业。宣统三年,为吉林省咨议局议员。一九一一年,被选为吉林省议会议员,历任东宁、安泽

沈家桢:金刚经与极乐世界的关系

各位都晓得《阿弥陀经》中有这么一句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就是说善根、福德、因缘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三个重要条件。现在让我们来看看,《金刚经》的正信希有分第六,佛告须菩提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

沈家桢: 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明心见性

沈家桢居士: 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明心见性>我在小学五年级的时候,莫名其妙地在作文中写下了一句”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如照佛教的教理来讲,我过去世,一定也读诵受持金刚经>,而且将这两句短文

一日禅|与亲人最好的关系,就是亲而不密

人与人之间有条隐形的线,我们精心维护着独立性和空间性,使之成为自己。妄图冲破防线,如洪流决堤。所以亲人最好的关系,是有适当距离的亲密,一种亲而不密的陌生感。这距离是一种尊重,一种界限感。有了距离,别人

关系再好,也要懂得这3个字!

人和人相处,感情再深,也别走得太近,走得太近会窒息,付出太多会委屈,即便关系再好,也要懂得分寸感!什么叫分寸感?为人的底线,做事的原则,交往的尺度,不远不近,不纠缠,不热不冷,刚刚好。两个人之间,最好

于凌波:伦理——人际间相对待的关系

伦理人际间相对待的关系中国古谚: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规矩,是木匠做工时用以正方圆的工具,引申出来的意义,有规范、法则的意思。工匠做工,尚离不开规范、法则,人类社会岂可没有规范法则?人类社会的规范法则是

于凌波:如来藏思想的研究

如来藏思想的研究于凌波一九九九年三月净觉佛教研究所主办第九届中国佛教学术会议论文一、如来藏与佛性如来藏,又称如来胎,通常把它看作是佛性的异名。如来藏梵语tathagatagarbha,指隐藏于一切枣生

再好的关系,走得太近,也是场灾难

距离产生美。不必靠太近,各自都有各自的生活,不必离太远,我们的生活圈还有交际。人和人的相处,是一门学问,要做好一点,真的不容易。离得太远了,关系就淡了;可靠得太近了,恩恩怨怨就来了。不管是家人朋友,还

陈兵:佛教心理学与西方心理学之间有什么关系?

佛教心理学与西方心理学之间有什么关系?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因为心理学非常复杂,它作为一门科学,被认为是最不成熟的科学,却又说是20世纪最发达的一个人文社会科学。现在它的主学科有200多种,心理学的大家

陈兵:年轻人如何处理学佛与做人的关系?

年轻人如何处理学佛与做人的关系?答:我在1990年发表了一篇《现代青年人应该怎样学佛》的文章,很多人因为这篇文章与我成为了好朋友。我年轻时学佛,也走了一些弯路。我现在观察学佛的年轻人中,走弯路的也还是

爱,不一定要发生关系

佛讲轮回六道中的每一众生,都曾辗转的做过我们的父母。所以一个人要成功,都应有一个很好的动机,就是对一切生命表现出由衷的关爱。很久很久以前,传说在罗马统治下的以色列地方发生了一段故事:某日在翻新谷仓的时

寂静法师:祖宗与疾病的关系

国学 修心发愿:四无量心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愉悦愿诸众生远离贪瞋痴心,住平等舍【编者按】寂静法师受邀于第七届中国佛家养生静修营开示影响健康的七大

一日禅|最好的关系,是彼此成就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跟任何人之间的连结,在一起,都是为了成为更好的彼此。这样的亲密关系,才有意义。除了恋人之间,很多稳定的关系都是如此,朋友之间,亲人之间,同事之间最好的关系,不是接受和给予,不是束

理性爱国,弄懂太极和跆拳道的关系!

太极的根在中国。源于我们优秀的历史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价值观、人生观,是我们世代可延续的根基。太极拳是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中国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