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阿企佛母--农夫与三个小魔鬼
2025-04-11 07:17

有个老魔鬼看到人间的生活过得太幸福了,他说:“我们要去扰乱一下,要不然魔鬼就不存在了。”

他先派了一个小魔鬼去扰乱一个农夫。因为他看到那农夫每天辛勤地工作,可是所得却少得可怜,但他还是那么快乐,非常知足。

小魔鬼就开始想,要怎样才能把农夫变坏呢?他就把农夫的田地变得很硬,让农夫知难而退。 那农夫敲半天,做得好辛苦,但他只是休息一下,还是继续敲,没有一点抱怨。小魔鬼看到计策失败,只好摸摸鼻子回去了。

老魔鬼又派了第二个去。第二个小魔鬼想,既然让他更加辛苦也没有用,那就拿走他所拥有的东西吧! 那小魔鬼就把他午餐的面包跟水偷走,他想,农夫做得那么辛苦,又累又饿,却连面包跟水都不见了,这下子他一定会暴跳如雷!

农夫又渴又饿地到树下休息,想不到面包跟水都不见了!“不晓得是哪个可怜的人比我更需要那块面包跟水? 如果这些东西就能让他得温饱的话,那就好了。”又失败了,小魔鬼又弃甲而逃。

老魔鬼觉得奇怪,难道没有任何办法能使这农夫变坏?就在这时第三个小魔鬼出来了。 他对老魔鬼讲:“我有办法,一定能把他变坏。”

小魔鬼先去跟农夫做朋友,农夫很高兴地和他作了朋友。因为魔鬼有预知的能力,他就告诉农夫,明年会有干旱, 教农夫把稻种在湿地上,农夫便照做。结果第二年别人没有收成,只有农夫的收成满坑满谷,他就因此而富裕起来了。

小魔鬼又每年都对农夫说当年适合种什么,三年下来,这农夫就变得非常富有。 他又教农夫把米拿去酿酒贩卖,赚取更多的钱。慢慢地,农夫开始不工作了,靠着经济贩卖的方式,就能获得大量金钱。

有一天,老魔鬼来了,小魔鬼就告诉老魔鬼说:“您看!我现在要展现我的成果。这农夫现在已经有猪的血液了。”只见农夫办了个晚宴,所有富有的人都来参加;喝最好的酒,吃最精美的餐点, 还有好多的仆人侍候。他们非常浪费地吃喝,衣裳零乱,醉得不省人事,开始变得像猪一样痴肥愚蠢。

“您还会看到他身上有着狼的血液。”小魔鬼又说。这时,一个仆人端着葡萄酒出来,不小心跌了一跤。

农夫就开始骂他:“你做事这么不小心!”“唉!主人,我们到现在都没有吃饭,饿得浑身无力。”

“事情没有做完,你们怎么可以吃饭!”

老魔鬼见了,高兴地对小魔鬼说:“唉!你太了不起!你是怎么办到的?”

小魔鬼说:“我只不过是让他拥有比他需要的更多而已,这样就可以引发他人性中的贪婪。”

End

上师推荐 | 阿企佛母

阿企佛母全名阿企秋吉卓玛,她是藏传直贡噶举派(Drikung Kagyu)不共护法。直贡噶举认为她是佛陀教法的大护法,她是金刚瑜珈女,亦即诸佛智能和事业的化现。她是诸佛之圣母,五方佛部空行们的慈悲身显

阿企佛母的简介

直贡噶举认为她是佛陀教法的大护法,她是金刚瑜珈女,亦即诸佛智能和事业的化现。她是诸佛之圣母,五方佛部空行们的慈悲身显现。为利益一切轮回中的众生,她在不同时间和不同次元的空间无量地示现。她是无比的慈悲护

曾祖母护法---阿企佛母

阿企护法是佛教的大护法,她是金刚瑜珈女的化身,也就是一切诸佛智慧与事业的示现。她是诸佛之圣母,自大悲心所由出,而化现为五方佛族诸空行。为利益轮迴中的众生,她在不同时空无数次地展露化身。在金刚乘所源出的

阿企佛母的化现

在金刚乘的源出圣地乌金剎土,金刚瑜珈女以金刚空行的形相示现,并誓言保护佛陀的教法。她也让五部智慧空行们同持此誓。后来,当第八世纪上师莲花生大士应邀到西藏去传扬佛法时,莲师加持了西藏的许多地方,并且在许

阿企佛母--“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不是说说而已

他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妻管严,对老婆言听计从。本来在休闲时他喜欢搓麻将,他的老婆却不允许,只好忍痛地戒掉这个嗜好。他喜欢吸烟,老婆一句吸烟有害健康,污染家庭环境,他还是狠心地摁掉烟头,戒烟了。不管他老婆提

阿企佛母--手付举手之劳,缘就不会尽头

弟子跟着师父进城化缘,进城后车水马龙,弟子说:“师父,今天我们肯定能化到不少东西。”师父不语。弟子刚说完,有人狠狠地从店内扔出一个玻璃酒瓶,碎了一地。师父驻足,弯腰捡拾玻璃碎片。弟子不解问道:“多管闲

阿企佛母--恶言不出口,苛言不留耳

人世间的健康,快乐,富贵,长寿,平安等等之福源皆有德而生。要想运势好,口德很重要。人的一生须练就两项本领:一是说话让人结缘,二是做事让人感动。“恶语伤人心,良言利于行”。行事之恶,莫大于苛刻;心术之恶

阿企佛母--善虽小,也可点亮一盏温暖人生的灯

小时候,家里穷,最好的食物大概就是母亲做的糯米烙饼吧。这时候我们姊妹(我,哥哥,姐姐)三人都围坐在灶台前,眼神紧盯着铁锅里的烙饼,看着雪白的烙饼“嗤”的一声,冒着白气,贴在油乎乎地锅底。这样的日子里,

阿企佛母--农夫与三个小魔鬼

有个老魔鬼看到人间的生活过得太幸福了,他说:“我们要去扰乱一下,要不然魔鬼就不存在了。”他先派了一个小魔鬼去扰乱一个农夫。因为他看到那农夫每天辛勤地工作,可是所得却少得可怜,但他还是那么快乐,非常知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