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八苦与八正道
2024-11-09 13:05

◎ 宏 法

人生八苦是众生轮回六道所受的八种苦果,也是四谛中苦谛的主要内容。

生苦:人初出母胎,冷风割体,出生之后,老、病、死等众苦交集,身心倍受逼迫。

老苦:人至老年,颜衰色变,体力减退,肌肉松弛,发白齿落,五官失灵,举止言行,皆不如意,生起种种身心之苦。

病苦:一身是病,四大不调,精神欠和,身心受病,或如烈火烧身,或如千针刺心,或如万蚁啮骨,真是痛苦不堪。

死苦:生命变坏而死,弥留之际又受身心上极难忍受之痛苦。

怨憎会苦:怨家仇人,憎恶之事,不得不相遇聚集,受其扰害威胁而生诸苦。

爱别离苦:恩爱分离,骨肉离别,父子东西,夫妻南北,甚至祸起非常,造成生离死别的莫大痛苦。

求不得苦:所希求的往往得不到满足,所求越强,越不能得到,则痛苦越大。

五取蕴苦:五蕴是佛教所说的构成众生身体的五种要素:色(相当于物质)、受(感受)、想(表象、知觉)、行(意志)、识(精神的总体),五蕴就是人的身心,也是人生一切痛苦的汇合点,人生的一切痛苦都归结为五蕴之苦,即各种欲望得不到满足所产生的痛苦。

在八苦中,五取蕴苦既是其他众苦的总根源,又是一切苦的聚集场,即人的生命就是苦,生存就是苦。中国禅宗则认为,未来的、过去的都不必在意。只有把握当下,活在当下,才能拔苦得乐,幸福常驻。

不邪谓之正,通达无阻谓之道。正道者,可令众生苦集永尽,达于涅槃寂静的圣贤境界,故八正道亦称八圣道、八支正道、八圣道分,意为通向涅槃解脱的八种正确途径:

(一)正见,是正当的见解,世间正见如布施持戒;出世正见谓明达苦集灭道四谛理,不为俗见惑见所惑。(二)正思惟,一般人所发的思维,多由妄念而起,若修道既见四谛理。当以无漏智慧发动思惟,而使真智增长,断除迷惑,而证真性。(三)正语,以正当的言语而修口业,离诸妄语、恶口、两舌、绮语。得正语,则口业自净。(四)正业,梵行清净,不染三毒,谓之正业。我人起心动意,无非造业。修道须身不造杀盗淫,口不作欺妄语,意不起贪嗔痴,即谓正业。(五)正命:命谓赖以生活的生计,修道者当离五邪命--诈现异相、自说功德、占相吉凶、高声现威、说得供养--而以正当职业谋取生活。(六)正精进:向出世之方、涅槃之道,努力前进,称正精进。得正精进者,不从事于徒苦心身的苦行,或世俗迷信,及外道不究竟之法。(七)正念:念从心起,心不离道,惟念真如实相,或功德相好,故称正念。得正念,则与菩提相应,心无动失。(八)正定:远离不定,邪定,及有漏禅,以真智入于无漏清净的禅定,谓之正定。得正定,则能正住于理,决定不移。

八正道,又可归纳于戒定慧三无漏学。即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为戒学;正念、正定为定学;正见、正思维为慧学。修八正道,为灭谛之因,可达于涅槃。

摘自《一音》总第49期

End

如何走上人生的正道

老和尚开示:第一,人的欲望如果没有止尽,就会迷失了自己的本心。第二、要知足,能够知足,能够敬业乐群,心就会安,就会定。以前有一位刘居士,他告诉师父,他已经失眠两个礼拜都没有睡觉,心很不安定,如果再这样

八苦与八正道

◎ 宏 法人生八苦是众生轮回六道所受的八种苦果,也是四谛中苦谛的主要内容。生苦:人初出母胎,冷风割体,出生之后,老、病、死等众苦交集,身心倍受逼迫。老苦:人至老年,颜衰色变,体力减退,肌肉松弛,发白

于凌波:人间佛陀-第九讲 证得涅槃的大道——八正道

第九讲 证得涅槃的大道八正道一、 佛陀的中道思想印度的传统宗教婆罗门教,向来有以修行而达到身心苦恼之解脱的思想。奥义书哲学的最终目的,即在于以修行而求得解脱。该书中尝曰:脱离住于彼胸一切之爱欲时,是时

三学与八正道

佛教虽然有众多宗派,但对苦的认知和产生苦的原因,观点基本一致。而在不同的解决途径中,核心都是围绕八正道展开,分别为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其中,又包含戒定慧三部分。总之,三

三学六度八正道

佛教虽然有众多宗派,但对苦的认知和产生苦的原因,观点基本一致。对于信仰佛教的修行之人来说,一些基本概念,是必须要了解的。比如“般若”,比如“菩萨”,等等。而其中,“三学”、“六度”、“八正道”,是最基

三学和八正道开示

从佛法修行解脱的角度,只有一乘道,各个法门其实都是方便说。佛告诉我们出离生死的一乘法,从真正体悟真理来说,是无二无别的,叫做同入一法性。从修行的方法来说是同样的,适应众生不同的根性。佛是说有种种的方法

洪修平:什么是八正道_八正道是什么意思?

八正道,梵文为Aryastangikamarga,亦称八圣道、八支正道、八圣道分等,指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等八种合乎正理的正确的解脱道路。据《中阿含经》、《俱舍论》和《大乘

洪修平:什么是八正道?

什么是八正道?八正道,梵文为aryastangikamarga,亦称八圣道、八支正道、八圣道分等,指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等八种合乎正理的正确的解脱道路。据《中阿含经》、《俱

八正道的四圣谛

苦 生就是苦的业因,生命就是受苦,从生到死要经历一个个痛苦的阶段,这是苦谛。集 促成生的原因是对生命的渴求,生后的肉欲、视欲和对生命的骄傲促使人们从一生转向另一生,这就是集谛。灭 根治这种生就得消除对

八正道的修行方法

修行方法必须防止的两个极端:1 沉迷于贪欲、寻欢作乐的生活。这种生活是通向毁灭的道路。2 自我施加的苦行、折磨。这种生活是不会带来什么收效的。八正道:此八正道是道谛中最重要的修行方法。1、正见:对事的

什么是八正道呢?

八正道是指获得最终解脱的八种正确方法和途径,八正道是四圣谛中道谛的具体内容。八正道包括: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通过八正道的修行就能通往成佛之路。八正道最初是释迦牟尼佛针对

八正道的解说

八正道中最根本的一道是正见,即坚定不移地信奉佛教的教义。佛教并不反对其他的宗教,凡是能有助于个人修行的都可以融汇于佛教中。因而把正见当作最重要的一道,而其余七道则都是在正见的基础上进行精进不懈的修行。

佛教中的八正道

佛教中戒、定、慧三学包括了四念住、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之、八正道等修行的法门,共称为三十七道品。今天主要简单介绍一下八正道。八正道分为: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八正道的含义和意思

八正道是:“正见解、正思想、正语言、正行为、正职业、正精进、正意念、正禅定。”1、正见。正确的见解,亦即坚持佛教四谛的真理;通过三法印(无常、苦、无我)来鉴定见解的正确性;2、正思维。又称正志、正思、

什么是佛菩萨修持的八正道

净空法师---八圣道分,八圣道也叫做‘八正道’。下面一段,讲八圣道分,八圣道也叫做‘八正道’。诸位将来在经论上看到八圣道跟八正道是一个意思。第一个是‘正见’。第二个是‘正思惟’。第三是‘正语’。第四是

八正道该怎么解释?

八正道 Ba zhengdao(梵文 ārya-aāgika-mārga),佛教名词,亦称八支正道、八支圣道或八圣道。意谓达到佛教最高理想境地(涅盘)的八种方法和途径:1、正见。正确的见解,亦即坚持佛

八正道的正确方法

正确方法八正道第一:正见 谓人修无漏道,见四谛分明,破外道有、无等种种邪见,是名正见。第二:正思维 谓人见四谛时,正念思惟,观察筹量,令观增长。第三:正语 谓人以无漏智慧常摄口业,远离一切虚妄不实之语

如何认识和实践八正道

向来说:大乘重于般若,小乘重于正见,因为大乘能随于般若而行,可得到解脱,小乘能依正见而行,也可得到解脱。由此小乘人要修三十七道品的最后道品--八正道。八正道首为正见,正见即是行正道的眼目,有了正见,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