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八苦”之中的三种苦:苦苦、坏苦、行苦
2025-03-05 11:29

一、苦苦,有漏行蕴中,诸非可意的苦受法,逼恼身心之苦。是我们生活中感受到的痛苦,佛经中即使没有指出,我们也是认为是苦的,这有生理上引起的出生的痛苦、衰老的痛苦、病变的痛苦、死亡的痛苦;由社会环境引起的爱别离苦:即亲爱的人不能厮守在一起;求不得苦:是所求不能如愿;怨憎会苦:是怨家路窄,低头不见抬头见。以及五蕴炽盛苦:即五蕴身心不平衡的痛苦。

二、坏苦,诸可意的乐受法,生时为乐,坏时逼恼身心之苦。是指我们通常快乐的感受。以佛法的智慧来看,我们所谓的快乐受并非真正的快乐,其实质也是痛苦的。所谓快乐,是因为我们有了某种欲望之后,通过外境的刺激得到满足心理上出现暂时的平衡,于是我们觉得快乐,然而吃饭的实质并非快乐,倘若吃饭的实质是快乐的话,无论吃多少都应该觉得快乐,然而事实不然,当我们带着强烈的欲望吃馒头时,吃一个、两个、三个感到快乐,吃到四个、五个、六个时,你会发现此时已由原来的快乐转变为痛苦了。吃饭是这样,世间上一切通过欲望得到的快乐莫不如此,因为这种乐受能变坏,因此称为坏苦。

三、行苦,除可意非可意以外所余的舍受法,为众缘所造,难免生灭迁流,故圣者观见之,于身心皆感逼恼,故称为行苦。行,是迁流变化义。世间一切都是无常变化,这乃是宇宙人生之规律。但世人不识这种规律,追求永恒:希望身体永恒、家庭永恒、婚姻永恒、事业永恒、人际关系永恒、爱情永恒,事实上世间没有一样永恒的东西,世事无常,美好的事物往往是昙花一现,转瞬即逝。由于我们的认识与世间的事实——行,相违背,因而就有了行苦。

另有解释,苦苦,指寒热饥渴等苦缘所生之苦,此相当于生理上的、肉体上的苦。这也包括著因病痛、鞭挞棒击刀割等所生的苦,此即三受中的苦受。坏苦:乐境变坏所生的苦,此相当于心理上的、精神上的苦。如钱财损失,名誉受损,亲人死亡等,精神上感到的痛苦。三、行苦:此指一切有为法无常变迁之苦。行苦的行,即是诸行无常的行。万法因缘和合,迁流变异,全属无常,无常即苦。但这是一种行相微细,一般人不易察觉到的苦。

End

人对待仇恨的三种做法

小沙弥去担水,回来的路上被蛇咬了。回寺院处理好伤口之后,小沙弥找到一根长长的竹竿,准备去打蛇。 慧清法师见状,过来询问。小沙弥把事情对慧清法师讲了,法师问事发地点在哪里,小沙弥说在寺院北坡的草地。慧清

可培养德行又能远离祸害的三种做法

不责备别人的小错,不揭发别人的隐私,不惦念以前的嫌隙,这三者不仅可以培养德行,还能让自己远离祸害。俗话说得好: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点过失都没有的人,世间上是找不到的。对于别人的缺点,就算有些地方看不

南怀瑾:三种念佛方法

念佛的方法有几十种,今天我提出三种供大家参考。这几种方法,多数人都可以适用,而且照这方法去做,一定可以得到好处。现在分述如下:第一种:叫做瑜伽念佛就是心默念,打坐也好,不打坐也好,自己培养了清静的心情

参禅会出现的三种习气障碍

◎ 达 照 在参的时候,过去的种种习气烦恼,就会在身心中翻出来。翻习气分三个部分。 一、心念上的强软魔头 第一个部分是念头上的习气,最早翻出来,最后才彻底了断。心念上,比如说突然发起贪欲的心,突然发起

修行中有三种话不能听闻

我们平时在生活中,在修行中,不应该听闻的有三种。第一个,不听闻他人赞叹自己的功德。为什么呢?因为这样很容易生起傲慢。其实我们若是要听,就听一些诽谤;若是接受,就接受一些指责,一些伤害。我经常跟大家讲,

有三种钱,花得越多,赚得越多!

世界上有三种钱非常奥妙,你花得越多,就赚得越多。这是学校老师不会教的事,让我们来看看有哪三种。第一种钱:投资自己,自我成长学习的钱一定要花!如果我们把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从美国抓到非洲,并且不给他一毛钱花

诚心忏悔后,会有三种力量现前!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罪根皆忏悔。很多学佛人纠结于自己业障深重,其实顺逆皆方便,就看我们的心理素质够不够了。忏悔是什么意思,就是这个业已经造下去了,但是还没得果报,还

具备这三种心必得往生

问曰:今欲劝人往生者,未知若为安心起行作业,定得往生彼国土也?答曰:必欲生彼国土者,如《观经》说者,具三心必得往生,何等为三?一者至诚心,所谓身业礼拜彼佛;口业赞叹称扬彼佛;意业专念观察彼佛。凡起三业

避免这三十三种不清净的布施

避免这三十三种不清净的布施◎海 涛《毘耶娑问经》记载佛为毘耶娑仙人说有三十三种不清净(染垢)布施,佛弟子也应该了知、避免:一、以歪曲的心理、颠倒的见解、无纯净发心施众生财物,这不是佛教的布施。例如有人

拥有这三种能力助你正念正行

◎ 贤 宗1.专注当下的能力每个人多多少少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陷和不足。缺陷不足并不可怕,懂得对自己时时进行反思、修正与升华才更为重要。我们打坐时,可以静下心来,对自己性格上的短长进行反思:我是常常

佛教的报应模式有三种

慧远大师佛教的报应模式有哪些,我们知道佛教的报应模式有三种,经说业有三报:一曰现报,二曰生报,三曰后报。现报者,善恶始于此身,即此身受;生报者,来生便受;后报者,或经二生、三生、百生、千生,然后乃受。

清明节三种精神,儒释道三大智慧

清明节三种精神,儒释道三大智慧清明是节气,清明节是节日,二者在同一天。作为节气,清明是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在每年的四月份前后,处在仲春和暮春之交。《历书》里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

冬季护肺,必喝三种小药茶!

冬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许多城市的雾霾也让人们的呼吸道受伤。在此推荐几种护肺的小药茶,大家可根据需要选用。一、罗汉果茶罗汉果甘、凉,能清肺止咳、润肠通便。取罗汉果5~8克,去壳掰碎,用沸水泡后放凉饮

《道德经》:三种性格,命最好;三种德行,福最大!

三种性格命最好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性格通过影响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进而对人的命运产生重要影响。一个人性格好,命也不会差。1、随和我们都知道上善若水,水虽柔,但能包容万物。我们常说百炼钢不如绕

“家庭、工作、修行”是居士的三种责任

在家佛教徒有三种责任,第一是家庭的责任。本来,这不需要我来说明,但是在现实中,不强调这一点似乎不行;第二是工作的责任;第三,你是一个佛教徒,与世间之人不同,你有修行的责任。一些佛教徒在学佛之后,对父母

这三种茶,堪称糖尿病的克星,谁都喝得起

在日常合理膳食过程中,广大糖友常常过分专注于如何吃得健康,对于如何喝倒是比较缺少注意。  下面小编为大家推荐三款非常经济适用、且降糖有果效的日常茶品。一、山药茶  山药本身具有健脾益胃、滋肾益精、降

无尽意菩萨与三种无尽的含义

无尽意菩萨有三种无尽的含义,因为这三种含义,无尽意菩萨,欲把这无量世界,变成极乐世界。欲将无尽的众生,都教化成佛。所以无尽意菩萨,名为无尽意。一、世界无边尘绕绕世界是无量无边的,有此世界、他世界、无量

黄国达:三种假施设

三种假施设黄国达如果对人认识不清,误交损友,很可能受到伤害;如果对一件事认识不清,作了错误的决定,则可能带来一堆棘手的间题。而更根本的,对生命、世界的的真相认识不清,有了错误的观念、不当的预期,则必然

什么是佛经中讲的三种十波罗蜜?

什么是佛经中讲的三种「十波罗蜜」? 善男子。为求菩提。有其三种十波罗蜜。一者十种布施波罗蜜多。二者十种亲近波罗蜜多。三者十种真实波罗蜜多。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能以七宝满于三千大

那延罗目尊者开示:忏悔的三种类型

(1)作法忏悔,略称作法忏。依律之作法而行忏悔。作法忏就是依靠着一定的方法,来发露自己所造的恶业,藉着方法的运作,而达到忏悔灭罪的目的。譬如:出家五众——比丘、比丘尼、沙弥、式叉摩那、沙弥尼,如果犯了

周叔迦:三种方便易行的修行方法

一、绪说佛教徒虽然知道做好人,但还不能便是真正佛教徒。因为佛教徒必须做好人之外,更加以是修行人。换一句话说,不修行的好人,他的好不能是最好的。世间人只知好而不知修行,所以那好始终不能到最高峰。假使佛教

净宗:在净土法门里你要生起三种信心

每一个法门的修行都是以信心为根本,站在净土法门的角度你要生起三种信心:一、弥陀大愿力:佛力不可思义,你要对弥陀本愿的摄受完全要有信心,你要相信他有足够的力量来救拔我们;二、自性功德力:你在念佛时候,能

“八苦”之中的三种苦:苦苦、坏苦、行苦

一、苦苦,有漏行蕴中,诸非可意的苦受法,逼恼身心之苦。是我们生活中感受到的痛苦,佛经中即使没有指出,我们也是认为是苦的,这有生理上引起的出生的痛苦、衰老的痛苦、病变的痛苦、死亡的痛苦;由社会环境引起的

大圆满法的三种传承方式是什么

第一、如来密意传。如来密意传是佛与佛之间,在这里指法身普贤王如来和报身金刚萨垛佛之间的传讲方法。我们的第一代传承上师普贤王如来是本初佛,他只有觉,从未迷过,所以叫本初佛。大圆满法主要是普贤王如来的法

禅定有哪三种

1、世间的禅定,在用功的时候,都是有入定、住定、出定的有为功用,没有达到无为功用。也就是说没有断烦恼,生死之苦还是不能了脱,还是要六道轮回,所以称为世间禅定。就像经中讲的郁头蓝弗仙人,他修的是非想非非

报应的三种形式是什么

(一)现报: 就是今世作业今世得报应。今世报有福报也有祸报。这种报应有的报在早年,有的报在中年,有的报在晚年。首先讲福报吧。有的人一生做好事并没有得什么好处,这是因他上一辈干了坏事,这一辈子因他行善

人生在世,需领受哪三种报应

人在世上,只要所造之业没有受到损坏,必将领受三种因果业果报应——一种是现世报,一种是来世报,一种是他世报。一、现世报上半生所做的事情,下半生得到结果,那叫现世报;今年做的事,明年得到结果,那也是现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