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抱定这一个死句啃,不问开悟不开悟
2024-11-17 07:35

莫谓无心便是道,无心更差一程路。这些话同你们讲,实在没有什么讲头;在你们还以为不十分要听;因为各人的心行上差得太远。我亦不能不尽我的天职,只好一层一层讲下去。

用功的人,对于世间上名利、荣耀;冤亲、贪爱、瞋恚等等,总名世间事,必须要死;还要死得一点不许存。古人讲:大死大活,小死小活。就是此理。怎么叫小死?这是别名,就是小悟。

大活,亦是别名,就是大悟。如何是小死呢?身死,就是小死;身上的痛痒等等一概不知,与一个活死人差不多;身虽死,心没有死,心还是活活泼泼,就是小死。大死呢?就是身、心俱死;心死,只许念佛是谁心心用,念念用,忙忙的用,虽然这么用,还不许知道是在这么用;若要知道有念佛是谁,有忙忙的用,心就没有死。

那么,以何为铁证呢?你的心大死了,我要问你:你叫什么名字?你能答我,你就没有死;要你答不出名字,不晓得叫什么名字,才许你的心是死了。我问你:大死没有?现在七个七打下来,工夫不用到大死,怎么可以大活呢?

大家站这里,抚心自问:看死到了什么程度?但是,这许多话,不是我信口开河的,我是从这条路上行过来的。古人的话,你们不相信,我也不相信;何以呢?没有看见,怎么会相信呢?我自己行过来的,说到你们听,大概要相信:

我在金山住的时候,四个人共一个位子,刚巧的,四人名字都是妙字,妙某、妙某,内中有我师弟叫妙丰。维那常常讲:人家三藐三菩提,你们四藐四菩提。到好玩!我是一个人独在地下,他们觉得难为情,常说:妙师父,你坐位置罢!我也不理他叫我不叫我,我照常坐在地下。

我那师弟老要与我讲话,我也不理他,他说:你是湖北人不是? 我说:念佛是谁?他说:你叫妙树,法号净如吗? 我说:念佛到底是谁?他说:你大概是我师兄!我说:念佛究竟是谁?他弄得没有办法;一个冬好几次这样问,我皆如是答他;他要我讲一句话,了不可得。

到了正月期头,他回小庙,师父问到他说:你师兄在金山住,你知道不知道?他说:我是知道,我与他讲话,他总不答我,我也不知道究竟是不是的。师父讲:快去把他带回来!他就来金山,一把拉住我说:我说你是我的师兄,你总不答我;原来真是我的师兄!我说:念佛是谁?他说:不管是谁不是谁,你跟我回去!我说:念佛是谁?他说:师父特为教我来带你回庙的,你不能不回去!我说:念佛是谁?他弄得没有办法,便拉住我说:你这个人太无道理!回去看看师父,也没多远,就在句容,为什么不回去?我说:念佛是谁?他把我放下说:罢了!罢了!他回去了。

你们想想:我那个时候,把这许多最要紧的应酬都死得光光的,还有我在吗?你们还有几个人照我这么行?恐怕你们不但邻单、共位的知道名字,西、东单的人都知道名字。你们想想:我那样子为人,至今天有四十年,还是一个平常人,你们的工夫不用到这里,怎么想开悟?可怜!

你们没有一个人肯抱定一个念佛是谁认真的死去;抱定这一个死句啃,不问开悟不开悟,终归用功,一直死句死下去;死透了,还怕不活?你们不但不肯死,还要东想、西想,想出一句、两句话来安排比喻一下子,以为:对了!这就是我的工夫。你们苦恼不苦恼?

再则,或者可以死一下子,早晨死去,到晚想想:不对!死得没名堂;又不高兴死句,要改改话头!就如早晨栽秧,晚上就要收稻,没有稻子收,耕掉,再种豆子,就是这样的。

你们看!这样的工夫,还能算是参禅吗?你们大多数是这样的。你们自己问问自己,对不对?抚心自问:照你们这样工夫,我还要向你们讲吗?何以呢?我讲到那里,要你们行到那里,你们行的就是我讲的;你们这样的行才对,才说言、行相应;我讲到那里,你们跟不上来行,不是白讲吗?

虽然这么说,你们几十个人,总有几个工夫深入的;不要多,就是一个人工夫到了我讲的这个地方,不能说一个没有;既有这么一个人,当然我要替你这一个人还向前讲。

你们对于这一个死句子念佛是谁一直死去,直至连自己的名字都不知道,这样的行,是怎么行的呢?要你把念佛是谁用到不知有念佛是谁,人也不知,我也不知。

人、我怎么不知呢?人,即是世界、虚空;我,即是这个肉身体。教下言:外六尘,内六根,中六识。宗门下不是,首先把世界、虚空要忘了、死了。那么,世界、虚空既无,我在什么处?我这个身体既死了,身上的痛痒,穿衣、吃饭、饥寒,还有吗?既没有这许多,一定这许多都没有;还有名字在吗?你们想想:对不对?

那么,内也忘了,外也死了;还有我们中间一个念佛是谁在。念佛是谁是要参的,首则历历明明的参,次则清清澈澈的参,再则精进、勇猛的参。

你参到这个时候,绵绵密密的,我问你:世界、人、我、虚空,还有没有?你说:没有。很好!再问你:我还有没有?你说:也没有。很好!我再问你:你的心还有没有?你答一句无。我问你:心既没有,口里的话那里来的?你要说有。我问你:这个有心是在念佛是谁上?还是念佛是谁在有心上?大家答我一句看!我要看看你们的工夫到了什么程度。

发起心来──参!

End

开悟的人是什么境界

◎ 梦 参开悟并不是修成,更不是成道。开悟只是明理而已;而断烦恼、证菩提的修行才是事。理可顿悟,事须渐除。所以称开悟的禅宗大德成佛了是错误的。开悟并没有成佛,明心见性之后还需要学习。如果不识文字就从文

开悟·见性·涅槃

佛法讲修行,从资粮位到加行位,加行位以后是见道位,见道以后就是修行位,是有个过程的。一般讲开悟就是见道位。如何开悟?必须要读经、忏悔、修止观。不读经不忏悔,不修止观,没有经过这个功夫,你开悟不了。

佛陀开悟

◎ 一 行毕钵罗树下,隐士乔达摩把甚深的定力集中在深入观察自己的身体。他看见每个细胞都像是出生、存在和死亡这永无止息的川流里的一滴水。他无法在身体中找到任何一物是永恒不变和有独立个体的。融汇在他身体之

做到这十六个字就可开悟

安住当下,守一不移,一念不生,灵光独耀。这一十六字,就是修习生活禅的基本方法,基本次第。这一十六字,究竟怎么样在我们的修行中来落实。这四句话,不妨结合《心经》的第一段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

禅宗开悟因缘

或许大家常常听说禅宗门下,往往是在言下顿悟,于是就觉得开悟之事是灵然一句超象外,远处三乘不用修的,但是如果大家仔细阅读《指月录》和记录大禅师们生平的行状,就会发现开悟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以下以即

李炳南:究竟安乐只有这一条路

宗教固然离不开劝人为善,希望后来得一种归宿,这便是宗教的特质。归宿二字,是说的一种最究竟的办法,这样说来,必须得无限度的好处,纔是究竟。甲:有人说,就像尧、舜、禹、汤,都是一百多岁,富有四海,贵为天子

读《楞严经》而开悟的几位禅师

读《楞严经》而开悟的几位禅师◎ 觉 禅《楞严经》内容丰富,被誉为小三藏,各个宗派都可以在本经中找到呼应处,如天台引之说止观,禅门援以证顿超,净宗取以归弥陀,中观由此见性空。但在汉传佛教八宗之中,《楞严

觉海法因庵主开悟

觉海法因庵主开悟岩上桃花开,花从何处来?灵支才一见,回首舞三台。  摘自《五灯会元》

开悟就是在生命拼搏过程中的一次大碰撞

净慧长老开悟实际上就是在生命拼搏过程中的一次大碰撞。经过一次大碰撞后,我们内心深处就受到一次彻底地净化。烦恼解决不了问题,欢喜也解决不了问题,必须实实在在地去面对、去处理。我们怎样才能使自己生活幸福呢

开悟和没开悟的人

净慧法师问:虚云老和尚的年谱里面提到,老和尚在谈到老参用功的难处时说,有觉有照,不免生死;无觉无照,又落在空亡,这句怎么理解?净慧老和尚答:这个完全是功夫上的话。觉好比是一盏灯,照好比是那盏灯发出来的

妄想不断不能开悟

妄想不断不能开悟◎ 宣 化 参禅的目的就为着开智慧,求解脱。要专心致志来参念佛是谁?参到极点,就把一切妄想都忘得一干二净。吃饭、穿衣、睡觉都忘了,甚至大小便也忘了。这时候,风也吹不透,雨也淋不漏,

最迅速、最保证能开悟的窍决!

索达吉堪布在没有修出离心和菩提心之前,先不要修其它的法。这不仅仅是我的要求,在佛经中也如是记载着释迦牟尼佛的教言:欲成佛者,无须修很多法,只修大悲心一法即可。能够发起菩提心的那种悲心叫做大悲心,大悲心

是否开悟的区别

是否开悟的区别来果禅师没有悟的人,与大悟以后的人,前途各有不同。大略替你们讲一下子,不然,笼统下去,是不容易分别。未悟的人,眼睛是没有打开的,犹如瞎子一般。你们想想:这个瞎子还有甚么好处?一脚踏到狗屎

开悟不一定要打坐

◎ 圣 严随着佛法的兴盛,学禅打坐的风气也越来越流行,可是,禅宗有一句口头禅开悟不靠腿,说法不在嘴,可见得开悟不一定要打坐,真正的弘法也未必要嘴说。印度的各种宗教多半会用打坐作为修行的方法,他们认为,

东坡三悟及这一喝有多重

东坡三悟及这一喝有多重翰林学士苏东坡因与照觉禅师论道,谈及情与无情,同圆种智的话后,忽有省悟,因而作参禅前、参禅时、参禅悟道后三偈,表明心得。参禅前的境界是: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

抱定这一个死句啃,不问开悟不开悟

莫谓无心便是道,无心更差一程路。这些话同你们讲,实在没有什么讲头;在你们还以为不十分要听;因为各人的心行上差得太远。我亦不能不尽我的天职,只好一层一层讲下去。用功的人,对于世间上名利、荣耀;冤亲、贪爱

看星星开悟的元实禅师

看星星开悟的元实禅师皆仁法师  那天和几位法师聊天,有人说道,除了世尊就没有谁看星星证道了吧?后来想了想,在禅宗灯录的记载中,看星星开悟的禅师倒还真有一位。那他到底是谁呢?且听我慢慢道来:夜晚,一弯新

开悟分为两种

开悟分为两种◎ 净 慧开悟一般地说有两种,一种是解悟,一种是证悟。所谓解悟,就是从理解佛法而获得的开悟。也就是理解了佛说的经典,祖师的语录,修行的法门、次第和途径,然后根据某一种法门去修。理解了、认识

开悟前后的区别

开悟前后有何区别◎ 来 果没有悟的人,与大悟以后的人,前途各有不同。大略替你们讲一下子,不然,这样下去,是不容易分别。未悟的人,眼睛是没有打开的,犹如瞎子一般。你们想想:这个瞎子还有甚么好处?一脚踏到

念佛是当下这一念的用心

有人认为念佛一定要念很久之後,功夫才会够用,或是认为念佛资历长的人功夫一定比较好,这是不一定的。因为念佛是看我们当下这一念的用心,并不是看年资和履历表。我们可以用一个比喻来了解,比如说用手打一块木板,

开悟

◎ (德)埃克哈特托利曾经有个乞丐在路边坐了30多年。一天,一位陌生人经过。这个乞丐机械地举起他的旧棒球帽,喃喃地说:给点儿吧。陌生人说:我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给你。然后他问:你坐着的是什么?乞丐回答说:

开悟的境界

开悟是什么境界?晋美彭措虽然一切苦乐全部是心所造成的,但当我们去寻找时,心的本体却找寻不到,它无生无灭犹如空中的烟雾。就像在梦中寻找大城市,或在空中绘画一样没有意义,从来不存在的法我们就不要去寻找,我

往生咒可弥补无意杀生?这一点未理解将铸成大错

往生咒[全称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经,简称往生咒,是《早晚课诵集》中十小咒之一。(图片来源:凤凰佛教 摄影:曹立君)往生咒是佛教净土宗信徒经常持诵的一种咒语,亦用于超度亡灵。无意中的杀生行为,在

这一物竟是血管的天然支架 男女老少皆宜的补品

葛根,大家小时候几乎都吃过。葛根可以直接吃,还会被拿来煲汤,是一种老少皆宜的名贵滋补品,有千年人参的美誉。《本草纲目》、《伤寒论》等都对其有记载。由于葛根具备卓越的扩张血管和疏通血液作用,被誉为血管的

西红柿炒鸡蛋,少了这一个步骤,营养都没了

原标题:西红柿炒鸡蛋,少了这一个步骤,营养都白吃了西红柿炒鸡蛋,又名番茄炒蛋。是许多百姓家庭中一道普通的大众菜肴。烹调方法简单易学,营养搭配合理。色泽鲜艳,口味宜人,爽口、开胃,深受大众喜爱。其营养价

雪漠:开悟之后有没有烦恼?契入大手印后如何进修?

◎陈亦新:开悟之后有没有烦恼?要是有,如何对治?●雪漠:开悟的方式有多种:一种是缘悟,上根之人,遇到具德上师,机缘成熟,就能一悟到底,按禅宗的说法,能一箭透三关。透三关之后,就能悟得究竟,如香巴噶举的

体光禅师:“不开悟不住山,不破参不闭关”

天气冷了,古代的那些老修行,住在深山里边,可能比这还冷。古人说:不到开悟不住山,不破本参不闭关。像我们现在这个样子,到深山里边怎么能行呢?你就说你有那个道心,你这个身体他也吃不消。到山里面住,一定要破

正觉和开悟的境界是什么

觉者,知者,是发现自己真实而美好、充实而适合人性发展的真正的生活者那个人,他不畏惧任何人生的难题,也不害怕任何人生的困境,为了找到真理,不退缩,不回避人们遇到的一切问题。终于,他抛弃了所有的城市中人们

药王药上菩萨因尝药而开悟

其实了解药王菩萨和药上菩萨的人都知道,药王菩萨和药上菩萨是兄弟,两人都是精通药理,而且经常帮助人们治病,后来因为因缘就成为了菩萨,那么可能有的人不知道药王菩萨和药上菩萨是因为什么开悟的。第三段就正式讲

文偃禅师开悟的故事

文偃在浙江“博通大小乘”以后,仍觉得“己事未明”,乃发心参学。文偃首先参访的是睦州陈尊宿(道踪)。道踪是南岳系黄檗希运下的门人,他首先住观音院,门下学人常百余众,“随问遽答,词语险峻”,“由是诸方归慕

石头希迁禅师的开悟

一天,他对马祖道一大师说:“像这样呆下去,不如请师父给弟子另指示一位大师,也许还有希望。”马祖道一大师听完后,说:“离此地七百里,有一位称为南岳石头的禅师,如果你到他那里,一定能有一个好的结果。”灵默

程叔彪:无门直指 第四十节 开悟

第四十节 开悟《圆觉经》载:普眼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诸菩萨众及为末世一切众生,演说菩萨修行渐次。云何思惟,云何住持,众生未悟,作何方便;普令

开悟之后,为什么需要授记

学佛的人都知道,学佛修行开悟之后,是需要有人帮你“授记”的,如禅宗的六祖慧能听闻《金刚经》而悟道,也就是说,那个时候的他已经开悟了,只是没有人给他“授记”而已。因此,他后来才到黄梅山给五祖弘忍“授记

二祖断臂,安心开悟的故事

进入禅宗的人想必对二祖断臂这方面有一定了解,他讲的是二祖慧可断臂去求法的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在禅宗中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师兄可以多去了解了解。那下面一起来看看二祖断臂,安心开悟的故事吧! 立雪断臂 慧可

宋智明:禅观入门 九、禅的诗偈与要诀 开悟要诀二十颂

开悟要诀二十颂一、正解全然心是佛,迷惘生二边,离相当体归,穷源真灵妙。二正念持念入法行,内外消括尽,一心自然空,怡然慧水充。三、正观立断中道落,观知无寄明,从容照目前,有无皆不住。四正知妄知浮尘缘,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