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宝生如来陀罗尼梵音读法
2025-04-04 08:19

拿摩 拉达那 拉思米 战达拉 钵拉帝曼尼达 微达杨 帝加 古悉

(皈依 宝 光明 月 庄严 明咒 威德 藏 )

思哇拉 拉加呀 达他嘎达呀 阿拉哈帝 三(米阿)三布达呀

达帝呀他 拉达尼 拉达尼 拉达那 (哥一)拉尼 拉达那

钵拉帝曼尼帝

拉达那 三巴微 拉达那 钵拉比 拉达楼德嘎帝 司哇哈

(宝 正生出 光 宝出生)

若有众生。于此如来陀罗尼名号受持供养。彼人生生得转轮位。成就梵行具大神通。获十种陀罗尼。复值恒河沙等诸佛如来而无虚妄。经俱胝劫不入轮回路。不断菩提种不失菩提心。永灭一切罪得报身如来。若人持诵满一七日。是人当得天眼清净。若人耳闻恒复忆念。是人决定当得菩提。于过去世所作善根亦得现前。若传一人所有无间罪业。悉得除灭永断轮回。是人不被水火盗贼之所侵害。而复诸根不缺众病不生鬼魅不著。众所爱敬于当来世受持如来微妙之法供养诸佛。若人闻已心喜礼拜赞叹。是人功德无量无边。于生生中口出妙香广一由旬。身毛孔中恒有光明常自照曜。常作如来胜利之事如阿难陀。具如是不可思议功德。

End

首陀罗自食恶果

◎ 李 睿从前,城里有位财主叫首陀罗,虽然家财万贯,但一直没有孩子。于是首陀罗收养了一个弃儿,把他当做自己的亲生孩子,精心抚育。但没几个月,首陀罗的妻子竟然怀孕了。首陀罗喜出望外,有心想遗弃收养的弃儿

求那跋陀罗译师

◎ 李 安求那跋陀罗(意译功德贤),中天竺人,本是婆罗门,因读《阿毗昙杂心论》有了体会,改信佛法。出家学小乘,后又深通大乘,当时的人都尊称他为摩诃衍。刘宋元嘉十二年(435)他经过狮子国(今斯里兰卡)

梵音和鸣二首

坐 禅◎ 贾 勇野鹤闲云水边柳,梵花锦绣妙音天。流光借与逍遥住,摘取浮生半日禅。浴佛日偕诸诗友探访蜂窝寺兼呈蔚南先生◎ 善 士鸣鹿好山川,千秋藏伽蓝。沉云见积雪,修篁伴黄檀。香巴生传奇,国师育僧团。听

须跋陀罗尊者

须跋陀罗尊者◎如 意须跋陀罗尊者是佛陀在涅槃之前所教化的最后一位弟子,也是佛陀的关门出家弟子。由于须跋陀罗跟从佛陀求法的坚定信心和决心,他也因此成为后世佛弟子求法的榜样和典范。须跋陀罗,又称作苏跋陀罗

处处作主见如来

惟觉法师《楞严经》中,憍陈如尊者因悟客尘二字得证圣果。起心动念这一念心,一个是客,一个是主。客,是指我们的妄想,像空中的灰尘一样,始终是来来往往的。既然是妄想,来也好、去也好,就像灰尘一样;能够知道妄

如来禅与祖师关之区别

◎ 谛 闲如来出世,唯一大事因缘,要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祖师西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佛祖之道,原无二致;度生方便,乃有多门。诸佛以随机施化,四悉利生,一代时教,无非应病与药,原无实法与人。祖师

一花一世界 一叶一如来

◎ 李 睿钟是佛教丛林寺院里的号令,清晨的钟声是先急后缓,警醒大众,长夜已过,勿再沉睡。而夜晚的钟声是先缓后急,提醒大众觉昏衢,疏昏昧!故丛林的一天作息,是始于钟声,止于钟声。一天,奕尚禅师从禅定中起

药师如来法门一斑

◎ 弘 一己卯四月在永春普济寺讲 王世英记今天所讲,就是深契时机的药师如来法门。我近年来,与人谈及药师法门时,所偏注重的有几样意思,今且举出,略说一下。药师法门甚为广大,今所举出的几样,殊不足以包括药

从烦恼即如来种中看烦恼

前 言何谓烦恼?烦者烦热,恼者恼乱,烦热恼乱身心,是为烦恼。就是这烦恼,令多少人痛苦不堪,又令名少人为它葬送性命。亦是这烦恼,导致无穷无际的生灵,长劫沉溺于三途,头出头没漂泊于苦海,无始无终流浪于生死

所谓如来

◎ 清俞樾《金刚经》第十四分云: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按真语、实语、不诳语、不异语,皆易解说。独所谓如语者,不易解说。俗解云:默契真如之语,苟为推美,未合经义。愚谓如语即

若能转物 即同如来

◎虚 云《楞严经》云:若能转物,即同如来。谓一切圣贤,能转万物,不被万物所转,随心自在,处处真如。我辈凡夫,因为妄想所障,所以被万物所转,好似墙头上的草,东风吹来向西倒,西风吹来向东倒,自己不能做得

若能转物即如来

若能转物即如来◎ 老和尚《楞严经》云:若能转物,即同如来。谓一切圣贤,能转万物,不被万物所转,随心自在,处处真如。我辈凡夫,因为妄想所障,所以被万物所转,好似墙头上的草,东风吹来向西倒,西风吹来向东倒

唯识学入门读法

◎范古农读法之一凡读佛书须备辞典,其有名词骤不能解者可一翻阅。如《大乘五蕴论》之大乘、薄伽梵,本论无解,可查辞典,如《佛学辞典》,或《法相辞典》。读《五蕴论》时,以《广五蕴论》为对照,此有不解,彼或有

沈家桢: 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明心见性

沈家桢居士: 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明心见性>我在小学五年级的时候,莫名其妙地在作文中写下了一句”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如照佛教的教理来讲,我过去世,一定也读诵受持金刚经>,而且将这两句短文

于凌波:如来藏思想的研究

如来藏思想的研究于凌波一九九九年三月净觉佛教研究所主办第九届中国佛教学术会议论文一、如来藏与佛性如来藏,又称如来胎,通常把它看作是佛性的异名。如来藏梵语tathagatagarbha,指隐藏于一切枣生

智慧佛语:一切众生 皆具如来智慧德相

【经典原文】复次,佛子!如来智慧无处不至。何以故?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颠倒执著而不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华严经》【经文解释】大家想一想,为什么要用功?我们

燃灯古佛和如来谁大?燃灯古佛的来历

燃灯古佛和如来谁大?燃灯古佛是过去佛之一,是过去庄严劫中所出世的千佛之首。而如来呢,一般指的是释迦牟尼佛,是现世佛之一,是超九界以独尊的存在。一个是千佛之首,一个是超九界以独尊,燃灯古佛和如来到底是谁

因陀罗:佛教中“嗔”的意思

嗔是怒、生气,指仇视、怨恨和损害他人的心理,又作嗔怒、嗔恚等。《大乘五蕴论》中说:“云何为嗔?谓于有情乐作损害为性。”《成唯识论》中则说:“嗔者,于苦、苦具,憎恚为性,能障无嗔,不安稳性,恶行所依为业

因陀罗:学佛的原因是什么

佛不是神仙,佛也不是救世主。佛是全知,但不是万能的!学佛的目的是为了我们能够回归宁静、光明、智慧的本心;学佛的目的是为了让所有的众生能够究竟解脱,能够离苦得乐。学佛不是为了给别人看,读经也不是高深莫测

因陀罗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因陀罗作为护法神,他的主要职责是保护佛陀、佛法和出家人。如佛陀在树下修道时,恶魔进攻扰其禅思,帝释即吹响贝螺,保护佛陀;佛陀涅盘时,因陀罗又显身,念诵颂诗;他还保护佛陀的舍利。有关因陀罗的佛传故事常常

因陀罗:什么是因缘故事

因缘是原始佛教的义理之一,用佛教故事的形式来传播这一道理,称之为因缘故事。因缘是梵语尼陀那的意义,汉译为因、所因、因缘、缘起等,因缘之作用即缘起。因缘是原始佛教的义理之一,用佛教故事的形式来传播这一道

因陀罗的形象

因陀罗也有一个变化的过程。“吠陀”时代,他是手持金刚杵、骑着白象、投掷雷电的战争之神。佛教传入中国后,有的寺庙作少年帝王像,男人女相;有的作青年女后像并附有侍女三人。因陀罗入佛教后,其形像通常呈天人形

因陀罗介绍

本为印度教之神,于古印度时,称因陀罗。据诸经论所载,帝释天原为摩伽陀国之婆罗门,由于修布施等福德,遂生忉利天,且成为三十三天之天主。此类记载系印度自吠陀以来,至佛教时代,将其因陀罗之神格具象化而成者。

因陀罗在佛教中的地位

因陀罗于佛教中之地位,与梵天同为佛教之护法主神,是佛教“二十诸天”中的第二位天王,乃十二天之一。镇护东方,居于须弥山顶之忉利天,其城称善见城。左右有十大天子侍卫其侧。他曾率诸天神以牛头旃檀树为佛陀及诸

因陀罗:要如何念经

很多人都有念过经,但是还是不会念经。所以有时候我常常说他们念经是念给佛听的。这个经本来就是佛讲的,但是我们还是念给佛听。所以比较有趣。有句话叫做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要达到有口无心,不是很容易的。第一,

因陀罗的故事

因陀罗(Indra)是古印度神话中的雷电之神和众神之王。在吠陀时代,他是最重要的神灵,光是在《梨俱吠陀》中就有250首关于他的颂诗,远远超过其他神灵。因陀罗有许多称号:“天神之王”“宇宙之王”“慈悲者

因陀罗是谁

帝释天(梵文:Śakro devānām indrah),全名为释提桓因陀罗,简称因陀罗,意译为能天帝。本为印度教神明,司职雷电与战斗,后进入佛教为护法神。在梵文中,释迦(Śakra)意为”能够、有能

念诵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功德利益

一、念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功德利益【凡有所愿,所求皆得】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本行菩萨道时,发十二大愿,令诸有情,所求皆得。以无量无边智慧方便,令诸有情皆得无尽所受用物,莫令众生,有所乏少。闻我说是药师琉璃

药师如来

药师琉璃光佛又名药师如来,指药师佛(梵文:Bhaiṣajyaguru)全名作:(药师琉璃光如来),为佛教东方净琉璃世界之教主。以琉璃为名,乃取琉璃之光明透彻以喻国土清静无染。东方另一佛国曰“妙喜世界

什么是药师如来

药师如来,全名药师琉璃光王如来,通称为药师琉璃光如来,简称为药师佛。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来源,是以拔除生死之病而名为药师,能照度三有之黑暗故名琉璃光。现在为东方琉璃世界的教主,领导着日光遍照与月光遍照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是求什么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简称《药师经》。共有三个译本,分别为:一、《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一卷,唐三藏法师玄奘译;二、《佛说药师如来本愿经》,一卷,隋天竺三藏达摩笈多译;三、《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

药师如来佛像

无上尊药师琉璃光王 七佛本愿功德念诵仪轨供养法载,尊左手执持药器(又作无价珠),尊右手结三界印,尊身着宝佛衣,结跏趺坐于莲花宝台,台下有十二神将。此12神将誓愿护持药师法门,各率七千药叉眷属,在各地护

药师如来法门是什么

目 录药师如来法门一斑药师如来法门略录药师法门修持课仪略录药师如来法门一斑今天所讲,就是探契时机的药师如来法门。我近年来,与人谈及药师法门时,所偏注重的有几样意思,今且举出,略说一下。药师法门甚为广大

药师如来的不可思议功德是什么

我们在上课的时候拜《药师忏》,祈求药师如来、十方三宝放光加持我们消灾除障、增福增寿以外,下了课还要多念药师佛和药师咒。药师如来的圣号功德不可思议,你念药师佛的名号,就能消灾除障、增福增寿、增上解脱。如

药师如来十二大愿之殊胜

据《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记载,药师佛在因地修行菩萨道时,曾发十二大愿,愿为众生解除疾苦,使具足诸根,趋入解脱,故依此愿而成佛,住净琉璃世界,其国土庄严如极乐国。《药师十二大愿赞偈》十二大愿,饶益

观辉居士:如来顶神咒功德无量

如来顶神咒功德:一、原文此诸金刚菩萨藏王,精心阴速,发彼神识。是人应时心能记忆八万四千恒河沙劫,周遍了知,得无疑惑。从第一劫乃至后身,生生不生药叉罗刹,及富单那,迦吒富单那,鸠槃茶,毗舍遮等,并诸饿鬼

什么是五智如来

五智如来又名五佛、五智佛、五方佛、五圣,或称五禅定佛(pan~ca dhya^ni-buddha^h!)。指密教中以大日如来为首的五尊佛,有金刚界五佛与胎藏界五佛之别。五佛佛是佛教的五智如来或五智佛,

无边身尊者,为何不见如来顶相

「实无可见。][何以故?]为什么呢?[无边身菩萨,便是如来,]「无边身」就是「如来」。怎么可以以《如来更见如来》呢?[不应更见。]是不是?你不能说:我现在是某某法师,我要去找一个某某法师来。没有了,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