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北宗禅创始人是谁
2025-04-02 08:37

神秀大师,俗姓李,陈留尉氏(今河南尉氏县)人。是唐朝时期的一名得道高僧。师父为禅宗五祖弘忍,自己则是北宗禅的创始人。少年时为儒生博览群书,游学江南,博览经史,兼通老、庄,玄学。早慧聪敏的神秀虽然才高八斗,但并不迷恋红尘的繁华,而是很早就遁入空门,游历四方。有些事情,也许只能用注定的宿命来解释。早年曾当过道士,后于隋朝末年出家当和尚。

于唐高祖武德八年(625年)在洛阳天宫寺受具足戒。从此钻研三乘经论,四分律仪,多有心得。至50岁时,听说蕲州黄梅县双峰山弘忍禅师是禅门宗师,大启法门,乃翻山越岭,不远千里前往礼谒。相见接谈之后,顷心推尊,叹为“此真吾师也”,便投于弘忍门下,从事打柴汲水等劳役来求法来磨炼自己。服勤6年,夜以继日,每天定时静坐、排除一切杂念、使得心神恬静自在的“坐禅”为修行功课,深为弘忍所器重,擢为上首弟子。

龙朔元年(66年),弘忍选择法嗣,命徒众各作偈语以见禅学悟解深浅。徒众一致推让神秀,以为众人见解无出其右。

神秀知道这个事情之后,认为这个偈语十分重要,于是经过反复琢磨之后,在半夜里,打着灯将偈语题在了墙上。神秀偈语如下: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有尘埃。第二天天亮后,众人发现了这个题在墙上的偈语,觉得写得十分的好。身要像菩提树那样正直,心也像明镜台,但也仍然要时时的拂拭,不要被俗世的尘埃所招惹。

弘忍看见此偈,赞扬说:“依此修行,一定大有利益。”五祖看完后,也觉得不错,认为一般的普通人,按照神秀偈语上所说的那样去做,也是可以不堕入俗尘的。

神秀偈语上所说的对我们今天的人非常有效,我们就是要做到“时时勤拂拭,勿使有尘埃”。不要让自己的佛性被烦恼所污染所遮蔽,保持一个平常心和清净心。整首偈语强调的是一个“渐悟”。就是认为应该勤奋休息,一步一步慢慢来领悟佛法。

虽然弘忍大师最后选择慧能继承自己的衣钵,并不是因为神秀大师不够优秀。而是因为禅宗至高的理念就是“顿悟”,而慧能所作的偈语主旨就是“顿悟”。“顿悟”与“渐悟”其实出发点是一样的,但是“顿悟”更需要不断渐修累积的智慧。突然顿悟那也是要有累世渐修的基础的,因此渐渐熏陶修习是顿悟的基础,没有神秀大师的前偈做基础又哪来慧能大师的后来者居上呢。所以后人更要先渐修熏习而后有了基础才有顿悟的可能。 慧能大师也绝非一世的修行成就的顿悟。两位大师通过这则公案只是给我们后人做个表法让吾等后学明白而已。

虽然禅宗至高无上的南宗顿法是慧能大师为代表,但是禅宗的基础渐法却是北宗的神秀大师为代表。五祖弘忍入灭后,其门下弟子四处传教,影响力最大的更要数神秀这一支。公元700年,一代女皇武则天还亲自将神秀大师迎接进京,还对他行了跪拜之礼,以示虔诚。

公元701年,武则天对神秀大师礼遇有加,为他建造了多座寺庙。比如在神秀大师当初传教的当阳山,建造了一座度门寺;在神秀大师出生的汴州尉氏,建造了一座报恩寺。公元705年,唐中宗即位,神秀大师所受到的礼遇更加重了。公元706年,神秀大师圆寂了,当时神秀大师已经足足一百岁了。

神秀大师圆寂后,其门下弟子嵩山普寂、西京义福两大弟子在统治者的支持下,还是坚持将神秀大师的宗风传扬出去,盛极一时。这两人在当时受到佛教教徒的尊崇不亚于神秀大师。普寂大师的弟子道璇后来还将北宗禅传到了日本去。北宗禅是神秀大师的力作,其不同于南宗禅的最大原因是他更适合于普通人的修行,而南宗禅则要求比较高,没有渐修基础慢慢就衰落了。

北宗神秀大师的禅学思想实际上仍是弘忍禅学思想中一个重要方面的继承和发展。原来,弘忍的禅学思想已经含有顿与渐、教外别传与藉教悟宗两个方面的因素。慧能将其顿悟和教外别传的因素加以深化和发展,神秀则走著渐悟和藉教悟宗的老路,“特奉《楞伽》,递为心要”,继续弘扬以心为宗的禅法。故楞伽宗仍把神秀看作弘忍的嫡传。在楞伽宗的承传系统中,于达摩之前增列《楞伽经》译者求那跋陀罗为初祖,达摩、慧可、僧璨、道信、弘忍分别为第二、三、四、五、六祖,而以神秀为第七祖。不过神秀并不单重《楞伽经》,也很重视其他经典。相传他作有《大乘五方便》一书(又称《北宗五方便门》或《大乘无生方便门》),其五方便门即是:

一、总彰佛体门,亦称离念门,依《起信论》说心体离念;

二、开智慧门,亦称不动门,依《法华经》说开示悟入佛之知见;

三、显不思议解脱门,依《维摩经》说无思无想为解脱;

四、明诸法正性门,依《思益经》说心不起离自性为正性;

五、见不异门,依《华严经》说见诸法无异,自然无碍解脱。可见神秀的禅学理论更丰富了,修禅途径也更扩大了。

神秀的禅法大行于北方,除了禅僧以外,许多士大夫也投到他门下,向他学习禅要。例如玄宗朝官至宰相张说就是神秀的一位在俗弟子,对他极为恭敬。经过这些僧俗弟子的宣传揄扬,神秀的大名传到了皇宫中。武则天听到他的盛名,于久视元年(700年)遣使迎请。第二年(大足元年,70年)神秀以90多岁的高龄来到了神都洛阳,受到极隆重的礼遇,趺坐觐君,肩舆上殿,武则天亲加跪礼,时时问道;京城中王公士庶竞至礼谒,望尘拜伏,日有万计。武则天还特地下诏,在神秀长期传教的湖北当阳山建立度门寺一所,又在神秀故乡尉氏旧宅建立报恩寺一所,借以表示对他的深切敬意。唐中宗即位后,对神秀更加敬重。神秀在洛阳居留凡6年,受到的礼遇与日俱增,先后享有两京法主、三帝国师的殊荣。

中宗神龙二年(706年),神秀在洛阳天宫寺圆寂,享年100岁。朝廷以极高的规格为他治丧,中宗亲派使者吊哀,侯王纷纷赙赠。出殡之日,皇帝御驾送至午桥,王公百官一直送到伊水,仪仗则陈设至山龛,太常卿鼓吹导引,城门郎护监丧葬,的确是极尽哀荣,无可伦比了。朝廷还于神秀死后不几日便册谥他为大通禅师,赠谥之迅速,在佛教史上也是难可比拟的。六祖慧能大师也说,神秀大师的戒定慧接引大乘人。

神秀大师的门人甚多,其中“入堂七十,闻道三千”嗣法弟子有9人,其中嵩山普寂、西京义福两人最为著名。神秀死后,普寂、义福继续领众,受到朝廷的大力支持,使神秀宗风盛极一时,有“两京之间皆宗神秀”之概。

End

多维生命学创始人焦为民推荐能量祈祷文一起共修

多维生命学创始人焦为民推荐能量祈祷文一起共修(每天读一遍,连续21天,将获得宇宙无限的正能量):第1天从今天开始的每一天我已经改变成为一个全新的人我充满了灵性和爱我的全身充满了力量和喜悦我更加爱自己和

唯识宗的创始人

玄奘(602~664),名陈祎,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滑国故城)人。梵文名:摩诃耶那提婆奴(大乘天奴),在印度辩经胜利后,更名为:摩诃耶那提婆(大乘天)。世称三藏法师。三藏是佛教典籍的三种形态,经藏是佛

华严宗简介:华严宗的创始人法藏

华严宗是汉传佛教的流派之一,此宗以《华严经》为所依,故称为华严宗。今天要介绍的就是华严宗的创始人法藏,下面我们就来详细的看一看。法藏(643—712)祖籍康居(今中亚撒马尔罕一带).故以康为姓,祖父辈

法相宗的创始人

玄奘(602~664),名陈祎,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滑国故城)人。梵文名:摩诃耶那提婆奴(大乘天奴),在印度辩经胜利后,更名为:摩诃耶那提婆(大乘天)。世称三藏法师。三藏是佛教典籍的三种形态,经藏是佛

北宗禅的起源

佛教术语,又作北禅、北宗。为“南宗禅”之对称。禅宗五祖弘忍之门下大通神秀,以弘法于北方,故称北宗。五祖入寂后,神秀迁至江陵当阳山(湖北),力主渐悟之说,其教说盛行于长安、洛阳等北地;而于南方,六祖惠能

北宗禅的教旨

本宗教旨,依宗密之圆觉经大疏钞卷三下所叙之七家,北宗为第一家,其文云(卍续一四·二七七上):“此宗秀大师为宗源,弟子普寂等大弘之。拂尘者,即彼本偈云:‘时时须拂拭,莫遣有尘埃’是也。意云:众生本有觉性

什么是北宗禅

“北宗禅”通常指的是神秀一脉的禅法传承,但也包括当时在北方流行的与神秀一脉近似的各家禅法。达摩禅学传至五祖弘忍,由于“东山法门”的创立,影响渐广势力渐大。唐高宗成亨五年,弘忍圆寂后,东山法门内部出现重

崇尚朴素自然的北宗禅

五祖弘忍禅师以后,其门徒有十,禅系各表,发展最兴盛的还数神秀禅师为代表的北宗禅,其禅法继承并保留了达摩祖师以来如来禅法的特点。神秀禅师(606-706),俗姓李,东京尉氏(今河南尉氏县)人。少览经史,

北宗禅与南宗禅的介绍

北宗禅神秀50岁时,到湖北蕲州双峰山东山寺谒禅宗五祖弘忍求法,后出家受具足戒。曾从事打柴汲水等杂役6年。弘忍深为器重,称其为“悬解圆照第一”、“神秀上座”,令其为“教授师"。相传弘忍为传衣钵,让弟子们

北宗禅创始人是谁

神秀大师,俗姓李,陈留尉氏(今河南尉氏县)人。是唐朝时期的一名得道高僧。师父为禅宗五祖弘忍,自己则是北宗禅的创始人。少年时为儒生博览群书,游学江南,博览经史,兼通老、庄,玄学。早慧聪敏的神秀虽然才高八

北宗禅是如何创立

北宗禅是由神秀创立的体系,因其与慧能在南方倡导的顿悟修行方式截然相反,就被称为北宗禅。神秀(606年-706年),俗姓李,是北宗禅创始人。精通经史,中年常游历于江左、闽西、浙东一带。永徽二年(651年

何谓北宗禅

“北宗禅”,是唐代以神秀为主要代表的一派禅学。以神秀及其弟子普寂、义福于长安、洛阳为中心弘传的禅法,由于主要活动于北方嵩洛地区,所以名为“北宗”。“北宗禅”忠实地继承了道信和弘忍的“东山法门”,弘忍曾

南宗禅与北宗禅有哪些区别

佛门中是分为很多的派别的,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听说过南宗禅和北宗禅的,师兄坚持用心去修行是可以让师兄获得更多的智慧和功德。那师兄你知道南宗禅与北宗禅有哪些区别有那些吗,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关于南北禅宗的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