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面目的心理经验2024-11-14 10:19
本来面目的心理经验
王雷泉
无善无恶是一个修行过程,理解无善恶的境界是容易的,灭却有善有恶的思是不容易的。实现无善恶的清净世界,还须从有善有恶开始,从为善去恶开始。首先进入和肯定有善恶的世界,熟悉这个善恶的世界图景,接着就开始了为善除恶的行动,并且在世俗的赞扬声中享受道德赞美。到了去恶从善成了习惯,就会得定,定在善性的光辉中,为此感到荣耀并想着继续积累着功德。如果他在此时具备了佛法正见,理解善恶世界的缘生本质,就看到无善无恶的世界是一个更大的善。从认识无善无恶到定在无善无恶中,就到了无生境界,世界变得清净了,这是世界的本善面目。从散乱的善恶心到统一的清净心,最后这个清净相再粉碎,就到了睛空万里的本来面目。
看到世界本质清净的一面,不生的一面,定在其中,在某个机缘中会爆发真相认识。这时我们的息与万物的息息息相通,与万物一起进入一元的世界,与宇宙间任何事物都产生通感,在一体中看到生命真相了。身体的每一部分都自然打开了,眼泪不知在什么时候流了下来,肌肉不知什么时候松弛下来,心跳和血液似乎停止了。不是欢喜也不是悲伤,只有无边的宁静和舒适,时间和空间变为零,宇宙及其享用全面打开。
这时事物不是观念形态,事物或不成其为事物,只是活泼泼的一片缘生实际。面前没有物,没有面对的东西,人与一切事物是相互渗透和交融的关系,是本来同一的关系。它们都是明摆着的,直接呈现着现成和真实,没有谁来提问,也没有谁要回答。面前的山虽然还是山,但这山已不是那山,那山依然耸立在我们面前,但现在是如如一片,或者说成为空性,成了我们清净的身体。本来面目是空性的面目,本来面目无面目,所以本来面目之说也是多余的,万物在清净自照中自在自是。
对于本来面目的自在状态而言,使用面目一词是要做慎重考虑的,因为它容易让人著在上面,类似的言语清净等也都被看作是不恰当的。用面目一词只是不得已的权宜,是不得不说的说话者在还原到彻底的时候姑且用上的假名,当人们理解了它的内涵时,面目没有了,只生存的如是状态,它是清净的,清净也是假借的词。
这个不思善恶的心及其带来的清净面目,是喜怒哀乐之未发的那个心及其纯真状态,它的纯洁和真实就在于它是空的,是存在的实相。药山惟严禅师在静坐中,徒弟问他:兀兀地思量什么?药山说:思量个不思量的。徒弟进一步说:不思量的如何思量?药山说:非思量。佛说一切法,只是为了人见这个非思量的空性,正说奇说都是让人见这个空心。
问:大庾岭上趁得及,为什么提不起?师提起衲衣。僧云:不问这个。师云:看你提不起。
我们眼前的景象并不是消逝的事物残存的影子,而是我们心灵的羁绊,这些虚幻之物可以跨越任何时间在无限的场所显现。它们甚至跨越了种种心灵界限成为认识的基础,它们常常乘虚而入污染清白。当这些如梦似幻的基础呈现的时侯,表现得如此真实,以各种姿态撞击我们的感官,我们总是把它当成真实而不是梦幻。
我们以感觉世界的假相为真实,以感觉世界清白的基础为梦幻,把它们当成了廉价的空幻之物写进神话,我们从来就在做这样的事。只有当意识之光不再关注感官世界的事事物物时,它就在无思中忽视印象世界,内在世界的清白会清楚地坦露。有人将本来面目等同于无意识,等同于集体无意识,但他们很难解释在这种无意识的同一中的寂静、光明、喜悦;本来面目不是幻想,本来面目是要制服幻想;本来面目不是无记,本来面目要让混沌不明的心理显出它的真相。一般人需要遗忘和逃离的领域,一般人认为是无知、神秘和黑暗的领域,却是本来面目的隐身处。
我们的本能将我们束缚在这个世界上,我们的欲求让我们成为事物的奴隶,本来面目带领我们走进真相。为方便直指本来面目,禅宗在实践中积累了许多关于清净面目的喻象,除了本来面目外还有本来人、本分事、本分田地、本地风光等。为了显示本来面目不居凡圣、不落声色、不涉见闻、不落文字、一尘不染等特点,禅师有以不立文字、沉默、无做来暗示。但禅宗认为,即使是一些最为自然、最不著痕迹的直指法门,仍是画虎成狸,难传本来面目:
画师五彩画虚空,落笔须知失本踪,更有唐朝吴道子,平生纸上枉施功。
清奇古怪娘生面,妙笔丹青作公施?者厮十分传得似,依然画虎只成狸!
所以最好的方法是不用方法,让日常来直显,让自性直显自己。但能上无攀仰,下绝己躬,外不见山河大地,内不立见闻觉知,直下摆脱情识,一念不生,证本地风光,见本来面目。]所以古来禅门大德不着意于言思,不以义理传法,而是以自心性直显来除人知见,使人胸中不留毫发而让本地风光自然显露。
对本来面目的觉悟不是获得了什么,而是将思还原到基础地带,与存在的实际实现了同一。觉悟也不是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觉悟者还生活在平常的日子里,跃入他从未离开过的地方。觉悟的我是清净圆融的,没有真神、觉性、佛等的主体感,森罗万象任其如是涌现。这个本来面目似乎原始以来就这样自在地呈现,也因之称其为本来面目。
摘自《佛教生态学论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