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本来面目的心理经验
2024-11-14 10:19

本来面目的心理经验

王雷泉

无善无恶是一个修行过程,理解无善恶的境界是容易的,灭却有善有恶的思是不容易的。实现无善恶的清净世界,还须从有善有恶开始,从为善去恶开始。首先进入和肯定有善恶的世界,熟悉这个善恶的世界图景,接着就开始了为善除恶的行动,并且在世俗的赞扬声中享受道德赞美。到了去恶从善成了习惯,就会得定,定在善性的光辉中,为此感到荣耀并想着继续积累着功德。如果他在此时具备了佛法正见,理解善恶世界的缘生本质,就看到无善无恶的世界是一个更大的善。从认识无善无恶到定在无善无恶中,就到了无生境界,世界变得清净了,这是世界的本善面目。从散乱的善恶心到统一的清净心,最后这个清净相再粉碎,就到了睛空万里的本来面目。

看到世界本质清净的一面,不生的一面,定在其中,在某个机缘中会爆发真相认识。这时我们的息与万物的息息息相通,与万物一起进入一元的世界,与宇宙间任何事物都产生通感,在一体中看到生命真相了。身体的每一部分都自然打开了,眼泪不知在什么时候流了下来,肌肉不知什么时候松弛下来,心跳和血液似乎停止了。不是欢喜也不是悲伤,只有无边的宁静和舒适,时间和空间变为零,宇宙及其享用全面打开。

这时事物不是观念形态,事物或不成其为事物,只是活泼泼的一片缘生实际。面前没有物,没有面对的东西,人与一切事物是相互渗透和交融的关系,是本来同一的关系。它们都是明摆着的,直接呈现着现成和真实,没有谁来提问,也没有谁要回答。面前的山虽然还是山,但这山已不是那山,那山依然耸立在我们面前,但现在是如如一片,或者说成为空性,成了我们清净的身体。本来面目是空性的面目,本来面目无面目,所以本来面目之说也是多余的,万物在清净自照中自在自是。

对于本来面目的自在状态而言,使用面目一词是要做慎重考虑的,因为它容易让人著在上面,类似的言语清净等也都被看作是不恰当的。用面目一词只是不得已的权宜,是不得不说的说话者在还原到彻底的时候姑且用上的假名,当人们理解了它的内涵时,面目没有了,只生存的如是状态,它是清净的,清净也是假借的词。

这个不思善恶的心及其带来的清净面目,是喜怒哀乐之未发的那个心及其纯真状态,它的纯洁和真实就在于它是空的,是存在的实相。药山惟严禅师在静坐中,徒弟问他:兀兀地思量什么?药山说:思量个不思量的。徒弟进一步说:不思量的如何思量?药山说:非思量。佛说一切法,只是为了人见这个非思量的空性,正说奇说都是让人见这个空心。

问:大庾岭上趁得及,为什么提不起?师提起衲衣。僧云:不问这个。师云:看你提不起。

我们眼前的景象并不是消逝的事物残存的影子,而是我们心灵的羁绊,这些虚幻之物可以跨越任何时间在无限的场所显现。它们甚至跨越了种种心灵界限成为认识的基础,它们常常乘虚而入污染清白。当这些如梦似幻的基础呈现的时侯,表现得如此真实,以各种姿态撞击我们的感官,我们总是把它当成真实而不是梦幻。

我们以感觉世界的假相为真实,以感觉世界清白的基础为梦幻,把它们当成了廉价的空幻之物写进神话,我们从来就在做这样的事。只有当意识之光不再关注感官世界的事事物物时,它就在无思中忽视印象世界,内在世界的清白会清楚地坦露。有人将本来面目等同于无意识,等同于集体无意识,但他们很难解释在这种无意识的同一中的寂静、光明、喜悦;本来面目不是幻想,本来面目是要制服幻想;本来面目不是无记,本来面目要让混沌不明的心理显出它的真相。一般人需要遗忘和逃离的领域,一般人认为是无知、神秘和黑暗的领域,却是本来面目的隐身处。

我们的本能将我们束缚在这个世界上,我们的欲求让我们成为事物的奴隶,本来面目带领我们走进真相。为方便直指本来面目,禅宗在实践中积累了许多关于清净面目的喻象,除了本来面目外还有本来人、本分事、本分田地、本地风光等。为了显示本来面目不居凡圣、不落声色、不涉见闻、不落文字、一尘不染等特点,禅师有以不立文字、沉默、无做来暗示。但禅宗认为,即使是一些最为自然、最不著痕迹的直指法门,仍是画虎成狸,难传本来面目:

 画师五彩画虚空,落笔须知失本踪,更有唐朝吴道子,平生纸上枉施功。

清奇古怪娘生面,妙笔丹青作公施?者厮十分传得似,依然画虎只成狸!

所以最好的方法是不用方法,让日常来直显,让自性直显自己。但能上无攀仰,下绝己躬,外不见山河大地,内不立见闻觉知,直下摆脱情识,一念不生,证本地风光,见本来面目。]所以古来禅门大德不着意于言思,不以义理传法,而是以自心性直显来除人知见,使人胸中不留毫发而让本地风光自然显露。

对本来面目的觉悟不是获得了什么,而是将思还原到基础地带,与存在的实际实现了同一。觉悟也不是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觉悟者还生活在平常的日子里,跃入他从未离开过的地方。觉悟的我是清净圆融的,没有真神、觉性、佛等的主体感,森罗万象任其如是涌现。这个本来面目似乎原始以来就这样自在地呈现,也因之称其为本来面目。

摘自《佛教生态学论文集》

End

佛教心理学的智慧

有学者曾预言,21世纪将是心理学的世纪。心理学家们研究心理现象,揭示心理规律,医治心理疾病,在当代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令人惊叹的是,已有2500多年悠久历史的佛教,拥有大量关于心理的理论,佛

一个人太刻薄了容易心理变态

克核太至,则必有不肖之心应之,而不知其然也。所以一个人不要刻薄,如果对自己道德的要求太严格,或者要求别人太严格,就是克核太至。历史上有几个皇帝,譬如明朝亡国的皇帝,我们小时候听的古老相传,明朝李闯、张

读李叔同《断食日记》——珍贵的佛教断食经验

佛家有断食之说,道教有辟谷之术。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一载:目连问耆婆曰:弟子有病,当云何治?耆婆答曰:唯以断食为本。断食时无须太多能量消化食物,大脑会变得极度清晰,若以适当方法引导这些能量,将可提升心智

南怀瑾 :善的心理行为与生理有很大的关系

《宗镜录略讲》是故,要当集一切善行,救一切众生,所以啊,应该发大悲心修一切善行,救一切众生,这样才能够脱离无边的苦海,露出真如本来的清净光明,离彼无边客尘垢染,显现真如。所以叫作客尘,这是中国文学加上

人生要懂得放弃的八个心理负担

人生是要学会珍惜,珍惜身边一切值得珍惜的事物和人;人生也需要学会放弃,放弃一切不值得珍惜的事情和东西。下面是八个人生中该放弃的东西,你已经放弃了吗?1、放下压力--累与不累,取决于自己的心态心灵的房间

佛典汉译之经验

我国古代佛典汉译九百年 ,翻译家们不断总结翻译 经验 ,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翻译理论。魏晋以前中国人谈翻译 ,只有译字 :五方之民 ,言语不通 ,嗜欲不 同,达其志,通其欲,北方曰译。 (《札 记王 制》

工穷力极本来面目现

玉琳国师看那无思无为前,如何是本来面目?四威仪皆可参,要以坐为正;动静闲忙皆可参,要以闲静为正。于忙时不可厌忙,于有事时不可怕事,事忙须耐烦恼理事,理事至周至到,极有精彩。或正理事中,或理事后,猛提云

万念顿绝,打破疑情,见了本来面目

万念顿绝,打破疑情,见了本来面目1944年六月十一日云门寺开示虚云老和尚参禅下手工夫,就是诸方常说的看佛是谁这个话头,万缘放下,死心塌地,昼夜六时,行住坐卧,起居饮食,屙屎撒尿,搬柴运水,迎宾待客,总

度化思想与心理调适

◎ 清 木禅宗不仅追求个人的自在解脱,而且强调广结善缘、帮助他人达到开悟的境界,在烦恼中得到解脱。人生短暂与宇宙永恒的矛盾,一直激发着人们内心的不安与痛苦。了脱生死大事是佛教也是禅宗的最基本目的之一。

我的宗教经验

我的宗教经验太虚大师我初出家,虽然有很多复杂的因缘,而最主要的还是仙佛不分,想得神通而出家。所以受戒、读经、参禅,都是想得神通。当出家的最初一年,是在这样莫明其妙的追求中。第一年已经读熟了法华经,每日

佛教中国化的经验

佛教中国化的经验◎ 学 诚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充分发挥其圆融中道、契理契机的大乘精神,随着时空因缘变化而不断自我调适、自我更新,主动适应中国社会、融入主流文化,最终使佛教与中华文化高度融合,并使中国获

本来面目及其内涵

本来面目及其内涵◎昌 怡不思善,不思恶是重现本来面目的前提,也是重现本来面目的途径。善恶代表相对认识的两个方面,它可以指任何对立项:黑与白、是与非、真与伪、美与丑、肯定与否定、天堂与地狱等等。我们二元

本来面目的心理经验

本来面目的心理经验王雷泉无善无恶是一个修行过程,理解无善恶的境界是容易的,灭却有善有恶的思是不容易的。实现无善恶的清净世界,还须从有善有恶开始,从为善去恶开始。首先进入和肯定有善恶的世界,熟悉这个善恶

心理学相遇佛学

心理学相遇佛学◎ 徐 钧佛学的整个修道的本质是摧毁负面情绪或具有潜在负面性的正面情绪。佛陀说,由于不如实认知,而有忧愁悲伤哭泣等烦恼左右个体,而由于如实认知就能转变这一世间的快乐和烦恼的心理规律。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