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别让心太固执
2024-10-25 10:30

◎ 达 照

佛在菩提树下开悟的时候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也就是说我们在这个世界上,不管你在轮回当中出现的问题、毛病有多少,善恶、烦恼有多少,关键的错误就是两个:一个是我执;一个是因为我执产生的错误行为。要修解脱道的人必须要认识到,我执跟解脱之间的关系到底在哪里?

当我们把心量放大,把恶业消除,把善业圆满起来,感受到了人生的和谐、快乐,但是最终还有一层,就是最外面的这层气球,它把我们包住了,这就是我执。破除了我执,我们就了断了生死。这个世界上的众生的心是刚强难调的,人家说比花岗岩还硬,我估计比金刚石还要硬,可能用电钻都钻不进去,很固执。但是你只要每天静下来半个小时,慢慢地坚持,心就会开始柔软起来,开始融化,语言就开始不长刺了。

有些厉害的人语言像刀一样锋利,会把人气死,那是在造业--用语言就把人家气死,你说多造业!心坚硬的人是最容易受伤的,越固执的人越容易受伤,因为他很难包容别人,很容易感觉自己被人欺负。

从来硬弩弦先断,每见钢刀口易伤。弓如果太硬,它的弦就容易断;锋利的钢刀,它的刃最容易受损。你的心如果太强硬,就很容易受伤,别人的两句话可以把你气得不行;别人烧几炷香,拜几下佛,你就觉得他一定是自私的,接受不了;别人叫你去做好事,你也会觉得别人不对。

通过静心,你的心会开始柔化。柔化到什么程度?开始是软下来,最后心变成水一样。上善若水,如果你的心像水一样,那就是最上等的善良。像水一样谦虚、柔软,能够停留在卑下的地方,滋润万物。所以刚强的人不会永远占上风;只有真正慈悲的人、有爱心的人,才会受到这个世界众生的崇敬。

我们一定要明白,当第六意识妄想的心静下来后,心就开始变得柔顺;心柔软了,身上的病也会消除。

现在很多人得癌症,特别是肝癌,一定是他的心太固执了。癌就像石头,刚强难化。一个人的心如果刚强难化,到最后心不再柔化,硬了,心的能量就会转变成质量在他的身体中展现出来,于是在身体上出现问题。所以一定要劝癌症病人,心要柔和,不要固执。

如果心没有固执,完全柔和了,那么他身上即使有癌症也会被软化掉。癌症另外的名称叫瘤,肿瘤。肿瘤最初就是肉块,小小的,软软的。如果是良性的就没问题;如果是恶性的就叫癌症了。所有的病都是由心而生的。但是我们不要看到别人有癌症,就说:你心太硬了。你不能这样说,因为这样说会伤害他人,而且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病不是由单一原因引起的,外在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和空气环境也与之息息相关。

佛法讲缘起,条件是众多的,但是其中心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你可以这样去观察,可以教他让心变得柔软。

你能够在心里把自己的妄想慢慢地融化,最后你的心像水一样,甚至比水还要柔软。什么东西比水还柔软?虚空。

我用手拍水的时候,手还是会痛的;我的手在虚空中挥舞一下,不会痛,因为虚空不会伤害任何东西。我们的心如果像虚空一样,这叫做至善--至上的善。

祖师大德告诉我们,儒家的孔孟是人间的圣人,他们的思想境界都达到了这种至善。至善比上善还要高,而且还止于至善--将至善作为自己的终极目标。

摘自《退一步并不难》

End

别让想象破坏美好的一切

宽运法师太虚大师说我们所有的步骤,都是为了人生改善,后世增胜,了生脱死,法界圆明。一切都是为了人生改善,但改善一定是脚踏实地,不是患得患失的。如果在空中的楼阁,而且更让我们增加烦恼,而且即使改善了也无

别让心太固执

◎ 达 照佛在菩提树下开悟的时候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也就是说我们在这个世界上,不管你在轮回当中出现的问题、毛病有多少,善恶、烦恼有多少,关键的错误就是两个:一个是我

别让自己的福报在敷衍了事中溜走

人生其实是非常公平的,它就像一面镜子,你善待你的人生,人生就会善待你;同样,你内心深处敷衍了事,满不在乎,表面看起来好悠哉,事实上并非如此,我们的福报就在敷衍了事中,慢慢溜走。在《阅微草堂笔记》里

别让“是非”困住你

◎ 星 云是非朝朝有,没有现在多。现代的家庭、社会、朋友、兄弟、夫妻等?真是此亦是是非,彼亦是是非,到处是是非非,搅乱得大家纷扰不已。人生本来是很快乐、美妙的生活,可是是非像瘟疫不断的侵扰着你,有时候

别让生存成了无有意识的行尸走肉

如果没有了解死亡的真理,越老或活得越久,对死亡的恐惧便越多。逃避死亡或渴望长寿不老,都如同痴人说梦一般,如此过活,人生必会被持久的焦虑所扰。因此,如果人生远离生死无常的真理,建立在盲目的企望永恒不变的

一日禅| 别让任何人打乱你生活的节奏

为了这个完美人生,我们对着每一格的任务一刻不停地埋头奔跑,总害怕落后。但花有花时,鸟有归期,人生同样快慢有时。泰戈尔曾说,最好的总在最不经意的时候出现。所以不必赶路,按自己的节奏,步履不停走过每个今天

雪漠:别让身体影响心灵的明白

别让身体影响心灵的明白修身是修心的基础,要是没打开脉结,你修成的那种空性觉受是不彻底的,而且容易丢失。因为你的心虽然有了智慧,但你的身体仍会给你造成烦恼,这样,身体反倒成了心灵的障碍。你生了病,仍会有

别让修行麻醉了我们

当我们朝着光亮行走除了保持好姿态更别忘记内在的重心午后的禅堂,首座和尚正在打坐, 一个小和尚却躺在禅凳上睡觉,还发出呼呼的鼾声。 这时,老方丈推门走入禅堂。小和尚听见声响,微微睁眼瞟了一下,翻个 身继

李向平:别让佛教沦为私人化的功德信仰

别让佛教沦为私人化的功德信仰李向平人佛关系的私人化现象信仰最初是社会关系的一种形式,以后演化为一种纯粹的精神关系,直到形成最纯粹的信仰,才摆脱了社会因素的约束,或者是依赖于社会关系。G·西美尔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