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谷、断食排毒 扶正祛邪2024-12-17 10:02
辟谷、断食排毒的养生理念,这几年广为传播,尝试辟谷、断食的人也越来越多。服气辟谷是整体排毒最有效的方法,练功服气是在扶正,辟谷的过程就是整体排毒,而排毒这个词却是从西方传过来的。排毒等于祛邪吗?
自然医学的基本观点是毒素致病论。
自然医学认为:人体的肝、肾、肺、肠道、皮肤、淋巴等器官,原本具有正常的解毒、排泄功能,这是大自然赋予身体的一种自然的驱策力量,它会竭尽所能地维持体内的恒定性,让身体经过不断调整能够维持一种完全平衡的健康状态。
毒素泛指什么?通常是指在身体消化和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副产物,那些在体内多余的、代谢不了的物质。当身体解毒、排毒功能低下、不畅时,就会造成毒素负荷在身体内蓄积,进而,出现各种使恒定状态受到扰乱的征兆,也就是我们所看到、感受到的各种病症,毒素负荷的蓄积是这些病症的源头。
西方对抗医疗方法,通常会利用药物来压制身体自然的排泄方式,这将使毒素逐渐深入体内,可能损害与生俱有的排毒能力,并最终削弱身体的免疫系统。所以,自然医学的观点:与其直接治疗病症,不如将毒素释放,以便身体能自行恢复平衡。身体原本具有完善的保护与修复机制,需要的是怎样去充分地发挥它原本的解毒、排毒的功能?
徐文兵老师在他的《字里藏医》里,以及最近在旅游卫视《国学堂》的讲座里都有提到:道家讲三魂七魄,七魄里就有:吞贼,非毒、除秽、臭肺这些身体的生理功能。非毒的毒是指什么呢?不是毒害的毒,毒是指聚集,非毒就是散开。七魄里面的吞贼,除秽、臭肺这些功能都是我们天生具有的解毒、排泄功能。不过,七魄主要是在我们睡觉时才出来工作,白天呢?我们的身体主要在受魂的指挥,大脑在工作,肠胃要消化。
扶正祛邪是中医的基础理论之一。《素问》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中医在预防和治疗疾病时都会强调扶正祛邪。对此,著名的老中医陆广莘教授有他自己独特的看法:
扶正祛邪对不对?我说不完全对。应该要叫扶正祛邪,正祛邪这三个字是一个词组,正气祛邪的能力。扶正,是我直接补充,祛邪是直接对抗,扶正祛邪,我强调身体内有一个正祛邪的能力,是吧?它就是痊愈能力啊,抵抗能力啊,免疫能力啊,我帮助它,而不是包办代替。
第二个,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器者,生化之宇,身体器官、组织、细胞的生长、凋亡、再生,这个不需要我们包办代替,对不对?因此,你只要解决气血津液的流通,就是疏其气血,令其条达,而致和平。阴阳自和,病必自愈,请注意,是自和。
再者,稳态适应性调节是中医的脏腑阴阳。阳主动,阴主静,阳主调动,阴主机制,这不就是调节吗?为什么说调节就时髦,说阴阳就落后了呢?
《素问》曰邪气所凑,其气必虚。因此,如果邪这里做为病因的理解,邪侵正呢,是做为病理的理解,那么它在什么位置呢,就是病位的理解,这三个加在一起,就是我们今天的西方医学的疾病医学模型,对吧?有它的存在价值,但是,不要包办一切。正是什么?正是调节,刚才说脏腑阴阳是调节嘛,正祛邪就是抗病反应嘛,我们说的抗病能力,对吗?结果呢,只要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就行了,标本相得,邪气乃服就行了,邪气它服了,就行了。
拜读以上各位大师的解说,无论是东邪,还是西毒,人有阴阳,也有魂魄,综合到一起,身体与生俱有正祛邪的自然的驱策力量,只要能够调动和维护这个力量,就可以达到排毒、祛邪的目的。
断食也好、辟谷也罢,其进行的过程和方法就是要让身体自己被迫调动起来,以疏其气血,令其条达,而致和平。服气辟谷为术,断食也分成多种方法,尽管操作和理念上有很大的差异,但道理是一样的,即:怎样能够保障身体维持对稳态作出适应性调节,以达到扶正祛邪。成功的方法都有成功的道理,我们需要的是融汇贯通、取长补短、包容理解,能掌握实际的操作,身体力行去感受,毕竟,追求身体的健康是大多数人选择辟谷、断食的出发点,期盼的是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