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比较是烦恼的根源
2024-10-14 09:27

杜大宁

不可否认,人是这个世界上最喜欢比较的高级动物。人们总是感觉生活在一个无法让人满意的世界,而这种不满意恰恰来自无休止的比较。人们聪明地认为有比较才会有发现,却不知道一直赢的人,因为怕输而承受很大的压力,是充满烦恼的;而一直输的人,开始怀疑自己,甚至会选择干脆放弃自己,也是充满烦恼的。

其实许多人的比较是自欺欺人,自寻烦恼的。别人的房子是很大,别人成功的样子是很令人羡慕,也很让人嫉妒,可那是因为人家有经济条件购买,人家在你不知道的背后付出更多的汗水与努力。比较固然会使我们有进步的方向与可能,却更容易让人在群体中遗失了自我。我们没办法在紧张的人际关系与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并舒适地展现自己,开发自己的潜能,却容易在紧张中增添许多烦恼。

三位要好的女朋友相约,都趁没孩子的时候,结伴带老公去旅游。可在旅游途中,小丽看到她的好朋友的老公忙前忙后充当护花使者,可自己那位走路两手空空,相机都让她提着,吃饭自顾自,入寝的时候还是她给自己的丈夫倒水拧毛巾。有时,她也提醒丈夫在朋友面前学学样,可老公总是一笑了之。为此,她有些闷闷不乐。

很快,他们的旅行就来到一个寺庙前,传说这个寺庙非常有名,许愿则灵。于是小丽就将自己的烦心事情对着算卦的老和尚一阵抱怨。她说丈夫在生活细节上不懂得呵护她,她以为这是男人的通病,他赚钱辛苦,也就不计较这些,可现在看到她们的老公不是照样打拼,照样对老婆体贴入微吗?难道自己一辈子就这样嫁错了人。

这个老和尚听了之后对小丽说,其实你看见的只是表面现象。但是小丽还是不开心。这时,一位好友也前来算命,算命过程中不小心抖出了自己的隐私,说她和丈夫都差点离婚,因为双方都有过外遇啊。小丽一听,心里竟然庆幸起来,她嫁的人对她始终感情专一,彼此又是初恋,恋爱八年终成眷属,丈夫还为了爱情,从一个城市迁到另一个城市,这非常难得。而另一位也在这诉苦了,她说自己与老公来旅游的经费都是AA制,自己从没有过他把钱交到手里的幸福感。而小丽想到自己是家里的财经部长,丈夫分分钱都上交,她多有家庭地位啊。

有句俗语:人比人,气死人。这话是有道理的。如果有人硬钻牛角尖,就是选择这一辈子都要与烦恼为友的话,甚至有可能会闹出人命。就像小丽,虽然不满意自己的婚姻生活,认为丈夫不够体贴,可是后来却得知在表面看起来很和谐的人总是有些难言之隐的,通过比较固然会觉得生气不满,可是有些事,无论你做多大的努力,付出多大的牺牲都很难得到。而你却要执著地追求,过分追求的过程中你会更加不相信自己和这个世界,徒增自己的烦恼罢了。其实反过来想想,有可能别人在一方面比自己强,但其他方面都是比不过自己的,要相信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会有其遗憾的地方,而盲目的比较只会让自己更难受而已。

而根治这个毛病的办法只有一个--让自己的胸怀变宽阔,相信自己的人生价值。每个人的长处和境遇是不一样的,只要找到自己闪闪发光的那一面,其实你就离你所追求的目标近了一步。不要因想赢而忽略了自己的特性与道路,更不要因为比较而让自己一直出于烦恼的氛围当中。世界上总有一些人比你更漂亮,更具吸引力,也总有些人比你更优秀,更有前途,更有很多人比你更有运气,更有机遇。所以,不必再处比较,不必拿着别人的优点和自己的缺点比,也不必吃着自己碗里的肉看着别人锅里的肉。要想着一个真理--有收获必然有付出。这是每一个真正成功的人都明白的事。

一个人在高山之巅的鹰巢里抓到了一只幼鹰,他把幼鹰带回家,养在一只鸡笼里,这只幼鹰和鸡一起啄食、嬉闹和休息,它心里便以为自己是一只鸡。可渐渐地它发现自己和同伴不一样,经常遭到同伴的嘲笑,于是它认为自己是丑陋的,它嫉妒起那些鸡,变得自卑起来。后来它的主人想把它训练成猎鹰,但是它终日和鸡在一起,根本没有飞的意愿,只会像鸡一样拍拍翅膀。主人试了很多方法都不能让这只鹰飞起来,于是失望了,干脆把这只鹰带到山顶上,一把扔它出去。这只鹰像块石头似的,直掉下去,慌忙中它使劲拍翅膀,竟然飞了起来。

比较有时候只会让自己看不清自己的本质,尽管会发现自己的与众不同,但还是会在人群中掩饰自己的这些,甚至还会嫉妒那些普通人所拥有的平凡大众。正如这只鹰一般,它只会苦恼地比较着自己为什么和别人不同,嫉妒别人的平淡,为自己的与众不同而烦恼,却忘记其实自己是比别人更能翱翔的老鹰。不要一味地比较,而忽略自己所特有的,这样只会让自己烦恼于与大众的不同,而发挥不了自己的长处,让自己的人生趋于平淡。

摘自《根本没烦恼》

End

清明的智慧,是烦恼暗宅中的明灯

郭海东一天早上,佛陀与弟子们前往毗舍离城,途中经过犁越河畔时,发现有一艘渔船捕到一条大鱼,数百名渔民费尽力气才将大鱼拉上岸来。但是当大家看到鱼后,不禁目瞪口呆--这条鱼身上,竟然长了上百个头,有的像驴

只要心不随着动,烦恼就会过去

惠空法师修行功夫是在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地累积的。像大家现在一起吃饭,有人吃得快,有人吃得慢,吃得快的人,吃完之后就静下心来,提起话头继续参,不让心思放逸。因此在等别人吃完饭的这段时间,一样可以用功!大

与烦恼相处

◎ 印 一如何与烦恼相处?是我们普通老百姓最关注的问题。当前时代信息大爆炸,我们如何来处理这些海量知识?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如何来面对这些物质沸腾后面的心灵恐慌?价值多元化后,如何做出正确的取舍?世

修行时要懂得扭转烦恼

◎ 宗 性改变影响良知的不良情绪影响良知的不良情绪,就是中随烦恼。意思是它的负面影响不大不小,处于中间。这种情绪只有两种:无惭、无愧。我们常把惭、愧当做一个词,说某个人不知惭愧。什么叫惭、愧?在佛法里

刘素云:不生烦恼的妙招

我给大家说这个例子就是说,我这个人就是能真诚傻到这个分上。要说假话,我也没说过,我不知道说假话啥滋味,反正我想最起码脸红,心里忐忑不安,大概应该是这种感觉。所以我告诉你的都是真话,这样大家都会觉得很潇

比较是烦恼的根源

◎ 杜大宁不可否认,人是这个世界上最喜欢比较的高级动物。人们总是感觉生活在一个无法让人满意的世界,而这种不满意恰恰来自无休止的比较。人们聪明地认为有比较才会有发现,却不知道一直赢的人,因为怕输而承受很

断烦恼

◎宣 化烦恼没有穷尽的时候,但是你要断。这个断可以改一个变字。怎么变呢?你若有烦恼,你把它变成菩提。为什么?因为烦恼即菩提,你若断了烦恼,就断了菩提。所以我们现在不要断,留着一点点,因为你若把烦

超越烦恼 成就智慧

◎ 慧 律推本溯源,业是如何在起心动念间形成呢?其原因之一是无明,众生的六根及意识和五欲、六尘相互染著,便形成无明执著,而受其支配,于是不能自主地随业感受苦报,也不能洞彻诸法实相本体。因此,业是惑的

心怀感恩能减少烦恼,施惠心是傲慢心,也是烦恼

圣严法师佛教是一个报恩、感恩和怀恩的宗教,特别是净土法门的修行者,一定要想到如何感恩。希望众生得到利益就是感恩,这种观念也就是度众生的基本立场。四弘誓愿说众生无边誓愿度,为了慈悲所以要度众生。如果想要

一切烦恼应做如是观

一切烦恼应做如是观◎ 林清玄 我读过好几部佛经,常常为其中的奥义精深而赞叹着,可惜这些佛经总是谈出世的道理,认为世上的一切都是空的,很难运用到实际的生活里来,对一个想要入世又喜欢佛道的人总不免带来一

烦恼起时恰是用功处

烦恼起时恰是用功处◎憨 山 若求心地一段受用,更须向读书作文已了时,种种应缘处,当下著实,猛地返观内照,观此种种作为生灭之心,毕竟向何处起,即今灭向甚么处去,如此深观久久,渐入细密。若更此中,一切习

听闻佛法能调伏烦恼

净界法师我们看佛陀说法的功德,这个法,它透过佛陀的音声传到我们心中,有什么样的功德?功德当中有四段。第一个,调伏烦恼。这个地方有四句:总摄魔界,动魔宫殿。众魔慑怖,莫不归伏。我们学习世间法,世间也有很

烦恼不断,教您六个方法来对治

星云大师人有了烦恼怎么办?一般人,听到别人讲一句自己不欢喜听的话,他就烦恼;看到别人做一件自己不高兴的事情,他就生气。其实这就是上当了。别人的一句话,我就生气;别人的一个动作,我就吃不下饭;别人的一个

烦恼就是智慧

有人问我说:师父!你大概是没有烦恼的圣人吧?我说:我不是没有烦恼,可是我会用佛法来化解烦恼。我化解烦恼的方法是,当我看到烦恼的现象时,就告诉自己:这就是智慧,因为烦恼的本身就是智慧。对于烦恼的显现,只

减少烦恼的两个原则

第一:你一定要宽恕众生。人的一生耗费在干扰别人、伤害别人、毁谤别人、批评别人的时间,超过于冷静下来了解自己。我们每天眼睛一张开,都在看别人的错误;一张嘴巴,都在讲别人的过错。人永远是烦恼的动物,从早到

念佛心真不真,直在欢喜烦恼两处中取证

紫柏大师念佛法门,最为简便。但如今念佛之人,都无定志。所以千百人念佛,无有一两人成就者。这一句佛,一切菩萨、一切天、一切人,若生西方者,莫不因此这一句阿弥陀佛,而度苦海。然念佛心真不真,勘验关头,直在

不拿某人的言行来烦恼自己

有个人感到非常苦恼,于是就背上行囊去找佛陀为他灭除苦难。佛陀听完他的诉说后,说道:真正能够解脱你的,只能是你自己。那人不解地问道:可是,我心中充满了苦恼和困惑啊!佛陀慈悲地解释道:是谁给你心里放进了苦

究竟是谁在烦恼

◎ 圣 严我常说:你家有事,他家有事,我家没有事。这是说,如果我们用佛法的观念,向自己的内心观照、思惟,就不会与烦恼相应;但若往外观看,贪瞋痴慢疑就会随之而来。曾经有两位泰国比丘来我们的中华佛学研究所

把烦恼写在纸上 ,然后烧掉

把烦恼写在纸上 ,然后烧掉◎ 杜大宁人是感性动物,不管是谁都不可能随时保持理性,总有遇到烦恼的时候,一些烦恼我们可以在现实生活中解决它,可有些事情是我们解决不了的。当遇见这样的烦恼时,绝大多数人都是郁

对治烦恼

◎ 星 云问:大师您好,我自己很容易为一些小事而感到烦恼,也很容易被别人一些细微的言行举止激怒。我知道这样不好,但是克制不了自己,请教大师应该怎么办。答:你的这个问题是比较普遍的。很多人听到别人的一句

明清以来佛教衰败之根源

◎ 沈去疾我们知道历史上佛教衰落、佛法遭到破坏的根本原因是佛门戒律松懈、废弛造成的。戒律是维系、护持僧团组织的保障。印光法师在一九二○年之前给泰顺谢居士的复信中清楚地指出:今之佛法一败涂地者,以清世祖

从烦恼即如来种中看烦恼

前 言何谓烦恼?烦者烦热,恼者恼乱,烦热恼乱身心,是为烦恼。就是这烦恼,令多少人痛苦不堪,又令名少人为它葬送性命。亦是这烦恼,导致无穷无际的生灵,长劫沉溺于三途,头出头没漂泊于苦海,无始无终流浪于生死

烦恼与生活

净 慧经常讲到佛法与生活、禅与生活,或者是修行与生活,我们今天讲的题目是烦恼与生活。生活是什么?从我们众生来说,生活就是烦恼,烦恼就是生活。各位仔细思考一下、回忆一下自己的人生经历,看我们这个归纳、这

断烦恼二法

断烦恼二法◎ 圣 严  现在主义 过去是未来,未来是过去, 现在是去来,菩萨晓了知。--《六十华严经卷三十三普贤菩萨行品》此偈是说,以菩萨的智慧发现时间的过去、现在、未来,是互相交错而不可分割的,

慈悲的根源

慈悲的根源慈悲是佛法的根本,也可说与中国文化的仁爱,基督文化的博爱相同的。不过佛法能直探慈悲的底里,不再受创造神的迷妄,一般人的狭隘所拘蔽,而完满地、深彻地体现出来。依佛法说,慈悲是契当事理所流露的,

多生欢喜 莫生烦恼

◎ 梦 参一般社会上讲精神战胜物质,佛教讲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这个肉体我们可以战胜它的。用什么战胜?用佛教授我们的方法,放下看破,就会自在了。如果是你有病,三分病,再加你七分的挂念,完蛋了,你

人生不幸的三大根源:不孝、邪淫和杀生

妙印法师在生活中,有人会常问,为什么老是学习工作不顺利,常遇小人,婚姻恋爱感情挫折重重,贫困撩倒倒,疾病缠身,事事不顺,长相也越来越丑,没自信了,为什么明明好事做很多却所求不如愿?往往怨天尤人,对生活

烦恼尘尘了脱

◎ 虚 云古人说:日月如梭,光阴似箭。才说打七,明天就是解七了。依规矩,明天早上要考功了,因为打七是克期取证的方法。证者证悟,见到自己本地风光,悟到如来的妙性,故曰证悟。考功就是要考察你在七天当中的

烦恼的基本内涵

烦恼的基本内涵◎ 廖乐根到底什么是烦恼呢?在佛教中,烦恼具有扰乱的意思。《成唯识论述记》明确指出:烦是扰义,恼是乱义;扰乱有情,故名烦恼。可见,烦恼会扰乱有情众生,使之身心不得安宁。烦恼虽然很多,但它

烦恼皆因强出头

烦恼皆因强出头◎ 杨 绛我们夫妇有时候说废话玩儿。给你一件仙家法宝,你要什么?我们都要隐身衣;各披一件,同出邀游。我们只求摆脱羁束,到处阅历,并不想为非作歹。可是玩得高兴,不免放肆淘气,于是惊动了人

妄语的根源

妄语的根源◎ 大 愿我们要知道妄语的根源是什么?为什么会去造妄语呢?根源是六个方面--1、为了自己的利益,为了自己的名闻利养,贪求这个。2、为了亲族和朋友的利益,帮助他们故意去吹捧。3、为了使怨敌受害

烦恼菩提

◎ 慧 明 诸同学!何谓烦恼菩提?盖烦恼与菩提,不出一心。烦恼之事,确是修行人证悟菩提必有的过程,今略说之。烦恼菩提,含有二义:一则火中生莲义,二则转识成智义。 云何火中生莲义?火喻烦恼,莲喻菩提。烦

六道轮回存在的根源有三个

倓虚法师今先说轮回二字之义,这轮回之义就是人间所共知的一句俗话,乃说轮过来又回过去的意思。若问云何是轮过来回过去的呢?你要观察,世界上种种样样,无一不是轮过来回过去呀!且看这天上的日月,其昼夜间轮过来

烦恼来源于放不下

烦恼来源于放不下◎ 心 律欲动,则心动;心动,自然烦恼丛生。得与失、荣与辱、起与落,这些东西,你在乎得越多,心里就会越痛苦。你舍弃得越多,内心就会越清静。分担别人的痛苦,可以消解自己的痛苦。拿出自己的

陈柏达:吉凶祸福的根源揭秘(一)

一、吉凶祸福的根源—心念为什么会有吉凶祸福的现象呢?原来只要我们一动念,我们的心地中就留下印象(种子)。所以古代人把心称为‘心地\’或‘心田\’,真是太有道理了。我们每起了一个善念,就会在心地中留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