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不净观到底是什么
2025-04-07 07:05

不净观,佛教禅观修持的重要方法。五停心观(不净观、慈悲观、因缘观、念佛观、数息观)之一;

不净观与数息观,合称二甘露门;此外,观身不净,来也是四念处自之一。

不净观通过观想自身和他人身体的种种污秽不净现象,消除自身对欲望的贪恋,是对治贪欲的关键方法,佛教禅观修持的重要法门。佛教认为,修持禅观,获得解脱,必须首先断除贪淫,否则不能得到成就

作用和效果

1、修持不净观,如果对自己和他人的身体切实度升起厌恶感,才算获得效验。如《治禅病秘要法》说:知“见此事已,于好女色,及好男色,乃至天子天女,若眼视之,如见癞人,那利疮虫,如地狱箭,半多罗鬼神状,如阿鼻地狱猛火炽热”。

2、修持不净观,对身体的厌恶感切实升起后,可以转换修持白骨观,或进入初禅。如《思惟略要法》中说:“常念不净三十六物,如实分别,内身如此,外身不异道,若心不住,制之令还,专念不净。心住相者身体柔软,渐得快乐。

End

修不净观的三个口诀

法藏法师一般我们爱一个人,我们不敢看,我们觉得不好意思,不可以这么残忍,我们是这种想法。你讨老婆,你整天想你老婆拉大便臭的样子,你不会,你不会这样子想,不想想,你不愿意想,你愿意你宁可雾里看花,你不觉

观身不净

◎ 蕅 益恩爱迷情,四大缘生妄有身。脓血交相润,臭秽常无尽。饶你会庄矜,画囊盛粪。一旦神离,不复堪亲近,切莫把未烂骷髅认作真。 摘自《灵峰宗论》

从“六根不净”谈起

从六根不净谈起◎ 远 志 在中国人的口语中,往往能用上极深奥的词汇,让哲学家来解释也吃力。六根不净或。六根清净就是一例。倘若一个人心烦意乱,便会有人批评他六根不净。倘若一个人心平气和,又会有人称赞

修命难以成功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今天的道人不懂道家真正的修命之法,不得不走向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修行道路。一类人是修炼那些随处可见可学的道术,可这样的道术,却很难修成正果;另一类人的修炼,迷茫于难遇的修真法门。1今天人们知道道门崇尚修命

在修道人眼中,特异功能到底是什么?

壹特异功能,其实就是人的本能。通过修行,人人都可以拥有。我知道,很多人练过气功,对修道、宗教等事情很感兴趣,可是练了多年,也没出功能。这里原因有两个,一是你没得真传,二是你目的不纯。没得真传这个原因好

燃灯古佛是谁?燃灯佛到底是什么佛?

释迦牟尼佛因行中第二阿僧祇劫满时逢此佛出世,佛经中说释迦牟尼佛成佛之前得燃灯佛受记,将在九十一劫后的贤劫成佛。在佛经中所记载的许多佛﹑菩萨都曾是他座下的弟子。燃灯佛到底是什么佛?由于燃灯佛曾是释迦佛因

业果到底是什么

来自:佛光大辞典:业与报并称。意为业之报应或业之果报。谓由身口意之善恶业因所必招感之苦乐果报。或指业因与果报。又作业果。佛教伦理的因果律是一种必然的伦理律令、伦理规则,这一律令在佛教经典中得到反复申述

因果到底是什么

我们就生活在因果里,今天的果,是因为昨日的因,今天的果里,又含藏着明日的因,因和果相互牵连,有因就会有果,因和果本为一体,果里含藏着因,因里含藏着果。因和果循环不断,互为牵连。世间万物,因因缘和合而成

佛教中的三藏到底是什么

说起佛教中的“三藏”,就要从佛教典籍的分类说起了。佛教典籍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有许多种不同的分类:按照其所载内容来分类,可以分为经、律、论三种。这三种合称为三藏,也叫大藏经;按照佛教的派别来分类,可以

舍利子到底是什么

舍利子是一种结晶体。舍利,梵文(śarīra),译为设利罗,是指人的遗体、尸骨,而舍利子就是从遗体烧出的结晶体。舍利子是个人戒定慧修行成就之结晶,也是说明修行者已得成果的见证,可以坚定弟子修行。因此佛

舍利弗之不净食

舍利弗在佛陀的弟子中是首座的弟子,大智大慧,神力超群,但他对于佛陀,却是信受奉行,对佛陀的教示,从来没有违抗过。佛陀在弟子中最信任的就是舍利弗,佛陀成道后第一次回祖国迦毘罗卫城的时候,罗侯罗要求出家,

四劫的劫到底是什么

“劫”这个词儿,在佛教中并不是灾难或磨难的意思,更不是玄幻电视剧里“度劫”的那种说法。佛教里的“劫”,来源于梵语Kalap,其实是古印度的一个时间单位。佛经中,有一些时间跨度超乎了普通人的想象,无法用

达真堪布:神秘的戒体到底是什么?

我们皈依三宝了,就要听佛的教导,修持佛所教的方法,跟着这些僧众、善知识们学修。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各自的愿望:求世间福报的一定能得世间福报,远离世间的这些恐怖;求自我解脱的一定能获得自我解脱,远离轮回之恐

饿鬼道到底是什么

饿鬼道是佛教六道轮回中的一道众生。又作饿鬼趣。按鬼类中有夜叉、罗刹等具大威力者,故新译单称鬼,而不加‘饿’字。然旧译之经论则多称饿鬼,盖鬼类中以饿鬼最多之故。 饿鬼的痛苦比地狱略少,但比畜牲道大。如果

丹霞禅师烧佛,烧的到底是什么

确实,木制佛像又烧不出舍利,那只是佛的象征。佛在自性之中,心中有佛是关键,礼佛、供佛、定时课诵确实算是一种形式。但是,如果没有这些作为提醒和保障,时间一长,还有几人能够确保自己学佛的初心不改呢?好比一

不净观到底是什么

不净观,佛教禅观修持的重要方法。五停心观(不净观、慈悲观、因缘观、念佛观、数息观)之一;不净观与数息观,合称二甘露门;此外,观身不净,来也是四念处自之一。不净观通过观想自身和他人身体的种种污秽不净现

不净观的修行方法及在生活中的观修

其实修不净观应该以观想为主,有高僧大德开示过,其实修不净观是“观身不净”,是观察自己身体不清净的本质,而且最好是跟日常生活结合起来观。不净观可以跟白骨观结合起来修,先观想不净观,再观想白骨观。1、不

不净观成就的条件

不净观成就的条件《禅法要解经》“若犯禁戒,不可忏者;若邪见不舍;若断善根及三覆障,所谓厚利烦恼、五无间罪、三恶道报;如是等罪,不应习行。又摩诃衍中(注:指大乘,即菩萨法门)菩萨利根,有实智慧福德,因

不净观的作用和效果

不净观的作用和效果修持不净观,如果对自己和他人的身体切实升起厌恶感,才算获得效验。如《治禅病秘要法》说:“见此事已,于好女色,及好男色,乃至天子天女,若眼视之,如见癞人,那利疮虫,如地狱箭,半多罗鬼

不净观修持的对治选择

不净观修持的对治选择需要根据不同的自身情况,选择适宜的修持方法。《坐禅三昧经》:“若多淫欲人,不净法门治;若多嗔恚人,慈心法门治;若多愚痴人,思惟观因缘法门治;若多思觉人,念息法门治;若多等分人,念

不净观生命本质

不净是人体和其他生命的本质《清净道论》中指出,尸体和生人的身体是同样不净的。但是,生人的身体被其外部的装饰所遮蔽,所以常人并不习惯认识到它的不净相。除人体多处组织和器官储存涕、汗、尿、便等解剖常识外

不净观:佛陀戒色的妙招

1、 草囊众秽《四十二章经》里面有一个故事,说有神仙想试探一下佛陀的修为,于是送了他一个美女,佛陀看了一眼之后,说道:“草囊众秽,尔来何为。”在佛陀的眼中,人不过是一个盛着五脏六腑的皮囊,“草囊”的

如何做到不净观

不净观”来自佛教用语,通俗来讲就是静心寡欲,做到心无杂念,抛除淫念,清心寡欲的意思。做到不净观需要:[勿对女色过于沉迷]不净观的心态就是指的是过于沉迷于女色。这对男人而言是比较常见的心理状态。佛教要

不净观修持方法

四种【不净观】的修法,也叫”身至念“、”三十二身分“ [1]。下面的“念”字是念、诵、常常忆念、观想,熟读的意思。【第一种】:念:发、毛、爪、齿、皮。一念一观照。念【发】观照【发】,念【毛】观照【毛

不净观修持原因

佛教认为,修持禅观,获得解脱,必须首先断除贪淫,否则不能得到成就。如《楞严经》中,佛祖释迦牟尼嘱托弟子阿难:“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断心淫,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一决定清净明诲。是故阿难,若不断淫,修禅

佛理禅机:华平法师:烦恼不净可观可修

烦恼不净可观可修,烦恼都是堆迭着进来的。若是愚痴就不懂烦恼的相貌和烦恼的本身本是不净,你若是懂一方面在烦恼当中要忍、二方面要看到烦恼真实的可怕。所以今生此生(在家)最后一世。发心赶快修行到极乐世界去发

禅宗思想:心地不常扫不净,心镜不常擦不明

扫地扫地扫心地,心地不扫空扫地。人人都把心地扫,世上无处不净地。这扫心地的功夫来源于《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五《周利盘特迦鼻根圆通章》。经上所说扫地、扫厕所有种种的功用,依一般人的观念,那种不干净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