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谭》:四大人生智慧,学会为人处世2024-11-25 09:26
《菜根谭》是一部为关于人处世的奇书,成书四百多年以来,颇受赞誉。古人云咬得菜根香,寻出孔颜乐,《菜根谭》中的智慧包罗万象,以儒家思想为根底,又融合了释道两家的思想,蕴含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义。而且文字空灵、生动形象,语言隽永、韵味无穷,既体悟人生智慧,又获得美的享受。
一 、出世入世,二而为一
欲要入世,必先出世;欲要出世,必先入世。这是《菜根谭》中的出世入世观。出世和入世,两者并非紧张的对立,而是相辅相依。出世,就是不食人间烟火、躲进小楼成一统吗?入世,就是汲汲于功名富贵、活得庸俗卑琐吗?答案是否定的,出世和入世不是身在何处的区别,而是精神与心灵皈依何处。入世,就是生活在此岸,立足于人伦日用之道,处理好父母夫妇朋友等各种关系,做有益于人世的事业。出世,就是精神皈依于彼岸,在精神上有一个超越性的世界,心不滞于俗务而超然尘上。
1、思入世而有为者,须先得领略世外风光,否则无以脱垢浊之尘缘;思出世而无染者,须先谙尽世中滋味,否则无以持空寂之苦趣。
要以出世精神做入世事业,亲历世事之后,出世精神又会更加丰厚。
2、世态有炎凉,而我无嗔喜,世味有浓淡,而我无欣厌。一毫不落世情窠臼,便是一在世出世法也。
在世俗中而不为世俗名利所羁绊,为世事缠身而不缠心,虽身在世,亦已出世了。
3、世人为荣利缠缚,动日尘世苦海,不知云白山青,川行石立,花迎鸟笑,谷答樵讴,世亦不尘,海亦不苦,彼自尘苦其心尔。
这世上原有如此美好的自然与人文之景,何必只自困于荣利的苦海中?
二、来去自如,融通自在
台湾散文名家林清玄先生有篇美文,题为身如浮木,心有沉香。身处瞬息万变、变幻莫测的大千世界,身不由己,常随世事飘转。但是自己的心可以由自己做主:心要能立得住,不随波逐流,如孔子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孟子四十不动心。
1、身如不系之舟,一任流行坎止;心似既灰之木,何妨刀割香涂。
身随世事如浮舟,心自岿然不动,不因外界的侵害或赞美而动摇。
2、进德修道,要个木石的念头,若一有欣羡,便趋欲境;济世经邦,要段云水的趣味,若一有贪著,便坠危机。
儒家讲内圣外王之道,内圣即自身的道德修养,修养道德要像木石一样坚定,警惕羡慕荣华富贵之心,莫沉于物欲。外王即治国平天下,处理身外的实事,要像流水一样淡泊,警惕贪欲的萌生。
3、人生原是傀儡,只要把柄在手,一丝不乱,卷舒自由,行止在我,一毫不受他人提掇,便超出此场矣。
人生就似傀儡戏,提线要握在自己手中。或收或放,都由自己来掌控,演出自己的独特人生。而不轻予他人,被别人牵着走。
三、 祸福相依 居安思危
《菜根谭》中充满了辩证的智慧,吸收了老子《道德经》中辩证思维的精华。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孟子则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顺境时居安思危,逆境时气而不馁。
1、衰飒的景象,就在盛满中;发生的机缄,即在零落内。故君子居安宜操一心以虑患,处变当坚百忍以图成。
衰败的景象往往在兴盛时就开始孕育,转运之机往往从零落的败景中萌生。所以君子在安稳的时候,应该怀有忧患之心;在变乱中应该坚定意志、自强不息,以求成功。
越王勾践身处困境,但他卧薪尝胆,以坚毅之志与困境抗争,终于雪恨。
2、爵位不宜太盛,太盛则危;能事不宜尽毕,尽毕则衰;行谊不宜过高,过高则谤兴而毁来。
官位不要太高,太高了就很危险;本事不可全部使出,全使出就会衰竭;品德行为不能标榜得太高,太高那么就会招致别人的毁谤。
凡事不能做的太绝,无论是好事还是恶事,登高必跌重。
3、恩里由来生害,故快意时,须早回首;败后或反成功,故拂心处,莫便放手。
所受恩宠正浓时,祸事也往往因此而出,所以说感到快活的时候,要及早回头;失败之后或许之后反而能成功,所以感到心情失落时,不要轻易的放弃!
古代社会,每至新王朝开国,辅佐君主打下天下的功臣们,总会走到一个尴尬的境地。有些功臣明白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道理,退步抽身早,保得余生平安;有些沉醉于富贵功名,不知退而保身,未给自己留后路。
四、大智若愚,守拙自安
人生在世,要懂得守拙之道。开水不响,响水不开。
锋芒毕露之人,肚里往往没有几滴墨水、几道丘壑,真正有大智慧、杰出才能的人往往看起来很平庸。高手在民间,他们往往深藏不露,就像《倚天屠龙记》里的扫地僧。正如老子所说:大方无隅,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隐无名。
1、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真涉世之一壶、藏身之三窟也。
2、标节义者,必以节义受谤;榜道学者,常因道学招尤。故君子不近恶事,亦不立善名,只浑然和气,才是居身之珍。
3、鹰立如睡,虎行似病,正是它取人噬人手段处。故君子要聪明不露,才华不逞,才有肩鸿任钜的力量。
守拙,是处世的方法,是保身的智慧,更是一种人生态度。守拙之人,自觉地淡泊名利,因而收敛了自己的锋芒,不逞才以争胜。具有浑厚之气,生活朴素而能自安。
儒风大家原创整理,转载须注明
来源:儒风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