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礼旭:第二届进修班课程研讨(第七集)2024-11-01 07:16
蔡老师:
大家好。我们一开始先来「温故而知新」。我们看《古文读本》第四十八页。熟能生巧,古文我们看多了以后,就愈来愈熟悉了。它有一个过程,但你要喜爱它,你要抱着感恩的心去看它。
我们看四十八页,这个故事我们前几天讲过。
大禹身为天子,他时时期许自己要跟尧舜的德行相效法。所以您看,「禹出见罪人,下车问而泣之」,你看,看到人家犯罪,他跟他一样的难过、自责。「左右曰:夫罪人不顺道,故使然焉」,所以才会,这个「使然焉」就是才会到这个地步。但是问题是,他为什么不顺道?那领导有责任,父母有责任,老师有责任。「君王何为痛之至于此也?」君王你何必为了他犯罪而自己这么心痛到这个地步干什么呢?
「禹曰:尧舜之人,皆以尧舜之心为心」,他想到尧舜那个时代的人民都效法尧舜的仁慈、爱心、德行。「今寡人为君也」,现在我当君王了,当天子了,可是老百姓我没有教好,「百姓各自以其心为心」,百姓都是以自我、自私来思考,来做人。所以我感觉到很心痛,感觉到我没有做好。所以「书曰」,这个是《书经》的一句话,「百姓有罪,在予一人」。这是一个领导者相当高的一种德风,都是这样的来观照自己。
这一句话其实在《论语》里我们也读到了,叫「万方有罪,罪在朕躬」。这里前面还有一句,「朕躬有罪,无以万方」。能成就道德学问的圣贤人,处世都有这样的心境。我们看大舜,他父母这么对待他,他都没有丝毫责怪父母,反而觉得还是自己做得不够好。所以不见世间人的过,才有至诚心能够去感化他人。所以「圣人常受天下之责,而无责人之心,是以终无怨」,才能达到人家不会埋怨他。常受到天下的责备却没有责备别人的态度、存心。什么事情做不好了,他都觉得:我有一份责任,才会造成这个不好的结果。而且任何事情出来了,他不先找别人的问题,先找自己的问题,所以「而无责人之心,是以终无怨」。
在企业界,有一位长者特别受人尊崇,日本松下幸之助。有一次他的员工,是一个主管,等于是那个厂的厂长,上班时间出去看他母亲,他母亲生病了。结果就在那个时候失火了,这个厂整个烧掉了,损失很大。当然这一位主管他自己也非常自责,造成公司这么大的损害,他觉得可能这个工作也保不住了。结果松下先生把他找过来,就对他讲,「你的母亲病得这么重,我都没有关心,没有让你放个假,去好好看护你的母亲,这个是我的错,所以,你这几天好好照顾你母亲,让她健康。之后你就到哪一个地方继续去工作。」他没有辞退这个员工,然后还觉得自己有过失。
我们感受一下,烧都烧掉了,再发脾气那个厂回不回来?你们怎么没反应。你们现在是在考虑那个厂要花多少钱,是吧?还是回不来了。所以我们人很难安住在当下,很难做到「既往不咎」。他已经发生了,我们就气得半死,甚至三年还在骂那件事情,那就整个家庭、团体的氛围一定会很不好。并不是说不记取教训,而是对已经发生的事情一而再、再而三在那里抱怨,这个对整个人与人的关系还是很不好。
我们看,烧都烧掉了。而且看事要客观,这一个员工他又不是常常这样。他以前都表现很好,他之所以会这么样,一定是他母亲病得太重了,他一下子乱了分寸了。我们也得体恤他的这一份至孝的心。所以松下幸之助觉得「这个事我也有责任」,他就不去怪对方。其实愈不怪他的员工,他的员工这一辈子更不敢忘了这件事情。反而我们一顿骂,骂完以后,可能员工觉得,「好吧,被你骂完了,一笔勾消了」,只记得我们的情绪而已。而他这么做了,不发脾气了,员工深深记住他的胸怀跟他的德行。那当然,这个员工一辈子都会尽心尽力为公司去付出。所以德行能感得这个员工的效忠。而且是不是只感得这个员工的效忠?这一件事情所有的员工都知道之后,那会非常感动啊,「能跟到这么仁慈,这么有德行的企业家,那是我的福气啊。」整个团体就因为这一件事情,老板的德行,让这个团队更凝聚。所以人有德行了,发生任何事情都不是坏事,很可能都是好事。好,所以大禹给我们很好的风范,而且他也是时时与尧舜看齐,「德比于上则知耻」。
再来我们看五十页后面,这个故事好像也跟大家讲过了。劝谏。
「师经鼓琴」,师经是一个乐师,他在弹琴。「魏文侯起舞」,魏文侯听着这美妙的音乐就跳起舞来了。「赋曰」,边跳边哼着。唱到,「使我言而无见违」,就是说,能够让我讲的话没有任何人敢顶撞,没有任何人敢违背,没有任何人敢提出反对意见。他就在那里唱,结果师经拿着他的琴,「援琴而撞文侯」。因为师经是乐师,他们都把眼睛弄瞎了,让他的耳朵更敏锐,好能造出真正能教化人心的音乐。以前的人真的是舍己为人。结果他听了文候讲这一段话,就抱着那个琴以最大的力量冲撞过去,要撞他的君王。
结果没撞着,「中旒,溃之」。「中旒」就是君王戴的那个帽子,那个「旒」就是玉串,皇帝、君王戴的帽子,大家看过古装戏没有?很多条,旁边还有两个塞耳朵的。那都是表法的。高层领导人要抓大方向,不要细节什么都管,我们说总理每一天去问村长,那就麻烦了,是吧,那中间的官员就吓得半死了,到底是出什么状况?层层分层负责领导,带好大方向,所以皇帝不要什么小事都要管。而且不能听谗言,一有谗言耳朵要塞住,是这个意思。
结果撞魏文侯没撞到,魏文侯自己也倒下去了,所以这个帽子都撞烂了,「溃之」。
「文侯谓左右曰」,魏文侯很生气,他说,「为人臣而撞其君,其罪如何?」我这样念大家可以接受吧?可以,大家的水平都挺高的。
「左右曰:罪当烹」,把他煮了。「提师经」,把他抓起来,「下堂一等」,往楼梯走下去了,下了一阶,「师经曰:臣可一言而死乎?」可不可以等我讲一句话之后再死?「文侯曰:可」,你就说吧。
「师经曰:昔尧舜之为君也,唯恐言而人不违」,怕什么呢?怕他们一讲话人家都不给他指出问题,都不给他反对意见,或者其它角度的建议。他很害怕这一点,他希望集思广益,都能指出他考虑不周的地方。而「桀纣之为君也,唯恐言而人违之」,桀纣就是不高兴他讲的话,人家给他提出反对,或者不同意见,他很不高兴。所以臣啊,我好像是听到桀纣在讲话,所以我是想要撞那个桀纣,不是要撞国君,「非撞吾君也」。你看他给君王提起正念。
「文侯曰:释之」,好了,把他放了吧,「是寡人之过也」。
但是这里有一个前提,这些君王都读过古书,才好劝,是吧?所以一个家庭里面要有什么?要有共通语言。所有的家人都学《弟子规》,都学四书五经,那以后要提起正念就方便了。是吧?他连《弟子规》都没读过,你说,「闻誉恐,闻过欣」,他说,「没听过」,那就没有用了。所以以前这些贵族的人,他们受教育是比一般人严格得多了,这样,有这些基础,人家劝才劝得进。所以清朝的皇帝,培养他的子弟,都是三点多就起床了。大家五点多才起床。我们是要培养传承中华文化的人才,是不是?是。所以五点多可以,慢慢提升,不要用力过猛。
其实说实在的,人的烦恼愈少,慢慢的吃啊、睡啊,就慢慢自己就减量了。做什么事情水到渠成,不要硬撑,待会想睡的时候就睡一下。为什么?最想睡的时候睡五分钟,那个投资报酬率最高,是不是?你瞇一下,十分钟,精神就来了。那十分钟讲哪个故事,旁边同桌再给你复习一下,就好了。不然你硬撑,撑了一个小时都是在半梦半醒之间,那损失更大。所以很想睡的时候,大家不要客气,睡一下没关系。但是有一个要求,只可以前后晃,不可以左右晃。前后晃,我会觉得,「嗯,讲得挺好,讲得挺好」,会给我灵感。你左右晃,「嗯,不对,不对」,这样我讲不下去。所以你看,我们老祖宗这个字都是直行的,很有道理。边读,「嗯,讲得好啊」。你看现在横的,「嗯」。而且大家要知道,横的这样看东西,对眼睛不是很好,直的这样很顺。老祖宗这些承传下来的东西都很近人情,都考虑很周到了。
所以魏文侯马上:「放了他吧,是我的错。」而且又怕自己忘记了这个教训,所以把那一个琴悬在城门,让老百姓都看到。然后,「以为寡人符」,这个「符」就是符号,就是记住这件事,让我永远都不忘。这个不简单,把自己的过,「布所失于天下」。所以领导人放下面子,人就肯劝了。「不补旒」,就是他那个帽子玉串都撞掉了,他说,不用补了,这样我每天戴着才会引以为戒。
好,当然了,这一个故事其实君臣之道都诠释得很好。
再来,下一个故事。
「文王问于吕望曰」,文王问姜太公,治理天下要怎么做?当企业家的,这些都是很好的启示。「王国富民,霸国富士,仅存之国富大夫,亡道之国富仓府,是谓上溢而下漏」。就是上面的人都很有钱,很挥霍,下面的老百姓都很贫穷,这样是不好的。文王听了马上很高兴,「善!」姜太公「对曰」,又接着说,「宿善不祥」,你听懂了这个道理不去做,是不吉祥的。我们也举到,大舜为什么有这么高的学问?因为他「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江河」,就是没有人能阻挡他断恶修善的决心。
「是日也」,当天,一讲完话,文王马上「发其仓府以赈鳏寡孤独」,接济这些最贫穷的人。所以很多企业可以组织爱心基金,这些都可以运用在自己的团体、企业里面,包含学校,都可以成立爱心基金,关心学生,关心同仁的状况。
我们看五十六页,这些故事大家复习复习,而且可以常常看,会每一次看体会更深。
「曾子耘瓜」,曾子他帮父亲种这个瓜田,「而误斩其根,曾皙怒」,曾皙是他的父亲,「援大杖击之」,手上拿了一个很大的棍子就要处罚他。我们看,「曾子仆地」,他马上接受父亲的教训,结果一打他就晕过去了,「仆地」就是昏了。
「有顷」,「顷」就是不会很长的时间。「苏」,苏醒过来了。「蹶然而起」,这个「蹶然」很有味道,他一睁开眼睛醒过来了,他为什么马上起来?他想,哎哟,赶紧起来,不能让我父亲担心我的情况。「蹶然而起,进曰」,见他的父亲。「曩者」,这个字念nǎngㄋㄤˇ,「曩者」,就是刚刚、刚才,「曩者」。大家多看,这些字就很能明白用它的意思了。「曩者,参得罪于大人」,刚刚做错事,得罪于父亲大人。「大人用力教参」,您藉这个机会教训了孩儿,「得无疾乎?」父亲,你的身体没受伤,你的身体没受损吧?你看,当下还是关心父亲你别气坏了,你别手受伤了。「退屏鼓琴而歌」,退到屏风后面开始弹琴唱歌。「欲令曾皙听其歌声」,弹给他父亲听。「令知其平也」,知道他没事,知道他的心非常平和,绝没有抱怨父亲的意思,所以「令知其平」。被打得这么重,不只没有想到自己的痛,都还是念念为他父亲着想。
「孔子闻之」。其实我们在看这一段文章的时候,曾子每一个心境我们能体会到,就能效法他。当然效法不是去让爸爸打,是那种心境要体会到。「告门人曰:参来,勿内也」,曾参来了,不要让他进来了。
曾子觉得,我这么做应该没有错啊,「自以无罪」。然后让人去请教孔子,那我是有什么错吗?
「孔子曰」,你不是有听过,「汝闻」,「汝」是指你,你不是有听过我讲过的大舜跟他父母的故事吗?瞽叟是舜的父亲,「有子,名曰舜。舜之事父也,索而使之」,「索」就是要请他来帮忙了、找寻他了,赶紧他就来了,「未尝不在侧」。他好像有感应,父母需要他,他马上就出现。「求而杀之」,父母有不好的念头要伤害他了,「未尝可得」,他都会避开。「小棰则待,大棰则走,以逃暴怒也」,当下父母暴怒的时候,很有可能会失手伤了孩子,甚至是打死孩子,所以这个时候要懂得「大棰则走」。
「今子委身以待暴怒」,你今天以这个身体等待着父亲拿这么大的棍子,发这么大的脾气来打你,你站在那里都不走,「立体而不去」。这样子是「杀身以陷父不义」,你父亲失手以后,你不是陷你父亲于杀子的不义吗?而且失手把你打死了,你父亲一生都是痛苦、遗憾。「不孝孰是大乎?」这样做不是很不孝吗?「汝非天子之民邪?」难道你不是天子的人民吗?「杀天子之民,罪奚如?」既然是天子之民,你假如因为不懂这个道理,那你不就促成你爸爸杀了你吗?不就是杀了天子的子民吗?那这个是有罪的。
「以曾子之材」,曾子这么用功,「又居孔子之门」,等于也是孔子门下很杰出的学生,「有罪不自知」,有错误了有时候还不知道。因为他还没达到通权达变。我们那一天讲「可与共学,未可以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但是曾子已经到立的程度了,很不简单,「可与立,未可与权」。所以「处义难乎!」我们处在一些境界当中,都能以权变的义理来应对,这个还是要下功夫才行。所以叫「处难义乎!」好,这个也是之前刚好跟大家讲过的。
再来我们看五十九页中间。
齐景公「景公有马,其圉人杀之」,就是没把这个马养好,把这个马给养死了。「公怒」,齐景公非常生气,那匹马是他最喜欢的。「援戈将自击之」,他拿起刀戈,就要去亲自处罚这一个养马的部下。
「晏子曰」,晏子说,「此不知其罪而死」,他可能死的时候都还不知道他犯的什么罪,「臣请为君数之」,我希望由我来把他的罪都讲出来,让他死得明白,「令知其罪而杀之」。齐景公说,好,你好好讲,他错在哪。
「晏子举戈而临之曰」,拿着刀戈到他面前,你呀,「为吾君养马」,却把马给养死了,「罪当死」,这第一条。而且,你使吾君因为一匹马却杀了他的部下,却杀了你,这是第二条罪。就告诉国人,国君爱马不爱人,所以你当死,这第二条死罪。第三条,「汝使吾君以马故杀人」,结果所有的诸侯,「闻于四邻诸侯」,统统笑我的国君,这么不爱人民只爱马,「汝罪又当死」。
结果齐景公在旁边听完,「夫子释之」,晏子,你就放了他吧,「勿伤吾仁也」,不要让天下人都知道我一点仁爱心都没有。
这个故事很有名,后来唐太宗也是底下的人把他的马养死了,他的太太就是用这个故事就把他劝动了。所以以前的人读历史很好,随时什么事情发生了,以前的人都有这种情况,马上很有见闻,举相应的历史故事,人正念就提起来了,就能劝得动了。
好。我们刚刚讲了两个故事,是这个《德育古鉴》里面的。我跟大家刚讲完还热着,所以我们翻开来复习复习。两百五十四页。
大家以后看文言文,看不懂可以查字典。《形音义大字典》这本书很好,好在哪?我突然起了个念头,我不知道我的库存够不够,因为我讲完可能大家都需要。这个《形音义大字典》它好在哪,比方这一个字,你查的这一个字,它会告诉你,这个字在《书经》是什么意思、这一个字在二十五史是什么意思、这个字在《论语》是什么意思,你查这一本书就可以把它所有的意思都查出来。这一本是这么厚,很重,拿不动就别拿了(开玩笑)。只要大家是团体来的,三个人、五个人比较人多好拿,全部都送一本。读古书,工具书还是很重要。只要是代表地方乡亲父老的也送,我待会儿问一下还剩多少本,大家不要担心,只要是为正法的,你要什么东西都会来的,是吧。我那时候刚开始学,一想哪本书很重要,过几天就拿到了。最多也不会超过三个月,每次都很准,结果后来我就不敢想了。为什么?想了都没看,又想其它的,这样变成贪法。贪书也不行,我们说世间不能贪,不能来修学了,又换贪的对象也不行。
我们看两百五十四页。
「李生」,姓李的一个读书人,「闽人」,福建人,「善读书为文」,大家看,他很会读书,很会写文章,那他去考试就吃香了。所以「赴试,过衢州旅店」。
衢州在浙江,大家去过没有?衢州有一个孔庙是吧?孔庙有北孔、南孔,真正孔子直接传的是南孔,就是谪子,一直传下来是南孔,可是因为很多朝代更替,孔子后人跟着当时候的朝廷下来了,后来就发生了南北到底哪个才是正宗?结果南孔的后人把机会让给北孔,他是谪传的,他说,给北。所以这个才是真正孔子的子孙啊!哪有自己家里的人在那里争名的道理呢。
所以经过这个地方的旅店,店主做梦,梦到有人告诉他,「明日有李秀才,科甲人也」,这个科甲就是考上进士的,叫发甲,科甲,「宜善待之」。结果他梦了,隔天早上这个李生就到了,「款待甚厚」。李生说,奇怪了,你怎么对我这么热忱?「李问故」。店主把梦中情况告诉他。
「李生大喜」,他很高兴,「夜思,登第作官,但贫陋时妻」,我那个贫穷的时候娶的太太「不堪作夫人」,应该把她换掉。还没考上就想着换太太了。
结果「去后」,这个店主又梦到了,梦中有人讲,「此士用心不善,功名未遂」,都还没考上功名,「便欲弃妻」,他今天去考铁定考不上,「今失举矣!」「竟不第而回」,没考上。「店主复以告生」,所以这个李生非常惊恐,然后很惭愧,抱恨回去了。
好,他以后考不考得上?考不考得上?「命由我作,福自己求」,他肯痛改前非,就能考得上了。而且在这一本里面也提到,就是有一个读书人,他就没考上,结果发现是自己曾经帮人家写离婚书,他就赶紧回去,发现那一对夫妻离了以后还没有各自找人,就赶紧劝他们相好如初,后来他去考就考上了。所以只要肯断恶修善,福还是可以愈积愈厚。
我们看两百三十六页,这个都是在历史当中真实的故事。我们看中间,「豫章有双生者」,豫章这个地方有双胞胎,同时生下来,「其母坐蓐时,骈肩而下」,几乎同时生出来。「遂莫分孰兄孰弟,相貌笑啼如一,父母亦莫能辨」,连父母亲都几乎分辨不出来。
「及能言」,等他们能说话了,「因各命名以别之」,取不同的名字。「至就塾」,读私塾了,「颖悟文墨又如一」,就是悟性、吸收能力、写出来的文章,几乎都差不多。「甫弱冠」,弱冠,二十岁了,「同补博士弟子」,也是同时补上这些可以吃国家俸禄的位置。「覆试日」,他们参加考试的时候,连主考官都觉得很惊讶,根本认不出来。所以,之后又分他们去读书,「分之以庠」。这个「庠」是以前学校的一个称呼,就是分他们到可能是一个是县的学校、一个是省的学校,不然分辨不出来。然后笑着说,「庠者,序也。府庠为兄,县庠为弟」。等于这个「府」就是比较大的市,在大陆算是市,比较小的是县。大的,府这么大的行政单位的,让哥哥去读,县比较小,让弟弟去读,这样也符合长幼有序了。「嗣后遂定某兄某弟」,从今以后,哥哥读府的,弟弟读县的。
「暨完娶」,他娶太太了,父母恐两个媳妇辨不起来,所以就各以他们穿的衣服跟鞋子来分别。然后结婚来年,「又同月生子,再试又同时补饩」,就是他考上那个位子都是同时考上的,领国家的俸禄。「里人咸曰」,所有邻里的邻居都说了,「命同相同,宜其事事同矣!」都一样。
「至三十一岁,又同取科举」,一起赴省参加考试,「赴省试」。住的地方,这个「寓」就是住的地方,住的隔壁有一个美丽的妇女,「少孀者」,这个「孀」,寡妇,就是已经先生去世的一个少妇,「私挑其兄」,挑逗他的哥哥,「兄正色拒之」,回绝她。「恐复挑其弟」,又怕她找他弟弟,「乃以妇情」,把这个女子的态度告诉他的弟弟,然后重复的,「复戒之」就是重复提醒他,「尔我貌同」,「尔」就是你,你跟我长得一模一样,「既挑我,必复挑尔」,她找我了,很可能误以为你是我,又会找你。「尔慎毋惑」,其实古代的用字都是很准确,也很让人警惕。你看「慎」,谨慎,不要迷惑,毋惑,「作损德事」,不要一失足成千古恨才好。「弟面是之」,这个弟弟当面就答应哥哥了,好,我一定注意。但是,「后竟与妇通焉」,还是把持不住。
「妇初不知其为兄弟二人也」,这个女子不知道他们是兄弟两人。「彼此情稔」,这个字念rěnㄖㄣˇ,稔熟,就是发生感情了。然后,「因与妇矢曰」,这个「矢」就是发誓,发誓说了,「我得中,必娶尔」。
「及榜放,兄入彀」,就是考进了可以参加最后的进士的考试了。「弟被黜」,他弟弟没考上。「复诳妇曰」,这个「诳」就是欺骗,「我今虽中,行赴春闱,待发甲娶尔」,最后一关,春闱,然后就能够发甲,就是宣布考上进士,「尤荣贵」,这样我就能显贵了。「且以乏资斧为言」,就是告诉这个女子他还缺乏这些资粮,缺乏盘缠。「妇因以所积尽付之」,哎呀你看,这个女子把所有的都给他了。所以为什么他果报这么惨烈,就是太对不起人了。
「明春」,明年春天,「兄又发甲」,他哥哥考上了,「妇又以为所私者联捷」,就是她以为就是她的那个男人,连考两个都过关,考上功名进士了,「朝夕望其迎娶」,就那里一直等着他了。所以我们刚刚说钱债好还,情债难还。「而杳不通问」,就是都没有一点消息。杳,yǎoㄧㄠˇ,咬舌头的咬。大家查字典,也是慢慢积累文学的功底,这些功夫都省不得的。「郁郁成疾」,你看就是生病了,郁郁寡欢。
「阴以书贻」,这个「贻」就是她写了一封信,差不多快死以前写了一封信,就寄过去了,要给那个男子。「遂殂矣!」就死了。「所贻书竟达兄手」,她寄的那一封信被哥哥拿到了。「兄惊诘弟」,他哥哥也非常震惊,弟弟骗了他,然后哥哥也质问他弟弟。「弟不能讳」,讳,不讳言,不能掩饰了。
「次年」,来年,「弟有爱子」,他弟弟的儿子,「即与兄同举者,暴殇」,这个「与兄同举」,同一个月生的,同举的,「暴殇」,就是死了,而且是很突然间就死了。「痛哭不已,双目顿盲,未几亦殂」,也死了。「其兄享福禄,多子孙,称全祉焉」。这个「祉」就是福,福祉、福祉,就是他的福很好,而且多子孙。他的弟弟犯了这个损阴德事,他孩子没了,自己也死了。
所以后面讲了,「命同相同,而心便忽然不同,可见祸福皆人自造,而非天之生是使殊也」,就是不能把命运责怪老天爷,不能怨天尤人,命还是自己造出来的。
所以我们每天都念「心好命又好,富贵直到老;命好心不好,福变为祸兆;心好命不好,祸转为福报;心命俱不好,遭殃且贫夭;心可挽乎命,最要存仁道;命实造于天,吉凶唯人召;信命不修心,阴阳恐虚矫;修心一听命,天地自相保」。谢谢大家,我们刚好藉由这几个故事,把这几天提到的还有今天的复习一下。
这里有几个问题,明天再回答。考验大家会不会今天不回答,今天吃不下饭。随时要放得下,好。不然有时候就一直想着那个问题,人家讲什么统统没听进去。练大家放下,说不定你一放下,自己就想通了。自己想通的,胜过别人给你讲的答案。心静了,生智慧。
今天我们谈到的内容,大家印象比较深的是哪一句,或者哪一段?可能有人会说,就是毒蛇那一段。这个就不用说了,这个我帮大家说了。还有没有哪一位学长跟大家分享一下,因为您把这一句或这一段重点一讲,其它的学长说,哎哟我怎么没有听到,他印象就很深,然后大家又把刚刚的重点又复习一遍。这样就不会像囫囵吞枣这样了。来,欧阳学长。
欧阳学长:
谢谢蔡老师,我今天对老师所讲的「真干」的意思感触很深,因为以前对「真干」这个词了解得不是很清楚,今天老师说,「真」是不自欺,不杂私念,「干」是不懈怠,不自恕,这个解释非常圆满,所以学生对「真干」二字又有了一个更深的认识。
蔡老师:
谢谢欧阳学长。这个真的明白了,时时以这样去观照自己,真的就在道中了,就不懈怠了。好,来,哪位学长?王学长。
王学长:
谢谢老师。我今天听了老师讲课,我对这个「戒」感受比较深,特别是在老师讲的戒盈,卢叔叔给一个答案,最后老师写了四个字,一个是淫乱的淫,还有一个是银,就是金银财宝的银,还有赢,还有步轻盈的盈,这四个字都有讲,特别是对这个淫乱的淫,万恶淫为首,用不净观来对治,实际是感受最深。
另外戒,戒能生定,定能生慧,也是在格物的一个方面起到很好的作用,也是这次,我通过进修,最大的一个感受。原来很多的事情就是慌乱,另外思路也很乱,这次来了以后,通过学习格物,最后确确实实受益很好,特别老师有提到这几个方面。谢谢老师。
蔡老师:
谢谢。所以,我们王学长提到的非常重要,戒,其实就是跟儒家讲的礼,它的精神是相通的。包含我们基督教讲十诫,这些圣贤人的见解都是相通的,都是非常正确的。人能有戒了,才能产生定,定才能开智慧,因戒、因礼得定,因定才能开慧。我们从「一日常规」,这个就是守礼、持戒了。心定下来不慌乱了,才能生智慧。所以下手处还在持戒上。
我们看,孔子讲的,「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都是人很容易起来的习气,「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都是戒贪,戒瞋,戒傲慢。人好斗,有瞋、有慢才好斗。
而刚刚王学长讲到卢叔叔送我那个戒盈杯,不是只有送给我了,重要的是,都送给大家了。而刚刚这么一讲,我又想到另外几个字了。「莹」、「荧」,有没有这两个字?有。「银」字是钱,这个是什么,玉字旁的就是宝物,我们说金银财宝,人对钱财不要贪着,对一些很珍贵的玉器、首饰、甚至车子,这些除了钱以外的财物也不能贪着,不然也会造成内心的障碍,是吧?你看为什么齐景公要杀那个人?「我最喜爱的马你怎么可以把牠给养死!」所以这一些人会作恶的,往往也是跟他这些贪着有关系的。好,再来戒这个「荧」,就是人要懂得「暧暧内含光」,韬光养晦,不要光芒毕露。人事事统统要展现自己,所有的目光都要聚集在他身上,就招来很多人对他的嫉妒,甚至会觉得他不稳重、张扬。「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真正沉得住气、不轻易出手的人,想得很仔细的人反而才是大才。
你们看过布袋戏吗?台湾有两个艺术特别好,一个叫歌仔戏,都没听过?有没有听过「我骑着白马」?这个就用唱的。还有布袋戏,布袋戏就是用木头刻成的人,然后演起来很好看,播一段给你们看看,台湾的艺术很好,以前都演那个忠孝节义的,我们从小都是为了看布袋戏,爬墙出来看。不要告诉别人,那个真的很精彩。大家注意看,两个高手对招的时候,谁先输?先出手就输了,因为他太浮躁。所以你看两个人站在那如如不动,那个人一出手,他就输了,所以沉得住气的人才能成大事,所以不要光芒毕露。看你们的表情好像都没看过武打片的样子,对不起,我以前都很喜欢看这个。来,下一位学长。王学长。
王学长:
谢谢老师,今天讲的内容中,有一句话叫「见性不着相」。对这句话,我当时还从头到尾一直想,在我的生活中很多时候总是以那些相貌看一些事情,对本性这一块好像总是远离,或者疏违,造成了很多不该发生的事情。您刚才讲,是从一个人的善良的角度上看他的本性,不要从外表上判断一个人。实际上我刚才想,从反面的,如果这个人也许内心不是很好,然后他外表又很好的,也会导致我们失去一些看法,或者影响我们一些误导。可能在我的生活中发生的事情非常多,所以我对这句话印象非常非常深。谢谢老师!
蔡老师:
谢谢王学长刚刚提的,人有时候不善心,可是都讲好听话,你也不能被这些话给迷惑了。所以人还是要懂得视人,孔子说,「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对人还是要客观去观察才会准,当然主要的是说,你假如看错了人,你的家庭或者你的团体可能就会不妥当了。因为你一个团体用人还是很关键,这一点。
当然,人看明白了一个人他是不好的心,也不要生气。其实说实在的,人,就是很虚伪的在做人,我们不只不会跟他有什么情绪跟对立,我们只觉得他挺辛苦的,挺可怜的,挺累的,是吧?做人做得这么辛苦还造孽,真是很可惜。你不只不跟他对立,还很真诚的去面对他,慢慢的感化他。
我们看那个小花,看「暖春」,大家想一想,谁睡得最不好?所以其实,当坏人挺辛苦的。是不是?半夜都睡不好。你看人家爷爷这么辛苦,每天好不好睡?很好睡。问心无愧啊。所以对恶人你都能起怜悯心,那就很可贵了。
我自己教书的时候,我一个学生六年级已经换第四间学校了,行为让人受不了,学校都把他赶走,到我们学校已经是第四间了。结果你看那个孩子,他常打人,可是有一天,他给我讲,他说他很想死。我说:孩子你怎么很想死?他说:都没有人喜欢我。我说:那都没有人喜欢,原因是什么?他说:我都打人,我都骂人。他自己也找出原因来了。我说:你就不要打人,不要骂人,人家不就不会讨厌你了,会喜欢你。结果当下我这个话才讲完,那个孩子皱着眉头,说:老师,我很想改啊,可是我改不了啊!
大家可不可以感觉到他当下那个痛苦的心?恶人也是痛苦的,他改不了他的习性啊!所以我们也见到,虽然他做的是恶事,可是他的内心是扭曲的,是痛苦的,那我们就不会见他的过,看能不能帮他。
所以人生,缘分很重要,他遇到好的缘,「近朱者赤」,「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所以我给那个孩子拿了一本书,是一位圣贤人事迹的画册,给他翻,警戒不能造恶。结果我借他一天,隔天,他走到我办公室外面,在那里很不好意思,又不敢看,然后就在那走来走去。我一看他那个表情就知道他要找我了,我就赶紧出去了,他就很腼腆,你看一个大男生长得很壮,很腼腆,把他的手遮住,不好意思。我就把他的手移开。他因为看了那个书,里面都有圣贤的画像,所以他就把圣贤画在他自己的手臂上,然后要给我看。大家想,他画那一个像要画多久?少说也要半个小时,久的话就不知道。您看他那一段时间脑子里都是什么?都是这些圣人的影像,不然他怎么可能画得这么好。而且他画得比我好,他还挺有画画天分。所以你看好的缘分对人多重要。
所以我们所在的企业,就是让一切员工能成圣成贤的好环境;我们所在的小区,我们就能以身作则把这个小区带成仁爱、热心的一个风气。和谐社会,从我心做起,从我家、从我小区做起。
好,今天学长提的这些都非常好。来,再一位学长。张学长。
张学长:
老师好。今天课程中您又提到了,「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这几天,可以说学生觉得好像有压力,就是自己的心里面一直会有一个压力。因为来到这边以后,各位学长都很优秀,其实自己有时候不知道有些事情该怎么去说,所以我不太善于去跟一些学长交流或表达,只会在一边可能静静的走。那有时候班主任老师就会跟我说,「您要跟大家多交流。」然后我就会觉得很有压力,不知道去跟大家怎么交流,昨天晚上我也跟学长分享到这点,今天在课程当中,当老师再一次讲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就在想,我先放下吧,好好听课,应该在课程当中,因为老师也一直在阐述许多的一些方法和问题,那我想我就去学习老师怎样去跟别人交流,怎么样用言语去表达,然后应该自己就会有方法。
另外来到这边,班主任老师会让我承担一些事情,因为很多其实我真的没有去做过,然后我心里面也会很害怕。会害怕做不好,因为看到有些学长,他们实在做得太好了,但是自己一下子感觉达不到,就觉得心里有些亏欠。然后我们有些学长总是跟我讲,您做得很好了,其实我真的做得不好,我很唯恐,就觉得很多地方没做好,而且有时候在课程当中也会犯困,我会不断提醒自己,要提起自己的一个正念过来。所以我想,我希望藉此机会,各位学长能多一点给我学习的机会,让我去向各位学长去学习。其实我并不是大家想象中什么都会,其实我觉得我什么都不会,我只是把自己放下来这里跟大家学习而已,谢谢老师!
蔡老师:
好,谢谢张学长。大家犯困,太正常了。为什么呢?大家在各地,长期都在护持传统文化,体力都比较透支,所以我刚刚才强调,大家想睡,好好睡一下。张学长,你刚刚我这段话你没有听进去,大家不要以为我是在开玩笑,我每一个让大家觉得挺有趣的,都有道理在里面的,是不?体会不?小花讲话很可爱,很柔软。所以这个我们看大家也是很佩服,都是不遗余力在自己的因缘、自己的企业在落实,在推广。但是身体也是一个弘法的工具,所以调养好身体还是很重要。所以我们四十五天结束,没有胖两公斤的人不准回家。不然出去会有流弊问题,「你看,去马来西亚,只要跟蔡老师在一起,铁定瘦」,就不好了。
那刚刚还有提到,就是把事情做好,尽心尽力是圆满,你不要求好心切,完美主义,自己压力就很大。坦白讲,不只自己压力大,所有身边一起共事的人可能压力都会有。而且我们面对身边的同仁,就是兄弟姐妹,一家人。别人有没有用这个心境对我,这个我不管,我们一定用兄弟姐妹的心对任何人。请问大家,您在家里擦个桌子,会不会发抖?您在家里做件事,会不会「做不好我爸要骂我,我妈要骂我」,会不会?对嘛!所以,很抱歉,让大家没有回到家的感觉,给大家鞠躬。大家的压力就来自于我没有做好,让大家没有压力。在家里是没有压力的,事情没做好,我们一起再把它做好,互相扶持。
有一句话叫「见人错事」,比方说一件事做不好了,「不指责,要协助」,这件事做不好了,我们第一个反应就是赶紧协助他,善后,而不是一个念头起来,「啊,没做好」,这样,家里人相处就会有压力了。这个态度很重要,「见人错事,不指责,要协助」。
其实人真的能在每一个出状况的当下,先想着怎么协助,这是真修养啊。一般看人家把事做不好了,第一个念头,脾气就上来了。所以这个是定住自己的火气,时时体恤对方当下的困窘,当下的这个尴尬、难受,赶紧去帮忙,之后协助完,他会很感激,我们再把问题给他提醒一下,他下一次就不会再犯这个错了。
而今天我们要做一件事情,旁边有经验的同仁,要主动的把一些好的经验告诉他,然后跟他讲,任何情况,你有什么需要,来问我,我一定来给你协助,来给你帮忙。这一些互动当中的柔软,让我们彼此都感觉不孤独,感觉不要怕做错,因为随时都会有人来协助,来指导。
而且,不要恐惧,尽心去做了,不妥的地方,「经一事,长一智」。而且我们一定要有一个理智,心中有担忧恐惧了,我们的能力就不能发挥完全了。心要整个没有担忧,心里很平静,才能把我们的智慧德能用到最好。
那我们学长之间,交流顺其自然,不要刻意,今天你要去找他,「哎呀,我今天要放电,好多收获」,人家说「我不想听」,你会不会很难过?会啊?那会不就是执着吗?是不是?这个时候还是我执,人家不想听了,你要尊重他,你不能还一直讲,讲给室友,讲啊讲啊,人家都打瞌睡都打了五次、六次了,你还如入无人之境,这个都没体恤别人,分享又变成一种执着了。所以一切随缘,设身处地,人家话少,我们懂得欣赏人家话少。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是不?所以时时是要求自己,接纳别人、体恤别人、理解别人,不能去要求别人。人这一生都不去要求人,日子很好过。
好,那早上先跟大家交流到这里,好,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