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蔡礼旭:弟子规学习系列演讲_承先启后 继往开来 第二十三集
2024-11-03 13:38

诸位朋友,大家下午好。我们昨天讲到「谨慎为保家之本,孝悌为传家之本,勤俭为持家之本,和顺为齐家之本,诗书为起家之本」。这些教诲都已经流传几千年下来了,这都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所以谁最有福气?能够依循这些道理立身处世的人,那是最有福的。所以闽南话说:「天公疼憨人」,这个「憨」不是傻的意思,是能真正遵循圣贤教诲,依自己做人的本分去立身行道。

我们有位老师他就去跟学生做家庭访问,这个学生是小学一年级,到家里的时候,他还有一个弟弟,这个弟弟才两岁,父母还有两个孩子就陪老师坐在客厅里面。刚好这父母买了葡萄招待客人,招待来家庭访问的老师,这个小朋友的弟弟才两岁,他就很主动的拿起葡萄先给老师,然後拿了几颗葡萄就跑到老师面前,恭恭敬敬的给老师吃,再来给他的父母吃,最後又拿给他的哥哥吃。当他要拿给哥哥吃的时候,事实上看到这些葡萄,其实口水已经分泌出来,所以那个口水就在他的嘴巴都快要溢出来,最後要拿给哥哥的时候,终於滴下来了,还滴到自己的手上。虽然他这麽想吃,但是还是把这葡萄再拿给哥哥。

我们从这个小朋友拿水果的整个过程,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个孩子他懂得知所先後,在待人当中,客人要先恭敬,先请客人吃;再来,「长者先,幼者後」,所以给父母吃,再来给自己的兄长吃,最後才给自己吃。虽然只是一个送水果的过程,但是他提起的是一分道义、是一分做人的态度,他调伏下来的是欲望,他把这个想吃的欲望压住了,先提起来的是做人的规矩。他从小就能够有这样的态度,那「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我们的孩子假如能够像这个孩子一样,这必有後福,因为福田心耕,这个孝悌的精神,那是福田当中最重要的一个根本。

我们就想起曾经跟大家也讲到的,有位我们台湾的企业家到大陆去,经过黄河,他看到黄河很多这种缅怀,因为黄河是我们华夏文化的母亲河,所以他停下车来正在欣赏黄河的景色。结果那个司机没多久就哭起来了,他吓了一跳,这大男人怎麽在哭?经过了解之後,这个司机因为很疼爱他的孩子,所以每天都给他孩子一个鸡腿吃,长期以来都是这麽做。刚好那天他生病了,他的太太想说给他吃营养一点,把鸡腿拿到他的面前,说时迟,那时快,就听到「啪」一巴掌下来,结果他的儿子很大声的对着他的母亲讲:那个鸡腿是我的。孩子的孝心没有长,长的是欲望。

之前我们也跟诸位朋友交流到,我们让孩子欢喜,要了解到他那个欢喜是满足欲望,还是因为他行了这些做人的道义而高兴,所以「得乎道而喜,其喜曷已;得乎欲而喜,悲可立俟」。他真正是力行这些做人的道理,那他自己内心会很欢喜的。我们看到这个小朋友在拿葡萄给大人们吃、给哥哥吃的时候,他做得也很高兴。这些事情我也做过,小时候在家里都是这样的习惯。但得乎欲而喜,你看今天他可以因为一只鸡腿给自己的母亲一巴掌,因为整个成长过程,那个鸡腿是在激发他的欲望,而没有引发他做人的道义,那他往後的悲哀就很严重了。他连对父母都是这个态度,那他以後为了自己的欲望,不知道会跟多少人冲突。所以这个孩子他懂得招待客人,拿葡萄招待客人,也懂得孝顺,懂得友爱他的兄长,这是抓到了孝悌为做人根本的基础有紮下去。所以父母懂得就会教导。

力行孝悌这是跟我们天理相应,自然有他的福分。所以现在人都太聪明了,不愿意照着这些教诲去做,我们冷静下来看看身旁周遭,哪个聪明的人後福无穷?几乎看不到,都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反而父母很老实,被人家毁谤、被人家侮辱,也不生气,也不回嘴,默默承受,他的後代子孙都很显达。这只要大家留心去看,不难发现。

在唐朝的时候,有一户人家姓崔,那这户人家他的曾祖母,曾祖母算是阿祖,长孙夫人,她因为年纪老了,所以牙齿都掉光了,吃东西很困难。所以她的媳妇唐夫人,每天都把自己梳理得很整齐,然後走到厅堂给她婆婆哺乳。你看她是先爱护自己的婆婆,让婆婆吃完之後才去喂自己的孩子。我们现在为人母的,能做到这样吗?这个唐夫人这麽做了,她反而理得心安,她遵循道义,先孝顺自己的婆婆。那请问她的孩子吃亏了吗?所以我们有时候争一时的欲望,忽略了道义。

这妈妈买一些好吃的水果,好吃的一些食品,脑海里想到的都是自己的小孩,其实这一念那已经在折福,自己不知道。那个是私情,没有先想到父母、想到公公婆婆。那孩子的学习是很直接的,我们是循私情,他学到的就是自私。所以今天买好吃的水果,回到家里面看公公婆婆已经上楼去了,才把儿子叫过来,这个妈妈特别买给你吃的,然後让孩子在那里吃,自己还站在门口当守卫,怕公公婆婆下来看到了不好。其实你看这样的日子怎麽会痛快?真正依循孝悌去做,那才是坦坦荡荡;那私情都要遮遮掩掩,「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你看孩子吃着你特别买给他的食物,难道他就会对我们很好吗?这个如意算盘不能这麽打,叫人算不如天算。这个「天算」就是道德,要力行「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给後代做榜样看。

所以小孩子学了之後,他学到是私情,他以後有钱了,他买东西给谁?很多人会说:就买给他的孩子。其实不可能等到那个时候,他学到的是私情,他可能在交男女朋友的时候,他就买给男女朋友吃,不会给父母吃。甚至於我们之前听到西洋情人节,有一份报导说到,这个西洋情人节餐,在上海还有到七、八万块台币的一顿;在四川也有一段报导,费用都在八百块台币到一万块之间,那个餐都很贵。结果发现去吃的,有一半以上都是在校学生。我们冷静想想,他们的钱都是从哪里来的?他们是在校学生,没有赚钱,都是花父母的血汗钱。所以「勤俭为持家之本」,这种奢侈的习惯一养成,那金山银山也不够他们花。而因为他学到的是私情,只要他喜欢谁了,想对谁好,他就提不起道义,想不到父母。所以能真正老实去力行孝悌,那个是最有福的人。

所以这位唐氏她先奉养婆婆,之後才照顾小孩。後来长孙夫人,也就是这些孩子们的,算是曾祖母,可能年龄也大了,她也知道自己将不久人世。你看古代的这些老人家,他们都一生很守本分,都是乐善好施,所以心很清澈,差不多要走了,自己心里都有数。我记得,连小时候都常听到:某某长辈、某某老人家,睡着就走了。他们一辈子没有违背自己的良知做事,所以都走得很安详。但是我们看到经过了二、三十年之後,现在想要听到一个老人家安详的离去都不容易。这个安详的离去,在中国叫善终,五福临门当中,最大的福就是安详的走,善终。那善终是要有善始,时时善心待人,才会有这样的果报。现在人太会计较了,一辈子争这个、争那个,心地都没有这麽样的坦荡,然後又有太多的贪着、执着,年纪大了,有太多放不下。命也该到了,但是都舍不下,放不下,所以就很痛苦。甚至得病了都怨天尤人,这样就很难走得很安详。

这位老人家,她自己也了解到差不多要走了,召集所有的这些子孙,告诫大家说:我这个媳妇非常的孝顺,所以我很感念她对我这麽照顾,我对你们没什麽要求,就是你们以後以後要孝顺我这个媳妇,孝顺你们的奶奶,你们的妈妈。因为他们是在唐朝,後来他们这一个家族,崔氏,有几十个人都当到尚书,这些重要部长的职位。它是唐朝那个时代最显赫的一个家族。你看他有多聪明吗?他没有,他只是把孝道承传下来,整个家族就有这麽大的福气。我们现在要看到有一个家族能这麽兴旺都不容易,因为我们现在对这个孝悌的承传忽略掉了。

在宋朝有一户人家姓章,文章的章,刚好兄弟都没有生孩子,所以大哥就向族人认养了一个孩子。结果认养没有多久,这个大哥的夫人(大嫂)怀孕了,後来又生了一个孩子。结果他的弟弟还没有孩子,就跟大哥大嫂提,他说:你们既然亲生的孩子来了,那可不可以把那个认养的孩子给我。诸位朋友,给不给?要不要给?要给!好,你看,这个大嫂就对着小叔、小婶他们讲:我要这个孩子的时候,我就把他当亲生的,我怎麽可以要了一个孩子又把他给出去?这样子太没有道义了,我以後怎麽面对人。你看以前的人把「义」看得这麽重。所以我绝对不可能把这个孩子再送出去。结果这个小叔就很坚持:一定要给我。後来这个大嫂就讲:假如真的要给,那我把我亲生的儿子给你。这个当妈的一定很舍不得,你看我怀胎十月,再把自己亲生儿子给出去,一般的人都做不到。

其实说实在的,她真的把自己亲生的儿子给出去了,请问,对她来讲吃亏了吗?对她孩子来讲,吃亏了吗?她的母亲把道义演出来了,把情义演出来了。她的小叔本来不敢接受,亲生儿子要给我。後来大嫂很坚持,就她的小叔抚养她的亲生儿子,她自己抚养给族人要来的儿子。後来两个孩子又各生了两个孩子,总共有四个孙子,孙子辈的,四个孙子统统考上进士。这在历史上,这样的家族我看不会超过三家。你看,为什麽他的後代子孙这麽兴旺,全部考上进士,难道是这家人比较聪明?比较会算?就是一分兄弟的这种情谊,还有对孩子的这一分道义。他的母亲、这个大嫂做出来的行为,就变成了他孩子的榜样,以至於他所有的这些家族们都非常敬佩他们的这一分义气。当一个家族里面有这样的一个媳妇演出这样的好戏出来,他们的家族还会为了钱财而吵架争夺?那不可能的!所以「孝悌为传家之本」,在我们五千年的历史当中有太多的证明。

我们看到第二句是「谨慎为保家之本」,昨天也跟大家提到,这财色名食睡这些诱惑都要很谨慎,不然会一失足成千古恨。那孩子本身德行的根基就要很牢固,才禁得起这些考验。在「财」的部分,其实教育很重要的要「防微杜渐」。所以《弟子规》里面的这些教诲,都是在防微杜渐。《弟子规》里告诉我们「德有伤,贻亲忧」,有了这样的心境,他的人生就谨慎,他不能以身羞辱父母、祖宗,所以他就不会去做贪赃枉法的事情。包含在悌的部分里面讲到「财物轻,怨何生」,他面对钱财都不会去计较,他就更不可能去贪财,这是对财来讲。《弟子规》这些教诲,包含「凡是人,皆须爱」、「将加人,先问己」,我们去贪人钱财,对人就是一种伤害,所以有这一分爱心,有这一分「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心,就不会干这样的事情。

再来「色」,俗话讲说「英雄难过美人关」,其实这句话经典里面一定找不到,那我可能猜得出来是谁讲的,谁讲的?就是犯错还不承认错误,还要找藉口的人讲的,还把自己封上英雄两个字,这太不应该了。什麽是英雄?在佛家,我们进到山门里面,看到大雄宝殿,大英雄,什麽是大英雄?是像这些佛菩萨、圣贤人,他能够调伏自己的习气、欲望,这才叫做大英雄。之前,我们也听到有个教授,他因为不谨慎,因为掌控不了自己的欲望,後来到不好的场所去,被警察抓到了。抓到以後,事情就闹得很大。後来学校也把他免职掉了。他才四十多岁,是一个学院的院长,这麽高的职位,结果现在因为犯了这个案,学校也把他解雇了。我们看到这样的事件发生都很感叹。家庭栽培了他,整个社会栽培了他,让他那麽年轻就能够有这样的职位,而且学生都很信任他。他这麽一犯错,那伤了多少人的心。

所以我们要有谨慎的态度,我们的人生是有无数个爱护我们人,他们的力量成就的,我们好,他们就欢喜;我们不好,可能他们这一生都会活在遗憾痛苦当中。所以懂得珍惜众人对我们的支持恩德,这一分谨慎的心就能够提得起来。像我们昨天提到唐玄宗,他後来因为沉溺在女色当中,引来了安史之乱。其实当初在开元之治,有多少的人对他支持,对他爱戴,结果因为引来战乱,曾经支持爱戴他的人民,不知有多少成千上万都得流离失所。我相信唐玄宗在逃难过程,看到这麽多人民在那里受罪,他一定非常的後悔,当初没有能够放得下这个欲望。但人生没有从头再来的机会,所以这个谨慎就显得格外的重要。

那在这个「色」当中要谨慎。在「名」当中也要谨慎。这名的背後代表的是责任,绝对不是拿着权势耀武扬威,你看《菜根谭》第一句话就告诉我们:「弄权一时,凄凉万古」,所以不能处高位就顺着自己的欲望贪财,甚至於玩弄权术,这就是很不好。我们假如有机会去翻翻看,在各个朝代当中玩弄权术的人,不只自己没有好的结果,连他的子孙都没好下场。我们有时候会想:这些小人当道,他们还是很神气。其实错了,那能神气多久?比方宋朝的王安石,他的孩子,因为自己的父亲当很大的官,所以这个孩子也显得很骄慢。那时候他的孩子还当着大众讲:要推行新法,就要把韩琦、就要把富弼这些人把他杀掉。这些人都是宋朝的顶梁柱、忠臣,你看他的孩子有了权势之後,这麽嚣张。王安石那时候也骄慢的心起来,所以还讲出:祖宗的宗法也不必守。这样大逆不道的话都出口了。所以後来王安石的儿子後背长了一个瘤,之後就死掉了,很年轻就死了。所以王安石的晚年很凄凉,白发人送黑发人。後来也被皇上罢黜掉,也没有重用,後来也是死於在哀叹之中。

包含明朝严嵩玩弄权术,严嵩不知道贪了多少人民的财产,但是皇帝看不懂,还以为他是良臣、忠臣。所以有时候不会判断人,用错一个人,很可能把一个企业或者整个朝代都给弄灭亡了。但是我们去想想这些玩弄权术的人,後来都因为什麽而惨败呢?往往都是狗咬狗,就是这些小人当道,但是後来就会因为一些利害、因为一些利益分不清楚,就互相揭疮疤,都是这样下来的。夫子就曾经讲过「君子为义之上相疾也」,这些读书人他们彼此之间,在道义之前可以争得面红耳赤,为义之上相疾也;「退而相爱」,但是他们是对事不对人,是为了争取更好的政策能利益人民,所以是站在道义之上相争,不是为了私利。但是退下朝廷,还是互相尊重,互相爱护。「小人於为乱之上」,为了自己的利益,搞得朝廷很混乱,为乱之上;「相爱也」,都会互相巴结谄媚,好像很有交情;但是「退而相恶」,因为这朋友之间「善相劝,德皆建」,对方有不对都应该要规劝,应该要互相劝诫才对。不能不规劝他,等他吃了亏,我们还在那里幸灾乐祸,这就不是朋友的道义。

当初范仲淹先生跟韩琦一起带兵,韩琦就说:一个大将要把胜负置之度外。范仲淹先生不赞同,他说不行,对事情要「先审其害,後计其利」,今天假如死伤太严重了,那不能打,纵使能打胜了,不能打。所以在这个点上跟韩琦的意见不大一样。後来韩琦是主帅,所以他做了决定,结果那场战争败了,死伤很严重,有上万人死伤。当他们要回去的时候,还没到京城,这些士兵们的家属统统都已经排在城门外,排了好长好长,都在那里引颈企盼,自己的家人有没有回来。所以一看,家人没回来,当场,都还没进城,都已经哀声震天,都哭成一团。这时候范仲淹先生就走过来对韩琦讲:这时候你还能把胜负置之度外吗?你看那君子之间就直言不讳,希望对方记住这个教训,一辈子都不要忘记。当下韩琦也没有恼羞成怒,反而自己觉得很惭愧,很无地自容。你看这就是朋友相交,为义之上相疾也,直言不讳的劝他;但是这个事情过了之後,还是互相扶持,互相爱护,退而相爱。

但是这小人於为乱之上相爱也,看起来好像好得跟兄弟一样,甚至於是好的像父子一样。所以严嵩後来之所以会失宠,最主要是他一些不好的行为,是被他的乾儿子给揭发出来的。所以这些小人到最後一定会冲突。他的孩子就因为太肆无忌惮,骄奢淫逸,犯了很多大错,所以他的孩子就被处死刑。然後皇帝就没有杀他,把他的财产全部没收。严嵩,最後皇帝给了他一个钵,黄金做的钵,要他去要饭。你看,以前的人很有道义,这种人饭都不给他吃,所以他要不到饭。觉得像这种人祸国殃民,不给他饭吃。他只好到坟墓旁,在那里等待,等人家祭祀完了,离开之後,才去偷吃这些祭祀的饭菜。结果後来冬天冰天雪地,没人来祭祀,严嵩就死在坟墓当中。所以弄权一时,凄凉万古。

我们要谨记我们在这个名的背後,应该是要敦伦尽分,利用这个职位来造福於企业,造福於自己的单位。甚至於我们是公务员的话,那要用这个身分造福人民,让我们能成为政府与人民最好的桥梁。这是我们拥有这个地位应该有的心境。而且,我们做的这些工作,其实都是我们身为一个公务员,或者是我们身为社会的一分子,做好我们的工作是我们应尽的义务。不能做了以後,还常常想着我做了多少事情,我有多大的功劳,不要去居功。因为很多事情都是众人的力量才成就的。我们去居功傲慢,满就会招损。

在春秋时代,晋文公算是很知名的一个君王,他当初离开了自己的晋国逃难,整整逃了十九年的时间。在这个过程里面,有几个臣子跟着他,跟他是同甘共苦,共患难。有位臣子叫介之推,他甚至於到晋文公因为饿得受不了,昏眩过去了,他看到自己的君王这麽样的痛苦,自己把自己腿上的肉割下来,煮给晋文公吃。你看能舍自己身体来救自己的君王,这样的忠臣令我们佩服。而他的心上有没有想着说:你看我割肉给君王吃,所以他以後要回报我。他没有这个想法。所以中国人的五伦大道,那都是道义的相处。道义的相处,去成就对方、帮助对方都是应该做的,绝对没有那种还想着要有回报。

我们今天对父母,对自己的妻儿,对自己的同事、领导、朋友,我们付出的时候,念头里还想着要有所取,那不是道义的人生,那是利害的人生。我们想想今天孩子刚从产房出来,我们看到这麽天真无邪的脸庞,这个当爸爸的会不会想说:这个孩子二十年之後要买BMW给我开。会不会有这样的爸爸?会不会有?大家的答案好像不是很肯定。因为缺乏道义的教导,很可能父母为了金钱都会让自己的孩子堕落都有可能。假如没有伦理道德的教育,真的这个社会风气会下堕得很快。所以面对孩子那是无私的付出,面对父母也是这种尽心尽力的奉养,这才是道义的人生。诸葛亮效忠刘备,他在鞠躬尽瘁当中有没有想到说刘备要给我多少的俸禄?没有!都一直在想着我可不能对不起主子、君上对我的这一分信任。因为有感念这种知遇之恩,所以一辈子任劳任怨的付出。这都是道义之交。

介之推他能够割肉给晋文公吃。後来晋文公十九年以後,顺利的回到晋国,陪着一路走来的这些臣子开始在讲:你看这十九年过程当中,我的功劳最大。另外那个说:谁说的,我的还比你大。这些臣子就开始在那里争夺。这时候,介之推一句话都没有说,就离开了。後来这些臣子看介之推离开了,也就觉得这些态度很不对。当初陪着君王,到底是存着什麽心,是真正对君王的这一分道义,还是为了功名利禄?後来,介之推讲了一句话:「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偷窃别人的钱财,那是称为窃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

这古代的人对很多这些事理都很明白,今天晋文公能回到晋国,晋国能够再度兴盛起来,那绝对不是说我们几个人的功劳,那一定是晋国他们的祖宗有德、有庇荫,有这个福分,我们只是其中的一个助缘而已,怎麽可以去贪功、去邀功?这是读书人很不耻的行为。所以偷人家的钱财是偷盗,而且还贪天之功,怎麽可以把这个功劳往自己身上揽。那个背後是人家祖宗的福荫,那个背後是牺牲多少人的生命,才得到这样的结果来。所以这个我们绝对羞耻於还居功自傲,这样的行为不可能做得出来。

我们看到诸葛孔明那是相当有智慧的一个大臣,他辅佐阿斗,这麽样有智慧的大臣遇到了阿斗,他也只能感叹「孤臣无力可回天」。所以汉朝的气数已经尽了,纵使有这麽好的大臣,也没有办法把这个朝代再复兴起来。所以我们今天在一个团体企业里面服务,我们也不能够邀功,那个也都是他的祖宗庇荫下来的,所以我们不只不邀功,是感念因为有企业主、有老板他们提供这些工作环境,让我们能够去付出,让我们能够家庭有稳定的收入,能够安身立命,所以是感念老板对我们这一生的恩德。当五伦当中都是记住对方的恩德,那我们就生活在道义的人生当中。所以不能邀功。

不邀功、不邀名,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时时要很谦卑,「满招损,谦受益」,但是这个谦虚实在是不容易,要时时提醒。当初周公的儿子伯禽,他要到鲁国去当国君,周公就对着自己的儿子讲,因为周公那时候是当宰相,所以他就对着他儿子讲:我是文王的儿子,是武王的弟弟,又是成王的叔叔,又是国家的宰相,所以我的尊贵已经达到顶点;但是我时时诚惶诚恐来做我这个宰相的工作。所以我们常常听到「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周公洗一次头,因为以前的人头发比较长,他洗一次头,可能有些有贤德的人来了,所以他得握着自己的头发,然後出来接见他们,不敢怠慢这些有德行的人,希望能够多帮国家举一些贤才,所以叫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吃一顿饭的时间里面,来了很多贤人,所以他要去接见,吃了两口,有人来了,先吐出来放着,去接见。从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得到周公为国举才的那种用心良苦,都是这麽谦退在做。他就告诉孩子:你看我位子这麽高了,都不敢怠慢,不敢傲慢,那你是我的儿子,也应该守住;你一骄慢,一定会招来祸患,招来灭亡。

所以孩子要走以前,周公给了儿子几句话,这些话对我们人生其实都有很大的启示,我们希望家族能够长盛不衰,这些话都是重要提醒,「德行广大,而守以恭者荣;土地博裕,而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而守以卑者贵」,这些都是恭敬谦卑的态度;「人众兵强,而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而守以愚者益;博闻强记,而守以浅者广」。我们看到周公给孩子交代的这六句话,其实最核心的精神就是谦卑的态度。

德行广大,但是对人还是非常的恭敬,这样他的家道就能兴盛起来。再来,很有钱,土地博裕,守之以俭者安。因为「成家有如针挑土」,祖宗积下来的这些财产都是一点一滴积累上来;但是假如子孙染上奢侈,「败家好似水推沙」,就好像浪潮拍上来,整个沙子就被移掉了,那败的就很快。禄位尊荣,很有地位,但是守之卑者贵。禄位尊荣,假如仗势欺人,那这个也很快的就会被人民所唾弃。人众兵强,守之以畏者胜,因为假如没有敬畏的心,骄兵是必败。所以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益,不然聪明反被聪明误。最後,博闻强记,脑子很好,但是也不能骄傲自大;守之以浅者广,能够谦退,自己的学问就能不断的再积累,厚积薄发。这都是圣人很重要对自己子孙的叮咛、提醒,把自己这个君王的位子好好做好,利益一方。好,这节课我们先讲到这里。谢谢。

End

钟茂森:弟子规_父母呼 应勿缓(第一集)

尊敬的悟净老法师,尊敬的各位法师、各位大德,各位居士们、同学们,大家早上好!末学今天又回到念佛堂来跟大家一起座谈,感到非常欢喜。这已经分别了前后有十多天,跟随我们师父上人到广州参加了一次国际儒学联合会

钟茂森:君子修身之道—由弟子规入论语(第五集)

尊敬的诸位仁者,大家好!大家请坐。我们继续来学习「君子修身之道」。昨天我们讲到「入则孝」这一部分。「入则孝」的总纲可以用《论语》夫子讲的一段话来说明,那就是昨天我们提到的「孟懿子问孝」。后来樊迟又接着

钟茂森:君子修身之道—由弟子规入论语(第一集)

尊敬的诸位仁者,大家好!大家请坐。今天我们在一起学习《论语》的精华。在前一段时间,我们在此地刚刚把《论语》从头到尾讲习过一遍,《论语》从二00九年十月开始讲到上一个月,总共头尾讲了十八个月。我们将《论

钟茂森:君子修身之道—由弟子规入论语(第六集)

尊敬的诸位仁者,大家好!大家请坐。我们继续来学习「君子修身之道」,刚才我们讲到《弟子规》当中「入则孝」的前八句,属于事亲当中的「居则致其敬」,底下我们来讲「养则致其乐」。这是《弟子规》当中从「冬则温,

钟茂森:君子修身之道—由弟子规入论语(第二集)

尊敬的诸位仁者,大家好,请坐。我们继续来讲解「君子修身之道-由弟子规入论语」,刚才我们讲到《论语》名题,以及它所依据的原理,是以道为本体。接下来我们讲五重玄义第三个方面,叫做明宗,就是明了学习这部《论

钟茂森:君子修身之道—由弟子规入论语(第三集)

尊敬的诸位仁者,大家好,大家请坐。我们继续来学习「君子修身之道由弟子规入论语」。昨天我们前两集为大家简单介绍了《论语》的概要,今天开始进入我们这一次《论语》研习的主要的部分。我们昨天有谈到,我们这次对

钟茂森:君子修身之道—由弟子规入论语(第八集)

尊敬的诸位仁者,大家好!大家请坐。我们继续来讲习「君子修身之道」。我们再挑几段《论语》来讲,主要还是以《弟子规.入则孝》来做为总纲。我们再看「先进」第十一篇里面第四章,「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

钟茂森:君子修身之道—由弟子规入论语(第九集)

尊敬的诸位仁者,大家好。大家请坐。我们继续来学习「君子修身之道」。昨天我们给大家汇报了「入则孝」这一部分,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出则弟」。悌道,实际上就是讲恭敬、友爱的心。用恭敬的心对长辈,用友爱的心对

钟茂森:君子修身之道—由弟子规入论语(第十集)

尊敬的诸位仁者,大家好!请坐。我们继续来学习「君子修身之道-由弟子规入论语」。在《弟子规》当中第二部分是「出则弟」,我们现在继续来讲。「出则弟」,这个「弟」主要就是讲到的恭敬和友爱,不仅是对兄弟姐妹,

钟茂森:君子修身之道—由弟子规入论语(第十六集)

尊敬的诸位仁者,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君子修身之道-由弟子规入论语」。我们刚才一堂课已经讲了「信」,这一部分讲完了。在《弟子规》里面第五个部分讲「泛爱众」,我们就以《弟子规》的七科做为我们这次讲题的

钟茂森:君子修身之道—由弟子规入论语(第十四集)

尊敬的诸位仁者,大家好!请坐。我们继续来学习「君子修身之道」。刚才我们讲到《弟子规》里面「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这是属于「信」这一篇里面的。在《论语》当中,「子路篇」里面有这么一章经文,「

钟茂森:君子修身之道—由弟子规入论语(第十三集)

尊敬的诸位仁者,大家好!请坐。我们继续来学习「君子修身之道」,今天我们来讲第四个部分「信」。「信」是讲诚实、守信。在《论语.为政篇第二》就有这么一章经文说到,「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

钟茂森:君子修身之道—由弟子规入论语(第十八集)

尊敬的诸位仁者,大家好!大家请坐。我们继续来学习「君子修身之道」。刚才我们讲到「谦受益,满招损」,一个谦虚的人,他即使是很有成就,也都会自言没有成就,自己确实不行。这种谦德是自性中一种美德,要行仁,这

钟茂森:君子修身之道—由弟子规入论语(第十五集)

尊敬的诸位仁者,大家好!大家请坐。我们继续来学习「君子修身之道」。昨天我们讲到「信」这一部分,做人要诚信。在《弟子规》上又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这个意思是说,我们听到了别人的赞誉,如

钟茂森:君子修身之道—由弟子规入论语(第十九集)

尊敬的诸位仁者,大家好!请坐。我们继续来学习「君子修身之道-由弟子规入论语」。上一次我们讲到「泛爱众」。《弟子规》里面有一句经文说:「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这是讲自己如果有能力、有才华,不

钟茂森:君子修身之道—由弟子规入论语(第二十二集)

尊敬的诸位仁者,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君子修身之道」,还是结合《弟子规》来讲《论语》。刚才讲到「善相劝,德皆建」,还有一个方面我们要补充一下。现在国家都在做公务员的制度,要吸收公务员都要考试,都要有

钟茂森:君子修身之道—由弟子规入论语(第二十四集)

诸位仁者,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君子修身之道」。刚才我们讲到《弟子规》的「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这是我们要对待下属、对待幼辈要掌握的原则。「身贵端」就是先要端正自己,不仅是行为、言语,连

钟茂森:君子修身之道—由弟子规入论语(第二十六集)

尊敬的诸位仁者,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君子修身之道」。在《弟子规.亲仁》这一章里面,我们看到有下面这句经文说「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一个仁者,反而一般的人都很敬畏他,好像他不是那么容易接

钟茂森:君子修身之道—由弟子规入论语(第二十八集)

尊敬的诸位仁者,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君子修身之道」。我们刚才就讲到「余力学文」。要力行跟学文并重,光力行而不学文,就「任己见,昧理真」。人能成就圣贤,唯有靠好学。在《论语.阳货第十七篇》有这么一章

钟茂森:君子修身之道—由弟子规入论语(第三十集)

尊敬的诸位仁者,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君子修身之道-由弟子规入论语」,这一堂课将是我们最后一讲。我们看到《弟子规》最后一句,也是《弟子规》的总结和劝勉。「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这是讲到我

蔡礼旭:2007年怀恩佛学讲座《弟子规》6

2007年怀恩佛学讲座《弟子规》蔡礼旭老师主讲(第六集)2007/3/3澳洲净宗学院档名:52-200-06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大家早上好。在去年十一月份末学回到台湾,刚好有机缘能够到桃园的

蔡礼旭:2007年怀恩佛学讲座《弟子规》7

2007年怀恩佛学讲座《弟子规》蔡礼旭老师主讲(第七集)2007/3/4澳洲净宗学院档名:52-200-07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大家早上好。我们昨天讲到「首孝弟」,这个首就代表著一定要从这里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四梯次)5

幸福人生讲座(第四梯次)蔡礼旭老师主讲(第五集)2005/8/9台湾中坜善果林档名:52-138-05诸位朋友大家好!老师好!我们在大陆讲学的这一段时间接触到非常多省分的同胞,几乎是每一省都来听课,真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四梯次)1

幸福人生讲座(第四梯次)蔡礼旭老师主讲(第一集)2005/8/8台湾中坜善果林档名:52-138-01诸位朋友,大家下午好!老师好!看到这么多朋友大家一起来深入老祖宗的圣贤智慧,我的内心感到十分的喜悦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四梯次)7

幸福人生讲座(第四梯次)蔡礼旭老师主讲(第七集)2005/8/9台湾中坜善果林档名:52-138-07诸位朋友大家好!老师好!人没有智慧往往本末、真假、是非会搞颠倒了,假如不是看了「大学」这一段话,在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四梯次)9

幸福人生讲座(第四梯次)蔡礼旭老师主讲(第九集)2005/8/10台湾中坜善果林档名:52-138-09诸位朋友大家早上好!老师好!昨天我们看了「牵手人生」,昨天晚上我们看了「孔子传」,这样将近有三个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四梯次)8

幸福人生讲座(第四梯次)蔡礼旭老师主讲(第八集)2005/8/9台湾中坜善果林档名:52-138-08诸位朋友大家好!老师好!我们刚刚举了一只狗的例子,也可以了解其实所有的生物都是有灵知的,所谓「蠢动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四梯次)11

幸福人生讲座(第四梯次)蔡礼旭老师主讲(第十一集)2005/8/10台湾中坜善果林档名:52-138-11诸位朋友大家下午好!老师好!我们早上提到要学习圣贤最重要的要能体会到圣贤这些有德行人的存心,从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四梯次)13

幸福人生讲座(第四梯次)蔡礼旭老师主讲(第十三集)2005/8/10台湾中坜善果林档名:52-138-13诸位朋友大家好!老师好!我们刚刚提到一个人的思想假如从自私出发,那这样的人生走下来,以至於这样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四梯次)15

幸福人生讲座(第四梯次)蔡礼旭老师主讲(第十五集)2005/8/11台湾中坜善果林档名:52-138-15诸位朋友大家早上好!老师好!我们刚刚有提到老师一句重要的教诲、做人处事的道理,很有可能影响学生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四梯次)18

幸福人生讲座(第四梯次)蔡礼旭老师主讲(第十八集)2005/8/11台湾中坜善果林档名:52-138-18诸位朋友大家好!老师好!我们刚刚提到,我们已经知道的道理都足以让生命走向幸福,只是我们没有用它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四梯次)14

幸福人生讲座(第四梯次)蔡礼旭老师主讲(第十四集)2005/8/11台湾中坜善果林档名:52-138-14诸位朋友大家早上好!老师好!我们强调「真龙得一滴水,可以遍雨世界」,而这一滴水必然是浇到了自己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四梯次)21

幸福人生讲座(第四梯次)蔡礼旭老师主讲(第二十一集)2005/8/12台湾中坜善果林档名:52-138-21诸位朋友大家下午好!老师好!我们早上谈到五伦关系,人人把这五伦关系处好,家庭、社会就太平了。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四梯次)16

幸福人生讲座(第四梯次)蔡礼旭老师主讲(第十六集)2005/8/11台湾中坜善果林档名:52-138-16诸位朋友大家下午好!老师好!我们早上提到做学问要有正确的态度,首先当然是要立定志向,学贵立志。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四梯次)20

幸福人生讲座(第四梯次)蔡礼旭老师主讲(第二十集)2005/8/12台湾中坜善果林档名:52-138-20诸位朋友大家好!老师好!我们这一个台风有没有进?没有进了是吧,不然我就连中三元。这在给我们什么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四梯次)22

幸福人生讲座(第四梯次)蔡礼旭老师主讲(第二十二集)2005/8/12台湾中坜善果林档名:52-138-22诸位朋友大家下午好!老师好!我们刚刚提到让孩子,你拿钱给他,到底有没有效果,我们为人父母应该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四梯次)24

幸福人生讲座(第四梯次)蔡礼旭老师主讲(第二十四集)2005/8/13台湾中坜善果林档名:52-138-24诸位朋友大家早上好!老师好!我们昨天提到教孝是德之本,教孝可以开一个人所有的善良,所谓「百善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四梯次)23

幸福人生讲座(第四梯次)蔡礼旭老师主讲(第二十三集)2005/8/12台湾中坜善果林档名:52-138-23诸位朋友大家好!老师好!我们刚刚谈了夫妇的关系,应该要合力把家庭经营好,常常念著对方的付出、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四梯次)27

幸福人生讲座(第四梯次)蔡礼旭老师主讲(第二十七集)2005/8/13台湾中坜善果林档名:52-138-27蔡老师,刘林长,林长夫人,诸位法师,华藏耕心教育基金会,李老师、陈老师,诸位老师,诸位志工,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四梯次)25

幸福人生讲座(第四梯次)蔡礼旭老师主讲(第二十五集)2005/8/13台湾中坜善果林档名:52-138-25诸位朋友大家好!老师好!一个人假如真的知恩,他时时都会尽力去报恩。当我姐姐出嫁那一天,我体会

蔡礼旭:弟子规种子教师研习营二(第三集)

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老师,大家早上好。诸位老师们昨天睡得好吗?一定很好睡,因为人感动流泪之后特别好睡。我们昨天晚上欣赏「暖春」这部电影,相信有很多影像都还深深的印在我们的心田上。其实当我们每一天接触到

蔡礼旭:弟子规种子教师研习营二(第四集)

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老师,大家好。我们刚刚讲到我们对学生的付出、关爱,他不见得有立即立竿见影的效果出来,但我们还是这颗爱心有增而无减。因为当我们看到孩子,我们对他好,但他还是很冷漠的时候,我们更明白他

蔡礼旭:弟子规种子教师研习营二(第五集)

诸位法师、诸位老师,大家好。我们刚刚提到无德而有才是毒品,我上一次,几个月前在高雄坐出租车,刚好那时候回家,坐上去以后,出租车司机他就很感叹说了一段话。因为我比较多时间在大陆,所以有些情况也是从他们在

蔡礼旭:弟子规种子教师研习营二(第八集)

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老师,大家下午好。我们早上有提到「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欲知人者先自知,欲爱人者先自爱,欲助人者先自助」,还有「欲论人者先自论」。我们今天自己假如没有做好而去评论他人、要求他人,

蔡礼旭:弟子规种子教师研习营二(第七集)

诸位法师、诸位老师,大家好。我们刚刚讨论到「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其实在我们求学的道路上一定要知所先后。今天假如学习的过程当中是先学知识、先学技能,而没有先扎德行的根,这个先后就有点颠倒。因为德行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