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蔡礼旭:四千五百年前中国的远祖是如何教导他的后裔的(第十集)
2024-11-03 11:05

大家早安!

我们这几天一直在谈,对治我们的习气。大家可能会想:对治习气跟弘扬中华文化有什么关系?这些这么重要吗?所以,经典彰显了人生的道理、真相,我们肯接受、肯奉行,慢慢就能理解到这些教诲背后的深意,跟它看得深远之处。

就像《大学》开篇告诉我们的,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还有贪、瞋、痴、慢,这个心就没办法正,身也没办法修,家就更不可能齐了,国就不可能治。

在现在这个企业、商业时代,这个治国,自己的企业就是一个王国了。小则几十人,多的话上万人都有。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把家做好。为什么刘总她麾下的这些姑娘们结婚之后都挺好的?因为她们还没结婚以前就开始学习了。刘总调教她们,更重要的是刘总他们夫妻给他们的榜样。齐家才能治国,修身才能齐家,这个一点侥幸不得。

那我们应该都还记忆犹新,刘总那一天晚上一个半小时给我们的分享。诸位学长们,你们现在脑海里印象最深的是哪一句?还是哪一段?来,哪个学长跟大家讲一下,让你触动最大的。你们怎么无辜的看着我?假如现在脑中一片空白,那就是那一个多小时都没用心听,还是用脑子听,硬要把它记下来,还是记不住。用心啊,一辈子都不会忘。

大家还记不记得,人家给你台阶就赶紧下了。刚闹了点别扭,先生说哎,吃饭去吧,好好好,吃饭去,就没事了。这个时候还在哼,不理你了,那叫没事找事,这叫愚痴。不贪、不瞋、不痴。不愚痴的人事事想着如何把大事化小,小事化无。绝不可能无事生事,把事情弄得更糟,那个就是随顺愚昧了,随顺自己的坏脾气了。所以没有这些不贪、不瞋、不痴、不慢的功夫,人与人能相处得好,不可能。

我们回想一下那天晚上整个课程,大家回到两天前的晚上没有?首先出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高中毕业的女孩,然后下乡去教了两年书。记不记得?哦,然后教得很用心,当地的人都留她,希望她能在乡下干革命,是吧,能做一个乡村教师。后来还是回到都市,一干就是二十年,都没有换过工作。但是虽然没有当上教师,但人这一生该干什么,跑都跑不掉,是吧?三十多年之后还得干。所以大家看破了没有?该吃的苦赶紧吃,该干的活赶紧干,你愈晚干,愈累人。所以我是挺认命的。因为我属牛,就要顺着这个牛性。闽南话说,做牛得拖,做人得磨,就是做牛就要耕,做人就要接受磨炼。我又是人,又属牛,就更要磨炼,是吧。

而大家看,刘总在一个公司做了二十年,大家看到没有她的忠诚。她没有想到我自己能力多好,我应该获得多少利,心中都想着的是这个单位对我的爱护、给我的方便,从没有大家整个一个多小时的过程当中,大家有没有听到哪一句刘总为自己想过?不贪哦,没有为自己想。不为自己想好不好?那我不是吃亏了吗?所以一个人人生要有好日子过,要有幸福的家庭,首先要学吃亏,不要计较。愈不计较,人家愈感她的这份至爱、至敬。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讲到这里就想到刘总那一天讲的,要有付出的心,不求回报的心,要无怨无悔的去做,也别啰嗦。这些话都很深刻,都是二十八年结婚的心得,跟家里人相处深刻的感受。而且刘总还说:身边的人,我们就应该好好去疼啊。心是柔软的,心是细腻的。

所以内行人看门道,外行人看热闹。我们好不容易几千里请我们刘总给我们讲一堂课,我们可不能看热闹,然后看完了,来来来,跟刘总拍张照。回去了还可以:你看,我跟刘总拍照。不只没收获,还贪名闻利养。有没有?对啊。所以时时要观照这个念头,时时学习要从根本,就是学到人家的存心。慕贤当慕其心,效法她的存心,那一切言语行为就能够跟上了。

当然我刚刚讲的跟刘总拍照,没有其它的意思。你们这几天刚好有拍的,我不是说你们。我这个人,你们要trust me,要相信我,我绝对不会指桑骂槐。我假如会指桑骂槐,那我就常常把人家的不是记在心上了,那我就是师父讲的最傻的人了,把人家的不是、垃圾都装在纯净纯善的心中。师父老人家讲完这段话,我就不想再干傻事了。假如刚好讲到一些情境,那是巧合。OK?真的,不然很多人冤枉我。我每次讲完课,下来,哎哟,怎么都说我。好像是我意有所指,不是这个样子。说坦白话,我们不就是贪瞋痴慢作祟嘛,是吧?把贪、瞋、痴、慢都放下了,就没事了。而讲的也就是不贪、不瞋、不痴、不慢嘛,那我们的问题、病根不就在这里嘛。所以不管怎么讲都会讲到我们自己。

好,所以假如好像讲的就是在讲我们自己,第一个,可能是祖宗保佑,让前面讲课的人提醒到我们。再来,就是诸位学长的心态非常好。统统觉得对照自己、要求自己,所以一堂课听下来,每个人的体悟、收获不同。不是讲课的人决定,而是我们听的人自己决定的。所以这个学习的心态,只有我一个人是学生,都是对我一个人讲的,这个心态非常重要。

不然,有时候台上的人在讲,我们在底下听,哦,老师在讲那个人,然后还怕他不知道,还瞄他两下,讲你呢。这么听一点收获都没有,甚至于还会堕落。都见别人过,还控制别人,哎哎,赶紧听啊,赶紧听啊,给人压力了。

好,所以我们每天日行一善,行善不能等。而且,要每天能看到每个人的善,见人善,即思齐,人有这样的态度不得了啊,你每天一定德日进,过日少。

而且刘总的课听下来,不只我们向刘总学习,包含她的先生、她的父亲、她的母亲、她的公公婆婆、她的孩子、她的媳妇。你看,她媳妇不简单,婆婆讲一次,从此以后都是规规矩矩的把头发盘好。然后跟她抢着做饭,坚持一定要她做,不让刘总做。那都是很细腻的体恤,知道刘总这一阵子为了弘扬传统文化太累了,看她再干很不忍心,她的家里很自然的都把这些活给承担起来了。

大家有没有想到一个景象,刘总要出嫁了,她的父亲给她讲了三句话。哪三句呢?

该干活了。有责任心,有承担,替整个家庭设想,就是把贪心放下,不要再想自己了,一心一意为这个家庭付出。人假如还想自己,怎么都我干,他不干,又计较了,这个家就失和了。所以,老父亲的叮咛,背后都还是这个心地的功夫,该替别人设想了,不要计较了,能做多少做多少,能做是福气啊。

第二,别给人添麻烦。处处替人设想,不要让人难堪,不要让人难受。人时时想着不要给人添麻烦,心地柔软、设身处地。假如还有脾气,哪有不给人添麻烦的道理。还有愚昧、还有傲慢,铁定给人添麻烦。所以真的要不贪、不瞋、不痴、不慢才能修身齐家,不然办不到。很多人都想要家庭美满,可是为什么渐行渐远,背道而驰?没从根本的格物下手。

老父亲第三个叮咛:别给人笑话了。人的羞耻心被激发起来了。有羞耻心的就不干愚昧的事情了。

刘总也提到,二十六岁,她先生二十六岁的时候,孩子出生了。当下大家脑海里有没有浮现她先生在抽烟的那个样子?在那里这个时候我们是起一个念头,哼,还说全包了,一个礼拜就受不了了。你看会怎么样?那铁定夫妻就闹别扭了。所以无我很重要啊,不要只想到自己,想到先生,哎呀,一个大男人,你每天叫他在那里洗尿布。还是要看这个男人他的一种特性。她的先生就是那种冲锋陷阵,就是要创大事业那种格局的,妳能体谅到他,妳能随喜,让他去做这个发挥。妳愈能理解他、愈能支持他,回应回来的也是他支持妳。所以妳支持他是因,他支持妳是果。所以刘总支持他先生的事业是因,二十多年后她先生支持她的事业又是果。人生都是因果不断相续。种瓜得瓜,你种好因,你就结好的果。

今天假如我们不支持先生,常常扯他的后腿,改天我们做什么事,人家也扯我们的后腿了。所以为什么我们学传统文化,家里的人都扯后腿?奇怪了,怎么刘总学的话,家里的人全支持,不扯后腿?这个就是重点。任何事情都没有偶然的。我们可不能说,哎呀,刘总运气好。这种话不能讲,叫愚痴哦。任何人生的境界、福分都是修来的,自求多福,不要羡慕别人,要学到别人的善心,学到别人的德行,这个才重要。

所以我们很羡慕,好像别人回到家里都很顺,都不会反对。有些朋友学了之后很激动,回去,然后就给她先生倒了一杯茶,结婚十几年了,没有倒过。结果她倒过来,她先生就说:妳今天吃错药吗?妳今天不正常。

诸位学长,假如我们的家里人,我们恭恭敬敬的给他一杯茶,他反而觉得我们不正常,当下心里好不好受?好不好受?不好受。为什么不好受?我都这么做了,你还这样。所以烦恼的根在哪?我啊,我贪、我瞋、我慢啊。擒贼要擒王,我们一定要把它给抓住,然后把尚方宝剑抽出来,直断其根,这棵毒树从根上就把它给砍断,从此你就没烦恼了。你们怎么好像只有我抽出来了,你们好像表情都不是抽出来的样子,重来啊。我们说要随文入观,这个道理一下子就进去了,你的脸色就不一样了。

大家有没有跟亲戚朋友谈话,谈着谈着,他本来揪着一张脸,突然听懂了,那个执着一放下,哇,那个脸色开始红润。有没有这个经验?有。所以大家我们听这一些道理,真的把它听下去了,待会儿脸上就放光了。现在就有些人都放光了,是吧。所以放下才能真正轻松、真正自在。

而今天我们做好,人家还不认同,原因不在对方,在我们自己。因为我们十几年态度不好了,一下子变好,人家不能适应,甚至于还想:其中不知道有没有诈,今天是怎么搞的,对我这么好,到底要提什么要求了。这个都代表我们以前没有无求的付出,一付出了,让人家觉得浑身不自在。所以行有不得,反求诸已是很有道理的。

有一个太太确确实实很恭敬给她先生倒茶,她先生说妳今天很不正常。我们很能理解别人为什么这么说,所以这个太太就跟她先生讲:我今天很正常,我以前不正常。我以后都会很正常!大家感受感受,她先生听到她这么样笃定的三句话,我看也会很佩服她。当然,说了以后还要真干,真做了,人家真的佩服。每一句言语都是从我们真实心当中流露出来的。

好,所以,刘总看到先生这样,知道男儿志在四方,赶紧说:哎,我身体都挺好的,你赶紧去工作吧。先生就高高兴兴的开始去创事业了。从此刘总就把孩子、把家里这些责任都扛上肩上来了,而且把先生也照顾得很好。想到可能是父母给她讲的,男人在街上走,就看到女人的哎,妳们女同胞怎么都没什么反应呢?(男学员答:一双手。)哎哟,我觉得很有意思,都是男人记得,女人不记得。可能是男人都说,说妳们的、说妳们的,记住啦!女人都说,我偏不听,我偏不听。那麻烦了。所以,勇于承担这些教诲,很好。当然我们听了之后不能去要求女人,不然我们也堕落了。听的时候都嗯,我太太这一条没做到,那一条没做到,好啊,回去好好说说她,那就麻烦了,这么样回去了,五十步笑百步。我们自己都没改,就开始要求别人了。太太边听边说:你也没好到哪里去,还敢讲我。所以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所有的道理都是来要求自己的。

今天男人在路上、街上走,见到女人的那双手;女人在街上走,她假如笑得很灿烂,也看到了她男人的修养。是不?你让自己的太太脸揪得跟什么似的,然后那个脸上眉头深锁,还能把苍蝇给夹住,那这个男人就真的是太不体谅、太不疼惜自己的太太了。好,所以举一要反三。

我们看,今天刘总对先生的体恤,假如她顾及到自己很多了,她就不会做得这么彻底了。她希望先生晚回来的时候,热水、热汤,马上端给他喝。那个暖的不是胃,是心啊!夫妻一条心,黄土变成金。而且我们感受感受,有一个这么体恤自己的另一半在家里等,男人一把事办完了,赶紧回家,就不会在外面流连忘返了。假如这个男人想着,回家又得看脸色了,那他就能拖多晚就拖多晚。所以家庭是需要经营的,用我们那一颗时时为对方设想的心,就把整家人的心都凝聚在一起了。

包含刘总也提到了,她先生有抽烟,虽然不是好习惯,但是,没有要求,尊重、包容,慢慢的对方体恤到那一份尊重、包容,自己时节因缘成熟了,不好意思了,就戒掉了。所以刘总讲到,互相尊重,相信彼此的关系会愈变愈好。反过来,互相指责,关系会愈变愈不好了。

所以夫妻相处,大家从整个演讲当中可以体会到,要设身处地,要为对方想,要尊重,要包容,还要善巧方便,用对方可以接受的方式提醒他,不要很急,不要很冲,不要忽略了他的面子。严以律己,我们不要面子;但宽以待人,要给别人留面子。

刘总有讲到,她先生急的时候,她就对着他笑,然后自己就很自然变得慢,慢慢的先生就感觉到了,自己也慢慢调慢下来了。有时候可能情绪上来了,拉拉他的衣服、踩踩他的脚,是吧,当然不要踩太大力,给他一个示意。或者摸摸他的手腕,传递一下那一份温柔、传递一下那一份提醒,先生情绪就下来了。所以家人相处,有时候肢体语言可以起很大的作用。当然那是用柔软的心的一个体恤、提醒。

再来也有提到,先生面临事业上的一些状况的时候,适当的劝告。所以,刘总的一段话,也给我们人生很好的启示:别把钱看得太重!钱能解决的事都是小事。这人生别被钱给绊倒了。诸位学长,我现在讲一遍,我就不会忘记了,那以后刘总这一些非常宝贵的人生经验,我们也能够去供养给大众。所以人每一天见贤思齐,都把人家的好记住了,每天都有很好的感悟、提升跟积累。

好,这个是刘总跟先生之间的相处。包含跟孩子的相处,教育孩子。事实上,所有能把孩子教育好、家庭经营好的人,他们做的,其实都跟经典是相应的。虽然她可能没有读过经典。可是我们会好奇,没有读过经典怎么懂?大家想,古代很多女子她没有读过书,可是为什么她都知道这些大节大义呢?这里就突显了我们整个民族最重要的力量在家庭、家族,这些家族的长辈都给下一代一个好的榜样,每一个人成长都在潜移默化当中,学到了这些做人的态度。所以我们说父慈子孝,父母、长辈的慈爱在哪里表现出来?在念念都要给孩子做好榜样的这个存心,表现出来。我们说我多爱孩子,那个是口头上的。念念能给孩子好榜样,那是真情真爱,是理智的。

我自己在马来西亚遇到一位孔子的后代,一位女士,那应该都是七十几代。她前几个月才读《弟子规》,可是她打开《弟子规》读的时候,她非常的感动、非常的熟悉。她觉得她每读一句,小时候家里的情景就浮现在她的脑海里。她读到,父母呼,应勿缓,她的叔叔、伯伯、父亲,一看到爷爷奶奶一叫,赶紧:爸,妈,有什么事吗?父母命,行勿懒,父母交待的事,这些长辈都赶紧去做。冬则温,夏则凊,他们这些长辈给爷爷奶奶铺床,关心体恤生活需要,都浮现出来了。家里面整整齐齐,置冠服,有定位。兄弟之间几十年从来没有红过脸,兄弟睦,孝在中,言语忍,忿自泯。看到家里有事,兄弟不分彼此,赶紧拿钱出来解决、支持,财物轻,怨何生。

那诸位学长,请问这一位女士,孔女士她学过《弟子规》没有?所以我们说学习重实质,不重形式。实质是身教,是整个环境每天都在教育她。所以这个家道,都是在潜移默化当中自然承传下来了。

所以教儿婴孩,孩子在胎中,三岁以前就是教他的黄金时段。所以刘总那一天讲说,六岁以前,孩子都一直看着大人,做好榜样给他看。六岁以后,孩子的能力、行为动作比较灵活了,领着他做。教孩子都要陪伴啊,都要引导、教导的。十二岁到十八岁,跟他商量。十八岁以后,分享给他听,让孩子很自然的从父母长辈的人生当中得到启发。其实人与人相处非常微妙在哪里?你愈想要求、愈想控制,他就偏不听你的。你愈尊重他,愈没有控制的念头,只是很真诚的跟他商量,他反而很愿意听我们讲。

我在自己成长的过程当中,体会最深的就是父母对我们没有丝毫的占有、丝毫控制的念头,所以我们无形当中,也受到这样的影响。所以处事,我们对人也不要求,也不想去控制。人家愿意听,我们就尽力讲;人家不愿意听,我们也不要生气,也不要要求。我们没压力,对方也没有压力。所以我很喜欢听我爸爸讲话。有什么要重大决定了,爸,你帮我看看,哪一些可能是要提醒注意的。

当然更好的是,我们提升自己的智慧,到孩子非常佩服我们,那你不用找他,他自己来找你。就像刘总的先生庞总,他的孩子说了,大方向,战略布置,一定要请教老爸。是吧,这个就是孩子很佩服自己的父母。为什么?有德有智慧。卢叔叔也做到了。他的孩子有什么人生重大的问题,都要来请教。而且他儿子来请教他,还得要排时间,他会跟他儿子说:对不起,这些大哥哥、大姐姐跟我排了时间了,你要下礼拜再来。他儿子可不可怜?不可怜啊,学到他父亲胸怀天下。再来,更珍惜可以跟父亲请教的机会。所以父母能做到让孩子这么佩服,那是做得非常好。所以有一次父亲节,很多这些晚辈都来给卢叔叔、卢妈妈祝福,结果他孩子看了,有点酸溜溜的,这是我爸。好像都被分走了。

好,而刘总谈的这个教育孩子的过程,我们也从中记住这些重要的原则。从小给孩子立规矩,从小孩子懂得做事要计划,有时间观念。两岁就开始教了,却是他一生受用的习惯。所以爱孩子还要看得很深远,防微杜渐、深谋远虑。可能当时候在要求,孩子还是有一点难受,但必须突破。你也不能因为孩子难受了,你就不严格要求他。你不严格了,他习惯没养成,一辈子都被坏习惯拖着走,就麻烦了。

还有很重要的,一定要让孩子觉得我们时时都陪伴着他。所以刘总都陪孩子学习,等养成学习习惯了,他就可以独立学习,你还不用花很多补习费了。

还有这个家庭会议,最重要的就是形成家里的一个氛围,都是先检讨自己。谁来带头?父母带头,长辈带头。而且还有一点,反省自己之外,这家庭会议就是家里人能常常说说心里话,有沟通。不沟通,慢慢的就疏远,甚至会有误会、隔阂。所以这个家庭会议不可少,互相彼此了解目前的状况、心里的想法,充分交流一下。甚至于是遇到的好的事情,体会到的好的道理,这一份喜悦,跟家里的人共同分享,这叫意和同悦。我们成长了,家里的人也成长了。

而孩子大了,跟他沟通,有时候要懂得柔软、幽默一点。我们有时候劝人太直接,人家很难接受。刘总跟她儿子提醒,逆反期过了没有?是吧?她孩子说,还没有!但是,有没有作用?很有作用啊。因为他感觉到妈妈很柔软,很尊重他,并没有指责他。但是他一句一句记住了,哎哟,逆反期、逆反期,对哦,不能给妈妈添麻烦,不能乱发脾气了。这个都是善巧方便。

而这个游戏机风波就提醒我们,为人父母、长辈,只要要求孩子不要做的,自己首先不要做。你要孩子不看电视,自己一定不能看电视。不然,孩子心里不服:都你大人能做,我们都不能做。

其实让孩子对父母不服,那是孩子最痛苦的事情。孩子的天性,尊重、爱他的父母。我们能有好的德行,让他这一份天性终身保持,那孩子是天底下最幸福的。假如我们父母都是言行不一致,孩子的内心一直在受到煎熬,因为他尊重的人怎么是这个样子?扭曲了他的人格啊!所以我们看到孩子不尊重父母,我不只没有责怪他的心,我还觉得这个孩子一生,苦不堪言啊,他不可能有真正的快乐。能够让孩子跟父母之间的那份亲爱终身保持,那是给予他人生最大的幸福了。

这里我们也回想到刘总她的母亲,当她拿钱给母亲的时候,母亲还提醒她,有没有给婆婆?这样的丈人、丈母娘那是太不简单了,时时提醒自己的女儿一定要视自己的公公婆婆像自己的父母一样。

好,所以从刘总这一些家庭的相处,确实是不贪、不瞋、不痴、不慢、不疑。最后刘总也跟大家交流女子四个字送给大家,哪四个字呢?礼、敬、柔、顺。那当然了,男子也要礼敬柔顺啊。当身边的人刚好情绪上来,比较硬了,我们要怎么样?得柔啊,不能硬碰硬,就冲突起来了。有时候对方很坚持了,我们再跟着坚持,可能就要伤和气了,这个时候也懂得先顺一下,没有关系。要懂得疏导,不要硬防堵。

所以有一对夫妻,结婚六十多年了,老先生都九十岁了。而六十多年来夫妻相处,从来没有言语的冲突,没有红过脸。结果这个晚辈很懂事,赶紧挖宝请教:老爷爷,你们夫妻是怎么相处的,给我们承传宝贵经验。结果这个老爷爷就跟他们这些年轻人说了,我们结婚的时候有约法三章,就是,在孩子的面前绝对不能够生气。只要另一半情绪上来了,另外一半赶紧出去走一走,一个巴掌就拍不响了。接着,这个老先生笑着说:我告诉你,这六十多年来,都是我先出去的。

我们感受一下他们夫妻相处的这种情景。比方说,太太有点上火了,先生一感觉到了,头低下来,赶紧出去散步了。太太站在那里,当下有什么感受?太太心里想:哇,怎么又是我?都是我先动气的。所以每经历这样的情境,对她的先生更加的佩服。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太太心里想:哎呀,还是我不对,先生修养好。

先生出去散步了,也不可以走太久,因为现在听说吵架跳水的很多,所以十五分钟赶快回来,不要让太太操心。处处时时,体恤对方的心,设身处地,赶紧回来。这个时候太太不好意思了,女子都是比较含蓄,比较难为情,赶紧倒杯茶,然后过来的时候,不好意思看,还要这样,放着。她愈不看你,你要愈体恤她那种婉约的美,人要懂得欣赏。

好,当太太这么难为情把茶放下来了,那我们当先生的应该怎么做?人家已经这么难堪了,应该怎么做?这个时候假如先生都不体恤她,还说,妳看,又是妳先发脾气了吧,还是我修养好。他太太说,你有什么了不起,唰(把茶泼过来)。这个叫自取其辱。我们会受到侮辱,往往可能是自己的态度招感别人的侮辱来的。这个时候就不近人情了,给人难堪,招来这样的冲突了。

这个时候应该是设身处地,人家难堪了,要赶紧给人家台阶下。当下赶紧转移话题:太太,刚好今天下午有空,好久没回去看我岳父岳母了,下午买点水果,我们回去看看老人。不只不计较,马上又想到她的父母。大家想想,太太感不感动?诸位男士,你们怎么一点反应都没有?太太感不感动?感动。感动多久?感动多久?你们也都没反应,这一辈子还没遇到这样的礼遇是吧?哦,夫妻是要互相疼的,互相感动的。感动一辈子啊。夫妻一条心,黄土变成金,能够时时都这样体恤,那个力量不可思议。

好,所以调伏得了情绪,才能让家庭愈来愈好。所以最后的这个礼敬柔顺,我们好好记在心上,也不辜负刘总跑这么远来给我们传经送宝,这个叫知缘、惜缘、造缘。不然人什么时候堕落?福气愈大,愈堕落。不珍惜,哎哟,我来这儿,刘总我都见过了,王教授我也见过了,我都跟他们喝茶呢。哇,缘分好了、多了,反而变成不珍惜了,就浪费掉了。可能还比不上没见过的,在电视上看刘总讲生为女人,人家恭恭敬敬听,那个收获比我们大多了。所以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

最后,贪、瞋、痴、慢,还有一个疑。一个人在修学的路上,这个疑也是很大的障碍。比方,怀疑自己。其实人再大的挑战都不能够击败他,只要他百折不挠,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怕就怕他不信任自己了,自己退缩了,否定自己了,那就麻烦了,谁也帮不上忙了。所以去这个怀疑,首先不能怀疑自己。不能怀疑经典、不能怀疑他人。不然所有人的不好统统瘀积在你的心里面。你说:可是他确实做得不对啊。不对是苟不教,性乃迁嘛,他被习气拉着走嘛。可是他人之初,性本善时时都在啊!这个时候不只不怀疑他,想方法怎么做一个好榜样,把他的善给激发出来,才对。就更不是去怀疑他、去指责,甚至去跟他对立了,那就错了,方向错了。

所以我们不怀疑自己,我们了解自己,我们把握好自己,我们这一生要成就自己的智慧、慧命。成就了自己,才能去成就别人。欲爱人者先自爱,欲助人者先自助,欲救人者先自救。我们自己都泥菩萨过江,每天都闷闷不乐了,怎么去让人快乐?

你看人在谈感情的时候,我一定让妳幸福!自己就一张苦瓜脸,怎么让人家幸福?是不?所以我都会问他们一个问题:一加一等于多少?这些年轻的男女有时候跟我们在交流什么时候适合结婚,我会出这一题给他做。

一加一等于多少?大于二,是吧?好,这个对的。两个人相处的过程当中,都能激发对方的潜能、信心,这个是相得益彰,互相成就,大于二啊。

一加一假如小于二呢?甚至于小于零呢?有没有可能?有。现在,超过一半都是这个。一谈恋爱,两个人智商都下降,互相摧残、互相伤害,有没有?出人命的都有。那哪叫爱啊?那叫欲望、那叫控制、那叫使坏。随顺习气在做事情,哪是爱对方。好,一加一要大于二才可以结婚啊,不然就别添麻烦,给自己添麻烦,还给社会添麻烦。

还有没有?一加一等于多少?可是你一加一要大于二,你得要有智慧去引领他(她)。这叫领妻成道,助夫成德,才会大于二。还有没有?一,是吧?这个很好,夫妻是一体,不可分,不分彼此,同甘共苦,一加一就等于一了。

还有没有?无限大。哦,这个是有听懂了学贵立志。立什么志?结婚都要立志。我夫妻可以把恩义、情义、道义演出来,给社会带个好风气!有志气。

所以,诸位学长,你们结婚都不要白结,现在结婚也要彰显婚姻的意义。你们以后结婚的话,一定要把这个婚义展现在所有来参加婚礼的人,不要去瞎闹一场,这根本就是浪费别人的时间。让他们可以看到喝交杯酒,是吧,拜父母、感激父母,让所有参与婚礼的人不只肚子吃饱了,还吃到很好的精神食粮。OK?你说:哎哟,蔡老师,我都结婚了,讲这个没有用。你还有孩子嘛,你还有朋友嘛,都可以劝他们做有意义的婚礼。我们再找个时间播一下我们董老师跟肖老师结婚那个给你们看一下。这个以后可以好好的推展,才有意义。不然现在那婚礼,哎呀,去都是乱成一团。还有请那个小姐穿得很少,在上面跳舞。搞什么,乱来!社会风气都搞坏了。

好,一加一等于无限大。还有没有?哦,培养出圣人来。这个还一加一等于三。因为国内是计划生育,所以一加一等于三,后面就要守法。

好,所以我们看《德育故事》里面很多夫妻相处,都成为千古美谈。汉朝的宋弘,皇帝的姐姐看上他了。他说,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我怎么可以抛弃我的糟糠、原配呢。你看这一句话,传诵了几千年,依然还在震撼着人的心灵。所以这个真的,一加一可以是无限大。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好,那这个不疑,我们就要从不怀疑自己(做起)。我以前很没有信心的,大家看得出来吗?我长这个样子还能有信心吗?从小又没有什么才能。什么参加比赛,我记忆当中几乎没有我的份。然后姐姐又是常常全校第一名。一遇到颁奖,我的头就是这样(低下来),因为我姐姐又上去了。然后同学知道了,又:你姐上去了。言下之意就是我差太多了。然后写文章,刚好我那个国文老师又知道我姐姐是谁,又把我姐姐的文章拿来作模板,发给我们大家。结果我们老师拿着,蔡蓉青,啧,同一个家庭教出来的孩子,语文能力为什么差这么多?大家有没有回到二十多年前,我还是很可爱的小男孩的时候,我的心在滴血。

人,心里有障碍,那个信心都出不来了。不过后来我还真的有参加比赛过。什么比赛呢?辩论比赛。跟大家讲过没有?我参加辩论比赛,为什么是我去参加?因为学长找不到人了。反正我的机会就是找不到人,才会轮到我。结果我就去了。那个辩论,讲话都要很凶,我又学不来。讲讲讲,要讲十五分钟,我讲七、八分钟就没词了。可是规定不能下台,得站到时间,锵,才可以下来。然后我就站在上面,就这样傻笑,就是二十多年前开始练的了,就这么笑过来了。所以什么事都不是坏事,对自己都是一种历炼。很糗的时候,也是练自己面子要放下来,都是好事。后来去念师范学院了,哎哟,参加八百公尺接力,得了第三名,因为只有三队参加。所以我拿着那个奖牌不知道是要高兴还是要难过。

所以在目前的这个社会状况,一个人没什么才华,长得又不怎么样,说要很有信心,我觉得挺难。所以,常常还要问人家:你觉得我这个人怎么样?朋友说:你要听真的,还是要听假的?听真的,又期待,又怕受伤害。人家在传,哦,心理测验,赶紧做心理测验,看看我的个性是什么状况。结果做出来,你得四十分,你的个性很象老虎型的;或者你得五十分,你的个性很像无尾熊型的、很像孔雀型的。拿着那个做出来的试验,给朋友:哎,我很像孔雀;我很像无尾熊。你说人活到什么分上去了?很像畜生还高兴半天。所以人这个信心跌到什么程度了。古代几千年来说我要效法尧舜,从没有哪个时代说我像孔雀很高兴的。所以大家从这里体会到什么?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人不读经,堕落到什么程度了还沾沾自喜。

甚至于我们教科书里面编的那些理论,我念教育学分的时候,拿狗做实验、拿猫做实验、拿老鼠做实验,实验出来的结果,拿来教人。这个就是目前有一些教育理论是这么教的。那大家想一想,拿狗、拿猫、拿老鼠的实验来教人,会把人教成什么?教成狗、猫算不错了。为什么?我们的目标是狗跟猫嘛,一不小心他变什么?猫狗不如嘛。对啊,你目标是狗跟猫的行为,那他当然是猫狗不如。

所以现在年轻人干出猫狗不如的事太多了,你能怪他吗?我们到底拿了什么教他们?狗跟猫不就是欲望,给它点东西吃,它口水就流下来,你拿那个去教孩子啊?真的,那实验就是这么来的,那你都是往欲望跟畜生的那个需求去教孩子。孩子长那么大,二十来岁了,没读过《三字经》,三才者,天地人啊!这么大的格局,你拿那种试验结果来教他,把他糟蹋了。人之初,性本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人才能真正了解自己有明德、有本善,他不糟蹋他自己,他信任他自己啊。

所以我没有信心,后来读了祖宗的经典,我信心就恢复了。为什么?因为我坚信一点:哪有我们的祖宗会骗我们的道理?打死我都不相信。哪有可能孔子、孟子、圣贤人会骗人?占人家一点便宜都不愿意了,怎么可能欺骗人呢?坚信他们的教诲,慢慢的,随着我们自己把习气放下,自己的明德、智慧、德能,慢慢在提升。真实不虚的教诲!

所以我们以前都看错自己了,也看错别人了。我们常说,不能戴着有色的眼镜看别人。有时候跟朋友谈话,哎呀,那个人我知道啦,他就是怎样怎样怎样,他就是脾气不好,我对他太了解了,他就是傲慢。请问,我们看他看对了吗?看到的都是他染上的尘埃、污垢,不是他本来的样子啦。他本来的样子是本善、是明德!我们对这一点要明白,不能怀疑别人。

所以首先我们得把我们有色的眼镜拿下来,信任自己、信任别人。只要人能把贪、瞋、痴、慢这些习性给去掉了,他本来那种赤子之心、天真的模样,就展现出来了。那当然,首先还是要求自己。我们现在把有色的眼镜拿掉,不要用执着去看别人,不要用分别去看别人。

这个道具(红蓝黄三张塑料薄片)做很久了,还是用一下好。你看我们戴着有色的眼镜看人,看成什么样子?看不清楚了,看扭曲了,是吧?当我们把执着拿掉,这个人就可爱多了,有没有?是吧。当我们把分别再拿掉,这个人挺好看的,我看大家都挺好看的。再把这个妄想给拿掉,本来面目就看到了。看到了自己的本来面目,也看到了别人的本来面目。所以,真正要放下的是怀疑,要放下的是分别跟执着。这个是真正的功夫了。

所以,信任自己,再来,信任家人、信任朋友。哪怕他有做不对的地方,我们还是相信他能改,就对了。别人相不相信我,我不罣碍,我们一定相信别人人之初,性本善。

孔子曾经七天在陈蔡绝粮没有饭吃。结果刚好这个子贡很厉害,冲出去找到了粮食回来,就请颜回煮粥。大家七天没饭吃了,颜回赶紧在那儿煮粥。结果煮煮煮,水蒸汽冒上去了,那个土房子湿润,刚好一个土块就掉到粥里面去了。说时迟、那时快,颜回怕这一个土块把整个粥都给搞砸了,赶紧把它舀起来。结果一舀起来,心里想:扔掉太可惜了,可是给别的师兄弟吃,他又不忍心,自己就给吃下去了。结果刚好要吃下去的时候,子贡进来检查,嗯?看到了。动作哦!

大家注意,见未真,勿轻言,你亲眼看到都不一定是真相,为什么?你没有看到对方是什么心境啊。所以我们有时候要克服一个态度:随便马上就下判断。太武断了,这个会形成很多不必要的误会。

子贡一看,哎呀,就出去了。然后就去跟孔子讲:夫子,仁人廉士遇到很困穷的时候,会不会改变他的节义?孔子说:会改变的就不叫仁人廉士了,所以一定是不会改变的。接着,子贡又问第二个问题了:那颜回是不是仁人廉士呢?孔子说:我观察他很久了,一定是!结果子贡说:老师啊,我刚刚看到他偷粥吃呢。当下孔子说:虽然你看到了,我想另有原因。

孔子这个回答,人情练达。假如孔子马上说,一定是你看错了,不可能是颜回偷吃了,那可能子贡就说:老师,你只相信他,不相信我。那麻烦了,就伤了这个学生的心了,是吧?这个就是人情练达,你不能喜欢一个人就得罪另外一个人,那就不理智了。还是保持一个信任的态度。我想另有原因。这么讲了,人家子贡也不会说什么。

把颜回找过来,问话也很有技巧。颜回,你有没有偷粥吃?那一头雾水啦。夫子很了解颜回处世的态度,非常恭敬祖先。所以颜回一进来,夫子说:我梦见我的祖先了,可能是祖先要来帮助我们突破重围。你那个粥煮好了,先拿来祭祀祖先。颜回马上:老师,这个已经土掉下来了,不能给祖先吃了,不能祭祀了。哇,一问,真相大白。哦,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大家都明白了,子贡也觉得不好意思。

这个时候能不能走过去说:子贡,你看!你看!那子贡就无地自容了。所以你看这个应对当中,都是一种柔软,跟给人台阶下的修养。所以这个是朋友、兄弟、师兄弟之间真的要很好的互相信任。

好,那这一节课先到这里,谢谢大家。

因为这个要录一个半小时,不能多讲,您先停一下(对中心摄影同仁讲)。

我其实是还想唱一首歌才结束,不过我又怕那个录的时间太短了,我又怕给人家添麻烦,是吧。而且,我们唱的时候,就能了解这个爱是什么。爱真的是不贪、不瞋、不痴、不慢、不疑。而且我们能做到这样的修养叫自爱,而也能去爱人。你夹杂着贪瞋痴慢,是去伤害人,不是去爱人。所以爱的真谛这一首歌,就是不贪、不瞋、不痴、不慢、不疑。当然,大家歌也不能白听,我们今天唱也好、听也好,都把每一句歌词流入我们的心田,变成我们的人生态度。哇,那唱一首歌唱完,气质都变了。相信吗?(相信!)好,我们来试看看,会唱的我们一起唱。(老师边唱,边指着每句歌词对应的板书:不贪、不瞋、不痴、不慢、不疑)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不瞋),爱是不嫉妒(不瞋)。

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慢),不做害羞的事(不痴)。

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贪),不轻易发怒(不瞋)。

不计算人家的恶(不瞋),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不痴)。

凡事包容(不瞋),凡事相信(不疑),凡事盼望(不疑)。

凡事忍耐,凡事要忍耐(不瞋),

爱是永不止息不止息(真心)

谢谢!最后,不止息、不停,才是真爱,是吧?我刚刚边唱边指,大家知道我的意思哦,我不是打拍子。就是不怀疑、就是信任,不发脾气就是不瞋,然后不求自己的益处就是不贪。

好,谢谢大家!

End

中国佛教第一僧 朱士行

◎无 碍汉、魏时代,官方是不准汉人出家的。当时佛教如同黄老学说一样,只是在社会上层和知识分子中流传和崇信。沙门不入王者,没有出家受戒的僧人,就连伊存、景卢等,也仅是居士、信徒而已。直到西晋后赵石虎时代

新时代下中国佛教慈善的特点

明生法师慈善是学佛的根本,要成为佛教徒生命的全部  作为中国佛教协会慈善委员会的主任,我有责任跟大家讲清楚我们为什么要做慈善。我觉得做慈善工作是我们佛教徒学佛的根本,因为我们的目的是在利生,也就是说弘

对治中国人通病的佛法

◎ 太 虚佛如一个大医生,能善知一切的方药,遍医一切的病症。又如一个医剂师,能采集一切的药材,配成一切的药品。佛法如一部大医书,种种的病理医方,无不载明。又如一爿大药铺,种种的药材药品无不备蓄。但医药

李炳南:孝是中国人的根性

中国的古训夫孝德之本也百行孝为先这一类的话很多,不能枚举,只就这两句上看,便知做人的根本是个孝字。父母活著的奉养,死了的丧葬,都要尽上十二分力量去办,这也不算完事,还得永远的祭祀,才觉孝道无亏。佛教讲

李炳南:释迦佛有没有在中国现身教化?

问:释迦佛有没有在中国现身教化呢?(林秀艳)答:释尊法身,遍满虚空,娑婆世界,处处应现,不过我辈凡夫,睹面不识。隋朝智者大师,人以释迦呼之,此其显者,暗示者则不知凡几矣。再者,释尊之舍利,与众圣典记律

汉明帝夜梦金人,佛法传到中国的一个胜妙缘起

汉明帝夜梦金人,是佛法正式传到中国的一个胜妙的缘起。这在《后汉书》里都有记载。汉明帝刘庄,在永平十年,就是公元64年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金黄色的高大的人,项背后面有日月之光,来到他的庭院当中。这个梦很

钟茂森:往生净土之正因(第十集)

尊敬的主七和尚,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大家好。接到念佛同修的一些问题,其中提到对于念佛怎么念法,以及可能出现的境界,有疑惑,那么想抽一点时间谈一下这个问题。念佛要是会念,就很容易得到三昧;如果不会念

钟茂森:无量寿共修念佛法会讲话(第十集)

尊敬的诸位同修大德,大家好!大家刚才观赏了这个影片,有没有得到什么样的启发?记不记得刚才字幕里面的其中一、二句话?对,只要记得这句话,「能够一心念佛,就能化解灾难」。我们现在面临十二月二十一号就只剩两

钟茂森: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第十集)

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大家晚上好!我们继续来学习《无量寿经》的四十八愿,我们来看第二十二到二十四愿,我们把今天要讲的经文一起念一下:【我作佛时。国无妇女。若有女人。闻我名字。得清净信。发菩提心

钟茂森:沙弥律要节录(第十集)

【三十一、经云,佛告比丘:若人偷盗他物,命终生地狱中,猛火烧身,烊铜灌口,镬汤炉炭,刀山剑树,煻火粪尿,磨磨碓舂,受种种酸楚苦痛,不可称计。地狱罪毕,生畜生中,以偿他力。】这一条所说的跟《地藏菩萨本愿

钟茂森:君子修身之道—由弟子规入论语(第十集)

尊敬的诸位仁者,大家好!请坐。我们继续来学习「君子修身之道-由弟子规入论语」。在《弟子规》当中第二部分是「出则弟」,我们现在继续来讲。「出则弟」,这个「弟」主要就是讲到的恭敬和友爱,不仅是对兄弟姐妹,

钟茂森:养正遗规选讲—朱子治家格言(第十集)

尊敬的诸位大德,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朱子治家格言》,请看第四十九句:【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余欢。】这句话是教我们要以和为贵。家里能够和气平安,虽然衣食缺少了,也觉得快乐。这个『饔飧』,「饔」

钟茂森:振兴中国精神(第二集)

尊敬的诸位仁者,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振兴中国精神」。昨天我们给大家介绍了中国精神十条纲领头三条,所谓是「一体、二相、三宝」,这三条是讲我们本性,或者是自性体相用,我们用性德来代表,这是我们本来的样

钟茂森:振兴中国精神(第一集)

尊敬的诸位仁者,大家好!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中国精神。在最近我们看到,我们国家在提倡「构建和谐社会,复兴中国精神」,中国精神到底是什么,如何来复兴?这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话题。【中国精神。】可以说是做为一

钟茂森:振兴中国精神(第三集)

尊敬的诸位仁者,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振兴中国精神」。前两集我们学习了中国精神十大纲领里面从一到六。一到三讲明德,是我们的本来面目;四到十是修德,明明德,这是我们修学的纲领,我们讲了四勿、五常和六和

中国佛教义学概说

佛教是一种以信仰为根本、解脱为目的、教育为中心、文化为纽带的宗教,教理研究是佛教信仰的理论基础,是学佛修行必不可少的重要步骤。佛陀把学习佛法归纳为闻思修三个步骤,学佛以闻思为开端,通过对佛教教义的深

佛教传入中国

◎ 任继愈王莽时期,西域各国因王莽的倒行逆施和欺诈政策而先后叛离朝廷。始建国五年(公元13年),焉耆诸国杀都护但钦。天凤三年(公元16年),王莽派大使五威将王骏、西域都护李崇率领戊己校尉出西域,当时各

钟茂森:《文昌帝君阴骘文》研习报告(第十集)

尊敬的诸位大德,大家早上好!请坐。我们继续学习《文昌帝君阴骘文》,我们上次讲了「人能如我存心,天必锡汝以福」这一句,今天我们从:【于是训于人曰。】这句看起,这句话是承前启后。安士先生在批注当中这样说到

中国佛学的特质在禅

◎ 太 虚中国佛学,并非与发源之印度及弘扬于世界各国的截然孤立,不过从中国佛教历史研究,就有中国佛学的特殊面目与系统,把中国佛学的特殊面目与系统讲出来,故成为中国佛学。今先讲中国佛学的特质在禅:什么叫

世界眼光 中国话语

◎ 洪修平由魏道儒研究员主编,国内二十余位学者参与撰写的《世界佛教通史》(14卷)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重大科研成果,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隆重推出。这部耗时8年共800多万字的皇皇巨著,以世界的眼

当代中国佛教发展的方向

当代中国佛教发展的方向◎ 程恭让为什么要提佛教的转型发展呢?我知道有些人看到这个题目,见到转型发展的字眼,就要摇头,乃至反对,这种情结说到底就是我提过的当代中国佛教或当代中国佛教文化的第四大危机原教旨

中国佛寺志丛刊

◎ 一 音在印度,早期佛教并无寺院。佛教徒按照佛陀制定的外乞食以养色身,内乞法以养慧命的制度,白天到村镇说法,晚上回到山林,坐在树下,专修禅定。后来摩揭陀国的频毗沙罗王,布施迦蓝陀竹园,印度佛僧才有了

禅宗学在中国的发展

◎ 理 证 佛教中国化同步展开的禅的中国化,使禅与禅行的内涵不断被拓展,对心性的重视在禅学中日益突出,禅与禅行也逐渐突破原有坐禅入定的藩篱而趋向于观心守心、随缘安心。南朝时期的宝志和傅大士之禅就表现出

《中国观音文化史》前言

◎ 吴 燕白马驮经入华以来,苍狗白云,时移世易,佛教在漫长的岁月中已在中国深深扎根,尤其是观音文化, 仅仅是佛教文献典籍中的经典、法门、仪轨、经咒、图谱等,便已品种繁多,汗牛充栋;至于不同身相和材质的

蔡礼旭:弟子规种子教师研习营二(第十集)

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老师,大家早上好。我们之前讲到天下无不是之父母,天下无不是之兄弟,延伸到我们人生每一个因缘当中,我们都不要把对方的不是放在心上,造成我们对对方的不谅解,甚至对立、仇视、冲突,这样我

蔡礼旭:第二届进修班课程研讨(第十集)

蔡老师:大家好。那大家先热热身,我们复习一下刚刚上一节课谈的一些内容。栾学长。栾学长:谢谢老师。上堂课对「父慈子孝」第一条信心,非常有感受,对孩子永远抱有这样一个信念,孩子会愈来愈好。尤其是学习传统文

中国佛教思想选编本说明

楼宇烈无论从研究我国历史、文化、现状的需要来说,还是从世界文化与学术交流的需要来说,了解和研究佛教文化都是十分重要的。编选一部实用的又能系统地反映中国佛教发展的基本脉络,反映中国佛教各宗派的主要理论,

蔡礼旭:弟子规学习系列演讲_承先启后 继往开来 第十集

尊敬的诸位朋友,大家好。我们刚刚讲到苏东坡先生在十岁的时候,看到他母亲看《後汉书》叹息的这一个故事。我们可以了解到苏轼先生在小小的年纪就很有气节,就时时以这些圣贤人为榜样。苏东坡先生也曾经讲过,「古之

中国佛教的佛性理论

◎ 赖永海一如上一章所指出的,由于大乘佛教中的佛已被本体化,佛性在印度佛教中,是以一种抽象本体形式出现的,这种情形一直维持到完全中国化了的禅宗出现才告结束。而禅宗佛性理论的最大特点,就是把印度佛教中那

佛教与中国传统民俗

佛教与中国传统民俗◎ 广 行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不仅限于伦理、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更与民俗有着紧密的联系。佛教融入民俗,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由此才成为大众信仰而非仅是精英宗教。 佛教融入

中国佛教的三大语系

◎ 任继愈中国是世界上佛教体系最为完整的国家之一,佛教在我国分为三大语系,分别为:汉传佛教(汉语系佛教)、藏传佛教(藏语系佛教)和南传佛教(巴利语系佛教)。汉传佛教:佛教在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

佛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佛教哲学本身蕴藏着极深的智慧,它对宇宙人生的洞察,对人类理性的反省,对概念的分析,有着深刻独到的见解。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称誉佛教徒处在人类辩证思维的较高发展阶段上。在世界观上,佛教否认有至高无上

佛教对中国文学之影响

佛教对中国文学之影响◎星 云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无论是文体的开创、技巧的表现、文藻语法的讲究、境界的创新、内容的蕴涵、价值观的突显等,对人们思维领域的扩大,产生既深且广的影响。扩大中国文学词汇随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