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蔡礼旭:四千五百年前中国的远祖是如何教导他的后裔的(第十三集)
2024-11-03 11:14

Selamat Pagi!(马来语:早上好!)话要多讲才不会忘,歌要多唱才会熟,经要常读才能领纳于心中。今天大家很多看着我都面带微笑,不知道我今天到底出了啥事情?今天穿的不是唐装。因为穿衣服,庄重很重要,也不要好像变成世间的人都觉得我们除了唐装以外,也没什么衣服可以穿了。

所以学习不要有执着,不要太分别。尤其要时时能融入人群,融入当下的场合。比方说人家找你去爬山,你还穿个唐装去爬山,那不是穿着都变执着了。而我们中国的服饰,以至于各个民族的服饰,尤其是在庆典的时候,在正式场合的时候都非常的庄重。我们看在奥运会的时候,五十六个民族扛着国旗走出来,看每一个民族的服装都非常的庄严。任何场合我们要穿出一种国家的格局出来,重要的场合。

记得有一次在韩国举行了一次国际的会议,所有的国家民族都穿着他国家的服饰出来,结果反而中国代表穿的是西服,穿西装出来了,当场所有的人都觉得很奇怪,很尴尬。所以我们常常穿唐装也不是执着,我今天就证明给大家看,我们还是可以穿其它的服装的。但是衣冠文物,都可以带动文化的氛围,改善社会的风气。

我们看,服装怎么穿,都可以反应当下的人心跟社会风气。服装穿得很暴露了,那代表现在的人他有错误的观念,他觉得暴露是美,性感是美,这个就是偏颇掉的了。所以什么是美?是让人家听了我们的话,看了我们的装扮,心生起心灵的美跟尊重,这个才是美的东西嘛。哪有看了以后会起邪思叫做美?那真的不知道是哪门子的逻辑出现了。

所以近代,西方东进,功利的氛围,还有情色的氛围特别重。我们还觉得那个是高尚的。我们失去了一种判断的能力。我自己曾经在法国去参观一些博物馆,都是历史很悠久的博物馆。我进去之后,差不多有一半的画都是女人的身体。我讲得比较含蓄,大家听懂我的意思。好像有些人听不懂。女人的裸体。是啊,这样叫美。

五千年来,我们的文化当中没有这种东西,可是西方怎么会这么强调这个。大家再冷静看看西方的电影,绝大部分都在强调爱情。那我们冷静看看,爱的原点是什么?假如一个民族的文化不强调孝道,它的爱情是什么?很明显的是欲。为什么一个这么强调爱情的民族或者是地区,却是离婚率最高的地方?我们用结果来说话嘛,不要讲得堂而皇之的,是吧?可能八成的电影都在强调爱情,可是离婚率是愈来愈高,显然那个不是真正的爱,那个是欲。欲望似深渊啊,靠不住的,变化太快了。

所以我们昨天跟大家讲到,我们为人父母长辈的人有没有能力去分辨什么是爱、什么是欲,什么是苦、什么是乐,什么是富、什么是贵,什么是福、什么是祸?这一些我们都很清楚了,我们才能真正引领我们的孩子有正确的思想去成就他的家庭,成就他的命运。

所以第一个,我们要很清楚自己的思想观念是正确的。而父母对于家庭来讲,他很有责任心,再怎么苦,再怎么累,都觉得是他的本分,应该做的。所以走向婚姻成为父母,其实在走入婚姻的时候就有非常正确的心境、态度了,就是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这个责任心对家来讲其实就是我们常讲的承先启后、尊老爱幼的责任。

那家庭当中很重要的要家道的承传,承先,能够启发后代子孙。所以我们时时要把自己祖上的风范,爷爷奶奶的风范,要常常给孩子们说到,让他承传这些祖上的好德风,然后启发后代。很大的忌讳,是不只没有讲自己爷爷奶奶祖上的好处、祖上的付出恩德,反而还讲自己爸爸妈妈的不是,那我们的孩子的心地就坏掉了。所以常常讲自己父母,也就是爷爷奶奶的好,人才能存着一个饮水思源、知恩报恩的态度。

而这个家道的承传,我们常说忠孝为传家之本,谨慎为保家之本,我们常说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一个人很可能有一个好的开始,但是能守住、保持初心就不容易了。所以要守住家道,很可能比创业还要困难。创业的时候能吃苦,能禁得起逆境,可是真正富贵了,反而容易贪着、容易奢华。这个要有高度的警觉,才能够把家道承传得非常的好。

很多格言也提醒我们谨慎的态度。一失足成千古恨。立名于一生,失之只顷刻。比方说以男士来讲,可能他一辈子都非常的洁身自爱,到了五十几岁了,刚好名节受损,他立名于一生,一不小心,失之只顷刻之间。面对哪些境界要很谨慎,很克制呢?我们在前面讲到的,面对财、色、名、食、睡都要非常的谨慎。好,我们再复习一下,假如遇到女色的时候,要想到什么?想到毒蛇,很好。所以这个警觉性就会比较高了。

而且我们刚好上个礼拜讲到孝道。孝子的心中,时时想着不能以身羞辱父母,不能让父母感到羞耻,所以他一举手一投足不敢伤了身体让父母担心,不敢伤了名节让父母痛苦一生。所以人时时想到了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他战战兢兢,一言一行都谨慎。而且这个德有伤,贻亲羞还不只包含父母,包含我们所有的亲人。比方说,我们名节有损了、犯法了,连我们的妻儿很可能都抬不起头来。所以身体也好,名节也好,不单是自己的,还是所有爱我们的人、所有亲人的,都是相关的。我们身体受损了,真正操劳的、真正担忧的,我们的父母胜过我们,我们的亲人胜过我们。

很多人说,我的身体我自己负责,大家说这句话对不对?一个人真正病得很重了他负什么责?他就负责哎哟,哎哟,这叫负责吗?那个时候累的都是最亲的人。所以为什么说孝道的落实要从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这个态度,谨慎的态度,就从爱护自己的身体开始。

在《论语》里面,好像是孟武伯问孝,孔子说:父母唯其疾之忧。这个很有味道。大家感受一下,这一句话的关键词在哪?哪一个字是关键词?这个唯字嘛。父母因为孩子的疾而忧,那当然嘛,我们生病了父母哪有不担忧的?是不?听懂不?为什么有个唯字?人吃五谷杂粮,不大可能说连病都没生过,而为什么父母只在我们生病的时候而担忧?那就代表,儿子的德行让他不操心,唯有刚好生病的时候父母才担心,其它的事都不用挂心。这才是一个为人子的标准啊!

我自己深刻感觉我父亲那一辈真正做到了。我整个成长过程,从小爷爷奶奶都跟我们同住在一起的。我的感觉记忆当中,我的爷爷奶奶从没为我父亲操过一次心。这个真的是有责任啊,时时不愿意做出来的事还让父母担忧受怕的。所以这个是为人子的标准。

而这个疾有生病的意思,还有什么呢?不是很好的习惯。但是这个习惯又不是吃喝嫖赌,不是的,吃喝嫖赌那整个家族都抬不起头来了,不是那个有伤名节的疾。这个疾就是夫妻之间太过纵欲,这个时候父母也会担心这一点。因为父母是过来人,可是这个又不好说。

因为现在西方东进,这个概念,欲望要节制,不可太放纵,我们受到这些西方东进的影响,很不懂这个道理。所以现在人能够寿终正寝的愈来愈少,因为太过纵欲的时候身体都会受到很大的损伤,叫寡欲精神爽,思多血气衰。人要学放纵,很快,一次就会了,一次的经验,人家把他带坏了,他可能就学会了。可是要学习节制,那就不容易了。所以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由节制到放纵很容易,由放纵到节制不容易。

有一个读书人他进京赶考,那个时候都要走很久的路。结果他走到一半太想他太太了,就不考了,就回来了。诸位女士,妳的先生太想妳了,连考试都不考,回来了,妳感不感动?妳们怎么没回答,这一题这么难吗?有点感动,感觉逻辑好像又不大对,是不?所以人往往在情感跟理智当中,有时候会分不清楚。结果还不只他回来,因为他起了想太太的念头,一念遍虚空法界,就干扰了旁边没有定性的人。所以他的一个朋友说,哎呀,我也很想我太太,两个人就一起回来了。

哇,想太太那个心都发慌,连走带跑,两个人赶回来了。结果回到家,因为同一个地区嘛,住在同一个地方,然后他爸爸一看他回来,非常的生气,打了他一顿,把他捆在树上。以前父亲有威严,父亲打他,他不敢怨,把他捆起来了。就这样,到隔天早上都没把他放掉。结果隔天,看他也比较冷静下来,就把他放了。突然传来一个消息,他那个同学暴毙了,死了。后来才了解到他父亲的苦心啊。一个人连夜赶了这么多天的路途回来,那个身体属于极虚弱的状况,这个时候夫妻还行房,会非常的危险。所以他那个同学就不懂得这些道理,他爸爸也没把他绑起来。

真的很多的人不懂这些道理,所以告诉大家这个《寿康宝鉴》还是要看,不然,女子不知道怎么去关心爱护她的先生。以前的女子这些都要教的,都懂的。现在不只没学,还看西雅图夜未眠,还看第六感生死恋,都看这一些东西,哎呀,概念都模糊了。所以夫妻之间都要互相疼惜的,这都有一些禁忌。比方说生病,生病的时候男女再行房,那个都会有非常大的伤害。所以到底是爱护他、体恤他,还是都是欲望?这个我们得真正冷静下来,观照自己才是了。

所以为什么说要窒欲,节制,有分寸,这个都是值得我们要了解的。所以这个唯其疾之忧,都含有很深刻的义理在其中。

这个是跟大家讲到的谨慎为保家之本。有一个官员,好像这个事件也很震动全国,就是湛江走私案,那牵连的人非常非常的多,其中有一个官员他没有贪污。刚好我们的老师跟他认识,就跟他谈到这个事情。他说当时候看到大家一窝蜂都在贪,他也动了心了。他还在那里衡量,反正我偷了以后,进去关个几年,我孩子的大学费用都有了。正准备这么做,突然脑子里闪出来他父亲的影像。因为他的父亲是小学老师,视名节比生命还要重要。所以当想起自己的父亲,他想到:假如我真的贪污被关起来,那我父亲过的日子生不如死。这一念让他打消了去贪污的动机。结果过不了多久了,东窗事发,他的同仁都被关起来。所以他讲到这里就非常感叹的说,就是这一念孝心救了我,也救了我的家庭。我现在在中秋节、在新年,都能跟我所有的家族的亲人团聚在一起。

而我们很冷静的来看,确实是君子乐得做君子,小人冤枉做小人。今天假如真的贪污,请问他的孩子真的读大学就没问题了吗?算盘不是这么打的。第一个,他被关起来了,他的妻儿都抬不起头啊。而我们要了解,贪的那些钱是谁的钱?是老百姓的钱啊。尔奉尔禄,民脂民膏,那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钱,你拿得下手,伤了多少的阴德,折了多少的福分。这个叫取非义之财,横祸很快就来了。算盘,不是只有看到眼前的这个数字而已。

人啊,都被这个欲望冲昏了头,都把天地之间的道理给忽视掉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犯了法不只要关起来,那个福报要整个折损掉,不是你关完就没事了,妻子儿女都要遭这些横祸的。所以福田靠心耕,自己真肯报恩,真肯爱人、敬人,往后自然后福无穷。

所以这个都是告诉我们谨慎为保家之本。我们的名节、我们的身体都属于爱我们的人的,所以我们这一生活得有意义,活得有价值,所有的亲人都受到好的榜样影响,都觉得光荣。

勤俭为持家之本。为人父母的人奢侈,这个家就很难持得好。所谓大富由天,小富由勤、由俭。所以我们两代人其实就可以很冷静看到这个真相。上一代的人孩子生得不少,只有父亲赚钱,省吃俭用,这个家庭熬过来了,甚至于还没有贷款买了房子都有。现在夫妻一起赚,只有一个孩子、两个孩子,结果还贷了一大堆款,有时候还为贷款着急,还不起。差异就在有没有这个勤俭持家的态度。

勤俭有什么好处?不勤俭有什么坏处?我们下一节课来看几个故事。《德育古鉴》大家有在手上吧?有。好,我们下一节课来看几个故事。

和顺为齐家之本。家庭要充满祥和之气,家和万事才会兴。而我们常说男子要阳刚嘛,所以是刚正;女子是柔和、柔顺。刚柔之礼。

那请问刚跟柔一不一样?我们想,一个男子的刚在哪?刚在无欲则刚。无欲的人不会被境界所转,不会因境界而发怒,不会因境界而起贪心,这个才是刚!所以这个刚的精神事实上还是修养,不随着习气,随着正气,这个叫刚,这个叫道义之身,才显出他男子汉大丈夫的气概!甚至于不只是不动气,人家侮辱他、骂他,他如如不动,不跟人计较,不回嘴,这个才是刚。

而这个柔呢?柔也是不动气,绝不跟人家计较,逆来顺受。

所以大家觉得这个刚跟柔一不一样?在心性上都是修养啊,只是男女特质展现出来不大一样,可是它的本质都还在心性的修养上。不动习性,能随顺德行。所以真正的男人,刚中有柔;真正好的女人,柔中有刚。所以男人很刚强,柔起来的时候也很温柔,是不?女人很温柔,等到她遇到一些境界的时候,她比铁石还坚。

大家有没有看那个《德育故事》?哇,你看面对国家危难的时候,儿子回来了,妈,我最不放心的就是妳了。为国效忠,你流什么泪,赶紧去杀敌。然后自己带着媳妇冲上城墙去,抵御敌人到最后一刻,还不能让敌人羞辱了自己死去的身体,放火烧了自己。你说那个刚,可能男人都不一定做得到啊。所以真刚有真柔,真柔有真刚。

那这个正,正直,处事待人甚至起心动念都是顺着道理,有正气。而这个和,其实也都是懂得顺着道理、顺着情理。所以有柔为体,和为用,有这样的修养做出来了,就是非常公正无私,就是非常的和顺。所以这个是和顺为齐家之本。

调剂人情,发明事理,这八个字也很重要。其实这八个字也是在提醒我们,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事情的先后顺序不可颠倒。比方《论语》里面讲,君子信而后谏,就是亲戚朋友之间取得足够的信任才好劝谏他。未信,还没达到信任你就劝他,则以为谤己也。他不舒服了:哎呀,你是不是要毁谤我,你是不是看我不顺眼。信任够了,你劝他,他觉得你爱惜他。这就是人情,要体恤得到。

所谓交浅不言深,就是信任要够才好。我们有时候那个信任还没建立,一讲起话来连珠炮,一个接一个哒哒哒哒哒哒,结果人家很不高兴了,不接受了,我们还在那里,狗咬吕洞宾,这个人没善根,算了,我这个人讲话就是很正直。你看,自己不通人情,还要把自己抬得很高,我这个人就是正直。所以人有时候自己在倘掩饰,增一辜,自己都不知道。

所以这个人情事理感觉得到的话,就知道什么先要做,什么后面才能够顺势而为。所以调剂人情,彼此的关系、信任就够,之后才能借一些机会善巧的把一些道理供养他、提醒他。假如没有调剂人情,就是长篇大论的道理,一般都不能接受。

我们不知道有没有学长有讲过少娣感嫂?少娣感嫂这个故事确实是很有智慧。有没有哪一个学长是挑这个故事?没有。没有,我就讲;有,就你们讲。

崔少娣她要嫁到苏家,苏家有五个兄弟,她的未来的夫君是老五,所以她还没过去以前有四个大嫂。她们五个妯娌之间怎么相处?所以当她要嫁过去以前,因为她四个嫂嫂常常吵架,有时候吵得不过瘾,抄家伙,那个木棍什么都拿出来了。所以她的亲戚就叹气了,说,妳还要嫁过去呀,妳嫁过去不是很危险嘛,凶多吉少。都不看好。但是,少娣她对于人性本善有坚定的信心:我们只要诚心,都能够改善。她就嫁过去了。

结果嫁过去以后,她非常懂得礼让,懂得忍让,懂得谦让。比方回娘家拿回好东西,先让她的大嫂、先让她的侄儿来享受,先人后己,侄儿都吃了才让她的孩子来吃。然后婆婆分配:这个工作谁去做?假如看到这个嫂嫂面有难色,她调剂人情,马上过去:婆婆,我是最后来的,我年轻,这个我来就好了。又把工作给揽过去。家里一起吃饭的时候,嫂嫂没上桌,她绝不上桌。等嫂嫂坐下来,她才坐下来。

所以这一点一滴对她们的一种尊重、关心,哪有不感动人的?人的心都是什么做的?肉做的。都是有感觉的,有感情的。

甚至于有一些情况,比方说,她抱着侄儿,侄儿都还小,还在襁褓当中,抱着,哎呀,好可爱,好可爱,而且她衣服也穿的是非常正式的服装、庄严的服装。突然这个侄儿撒泡尿,然后就撒在她的衣服上面。好,诸位学长,刚好妳今天穿了一件很昂贵的衣服,然后,咻,撒在妳的身上,妳第一个念头是什么?我这件多少钱啊!哎呀,怎么办啊!可能是这个反应。

可是,这个崔少娣,因为嫂子看到这个情景,人家也不好意思,马上,哎呀,抱歉抱歉,就要把孩子给抱过去。崔少娣当下的反应:嫂子,别紧张,别吓着孩子了。衣服洗就好了,一点关系都没有。哇,你看当场大嫂是什么感觉?在这种情况,都念念的还是想到我的孩子啊。妳一心一意为她的孩子着想,感来的,人的心化掉之后,也是一心一意为妳着想。

然后因为这四个嫂嫂之间以前都是常常吵啊、骂啊,很多是是非非也是存在的。然后,这个嫂子就会来讲,哎呀,另外一个嫂嫂怎么不好怎么不好,就来讲给她听了。我们应该怎么反应?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是不是这样?那个嫂子:哦,妳给我记住,这么不给我面子。这个就不是调剂人情了嘛,不要拿道理压人。所以当她的嫂嫂来给她讲其它人的不是,有一个本事要学,叫傻笑,呵呵,呵呵,没有任何的回应,她就讲不下去了,不好意思就走了。

所以人与人相处,就是你有响应,就愈来愈起劲。比方说他骂你,你一回嘴,他就愈骂愈起劲。他骂你两三句,你没反应,他就觉得骂不下去了。他打你,你都不还手,他推你,你躺在那儿,他也不知道接着要该怎么办,他下不了台啊。所以一个巴掌拍不响。人家是非人我了,你都不回应,他也讲不下去了。他慢慢的看你都不谈这些,你的德行就感动他。哎呀,还是你有修养。

结果她的仆人也跑来给她说三道四,她斥责她的仆人,然后把她的仆人带去给她的大嫂道歉。大家觉得这么做好不好?哎呀,好像太凶了。大家要注意,不要看眼前她舒不舒服、难不难过,要看着这个仆人、这个姑娘以后是要当人家的媳妇,她假如不在其中得到教训,她以后吃不完兜着走。所以这个严格是对她的疼爱哦!

所以崔少娣这个调剂人情,自己都把榜样给做出来了。一年左右,她四个大嫂说到了,五婶大贤,被她的德行感动了,我们这些人跟她比起来真的不算人,我等非人。有没有批评人?没有。正己化人。

所以这个故事也启发我们:三争三让,天下无贪人矣;三怒三笑,天下无凶人矣。人冲突都是争一时的意气,能不争了,能让了,能微笑面对了,这些冲突就化掉了。我们看,三争三让,为什么?因为人都有良心啊,他在这些小利当中贪,你每一次都不贪,他说,你君子,我小人,他的惭愧心就起来了。

汉朝那时候很重视五经的学问,所以皇帝设了五经博士。然后刚好五经博士聚会,皇上下旨每一个人送一只羊。结果散会了,所有这些五经博士就围在那里:哎哟,哪一只羊比较肥?哎呀,这样看不准,去拿秤来称比较准。就在那里争,要拿那个最重的。结果其中一个五经博士,好像叫甄宇,看到大家在那里争,觉得很难受。

大家要了解,他们是什么身份?五经博士。那真是丢脸丢透了,都是讲经,结果蝇头小利都在争,那是有口无心了,记问之学了。所以甄宇觉得,哎呀,很惭愧,很丢脸。马上一看,那只最瘦的,牵着就走了。结果他羊一牵走,所有的人互相看一看,都不好意思。只要有人做出不贪,贪的人也会惭愧心起来。

后来皇帝知道这件事情了,皇帝很聪明,借这个机会教育天下人,所以就封甄宇叫瘦羊博士。除了五经博士以外,叫瘦羊博士。这个天下的楷模。

所以汉朝的皇帝我感觉很不简单,难怪我们叫汉人。大家看,汉文帝为母亲亲侍汤药,三年啊,不简单。而且汉朝的皇帝全部都加一个号,汉孝文帝、汉孝景帝,以孝治天下。而且大家看《弟子规》里面讲的,冬则温,夏则凊,这是东汉黄香的风范。皇帝一发觉这个榜样了,马上诏告天下,可能还亲笔御笔赞叹,写着,江夏黄香,举世无双。那天下人不都学孝道嘛!皇帝做了,又把天下的榜样立起来,所以这整个朝代都是重视孝道、德行。

东汉光武帝复兴汉室之后,因为随他打仗有很多将军,结果后来平定天下了,这些将军就在那里说,我的功劳最大,另外一个说,你算什么,我比较大,就开始争了。结果有一位将军叫做冯异大将军。冯异大将军,他的功劳应该算是最大的,可是他看到大家在那里争,他就觉得很难过。他觉得:我们为国效忠是应该的,而不是争功。他就自己默默的走出去了。要默默的,你不要:哼,无耻!然后人家说:你有什么了不起!是吧?那就不能感动人了,还给自己埋下很多对立、冲突。他默默的走出去,然后走出去就坐在一棵大树下沉思。后来皇帝知道这一件事了,就封他叫大树将军,所以天下的人都不去争功了。所以领导者能把善立起来,对整个团体的风气非常重要。

这是三争三让,天下无贪人矣。

三怒三笑,天下无凶人矣。人家恶意对我们,给我们乱发脾气,我们都不计较,还是对他很好,慢慢的,人,他就觉得不应该了。所以这个是调剂了人情,道理人家很容易就接受。甚至于可能她的嫂嫂在那里批评谁怎么样怎么样不好,崔少娣还讲,她上一次还为了妳什么很付出啊,妳不要只看到她不好,她对妳很好的!是吧,她还从中把每一个人的好提醒对方,让她不要只记她的不好。这个就能化解家庭里面很多的不愉快了。

这个是和顺为齐家之本。所以有和顺之心,总想着如何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如何让家庭更团结,就是她讲话最中心的一个态度。

最后,诗书为起家之本。人读圣贤书,才能懂得分辨是非、邪正、善恶。所以《朱子治家格言》里面有一句很重要的教诲: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总要培养孩子饮水思源的态度;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所以为人父母者,一来,正确思想;二来,正确的心态,当中,有责任心,还要把教育孩子摆在一个重要的位置。我们第三点,就跟大家谈教育孩子的问题。

一是责任心,我们传承家道,刚刚跟大家讲到几个比较重要的家道承传。当然整个《弟子规》落实在家庭,就是家道的承传。我们把刚刚的忠孝为传家之本,勤俭为持家之本,谨慎为保家之本,和顺为齐家之本,诗书为起家之本,你把它落实在生活上,落实在人与人上,其实也离不开《弟子规》那些规矩了。因为《弟子规》是行经,所有的道理都要力行出来。行经,怎么在生活工作落实,它都写出来了,叫行经。有一些是比较强调道理,解的经。它是属于行经,《弟子规》是属于行经。

第二,我们为人父母要有反省的心态。家庭里面不可能说没有一些状况出现。比方说孩子不听话了,我们为人父母者要想到,一棵树,果子酸,果子不甜了,吃起来酸溜溜的,问题出在哪?出在根坏了,根没有吸收很好的养分。所以孩子是果子,父母是根。这个时候要回过头来反省:孩子德行不好,是不是我的孝道做得不扎实,是不是我的心性、德行没有掌握好?这是第一个要反省的。第二个,我心性也不错,是不是我的方法不得当?总要从自己的心态跟方法去反思。

其实我们那一天也跟大家分享到了,人生就好像照镜子一样,我们笑,镜子也笑,重要的是我们先笑。而镜子就好像我们所面对的人事环境一样,你笑了,响应回来的也是笑;我们哭,回应回来的也是哭;我们反省,回应回来的是反省;我们指责,回应回来的就是指责。

所以,有两对夫妻住对门,住在同一栋大楼上,但是有一对是小吵天天有,大吵三六九。大家知不知道为什么大吵三六九?因为发一次大的脾气,得要调养两天,元气才会恢复过来。暴怒伤肝嘛,得要调养。但是另外一对夫妻非常的和睦、和乐,相亲相敬。

而人都有希求幸福的愿望,所以那一对常吵架的夫妻,太太有一天就到对面去请教另外那个太太,说:你们夫妻到底是怎么相处的,怎么能这么和善?结果,另外一个太太就跟她讲:我们家都是坏人,你们家都是好人。这个太太听完就想,我们家都是好人,每天吵架;你们家都是坏人,互相疼惜。她愈想愈不对劲,是不是妳在讽刺我啊?人家有时候给我们讲实话,我们还觉得人家在挖苦我们。

她一看这一位太太的表情好像不是很理解她的意思。诸位学长,当别人的表情不大了解你的意思的时候,怎么办?你讲的道理人家不好了解的时候怎么办?譬喻。讲个故事,比较容易理解。尤其举生活上的例子,她一听就懂。

所以这个太太马上说,比方说,我给先生倒一杯水,倒一杯茶,我先生走过去,不小心把它给撞倒了,我一看到,赶紧拿着抹布过去:哎呀,先生对不起对不起,我茶没有放好,害你给撞倒了。边说边赶紧把桌子擦干净。先生在旁边一看:哎呀,太太,是我不对,我不小心撞倒了,把妳的好意都糟蹋掉了,来,我来擦,我来擦才对。所以两个夫妻在那里抢抹布抢着要擦。

诸位学长,你们有没有经验,夫妻为了抢抹布擦桌子,把抹布给抢破了,有没有?哦,破得好,保证旺旺来,是不?所以当下,请问大家这一杯茶撞倒了,好事还是坏事?夫妻之间有德行,没有一件事是坏事。

你说今天孩子出现了一些状况,这个太太马上:先生,是我教得不好,我没有用心。我刚刚说先生还是太太?怎么我讲一句话,这边听到的是先生,这边听到的是太太。所以大家开悟了没有?这个世界是谁的世界?是自己的心变出来的世界。同样一句话,这边是先生,这边是太太。所以不是世界出了问题,哪里出了问题?这个心出了问题。心正了,世界都美好;心偏了,这个世界就是不好哦。

所以,当孩子出状况,这个太太马上讲:哎呀,先生,我没有教育好,我失职。这个先生马上:哎呀,我有责任啊,你已经那么用心了,是我不够付出。当夫妻是第一个反应都是我做得不够的时候,彼此都会非常感动啊,然后一起携手来协助孩子跨过这一个难关。而也从当中,相信孩子的心也会感觉到,父母对待事情都是先反省自己,他也会生惭愧。

而当事情发生,这个先生马上:妳搞什么东西?孩子教成这样!那太太也说:那你又有负了什么责任!那不就杠起来了。所以好事、坏事,决定还在人的心态跟修养上。

所以这一对夫妻互相反省,就很和乐了。而且当下太太说,今天很难得,我赶紧去泡一壶冻顶乌龙茶,我们今天好好聊一聊。大家想一想,当下那个气氛有没有比五星级饭店还要好?有啊,五星级饭店没那种气氛,而且又不花什么钱,在家里气氛最好。

这个是我们这一对夫妻的状况。所以老祖宗告诉我们,各自责,天清地宁。可是在你们家可能就不一样了,同样妳先生走过去,把茶给撞倒了。妳在旁边一看到了,马上很生气说:你走路不长眼睛是吧,要喝自己去泡!妳先生听妳这么一说,火气也上来了:妳这个女人,放杯茶都不会放,妳还能做什么!那大家想一想,这一杯茶撞倒了,两个人一吵会吵多久?烽火连三月,就一直吵下去了。甚至有可能吵到不可开交了,跑去离婚。

有一对年轻夫妻吵到要去离婚,到了那个办事的地方,办事人员一看,这么年轻,怎么吵着要离婚呢?就问他们:那你们是为什么要离婚?两个夫妻互相看一看:上个月我们为什么事吵架的?为什么小事吵架已经想不起来,就是在那个当下整个意气用事,反正我就是跟你拼到底,就不理智了。这个时候就想不起彼此的承诺,想不起双方父母的担忧,也想不起自己的下一代了。

所以说掌握情绪的人才能掌握未来,不只掌握好自己的未来,也掌握自己下一代、自己家庭的未来。掌握不了情绪可能就毁了自己,也毁了这个家。所以圣贤人教我们修养要从惩忿,把这个愤怒要能够调伏得好。

所以这一对夫妻就变成各相责,小事变大,就天翻地覆。不过好像在大陆,现在天翻地覆是好的名词是吧?那也得入境随俗,我们把它改一下。不是啊?不是都说,哎呀,这个城市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是不?那意思是说,用都市叫好的,用人叫不好的,是这个逻辑是吧?都好,反正我改这个也没关系,我改天崩地裂、日月无光可以吧。

因为很多词语有时候会因时代有点不一样,这个时候你还得随顺,但是义理不能变。所以我们这里用天崩地裂好了。比方说有一句成语叫既来之,则安之,还有出尔反尔。大家知道它原来的意思吗?《论语》里面讲: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是从这儿来的,是说远方的民族不服气我们,我们好好修养德行,敦亲睦邻,让他感动。而且感动到,他要来归顺,他要来跟我们生活在一起。我们好好帮助他,安顿好他、照顾好他,既来之,则安之。会变,现在人传成:哎呀,算了,既来之,则安之了,到时候再说了。再来,出尔反尔,是说出乎尔者,反乎尔者,就是我们今天骂人的话出去了,迟早它又会回到我们身上。《大学》里面讲,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就是这个意思,出尔反尔,就告诉我们,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所以,虽然这个道理,这两对夫妻的道理是在夫妻相处上,说实在的,孔夫子说,举一要反三。这个三不是一二三意思。我们整个中华文化的习惯,三、六、九都是表多的意思、大的意思。所以就是人能从一个道理、一个事件当中去体悟,再把这个体悟用在所有处事待人接物当中,这个就是善于学习。那各自责的态度其实都可以用在五伦关系当中。

我们从夫妻,我们直接举,比方君臣关系、同事、朋友关系,都是这样。今天一个团队、一个公司开会,第一个人上去:哎呀,这一次的活动,哪个部门做得很好,哪个同仁付出特别多。我做得不好,我们这个部门还有很多要检讨。各自责,还赞叹别人的付出。下一个部门、下一个同仁一上去,哎呀,你们做得不错,你们付出的哪一些了,我们也有不足。那一场会开下来气氛好不好?都是见人善,即思齐,都是先自我反省。这种会开下来,愈开愈有智慧。都能很理智的、很冷静的总结不足,然后效法别人的好。

可是假如第一个人上去了:这一次都是他害的,都是他那个部门不配合。各相责。下一个人上去:你好不到哪里去,你看这些也是你乱搞的。哇,那这个会会开成什么会?愈开愈误会了,就变成批斗大会了。

所以整个团体的氛围,绝对离不开人的修养。修养好了,就是太和之气;修养不好了,一触即发的冲突都有。所以故君子先慎乎德,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德行。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哦,大家最近念《大学》,真的很有《大学》的气质,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这个是跟大家谈到反省。

还有这个正己化人。不要一味的要求孩子、要求家人,首先从自己做起。我们一直在强调的,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为什么人家会怨我们?自己做得不好,还硬要求别人。人家表面上吞下去了,内心不服:你又好到哪里去了,五十步还笑我百步。

所以真能正己,那个化叫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不是刻意的,自自然然就感化别人。而正己这个心态非常重要,一定先好好做好自己。不然我们的精神都是耗在看别人不对,或者是担忧别人、指责别人,这精神统统耗在这里了。不如好好把自己做好,带动家庭的德风。所以时间一定要用在对的方向、有意义的事情上面。这个是第二个心态。

第三,我们说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教孩子是家庭的大事。

而之前我们跟大家交流到,第一个,我们对孩子要有信心。不管他现在什么情况,我们坚信人之初,性本善。而且,还要用真诚的爱心跟耐心来带领孩子。

第二,恩威并施。其实在这一些道理当中,我们都可以感觉得到,我们为什么叫中华民族,这个中字就时时提醒我们:做事不可太过,不可不及,要适当。只有恩、只有疼,没有原则、没有威严,这孩子爬到你的头上去了。只有威严,都没有亲情的爱护,那孩子看到你吓得半死,都想着,哎哟,赶紧离开这个家。那又太过了。

包含我们第三要跟大家谈的,悲智双运。你不能只有慈悲,你还要有智慧。不然,慈母多败子。你很爱他,都没有智慧去教导他,反而孩子恃宠而骄,就错了。要悲智双运。

而这个恩威并济当中,我们看这个恩,就是让孩子感觉到父母对他的爱、对他的关怀。像我父亲,很威严,不怎么笑的。结果我发现,我爸爸等我们都成人了,他当外公的时候,笑容变很多呢,都在那里含饴弄孙。我在那个时候真的我很感动!感动什么呢?原来我爸爸不笑,是为了我们不笑。对啊,你一个家里面得有人当白脸,有人当黑脸,才能震得住孩子不造次、有规矩。等孩子都成人了,这个教育也告一段落了,这个时候就比较可以笑一笑了。父亲这二十多年来就为了孩子、成就孩子,他不敢放松啊。这是威。

而这个威,绝对不要误会,好像是很凶叫威,错了。好像我们之前有写过道德之威、暴察之威、狂妄之威,有没有?是我们哪一位老师讲课的时候有讲到?肖老师有讲到。所以这个道德之威是以身作责,有这个威。所以我们就感觉父亲的德行在我们心目当中是非常崇高的,我到现在都觉得我爸的优点我还差得远,都没学好。这个崇敬自然就提起来了。

而这个恩,也是在很多生活细节当中,父亲非常的体贴入微。上次跟大家讲,我爸爸汇钱给我,大家记不记得?一心一意,这么细腻的心,都是为了不让我难受。而且我爸爸还跟我讲:在爸爸可以承受的范围,你好好去历炼。我爸的意思就是说,只要我还撑得了,你要白白花掉我多少钱,我还是会咬着牙度过去。可是你看,父亲愈是这样的心,我们就愈谨慎,不能再给父亲添麻烦了。所以告诉大家,我只要过那一次钱而已,你们不要觉得我是以前常跟我爸要钱。

而且小时候我的记忆当中,虽然男人很有威严,但是我爸隔一段时间就会:来,带你出去走走。我很高兴,然后表情还不能表现出来。然后一上摩托车,坐在我爸爸后面就偷笑,很高兴,抱着我爸爸的肚子,哇,感觉到爸爸的体温,很欢喜。这个就是有恩,有那种亲情。然后有时候就到朋友家,有时候到亲戚家。然后我爸爸就会说,这是我儿子!我感觉当下无限的光荣,抬头挺胸。而且你当下会有一种责任感,哦,你看,你出去就代表你爸,你可不能跟你爸丢脸。

这个是跟大家交流恩威并施很重要。而这个威里面除了德行的风范,它还包含父母一定要讲求原则,不然孩子予取予求,他就愈来愈放纵了。他予取予求宠坏了,父母就节节败退,不知道怎么去应对了。至于怎么讲原则,我们明天再跟大家交流。好,谢谢大家。

End

中国佛教第一僧 朱士行

◎无 碍汉、魏时代,官方是不准汉人出家的。当时佛教如同黄老学说一样,只是在社会上层和知识分子中流传和崇信。沙门不入王者,没有出家受戒的僧人,就连伊存、景卢等,也仅是居士、信徒而已。直到西晋后赵石虎时代

新时代下中国佛教慈善的特点

明生法师慈善是学佛的根本,要成为佛教徒生命的全部  作为中国佛教协会慈善委员会的主任,我有责任跟大家讲清楚我们为什么要做慈善。我觉得做慈善工作是我们佛教徒学佛的根本,因为我们的目的是在利生,也就是说弘

对治中国人通病的佛法

◎ 太 虚佛如一个大医生,能善知一切的方药,遍医一切的病症。又如一个医剂师,能采集一切的药材,配成一切的药品。佛法如一部大医书,种种的病理医方,无不载明。又如一爿大药铺,种种的药材药品无不备蓄。但医药

李炳南:孝是中国人的根性

中国的古训夫孝德之本也百行孝为先这一类的话很多,不能枚举,只就这两句上看,便知做人的根本是个孝字。父母活著的奉养,死了的丧葬,都要尽上十二分力量去办,这也不算完事,还得永远的祭祀,才觉孝道无亏。佛教讲

李炳南:释迦佛有没有在中国现身教化?

问:释迦佛有没有在中国现身教化呢?(林秀艳)答:释尊法身,遍满虚空,娑婆世界,处处应现,不过我辈凡夫,睹面不识。隋朝智者大师,人以释迦呼之,此其显者,暗示者则不知凡几矣。再者,释尊之舍利,与众圣典记律

汉明帝夜梦金人,佛法传到中国的一个胜妙缘起

汉明帝夜梦金人,是佛法正式传到中国的一个胜妙的缘起。这在《后汉书》里都有记载。汉明帝刘庄,在永平十年,就是公元64年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金黄色的高大的人,项背后面有日月之光,来到他的庭院当中。这个梦很

钟茂森:振兴中国精神(第二集)

尊敬的诸位仁者,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振兴中国精神」。昨天我们给大家介绍了中国精神十条纲领头三条,所谓是「一体、二相、三宝」,这三条是讲我们本性,或者是自性体相用,我们用性德来代表,这是我们本来的样

钟茂森:振兴中国精神(第一集)

尊敬的诸位仁者,大家好!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中国精神。在最近我们看到,我们国家在提倡「构建和谐社会,复兴中国精神」,中国精神到底是什么,如何来复兴?这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话题。【中国精神。】可以说是做为一

钟茂森:振兴中国精神(第三集)

尊敬的诸位仁者,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振兴中国精神」。前两集我们学习了中国精神十大纲领里面从一到六。一到三讲明德,是我们的本来面目;四到十是修德,明明德,这是我们修学的纲领,我们讲了四勿、五常和六和

中国佛教义学概说

佛教是一种以信仰为根本、解脱为目的、教育为中心、文化为纽带的宗教,教理研究是佛教信仰的理论基础,是学佛修行必不可少的重要步骤。佛陀把学习佛法归纳为闻思修三个步骤,学佛以闻思为开端,通过对佛教教义的深

佛教传入中国

◎ 任继愈王莽时期,西域各国因王莽的倒行逆施和欺诈政策而先后叛离朝廷。始建国五年(公元13年),焉耆诸国杀都护但钦。天凤三年(公元16年),王莽派大使五威将王骏、西域都护李崇率领戊己校尉出西域,当时各

中国佛学的特质在禅

◎ 太 虚中国佛学,并非与发源之印度及弘扬于世界各国的截然孤立,不过从中国佛教历史研究,就有中国佛学的特殊面目与系统,把中国佛学的特殊面目与系统讲出来,故成为中国佛学。今先讲中国佛学的特质在禅:什么叫

世界眼光 中国话语

◎ 洪修平由魏道儒研究员主编,国内二十余位学者参与撰写的《世界佛教通史》(14卷)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重大科研成果,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隆重推出。这部耗时8年共800多万字的皇皇巨著,以世界的眼

当代中国佛教发展的方向

当代中国佛教发展的方向◎ 程恭让为什么要提佛教的转型发展呢?我知道有些人看到这个题目,见到转型发展的字眼,就要摇头,乃至反对,这种情结说到底就是我提过的当代中国佛教或当代中国佛教文化的第四大危机原教旨

中国佛寺志丛刊

◎ 一 音在印度,早期佛教并无寺院。佛教徒按照佛陀制定的外乞食以养色身,内乞法以养慧命的制度,白天到村镇说法,晚上回到山林,坐在树下,专修禅定。后来摩揭陀国的频毗沙罗王,布施迦蓝陀竹园,印度佛僧才有了

禅宗学在中国的发展

◎ 理 证 佛教中国化同步展开的禅的中国化,使禅与禅行的内涵不断被拓展,对心性的重视在禅学中日益突出,禅与禅行也逐渐突破原有坐禅入定的藩篱而趋向于观心守心、随缘安心。南朝时期的宝志和傅大士之禅就表现出

《中国观音文化史》前言

◎ 吴 燕白马驮经入华以来,苍狗白云,时移世易,佛教在漫长的岁月中已在中国深深扎根,尤其是观音文化, 仅仅是佛教文献典籍中的经典、法门、仪轨、经咒、图谱等,便已品种繁多,汗牛充栋;至于不同身相和材质的

蔡礼旭:2007年怀恩佛学讲座《弟子规》6

2007年怀恩佛学讲座《弟子规》蔡礼旭老师主讲(第六集)2007/3/3澳洲净宗学院档名:52-200-06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大家早上好。在去年十一月份末学回到台湾,刚好有机缘能够到桃园的

蔡礼旭:2007年怀恩佛学讲座《弟子规》7

2007年怀恩佛学讲座《弟子规》蔡礼旭老师主讲(第七集)2007/3/4澳洲净宗学院档名:52-200-07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大家早上好。我们昨天讲到「首孝弟」,这个首就代表著一定要从这里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四梯次)5

幸福人生讲座(第四梯次)蔡礼旭老师主讲(第五集)2005/8/9台湾中坜善果林档名:52-138-05诸位朋友大家好!老师好!我们在大陆讲学的这一段时间接触到非常多省分的同胞,几乎是每一省都来听课,真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四梯次)1

幸福人生讲座(第四梯次)蔡礼旭老师主讲(第一集)2005/8/8台湾中坜善果林档名:52-138-01诸位朋友,大家下午好!老师好!看到这么多朋友大家一起来深入老祖宗的圣贤智慧,我的内心感到十分的喜悦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四梯次)7

幸福人生讲座(第四梯次)蔡礼旭老师主讲(第七集)2005/8/9台湾中坜善果林档名:52-138-07诸位朋友大家好!老师好!人没有智慧往往本末、真假、是非会搞颠倒了,假如不是看了「大学」这一段话,在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四梯次)9

幸福人生讲座(第四梯次)蔡礼旭老师主讲(第九集)2005/8/10台湾中坜善果林档名:52-138-09诸位朋友大家早上好!老师好!昨天我们看了「牵手人生」,昨天晚上我们看了「孔子传」,这样将近有三个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四梯次)8

幸福人生讲座(第四梯次)蔡礼旭老师主讲(第八集)2005/8/9台湾中坜善果林档名:52-138-08诸位朋友大家好!老师好!我们刚刚举了一只狗的例子,也可以了解其实所有的生物都是有灵知的,所谓「蠢动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四梯次)11

幸福人生讲座(第四梯次)蔡礼旭老师主讲(第十一集)2005/8/10台湾中坜善果林档名:52-138-11诸位朋友大家下午好!老师好!我们早上提到要学习圣贤最重要的要能体会到圣贤这些有德行人的存心,从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四梯次)13

幸福人生讲座(第四梯次)蔡礼旭老师主讲(第十三集)2005/8/10台湾中坜善果林档名:52-138-13诸位朋友大家好!老师好!我们刚刚提到一个人的思想假如从自私出发,那这样的人生走下来,以至於这样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四梯次)15

幸福人生讲座(第四梯次)蔡礼旭老师主讲(第十五集)2005/8/11台湾中坜善果林档名:52-138-15诸位朋友大家早上好!老师好!我们刚刚有提到老师一句重要的教诲、做人处事的道理,很有可能影响学生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四梯次)18

幸福人生讲座(第四梯次)蔡礼旭老师主讲(第十八集)2005/8/11台湾中坜善果林档名:52-138-18诸位朋友大家好!老师好!我们刚刚提到,我们已经知道的道理都足以让生命走向幸福,只是我们没有用它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四梯次)14

幸福人生讲座(第四梯次)蔡礼旭老师主讲(第十四集)2005/8/11台湾中坜善果林档名:52-138-14诸位朋友大家早上好!老师好!我们强调「真龙得一滴水,可以遍雨世界」,而这一滴水必然是浇到了自己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四梯次)21

幸福人生讲座(第四梯次)蔡礼旭老师主讲(第二十一集)2005/8/12台湾中坜善果林档名:52-138-21诸位朋友大家下午好!老师好!我们早上谈到五伦关系,人人把这五伦关系处好,家庭、社会就太平了。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四梯次)16

幸福人生讲座(第四梯次)蔡礼旭老师主讲(第十六集)2005/8/11台湾中坜善果林档名:52-138-16诸位朋友大家下午好!老师好!我们早上提到做学问要有正确的态度,首先当然是要立定志向,学贵立志。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四梯次)20

幸福人生讲座(第四梯次)蔡礼旭老师主讲(第二十集)2005/8/12台湾中坜善果林档名:52-138-20诸位朋友大家好!老师好!我们这一个台风有没有进?没有进了是吧,不然我就连中三元。这在给我们什么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四梯次)22

幸福人生讲座(第四梯次)蔡礼旭老师主讲(第二十二集)2005/8/12台湾中坜善果林档名:52-138-22诸位朋友大家下午好!老师好!我们刚刚提到让孩子,你拿钱给他,到底有没有效果,我们为人父母应该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四梯次)24

幸福人生讲座(第四梯次)蔡礼旭老师主讲(第二十四集)2005/8/13台湾中坜善果林档名:52-138-24诸位朋友大家早上好!老师好!我们昨天提到教孝是德之本,教孝可以开一个人所有的善良,所谓「百善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四梯次)23

幸福人生讲座(第四梯次)蔡礼旭老师主讲(第二十三集)2005/8/12台湾中坜善果林档名:52-138-23诸位朋友大家好!老师好!我们刚刚谈了夫妇的关系,应该要合力把家庭经营好,常常念著对方的付出、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四梯次)27

幸福人生讲座(第四梯次)蔡礼旭老师主讲(第二十七集)2005/8/13台湾中坜善果林档名:52-138-27蔡老师,刘林长,林长夫人,诸位法师,华藏耕心教育基金会,李老师、陈老师,诸位老师,诸位志工,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四梯次)25

幸福人生讲座(第四梯次)蔡礼旭老师主讲(第二十五集)2005/8/13台湾中坜善果林档名:52-138-25诸位朋友大家好!老师好!一个人假如真的知恩,他时时都会尽力去报恩。当我姐姐出嫁那一天,我体会

蔡礼旭:弟子规种子教师研习营二(第十三集)

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老师,大家下午好。我们刚刚讲到,我们能去掉这些烦恼习气,我们本有的智慧、德能、相好就可以现前。我们讲到孝悌能够调伏我们的贪念,所以《孝经》里面讲到,「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

蔡礼旭:老师讲(二)

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贵宾,诸位长辈、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我们看到孔老夫子的圣像就让我想起当初师长的一段教诲,师长说到,学儒就要学孔老夫子,学佛就要学释迦牟尼佛。我们的目标非常的明确。而学释迦牟尼佛、学

蔡礼旭:老师讲(一)

尊敬的诸位法师,尊敬的诸位贵宾,诸位来自于世界各地的同胞们,大家上午好。我们今天跟大家一起分享的题目是「家和万事兴」。每次来到马来西亚,我们都有一种回家的感觉,因为家是温暖的地方,是有爱的地方,是有感

蔡礼旭:老师讲(三)

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长辈,诸位教育界的同仁,诸位同胞、朋友们,大家早上好。每次在向着我们至圣先师孔老夫子行礼,都会有一句夫子的教诲在我们的脑海里浮现出来。昨天我们说到夫子的志向,希望「老有所终,壮有所

蔡礼旭:第二届进修班课程研讨(第三集)

蔡老师:大家好!刚刚我们有一个互相的承诺,每天神交古人,每天看两则德育故事、两则历史。这一段话不知道大家熟悉没有?文天祥先生说的,「哲人日已远,典型在夙夕」。典型,他们的风范、他们的行持,都印在我们的

蔡礼旭:第二届进修班课程研讨(第七集)

蔡老师:大家好。我们一开始先来「温故而知新」。我们看《古文读本》第四十八页。熟能生巧,古文我们看多了以后,就愈来愈熟悉了。它有一个过程,但你要喜爱它,你要抱着感恩的心去看它。我们看四十八页,这个故事我

蔡礼旭:第二届进修班课程研讨(第一集)

蔡老师:大家好!这一堂课想跟大家作一个交流。就是说从昨天开幕,到「师志为己志」,到今天早上,这样总共三次跟大家作交流,在这三次的交流当中,您印象最深的是哪一段?跟大家分享一下。这是第一个。第二个,听的

蔡礼旭:第二届进修班课程研讨(第五集)

蔡老师:大家休息得好吗?昨天我们林学长举到的一个事例,在这里我也再补充一个角度跟大家交流一下。就是这一位主人翁他对他的父母、兄弟非常的好,可是在叙述的过程当中,好像对他太太的体恤不是很够。所以,我们这

蔡礼旭:第二届进修班课程研讨(第四集)

蔡老师:大家好!这一节课我们就上一节课谈到的内容,大家再回顾一下。哪一句、哪一段您印象最深?有什么体会?或者有什么疑问?好,这一位学长,陈学长。陈学长:老师、诸位学长,大家上午好!学生听了上一堂老师的

蔡礼旭:第二届进修班课程研讨(第八集)

蔡老师:大家好。今天我们用抽签的好了,有没有签?好,你们的心动了没有?有?没有是吧?如如不动,好样!是吧,要用心像镜子,任何情况来,平等心、平常心应对。我们很多的压力、紧张都来自于没有平常心。我们讲出

蔡礼旭:第二届进修班课程研讨(第十集)

蔡老师:大家好。那大家先热热身,我们复习一下刚刚上一节课谈的一些内容。栾学长。栾学长:谢谢老师。上堂课对「父慈子孝」第一条信心,非常有感受,对孩子永远抱有这样一个信念,孩子会愈来愈好。尤其是学习传统文

蔡礼旭:第二届进修班课程研讨(第十一集)

蔡老师:大家好!「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当然要移风易俗,首先这些音乐感动我们自己,每一句唱出来的歌曲、歌词,诚心去唱。我们上一节课跟大家谈到的「父子有亲」这个部分,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刚刚上课的内容。请

蔡礼旭:第二届进修班课程研讨(第九集)

蔡老师:大家好!我们本来是礼拜一到礼拜四,都是第二节课大家复习上一节课,然后有什么问题,大家一起来探讨。那现在问题比较少了,所以我们想做一个调整,跟大家讨论一下,就是礼拜一跟礼拜三我们有交流跟回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