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四梯次)11
2024-10-31 11:47

幸福人生讲座(第四梯次)蔡礼旭老师主讲(第十一集)2005/8/10台湾中坜善果林档名:52-138-11

诸位朋友大家下午好!

老师好!

我们早上提到要学习圣贤最重要的要能体会到圣贤这些有德行人的存心,从心上下手,时时懂得以仁存心,以礼存心,表现出来就是能爱人,能敬人。而「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我们真正落实了这一份存心、这一个行为,自自然然所得到的结果、果报就是人恒敬之,就是人恒爱之,这是结果。假如我们并没有得到这一个结果,那哪里出问题了?说我对人很好,我对人很恭敬,他们怎么都不恭敬我?心还有真、还有假。真心必然能感得这样的结果。

我们有朋友回去以后,觉得夫妻的关系应该有一些改善,在课程当中我们也一直在强调不要先要求别人,应该先要求自己,这个态度相当重要。假如我们现在学《弟子规》只想到要叫孩子做,要叫学生做,那必然不会有很好的效果。有一位三年级的老师他听完课以后,听了一节,在学校就开始推《弟子规》,然后他从老师改变成另外一个身分,叫警察,他觉得这本《弟子规》可以好好教训他的学生,每天站哨也站了不少小时。看到学生跑步了,马上跑过去制止他,「事勿忙,忙多错」,看到学生吃饭不均衡,马上抓住机会「对饮食,勿拣择」,每天都在抓学生没有做到的部分,做了一段时间疲於奔命很累。刚好有一个机会我们一起吃饭,互相交流了教学的心得,他体会到要以身作则那个效果是最好的,从那一天以后他改变了心态,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他就首先做给他们看。刚好那一天他本来要叫学生擦桌子,整理好桌上的物品,因为「置冠服,有定位」,这些书本、书包也应该都放好,桌子要整理好。他首先先整理了自己的书桌,就在那里赶快排整齐,把桌子擦一擦,当他在整理桌子的时候把头抬起来,看到二三个学生也在跟著他整理桌椅。又过不了多久,很多的学生看到这二三位学生在整理,结果几乎全班就开始在那里整理桌子。他心里相当欢喜,因为他体会了、体证了一个真相,上行下效。

后来那一个礼拜他们也出去户外教学,带到一个公园里面去,这一位老师看到地上有纸屑很自然捡了起来,捡了二三片纸屑突然感觉后面有一阵骚动,回头看了一下,他全班的学生都在帮忙捡纸屑,这一位老师说道,他当时候眼眶都泛著泪水,觉得很感动。没多久有一个学生跑向前来把他手上的垃圾拿了过去,学生对他讲「老师,这种小事我们来就好了」,上行下效。

有一些女士因为听了一些例子,比方有一对男女朋友吵架,行有不得要反求诸己,所以应该先想想自己有哪些不妥之处,不要尽是想对方不对。当我们一直在想对方的不对,情绪一定会非常的起伏翻腾,你的心静不下来,心一静不下来有没有可能解决问题?心静不下来只要一见了面很可能在言语当中又会有冲突,会愈搞愈糟,应该是先自我反省,应该是先主动做出对的行为去改过。有一位女士她回去就跟她男朋友道歉,说之前那件事是我不对,我跟你道歉,她男朋友听了以后一脸很惊讶对著她说,明明这事情就是我不对,你还跟我道歉。诸位朋友,为什么明明不对他还不承认?为什么?面子挂不下,硬撑在那里,那你又硬咬著他的不对,他就跟你对著干。当你退一步了,他反而觉得惭愧了,他说明明就是我不对,你还跟我道歉,那我还算人吗?很多朋友听了之后很欢喜,退一步一定会海阔天空,假如退了一步没有海阔天空又要来找我了,「蔡老师,你讲得不准」。因为情况有很多种,冰冻三尺,有的是小感冒一服药就好了,有的已经是三十年的老毛病那就没那么快,但是这个药一定是对的,慢慢吃就会见效果。

那有家庭主妇回去了就开始,好,从我做起,然后开始本来不洗衣服的开始洗衣服,本来不拖地开始拖地,然后做得很努力,然后边做的时候,她的余光都在看她先生,到底有没有看到我在做《弟子规》?现代的人很白目,你若故意要做,他都故意没看见,为什么?因为你是故意要做给他看,他都可以感觉到,都会收到这个频率,所以他就装著没看到,看你玩什么把戏。结果这个时候你又不了解「一切法得成於忍」,做了一个礼拜连个称赞都没有,你的火气上来了,突然看到他翘著二郎腿在那里看报纸不闻不问,你把拖把往地上一摔,「我做了这么多,你都没看到吗?怎么连点反应都没有!」这时候你先生把报纸放下,斜著看著你,「还说学什么《弟子规》,我看也不过如此而已」,这个时候你就破功了。当我们做一件事情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是为了刻意给别人看,他人是感觉得到。假如你做得觉得这本来就是我应该做的,本来就是应尽的本分,你那一份真诚、那一份态度一定会让对方感觉很惭愧。

记得我在念师范院校的时候,第一天上课,因为已经放了个暑假了,桌面都是一层灰尘。因为我考上台南师范院校,家里在高雄,每天都要很早起床然后去上课,都搭早班车,到学校的时候都是第一个到。那一天到了教室,我看到每一个桌上都是尘埃,诸位朋友,我们应该做什么?我的脑海里突然浮现一个影像,就是女同学走进来,我们班只有八个男生而已,女同学走进来一看到这个桌子,哎哟,怎么这么脏?然后她还要小心翼翼的从她的包包里面拿出面纸,然后一边擦还在那里皱眉头,可不可以感受到会有这种情景发生?当我们把桌子都擦好了,她们非常欢欢喜喜坐下来,这个叫无畏布施,让她不生烦恼。诸位朋友,你这一念心她能不能收到?人很执著,都觉得要她看到的才叫做有交流,错了。你相不相信从今天开始,你每天告诉自己「众生皆是宿善友」,每一个人都是我宿世的好朋友、好眷属,你真的每天都这样观想,你会突然觉得每个人都长得很可爱,你的心念发出去了会有互动关系产生。我把桌子都擦好了,同学来了也很欢喜。

后来我们选股长,每一位同学做了自我介绍,自我介绍完,老师说「来,我们来选股长」,开始选班长,大家都不大认识,就有人刚好就他们两个认识,然后举手「他」,然后那个被指上去的人就觉得很无奈,好像被陷害,结果他被选上了有点不大舒服。我的老师非常善解人意,看到这种景象他就来缓和一下,我的老师说刚刚某位同学自我介绍,他是会计系的,那我们可不可以请他来做总务?那就很顺理成章,这个同学就来当干部,就这样一边选一边推荐。当要选服务股长的时候,我的老师就说「我们请蔡礼旭同学来当服务股长」,我吓了一跳,结果坐在我旁边的同学也吓了一跳,为什么?因为那几位同学是我开车载他们到学校的。

我把补习班的资料拿来看了一下,跟我同班同学的刚好有人住冈山,有人住路竹,有人住楠梓,刚好我开车从高雄到台南会经过这些地方。我看了一下他们的住址,我就打电话,「你好」,我先自我介绍,不然那个油钱花了还是花了。自我介绍完以后,他们都说「哦,我知道你是谁,你就是那个补习班的师兄」。因为补习班大部分都是女生去补习,然后我身高又不算矮,我都坐在前三排,所以后面的人都觉得前面有一棵高高的竹子,就特别有印象。那刚好国文老师在上课时候提了一点佛法,我给他对了两句,那个国文老师就以为我很厉害,然后就说「哎呀,这一位同学,以后我要叫你师兄了」,结果整个补习班都叫我师兄,连我考上以后还有同学跑过来说「你是不是那个师兄?」

我沿路就给他们载过来了,他们刚好就跟我坐一旁。看到老师选我当服务股长,他们看著我说「老师好厉害」,听讲话就知道谁愿意服务大众,就选我当服务股长。之后我都很早就到学校做一些打扫,把垃圾拿去丢,做了没有多久,有一天我在那里整理垃圾准备拿出去,我的同学过来了,他说「你别做了,留一点给我们做吧」,他就把工作接过去做了。当我们真诚去付出也会唤醒别人真诚的回应,这叫真理。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这个道理是我们学圣贤最重要的一个心法,您可以持三个月,坚持的话,保证你会感觉「德日进,过日少」。在中庸里面有一段话提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射」是射箭,射箭它蕴含著君子立身处世之道。当我们把弓箭射出去,「正鹄」是指目标,你并没有射中目标,这个当下你的脑子里起了什么念头?就好像我现在射箭你们都在那里看,其实我心跳跳得很快,怕射得不好被你们笑,突然射出去了,没中,我看看你们说,这一支箭是不是善果林出来的?怎么做得这么差?害我没射好。这一支弓哪里来的?是不是高雄来的?做得这么不好害我都射不准,把责任推到哪里去了?推到他人身上去。诸位朋友,我们有没有常常在干这种事?干这种事的时候脸色都会愈来愈灰暗,这叫昧著良心。这昧著良心第一次、第二次感觉不严重,久了之后你的胸口常常会很郁闷,然后脸上无光,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因为箭没有射好那是自己技术不够,应该要好好反省自己。

在《了凡四训》里面也有一句话提到,「德未修,感未至也」,是我们自己的德行不够,不是别人不会改变。真的人一冷静下来思考,在你生命当中所遇到的不如意,绝对有自己的错误成分在其中,是我们不愿意先检讨自己而已。当互相之间指责,收场一定愈来愈糟糕,所谓「各自责,天清地宁」。我们处众办事情每个人都很尽力,但是也不见得事事顺利,这个时候有一些朋友主动说「哎呀,就是我没办好,对不起大家」,这一句话一出来,旁边人又说「哎呀,是我不对,你已经做得这么尽力了」,每个人是互相自责,「各自责,天清地宁」,气氛非常好,「没关系,我们下次再突破,再把它办得更好」,「天清地宁」。但是「各相责,天翻地覆」。一件事做错了,每个人多少有些责任,只是有些错多,有些错少,但是假如硬咬著对方的不对大作文章,那可能又有不好的冲突会产生。一个家庭里面往往为了一点芝麻小事,整个旧帐都怎么样?统统翻起来都有。所以一个处世的态度那影响是甚深的,影响甚深。一个领导者、一个父母懂得自我反省,他的家风以至於他团体的风气都会整个扭转过来。

孔夫子常常说他「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他整个道德学问的根源是从尧舜的智慧、德行当中承传下来,那什么是尧的德行?这在很多古籍当中可以看得到。尧帝有一次走在路上,看到有两个人民犯了罪,正在被押送的过程,他看了以后非常的惊慌,赶快趋身向前,说:你们两个是犯了什么错,怎么被关起来,怎么要被处罚了?这两位犯人说道:因为上天久旱不雨,所以家里已经没饭吃了,只好去给人家偷东西吃。尧帝听完很惭愧,就对著士兵说道:你把他们两个放了,把我抓起来。当场每个人都很惊讶,怎么是国君你的错?尧帝说:我有两个错误,第一个,因为我没有德行,所以才造成久旱不雨。第二个,我没有把我的人民教好,让他们犯法,这是我的责任。可以感受得到尧帝时时反求诸己。当尧帝话才说完,整个天空飘来许多的乌云,当场就降下甘露来了。诸位朋友,这样的好戏在这个时代能不能上演?诸位朋友,你不要等一下出去求雨。这样的好戏愈来愈少,因为我们的心比不上圣贤人,我们的心对真理怀疑不信任,都是随顺了自己的习气而没有随顺圣贤的存心、教诲。

有一个朋友她开了一家素食店,在汕头。汕头是海边都市,每天因为吃海产所死去的生灵真是数以千万计,她秉持著一份慈悲心。她的年纪跟我一样,也是属牛的,所以我遇到属牛的都会跟她互相勉励,「做牛得拖,做人得磨」,既然我做牛又做人就得拖磨。汕头话跟闽南话差不多有六成听得出来,所以我讲这个她也听得懂。她一个女孩子非常努力做事业,开了一家店叫「觉西园」,她已经打算每一个月十多万来亏本,用其他的事业来支持也要做这个善事,也要让这个地区的杀业减少。她前几天供僧供斋统统不要钱,一天挤进去几千人来吃。不只有得吃,她餐厅两旁放的都是圣贤经典,免费拿,那个客人走到门口,「有得吃又有得拿,这样好吗?」吃一次三块钱吃到饱,三块钱吃到饱,合台币十二块钱,然后菜有几十样菜,这种生意你敢做吗?她本来打算要亏钱,现在办了一二年,第一个月就没亏到钱,以后每个月都赚钱。每一顿有五百个人来吃饭,挤进去相当多的人,还赚钱,赚下来的钱还印经书,还拿去救济当地一些贫苦的家庭,还拿来当教育奖学金,还分成三个方向去运用,自己一分钱都不拿。

本来有一个计程车司机,第一个礼拜去吃,吃四盘,哇,免钱的,吃了四盘,再过一个礼拜变吃三盘,再过一段时间变吃两盘,现在这个计程车司机都吃一盘,不只只吃一盘,只要是商店里面需要的经书,他都免费去帮忙载,而且在他的车上都放著这些经书,只要有人喜欢就开始跟人家讲解,然后就送给他,你看影响了一个计程车司机。再来,很多当地的学生,高中生也好,大学生也好,去吃了一段时间,很自然的到了厨房去把他的袖子拉起来一起当义工帮忙。「道之所在,天下归之;德之所在,天下贵之;仁之所在,天下爱之;义之所在,天下畏之」,当我们真正把道德仁义做出来,当地的人归之、贵之、爱之、恭敬敬畏之,都一起来帮忙,甚至於有人拿米拿菜来送,因为这是福田,可以让很多人受益,要相信人性本善。当地的官员来跟她说,说这一二年我们的犯罪率下降了,这些善书在流通,在她们餐厅里每一个礼拜都会办《弟子规》的课程,让很多的家长、很多的市民都来学习,你看一个善的力量可以让一个地区的治安转化变好。

后来这一位女士邀请我去她们汕头作五天的演讲,招待得非常周到。看她跟我一样年纪,办起事来这么犀利,我也是很惭愧,跟她学习到很多。五天课程办完以后,当地的政府把我在一个会议厅里面讲课的内容编成了光碟,又做成了书本。那一堂课我讲了三个小时,听众将近两千人,很大的一个会场。做出来的碟跟书在街头巷尾发放,公共场合,只要需要的民众都可以拿去,连当地政府都这么重视德行教育。

只要是真心必定有所感,尧帝是一个国家的领导者,他都有这样的反思能力,这样的风范,所有的人民一定会起而效法,整个民心快速转变,当民心一转变,劫难就化掉了,因为「依报随著正报转」,正报就是人心,依报就是我们所处的环境。当人心善,风调雨顺,当人心不善会灾害连连,所以真正要解决天灾人祸,根源还在人心,根源还要透过教化、教育才行。这些都是风范,我们应该多多效法。

人的人际关系就好比一面镜子一样,你对著镜子笑,镜子当然也对著你笑。我们生活周遭的人事物就是这面镜子,你对著它哭,它也怎么样?对著你哭。有一只小狗刚好闯进了一间房间,这间房间四面都是玻璃,小狗一进去看到墙上有很多只狗,它马上装起了很凶恶的面容开始狂吠,它这么一叫,镜子里的狗也叫得很厉害,而它又更不甘示弱,叫得更凶,那回回来的也是更激烈的对抗。过了一段时间,小狗狂吠的声音没有了,走进房间一看,这只狗累死了,当然没有给它解剖,假如把它解剖了,我看可能是肝脏受损,为什么?暴怒伤肝,瞋恨心会伤害整个五脏六腑。从这一个事例我们也要回光返照,我们自己现在觉得身旁周遭的人是对我们笑的多还是对我们哭的多,还是对我们发脾气的多?要多观照。

有一个妈妈对我讲:我儿子脾气真不好。我就问她:你儿子的脾气跟谁学的?诸位朋友,我们有时候讲话要点到为止,跟谁学的?看她有一点在思考了就不要再问下去了,你不要又跟她讲「就是你」,她下次都不敢找你了,因为找你的时候心脏跳得特别难受。你都给她讲得太白了,这就不够含蓄,不够温柔,像我就比较温柔。后来下个礼拜她来上课,她跟我说:我儿子脾气好一点了。我说:哦,真的。她说:因为我这个礼拜也没发脾气。

苏东坡有一次刚好觉得自己坐在蒲团上境界特别好,就诗兴大发写了一首诗,「稽首天外天,佛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那个境界不错。「佛光照大千」,他已经「八风吹不动」。诸位朋友,什么是「八风」你们知不知道?我们来吹吹看,八风动不动?盛衰,有的说是利衰,就是指你很飞黄腾达,「盛衰毁誉称讥苦乐」。诸位朋友,这八风哪一风最厉害?你看,「乐」最厉害,乐极会生悲是吧。这些有的是在顺境,有的是在逆境,但是往往逆境的时候人容易察觉,顺境的时候没察觉,往往一个人一生所造的罪孽都是盛时所作,这就是俗话讲的「衰后罪孽都是盛时所作,老来疾病都是壮时落的」。身体壮的时候都没关系,暴饮暴食,等老了就知道死活。往往在顺境,人在称赞你的时候你就飘飘然起来,一个人在苦的时候还有警觉性。好,我们对这八风要有警觉,要能不动,要历事炼心。

苏东坡写了这一首诗以后,就吩咐他的下人拿去给当时候的一位高僧,佛印禅师。诸位朋友,当苏东坡把这一首诗送给佛印的时候,其实他的风动了没有?动了什么?誉,还有没有?想要人家称赞,早就动了。人贵自知,不要自取其辱。哪有人还在贪境界的?他还觉得他很好那已经起了贪念了,没有境界可言。送到佛印禅师的手上,佛印看了以后在上面给他写了个批注,一个字:「屁」,就把它送回去了。苏东坡想,本来是想要人家给他赞叹一下,居然回给他一个「屁」字,哇,马上另外一风又起来了,人家讥他,他受不了,暴跳如雷就坐著船赶过去要跟他理论,到了佛寺还没进门,看到门口贴了两行字,写道「八风吹不动,一屁就打过江了」,苏东坡一看,真丢脸,但是他头低下来说「你给我记住」,还是记恨在心,就回去了。

刚好另外有一天他们两个人一起打坐,坐了一阵子,心态也满平和的,苏东坡就问佛印,他说:你看我打坐的样子像什么?佛印就说了:你看起来像一尊佛。苏东坡听了八风又动了,很高兴,佛是无上尊,最高了,这一次我赢定了。他就跟佛印讲:那你觉得我看你像什么?佛印大师说:你觉得我看起来像什么?因为禅师比较胖,所以会有双下巴,肚皮比较大一点,会有一层一层,所以苏东坡就说:你看起来像一堆粪。那禅师也没说什么,笑一笑。苏东坡很高兴,这一次赢得真彻底,就这样得意忘形回去了,突然他的妹妹苏小妹看了就好奇的问他,「哥,你今天怎么这么高兴?」她哥哥就把这件事告诉他妹妹,苏小妹听完摇摇头,「哥,你真是输得太惨了」。「怎么会输?我像佛,他像粪。」接著苏小妹就说了,「人家是心中有佛,见人是佛,你是心中有粪」。这个故事很有哲理。诸位朋友,你再拿来我们生活周遭观照看看,一个很贪心的人看到别人贪心他就很不高兴,还会骂人,一个瞋恚心很重常常发脾气的人看别人发脾气,他就第一个骂,「那个人真没修养,脾气真大」,他都没想到自己也是一样。一个真正有修养的人他会原谅别人贪,原谅别人瞋,原谅别人痴。很愚痴的人常常都会骂别人,「这个人是不是头壳坏了,怎么连这点道理都不懂?」因为心中有愚痴,见人就愚痴,反而不知反观自照。你们留心去看看,真正脾气很好的人,你看他骂不骂别人脾气不好,很少。

在我的小时候,有两位我非常尊重的长者,一位是我的父亲,一位是我的大姑丈,我这个大姑丈从来没发过脾气,见人都是笑笑的,而从他嘴里我从来没听过他批评任何一个人,所以我也很尊敬他,不过他在我国中的时候去世了,出了车祸当场就死掉了。我那时候才国中,半夜睡不著,我在那里想怎么好人是这样的下场?一直无法释怀,读了国中睡不著还跑去跟我爸爸妈妈一起睡,因为我妈妈知道我很重感情。可是男儿又有泪不轻弹,又哭不出来很难过,后来我自己说服自己,姑丈一定去了一个,不是姑丈,姨丈,对不起,是姨丈,姨丈一定去了一个更好的地方,我就转了这个念才比较好睡。后来我了解到我姨丈的长辈还有他的哥哥,都差不多到这个年龄的时候都死掉了。他的哥哥当官也当得非常用心,口碑很好,但是也在五十来岁就死掉了。从这里我就体会到《易经》说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这个余殃,有时候你是出好的子孙,但是这个余殃还是会到,可是他这一生所积的善绝对没有虚作,都还是会回报给他。我们人生对於因因果果你要看得透彻,不然你也会在其中生很多的烦恼。

我们从这里观照一下自己有没有贪,有没有瞋,有没有痴,有没有慢,真正修行人是「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这一句话诸位朋友怎么理解?假如别人对跟错你都看不懂那叫愚痴,那就不用修道了。真正的修道人时时想著如何提升自己,如何向人学习,他没有太多的时间去论人长短、看人是非。真的,我们光修自己,把自己习性去掉,时间够不够?不够。这是第一个心境。再来,今天我们看到别人的过失不能只看到那个行为,应该把它的来龙去脉看清楚,他之所以会错一定是有因缘促成,因为他没有好的家庭,因为他没有好的学校教育,因为他没有像我们这么幸运能够遇到圣教的薰陶,我们应该做好的榜样去影响他,而不是去批判他。而也就是因为他们把社会的不足在他们身上显现出来了,我们才知道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在哪。就是因为观察到太多的家庭没有家庭教育,我们到了海口才一直坚持不断每一个礼拜上一场家长课,让家长赶快提升他教育小孩的能力。

我记得老和尚曾经回答一个人的问题,这一位朋友跟老和尚讲道:我实在很难不看到别人的过失,我办不到怎么办?老和尚告诉他:好,给你一个方法,从今以后看到谁的过失都告诉自己,是我的过失。看到孩子有过失,你说:就是我爸爸没做好,没有把他教好,所以应该我先检讨。当看到行人在那里丢垃圾,你告诉自己,就是我还没有当好榜样把他的惭愧心唤醒。看到公司的同仁不珍惜公物,反求诸己,就是我没有把珍惜公物的榜样做出来,不然他们一定会迷途知返。时时想著就是我哪里还做得不够,所以才没有感动这些人,那你的心就会平下来,你会时时督促自己成长。

其实我们回头想想,当我们处处看人过失,我们的心平不平静?平不平静?那不平静是在道中还是在魔中?对啊,在烦恼魔当中,这样的人生方向错误了。我们时时提醒自己,「须时时检点自家病痛,盖所恶於人许多病痛处,若真知反己,则色色有之也」,需要时时检讨,这个「病痛」是指我们的缺点。我们常常在说别人有哪一些过失,假如真的回光返照看看,我们在批评别人所犯的过失,其实自己有没有?都还有。比方贪瞋痴慢,这是人的根本习性,当我们在批评别人的时候回光返照,这些我们有没有?假如我们都没有了,我们是什么?你证阿罗汉果了,你是圣人了。好,诸位朋友,你坚持三个月时时用「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你反而会觉得这个心愈来愈踏实,这个心愈来愈柔软,跟之前常常批评别人绝对不一样,你会感受到自己与「道」愈来愈接近了。好,这一节课我们先上到这边,谢谢大家。

End

禅悟人生

【一】禅师问:你觉得是一粒金子好,还是一堆烂泥好呢?求道者答,当然是金子啊!禅师笑曰,假如你是一颗种子呢?其实,换个心境,或许你会得到解脱!有位禅师有一个爱抱怨的弟子。一天,禅师将一把盐放入一杯水中让

淡泊人生

淡泊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里面的解释是:不追求名利,如:淡泊名利、淡泊明志等。《东观汉记郑钧传》载曰:好黄老,淡泊无欲,清静自守。这就是道家的一种处世态度:淡泊无欲,清静无为。宋代诗人秦观在《送蔡

人生的关卡可大可小

◎ 圣 严人生的关卡,可大可小。善于处理的人,举重若轻;不善于处理的人,举轻若重。所谓善于处理,就是能够掌握当前所遇到的难题、关卡,了解它的严重性究竟到了什么程度?这难题、关卡涵盖了金钱的损失、名誉的

人生虽是借宿,但也要好好把握

本性法师稍早前,经济不发达,旅店不多。许多人出行,夜幕降临,多借宿人家。僧侣,更是如此。借宿,我们自然会想到:此处非久留,只是借住,不是自己的,时时处处要谨慎小心对待,一声再见后也许永远不会再见。凡尘

站在本来无一物的角度来面对人生

净界法师【观性元真:殊不能知生灭去来,本如来藏,常住妙明,不动周圆,妙真如性;性真常中,求于去来、迷悟、生死,了无所得!】我们要知道,今生所出现的假相,是事出必有因,跟过去有关的,知道就好,把它要放下

人生总有喜怒哀乐

人生总有喜怒哀乐。我想,这是任何人都会同意的。似乎,人是个很奇怪的生物,每个人都希望一生能过得平静、幸福。可是,如果日子过得只是平平静静、幸幸福福地,他又会觉得无聊,希望有些刺激。你不否认吧?除非他是

人生的至静是一种智慧

◎ 弘 恩静,是一种至味。至味才隽永、绵长。就跟我们吃素一样,别人看你们吃素有什么好吃的,就是一些菜叶子,但是我们吃得津津有味,每一样菜都感觉吃得很开心。不静,就是五味杂陈,就像世间人,总是喜欢乱吃-

人生八后悔

逢师不学去后悔:  善知识难遇难求,良师给予我们的影响非常深远,一句真实话,就足够终生受用,象善财童子不辞艰苦去五十三参,赵州禅师活到八十岁还行脚参访,都是因为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如果遇到了人天师范,

家,因包容而幸福

一家人,包容越多幸福越多;夫妻间,包容越多感情越浓;乡邻间,包容越多相处越好;朋友间,包容越多友谊越长;同事间,包容越多事业越顺生活不是战场,无需一较高下。人与人之间,多一份理解就会少一些误会;心与心

龙树菩萨的传奇人生

龙树菩萨是南天竺国的婆罗门族,天生聪明颖悟。事情只要对他说一遍,便永远不会忘记。有一次在乳哺中,听到婆罗门行者诵四部韦陀典,每一部各四万偈,每偈四十二个字,听完就能背诵,而且了解其中的含义。二十岁时

幸福人生的秘诀:好事皆赞叹,善缘皆随喜

我们要对治嫉妒心,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嫉妒,还有嫉妒的根源在哪里。我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嫉妒二字都用女字旁?这是中国古人造字的智慧,因为他们发现,嫉妒的情绪变化表现得最明显的,一般来说都是女性,并不是说男人

人生两大凶德,千万要戒掉

曾国藩:人生两大凶德,千万要戒掉咸丰八年,曾国藩给国荃的信中说:古来言凶德致败者约两端:曰长傲,曰多言。丹朱之不肖,曰傲曰嚣讼,即多言也。历观名公巨卿,多以此二端败家丧生。曾国藩在这里指出了普通人的两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8)(《大经解》讲授)

无量寿经讲座08(概要)菩提心是这样的大,菩提心量就是这样大,他要度尽一切众生,这一切众生在一切空间,包括广大无边。这些众生过去的我要度,现在的我要度,未来的我也要度。包括时间,广大长远,都没有边际。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5)(《大经解》讲授)

无量寿经讲座05(概要)《华严经》经末,华严最后一卷,普贤大士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所以把普贤行愿品列入净土五经之一,这就是证明。《华严》讲了这么多,那么多玄妙,讲到八十篇,最后还是要用,尽除一切诸障碍,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6)(《大经解》讲授)

无量寿经讲座06(概要)你念佛名的时候,你这个时候正在念南无阿弥陀佛。心里就这一句佛号的时候,并且就一句的时候,别的妄想就没有了吧,就换掉了百千万亿的妄想杂念。如果念佛啊,我怎么还是妄想纷飞。你不知道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12)(《大经解》讲授)

无量寿经讲座12(概要)溪谷幽冥之处,悉大开辟,皆同一色,犹如劫水弥满世界。其中万物,沉没不现,滉漾浩瀚,唯见大水。彼佛光明,亦复如是。声闻菩萨一切光明悉皆隐蔽,唯见佛光明耀显赫。都开辟,都开开好了。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7)(《大经解》讲授)

无量寿经讲座07(概要)再引证一下《弥陀要解》,澫益大师说吾人现前,一念清净心性。我们每个人当前一念的心,一念的性,不在内不在外,在哪?在里头,在外头,在中间,都不是。非过去,非现在,非未来。过去心不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9)(《大经解》讲授)

无量寿经讲座09(概要)有余涅槃,这才能够从同居土升到方便有余土。四土,同居土的之上是方便有余土,是小果的圣人,阿罗汉所居的土,这种叫做竖出三界。按通常的向上升,升天,出欲界到色界,出色界到无色界,出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15)(《大经解》讲授)

无量寿经讲座15(第1品)阿弥陀无量寿,就是我们的本觉。从本觉起,我们念佛庄严自心、清净自心,开始觉悟,最后达到究竟觉,就是清净平等觉了,这是配三觉。那要是倒过来,把这平等觉作为我的本觉,我们起心念佛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14)(《大经解》讲授)

无量寿经讲座14(总释题名)又以此乘能尽一切诸法底故,这个乘能够穷尽到一切法的源底、根源,所以乘为大,这是大乘的含义。十二类因缘又说了,般若经中佛自说摩诃衍是无量无边,这个法是无量无边呀。以是因缘也叫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13)(《大经解》讲授)

无量寿经讲座13(概要)自主的本心啊自心啊。自心就是自然中自然相,自然有根本。自心他就郁单成七宝,横揽成万物。郁单成七宝,就是无意的话。郁单是本单四大部洲中郁单,是本单洲。郁单之自然,自然成七宝。自然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20)(《大经解》讲授)

无量寿经讲座20(第二品)就有了数量,无量的智,能够照见种种不同之相。刚才说众生有种种根,所以我们给种种药。如你不通达众生,那你怎么给药呀。众生种种差别呀!种种病呀!这差别相,这叫什么智慧呀,这叫无量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16)(《大经解》讲授)

无量寿经讲座16(第一品)这《净影疏》,慧远大师是隋朝的。他说神通已达,叹其德胜。所谓很神异。神异称为神。他神异,凡情所不能达的。什么叫通?没有壅碍叫做通,壅,堵塞了,堵住了,就不通了。通有身通,天眼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18)(《大经解》讲授)

无量寿经讲座18(第二品)究竟彼岸,彼岸就是波罗蜜。证到如来到达彼岸。《净影》就是慧远大师他解释究竟涅槃,涅槃正是彼岸,生死是此岸,涅槃是彼岸。这都是《智度论》的话。《净影疏》解释究竟涅槃就是解释究竟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17)(《大经解》讲授)

无量寿经讲座17(第二品)又贤护等十六正士,所谓善思惟菩萨、慧辩才菩萨、观无住菩萨、神通华菩萨 、光英菩萨、宝幢菩萨、智上菩萨、寂根菩萨、信慧菩萨、愿慧菩萨、香象菩萨、宝英菩萨、中住菩萨、制行菩萨、解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19)(《大经解》讲授)

无量寿经讲座19(第二品)还有另外一件事,爱欲同等的难办,那一切众生都不能承当。幸亏只有一个事情,这个事情最难办,爱欲。一切众生都因为爱欲而证性命,性命就是这么来的,生死之本啊。再有一件事情这么严重不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23)(《大经解》讲授)

无量寿经讲座23(大教缘起第三)护佛种性常使不绝。护者是护持、维护。佛种性者可以解释六度。我们引征《会疏》的话,他举佛种性四个解释,我们今日举其三个:(一)众生所具佛性,人人都有佛性,众生心中具如来性

南怀瑾:《瑜伽师地论》讲座_南怀瑾讲瑜伽师地论

南师《瑜伽师地论》第一讲云何世间一切种清净。当知略有三种。一得三摩地。二三摩地圆满。三三摩地自在。此中最初有二十种得三摩地所对治法。能令不得胜三摩地。何等二十。(二十卷)今天,我们转个方向,是讲教理的

刘素云:人生的命运可以转变

「听经十几载,改变我人生」。我就是衷心的要告诉大家,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人生的命运可以转变。谁来转变?你自己来转变。怎么转变?听经闻法。因为我这个路是这么走过来的,成功了,所以我把我这个成功的经验告诉

刘素云:人生酬业,就这四个字是我们来到人生的目的

我们也时常面对老病死,为什么我们不悟?因为我们是凡夫。菩萨高明就高明在这里,菩萨悟,我们不悟,菩萨悟了之后帮助我们悟,告诉我们人来到这个世间干什么?四个字「人生酬业」,就这四个字是我们来到人生的目的。

南怀瑾:人生在世的八大天机

一、付出越多收获越多这是宇宙正负能量之和为零法则导致的铁律,同理,收获越多,福分就会越少。二、心灵越丑痛苦越多这是宇宙因果机制的反映,意思是说,若某个人一生烦恼多、痛苦多,就证明此人心灵丑陋。三、结构

没有一番静气,人生就过得很忐忑

弘恩法师静,是一种至味。至味才隽永、绵长。就跟我们吃素一样,别人看你们吃素有什么好吃的,就是一些菜叶子,但是我们吃得津津有味,每一样菜都感觉吃得很开心。不静,就是五味杂陈,就像世间人,总是喜欢乱吃--

人生

◎ 季羡林在一个《人生漫谈》的专栏中,首先谈一谈人生,似乎是理所当然的,未可厚非的。而且我认为,对于我来说,这个题目也并不难写。我已经到了望九之年,在人生中已经滚了八十多个春秋了。一天天面对人生,时时

李炳南答:有人李炳南答宇宙人生观真理是什么?

问:有人问宇宙人生观真理是什么?(慧香)李炳南答:人生是正报身之生命延续,宇宙是报身寄托之土,观是对此存有一种感想。若能知众生为何而来,来作何事,得何结果,有何目的,彻底清楚,有正觉悟,即是宇宙人生观

人生无常 珍惜时光

人生无常 珍惜时光◎ 圣 严人生无常,生病有时候是对人类的一种警惕,让我们知道病苦灾难会没有预兆的来临,警惕我们要时刻把握人生,现在不做、今天不做、今年不做,不知道是否还有明天、明年可做?因而能时时

谦卑的人生

夜诵《妙法莲华经》。读到《常不轻菩萨品》,常不轻菩萨的修道理念和方法让我着实有些感触。经中记载:在无量阿僧祇劫以前,有一位菩萨比丘,修行很是谦虚恭敬,不但读诵经典,而且身体力行礼拜恭敬,每逢见到出家、

如何走上人生的正道

老和尚开示:第一,人的欲望如果没有止尽,就会迷失了自己的本心。第二、要知足,能够知足,能够敬业乐群,心就会安,就会定。以前有一位刘居士,他告诉师父,他已经失眠两个礼拜都没有睡觉,心很不安定,如果再这样

幸福之果

释惟文一、不贪常舍不贪求不义之财,不义之财,难以长久。常舍济与贫穷,舍孤寡老人,舍病苦之人。舍财福之因,就会得幸福的果。二、戒己扬善做好自己,不说他人是非好坏。别人好的地方可以称赞宣扬,让世间善行流传

懂得享受人生

◎ 林语堂有些人头发刚刚转白,便自认是风中残烛,老态龙钟起来了;有些人虽已七八十,却仍是精神抖擞,童心勃勃,照样和后生小伙子一般。为什么人类的寿命有长有短?为什么有些人未老先衰,有些人老而弥健?衰老的

如何摆脱颓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大安法师大学生甲:作为一名大二的学生,我对自己的大学生活很不满意,学习不上进,整天生活很颓废,感觉每天都过得很后悔。我知道这样不对,也打算改变,可我总是发现行与心不一,十分无奈。特此想请教您,我该如何

人生究竟为何事

印顺法师人生所为何事?平常人只说学佛,但为什么要学佛?其根本意趣究竟何在?这一问题是应该明白的。可以说:学佛并不是无意义的,无目的,而是要想获得一种高尚、圆满的成果。学佛的而能够深刻的理解到学佛的根本

吉祥人生的善缘

◎ 明 海勿近愚痴人,应与智者交,尊敬有德者,是为最吉祥!居住适宜处,往昔有德行,置身于正道,是为最吉祥!这部经文的构成非常值得我们注意,特别是经文最初的这两个偈子,我把它归结为吉祥人生的善缘。要有一

现代人生的境况

◎ 魏 磊人生的苦境在当代表现得尤为显著。现代人造恶的动机与手段比古人更甚,苦果也就更大。冷静地观察这个世界,我们能睹见一系列的险象与危兆。诸如:精神家园的丧失、全球性的政治腐败、英雄偶像的陨落、文明

大好人生,何必自讨苦吃呢!

叶 曼常见许多太太小姐们,热络起来,同出同进,形影不离,突然间为了三言两语,鸡毛蒜皮,便发生了误会,便自相视如仇雠,每当他们义愤填膺的来找我诉说评理时,我从不偏袒来者,顺着他火上加油,我永远是装作很不

人生最胜的吉祥

(一)不亲近愚者 此事最吉祥(二)宜亲近智者 此事最吉祥(三)尊敬可敬者 此事最吉祥(四)居所宜安适 此事最吉祥(五)往昔曾修福 此事最吉祥(六)引导心向正道 此事最吉祥(七)博爱 此事最吉祥(八)善

人生什么事情最苦

人生什么事情最苦◎ 梁启超 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望),虽然失意

人生的四境界

依据冯友兰所著的《新原道》一文,可将人的心境分为四个层次。冯友兰提出人生的四境界是:自然、功利、道德和天地。一、自然境界,顺习而行二、功利境界,生物之理三、道德境界,尽伦尽职四、天地境界,天地合一自

向内的人生

◎ 钱 穆人生只是一个向往,我们不能想像一个没有向往的人生。向往必有对象。那些对象,则常是超我而外在。人生一般的要求,最普遍而又最基本者,一为恋爱,二为财富。故《孟子》说:食色性也。追求的目标愈鲜明

珍惜人生每一秒

证严法师社会上很流行一句话: 彩色的人生。要生活得有色彩,就要用心抓住时间;心用在时间上、用在待人处事上,便能拥有一个多彩多姿的人生。人生像无法拨回的时钟,我们的生命时钟也永远无法再拨回去。因此,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