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四梯次)5
2024-10-31 11:25

幸福人生讲座(第四梯次)蔡礼旭老师主讲(第五集)2005/8/9台湾中坜善果林档名:52-138-05

诸位朋友大家好!

老师好!

我们在大陆讲学的这一段时间接触到非常多省分的同胞,几乎是每一省都来听课,真的都是坐了很长远的旅途赶过来。我在上海讲课有一个很深刻的印象,有一群长春(长春在东北)的老师,应该也有差不多十个左右,他们赶到上海来听课,每天上课到晚上,上完以后隔天早上,当天晚上都是到十一点多又把上课的内容互相分享,互相学习,看说每一个人听的重点是哪一些,「相观而善之谓摩」,我们昨天提到观摩法,也从别人的体会当中更提醒自己,原来一个道理还有这么多人生的方方面面应该去注意,应该去落实。隔天六点就起床,一起读《弟子规》,然后又预习今天要上的课程,他们的精神也让我感受很深刻。这一次到大庆去演讲,长春的朋友也来了相当的多,因为那边向学的心很切,我们八月底还要到他们相当著名的一所大学讲课,确确实实好学的人一定得到古圣先贤、诸佛菩萨冥冥当中的帮助,因为现在好学的人不多了。其实好学不难,难在不知道好学对生命的重要,好学对生命的影响、好处,是这里还体会不够深刻,我的体会就很深刻。

我们不是一个不愿意学习的人,但在十多年的求学过程,因为受到升学主义的影响,读了十六年的书,诸位朋友,我们读了十多年的书,给了生命什么省悟?什么启示?来,我们现在马上来讨论一下。十六年,人生又有多少十六年,而这十六年的青春岁月是人生当中最能吸收经验、智慧的时候。有没有朋友说说看,你这十六年获得了什么人生的体悟?大家不要客气。有没有人升学主义十六年开悟了?有这样的人通知我一下。真的,以前的人学圣贤教诲三年、五年有大成就的很多,我们现在是十六年。

中国圣哲当中有一位相当不简单的人物,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六祖二十三岁就大彻大悟,二十三岁。我们现在的孩子二十三岁连人生的路都还没找到,不是孩子不成材,是我们教育的方法、教育的方向偏颇。而世间做错的事情为什么没有人敢承认?还一直在喊「我们改革的方向绝对不会变」。什么叫改革?把旧的换成新的叫改革吗?那叫扭曲真义。改革叫做转恶为善,转坏为好,这才叫改革。革故鼎新,是要拿出更好的东西来利益学生、利益人民,那才叫改革。

汤王是第一位革命的君主,假如不是夏桀做不好,他绝对不会去抢这个王位,现在人这么听一定说「真的假的,哪有这么大的财富、天下可以拿不拿的?」那是现在人不了解古代圣哲的存心。现在大半的人是为名为利,他脑子里不相信人不为名、不为利。现在超过一半的人,他脑子里有一个观念,天下的乌鸦一般黑,所以当他在追求名利,在贪赃枉法,他会说「又不是我一个人这么做」,他那种肆无忌惮的状态愈来愈严重,现在是道德沦丧的时候,人都以小人之心度这些圣贤君子之腹,拿了很多的名词,甚至是古代人的话,拿来给自己的行为合理。

要了解改革的目的不在取得政权,改革的目的是真正要利益人民的生活。你看凭著武力拿下天下的人,而不是真正要以德化人、要以德治民的朝代,往往很快就败掉了。你看秦国这么厉害,统一全中国,它维持了多久?十五年。一个这么大的国家、领土,这么大的权势,十五年就垮台,因为他的动机不对,「因地不真,果招迂曲」,那是不可能持久。商汤的朝代维系了六百多年,汤要去打夏桀的时候,是已经找了伊尹,伊尹是商汤的宰相,找伊尹去干嘛?去辅佐夏桀。已经不下好多次都是亲自带著伊尹这个贤人去告诫夏桀如何治理天下,你看商汤做人家的臣子做到鞠躬尽瘁,想尽一切方法赶快让我的国君能够迷途知返,我们现在人哪有这种涵养?吞得下就吞了,哪有管谁的损害,自己有没有利益最重要。

等夏桀实在是完全不知回头了,他才发动革命,这种革命很有意思的,商汤的军队很少,夏桀的军队很多,结果两军对峙,「好,要打仗,杀」,很多夏桀的兵都跑过来了,因为已经失去民心了,那你真正是夏桀的兵你要打吗?我打这个干什么?自己的君王这么暴虐无道,我是为虎作伥,所以伤亡都不会太严重。然后商汤怎么对待夏桀?他是国君,有这个情分,划了一块地给他还有他的子孙,这叫厚道,也做给人民看,不要赶尽杀绝,要以仁心治天下。把坏的变好的才是对的,假如把好的推翻那叫什么?那叫颠倒是非了,那叫祸国殃民,这个殃民还不是殃一时的民,是把后代子子孙孙的慧命都断根,这不是小事。

中国从汉武帝独尊儒术,至今两千多年教育制度没有改过。我们平心静气来思考一个问题,这两千多年来的人智慧比我们高还是比我们低?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现在的大学毕业生写出来的文章比不上一百年前小学生写出来的文章,不管是文辞还是对事理的深度都比不上,我这不是夸张的哦。老和尚还留有民国初年那些小学生写出来的文章,现在的大学生写不出来。我们看著报纸很感慨,现在大学作文那错别字真是离谱得要命,而且他们常看网路,那些很流俗的遣辞用语统统都在脑子里面,「奸巧语,秽污词」,他们还觉得赶得上流行,却不知道「市井气,切戒之」。

现在人没智慧,又自以为了不起,乱动祖宗的章法,教出来下一代可怕,然后还不知回头,不只是主政,主事者不回头,更重要的,所有为人父母者不回头。为人父母者重视的是什么?是学历,是知识,是以后能不能赚大钱,对於德行的重要性不重视,因为德行这种教育它无法立竿见影。「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个正确的教育扎在自己孩子的身上,要多少年你才能感受到结果?卢叔叔说十五年,现在的人能有这样的耐性吗?人要有这样的耐性,除非道理明白。

我们昨天提到「损人自益」,你们昨天没有复习。「损人自益,身之不祥。弃老取幼,家之不祥」,你看现在弃老取幼的太多太多,因为不了解德行的重要。「释贤任不肖,国之不祥」,现在人不是靠本事,一有机会就靠关系,把社会的公平搞得乱七八糟,自以为得意,你看我有这么多关系可以用,都不知道损了自己多大的福分,又给了下一代最坏的榜样,现在的年轻人仗势,那都是上行下效。第四「老者不教,幼者不学」,不教什么?不教做人做事的道理,现在谁在教?我们还看到一个现象,一些十多岁的年轻人不懂事,男女关系非常混乱,带著女孩子回家来,为人父母者讲一句话,「年轻人有年轻人的想法,我们没法子管」,天下焉有不乱?社会风俗焉有不败之理?该教做人最重要的道德观念不止没有教,还姑息养奸,「俗之不祥」,整个社会风俗颠倒了。而这么恶劣的风俗都非一朝一夕造成,都代表著几十年来的人已经忘了做人的根本,才会造就现在的道德沦丧,你都不能怪一时谁的责任。

最后,「圣人伏匿」,圣贤人不出来,为什么不出来?「愚者擅权」,劣币驱逐良币。他现在去当官,所有的人都要弄权,要贪污,他不行,他会怎么样?他一定会被很多拳头压下去,因为你挡了他的财路,把你压下去,你没办法以退为进。这些圣哲人一退,干什么事?教学,传一些好的学子、弟子,让他们在往后机缘比较好的时候赶快出来为这个社会好好付出,好好扭转劣势,我身旁好几位智者、长者都在做这样的事情。绝对不失慈悲心,但是要审时度势,因为这些弄权的政客早晚有一天他福报就享尽,不能再这样嚣张下去,那时候贤德的人要赶快怎么样?补上。诸位朋友,我们这样再教育下去,贤德的人出得来吗?未来的社会到底需要什么人才?我们到底要把下一代教育成什么样的人格,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这都需要慎思。

学问的五个次第,「博学、审问、慎思」,慎思它是一个枢纽,你没有慎思的功夫你绝对没有办法明辨清楚,也绝对不可能做出跟道理相应的风范出来。这慎思是考验你的见地,对事物的觉照,认知的深度,在慎思里。

我们现在最常讲的一句话:「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点」,好,什么叫起跑点?对。你看一棵树,它的起跑点在哪?你看不到的地方叫起跑点。树能扎得有多深多广,它的树荫就有多大,它的盘根错节的范围超过它的树荫。你不要看到苍天大树在那里羡慕,希望我的孩子以后的人生就如此一般,都不了解真正的功夫在看不到的地方,在扎根教育,扎德行的根。现在这个社会诱惑那么多,你的孩子德行的根扎得不牢,他这一生能全身而退机率几乎等於零。在三十年前就有一句话讲,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这一部经三十年之后难念的程度何止五倍、十倍,既然难念的程度这么高,而现在的孩子的德行却远远比不上三十年前的人,你说他的人生能幸福、和乐、顺利,那叫痴人说梦。这个道理讲了大家都能接受,不可能,但是又有几个家长开始帮孩子扎根?说都很简单,面子放得下吗?

再来,你真正要扎你孩子德行的根,首先要先做一个功夫,哪一个功夫?「自天子以至於庶人」,你不是先拿他开刀,先拿谁开刀?拿自己的坏习性开刀,这时候就考验一个人,你是不是真正爱你的孩子,还是你要随顺你的习气。你真正爱你的孩子,你明白到这个点了,你从此以后,言语行为都很谨慎,因为你要当他的榜样,你要成就他一生最重要的根基所在。

几个人在思考?当生活愈来愈忙碌,人的知见愈来愈短浅,随波逐流,蓦然回首,我已经四十岁了。诸位朋友,有没有哪一天睡觉起来,突然想一个问题,「我几岁了?」然后吓了一身冷汗的有没有?百年易尽,一百岁很快就过去了。该做的事没做,后半生可就麻烦了,要能深谋远虑,教育孩子要能防微杜渐。好。

我们昨天提到一个态度,「闻誉恐,闻过欣」,这决定孩子一生成败的一个因素,来,怎么教?人在学习当中要懂得用心去领受。假如今天说,从小要让孩子懂得有雅量去接纳别人的谏言,一些还没结婚的人说,那是在讲给当爸爸妈妈听的,跟我没关系,那这个念头一起,那这么好的学问你当面错过。「闻誉恐,闻过欣」是不是小孩应该学?是每一个任何年龄层都要学,纵使他八十岁了还得学,不然就变老顽固了,是每一个人都要学。而且当你要组成家庭,你就要把这些德行都先自己做到,你才有可能教好你的下一代。现在年轻人要赶快学这些做人道理,不然你真正孩子生出来,你要马上变一个贤人,有没有可能?不可能;要未雨绸缪,这很重要。而你现在提升德行,跟你后半生是完全息息相关。你德行提起来了,第一个,你交的朋友不一样;第二个,你找的太太一定不一样,因为你水平提高了,你身旁的人也会换,你看,牵一发动全身,你变了以后,你所有身旁周遭的人事物都变,你不变,这路途当中的荆棘就满布了。

再来,你现在已经为人父母了,「闻誉恐,闻过欣」要怎么教?或者你已经为人老师了。这每一句经文都马上可以利益你的人生,利益你的生活,你自己要用心体会。我们现在为什么这个用心体会的能力这么差?你们知不知道原因在哪?那为什么我们从小到大自己不会反省?没人教。你读过「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吗?我是打开这一本手册才知道「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这么重要的人生道理居然到三十岁才自己找到,假如在我七、八岁就有老师教,那人生会不会一样?你看人生际遇,人生的境界高与低跟所遇的缘有相当大的关系存在。因为我们都已经习惯考试了,所有吸收来的只为了一个目的,干什么?请问《中国文化基本教材》里面那么多句子,「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君子「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君子喻於义,小人喻於利」,那君子的句子出现了几十次、几百次,请问哪一句你拿来用?拿来用就变君子了,现在哪里有君子?少。因为整个大环境已经给予错误的学习状态,统统为了考试,学问不是为了力行,学问也不是为了利益他人。我们读那一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你的内心是什么?你是一股浩然正气还是「别骗了,哪有可能!」教育慎於始,学问学习的态度一开始偏掉了,这一辈子都拉不回来,我们现在都拉不回来。

因为考试,因为为了学历,为了功名,为了升迁,你的悟性开不了,因为「欲令智迷,利令智昏」,结果我们现在整个社会就是在追求欲望、名利,哪有可能有智慧可言?说「我又不要名」,你不要名那个念头就是要名,要观察得到。面子就是名,不是说给你一个总经理、董事长才叫名,我们时时面子挂不住,时时爱面子,那就是好名。看别人学钢琴、学跳舞,我儿子都不会,都没有,心就发慌,有没有?我有个学生,她补四科,六年级,我把她叫过来,「某某同学,你上课好好听,专注听,不要一次补四科,太多了,补两科就好」,你看我还懂循序渐进,我还没有把她说四科都不要补。这个女孩跟我说,「老师,不行,因为我们那一条巷子所有的小朋友都补四科」,你看一个孩子才六年级。她补习的动机在哪?「输人不输阵,输阵歹看面(没面子)」,她不知道补习的真正目的是要把她的学习拉好,她是怕人家看她不大一样。但是诸位朋友,你今天真正选择要接受圣贤教诲,走一条人生康庄大道,你首先要了解你会变希有动物,你会变异类哦,所以你要先把面子卖掉,现在桃园一斤行情多少?我来买好了。对。

那从新疆到了大庆去上课这一位属牛的老板,上了六天的课上台去说,我这一生立了一个志,要「为往圣继绝学」,要「为万世开太平」,看他不像会说谎的样子,因为他是属牛的,属牛的比较老实,你们有意见吗?他回去第一天,当然有工作上、生活上一些亲朋好友跟他有联系,在一天之内有四个人问他「你还好吧?你没事吧?」因为突然讲话变得「怡吾色,柔吾声」,同学朋友都起鸡皮疙瘩,当然这也警训我们以前活的实在不大像人,现在突然活的像人,人家还怪怪的。这个时代做对的事会被人家笑,说你傻;做错了事人家给你比大拇指,你真有本事,有没有?乱了,不能再乱了,不能再颠倒了,从谁开始不颠倒?从我们开始。现在我看到大家脸上都是正气凛然,万法由心生,有没有感觉生命突然有了厚度,有了质量?这个时候你再念那一句文天祥的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你看这念出来的声音都不一样。高中课本,看一群高中生念这一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为什么?「你给我背起来,期中考要考两分」,他哪来的浩然正气?

我们是种子教师,要当好种子,出去以后可以影响十人、百人、千人、万人,要有这种远大的志向。当然,要改变别人以前,首先要怎么样?「改变自己。」诸位朋友,你变得了吗?有一个,我有没有讲过要刮别人的胡子,讲过了没有?还没是吧?我有一点精神错乱,太多期夹杂都不是很确定讲过了没有,这个广告你们都看过。人有了悟性以后,见花见树都会开悟,因为你掌握了做人的根基所在,一切的大自然会变成你的老师,因为你有谦卑受教的态度。比方你走出这个门,突然看到阶梯一层一层爬上来,你就了解到人生也要步步踏实,「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你看到楼梯就开始在那里背经句,提醒自己,再来又想到人生要有楼梯才能一步一步往上爬,那我们能否成为后代子孙的垫脚石,成就他们的人生,可不能毁了他们的人生。那你心胸再开阔一点,我要成就一切生命当中的有缘人,你发了大愿,「愿将东土三千界,尽种西方九品莲」,那你就要成为众人的垫脚石,送佛可要送上西天。你可能站在楼梯口当场就开悟了,有没有可能?因为这些做人的道理你时时领纳於心,万物都是你的老师。看到太阳,想想自己的生命能不能如太阳一样发光发热,突然想到一句话,「自身威光,超於日月」,自己身上的智慧之光要超过日月一样,能够照亮每一个人的心田,每一个人的黑暗之路。有这样的悟性,你人生左右逢源,要开悟性,问题是现在的教育方法不可能开人的悟性,反而是刺激了太多人的欲望。我们带著这一份明白开始来先从自己做起。

那时我看飞利浦刮胡刀有一个广告,有一个老军官站在厕所的玻璃前在那里刮胡子,一位新上任的军官雄纠纠、气昂昂,我们从他的态度就感受到一句话,「新官上任三把火」,一副不可一世的样子。上完厕所站在这个老军官的旁边还是一副很傲慢的样子。接著老军官就告诉他,你要刮别人的胡子,先把自己的刮干净。要教训别人以前,首先要反省自己是不是已经先做到了,不然「言教者讼」,你只用嘴巴讲,下属、下一代是敢怒不敢言,迟早反抗你。这样的人生态度,经典里面谈得太多了。《论语》告诉我们「其身正,不令而行」,这些理智的态度,我们假如不读经,这一生很难提得起来。我们自己冷静下来看看,假如不遇到这些圣教,这些思想在我们生命当中出来多少次,几乎微乎其微,大部分遇到境界来了都是意气用事的多,所以俗话讲后悔后悔,都是后面,说错话、做错事了才在那里,「唉呀,我怎么又忍不住脾气,我怎么又犯了这个贪恋」。

「其身正,不令而行」,你真正自己做到,上行下效,不用强迫,但「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你自己都没做好榜样,常常给他规定得非常的仔细,「你给我做好,这些事都要做到」,等你离开他的视线他绝对阳奉阴违,然后在那里比著说,「你都不做还叫我做」。多少父母现在被孩子指著鼻子骂,我们假如当这样的父母,这样做不起,这样人生很窝囊,要做得让孩子佩服、尊敬、遵从,这你才是没有白做,这是从我们自己开始做起。好。

那当然你要从自己改起一定要相信自己可以做得到,假如你连自己都不相信自己,你这一辈子枉然,为什么?因为「天助自助者」。一个人都自暴自弃了,上天不会助你。「天弃自弃者」,上天放弃谁?放弃自我堕落的人。「天弃自弃者,天助自助者」,这个天是什么?是大自然的法则。一个很自立自强非常积极向善的年轻人,一定会感得很多有智慧的长辈来帮助他、成就他,这是自然而然。因为他那一份利益社会的心一定会让这些人感动,能感是他的心,所感是这一些好的贵人,「天助自助者」。

诸位朋友,您读到那一句「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你完全相信自己可以成圣成贤的举手,不要怀疑,你怀疑就已经是假的了,请放下。当我们自己都不相信自己,你铁定败下来。只有一个人可以让你失败,是谁?「自己。」真的。你看多少圣哲人几乎都已经到山穷水尽了,但是他不愿放弃道德仁义,往往把他的人生扭转,柳暗花明又一村,这种例子太多了。周文王被关禁在监牢当中完全不为所动,完全不会怨天尤人,依然很平静,在监狱当中把《易经》的六十四卦画出来,你看这些圣哲人不被境转而能转境。相信自己可以成圣成贤,就是要相信《三字经》里的第一句话「人之初,性本善」。有一些人说,我相信别人「人之初,性本善」,可是我不相信自己;他可以成佛,他也可以作圣,我不行,成佛作圣都别人的事,有没有这种人?告诉你,这种人还真不少。很多人遇到我都跟我讲一句话,「蔡老师,下一代就靠你了」,要把我压死吗?当然,这是满善良的了,不是台语说的发誓给别人死。但是这句话的背后还有其他的含义在,他相不相信自己?对。

六祖惠能大师要把禅宗弘扬开来,要「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请问他传了几个学生?四十三个哦。他是弘扬诸多佛教法门当中的一门,要多少人?四十三。那时候在唐朝,民风还很好,圣学还很鼎盛,现在一千多年之后,在我们这个世间,你不只要弘扬禅宗,是要把佛法兴盛,再来,不只要兴盛佛法,还要首先兴盛什么?中国文化;几千年没有的败相出现了。要把儒道释三教真正救起来,那比六祖惠能大师那个时代难度高多少?何止十倍。那我们就用十倍来算好了,已经很客气了,四十三要乘以十,要有四百三十个人。诸位朋友点一下,我们现在坐多少人?拿一张本子来画押,不然每一个人遇到我都说「下一代就靠你了」。知不知道我为什么吃不胖?找到原因了没有?半夜睡觉都会听到那一句,「下一代就靠你了」,突然惊醒。「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要先相信自己,我有本善的心,要相信佛陀那一句话,「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当你在比较低潮消极的时候赶快提起这句话,「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一个人跟自己相处的时间最多,要好好自我鼓励。我很想透过一些机会让大家理解到佛家说的一切人皆是佛,一切人皆有真如本性,我们多想有这个机会把这个真相告诉大家。诸位朋友,您现在听到这一句「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你能听到这句话,你这一辈子的福分都是太大太大了,在几千年历史的洪流当中,不到千分之一、不到万分之一的人真正体会这句话、真正听到这句话,而我们有机会听到要好好珍惜。大半的人一辈子走完之后不仅不知道自己有真如本性,自己有一颗不生不灭的真心,反而每天是坐吃等死,以为生命就是死了就没了,他不闻圣教,他不了解这个事实真相。

我们何其幸运了解到那一句「万般将不去」,你不是死了就没事,这一辈子做的善恶业会牵著你去还债,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在大陆有一个例子,儿子比妈妈先走,有一天妈妈做了一个梦,梦到自己的儿子叫小黄,在一个寺庙里面,她赶快打听到这个寺庙,到了这个寺庙问住持,「你们这里有没有一个人叫小黄?」住持说了,「没有,不过这一段日子来了一只狗,我们都叫它小黄,你去看看」。当她看到那只狗,眼神一交错,当场妈妈眼泪掉下来,那只狗眼泪也掉下来,她的儿子去当狗了,母子两个抱头痛哭。因为这个例子传出去了,结果一堆人要来看小黄,害这一只狗都不敢出门。不过说实在的,愈多人看到,它下辈子种大福,为什么?它给人家种善根,了解轮回转世是真的,要赶快做好事,做善不能等,不然一息不来想改过都没机会了。这几句经文你一生听到了都是无上的福分,「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后来我又听一句「身命有限,慧命无穷」,你这一生唯一带得走的是什么?你的智慧。你的身体你带不走,你所有的身家性命,妻子儿女,一样也带不走。人为了带不走的东西把生命统统耗尽,而唯一带得走的东西却都没有准备,你看人不明真理,一辈子枉然,一辈子造作了往后生生世世的恶难,能闻智慧要好好珍惜。

由於了解到智慧的难得,我们也希望有机会去当个缘分,成就别人的人生。很多可以讲话的机会,我都会主动去要,但是我的个性比较木讷,平常我话很少,你们为什么一脸都不相信我的样子。好,不过人被误会也没有关系,「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我们这一节课先上到这边,谢谢大家。

End

禅悟人生

【一】禅师问:你觉得是一粒金子好,还是一堆烂泥好呢?求道者答,当然是金子啊!禅师笑曰,假如你是一颗种子呢?其实,换个心境,或许你会得到解脱!有位禅师有一个爱抱怨的弟子。一天,禅师将一把盐放入一杯水中让

淡泊人生

淡泊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里面的解释是:不追求名利,如:淡泊名利、淡泊明志等。《东观汉记郑钧传》载曰:好黄老,淡泊无欲,清静自守。这就是道家的一种处世态度:淡泊无欲,清静无为。宋代诗人秦观在《送蔡

人生的关卡可大可小

◎ 圣 严人生的关卡,可大可小。善于处理的人,举重若轻;不善于处理的人,举轻若重。所谓善于处理,就是能够掌握当前所遇到的难题、关卡,了解它的严重性究竟到了什么程度?这难题、关卡涵盖了金钱的损失、名誉的

人生虽是借宿,但也要好好把握

本性法师稍早前,经济不发达,旅店不多。许多人出行,夜幕降临,多借宿人家。僧侣,更是如此。借宿,我们自然会想到:此处非久留,只是借住,不是自己的,时时处处要谨慎小心对待,一声再见后也许永远不会再见。凡尘

站在本来无一物的角度来面对人生

净界法师【观性元真:殊不能知生灭去来,本如来藏,常住妙明,不动周圆,妙真如性;性真常中,求于去来、迷悟、生死,了无所得!】我们要知道,今生所出现的假相,是事出必有因,跟过去有关的,知道就好,把它要放下

人生总有喜怒哀乐

人生总有喜怒哀乐。我想,这是任何人都会同意的。似乎,人是个很奇怪的生物,每个人都希望一生能过得平静、幸福。可是,如果日子过得只是平平静静、幸幸福福地,他又会觉得无聊,希望有些刺激。你不否认吧?除非他是

人生的至静是一种智慧

◎ 弘 恩静,是一种至味。至味才隽永、绵长。就跟我们吃素一样,别人看你们吃素有什么好吃的,就是一些菜叶子,但是我们吃得津津有味,每一样菜都感觉吃得很开心。不静,就是五味杂陈,就像世间人,总是喜欢乱吃-

人生八后悔

逢师不学去后悔:  善知识难遇难求,良师给予我们的影响非常深远,一句真实话,就足够终生受用,象善财童子不辞艰苦去五十三参,赵州禅师活到八十岁还行脚参访,都是因为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如果遇到了人天师范,

家,因包容而幸福

一家人,包容越多幸福越多;夫妻间,包容越多感情越浓;乡邻间,包容越多相处越好;朋友间,包容越多友谊越长;同事间,包容越多事业越顺生活不是战场,无需一较高下。人与人之间,多一份理解就会少一些误会;心与心

龙树菩萨的传奇人生

龙树菩萨是南天竺国的婆罗门族,天生聪明颖悟。事情只要对他说一遍,便永远不会忘记。有一次在乳哺中,听到婆罗门行者诵四部韦陀典,每一部各四万偈,每偈四十二个字,听完就能背诵,而且了解其中的含义。二十岁时

幸福人生的秘诀:好事皆赞叹,善缘皆随喜

我们要对治嫉妒心,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嫉妒,还有嫉妒的根源在哪里。我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嫉妒二字都用女字旁?这是中国古人造字的智慧,因为他们发现,嫉妒的情绪变化表现得最明显的,一般来说都是女性,并不是说男人

人生两大凶德,千万要戒掉

曾国藩:人生两大凶德,千万要戒掉咸丰八年,曾国藩给国荃的信中说:古来言凶德致败者约两端:曰长傲,曰多言。丹朱之不肖,曰傲曰嚣讼,即多言也。历观名公巨卿,多以此二端败家丧生。曾国藩在这里指出了普通人的两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8)(《大经解》讲授)

无量寿经讲座08(概要)菩提心是这样的大,菩提心量就是这样大,他要度尽一切众生,这一切众生在一切空间,包括广大无边。这些众生过去的我要度,现在的我要度,未来的我也要度。包括时间,广大长远,都没有边际。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5)(《大经解》讲授)

无量寿经讲座05(概要)《华严经》经末,华严最后一卷,普贤大士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所以把普贤行愿品列入净土五经之一,这就是证明。《华严》讲了这么多,那么多玄妙,讲到八十篇,最后还是要用,尽除一切诸障碍,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6)(《大经解》讲授)

无量寿经讲座06(概要)你念佛名的时候,你这个时候正在念南无阿弥陀佛。心里就这一句佛号的时候,并且就一句的时候,别的妄想就没有了吧,就换掉了百千万亿的妄想杂念。如果念佛啊,我怎么还是妄想纷飞。你不知道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12)(《大经解》讲授)

无量寿经讲座12(概要)溪谷幽冥之处,悉大开辟,皆同一色,犹如劫水弥满世界。其中万物,沉没不现,滉漾浩瀚,唯见大水。彼佛光明,亦复如是。声闻菩萨一切光明悉皆隐蔽,唯见佛光明耀显赫。都开辟,都开开好了。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7)(《大经解》讲授)

无量寿经讲座07(概要)再引证一下《弥陀要解》,澫益大师说吾人现前,一念清净心性。我们每个人当前一念的心,一念的性,不在内不在外,在哪?在里头,在外头,在中间,都不是。非过去,非现在,非未来。过去心不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9)(《大经解》讲授)

无量寿经讲座09(概要)有余涅槃,这才能够从同居土升到方便有余土。四土,同居土的之上是方便有余土,是小果的圣人,阿罗汉所居的土,这种叫做竖出三界。按通常的向上升,升天,出欲界到色界,出色界到无色界,出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15)(《大经解》讲授)

无量寿经讲座15(第1品)阿弥陀无量寿,就是我们的本觉。从本觉起,我们念佛庄严自心、清净自心,开始觉悟,最后达到究竟觉,就是清净平等觉了,这是配三觉。那要是倒过来,把这平等觉作为我的本觉,我们起心念佛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14)(《大经解》讲授)

无量寿经讲座14(总释题名)又以此乘能尽一切诸法底故,这个乘能够穷尽到一切法的源底、根源,所以乘为大,这是大乘的含义。十二类因缘又说了,般若经中佛自说摩诃衍是无量无边,这个法是无量无边呀。以是因缘也叫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13)(《大经解》讲授)

无量寿经讲座13(概要)自主的本心啊自心啊。自心就是自然中自然相,自然有根本。自心他就郁单成七宝,横揽成万物。郁单成七宝,就是无意的话。郁单是本单四大部洲中郁单,是本单洲。郁单之自然,自然成七宝。自然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20)(《大经解》讲授)

无量寿经讲座20(第二品)就有了数量,无量的智,能够照见种种不同之相。刚才说众生有种种根,所以我们给种种药。如你不通达众生,那你怎么给药呀。众生种种差别呀!种种病呀!这差别相,这叫什么智慧呀,这叫无量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16)(《大经解》讲授)

无量寿经讲座16(第一品)这《净影疏》,慧远大师是隋朝的。他说神通已达,叹其德胜。所谓很神异。神异称为神。他神异,凡情所不能达的。什么叫通?没有壅碍叫做通,壅,堵塞了,堵住了,就不通了。通有身通,天眼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18)(《大经解》讲授)

无量寿经讲座18(第二品)究竟彼岸,彼岸就是波罗蜜。证到如来到达彼岸。《净影》就是慧远大师他解释究竟涅槃,涅槃正是彼岸,生死是此岸,涅槃是彼岸。这都是《智度论》的话。《净影疏》解释究竟涅槃就是解释究竟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17)(《大经解》讲授)

无量寿经讲座17(第二品)又贤护等十六正士,所谓善思惟菩萨、慧辩才菩萨、观无住菩萨、神通华菩萨 、光英菩萨、宝幢菩萨、智上菩萨、寂根菩萨、信慧菩萨、愿慧菩萨、香象菩萨、宝英菩萨、中住菩萨、制行菩萨、解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19)(《大经解》讲授)

无量寿经讲座19(第二品)还有另外一件事,爱欲同等的难办,那一切众生都不能承当。幸亏只有一个事情,这个事情最难办,爱欲。一切众生都因为爱欲而证性命,性命就是这么来的,生死之本啊。再有一件事情这么严重不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23)(《大经解》讲授)

无量寿经讲座23(大教缘起第三)护佛种性常使不绝。护者是护持、维护。佛种性者可以解释六度。我们引征《会疏》的话,他举佛种性四个解释,我们今日举其三个:(一)众生所具佛性,人人都有佛性,众生心中具如来性

南怀瑾:《瑜伽师地论》讲座_南怀瑾讲瑜伽师地论

南师《瑜伽师地论》第一讲云何世间一切种清净。当知略有三种。一得三摩地。二三摩地圆满。三三摩地自在。此中最初有二十种得三摩地所对治法。能令不得胜三摩地。何等二十。(二十卷)今天,我们转个方向,是讲教理的

刘素云:人生的命运可以转变

「听经十几载,改变我人生」。我就是衷心的要告诉大家,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人生的命运可以转变。谁来转变?你自己来转变。怎么转变?听经闻法。因为我这个路是这么走过来的,成功了,所以我把我这个成功的经验告诉

刘素云:人生酬业,就这四个字是我们来到人生的目的

我们也时常面对老病死,为什么我们不悟?因为我们是凡夫。菩萨高明就高明在这里,菩萨悟,我们不悟,菩萨悟了之后帮助我们悟,告诉我们人来到这个世间干什么?四个字「人生酬业」,就这四个字是我们来到人生的目的。

南怀瑾:人生在世的八大天机

一、付出越多收获越多这是宇宙正负能量之和为零法则导致的铁律,同理,收获越多,福分就会越少。二、心灵越丑痛苦越多这是宇宙因果机制的反映,意思是说,若某个人一生烦恼多、痛苦多,就证明此人心灵丑陋。三、结构

没有一番静气,人生就过得很忐忑

弘恩法师静,是一种至味。至味才隽永、绵长。就跟我们吃素一样,别人看你们吃素有什么好吃的,就是一些菜叶子,但是我们吃得津津有味,每一样菜都感觉吃得很开心。不静,就是五味杂陈,就像世间人,总是喜欢乱吃--

人生

◎ 季羡林在一个《人生漫谈》的专栏中,首先谈一谈人生,似乎是理所当然的,未可厚非的。而且我认为,对于我来说,这个题目也并不难写。我已经到了望九之年,在人生中已经滚了八十多个春秋了。一天天面对人生,时时

李炳南答:有人李炳南答宇宙人生观真理是什么?

问:有人问宇宙人生观真理是什么?(慧香)李炳南答:人生是正报身之生命延续,宇宙是报身寄托之土,观是对此存有一种感想。若能知众生为何而来,来作何事,得何结果,有何目的,彻底清楚,有正觉悟,即是宇宙人生观

人生无常 珍惜时光

人生无常 珍惜时光◎ 圣 严人生无常,生病有时候是对人类的一种警惕,让我们知道病苦灾难会没有预兆的来临,警惕我们要时刻把握人生,现在不做、今天不做、今年不做,不知道是否还有明天、明年可做?因而能时时

谦卑的人生

夜诵《妙法莲华经》。读到《常不轻菩萨品》,常不轻菩萨的修道理念和方法让我着实有些感触。经中记载:在无量阿僧祇劫以前,有一位菩萨比丘,修行很是谦虚恭敬,不但读诵经典,而且身体力行礼拜恭敬,每逢见到出家、

如何走上人生的正道

老和尚开示:第一,人的欲望如果没有止尽,就会迷失了自己的本心。第二、要知足,能够知足,能够敬业乐群,心就会安,就会定。以前有一位刘居士,他告诉师父,他已经失眠两个礼拜都没有睡觉,心很不安定,如果再这样

幸福之果

释惟文一、不贪常舍不贪求不义之财,不义之财,难以长久。常舍济与贫穷,舍孤寡老人,舍病苦之人。舍财福之因,就会得幸福的果。二、戒己扬善做好自己,不说他人是非好坏。别人好的地方可以称赞宣扬,让世间善行流传

懂得享受人生

◎ 林语堂有些人头发刚刚转白,便自认是风中残烛,老态龙钟起来了;有些人虽已七八十,却仍是精神抖擞,童心勃勃,照样和后生小伙子一般。为什么人类的寿命有长有短?为什么有些人未老先衰,有些人老而弥健?衰老的

如何摆脱颓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大安法师大学生甲:作为一名大二的学生,我对自己的大学生活很不满意,学习不上进,整天生活很颓废,感觉每天都过得很后悔。我知道这样不对,也打算改变,可我总是发现行与心不一,十分无奈。特此想请教您,我该如何

人生究竟为何事

印顺法师人生所为何事?平常人只说学佛,但为什么要学佛?其根本意趣究竟何在?这一问题是应该明白的。可以说:学佛并不是无意义的,无目的,而是要想获得一种高尚、圆满的成果。学佛的而能够深刻的理解到学佛的根本

吉祥人生的善缘

◎ 明 海勿近愚痴人,应与智者交,尊敬有德者,是为最吉祥!居住适宜处,往昔有德行,置身于正道,是为最吉祥!这部经文的构成非常值得我们注意,特别是经文最初的这两个偈子,我把它归结为吉祥人生的善缘。要有一

现代人生的境况

◎ 魏 磊人生的苦境在当代表现得尤为显著。现代人造恶的动机与手段比古人更甚,苦果也就更大。冷静地观察这个世界,我们能睹见一系列的险象与危兆。诸如:精神家园的丧失、全球性的政治腐败、英雄偶像的陨落、文明

大好人生,何必自讨苦吃呢!

叶 曼常见许多太太小姐们,热络起来,同出同进,形影不离,突然间为了三言两语,鸡毛蒜皮,便发生了误会,便自相视如仇雠,每当他们义愤填膺的来找我诉说评理时,我从不偏袒来者,顺着他火上加油,我永远是装作很不

人生最胜的吉祥

(一)不亲近愚者 此事最吉祥(二)宜亲近智者 此事最吉祥(三)尊敬可敬者 此事最吉祥(四)居所宜安适 此事最吉祥(五)往昔曾修福 此事最吉祥(六)引导心向正道 此事最吉祥(七)博爱 此事最吉祥(八)善

人生什么事情最苦

人生什么事情最苦◎ 梁启超 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望),虽然失意

人生的四境界

依据冯友兰所著的《新原道》一文,可将人的心境分为四个层次。冯友兰提出人生的四境界是:自然、功利、道德和天地。一、自然境界,顺习而行二、功利境界,生物之理三、道德境界,尽伦尽职四、天地境界,天地合一自

向内的人生

◎ 钱 穆人生只是一个向往,我们不能想像一个没有向往的人生。向往必有对象。那些对象,则常是超我而外在。人生一般的要求,最普遍而又最基本者,一为恋爱,二为财富。故《孟子》说:食色性也。追求的目标愈鲜明

珍惜人生每一秒

证严法师社会上很流行一句话: 彩色的人生。要生活得有色彩,就要用心抓住时间;心用在时间上、用在待人处事上,便能拥有一个多彩多姿的人生。人生像无法拨回的时钟,我们的生命时钟也永远无法再拨回去。因此,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