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四梯次)7
2024-10-31 11:34

幸福人生讲座(第四梯次)蔡礼旭老师主讲(第七集)2005/8/9台湾中坜善果林档名:52-138-07

诸位朋友大家好!

老师好!

人没有智慧往往本末、真假、是非会搞颠倒了,假如不是看了「大学」这一段话,在现在这个社会思潮里面一定是认本为末,认末为本。我们看市面上畅销书,很多都是如何赚进生命中的第一个五百万、一千万,德行都还没有引导他,一下子就用欲望来牵引,来刺激他,这样的人生绝对是很难圆满,大多是遗憾收场,可是却是现在大部分人的思考方式。正确的思想要赶快彰显,所谓破邪唯有显正,显正了,「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

那「人有善愿,天必从之」,这一句经文绝对不能只是拿来念,而要在你的生命当中演出来。我有一些朋友,他们后来都很自然也很主动跟著我一起修学圣教,我问他们说:你们怎么这么积极学习?他们说道,他说:你学佛以后,学圣贤教诲以后,求什么都求得到,所以我们也要来。现在人很现实,要「先以欲勾牵」才能「后令入佛智」。不过「佛氏门中,有求必应」,只要懂得道理,如理如法去力行,连成佛都求得到了,哪有可能世间这些芝麻小事会求不到?可是你要演得好,你不要学了佛以后愁眉苦脸,学了佛以后事业都衰败下来,那人家哪敢来跟你学佛。

抽到了这个题目以后,我们就可以透过这个机缘把人的本来面目,「人之初,性本善」,的机会可以告诉同学。那一天我穿好西装打好领带上台去了,我到学校念书一年穿了两次西装,第一次就是上台讲这个课的时候,第二次就是谢师宴的时候穿的。在什么场合要穿什么衣服,这个叫礼貌,不只尊重别人也是什么?尊重自己。你自己不尊重自己,人家也会瞧不起你。

好,那在讲课一开始,我拿了四张照片,还用投影机把它放出来,真是耗资千万。费了九牛二虎把我几个月大的照片都找出来,所谓牺牲色相,那一张二三个月大的照片你们绝对看不出来是我,因为长得白白胖胖的,看了就想咬他一口,这是二三个月大,这是第一张,当你看到这一张照片的时候,你会点头说「人之初,性本善」。接下来是一张五岁左右的照片,我跟妈妈、爷爷、奶奶去了佛光山,去旅游,刚好要爬上那个山头,那个山头上面就是一尊阿弥陀佛像,沿路都是一尊一尊阿弥陀佛的接引像,就一路这样上去,我站在这一连串的佛像前面拍了一张照片,拍照的时候我比了一个手势,什么手势?接引像,五岁的时候拍的,你看到这一张照片的时候,你还是满相信「人之初,性本善」。接下来是高中时候的照片,那高中时代长得都很酷,然后书桌前面都贴了一张席维斯史特龙的照片,干啥?年轻气盛,然后又没有读到圣贤书,气质愈来愈差,当你看到这么酷的年轻人,你开始不相信「人之初,性本善」。最后一张照片是我还没有开始学佛,还没学圣教以前在商场上打滚时候照的照片,看起来就是一副很爱钱的样子,所以你看到这一张的时候已经摇摇头,「人之初,性本恶」。同样一个人让你有不同的认知、不同的感受,而他却是同一个人,那你到底要相信「人之初」是如何?

我跟我妈妈拿了一个珍珠,不过这里没珍珠可以拿,「事勿忙,忙多错」,我不是来变魔术的。每一个人都有一颗本善的真心,就好比这一颗摩尼宝珠一样,这一颗宝珠闪闪发光,这是你本有的,它还放出光芒。一个人本善的心起作用很有智慧,处处可以帮助别人,成就别人。突然有一阵风吹过来,诸位朋友,这个是什么?有这么难吗?这是什么东西?又不是考微积分,看到什么就讲。贡丸,你是不是肚子太饿了?这是白色的黏土。你看到什么?白色的黏土,白色的东西,好。它那个不变的真心,摩尼宝珠你没看到,你看到的是随时会变化的习染、习性,那个人本来就是这样,那个人没救了,因为你已经看不到他不变的那一颗善心。突然又起了一道狂风,再加上暴雨,诸位朋友,又想起小时候做的土丸,然后在那里比「来,谁的比较硬」。这是什么?彩色的,那代表你的眼光还满广的。还看到什么?这个时候有些人看到粉红色说,粉红色的黏土,有些人看到黄色的说黄色的黏土,有些人看到绿色的说绿色的黏土。同样一个人,十个朋友来论断他,一不一样?都不一样。这个人很勤劳,或这个人很吝啬,这个人很贪心,这个人脾气有够大,对他的评价都不一样,讲的是同一个人,可是那些评价就好比这些尘埃一样,已经不是真正他的本来面目。

当我们看到这一个东西,请问有没有一个人突然站起来,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仁者,你的心动,有没有这么样的智者出现?突然这个智者站起来?这不是黏土,不是彩色,也不是白色,是一颗摩尼宝珠,有没有这样的人士出现?然后我们赶快让他升座讲课,因为他开智慧了,他看到本来面目。

人已经看不到人的本来面目,那一颗清澈透亮,那一颗时时可以放光明的本善之心,已经被所有的坏习性染著了。而当人不相信「人之初,性本善」,人与人当中就会有很多恶性循环产生,父母瞧不起孩子,孩子说「好,你既然觉得我这样,我就坏给你看」。从你的眼神当中他得不到肯定,得不到认同。很多的老师瞧不起那些学习不好的学生,学生就开始堕落。我们的眼神都在影响身旁周遭的人,请问我们是用什么眼神?是用著怀疑,是用著不友善,是用否定的眼神,还是坚信「人之初,性本善」的眼神?诸位朋友,当你真正坚信「人之初,性本善」,你的理智才刚开始发展。当你不坚信这个道理,你的理智建不起来,因为你的内心绝对无法平静,你已经看到人都是虚幻,都是对立,都是习染,你自己的心也平和不下来。

你认知「人之初,性本善」,认知真切了,你每天都在过普贤菩萨的生活,第一,你真正做到「礼敬诸佛」。而由於你坚信他的真心,你时时看到他的真心稍微透点光亮出来,你都抓住,赞叹,让他这一份光芒可以不断延伸,让他有信心,让他更懂得自我突破,这时候叫「称赞如来」。再来,「广修供养」,你把人类最根本的理智教给了他,法供养。在他人生的过程他能时时激励自己,我是「人之初,性本善」,我应该突破我的习性,这一辈子不要做习性的奴隶,你在做无畏布施。一个人真正形成他习性,他的人生都被习性所主使,变成习性的奴隶,一辈子内心绝对没有清净,没有自在感。普贤菩萨「忏悔业障」,忏悔业障最重要是后不再造,人有这分坚定的信念,只要他做错事,他想「我有本善的心,我一定要赶快,不怕念起,只怕觉迟」,时时督促自己,不只督促他自己,我们自己本身也要常常忏悔业障,要想想要去掉这些让真心蒙蔽的尘埃,要把它去掉。

一个老师坚信你的学生是有「人之初,性本善」,你那一份真诚的眼神就像一道智慧之光透入了孩子的生命中。突然,他的智慧之光冒出一点角来,你们有没有看到?没看到也要说看到,配合一下。这智慧之光冒出来了,让它慢慢扩大,到最后就,这个叫天蚕变,慢慢就光芒愈放愈大。所以为什么一定要让你的学生信任你、喜欢你,跟你学习,因为孩子真正信任、喜欢你,他会不断的希望把好的那一面给老师看。其实人,谁喜欢自甘堕落?谁喜欢自讨苦吃?谁喜欢自掘坟墓?明明不喜欢还继续做,因为习气,他拉不回来。从这里我们就了解到,中国古代的教育提到「禁於未发之谓豫」,预防,习气一形成要再把它拉回来太难太难,而我们现在解决问题都是习性已经养成,父母束手无策,儿女也百般无奈。

在我第一年教书的时候,有一个学生因为犯了一个满严重的错,还找派出所的员警来吓他,因为他年龄还不够也不足以定罪,又学校的老师很多也是给他训斥,给他指导。后来这个孩子就坐在楼梯口,非常的落寞,我看到了他的背影,虽然没有看到他的面容也可以体会到他的心情,我走了过去,在他的身旁坐了下来。

《弟子规》说「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他情绪很不好的时候,话不要多,这也是我们要时时去体察因缘状况。很多人这个言语伏不住,一看到姐姐心情不大好,马上过去问东问西问一大堆,你姐姐说「你闭嘴,不要吵,我要静一下」,有没有这种情况?有,所以要会察言观色,看她情况非常的沮丧,不要吵她。先端一杯温开水,刚好她坐在沙发那里生气,端杯温开水,然后走到她的面前,放在她前面的桌上,放好以后再慢慢的离开,这时候眼睛不要看她,你看她,她说「你看什么看?」你会扫到风尾我跟你讲。因为她这个时候情绪不好,你就不要去让她又情绪起波涛,就这样静静的放著,静静的离开。她在那里虽然情绪很不好,等你离开以后,她端起这一杯水,手心的温暖暖到哪里来了?暖到心头来了。你看这个家多好,每次我有挫折,这里就是避风港。等她把这一杯水喝下去,里面又有钙质,钙质可以稳定人的神经,情绪比较。你没看古代的时候人家快吵起来,「好了,好了,等一下,待会儿说,待会儿说,来先喝杯水」,你没看那个水喝下去,「好了,没事了,要回去了」,因为钙质可以稳定神经。

诸位朋友,你看中国的建筑非常有学问,一进门一定是稍微绕两下然后才到他家,有的比较有钱的人家是有个九曲桥,才绕到他们家正门。那假如是火冒三丈到他们家来,本来是要一拳打下去的,突然在那里绕,「人生苦短,我看就算了」,突然绕到门口,「请问有事吗?」「没事,我走了。」真的,那个气其实是假的,你慢慢给它舒展掉就没事。走九曲桥的时候风景又特别优美,要有假山假水,人生何苦来哉,这是中国的建筑。我们到澳洲很多西方建筑是那个一进门就正对他们家的大门,刚好火冒三丈那个门一打开来,碰!就下去了。那建筑物都含有处世的哲学在里面。中国的建筑外圆,外面庭院都是圆门,自己房间里都是什么?方方正正,提醒我们处世要圆融,律己要严格,无规则不成方圆。我刚才讲到哪?怎么讲到这儿?你们把我找回去一下。我是考验你们上课有没有专心。对对对,倒杯水给她喝。

你家里的人,她一定可以感觉到有人全心全意关心我,只要我有需要的时候他们一定在身旁,当一个人的内心可以感受到他的亲人是要这样对待他,这个人保证不会走上绝路。一个人为什么走上绝路?万念俱灰了。只要他的心目当中还觉得有一个人非常关心他,他绝对不会走上绝路,这一个感受将是他要沈沦下去的一个浮木,他一定会去找这个浮木。目前社会人情味愈来愈淡薄,而当人情味淡薄的时代,你真心对人的话,他的感觉特别强烈,他会觉得这个老师对我真好,所以有利有弊。虽然社会是比较冷漠了,可是在这个中间你却是真心真意对人,你将给太多人生命当中留下非常灿烂的一页,我因为有这个感受,爱容易说出口,不容易真正去做到,爱不是唱几首情歌就懂了。

「爱」这个字怎么写?一个心,一个受,要能用心感受别人的需要去帮助别人,这才叫爱。爱不是一种掠夺,我爱你,所以你必须替我做什么,那都叫做占有、控制、欲望,现在这个情况太明显。你看那男女之间发生冲突、伤害,甚至於闹出人命,那个报纸都说这一对恋爱、恩爱中的情侣发生什么,我说这句话根本就是错的,他根本不懂爱,你还拿那个字给他,现在都是用欲望。我们可以静下心来想想,请问我们会爱人了吗?当你真正会爱人,你身旁的人只有一种感觉,如沐春风。爱的感觉是温暖的,你时时替他著想为他好,他感受到了,内心非常的温暖,可是现在人与人之间有没有很多的温暖的感受?现在很多家里的人见面都不打招呼,彼此之间都很少关怀。连家庭都没有爱的温暖,请问这个世间还要去哪里找爱?

很多年轻人都说现在大家都在谈恋爱,我也要去谈一个,可不可以?我们回答问题都不给他说可以或不可以,一给他说可以、不可以,他一定又说蔡老师说可以,那我就要负责任,当然我不是不负责任。我会告诉他一个标准,一个人要能自爱了,他才有资格爱人,他连自己都不爱,他哪来的爱人的能力?连他最近的自己他都搞得乱七八糟,生活毫无秩序,然后该尽的本分,该念书也不念,该工作也不工作,这样的人还去跟人家谈恋爱,根本就是要去害另外一个人,变成人家的负担。所以要爱人以前先问问自己,我们自爱了吗?什么叫自爱?爱惜自己本善的心叫自爱,进而让这个本善的心不断的彰显出来,开自己的智慧,这才叫自爱。自爱的人一定懂得念父母之恩,念众人给他的恩德,他不愿让爱他、对他有恩的人失望,不愿意丧这些人的心,所以他会不断提升自己的境界,他会把他的日子过好让这些人欢喜,这叫会自爱的人。

因为了解到世间缺乏爱,我期许自己教书的时候就待在一个地方,一待就给他到终老再走,一待三四十年。每一个毕完业的学生,他的内心都留下一个印象,我有一个很替我著想的老师,当他人生遇到挫折他会来找谁?对。你教育一个孩子两年就教成了?不可能的,他成长过程还有非常多的瓶颈有赖我们去引导、去帮助他。我这个如意算盘都打好了。结果考试了,考上正式老师要填志愿,我说我不是到观音就是到弥陀,因为高雄县有一所观音国小,也有一所弥陀国小,因为我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后来我去了观音国小任教,教了一年,人算不如天算,因为感觉自己的能力有限,希望趁年轻再深入圣贤的教诲,才辞掉工作,不然我本来就是要待一个学校一直到终老。诸位朋友,假如您是当老师的,当你有这一份愿心希望去成就每个孩子的人生,你这一份爱绝对可以让每个学生感受得到。

我在我这个学生的身旁坐了下来,也没跟他讲什么话,陪他坐了几十秒钟,这孩子开口了,他说「老师,我很想死」。人生如戏,很多时候你都不会明白你今天会遇到什么戏,但是要保持镇定,学生说很想死,你不要说「不要死,太恐怖了」,这样你就被他转了,当老师的要情绪稳定。然后我就跟他讲「你为什么很想死?」人与人讲话有一个最高指导原则,你循著这个最高指导原则都不会讲错话。当他人在抱怨你的时候,你就告诉他,你现在遇到的是结果,原因出在哪里?当你一直引导他把人生的错误原因找出来,他的理智就上来,他不会怨天尤人,不会把责任推给别人。你现在在听别人抱怨的时候,你可不要在那里随口说,现在男人都是这样,现在人心都是这样,那个叫多嘴,唯恐天下不乱。

刚好有一天早上我还在睡觉,在海口的时候,有一个朋友打电话来,一位女士,电话一接起来她就开始哭了,当然不是我做错事了。边哭边讲她先生怎么样不好、怎么样不好,这个时候不要阻挡她,让她好好讲,为什么?她那个火山要爆发了,你就让她宣泄一下。我们跟人讲话要审时度势,你连给她宣泄一下都不肯,马上就把她堵住了,她会噎著,让她发泄一下。等她把她先生骂完以后,我就跟她讲,你先生对不对不是最重要的事,你现在自己有没有做对才是重点,请问你现在有没有做一个为人母应该做的事?你现在有没有做一个为人妻应该做的事?你现在有没有做到为人媳妇应该做的事?假如没有,你没有资格去生你先生的气。而且话又说回来,你今天为什么生你先生的气?因为他怎么样?因为他不负责任,所以你气得半死,可是假如今天你也不负责任,那你应该气谁?你应该气你自己。人往往意气用事,看到别人不对也没有想想自己对不对,就开始情绪波涛发生冲突摩擦了,逞一时之气。我这么一给她引导下去,她情绪比较平和下来。

一个人错了,「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这个「祸且作」不是坏人,你把你先生的过失大街小巷跟他讲,你看这个家庭破不破灭,他一定跟你恼羞成怒,他决定不会想到他错在哪,他一定撑著这口气也要搞得你鸡犬不宁。人与人都在意气用事,所以家不成家,团体不成团体。而这有一个很微妙的关系,今天先生错了,你不只没有严厉指责他,还继续把你应该做的事做好,这样才能唤醒他的惭愧心,人都有良知。男人做错事又不代表他不回头,就像我们上六天课也会打瞌睡,可是打瞌睡又不代表醒不过来,在三期的过程还没有一个人打瞌睡没醒过来的,当然假如他真的醒不过来那是我的责任,「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我讲得太枯燥了,让他已经用两根牙签撑起来都没有办法,因为我可以感同身受。良性的循环要转动,用我们的德行去感化他人,绝对不是意气之争。

我跟她讲完话以后,这一位朋友跟我讲,她说蔡老师,我打电话给你以前,已经打给我好几个女性的朋友,我询问她们的看法,她们给我的回答是非常的时期一定要用出非常的手段,你看这些朋友理不理智?当然因为她没读过古书,她又没有听过很多俚语。「宁拆十座桥,不破一桩婚」,婚姻破裂了,它是代表一个家庭的遗憾,延伸到孩子一生的负面影响,那影响可是深远的。你拆了十座桥还可以重修,乱给人家建议,婚姻破了,想要再回到从前几乎不大可能。我们有朋友就是给人家建议离婚,后来夫妻都很后悔,他自己也很难过。建议人家时时提醒他,你自己错在哪?你这才叫真正帮他,因为他会不断提醒自己,不断改正自己。

我对这个学生也是这样引导,「你为什么想自杀?」他说「老师,都没有人喜欢我」。我看他讲出这句话是满悲哀的,这时候要缓和他的情绪,我就跟他说,「那福裕老师会讨厌你吗?」他停了一下没有回答。因为学校有两位老师对他满照顾的,另外一位你们认识吗?「蔡老师。」你们怎么都未卜先知,你们已经证六神通要记得来度我。接著我就跟他讲,「蔡老师会讨厌你吗?」他摇摇头。这个讲话的顺序很重要,要先讲别人好,再讲自己好,不然一开始就讲自己,觉得怪怪的,你看中国人讲话就是这么样含蓄厚道。我就进一步跟他讲,「那人家为什么讨厌你?」把原因找出来。他说「老师,我都打人,我都骂人」。接著我就劝他,「那你从今天以后不打人、不骂人,那同学不就不会讨厌你了」。接著孩子说了一句非常痛心的话,他说「老师,我很想改,可是我改不了」,学生这一句话对我的教学生涯影响甚深,我不愿意看著自己的学生一辈子成为他习性的奴隶,很想改,改不了。不要说小孩了,诸位朋友,我们现在的人生是不是也在这样的处境之下?明明知道圣教很好,很想学,却被习性拉得精疲力尽。为什么?因为在中国人的社会里,圣教已经断了将近三代了,我们的根基都不牢,我们人生的这一份遗憾绝对不要再发生在下一代的身上,绝对不要再发生在自己学生的身上,这是我们人生当中应该有的责任心,应该有的使命感,不然自己都跌下去了还要让学生继续跌,那情何以堪。

这个学生这一句话,「老师,我很想改」,这一句话我们有没有听出来?「人之初,性本善」;「可是我改不了」:「苟不教,性乃迁」,习性养成很难改过来。后来这个学生我拿了一本书给他看,那本书叫《地藏菩萨本愿经画册》,我翻给他看,你造作罪业,然后以后就要受苦,要受责罚,受良心的责罚,那个学生看那个铜柱铁床眼睛瞪得很大,让他有所警觉、警惕不可造恶。这学生拿去了二三天之后,走到了办公室的门前在那里绕来绕去,我看到他的眼神跟动作自己心里有数,是来找我的,我走出办公室的门问他,有什么事吗?这个常常打人、骂人的学生脸上非常的腼腆羞涩,很不好意思,他用他的右手把他的左手遮住,我看到他这个动作就知道他的手上一定有什么蹊跷,等到他缓缓把他的手掌拿开,这个孩子在他的左臂上画了一尊释迦牟尼佛。画一尊释迦牟尼佛要多久?而且画得很好看,他还很有艺术天分,但是没有好的缘成就他。诸位朋友,在那几个小时当中,这个孩子的心是什么心?是佛心,是时时想著佛陀,他才能把它画出来。人生总在遇缘不同,好的缘就能成就他的道德学问,因为他有本善的心,不好的缘一生就很难再爬得起来。

后来我有去了解一下,他的家庭状况确实很不好,父亲是流氓,妈妈已经不知道到哪里去了。佛陀曾经说过「多瞋众生慈悲观」,当我们脾气很不好,很容易瞋恚,要常常生起慈悲心,因为让你生气的人,「可恶之人必有可怜之处」。这样的学生你看他的行为会火冒三丈,你再去了解他的家庭背景,你的气怎么样?消一半,甚至於是气全消,提起的是一份悲悯的心。

既然人生的好坏在於遇到的缘分,那这一个体悟对我们的人生又有什么启示?人生的成就总在遇缘不同,诸位朋友,这句话给你人生什么启示?什么提醒?都没启示哦?珍惜遇到好的缘分。记得我还没有学佛以前,曾经听一个长者讲了一句话,他说你的人生假如遇到一个大智慧者,你一定不要放过,当他要离开的时候,你要全身扑过去把他的腿抱住,都要珍惜这个机会。诸位朋友,下次老和尚回台湾来,你们不要扑过去把他的脚抱住,然后到时候又说蔡老师教的。要依它的意义不要著相了,是那一份锲而不舍,那一份珍惜很重要。这给我的印象就很深,后来在电视上听到老和尚讲经教,那种影像就浮现在我的面前,什么叫把腿抓住?依教奉行,听一句做一句,这重要。

除了要珍惜这个好的缘之外,还有没有什么启示?「能亲仁,无限好」,要珍惜亲近善人、智慧者的机会,这跟刚才要依教奉行是同样的一个态度。来,还有没有?真的没有了吗?跟人要结善缘,不要结恶缘,很好。你到处跟人结善缘,以后你就有很多善缘可以用。有大爱之心,是不是?来,掌声鼓励。诸位朋友,大乘佛法的根源在哪?「众生无边誓愿度」。我们了解到人生的成败在遇缘不同,我们就要感受到众生现在善缘难遇,「百千万劫难遭遇」,既然善缘难遇,我们又已经遇到了,我们要去变成别人一生能得度的缘,要有这种定位,你的慈悲心才会起来。而当然你要当别人得度的缘,首先自己马步要站得稳,不然你泥菩萨怎么样?过江,来,来,沈下去,这样不行,但是你有这一份愿心的时候,你的能力就提升得特别快。

一个女人什么时候成长最快?当母亲,因为她有责任感。像我这一生成长最快的就是教书那个时候,时时察觉我讲课的时候,底下的眼神都很呆滞,一定是讲得不清不楚,赶快回来再修正,学生在成就我们的能力,所谓教学相长。你这一生回头想想,往往都是在你担很重的责任时,你的潜力就被发挥出来。当我们期许自己在这个浊恶之世当中能成为有缘人的明灯,有缘人的浮木,成为他人生离苦得乐的因缘,你有这种心境,你看的经典每一句都跟人家不一样,你会体会得更深,你见到每个人都非常的谨慎,非常的恭谦,因为你怕把这个缘打坏了。

确确实实有缘千里怎么样?诸位朋友,我们两个相见的机率假如找一个数学家来算,绝对是一个接近於零的数字,limit接近於零。这个宇宙间有多少人?无量无边。我告诉你,连一只狗到你的面前来都是殊胜的因缘,你相不相信?都是天文数字。连狗你要帮忙,像我就有这个经验,因为「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有没有只是人?狗也是。那一只狗特别不一样,它自己跑到佛寺来吃素,然后有客人来了,假如这个客人修行不错,它会送他下这个山坡,下去以后,那时候我还没学《弟子规》,它学得比我还好,它会「过犹待,百步余」,它会引路以后,然后回一个头站在那里看这个车子开走,然后它不疾不徐走回来。假如这个人做人处事很失败,他要回去的时候,它都假装没看到,理都不理他。所以诸位朋友,你假如要看看你修得好不好,你可以去找它,它叫小黄狗,一只非常可爱的师兄。

它那时候刚好遇到它们发春期,几只公狗抢一只母狗,打得真是凄惨万分,它的嘴巴都裂开了,在那里呻吟。「亲有过」怎么样?「谏使更」,这个亲不是只有亲人,狗也是我们的好兄弟,所以我就过去劝它,训斥它,你看你这么愚痴,情执这么深重,不过我在骂它,有时候有一点不好意思,好像自己也差不多。都已经堕落到畜生道了还不悔过,我在骂它的时候,你看它那个脸就是一脸惭愧相,然后头一直往内缩,往后退,你看连狗都有羞耻心。我们要成就每一个来到我们生命中的众生,成就他得度的因缘,成就他人生最重要的根基、德行。好,这一节课我们先上到这边,谢谢。

End

禅悟人生

【一】禅师问:你觉得是一粒金子好,还是一堆烂泥好呢?求道者答,当然是金子啊!禅师笑曰,假如你是一颗种子呢?其实,换个心境,或许你会得到解脱!有位禅师有一个爱抱怨的弟子。一天,禅师将一把盐放入一杯水中让

淡泊人生

淡泊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里面的解释是:不追求名利,如:淡泊名利、淡泊明志等。《东观汉记郑钧传》载曰:好黄老,淡泊无欲,清静自守。这就是道家的一种处世态度:淡泊无欲,清静无为。宋代诗人秦观在《送蔡

人生的关卡可大可小

◎ 圣 严人生的关卡,可大可小。善于处理的人,举重若轻;不善于处理的人,举轻若重。所谓善于处理,就是能够掌握当前所遇到的难题、关卡,了解它的严重性究竟到了什么程度?这难题、关卡涵盖了金钱的损失、名誉的

人生虽是借宿,但也要好好把握

本性法师稍早前,经济不发达,旅店不多。许多人出行,夜幕降临,多借宿人家。僧侣,更是如此。借宿,我们自然会想到:此处非久留,只是借住,不是自己的,时时处处要谨慎小心对待,一声再见后也许永远不会再见。凡尘

站在本来无一物的角度来面对人生

净界法师【观性元真:殊不能知生灭去来,本如来藏,常住妙明,不动周圆,妙真如性;性真常中,求于去来、迷悟、生死,了无所得!】我们要知道,今生所出现的假相,是事出必有因,跟过去有关的,知道就好,把它要放下

人生总有喜怒哀乐

人生总有喜怒哀乐。我想,这是任何人都会同意的。似乎,人是个很奇怪的生物,每个人都希望一生能过得平静、幸福。可是,如果日子过得只是平平静静、幸幸福福地,他又会觉得无聊,希望有些刺激。你不否认吧?除非他是

人生的至静是一种智慧

◎ 弘 恩静,是一种至味。至味才隽永、绵长。就跟我们吃素一样,别人看你们吃素有什么好吃的,就是一些菜叶子,但是我们吃得津津有味,每一样菜都感觉吃得很开心。不静,就是五味杂陈,就像世间人,总是喜欢乱吃-

人生八后悔

逢师不学去后悔:  善知识难遇难求,良师给予我们的影响非常深远,一句真实话,就足够终生受用,象善财童子不辞艰苦去五十三参,赵州禅师活到八十岁还行脚参访,都是因为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如果遇到了人天师范,

家,因包容而幸福

一家人,包容越多幸福越多;夫妻间,包容越多感情越浓;乡邻间,包容越多相处越好;朋友间,包容越多友谊越长;同事间,包容越多事业越顺生活不是战场,无需一较高下。人与人之间,多一份理解就会少一些误会;心与心

龙树菩萨的传奇人生

龙树菩萨是南天竺国的婆罗门族,天生聪明颖悟。事情只要对他说一遍,便永远不会忘记。有一次在乳哺中,听到婆罗门行者诵四部韦陀典,每一部各四万偈,每偈四十二个字,听完就能背诵,而且了解其中的含义。二十岁时

幸福人生的秘诀:好事皆赞叹,善缘皆随喜

我们要对治嫉妒心,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嫉妒,还有嫉妒的根源在哪里。我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嫉妒二字都用女字旁?这是中国古人造字的智慧,因为他们发现,嫉妒的情绪变化表现得最明显的,一般来说都是女性,并不是说男人

人生两大凶德,千万要戒掉

曾国藩:人生两大凶德,千万要戒掉咸丰八年,曾国藩给国荃的信中说:古来言凶德致败者约两端:曰长傲,曰多言。丹朱之不肖,曰傲曰嚣讼,即多言也。历观名公巨卿,多以此二端败家丧生。曾国藩在这里指出了普通人的两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8)(《大经解》讲授)

无量寿经讲座08(概要)菩提心是这样的大,菩提心量就是这样大,他要度尽一切众生,这一切众生在一切空间,包括广大无边。这些众生过去的我要度,现在的我要度,未来的我也要度。包括时间,广大长远,都没有边际。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5)(《大经解》讲授)

无量寿经讲座05(概要)《华严经》经末,华严最后一卷,普贤大士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所以把普贤行愿品列入净土五经之一,这就是证明。《华严》讲了这么多,那么多玄妙,讲到八十篇,最后还是要用,尽除一切诸障碍,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6)(《大经解》讲授)

无量寿经讲座06(概要)你念佛名的时候,你这个时候正在念南无阿弥陀佛。心里就这一句佛号的时候,并且就一句的时候,别的妄想就没有了吧,就换掉了百千万亿的妄想杂念。如果念佛啊,我怎么还是妄想纷飞。你不知道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12)(《大经解》讲授)

无量寿经讲座12(概要)溪谷幽冥之处,悉大开辟,皆同一色,犹如劫水弥满世界。其中万物,沉没不现,滉漾浩瀚,唯见大水。彼佛光明,亦复如是。声闻菩萨一切光明悉皆隐蔽,唯见佛光明耀显赫。都开辟,都开开好了。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7)(《大经解》讲授)

无量寿经讲座07(概要)再引证一下《弥陀要解》,澫益大师说吾人现前,一念清净心性。我们每个人当前一念的心,一念的性,不在内不在外,在哪?在里头,在外头,在中间,都不是。非过去,非现在,非未来。过去心不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9)(《大经解》讲授)

无量寿经讲座09(概要)有余涅槃,这才能够从同居土升到方便有余土。四土,同居土的之上是方便有余土,是小果的圣人,阿罗汉所居的土,这种叫做竖出三界。按通常的向上升,升天,出欲界到色界,出色界到无色界,出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15)(《大经解》讲授)

无量寿经讲座15(第1品)阿弥陀无量寿,就是我们的本觉。从本觉起,我们念佛庄严自心、清净自心,开始觉悟,最后达到究竟觉,就是清净平等觉了,这是配三觉。那要是倒过来,把这平等觉作为我的本觉,我们起心念佛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14)(《大经解》讲授)

无量寿经讲座14(总释题名)又以此乘能尽一切诸法底故,这个乘能够穷尽到一切法的源底、根源,所以乘为大,这是大乘的含义。十二类因缘又说了,般若经中佛自说摩诃衍是无量无边,这个法是无量无边呀。以是因缘也叫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13)(《大经解》讲授)

无量寿经讲座13(概要)自主的本心啊自心啊。自心就是自然中自然相,自然有根本。自心他就郁单成七宝,横揽成万物。郁单成七宝,就是无意的话。郁单是本单四大部洲中郁单,是本单洲。郁单之自然,自然成七宝。自然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20)(《大经解》讲授)

无量寿经讲座20(第二品)就有了数量,无量的智,能够照见种种不同之相。刚才说众生有种种根,所以我们给种种药。如你不通达众生,那你怎么给药呀。众生种种差别呀!种种病呀!这差别相,这叫什么智慧呀,这叫无量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16)(《大经解》讲授)

无量寿经讲座16(第一品)这《净影疏》,慧远大师是隋朝的。他说神通已达,叹其德胜。所谓很神异。神异称为神。他神异,凡情所不能达的。什么叫通?没有壅碍叫做通,壅,堵塞了,堵住了,就不通了。通有身通,天眼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18)(《大经解》讲授)

无量寿经讲座18(第二品)究竟彼岸,彼岸就是波罗蜜。证到如来到达彼岸。《净影》就是慧远大师他解释究竟涅槃,涅槃正是彼岸,生死是此岸,涅槃是彼岸。这都是《智度论》的话。《净影疏》解释究竟涅槃就是解释究竟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17)(《大经解》讲授)

无量寿经讲座17(第二品)又贤护等十六正士,所谓善思惟菩萨、慧辩才菩萨、观无住菩萨、神通华菩萨 、光英菩萨、宝幢菩萨、智上菩萨、寂根菩萨、信慧菩萨、愿慧菩萨、香象菩萨、宝英菩萨、中住菩萨、制行菩萨、解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19)(《大经解》讲授)

无量寿经讲座19(第二品)还有另外一件事,爱欲同等的难办,那一切众生都不能承当。幸亏只有一个事情,这个事情最难办,爱欲。一切众生都因为爱欲而证性命,性命就是这么来的,生死之本啊。再有一件事情这么严重不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23)(《大经解》讲授)

无量寿经讲座23(大教缘起第三)护佛种性常使不绝。护者是护持、维护。佛种性者可以解释六度。我们引征《会疏》的话,他举佛种性四个解释,我们今日举其三个:(一)众生所具佛性,人人都有佛性,众生心中具如来性

南怀瑾:《瑜伽师地论》讲座_南怀瑾讲瑜伽师地论

南师《瑜伽师地论》第一讲云何世间一切种清净。当知略有三种。一得三摩地。二三摩地圆满。三三摩地自在。此中最初有二十种得三摩地所对治法。能令不得胜三摩地。何等二十。(二十卷)今天,我们转个方向,是讲教理的

刘素云:人生的命运可以转变

「听经十几载,改变我人生」。我就是衷心的要告诉大家,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人生的命运可以转变。谁来转变?你自己来转变。怎么转变?听经闻法。因为我这个路是这么走过来的,成功了,所以我把我这个成功的经验告诉

刘素云:人生酬业,就这四个字是我们来到人生的目的

我们也时常面对老病死,为什么我们不悟?因为我们是凡夫。菩萨高明就高明在这里,菩萨悟,我们不悟,菩萨悟了之后帮助我们悟,告诉我们人来到这个世间干什么?四个字「人生酬业」,就这四个字是我们来到人生的目的。

南怀瑾:人生在世的八大天机

一、付出越多收获越多这是宇宙正负能量之和为零法则导致的铁律,同理,收获越多,福分就会越少。二、心灵越丑痛苦越多这是宇宙因果机制的反映,意思是说,若某个人一生烦恼多、痛苦多,就证明此人心灵丑陋。三、结构

没有一番静气,人生就过得很忐忑

弘恩法师静,是一种至味。至味才隽永、绵长。就跟我们吃素一样,别人看你们吃素有什么好吃的,就是一些菜叶子,但是我们吃得津津有味,每一样菜都感觉吃得很开心。不静,就是五味杂陈,就像世间人,总是喜欢乱吃--

人生

◎ 季羡林在一个《人生漫谈》的专栏中,首先谈一谈人生,似乎是理所当然的,未可厚非的。而且我认为,对于我来说,这个题目也并不难写。我已经到了望九之年,在人生中已经滚了八十多个春秋了。一天天面对人生,时时

李炳南答:有人李炳南答宇宙人生观真理是什么?

问:有人问宇宙人生观真理是什么?(慧香)李炳南答:人生是正报身之生命延续,宇宙是报身寄托之土,观是对此存有一种感想。若能知众生为何而来,来作何事,得何结果,有何目的,彻底清楚,有正觉悟,即是宇宙人生观

人生无常 珍惜时光

人生无常 珍惜时光◎ 圣 严人生无常,生病有时候是对人类的一种警惕,让我们知道病苦灾难会没有预兆的来临,警惕我们要时刻把握人生,现在不做、今天不做、今年不做,不知道是否还有明天、明年可做?因而能时时

谦卑的人生

夜诵《妙法莲华经》。读到《常不轻菩萨品》,常不轻菩萨的修道理念和方法让我着实有些感触。经中记载:在无量阿僧祇劫以前,有一位菩萨比丘,修行很是谦虚恭敬,不但读诵经典,而且身体力行礼拜恭敬,每逢见到出家、

如何走上人生的正道

老和尚开示:第一,人的欲望如果没有止尽,就会迷失了自己的本心。第二、要知足,能够知足,能够敬业乐群,心就会安,就会定。以前有一位刘居士,他告诉师父,他已经失眠两个礼拜都没有睡觉,心很不安定,如果再这样

幸福之果

释惟文一、不贪常舍不贪求不义之财,不义之财,难以长久。常舍济与贫穷,舍孤寡老人,舍病苦之人。舍财福之因,就会得幸福的果。二、戒己扬善做好自己,不说他人是非好坏。别人好的地方可以称赞宣扬,让世间善行流传

懂得享受人生

◎ 林语堂有些人头发刚刚转白,便自认是风中残烛,老态龙钟起来了;有些人虽已七八十,却仍是精神抖擞,童心勃勃,照样和后生小伙子一般。为什么人类的寿命有长有短?为什么有些人未老先衰,有些人老而弥健?衰老的

如何摆脱颓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大安法师大学生甲:作为一名大二的学生,我对自己的大学生活很不满意,学习不上进,整天生活很颓废,感觉每天都过得很后悔。我知道这样不对,也打算改变,可我总是发现行与心不一,十分无奈。特此想请教您,我该如何

人生究竟为何事

印顺法师人生所为何事?平常人只说学佛,但为什么要学佛?其根本意趣究竟何在?这一问题是应该明白的。可以说:学佛并不是无意义的,无目的,而是要想获得一种高尚、圆满的成果。学佛的而能够深刻的理解到学佛的根本

吉祥人生的善缘

◎ 明 海勿近愚痴人,应与智者交,尊敬有德者,是为最吉祥!居住适宜处,往昔有德行,置身于正道,是为最吉祥!这部经文的构成非常值得我们注意,特别是经文最初的这两个偈子,我把它归结为吉祥人生的善缘。要有一

现代人生的境况

◎ 魏 磊人生的苦境在当代表现得尤为显著。现代人造恶的动机与手段比古人更甚,苦果也就更大。冷静地观察这个世界,我们能睹见一系列的险象与危兆。诸如:精神家园的丧失、全球性的政治腐败、英雄偶像的陨落、文明

大好人生,何必自讨苦吃呢!

叶 曼常见许多太太小姐们,热络起来,同出同进,形影不离,突然间为了三言两语,鸡毛蒜皮,便发生了误会,便自相视如仇雠,每当他们义愤填膺的来找我诉说评理时,我从不偏袒来者,顺着他火上加油,我永远是装作很不

人生最胜的吉祥

(一)不亲近愚者 此事最吉祥(二)宜亲近智者 此事最吉祥(三)尊敬可敬者 此事最吉祥(四)居所宜安适 此事最吉祥(五)往昔曾修福 此事最吉祥(六)引导心向正道 此事最吉祥(七)博爱 此事最吉祥(八)善

人生什么事情最苦

人生什么事情最苦◎ 梁启超 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望),虽然失意

人生的四境界

依据冯友兰所著的《新原道》一文,可将人的心境分为四个层次。冯友兰提出人生的四境界是:自然、功利、道德和天地。一、自然境界,顺习而行二、功利境界,生物之理三、道德境界,尽伦尽职四、天地境界,天地合一自

向内的人生

◎ 钱 穆人生只是一个向往,我们不能想像一个没有向往的人生。向往必有对象。那些对象,则常是超我而外在。人生一般的要求,最普遍而又最基本者,一为恋爱,二为财富。故《孟子》说:食色性也。追求的目标愈鲜明

珍惜人生每一秒

证严法师社会上很流行一句话: 彩色的人生。要生活得有色彩,就要用心抓住时间;心用在时间上、用在待人处事上,便能拥有一个多彩多姿的人生。人生像无法拨回的时钟,我们的生命时钟也永远无法再拨回去。因此,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