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一梯次)5
2024-11-07 08:18

幸福人生讲座(第一梯次)蔡礼旭老师主讲(第五集)2005/7/19台湾中坜善果林档名:52-135-05

诸位朋友,大家好。我们刚刚提到要好学才能建立理智,理智能下对判断、下对抉择。好学近乎智,学什么才能不断亦步亦趋,趋向於智慧的境地,我们就要懂得去取舍。

曾经看到报纸上报导,高学历,高离婚率,离婚率最高的是博士、硕士。博士、硕士书念得多不多?多,那他也很好学,怎么会愈学愈不懂得做人?不懂得包容?不懂得反省?代表所学的大半是知识跟技能,而不是做人的智慧。「学」这个字,最重要的就是要学觉悟、学明白,做一个明白人,做一个有智慧的人。

因为小时候书念得少,很多思想比较不复杂,所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我有一个同学从小就看《格林童话》,看很多书籍,初中时候就开始看心理学的书,他阅读的书量可能是我的十几倍都有,甚至於还超过。常常我在跟他探讨一些问题,讨论完他会皱著眉头跟我说,他说礼旭,我的脑袋可不可以跟你交换?他想得每天觉得很复杂、很痛苦,想不出个头绪出来,我们可能一句、二句就把这个情况怎么样?破解掉了。

为人处事只要能掌握纲领,解行相应,一个人智慧的开显不会太困难,只要掌握住了原理原则。像我们四千五百年老祖宗给后代子孙的教诲当中有三个大纲领,告诉我们要立身、处世、接物。接物是与人相交往,在与人相交往当中写了两句话。两句会不会太少?过不过瘾?不过瘾。在精不在多,这个原则你抓到了,其他所有的态度你会触类旁通。老祖宗留下来这些纲领性的教诲都是去芜存菁,我们要善於去体会。其中这两句提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那是时时在跟人互动当中都要有这样的存心,设想到对方不能接受的事,我们就不要强压在他的身上。当然这句话再反过来理解,己所欲也要怎么样?施於人。但是这个「己所欲,施於人」就要有善巧方便,观机而行。他现在的状态能接受到多少,你可不能一下量太大,会把他吓退了,要能循循善诱,谆谆教诲,这个不只是在朋友,以至於是你自己的小孩子、学生都是如此,因为欲速则不达,所以我们以善心行了恶事在生活当中相当普遍。但是为什么善心到最后会反而不利於对方,甚至於产生一些距离、一些误解?都在於我们那个心不够清净,那个心急於求成、急於求速,求速是一大毛病。我们现在看到多少事情在处理当中都在强调快一点、快一点,赶快收效,这样就没有道法自然,没有道法自然必是逆道而行,终究损人损己。

我们看到为了满足人的欲望、人的食欲,在养这些动物的过程里面加入了非常多的荷尔蒙、抗生素,本来一只猪在三十年前要养多久?一年,现在可能不到半年。以前一只鸡要养多久?六个月,现在二三十天就好了。看起来真科学,真快速,他不了解欲速则不达。这些鸡生长的环境那真是太没有仁慈之心,都把它封在一个地方,隔开来,还怕它们互相用嘴巴攻击,还把嘴怎么样?切掉。时时都要喷大量的杀虫剂,因为怕传染病,因为太密集了。又要让它身体长得快,就打荷尔蒙、打激素,一下就大起来。你看不符合自然正道的做法绝对是所有的人都得到害处,谁得好处了?我们吃的人有没有得好处?没得好处,甚至於连下一代都赔掉了。我们带班,现在女孩子的生理期有的八岁、九岁就来了,愈早来代表她的生命愈短,因为从小的食物当中太多的荷尔蒙、抗生素,已经把她的生理整个都弄乱掉了。我们为了食欲这样对待动物,自己也没得好处。人不够理智,尽干这些害人又害己的事情,不只是害人,害所有的生灵,我们也不得好处。

再来,看到我们的蔬菜水果被一些昆虫吃了,人也太吝啬了,念念都想著如何把这些虫怎么样?杀光。我是万物之灵,没有事不能干,这个已经把万物之灵错解了。这个「灵」字是什么?灵字是明白,是有智慧才可以称为「灵」,灵起作用应该是与好生之德相应。《三字经》里面提到「三才者,天地人」,人能并列天地成为三才,最主要是万物之中只有人类能把天地的德行实践演出来,这是人最可贵之处。但当人不往这个德行的方向走的时候,所发展出来的人生境界很有可能连禽兽都不如,因为人的贪念欲望无止尽的扩展,到最后就会造成人类以及万物的浩劫。所以在四千五百年的教诲当中,立身就提到要「惩忿,窒欲」,面对人的欲望要懂得节制,懂得克制下来,不然一发会怎么样?不可收拾。能节制得了欲望才能真正把人的品德演出来。

我们发明了大量的农药还觉得自己很聪明,所以聪明只要存心没有仁德,这个聪明绝对是反被聪明误。聪明是才华,必然要配哪一个基础才行?德行。中国话说「德才兼备」,这一句成语已经把教育孩子的先后顺序讲出来了,什么在前面?德。几千年来传下来的智慧我们不用,尽是先发展他的才艺。有德有才是上品,优质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没有像上品这么好,但是还派得上用场。诸位朋友,有德而无才,他终有一天会怎么样?会有才,为什么?有德之人念念会想著利益他人,这股动力一推动,他很多的潜力自然而然慢慢激发出来。这个德是根本所在,这个根本一抓起来,纲举,人生的目都张了。

我从小读书都是很平庸,没什么才华,从来没有参加过任何才艺比赛,什么演讲朗诵,没有在我的生命出现过,所以我的口才很差。跟人家吵架都吵不起来,就是因为父母给了我们很好的身教,绝对不要占人便宜,绝对要时时去替别人著想。当我在大学时代听了一些健康、做人的道理,我就很欢喜,因为在升学之下,这些做人处事以至於能利益他人的学问很少能听得到。独乐乐怎么样?不若与众乐乐。我自个儿在逢甲大学的对面,有很多的泡沫红茶店,就找了一家,到地下室搬了几张椅子,一张桌子几张椅子,然后去拜托同学、拜托学弟妹,你来听我讲讲课,从这里开始干起,一个礼拜就讲个一二次。那时候根本没想说自己又没有演讲过、没有什么朗诵,都没想过,只是一个念头:这个东西不错,你拿去用,就这样而已。

也随著在讲课的过程里面,我们这颗利益别人的心能提得起来。突然发觉「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看我们讲话很快,别人愈听那个眉头皱得愈严重,这个时候你不能随著自己的痛快还在那里挥洒,那哪有仁慈?看到别人听得很吃力,慢慢语速要怎么样?要放慢。所以君子九思要时时用,要视思明,看到别人的表情要了解到他当下的身心状态。而我讲课最大的得利处在於听师长讲经,师长语速非常的缓和,把我们本来急躁的性格就在一句一句当中把你调伏下来,你要听得很清净就必须跟师长讲话的频率怎么样?一样,所以听了一年、二年,躁动的性格慢慢就降伏下来。所以师恩难报,太多太多的生命喜悦都来自於有明师指导。

有德的人,他的才华必然会不断彰显出来,所以只要有德,这一个人一生绝对会有成就。无德无才是废品,我们教出下一代无德无才那就对社会没有用处了。最后,无德有才是危险品,很危险。诸位朋友,我们现在生产出哪一种产品最多?我们面对下一代的这些孩子、这些年轻人,你有没有信心他以后为人父能当得好?为人母能尽职?你相不相信他往后入了社会是能念念包容别人?念念成就别人?我常常走在路上会观察这些年轻人现在的长相,因为相由心生,观察到年轻人眉头都翘得特别上来,代表内在有哪一个习性多?傲慢。对於年轻人长傲慢,我们内心非常的不舍,还没有读社会大学,首先已经要能把社会大学读好的态度都失去了。「活到老,学到老」,学不是在学校叫学,真正的领会往往都在步入社会以后快速体会。

年轻人的傲,因为自卑,卑。德才,一定要把德摆在前面,年轻人一长起傲慢就与德相背了。长了浮华之气,他的德就扎不了根,《弟子规.余力学文》提到「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而无德有才是家庭的一个祸端,是整个国家社会很有可能的祸患。现在高学历都有很多高犯罪,科技犯罪,都是这些脑筋特别聪明的人群做出来的,他脑筋这么好,整个治安是防不胜防,这是我们自己栽培出来的,不赶快从德下手,警察再多有没有可能把治安压下来?难。你看现在离婚率愈来愈高了,有一些国家还拨了一个很大的款项,来,所有年轻人要结婚先上课三天,有没有魄力?我们自己想一想,那三天在上课用什么态度?我都这么大了,笑话,这个我会不懂吗?这些做人处事的态度等到成人再来教,效果都很有限,要从根本、从小的德行扎根才是,解决治安的根本问题在重视德行教育。

我们在大陆期间,有一个地方叫汕头,在广东南部。汕头有一个非常好的风气,特别重视孝道。也很奇妙,我到海口去,举目无亲,杨老师跟我到了海口还没到一个礼拜,她就跟我挥挥手说再见。我父亲在我还没离开以前给我千交代、万交代,说你到大陆去就躲在杨老师后面好好跟著她,看她怎么说话、怎么做事,先学一段时间。我跟父亲点点头,是、是。但是人算不如天算。不到一个礼拜,我跟杨老师到了山东曲阜看了三孔,孔府、孔庙、孔林,内心非常的伤感,几百片赞叹孔子的墓碑几乎全军覆没,都摔断了,只有两个墓碑没有摔断,其中有一个墓碑是康熙皇帝赐的,因为那个墓碑有几十公尺高,他们挪不动才幸免於难。深刻感觉到文化的摧残退丧,速度我们难以想像,真的,诸位朋友没有去看到,你的感觉不会那么强烈。

三孔是门庭若市,车水马龙。我们参观完三孔,到了周公庙,一个人也没有,连周公庙庭院里的树都已经东倒西歪没有人去整理。诸位朋友,您看到这一幕有什么体会?孔子最崇拜的人是周公,真正向往、仰慕孔老夫子学问的人同样也会尊重周公,我们很自然的就要到周公庙去礼拜。看到这个现象了解到,真正在三孔里面行走的人群是不是渴望深入中国文化?很少。但是他们为什么要去?我们现在人活在虚荣当中,很怕别人问说哪里你去过没有?你有没有去过欧洲?有没有去过澳洲?好像没去过就很丢脸,所以尽参加很多的旅游。参加旅游的目的在哪?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增长见闻,以便提升学问又能利益他人。现在把这个旅游的本质意义忘记了,出去都是上车睡觉,下车尿尿,你们怎么知道?到处买药,问他什么都不知道。去三孔也是怕茶余饭后人家问他「你有没有去过孔庙?」「没有。」「真是丢脸,连三孔都没去过。」人生假如这样活著累不累?累死了。

看到这一幕,杨老师马上很严肃的告诉我,她说我不能陪你回海口,我们必须要做一个文化网站,让所有有心深入文化的人都有一个学习的平台,所以我必须留下来把这个网站做起来,你自个儿回海口去吧。刚到大陆,人生地不熟,马上就要回去,这个时候又考验一个人有没有理智。当下起的第一个念头是什么?回家?其实我一点都不恐慌。我到海口一个多月,有点闲下来的时间才打电话回来,每一个朋友第一句话都问我,你在那里过得好不好?我告诉他们,我用三句话来回答,第一句「德不孤,必有邻」,这个不是等一个月以后我才有这个信心,是时时都有这个信心。你只要真诚待人,绝对「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是结果,我们要种对因,就是有真诚、有恭敬之心。在《论语》里面也告诉我们,「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孔夫子、孟夫子、圣贤人,道理给我们讲得够不够清楚?很清楚了,只要我们是这种存心、言行,必然能够契入四海之内皆兄弟。我把这两句话讲完,朋友就说道,那你在那里混得不错。接著我就说到第三句,「责任的承担是成长的开始。玉不琢,不成器」,人不磨,无法把潜力发挥出来。刚好闽南语有一句话提到「做牛得拖,做人得磨」,结果我做牛又做人,一定要拖磨才行。有时候人生这样给自己幽默幽默也是挺有味道的,也期许自己不能让人丢脸,不能让牛丢脸。很欣然接受这些考验。

当杨老师叫我一个人回海口,突然《论语》有一句话就出现了,「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时时用这颗仁慈之心去对待别人。「不亦重乎?」不是很沈重,是当我们以仁慈之心对待别人,将成为别人学习圣贤学问的好因缘,所以这件事很重要,不是沈重,很重要。要时时提起仁慈之心,给圣贤人脸上贴光。「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要尽形寿以教育、以弘扬圣贤学问为己任,要从一而终把它做下去。有这样的态度,我们才能走得长远;有这样的态度,我们这一颗真心、恒心才能影响深远。用这样的态度就开始在海口扎根。

也很幸运,第一次去跟一位汕头的朋友,因为他有一块四百平方米的房子空在那里没有用,很多人来跟他租,他都不租。那一天刚好有一位王大哥陪著我去跟他喝茶,结果喝完茶聊了一下又谈到德之本在孝道,他听了很高兴,马上就答应免费借给你,确实我们的善心一定能感众人的善念来促成因缘。后来我到汕头去讲课,所有整个过程都是他们安排得非常的周详,非常周延。

当地有一个素食馆叫「觉西园」,觉悟西方这一个很大的乐园,我们要觉悟,这一生一定要成为其中的一员。请问这一生什么时候成为其中一员?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当我们的存心时时提醒自己要用诸上善人的态度,心净佛土净,当下你在哪里?我们学习《无量寿经》目的在哪?学《无量寿经》要转《无量寿经》,转成生活的点点滴滴。而《无量寿经》把阿弥陀佛从因地菩萨如何修持,到极乐世界实践成就,整个过程都告诉我们,所以我们学《无量寿经》要干什么?要做什么?要做极乐世界,是不是?把方法、理论都讲得很清楚,把存心也告诉我们了,「我立是愿,都胜无数诸佛国者。速生我刹受安乐」,那一份渴求众生赶快破迷开悟的心,那是成就西方极乐世界的因,那种爱心、那种决心,「纵使身止诸苦中,如是愿心永不退」。我们学到了阿弥陀佛的存心,心同佛,愿同佛,解同佛,行同佛,我们把《无量寿经》演出来,当下就能做极乐世界。

这个觉西园创办的人相当善良,他的初衷是为了少让众生又受到残杀。今天这一天有五百个人来吃素,请问有多少生命不会受残杀?多少?那很难算,可能是五千,甚至於五万都有。心很善,打算每个月亏个十几万,三块钱吃到饱,三块换成台币十二块钱,菜有几十道菜,这种素食馆你敢不敢开?信心重要,利他的心重要,他是义无反顾开了,已经开了一年多,没花一分钱还赚钱,不可思议。赚到的钱还分成三份,第一份,印经典。他素食馆不只是三块钱吃到饱,所有儒道释三教好的教诲还免费送人。很多来吃饭的都是开车开了一个小时也要来这里吃,有吃又有拿,吃饱了还可以抱一堆书回去教孩子,回去修身。

第一个月开张了,每一餐超过五百个人来吃饭,然后来吃饭的人,其中有一个计程车司机很有意思,第一个礼拜第一餐吃四盘,四大盘;过了一个礼拜,吃三盘;再过一个礼拜,吃两盘;最后现在都只吃一盘,你看人有没有良心?而且他开始学习圣教以后,烦恼自然怎么样?减少,烦恼愈少,消耗能量就不多。而且这个司机多有意思,你只要要送法宝给人,打一通电话给他,他生意可以不做,马上开车来帮你拉。然后这些经书都摆在他的计程车上,人家一上来,这个书不错哦,马上跟他说《弟子规》怎么样怎么样好,哪一本书对你很有好处,边开车还边弘法利生。这么多人来吃饭,长养一个仁慈之心,又有这些经书去引导他们怎么处世、怎么教育小孩。他们开了一年多,当地的长官跟他讲,说我们的犯罪率下降了。这是真正找到什么?根本。德才,德要在前,德才能解决问题。

我们了解到德的重要性,进一步就要懂得拿捏人生的轻重缓急。刚刚我们提到这个「速」,速的背后其实是什么?自私自利。要求快速,求快速的目的是能给我什么好处,只要我的好处能达到了,纵使伤害多少生灵我也视若无睹。我们的经济快速发展,看起来是进步了,有没有进步?人真的欲令智迷,利令智昏,还在大谈:你看,我们这一代的人类进步那么多。常常有一些家长听完课,他会跟我说道,他说蔡老师,你说人类的道德退步了,可是物质总算进步了吧?你看发明了这些这么多新的东西,包含吃,新的东西可多了,你看以前有没有宝卡卡?以前有没有这些零食?都没有。所以很多新的东西出来,很多新的疾病也应运而生。现在癌症,眼有眼癌,舌有舌癌,皮肤有皮肤癌,哪一个地方不长癌?病从口入,你说所以食物进步了,要活得明白。

好,那你说食物没进步,再来,衣服总进步了吧?衣服怎么穿才健康?诸位看我穿的是唐装,你看多舒服。穿得那么紧身,血液循环都受损,有没有?你看很多人穿衣服都学西方人穿,穿到最后不孕症的一大堆。你看现在,我走在街上看很多人穿衣服,肚子都露出来,有没有?穿那个裤子还这边破一个洞、那边破一个洞。有一个奶奶,她的孙子买了条裤子回来,隔天早上她孙子穿裤子大叫,因为他奶奶说这个孩子怎么连裤子都破了,把它补好。后来穿的衣服反而愈穿愈不健康。万病的根源在风寒,人体内有寒气,五脏就慢慢受损。最容易感风寒有三个地方,第一个是我们颈后督脉这里,你要把它保护好。现在愈穿愈少,这里都空掉了。第二个就是肚脐,现在肚脐也空掉了。现在的女孩子你要小心,金玉其外,看起来花枝招展,回到家里可能生理期来都是在地上打滚,这个我有去做过调查。我有时候在谈论女孩子健康问题,她们底下会说蔡老师比女人更了解女人。这个是用心的问题,就观察到确实现在年轻人的身体,一代是不如一代。所以我们说食物进步了、衣服进步了,要求其实质,要冷静。

我接著跟他说道,所有人类最大的物质是什么?最大的物质是什么?我们赖以维生的地球是不是最大的物质?没有比这个再大的吧?请问地球进步了吗?进步了没有?快速毁灭。科学家一再呼吁,假如人类不停止污染大自然,再过五十年、一百年,很多的地方几乎不能住人,我们人类还洋洋得意科技进步,我们成了破坏大自然的刽子手。有一个统计数字值得我们深思,一万年前,每一百年有一种物种消失;一千年前,每十年有一种物种消失;一百年前,每一年有一种物种在地球消失;二十年前,每一年有五百种物种消失。诸位朋友,这几十年在干什么?工业革命以后,快速破坏大自然。一年物种消失的速度,从一变成多少?五百倍。五年前,每一年有一万种物种消失。人类不是万物之灵,是万物的什么?刽子手。

有一个作者这么样形容人类,他说人类就好比癌细胞,听到这里会不会觉得有点不能接受?我怎么变癌细胞了?这个譬喻相当恰当。癌细胞在胃快速发展,它愈发展就去压迫到其他的器官,癌细胞确实愈来愈扩散,愈来愈多,愈来愈壮大了,等整个身体机能完全被它破坏了,身体会怎么样?结束生命。当身体结束了生命,癌细胞能活吗?它还是会死亡。它逞一时的意气去扩展,到最后它也无法生存。相同的,所有的生物、万物就好像身体的很多器官细胞,我们人是万物之一,就好像身体的某一个部位,结果现在我们变癌细胞快速发展,把万物生存的空间都摧毁掉,我们洋洋得意,我要怎么干就能怎么干,突然有一天,地球完了,我们能不能活?活不了。

这种爱护自然,为后代负责的态度,中国老祖宗已经承传了几千年,我们没有接下来。以前的中国人会不会干出「我有好处,后代子孙收拾残局」?这种事会不会干得出来?绝对干不出来,都是时时想著如何成就后代。我们现在的中国人不是这样,只要我现在能得蝇头小利,我哪想那么多!中国人将出现有一代会被后代子孙骂得狗血淋头,会出现这一代,诸位朋友,是哪一代?我们这一代要好好冷静。面对这个大时代,我有一个长辈四十几岁,他讲了一句话很有味道,他说我们这一代是孝顺父母的最后一代,是被子女遗弃的第一代,但是也别怨叹。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没教。我们把主要的精力耗在赚钱、名利。你没有教,下一代当然没学会。德重要,我们不要让下一代在那里谩骂,你们留给我们的是什么水?是什么空气?又是什么土壤?更重要的,你留给我们的是什么乱七八糟的思想,让我们的人生苦不堪言。

因为抉择当中有一个最重要的抉择,择什么?其实理智、判断、抉择,这是同一件事。有理智,你才会下判断去抉择,这是一个动作连续出去的,但是前面要透过好学。我们刚刚也提到学要学对东西才行。现在书局里面哪一类的书特别畅销?哪一类的书?理财。再来,心理书籍。我们从这个结果可以看出人心的状态。理财多,代表人现在最想追求的是什么?财富。而经营人生假如从财富先下手,败相已露,因为你有所重就有所失,当你重视只是钱财的堆积,你一定忽略下一代的教育。金钱是五家共有,火灾要你的钱,水灾要你的钱,贪官污吏要你的钱,盗贼小偷要你的钱。盗贼小偷是整个社会风气所形成,当我们时时都是向钱看,向钻石宝珠看,盗贼小偷就会愈来愈多。社会它是一个共同体,整个思想观念会互想影响。当我们每一个人回到自己的生活工作岗位都能演出重德不重欲,社会风气就在点滴当中在怎么样?转变。

我记得在念书的时候,在念师范院校,几个同学一边吃饭一边在讲哪一个老师哪里不好、哪里又不好,刚好我要回座位吃饭,我心里想他们看到我一定会觉得尴尬,所以我就低著头轻步回到自己座位慢慢吃,不要恼害众生。其中有一位同学看到我坐下来,就赶快告诉其他的同学说,我们别讲了,礼旭回来了。他们会觉得怎么样?不好意思。人都有良知,是我们演得不够彻底唤不醒,不然社会风气的转变其实速度很快。刚刚我们举那个例子,觉西园办起来才短短几个月、一年多,整个地区的犯罪率就降下来。我们要体会到这一点就能够重德,而不是先求财富,我们也要把财富的真因跟有缘的人说清楚。

为什么看心理学书的人很多?也透露出什么讯息?人心不安。很多教育孩子,一个头两个大,买了一大堆书在看,其中有一本书还告诉他,孩子到了十二三岁将进入龙卷风时期,所以你要先做好准备,有没有道理?他每天在那里看著儿子的嘴脸,要叛逆了,要叛逆了,突然有一天心想事成。觉者畏因,迷者畏果,迷惑的人只怕结果,觉悟的人从原因下手,自然不招苦果,理智在这里。很多数字出来告诉你,离婚率愈来愈高。那天我看报纸,在火车上,有一篇报导,这个数字透露北京离婚率已直逼五成,我们看了之后非常忧心,因为教书很明白一点,当学生的家庭状况愈不健全,他的人格得到的呵护、引导就缺乏,都将带动整个社会的动乱。这个数字你看了之后,对你有没有好处?癌症,四个里面就有一个,你看这些数字都是科学的产物。有一次我说四个人就有一个人得癌症,底下的人看看左边,不是抽签的,别担心,心善,身体就善。这些数字把人都吓呆了。还有一个数字说忧郁症的比例最高的是从事哪一个行业的?老师。

这一些心理研究数字,我们要省思到原因在哪,不要公布一大堆数字搞得人心惶惶。假如这对夫妻从小就学弟子规,保证一定会让人欣羡,羡慕他们夫妻的相处。只要圣贤学问从小都有扎根了,离婚率自然怎么样?下降。很多的家长待会儿拿拿美国的教育方法,后来二三个月之后又说义大利的不错,还有苏联的不错。孩子年纪才三岁,不知道用了多少教育理论,理不理智?我们要研究一下,很多心理学家发表的理论有没有印证它是真理?有没有?没有。有时候事隔五十年、六十年,他的理论被否定了,还有的是自己年轻的时候写了这个理论,活到七八十岁,他觉得我说错了,重新再发表,那你是要看他四十岁的理论还是看八十岁的?看几岁的?八十岁的。假如他活一百岁又写出来呢?四十岁比较单纯还是八十岁?那单纯比较契合智慧还是复杂?你去看看你周围是小学生比较有道德还是大学生?还是已经在社会翻滚数十年的人比较有道德?要冷静观察。

当我们相信他所说的,这个时候你就会用他的思想来做抉择,所以抉择当中最根本的叫择念,择思想价值。思想影响行为,行为养成习惯,习惯造就性格,性格最后决定什么?命运。真正明眼人光看你的思想行为就可以断你的命运,相不相信?有一个朋友,他以前有两个同事同时到了一个百货公司工作,后来经过一段时间,有一个升了销售部经理。因为他们同时进去是当销售员,一个升了销售经理,一个降为售货员,一个升一个降,同时进去。刚好他经过这家百货公司,他就进去探望这两个同事。在下电梯当中,他看到有一张贴在员工公布栏上的一张守则松掉了,只剩一个角黏住,在那里摇摇欲坠,这位朋友就说道:那个快掉了。贬为售货员的那位同事说别管它,不关我们的事。另外一位升为销售经理的马上走过去把它撕下来,然后说:我送你走以后,回来我再把它贴好。答案出来了没有?他为什么能升官?在於什么?有责任心,公司的事就是我的事,这样的人才能被提拔。能够把公司的事当自己事的人,他这个态度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形成?什么时候?从家庭。所有行为的模式、态度,根源都在家教。假如他在家里完全不管事,他到公司会突然有责任心吗?那不可能。

有一个爸爸,他就要试验三个女儿的责任心,他要想想看我的教育成不成功?就在他房间的门口横摆了一支扫把把路挡住,就把大女儿叫过来,女儿!女儿过来了,看到这一支扫把很自然的跨过去,走到了父亲面前,爸,有啥事?她的爸爸有点伤心,没关系,后面还两个。又把二女儿叫过来,同样都是视若无睹跨过去,三个都失败了。突然又想到一个人,老婆,太太走进来,一看马上怎么样?她为什么会捡?这是我家,这是我的事,我有责任。这次上完课回到家里,故意把一个酱油打翻,看你的孩子走过去是什么反应,假如他还叫你一声,妈,翻了啦,这样不错了。

从行为看出他的命运,从他的思想就可以断,一点都不夸张。一个人的思想可以断一个人的命运,一个家庭的思维同样可以断什么?一个家庭的家运。一个社会人的整体思想可不可以断这个社会往后的命运?能不能?行。诸位朋友,我们的家运如何?我们往后的社会会如何?当然命运是动态的,是可以改变,「命由我作,福自己求」,当每一个人有这样的态度,每一个家庭有这样的体认,家庭又是社会的一个细胞,社会就好像一个器官,当细胞都觉醒了,整个器官、整个社会就能够好转起来。我们从根本抉择人生的思想开始,不能抉择错,这一错就全盘皆错。

《朱子治家格言》提到「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为什么要读经书?正确的思想。今天心理理论后面印证不对了,他来告诉你,说对不起,虽然你很热爱我的理论,但是我要告诉你,前面我讲错了。你说我已经教我女儿教十五年用这样教了,那他会怎么回你?他会说我不是故意的,你就节哀顺变吧,对啊。孩子的思想先入为主,你拉不回来了,谨慎谨慎。如何让孩子脑中的东西是能够成全他一生的人格,成全他一生的成就,不用大费周章找,中国文化承传了五千年,所有的理论、道理都已经经过时间印证,又同时经过空间印证,真理。

我们到这么多国家地区讲过弟子规,讲过中国文化,在澳洲也有当地的澳洲人民来听。那时候在讲课,我们坐在后面,我在净宗学院学习,澳洲人坐前排,我们在后面观察他们听故事听讲课,听到会心处都会怎么样?在那里点头。事后跟他们座谈就请教他们,你们听了有什么感受?他继续点头,他说做人应该这样,做人应该这样。他听了子路负米感不感动?他听了闵子骞的故事感不感动?感动,因为「人之初,性本善」不是中国人才有,所有的人都有,只是他没有这个缘分接触这些圣贤的榜样而已,不然他那一份善心都会源源不绝点燃起来。

今年三月份,我到悉尼(雪梨)演讲,当地的澳洲人有人来听,要透过翻译,有时候讲笑话,他要停三秒才会笑,但是很奇妙,讲到第三天的时候,那三秒钟几乎怎么样?不在了,好像我讲什么,他就懂什么,就很会心在那里对你笑。确实人与人的沟通不只在言语,而在什么?一种心境、心意,证实超越时空。

我们不要人在福中不知福,好好感谢,要懂得知福然后惜福。我们明白到中国古圣先贤的存心,要知缘。记得有一次听师长讲课,也是在刚开始接触经典不久,有一次师长就问道,四大古文明为什么剩下中国?为什么?你看人生很多问题要思考。你现在这么善良,原因在哪里?要追本溯源,人的感恩心就怎么样?自然就上来了,因为任何事情都不是偶然。

在《中庸》里面有一段经文,我看了很感动,非常认同,提到「父为大夫,子为士,葬以大夫,祭以士。父为士,子为大夫,葬以士,祭以大夫」。父亲当大夫的官职,儿子只有到读书人,到士人,这样是父亲当的官职比孩子还大,葬父亲的时候用大夫礼,因为父亲在社会当中是当大夫,他对这个社会有什么?有这么大的贡献,所以葬的时候我们要用大夫礼来祭祀他。可是他对於这个社会往后的影响在哪里?他死了,往后的影响在哪?在他的儿子,他的儿子只当了士,往后的影响只有士的范围,所以祭祀他往后用士。假如父亲是士,但是孩子栽培成大夫,葬他的时候还是用士人礼,但是往后每一年祭祀,他的儿子对社会有大夫的贡献,祭祀都用大夫礼祭他。中国的礼仪当中多么厚道,多么慎终追远。所以今天你在社会当中对人群很有贡献,功劳最大的人是谁?是我们的父母。今天中国人的思想里面还有这么多的善根,谁的功劳?历代圣哲、祖先的功劳,不能忘本。

师长这么一问也让我陷入沈思,怎么只剩中国?是不是四大古文明的老祖宗在神明面前抽签,谁抽到了不用灭亡就不灭亡了。人生当中有一个真理,我们要放在心上,生命过程当中没有一件事情是偶然的,都是事出必有因。福气降下来了,一定是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因为老祖宗了解到语言跟文字要分开,讲话用当时候的语言,写文章用文言文。有一个朋友他是浙江人,他离开浙江二十年到深圳发展,二十年之后,回去跟亲友谈话,有时候很多遣词用语已经不大了解还要解释半天。语言二十年就有一个小变化,两百年呢?大变化。两千年,完全不了解了。现在汉朝的言语跟你讲,你能不能对嘴?很难。假如这个不分开,五百年、一千年之后,文化就断了。现在其他的古文明,有很多考古学家,他挖到古迹很高兴,高兴发现古迹,请问古迹文字背后的义理传不传得下来?连那上面的字都有一些根本就看不懂,字都无法了解怎么了解深义?不行。中国祖宗有智慧,把它分开了,写文章就用文言文,四五千年都一样,只要你看得懂文言文就能够契入几千年的智慧大海当中遨游,这个缘分相当殊胜,在整个人类当中绝无仅有。

而且不只是文言文,这些古圣先贤的教诲是因为文言文传承下来,更重要的是这些道理是亘古不变的什么?真理,不然你纵使有文字传承下来,假如道理不是真理,迟早会被时光怎么样?淘汰掉。所以这些经典、文言文是老祖宗给后代子孙最大的恩泽。这一段话听完以后,我很惭愧,因为没有好好读这些经典,眼泪就掉下来。诸位朋友,我不是很爱哭,你们不要误会,我是内心感动,很忏悔,要重新来珍惜这一份恩德。

当我掉完眼泪,把这些经典打开,突然觉得距离好近。本来很远,子曰、子曰,头都快大了,怎么突然变得那么亲切?刚好就体会一切法从哪里来?从自己的心造成。你觉得是障碍,它就是障碍;你觉得是恩德,觉得是宝藏,它就是宝藏。障碍不在外,在自己的一念心。因为这份珍惜,知缘、惜缘的心上来了,又时时提醒自己要造更多殊胜的法缘,由於我们有这个心境,跟圣哲人的存心慢慢接近。请问所有的经书写的是什么?都是圣哲人的存心,心行一如。你能够与圣哲人的存心接近,经典相应度就会不断提升。所以学圣贤经典要直接了当从哪里学?从存心来学。好,我们今天课先讲到这边,谢谢大家。

End

禅悟人生

【一】禅师问:你觉得是一粒金子好,还是一堆烂泥好呢?求道者答,当然是金子啊!禅师笑曰,假如你是一颗种子呢?其实,换个心境,或许你会得到解脱!有位禅师有一个爱抱怨的弟子。一天,禅师将一把盐放入一杯水中让

淡泊人生

淡泊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里面的解释是:不追求名利,如:淡泊名利、淡泊明志等。《东观汉记郑钧传》载曰:好黄老,淡泊无欲,清静自守。这就是道家的一种处世态度:淡泊无欲,清静无为。宋代诗人秦观在《送蔡

人生的关卡可大可小

◎ 圣 严人生的关卡,可大可小。善于处理的人,举重若轻;不善于处理的人,举轻若重。所谓善于处理,就是能够掌握当前所遇到的难题、关卡,了解它的严重性究竟到了什么程度?这难题、关卡涵盖了金钱的损失、名誉的

人生虽是借宿,但也要好好把握

本性法师稍早前,经济不发达,旅店不多。许多人出行,夜幕降临,多借宿人家。僧侣,更是如此。借宿,我们自然会想到:此处非久留,只是借住,不是自己的,时时处处要谨慎小心对待,一声再见后也许永远不会再见。凡尘

站在本来无一物的角度来面对人生

净界法师【观性元真:殊不能知生灭去来,本如来藏,常住妙明,不动周圆,妙真如性;性真常中,求于去来、迷悟、生死,了无所得!】我们要知道,今生所出现的假相,是事出必有因,跟过去有关的,知道就好,把它要放下

人生总有喜怒哀乐

人生总有喜怒哀乐。我想,这是任何人都会同意的。似乎,人是个很奇怪的生物,每个人都希望一生能过得平静、幸福。可是,如果日子过得只是平平静静、幸幸福福地,他又会觉得无聊,希望有些刺激。你不否认吧?除非他是

人生的至静是一种智慧

◎ 弘 恩静,是一种至味。至味才隽永、绵长。就跟我们吃素一样,别人看你们吃素有什么好吃的,就是一些菜叶子,但是我们吃得津津有味,每一样菜都感觉吃得很开心。不静,就是五味杂陈,就像世间人,总是喜欢乱吃-

人生八后悔

逢师不学去后悔:  善知识难遇难求,良师给予我们的影响非常深远,一句真实话,就足够终生受用,象善财童子不辞艰苦去五十三参,赵州禅师活到八十岁还行脚参访,都是因为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如果遇到了人天师范,

家,因包容而幸福

一家人,包容越多幸福越多;夫妻间,包容越多感情越浓;乡邻间,包容越多相处越好;朋友间,包容越多友谊越长;同事间,包容越多事业越顺生活不是战场,无需一较高下。人与人之间,多一份理解就会少一些误会;心与心

龙树菩萨的传奇人生

龙树菩萨是南天竺国的婆罗门族,天生聪明颖悟。事情只要对他说一遍,便永远不会忘记。有一次在乳哺中,听到婆罗门行者诵四部韦陀典,每一部各四万偈,每偈四十二个字,听完就能背诵,而且了解其中的含义。二十岁时

幸福人生的秘诀:好事皆赞叹,善缘皆随喜

我们要对治嫉妒心,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嫉妒,还有嫉妒的根源在哪里。我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嫉妒二字都用女字旁?这是中国古人造字的智慧,因为他们发现,嫉妒的情绪变化表现得最明显的,一般来说都是女性,并不是说男人

人生两大凶德,千万要戒掉

曾国藩:人生两大凶德,千万要戒掉咸丰八年,曾国藩给国荃的信中说:古来言凶德致败者约两端:曰长傲,曰多言。丹朱之不肖,曰傲曰嚣讼,即多言也。历观名公巨卿,多以此二端败家丧生。曾国藩在这里指出了普通人的两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8)(《大经解》讲授)

无量寿经讲座08(概要)菩提心是这样的大,菩提心量就是这样大,他要度尽一切众生,这一切众生在一切空间,包括广大无边。这些众生过去的我要度,现在的我要度,未来的我也要度。包括时间,广大长远,都没有边际。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5)(《大经解》讲授)

无量寿经讲座05(概要)《华严经》经末,华严最后一卷,普贤大士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所以把普贤行愿品列入净土五经之一,这就是证明。《华严》讲了这么多,那么多玄妙,讲到八十篇,最后还是要用,尽除一切诸障碍,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6)(《大经解》讲授)

无量寿经讲座06(概要)你念佛名的时候,你这个时候正在念南无阿弥陀佛。心里就这一句佛号的时候,并且就一句的时候,别的妄想就没有了吧,就换掉了百千万亿的妄想杂念。如果念佛啊,我怎么还是妄想纷飞。你不知道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12)(《大经解》讲授)

无量寿经讲座12(概要)溪谷幽冥之处,悉大开辟,皆同一色,犹如劫水弥满世界。其中万物,沉没不现,滉漾浩瀚,唯见大水。彼佛光明,亦复如是。声闻菩萨一切光明悉皆隐蔽,唯见佛光明耀显赫。都开辟,都开开好了。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7)(《大经解》讲授)

无量寿经讲座07(概要)再引证一下《弥陀要解》,澫益大师说吾人现前,一念清净心性。我们每个人当前一念的心,一念的性,不在内不在外,在哪?在里头,在外头,在中间,都不是。非过去,非现在,非未来。过去心不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9)(《大经解》讲授)

无量寿经讲座09(概要)有余涅槃,这才能够从同居土升到方便有余土。四土,同居土的之上是方便有余土,是小果的圣人,阿罗汉所居的土,这种叫做竖出三界。按通常的向上升,升天,出欲界到色界,出色界到无色界,出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15)(《大经解》讲授)

无量寿经讲座15(第1品)阿弥陀无量寿,就是我们的本觉。从本觉起,我们念佛庄严自心、清净自心,开始觉悟,最后达到究竟觉,就是清净平等觉了,这是配三觉。那要是倒过来,把这平等觉作为我的本觉,我们起心念佛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14)(《大经解》讲授)

无量寿经讲座14(总释题名)又以此乘能尽一切诸法底故,这个乘能够穷尽到一切法的源底、根源,所以乘为大,这是大乘的含义。十二类因缘又说了,般若经中佛自说摩诃衍是无量无边,这个法是无量无边呀。以是因缘也叫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13)(《大经解》讲授)

无量寿经讲座13(概要)自主的本心啊自心啊。自心就是自然中自然相,自然有根本。自心他就郁单成七宝,横揽成万物。郁单成七宝,就是无意的话。郁单是本单四大部洲中郁单,是本单洲。郁单之自然,自然成七宝。自然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20)(《大经解》讲授)

无量寿经讲座20(第二品)就有了数量,无量的智,能够照见种种不同之相。刚才说众生有种种根,所以我们给种种药。如你不通达众生,那你怎么给药呀。众生种种差别呀!种种病呀!这差别相,这叫什么智慧呀,这叫无量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16)(《大经解》讲授)

无量寿经讲座16(第一品)这《净影疏》,慧远大师是隋朝的。他说神通已达,叹其德胜。所谓很神异。神异称为神。他神异,凡情所不能达的。什么叫通?没有壅碍叫做通,壅,堵塞了,堵住了,就不通了。通有身通,天眼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18)(《大经解》讲授)

无量寿经讲座18(第二品)究竟彼岸,彼岸就是波罗蜜。证到如来到达彼岸。《净影》就是慧远大师他解释究竟涅槃,涅槃正是彼岸,生死是此岸,涅槃是彼岸。这都是《智度论》的话。《净影疏》解释究竟涅槃就是解释究竟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17)(《大经解》讲授)

无量寿经讲座17(第二品)又贤护等十六正士,所谓善思惟菩萨、慧辩才菩萨、观无住菩萨、神通华菩萨 、光英菩萨、宝幢菩萨、智上菩萨、寂根菩萨、信慧菩萨、愿慧菩萨、香象菩萨、宝英菩萨、中住菩萨、制行菩萨、解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19)(《大经解》讲授)

无量寿经讲座19(第二品)还有另外一件事,爱欲同等的难办,那一切众生都不能承当。幸亏只有一个事情,这个事情最难办,爱欲。一切众生都因为爱欲而证性命,性命就是这么来的,生死之本啊。再有一件事情这么严重不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23)(《大经解》讲授)

无量寿经讲座23(大教缘起第三)护佛种性常使不绝。护者是护持、维护。佛种性者可以解释六度。我们引征《会疏》的话,他举佛种性四个解释,我们今日举其三个:(一)众生所具佛性,人人都有佛性,众生心中具如来性

南怀瑾:《瑜伽师地论》讲座_南怀瑾讲瑜伽师地论

南师《瑜伽师地论》第一讲云何世间一切种清净。当知略有三种。一得三摩地。二三摩地圆满。三三摩地自在。此中最初有二十种得三摩地所对治法。能令不得胜三摩地。何等二十。(二十卷)今天,我们转个方向,是讲教理的

刘素云:人生的命运可以转变

「听经十几载,改变我人生」。我就是衷心的要告诉大家,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人生的命运可以转变。谁来转变?你自己来转变。怎么转变?听经闻法。因为我这个路是这么走过来的,成功了,所以我把我这个成功的经验告诉

刘素云:人生酬业,就这四个字是我们来到人生的目的

我们也时常面对老病死,为什么我们不悟?因为我们是凡夫。菩萨高明就高明在这里,菩萨悟,我们不悟,菩萨悟了之后帮助我们悟,告诉我们人来到这个世间干什么?四个字「人生酬业」,就这四个字是我们来到人生的目的。

南怀瑾:人生在世的八大天机

一、付出越多收获越多这是宇宙正负能量之和为零法则导致的铁律,同理,收获越多,福分就会越少。二、心灵越丑痛苦越多这是宇宙因果机制的反映,意思是说,若某个人一生烦恼多、痛苦多,就证明此人心灵丑陋。三、结构

没有一番静气,人生就过得很忐忑

弘恩法师静,是一种至味。至味才隽永、绵长。就跟我们吃素一样,别人看你们吃素有什么好吃的,就是一些菜叶子,但是我们吃得津津有味,每一样菜都感觉吃得很开心。不静,就是五味杂陈,就像世间人,总是喜欢乱吃--

人生

◎ 季羡林在一个《人生漫谈》的专栏中,首先谈一谈人生,似乎是理所当然的,未可厚非的。而且我认为,对于我来说,这个题目也并不难写。我已经到了望九之年,在人生中已经滚了八十多个春秋了。一天天面对人生,时时

李炳南答:有人李炳南答宇宙人生观真理是什么?

问:有人问宇宙人生观真理是什么?(慧香)李炳南答:人生是正报身之生命延续,宇宙是报身寄托之土,观是对此存有一种感想。若能知众生为何而来,来作何事,得何结果,有何目的,彻底清楚,有正觉悟,即是宇宙人生观

人生无常 珍惜时光

人生无常 珍惜时光◎ 圣 严人生无常,生病有时候是对人类的一种警惕,让我们知道病苦灾难会没有预兆的来临,警惕我们要时刻把握人生,现在不做、今天不做、今年不做,不知道是否还有明天、明年可做?因而能时时

谦卑的人生

夜诵《妙法莲华经》。读到《常不轻菩萨品》,常不轻菩萨的修道理念和方法让我着实有些感触。经中记载:在无量阿僧祇劫以前,有一位菩萨比丘,修行很是谦虚恭敬,不但读诵经典,而且身体力行礼拜恭敬,每逢见到出家、

如何走上人生的正道

老和尚开示:第一,人的欲望如果没有止尽,就会迷失了自己的本心。第二、要知足,能够知足,能够敬业乐群,心就会安,就会定。以前有一位刘居士,他告诉师父,他已经失眠两个礼拜都没有睡觉,心很不安定,如果再这样

幸福之果

释惟文一、不贪常舍不贪求不义之财,不义之财,难以长久。常舍济与贫穷,舍孤寡老人,舍病苦之人。舍财福之因,就会得幸福的果。二、戒己扬善做好自己,不说他人是非好坏。别人好的地方可以称赞宣扬,让世间善行流传

懂得享受人生

◎ 林语堂有些人头发刚刚转白,便自认是风中残烛,老态龙钟起来了;有些人虽已七八十,却仍是精神抖擞,童心勃勃,照样和后生小伙子一般。为什么人类的寿命有长有短?为什么有些人未老先衰,有些人老而弥健?衰老的

如何摆脱颓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大安法师大学生甲:作为一名大二的学生,我对自己的大学生活很不满意,学习不上进,整天生活很颓废,感觉每天都过得很后悔。我知道这样不对,也打算改变,可我总是发现行与心不一,十分无奈。特此想请教您,我该如何

人生究竟为何事

印顺法师人生所为何事?平常人只说学佛,但为什么要学佛?其根本意趣究竟何在?这一问题是应该明白的。可以说:学佛并不是无意义的,无目的,而是要想获得一种高尚、圆满的成果。学佛的而能够深刻的理解到学佛的根本

吉祥人生的善缘

◎ 明 海勿近愚痴人,应与智者交,尊敬有德者,是为最吉祥!居住适宜处,往昔有德行,置身于正道,是为最吉祥!这部经文的构成非常值得我们注意,特别是经文最初的这两个偈子,我把它归结为吉祥人生的善缘。要有一

现代人生的境况

◎ 魏 磊人生的苦境在当代表现得尤为显著。现代人造恶的动机与手段比古人更甚,苦果也就更大。冷静地观察这个世界,我们能睹见一系列的险象与危兆。诸如:精神家园的丧失、全球性的政治腐败、英雄偶像的陨落、文明

大好人生,何必自讨苦吃呢!

叶 曼常见许多太太小姐们,热络起来,同出同进,形影不离,突然间为了三言两语,鸡毛蒜皮,便发生了误会,便自相视如仇雠,每当他们义愤填膺的来找我诉说评理时,我从不偏袒来者,顺着他火上加油,我永远是装作很不

人生最胜的吉祥

(一)不亲近愚者 此事最吉祥(二)宜亲近智者 此事最吉祥(三)尊敬可敬者 此事最吉祥(四)居所宜安适 此事最吉祥(五)往昔曾修福 此事最吉祥(六)引导心向正道 此事最吉祥(七)博爱 此事最吉祥(八)善

人生什么事情最苦

人生什么事情最苦◎ 梁启超 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望),虽然失意

人生的四境界

依据冯友兰所著的《新原道》一文,可将人的心境分为四个层次。冯友兰提出人生的四境界是:自然、功利、道德和天地。一、自然境界,顺习而行二、功利境界,生物之理三、道德境界,尽伦尽职四、天地境界,天地合一自

向内的人生

◎ 钱 穆人生只是一个向往,我们不能想像一个没有向往的人生。向往必有对象。那些对象,则常是超我而外在。人生一般的要求,最普遍而又最基本者,一为恋爱,二为财富。故《孟子》说:食色性也。追求的目标愈鲜明

珍惜人生每一秒

证严法师社会上很流行一句话: 彩色的人生。要生活得有色彩,就要用心抓住时间;心用在时间上、用在待人处事上,便能拥有一个多彩多姿的人生。人生像无法拨回的时钟,我们的生命时钟也永远无法再拨回去。因此,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