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藏传佛教的五明
2025-01-15 12:14

五明是佛教所称的五类学科,源自古印度。在藏传佛教中尤为重视。当今世界最大的佛学院,四川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即以“五明”命名。藏传佛教各大寺院,也都设有与五明有关的的学院,学僧完成学业之后,还会授予相应的学位。如佛教圣地塔尔寺,设有四个学院,其中医明学院便是以五明中的医明命名,另有时轮学院,包含有工巧明的内容。总之,五明之说几乎囊括了所有学科。

五明的具体内容如下:

声 明:包括语言学、声韵学、语法学、文体学等。

工巧明:工巧明的范畴极为广泛,既包含和佛教密切相关的(佛像)造型雕塑工艺、寺院建筑设计施工、佛像绘制、佛经印刷制版、天文历算等,也含有世俗生活方面的农事、经商、养殖、纺织、烹饪乃至调解争讼等等;

医 明:即医药学和医学。藏传佛教医明学院以传统藏医为主,涵盖中医、西医、民间医方等;

因 明:即逻辑学和认识论。

内 明:即佛学,也就是《大藏经》(《丹珠尔》、《甘珠尔》)中的种种理论。在实际学习中,各派各有侧重。

除了五明之外,还有小五明之说,指:韵律学、修辞学、辞藻学、戏剧学和历算学,与五明合称十明。

学习五明,从总的方面来说,是寻求智慧,以利益众生。五明是大乘佛教规定必学的内容。《大乘庄严经论》中说:“若不勤习五明,不得一切种智故。”“菩萨习五明,总为求种智,解伏信治摄,以五五别求。”

分开来讲,学习五明是为了获得饶益众生的能力——解、伏、信、治、摄。学习内明是为了自己通达,是为解;学习因明(逻辑学、认识论)是为了胜伏非佛教学说;学习声明是为了让听闻者生起信心;学习医明是为了救治众生的疾患之苦;学习工巧明是为了摄受众生。这也是工巧明涉及范围包含世俗生活的方方面面,极为广泛的原因所在。以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讲解,可以从原因上把事情讲通透,有利于实际意义上的帮助。

五明是佛家规定学僧必须要学习掌握的知识。在藏传佛教中,以“班智达”称呼精通五明的高僧。班智达是梵文音译,原意是博学。但是精通五明绝非易事。佛陀有言,佛法八万四千法门,每一法门都是了悟之道。所以在现实的修行中,每位学僧会根据自身的根器智慧,选择适合自身的修行法门。

仍以塔尔寺为例。塔尔寺设有显宗学院、密宗学院、医明学院、时轮学院四大学院,按宗喀巴大师“先显后密、显密兼修”的教诲,一位学僧按正常学习速度,学完显宗的时间为十八年,学成学业后,可以进入密宗学院深造,但也可以不学习密宗;也有学僧并不从显宗学院开始,而是进入医明学院学习医明。

塔尔寺还有一个不在四大学院之列的“社火院”,是专门学习佛教音乐、舞蹈的法舞学院,也有学僧选择这样一条修行道路,以法舞为缘起,以求得般若智慧。我们还从很多公案中看到,以“扫地”为修行法门的高僧,同样是成就者。

拜一佛就是拜万佛。同样,五明中的任何一门学科都是蕴含有深刻佛理的学习和解脱之道,从自身所具有的的根基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法门,都是追求智慧的正确方式。

End

藏传佛教的文物宝库

◎ 王家鹏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收藏文物一百多万件,其中与西藏有关的文物就有几万件,是中国内地保存最完好、最丰富的西藏文物宝库。由于皇宫的特殊地位,文物的特殊来源,使

解读藏传佛教的慈善传统:源于善恶有报和慈悲观

佛教的慈善事业在中国有悠久的传统,历史上各个朝代的佛教都有兴办义学、修桥补路等多种领域的慈善事业。而藏传佛教将慈悲作为佛道之根本,也提倡无私利他、奉献众生的善行。佛教的慈善事业的形成与佛教的因果论、慈

雪漠:藏传佛教要做到“九个面对”

藏传佛教要做到“九个面对”——雪漠在“首届四川省藏传佛教文化论坛”发言各位高僧大德、各位仁波切、各位老师和朋友,大家好:在这个论坛上,香巴噶举和在座的其他教派不太一样。目前的香巴噶举不再像一个宗教教派

藏传佛教-护法部-一髻佛母

独髻佛母是印度常见的事部主尊,通常与圣救度母和具光佛母一起合称为长寿三尊。这种将事部主尊组成三尊相的做法盛行于整个藏区,是西藏艺术中的一种特色。在与圣救度母和具光佛母作为三尊显现时,具光佛母代表的是白

藏传佛教的五明

五明是佛教所称的五类学科,源自古印度。在藏传佛教中尤为重视。当今世界最大的佛学院,四川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即以“五明”命名。藏传佛教各大寺院,也都设有与五明有关的的学院,学僧完成学业之后,还会授予相

藏传佛教僧职有什么

封号性僧职藏传佛教中僧人的身份区别在于他们的僧职,一般分为封号性僧职、学位性僧职、戒律性僧职和寺院组织中僧职。封号性僧职就是由历代中央王朝授封的一种僧职,在藏传佛教僧职中声望最高。这类僧职起源于中国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