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诵地藏经的好处及注意事项
一、得福得慧,离开苦难。
地藏法门以读诵《地藏菩萨本愿经》,念南无地藏王菩萨圣号,依经中所说如法而行。得福得慧,离开苦难,充分体现地藏菩萨伟大的拔苦精神。
二、地藏法门能度大烦恼的人。
地藏经中佛告诉我们,来参加这场法会的人数,用佛眼看都不能尽数。这些都是地藏菩萨,久远劫那么长的时间来。去度他们离苦得乐的。说明菩萨不怕辛苦,只要修地藏法门,多么烦恼的众生菩萨都会去度他们。
三、地藏法门能度父母眷属。
地藏菩萨过去世为婆罗门女时,母亲信邪,不信佛法。那时圣女,劝母亲能行善积德有正见。佛告诉我们对于父母,最孝敬是劝父母能学佛法作福,双亲也能证圣果。还有我等修地藏法门,父母也能得益解脱快乐。
四、地藏法门能使学者不会堕于恶道。
有人造作菩萨像,一瞻一礼者。是人百返生于三十三天,永不堕于恶道。佛告诉我们礼拜菩萨形像,远离贡高我慢心,虽处末法而不堕恶道。
五、地藏法门能得相貌圆满。
有人相貌丑陋,多于疾病。于地藏像前,志心瞻礼。那人千万亿生中,相貌圆满。佛告诉我们学习菩萨忍辱、利益众生就会相好光明。
六、地藏法门能使学者不受横死诸难。
地藏经中佛说,有人能对菩萨像前,歌咏赞叹,香花供养,劝导一人多人共学。那人常得百千鬼神,日夜卫护。不令恶事,被他听到,更不会诸横难加害其身。
七、地藏法门能使久病的人速好,如果世缘尽会速得往生。
地藏经中佛说有病人久处床枕,求生求死,了不可能。为了病人,拿病人心爱之物出来施舍,要开示让病人知道并情愿施舍。病会很快好起来,如果世缘尽会速得往生,不受痛苦,命终之后,宿殃重罪,永得解脱。
八、地藏法门能度我们历生亲朋眷属,也能使我们远离恶梦。
有人梦见鬼神悲啼愁叹,都是过去生父母弟妹夫妻眷属,在恶道受苦,未得出离。我们在佛菩萨像前,读此经或请人读三遍,或七遍。那些恶道眷属,我们读此经后他们就解脱了。而我们梦寐之中,永远就不会梦见。
九、地藏法门能使下贱改变为尊贵。
地藏经中佛说,有下贱人,要知道那是前世的罪业很重,志心瞻礼地藏菩萨形像,乃至一七日中,念菩萨名,可满一万遍。那人这一生以后,千万生中,常生尊贵。
十、地藏法门能使贫穷成富贵。
地藏经中佛说,有人衣食不足,求不如愿,或多病疾,或多凶衰,家宅不安,眷属分散,或诸横事。睡梦之间,多有惊怖。只要行善和念菩萨名一万遍,那些不如意事,渐渐消灭,即得安乐,衣食丰溢,恒得富贵。
但在念经的同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佛教讲究信、愿、行的结合,因此诵经时要对经文深信不疑,要发愿护持三宝(佛法僧)或忏悔业障,要注意日常修行,做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修学并重。
2.念经时面南正坐或面南而跪效果更佳。
3.念经时要出声,默念收效甚微,念诵时间90分钟左右最佳。
4.念经重于回向,要回向给自己和身边亲人、朋友的冤亲债主。
5.在十斋日(经书上有规定)念诵效果十分明显。
6.念诵时,若设香案供奉地藏王菩萨圣像效果更佳。
《地藏经》任何一个佛教寺院经书结缘处都有,各位可诚心去请取。
附回向偈两首,偈曰:
1.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
2.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End
是人更能三七日中。一心瞻礼地藏形像。念其名字。满于万遍。当得菩萨现无边身。具告是人。眷属生界。上来冥益,未能亲见亡眷生处,欲得显益,须要更进一步,三七日中,一心恭敬瞻礼地藏,至诚念菩萨名号,念到万罪销
能找好处的人是大富贵的人◎ 睦香学佛后,还是有习气,包括做义工的。也有的会抱怨,观音寺义工不多,管理也不好,饭也没得吃。不像其他寺院,义工待遇很好。我想,义工不多,活多,这样我们去做,才能真正做到事情
普劝净宗道侣兼持诵地藏经◎ 弘 一 予来永春,迄今一年有半。在去夏时王梦惺居士来信,为言拟偕林子坚居士等将来普济寺,请予讲经。斯时予曾复一函,俟秋凉后即入城讲《金刚经》大意三日。及秋七月,予以掩关习
一、入佛弟子。这一次诸位参加打七,我想大家已体会到什么叫入佛弟子,也就是以得不得皈依而为判别。当你真的生起觉受的时候,你自己最清楚了。我想大部分同学都有这个感觉,得不得皈依好清楚好明白,不用问别人。如
持诵《地藏经》的功德利益◎ 远 尘《地藏经》又称《地藏本愿经》《地藏本行经》,是大乘佛教一部重要的经典,也是现代佛门中流传最广,修学人数最多的经典之一。《地藏经》中涵盖了多方面的佛教思想内容:经中讲
忏云法师开示拜佛的好处拜佛的好处一、得妙色音--多拜佛、罪障消灭、相貌会转变为好,声音和身体会庄严起来。二、出言人信--拜佛若专心诚恳,培植德威,说话会得到别人自然信服和尊敬。三、处众无畏--拜佛精进
常诵地藏经的好处及注意事项一、得福得慧,离开苦难。 地藏法门以读诵《地藏菩萨本愿经》,念南无地藏王菩萨圣号,依经中所说如法而行。得福得慧,离开苦难,充分体现地藏菩萨伟大的拔苦精神。二、地藏法门能度大
演培法师中国人的孝亲思想固然值得称道,而佛法的报恩观念尤为值得赞许,因佛法所说的孝道并不逊于中国儒家,甚至还有超过的地方。不说别的,单以成佛来说,一般以为佛的成佛由修六度万行而来,殊不知孝养父母才是成
净土宗修持法注意事项◎ 弘 一修净土宗者,第一须发大菩提心。《无量寿经》中所说三辈往生者,皆须发无上菩提之心。《观无量寿佛经》亦云,欲生彼国者,应发菩提心。由是观之,惟求自利者,不能往生。因与佛心不
第三十七章 临终须知求佛接引 如出牢狱?痴心怕死 往生无望?助念错乱 态度异常?声音清齐 愁转微笑?魏大满女士是杭州湖墅佛学莲社社长徐大悲居士的妻子。?她本来就信佛,受到丈夫的薰陶后,志向更坚定。归依
知足不辱,知耻不殆,可为长久。生活不必要求完满,一半才是恰到好处,才是长久之道。生活里的大多数事情,不过是鸡毛蒜皮。睁一只闭一只眼,得饶人处且饶人,不给自己添委屈找麻烦。一半明白,心如明镜。一半糊涂,
一、哮喘:胡萝卜素研究人员日前发现,果蔬中的营养素可以有效预防慢性、退行性疾病的多种物质,其中对哮喘的治疗效果明显。女性食用大量西红柿、胡萝卜和绿叶蔬菜,罹患哮喘 的可能似乎更小。植物性食品中的抗氧化
你是不是有这样的情况,本是满头的秀发无缘无故日渐稀少;明明没有熬夜,早晨起来却有熊猫眼;工作上老是丢三落四,精力不集中,实在是力不从心!工作太累?压力太大?这是我们最容易想到的理由,但还有一点你可能从
香菇是世界第二大食用菌,也是我国特产之一,在民间素有山珍之称。它是一种生长在木材上的真菌。味道鲜美,香气沁人,营养丰富,素有植物皇后美誉。香菇多糖能提高辅助性T细胞的活力而增强人体体液免疫功能。另外香
我们研究佛法的人,对于安放经书的常识应该知道。譬如三藏十二部一切经典,无论是哪一部,我们应该看着这一切经典比我们的生命更重要,看着这一切经典比任何珍宝更重要。《金刚经》上说: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则为有佛
编者按:豆浆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有很多人会把豆浆当做早餐,适当的喝豆浆可以降低身体的胆固醇,防止癌症的发生,同时也可以美容养颜,那就来了解一下喝豆浆的五大好处吧。喝豆浆的好处都有哪些?1、降低胆固醇每
水是生命的源泉,没有水人类就无法生存下来,可想而知水是多么的重要。其实水有很多神奇的功效,可以美白肌肤,促进新陈代谢,瘦身减肥,具有很强的抵抗力等。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多喝水。日本的肥胖率在全球是
又到了葡萄大批上市的季节,看着水果店里肥嘟嘟娇艳艳的葡萄,忍不住就想吃上一大串!你知道吗?这么热的天儿,吃上一点葡萄,不仅美味,而且富含各种营养。下面就来说说葡萄那些事儿。葡萄浑身都是宝别看葡萄个头不
辟谷容易复食难。如果说辟谷犹如无米之炊--难做,那复食就是大南门里种南瓜--难上加难。开个小玩笑哈,实际上真正有过辟谷经验的人,是会非常轻松的。但往往看这篇文章的人通常都是头次尝试辟谷者,此前并无任何
素食的好处明代《养生四要》中曾再三提倡,应以尚淡泊的生活方式,通过素食,使身体强健,心智清明。可见,素食者大多心理健康,身心愉悦。食素,就会持着一颗素心。自从食素以来,我的身体并没有半点不适,反倒轻松
今日是是大雪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第21个节气,相对于小雪,此时的天气更为寒冷,标志着仲冬时节的正式开始。大雪是进补的好时节,冬令进补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民间素有冬天进补,开春打虎的
夏季吃醋健康益处多 夏季吃醋不为人知的好处夏季炎热,容易引发肠道疾病,还会感到浑身乏力、食欲不振,而酿造醋含有大量的有机酸,不仅使醋的酸味醇厚、绵长、柔和、鲜美,还是抑制各种细菌生长的天然能手,不仅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体力支出的减少,出现了肥胖、高血压等生活方式疾病。此时,杂粮因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其健康价值日益凸现出来。小编提醒你吃杂粮应该注意什么?你知道吗 吃杂粮也有注意事项据
皈依三宝有什么好处?能积集广大福德,得大富贵,如为人生前途造了平坦的道路,如苦海茫茫中有了舟航。依据《佛说希有校量功德经》记载,即使具足四事供养,乃至建立七宝佛塔,供养舍利,所得功德,不及皈依三宝的功
帮助别人助念是一门学佛的必修课。去做这样的事情,对于学佛来说实在可贵,是菩萨道的体现,是自利利他的落实。但是,对于初学佛的人,或者说没有过助念经验的人,他们也会因为没有经验而手忙脚乱。如何正确帮助病人
增长菩提心、善心、生圆次第的境界,获得大智慧,大悲菩提心自然增上,名声财富无勤圆满,等有诸多功德。无论修任何一法,若使用转经筒后再修持,通过诸佛菩萨的加持,不管修本尊、护法、空行,还是闻思修行,都会圆
止观有四种:一为大止观,即《摩诃止观》;二名渐次止观,即《释禅波罗密次第法门》,三是不定止观,即《六妙门》;四是童蒙止观,也称小止观,即《修习止观坐禅法要》。修止观的好处:能让修学者身心健康和安宁。自
坐禅是得复禅定的基础,经上说:深修禅定,能获得五种神通。要断除一切烦恼,必须有禅定的工夫,因为只有禅定,才能发显般若智慧,包括诸佛成道,入般涅盘,都在禅定中。 坐禅是打坐和参禅合并的语词,如只有打坐
4、坐禅收功参考方法:收功:意念之,内外能量收归丹田,双手轻合掌,于腹前轻轻摩挲。左下右上叠掌抱于脐前,围绕肚脐顺时针摩转3圈;再换手,右下左上叠掌逆时针摩转3圈。之后,双手掌搓热,轻摩面部后睁眼下座
1、将来证悟等同药师琉璃光佛,身相庄严,智能德行无边。2、先亡得度,满诸善愿,事业圆满。3、家属资财恒不乏少。4、邪道邪心回心向善,回归正道证大菩提。5、戒行不缺失。6、种种身体残缺,乏少善根,皆令转
1.凡在家信众,方便自课,以不打扰别人为重要。2.在家自课不一定要唱赞诵偈,以念诵、默念即可。3.在家信众共修,法器以引磬、木鱼即可。4.修行从一分钟到一小时,时间不计,完全依自己方便,但每日要“持之
佛教文化博大精深,佛教经典也是浩瀚如海,对于学佛的人恐怕这一生是无法将所有的佛教经典看完。当然大多数人学佛也是为了追求现世的福报,能家庭幸福,通过对佛法的学习能够趋吉避凶。在佛教的《十善业道经》中就讲
一、先所作罪,皆悉消灭,所杀免命,彼蒙解脱,更无执对。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可能都是被自己的业力所牵引,虽然过去世做过一些功德,让我们能够得到人身,但是因为我们的无明,更是造作了无量罪业。怎么能够消
很多人一听说佛教,就立马绕路,因为佛教中的东西感觉太唯心了。特别是一些清规戒律,感觉要实施起来太难做到了。很多中国人有个传统的思想,做人只要不越界就行了,虽然做不到最好,但是比差的也要强得多。这种中庸
每一件事,都有其自身的缘起和发展规律。这提醒我们要尊重规律,顺应规律,还要把握规律。一件事的成败,除了有其自身的缘起与发展规律,我们心的主观能动性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远离懈怠与抱怨,生命中遇到的每
何人稍财能知足,彼者财富用不尽,若无知足求财者,恒临痛苦如雨水。任何一个人,稍微得到一点钱财就能知足的话,那么他的财富就多得享用不尽。如果毫不知足地求取财富,痛苦就象雨水一样恒时连绵不断地降临到他的头
【修于少欲。舍诸愦闹乐于寂静。舍诸世话观于实义。初夜后夜远离睡眠。观察思惟随行修习。舍于众务及诸戏论。修出世道慈念众生。】这一段是教给我们应当要修的。下卷经文到这个地方这是纲领,后面经文都是要详细跟我
万法一体,人我同源,经云:自作十善,教他作十善,随喜行十善者,赞叹十善法,共成四十种善。愚者只知自作,缺同情心,故不教他,亦不随喜,何况赞叹;智者自作又教人作,有自行、化他两种功德,再来随喜他人一毫之
声闻法界。声闻,有初果的声闻、有二果的声闻、有三果的声闻、有四果的声闻。这里边又分出初果向──还没有正式证得初果,叫初果向。初果、二果向、二果、三果向、三果、四果向、四果。声闻的人,又叫阿罗汉,也叫罗
诵经有以下几点应注意的事项:1.诵经前要将双手洗净,且不论吃素或吃荤食,诵经前都应先刷牙漱口。2.选择无人打扰之处,避免他人在不知情的状 况下打断自己诵经。3.学佛的人宜戒除洋葱、葱、大蒜、韭菜、香
好处一,学佛可以得到心灵的平和。学佛虽然不能马上去除烦恼,但却可以减轻烦恼的程度,你学佛以后,会发现,有些事情的发生,放在以前,你一定会烦恼好多天,学佛以后你再去看,就会发现,原来那些造成你烦恼的事,
一.切忌“胡思乱想“施食,做完了,完了就完了。就什么也不要想。有些人,总对鬼怀有好奇心,总爱去想他们。想就容易跟他们感应道交,就容易受害。万法唯心造嘛。想佛就能跟佛感应道交,往生西方。想鬼,就跟鬼感应
释迦牟尼佛是娑婆世界的教主。供养本师释迦牟尼佛报恩的意思最重。他是佛陀教育的创始人。第一,代表尊师重道。第二,是名号表法。这个世间人毛病多,病根有两条,一是没有慈悲心,自私自利,佛的名号中“释迦”是梵
佩戴舍利子的好处:①可逢凶化吉,避灾解难;②受天人护法和其他众生的护持、尊敬,避免非人、魔障干扰;③重业轻报;④持一句咒之功德,可增获百千万倍之功德,若造一句口业,也得百千万倍恶业之过;⑤身体有病者,
好处一、增长福德。人生的幸福,是基于福德多少的,而受持金刚经,所得福德,要远远胜过其他一切外在布施。在佛经中,佛提到过,若有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来布施,恒河沙等七宝布施,恒河沙等身命布施。以每日三时
凡是佛菩萨,皆坐在大莲花之上,这是表示「开悟」。若是不开悟,那就没资格坐在莲花之座。你想坐大宝莲花吗?首先要勤精进,不可懈怠,不可放逸。修道最大的障碍,就是懒惰。所谓「不怕慢,只怕站;站一站,二里半」
1. 受菩萨戒后,戒本莫忘失,衣袍要随身携带。戒本是法宝,衣袍是福田,做佛事拜佛要搭衣穿袍。2. 要念诵戒本,半月诵戒,初一、十五读诵戒本,有违犯者要忏悔。3. 要记住念佛第一,念阿弥陀佛是修清净心,
布施不仅能利益他人,也能使自身获得极大利益。一方面,布施能帮助我们破除悭吝。凡夫贪着财富,面对需要帮助的人,往往因悭吝而不愿施舍。哪怕是平日几乎用不着的物品,一旦要送出去,又觉得它重要起来。布施,正是
一、得妙色音-----多拜佛、罪障消灭、相貌会转变为好,声音和身体会庄严起来。二、出言人信-----拜佛若专心诚恳,培植德威,说话会得到别人自然信服和尊敬。三、处众无畏-----拜佛精进、身体不倦、心
释妙智(1888—2003),妙智和尚俗姓蔡,名松苍,祖籍福州,生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岁次戊子十二月二十八日。1937年,在漳州龙海浮宫镇鹳石岩寺剃度出家,二十世纪30年代末在福州鼓山涌泉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