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禅堂法器之——香板
2025-01-11 10:22

清朝康熙年间,出了一位玉琳国师,此人乃是已经识心达本的得道高僧。雍正皇帝仰慕其人,无奈他已圆寂。所以只好派人四处寻找他的后代得法门人,以便亲近护持,续佛慧命。

正当那个时候,汤州高旻寺住有一位癞头和尚;他自称是国师的徒孙,所以住持就把他送进京师,面见皇帝去了。那知道:雍正皇帝见他貌不惊人、道不出众,当下非常不悦,说他有辱祖宗。于是就在宫中,给他辟置一间静室,限他七天之内究明大事。并在门上挂了一只宝剑,告诉他:七天之内若不开悟,就用此剑取他头颅。癞头僧一听此话,不禁大吃一惊。情急之下,拼命参究;到了七天末了,终于豁然大悟。这时他立刻喊道:“快拿宝剑来,我要去斩万岁的头”。护七的人(“打禅七”期中的侍者)将此话报知雍正皇帝,雍正皇帝当下就知道他是开悟了。否则,他不敢出此狂言。

由于这一个掌故,后来各寺院间,就用木板做成了类似宝剑形的‘香板’,用以警策禅人了。其状为长扁平形之木板,大小、形状、重量不一,通常长约两尺左右,上幅稍宽,约二寸左右,柄部圆形。依使用目的之不同,而有诸多名称。及因职责的差别,形式长短也有区别。

用以警策办道者,称为“警策香板”;用以惩诫违规者,称为“清规香板”;用以警醒坐禅昏沉者,称为“巡香香板”;于禅七中使用者,称为“监香香板”。

方丈使用的香板:长二尺,划三道杠(意为透三关);班首使用的香板:长一尺九寸,字写“警策”;监香香板:长一尺九寸八分,字写“监香”;巡香香板:长一尺九寸七分,字写“巡香”;维那使用的三块香板,执行规矩不同,使用的香板也不同:长一尺九寸八分,字写“维那”、“清规”、“堂规”,基本在僧堂(禅堂)内使用。客堂知客与僧值使用香板:长一尺九寸,字写“知客”、“僧值”,供在客堂佛像两边。

警策的方法,禅师先轻打瞌睡者之右肩,以示预告,后再重打予以警觉。受者合掌谢之,打者则横持香板问讯。又晨朝诵经、问答或挤斥挂单之僧众时亦使警策。在打禅七时,有时请方丈和尚加持僧众,有打“定中警策”的——在禅坐中,和尚供养每一位僧众一下香板;若打“动中警策”,首先由维那师根据实际情况,跑香后打站板,然后依序分班站立后,请和尚开示打警策。

禅七时,先由和尚把班首的香板如法分发下去;维那把监香师的香板分发到每一位监香师父手里。由于时间安排紧凑,有些用不上功的僧众,需要监香师父来监督,有助用功。一般有以下八种情况,监香师父可以下香板:轻昏点头、弹指抓痒、静中讲话、嬉笑放逸、冲盹打呼、前冲后仰、东倒西歪、靠壁扒位。平常坐香时,有巡香。巡香师每一支香,依序轮流。

End

法器法物

◎ 星 云 法器是龙天耳目,大众共遵的讯号,丛林中一切行事皆依法器为准,例如晨钟暮鼓以及各种报钟、板声等。寺院中用于庄严佛坛及祈祷、修法、供养、法会等各类佛事,或佛子所携行的念珠、锡杖等修道资具,都是

八大胁侍菩萨各自所持法器及其代表寓意

佛教有许多的菩萨,我们到寺院肯定要拜菩萨,但是八大胁侍菩萨各自所持法器及其代表寓意,你知道是什么吗?(1)、大势至菩萨,手握降魔杵和法铃,驱散邪恶,传播法音;(2)、观世音菩萨,手待杨柳枝和净瓶,能普

禅堂香板的由来是什么

香板的长度和厚度,都有规定的尺码。它是一种维护寺院清规、惩罚违犯律仪的械具。也兼有警策行道、督勉精进的用意。而它作为宝剑的样式,是由来有自的。话说清朝的“禅师皇帝”、“四爷”——雍正帝,他的禅法受教于

禅堂法器之——香板

清朝康熙年间,出了一位玉琳国师,此人乃是已经识心达本的得道高僧。雍正皇帝仰慕其人,无奈他已圆寂。所以只好派人四处寻找他的后代得法门人,以便亲近护持,续佛慧命。正当那个时候,汤州高旻寺住有一位癞头和尚;

香板下的祖师:来果老和尚

头陀苦行到六月二十五日,我私自过海,准备行头陀苦行。那位苦行僧听说我要去行头陀苦行,不忍心我独自上路,随同我一起过海。但是,我不愿有人相伴,就向他要了一方便铲、棕蒲团、木瓢、筷子,瞒着他躲进了深山。我

禅堂法器之香板的种类

用以警策办道者,称为“警策香板”;用以惩诫违规者,称为“清规香板”;用以警醒坐禅昏沉者,称为“巡香香板”;于禅七中使用者,称为“监香香板”。方丈使用的香板:长二尺,划三道杠(意为透三关);班首使用的香

“香板”的味道

时光匆匆,岁月如梭。转眼之间,2016年的春节已经过去。正月初四那天早上六点,我们一行七人由揭阳出发驶往汕头清凉苑,准备参加三天的春节禅修活动。八点,皈依受八关斋戒仪式后,随即禅修打坐正式开始。记得没

禅堂●行香,香板典故

行 香在禅堂,来回的行走,称为“行香”。俗云:“饭后千步走,活到九十九。”一般于饭后行香,可以训练威仪,促进胃肠消化,增益健康;或于禅坐昏沉时,起而经行,活动筋骨,舒通血气,使能安心坐禅,也是调和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