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禅宗典藏:圆悟佛果禅师语录第四卷
2025-04-20 07:44

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第四

宋平江府虎丘山门人绍隆等编

上堂四

住建康府蒋山。师在潭州道林受请。拈敕黄示众云。龙蟠凤翥铁画银钩。出自九重从天降下。大众瞻仰请为敷宣。拈香祝圣云。大众见么。祖佛同根本。人天共赞扬。结成宝盖祥云。共祝南山圣寿。奉为今上皇帝万岁万万岁。伏愿。道超盘古德冠羲轩。位永固于金轮。寿弥坚于劫石。遂升座云。大众。时平道泰天清地宁。一人高拱无为。万物各得其所。普天率土无不承恩。航海梯山均蒙陶铸。直得尘尘刹刹物物头头。放大宝光开正法眼。运般若力复太古风。知恩报恩一句作么生道。万灵莫测无为化。处处全开五叶华。

道林辞众上堂云。十虚同一沤。宁分彼此。大千同一尘。岂有去来。若能各人。明见本心显发妙用。通天作略动静一如。匝地风光彼此无二。住也浮云凝于幽谷。去也虚舟泛于长江。去住本自圆成。解脱更无异路。如是则全起全灭。全动全静。全去全来。全收全放。且出门一句作么生道。头头物物皆成现。正眼当阳廓太虚。复云。三年承乏幸参陪。道业荒虚愧不材。赴诏直从天外去。何时相与复徘徊。

入院至方丈云。达磨面壁维摩默然。有条攀条。岂可形言。虽然如是。脱体宏开不二门。只要解黏兼去缚。升座云。道不虚行如风偃草。缘不虚应。似镜临形。若能于心无心于己无己。于彼无彼于我无我。荡荡廓周沙界。皆非外物纵历。尽乾坤际悉在目前。法随法行。法幢随处建立。理亦如是。事亦如是。况宝公道场梁时示化。舒王福地圣世重兴。宏开选佛场。宣唱大般若。于其中间且作么生是于心无心于己无己。坐断要津不通凡圣底一句。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结夏上堂云。一尘含法界无边。子细点检。犹有空缺处在。百亿毛头师子。百亿毛头一时现。著实论量。未是极则之谈。若论本分事。大人具大见。大智得大用。设使尽无边香水海。越不可说不可说世界。都卢是自己安居处。举一念超越无边刹海。犹未是衲僧行履处。不犯锋铓不拘得失。不落二见不在中间。正当恁么时如何。山中九十日。云外几千年。

上堂云。法无二相。道岂多途彼此绝功勋。古今不变易。有依倚底。碧落青霄。无依倚底。银山铁壁。设使神通妙用百匝千重。争如息见忘机家堂稳坐。且不涉二途一句作么生道。他家自有通霄路。罢却干戈百草头。

五月初二日开堂。于知府手中接得疏。呈示大众云。字字演无量义。句句如优昙华。佛祖钳锤人天标榜。当阳拈出文彩已彰。锦上铺华请重宣过。

指法座云。高高无外深深无际。更不作礼须弥灯。步步阶梯全体是。且道是个什么。看看。拈香云。大众。还见么。熏五分法身。结五云瑞彩。爇向炉中。奉为祝严今上皇帝圣寿万岁万岁万万岁。伏愿。道齐尧舜德冠羲轩。南山寿逾亿万年。北极尊亘河沙劫。第二瓣香。奉为判府尚书诸衙勋贵。伏愿。膺一人简在。副四海具瞻。为周邵甫申。作皋夒益禽。第三瓣香云。昔年白云堆里最初一句截流。今日人天众前个是四回拈出。奉为蕲州五祖山第十二代演禅师。爇向炉中以酬法乳之恩乃摄衣敷座。天禧和尚白槌云。法筵龙象众。当观第一义。师云。一槌便成光辉溢目。要津把断谁是唱酬。还有能观第一义底。出来相见。师乃云。旷劫来事只在如今。威音那边全归掌握。头头物物成现。明明了了无差。独用宏机全提祖印。设使奋逸群作异施竭世枢机。未免节外生枝水中捉月。所以诸佛出世罕遇作家。祖师西来承虚接响。向上一路千圣不传。学者劳形如猿捉影。到这里不拘格式。不蹑前踪。不昧当机。如何举唱明眼汉没窠臼。本分事绝罗笼。幸遇帝道平平皇风荡荡。祝严圣寿为国开堂。台旆光临皇华作证。钟山顶上宝公塔前。八字打开分明显示去。遂拈起柱杖云。还见么。诸佛构不著。祖师提不起。千日并照万镜临台。不隔纤毫当阳荐取。且不涉诸缘一句作么生道。八方霢霂无为化。万国歌谣乐太平。

上堂云。不灭不生亘古亘今。圆融无际应用无差。佛祖由兹圆成。人天因其发现。至于千圣万圣出来。移易一丝毫不得。要识文殊普贤释迦弥勒观音势至。尽在这里。不起纤毫凡圣情念。不拘得失是非境界。直下全真更非他物。且荐严一句作么生道。还委悉么。弥陀非外得。遍界是西方。

上堂云。一切无收摄。触处圆成。应用绝参差。莫穷形相。向千圣顶[宁 页]上。有时露出祖佛莫穷底机关。于一毫端中。有时演出主宾互换底文彩。经天纬地玉转珠回即且置。举拂子作点势云。这一点落在什么处。海神如贵不知价。留与人间光照夜。

上堂云。至真非内大千非外。表里一如含融法界。月印寒潭珠沈沧海。树雕叶落无在不在。万法本通同。从来无向背。要是个中人始终无变改。且作么生是无变改。雪后始知松柏操。事难方见丈夫心。

上堂云。格外真乘当阳正眼。骑声盖色离见绝闻。非三贤十圣所知。非神通变化所测。拨开向上一窍。威音已前把断封疆。直饶达磨西来。也无措手足处。到这里更说心说境。说得说失。得么。掀知有什么交涉。若是利根汉。一刀截断不落第二见。不落第二机。直下便承当。岂不省要。乃至若行若住若坐若卧。一香一华一瞻一礼。无不皆从自己流出。无不皆从本有道场中来。以此坐断报化佛头。不妨随时著衣吃饭。三世诸佛只言自知。祖师西来全提不起。一大藏教诠注不及。且道。到这里作么生说预作津梁底道理。还委悉么。片云点太清。已落第二见。

报宁民和尚。受帖上堂云。一向孤峰独宿目视云霄。虽则不埋没宗风。无乃太高生。一向十字路口土面灰头利物应机。虽则埋没自己。无乃太屈辱生。况明悟之士。顶门具眼。肘下有符。出没卷舒得大自在。动若行云止犹谷神。可以或孤峰独宿。不碍土面灰头。或土面灰头。不碍孤峰独宿。恁么中有不恁么。不恁么中却有恁么。且应时应节一句作么生道。良久云。瑞气逢嘉运。灵苗触处春。

受季善友为僧。上堂云。三界无安四生拘捉。欲脱爱网超步大方。正应披忍辱铠操智慧刀。运上品心发殊胜志。与蕴魔烦恼魔死魔共战。灭三毒破魔网。始是大丈夫汉岂不见教中道。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又道是舍唯有一门而复狭小。虽然狭小。过去诸佛现在诸佛未来诸佛。尽从个里出去。且道必竟如何。良久云。何似生辽天鹘。万里云只一笑。

上堂云。千圣不同辙。正体独露。万象无所覆。妙用常真。法随法行无处不遍。心随心用无处不周。若能上绝攀仰下绝己躬。放出人人常光目前。各各独露。便可以于一尘中现宝王刹。坐毛端里转大法轮。以无转而转。即一切皆转。以无身现身。一切处无不是身。亘古亘今凝然寂照。所以道。唯一坚密身。一切尘中现虽居尘中。而尘中收他不得。虽居四相。而四相罗笼不住。虽一切处觅其纤毫形相。了不可得。然而要用便用要行便行。亦不于一尘中觅尘。亦不寻其纤毫形相。谓之无生法忍。且只如截断两头一句作么生道。死生同一际万化悉皆如。

解夏上堂云。毫端宝刹宽阔。优游十世邻虚。古今渺邈。洞视不见。彻听不闻。到这里非止善财七日敛念。设使文殊百劫运大智力。起无边神用。亦不能觑见。只如诸人。九十日间各各于中全体游历。出没卷舒纵横收放。八穴七穿东涌西没。傥忽于此知得谛当去。不妨步步踏著实地。心心契证平常。苟或未然。今日布袋口开。还委悉么。良久云。无谓清秋多胜致。低回且复按云头。

八月一日上堂云。拨正三界窠窟。放出无位真人。透过荆棘丛林。便居常寂光土。非如非异耀古腾今。非色非心超宗越格。净裸裸绝承当。赤洒洒没回互。只如今在诸人顶门贯通一切。若能各各返照内观。即坐自己家堂。所以祖师道。有一物上柱天下柱地。常在动用中。动用中收不得。谓之本源佛性显成。知解宗徒更云。说似一物即不中。亦不免涉三寸路。直得不堕常情不拘格式。诸人若能于此定当得。更不在指东划西。若定当不得。不免重重指注去也。不见道。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能为万象主。不逐四时雕。既不逐四时雕。又能为万象主。且当阳截断路头。如何趣向。还委悉么。八月秋何处热。复云。抖擞自精神。构取自家底。如斩一綟丝。不分前后际。力刃既双行。一斩截一切。倘能剑刃上承当。一口吸尽西江水。

开炉上堂云。干茆近火理合先燋。滴水冰生事不相涉。倘或透生死明寒暑。融动静一去来。直得意遣情忘。如痴似兀。然后乃可饥则吃饭。健则经行。热则乘凉寒则向火。虽然如是。赵州道。我在南方三十年。有个无宾主句。直至如今无人举得。且无宾主话。火炉头如何举得。还委悉么。衲被幪头万事休。此时山僧都不会。

褒山圭禅师。为佛眼和尚设斋请。上堂云。还有助哀者么。僧问。明镜当台举无遗照。只如佛眼和尚。迁化向什么处去。师云。妙喜世界藏不得。莲华影里现全身。进云。和尚只道得一半。师云。你全道底又作么生。进云。烦恼海中为雨露。无明山上作云雷。师云。天地悬隔。进云。谁人知此意。令我忆南泉。师云。且莫诈明头。问临济灭却正法眼。三圣直下便承当。盘山会里要传真。普化当时翻筋斗。未审此意如何。师云。跳出金刚圈。吞过栗棘蓬。进云。万里神光顶后相。只明这一段时节去也。师云。方木逗圆孔。进云。学人是直截根源。师云。一任勃跳。师乃云。此方缘尽他方显化。此界身殁他界出现。大善知识以无边虚空为正体。以香水海不可说尘刹为化境。以日月为明烛。以形骸为逆旅。以死生为昼夜。其来也电光晃耀。其去也石火星飞。虽示世人有去有来。极其本体不动不变。所以南泉和尚昔为马大师作斋。问大众云。今日为先师设斋。且道先师来么。有底道。合取钵盂。有者道。真堂前更添一分食。盖明此个不动不变至灵至妙。各有奇特处。要且只见锥头利。不见凿头方。今日褒山圭公长老。为佛眼和尚设斋。敢问大众。佛眼和尚还来么。有道得底试出来道看。若无不消一个普同供养。何故檐头水滴滴相承五叶华。叶叶相付。且道绵绵不断一句作么生道。祖月凌空圆胜智。何山松柏不青青。

檀越请。升座。僧问。祖师门下水泄不通。明眼人前固难启口。未审和尚如何为人。师云。无孔铁锤当面掷。进云。剑阁路虽险。夜行人更多。师云。捉败这汉。进云。收得安南又忧塞北。师云。脑后添一只。问声前一句非圣不传。未曾亲近如隔大千。如何是声前一句。师云。咭嘹舌头。进云。如大火聚近之燎却面门。又如何亲近。师云。只得瞻之仰之。进云。争奈推倒嘉州大像。倒骑陕府铁牛。师云。孟八郎汉。师乃云。心不是佛。心与佛俱非。智不是道。智与道俱遣。到这里金屑虽贵落眼成翳。珍食虽美难中饱人。若是向上人。须知向上事。若于向上提持去也。威音已前空劫那畔不恁么。至于毗婆尸佛娑竭陀国不恁么。灵山拈华迦叶微笑亦不恁么。少林面壁神光断臂亦不恁么。何故。若使恁么。彼此相钝置。既不恁么。又且如何举唱。所以道。诸佛不出世。四十九年说。祖师不西来。少林有妙诀若人识祖佛当处便超越。上根利智千里同风。一刀两段聊闻举著。彻骨彻髓剔起便行。随处作主遇缘即宗。草偃风行全机独露。正当恁么时不依倚一物一句作么生道。万象之中长独露。千峰顶上现全身。

僧复披剃谢恩罢。升座云。天中之天。圣中之圣。处域中之大。超方外之尊。执宝箓以临民。覆金轮而御极。廓清六合停毒万方。聿降纶言重兴佛法。遂使普天释子复换僧仪。归本笏于裴相公。纳冠簪于傅大士。重圆应真顶相。再披屈眴田衣。俄顷之间迫还旧观。皇恩崇重倍万丘山。草木之微云何图报。辄倾肝胆少出毫芒。大众。先佛有顶[宁 页]一机。如击石火似闪电光。祖师有末后一句。吞栗棘蓬跳金刚圈。可以敌圣惊群。可以转凡成圣。腾今现古盖色骑声。如今对众拈来。不犯从前路布。还委悉么。洪钧妙力先天地。覆载恩归大圣人。

上堂。僧问。选佛场开上根圆证。不昧当机如何指示。师云。一超直入如来地。进云。庞居士道。不昧本来人。请师高著眼。马大师因什么直下觑。师云。顶门上有。进云。居士道。一种没弦琴。唯师弹得妙。马大师直上觑。未审意旨如何。师云。暗里能抽骨。进云。直上觑底是。直下觑底是。师云。莫谤马大师。进云。争奈龙袖拂开全体现。象王行处绝狐踪。师云。有庞居士证明。师乃云。真妄窠窟生死根株。论其汗漫则千差。掬其趣向则一致。起唯法起灭唯法灭。起灭全真了无二致。所以道。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离心之外无别识境。杨岐又道。群灵一源假名为佛。体竭形消而不变。金流朴散而常存。如此则亘古亘今不生不灭。罗笼不住呼唤不回。古圣不安排。至今无处所。且始终不变一句作么生道。还委悉么。不从千圣中传得。透出威音更那边。

杨安抚请。上堂。僧问。白云生满座。瑞气拥禅堂。少室真消息。当机愿举扬。师云。一举千差同一照。进云。一音清迅生潮舌。万类聊闻道眼开。师云。风行草偃。进云。只如蕴定乾坤谋略。有盖世英雄。具杀人刀秉活人剑。还有佛法道理也无。师云有。进云。如何是佛法道理。师云。直是天下无敌。师乃云。十虚融摄正眼洞明。八表升平圆机独运。万象不能藏覆。千圣无以拟伦。明明绝承当。历历无回互。见成是个大解脱门。有超宗越格底眼。具离见绝情底机。出没于中往复同用。直得拈起也天回地转。应须拱手归降。放下也草偃风行。必合全身远害。可以集众福。可以灭诸殃。可以报君亲。可以安邦国。全明一道神光。不落见闻知觉。正当恁么时。收因结果一句作么生道。万里江河归有道。凯歌齐唱贺郎回。

刘宣教请。上堂。僧问。剑轮顶上飞大宝光。虎眼峰前豁开宗要。既是向上人。须明向上事。如何是向上事。师云。坐却舌头。进云。此犹是向下事。师云。果然转不得。进云。直得盖天盖地底来。和尚向甚处出头。师云。且向千里外立。进云。争奈觌面相呈毫发无间。师云。已遭点额也。师乃云。生平唯以此相知。促榻论心到极微。转眼奄然今五载。人间空只想形仪。祖佛知见生死根源。万世不移易一丝毫。千圣莫能穷趣向。其生也电光石火举必全真。其灭也玉转珠回通身无影。所以道。群灵一源假名为佛。体竭形消而不灭。金流朴散而常存。于一现一切。而普该。于一切现一。而无刹不遍。同古同今契物契我。正体一如非生非灭。所以道。生灭去来本如来藏妙真如性。夫如是则生未尝生。灭未尝灭。去未尝去。来未尝来。都卢是个如来藏体真如正性。敢问。提举中奉。即今在什么处。还委悉么。无生无住著。处处是全身。

上道。僧问。单拈独弄。只贵眼办手亲。正按傍提。须是作家手段。棒喝交驰则且置。顶门一句事如何。师云。倒行此令。进云。蒋山门下不为分外。师云。分身两处看。进云。学人更向上行时如何。师云。且只向下问。进云。任大也须从地起。更高争奈有天何。师云。过。师乃云。目击尘尘刹刹。同居华藏海中。顶门密密堂堂。浑是无生法忍。拈一茎草现丈六身。吹一布毛传正法眼。离无离有绝圣绝凡。八字打开分明显示了也。若委悉得去。遂举拂子云。东方妙喜世界。不离个里。西方极乐世界。亦不离个里。上方兜率世界。亦不离个里。如是则一处通。千处百处一时通。一处圆。千处百处一时圆。且不离本有一句作么生道。阎浮树下亲修处。九品莲中妙果圆。

开圣节上堂云。顶天履地共荷皇恩。含齿戴发均承帝力。神霄降庆真主示生。倾万国丹心。祝一人圣寿。当阳有路万派朝宗。一句无私辄输肝胆。还委悉么。大明齐北极。圣寿等南山。

散圣节上堂云。神霄真人降驾。长生帝君御极。神灵开旦夷夏钦风。万瑞咸臻千灵拥祐。布义轩无私之政。追盘娲太古之风。万国赤子歌谣。八表昆虫鼓舞。福流千界庆集一人。林下禅人如何图报。共持清净无为化。仰祝吾皇亿万春。

宝公生日上堂云。悲智种中圆证。四生海里横身。圆如明月珠。快似金刚剑。一向恁么去。千人万人乃至无穷亿人。罗笼他不住。及至恁么来。千人万人乃至无穷亿人。尽承他庥荫。赈济四生舒卷九有。或现十二面。或现百亿身。鹰爪中露受生机。屈膝处示涅槃相。此犹是应机接物随方逐圆时节。若论本分提持。坐断异同不通凡圣。直得释迦弥勒饮气吞声。文殊普贤亡锋结舌。且利物应机一句作么生道。杖头涌出金刚剑。四生九有示津梁。

上堂云。壁立千仞处。攒华簇锦。平田浅草里。剑戟纵横。欲提持向上那边事。直下无启口处。始欲卷而怀之。又乃文彩已彰。正当恁么时如何。要识他家全意气。三千里外绝淆讹。

上堂云。萨怛阿竭二千年前费分疏。摩醯首罗一眼顶门先漏逗。有转变识机。宜到这里。如虎戴角骨。碌锥守窠臼。于个中似龟负图。直须自悟自修。切忌依他作解。所以道。有一句子。堪与祖佛为师。有一句子。堪与人天为师有一句子。自救不了。只如截断众流不落三句。又且如何。还委悉么。言下未开千圣眼。锋前已泄法王机。

钱运使请。上堂。僧问。北山天下呼禅窟。大冶洪炉烹祖佛。玲珑八面有谁知。一句当机露风骨。忽遇其中人来时如何。师云。倚著一边去。进云。恁么则五凤楼前听玉漏。须弥顶上击金钟。师云。足下云生。进云。依低处平之有余。高高处观之不足。师云。胸襟流出一句作么生道。进云。觌面相逢更无回互。师云。朝议与你作证。师乃云。祖佛顶[宁 页]上。单提本分宗乘。万机不到处。宣布正法眼藏。明明绝回互。历历无边表。一句坐断千差。一言朝宗万派。是佛非佛向上向下。权实照用卷舒擒纵。一时拈却。直得净裸裸赤洒洒。人人常光现前。处处壁立万仞。所以道。一切法不生。一切法不灭。若能如是解。诸佛常现前。不唯诸佛现前。乃至一切有情无情。尽无边香水海。过现未来。湛然凝寂不变不异。交光相罗如宝丝网。诸人还见么。须知此一段事。有如是奇特相。有如是解脱力。敢问大众。且过往八孺人。承个什么功力。还委悉么。国土动摇迎势至。宝华弥满送观音。

三月望日。上堂云。华残雨过已度韶光。风暖云凝将临夏景。不逐四时凋变。随例七八五分。更或削迹吞声。未免牵藤引蔓。百草头上则且置。脚下泥深一句作么生道。春日晴黄莺鸣。

结夏上堂云。筑著磕著。立卓纵横。或纤或洪。遍界十身调御。不践青草岂冒红尽。且放下一句作么生道。拗折柱杖子。高挂旧瓶盂。复云。尘尘刹刹自家风。不在瞻尝听嗅中。既尔结将布袋口。直须牢把主人公。

结夏请上堂云。豁开户牖当轩者。谁无面目可见。遍界不藏。无形相可睹。全机独用。以无面目而诸相历然。以无形相而十身具足。解脱门广启。选佛场宏开。作不可思议功勋。成无量殊胜奇特。直得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小中现大大中现小。坐微尘里转大法轮。独未是衲僧本分事。于中若得桶底子脱五色线断。目前无法心外无机。则圆融一切无有所为。成就诸法全体显现。且正当恁么时。不落功勋一句作么生道。三尺龙泉光照胆。万人丛里夺高标。

峡州东山。驰法嗣书到。上堂云。灵山会上千叶腾芳。少室峰前一枝独秀。生佛未具已见蟠根。空劫那边转彰文彩。浑仑擘不破。扑鼻更馨香。八面自玲珑。通身转绵密。箭锋相柱。针芥相投。则且置。独脱一句作么生道。倏尔风云会。廓然天地春。复云。坐见东山振古风。顶门眼正有全功。操持临济金刚剑。倜傥杨岐栗棘蓬。铁壁银山须作用。魔宫虎穴亦流通。摄将香水无边刹。并入钳锤炉[革 (备-人)]中。

八月旦。上堂云。秋光清浅。明明不退转。群木萧疏。一一解脱道。不出阴界。可以遍历浮幢王。不立纤尘。可以具足金刚智。何况园里菜青田中禾熟。岂非岁稔时和心融境寂。且不离向背一句作么生道。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

住东京天宁寺。宣和六年四月十九日。于当寺为国开堂。师拈疏云。现成公案未言时。文彩已彰。洞彻根源才举处。重重漏泄。傥或尚留观听。却请对众敷场。指法座云。柔和忍辱衣。诸法空为座。既披此衣。必据此座。况佛佛祖祖。藉此为梯为航。见么。有条攀条无条攀例。遂升堂拈香云。此一瓣香。恭为今上皇帝。祝严圣寿万岁万万岁。伏愿。圣明逾日月。睿算等乾坤。空芥城而有余。拂劫石而弥固。次云。此一瓣香。奉为中宫天眷宰执诸王少师相公。节使太尉。阖朝文武。在筵勋贵。伏愿。高扶圣日。永佐尧明。寿算等松椿。福禄齐江海。拈第三瓣香云。大众。还见么。昔日白云堆里。当风一句全提。今朝万寿堂前。次第五回拈出。奉为蕲州五祖山真惠禅院第十二代演禅师。爇向炉中以酬法乳。智海和尚白槌云。法筵龙象众。当观第一义。云明明无覆藏。一一绝渗漏。初无第一第二。岂复言观。到这里草偃风行。渠成水到。还有共相证明底么。僧问。时雍道泰乐升平。万里山河舜日明。妙唱以资天子寿。炉烟为瑞国风清。未审和尚如何举唱。师云。万寿堂前增瑞气。一人有庆等乾坤。僧云。师将万古灵山事。祝赞当今有道君。师云。倾尽此时心。僧云。如是则金枝永茂天庭秀。玉叶长芳内苑春。师云。谁人不仰此时风。僧云。祝圣已蒙师指示。向上宗乘事若何。师云。七十三八十四。僧云。德基永固金刚界。万国来朝贺圣明。师云。风前一句超调御。僧云。须知此道真机妙。应用随方得卷舒。师云。更须抖擞眼中尘。师乃云。问话且止。大众。秘密妙严深机。莫能考究。净圆超证诸圣。无以拟伦。灵山单传正音。少室密付的旨。洞明如杲日。宽旷若虚空。把断诸法无遗。荫覆群灵有作。顶门上如如不动。脚根下了了常知。今朝幸遇祝圣开堂。对众分明剖露。遂拈柱杖卓一下云。大众。还知落处么。诸佛心髓祖师渊源。十万八字打开。遍界全彰胜相。纤洪长短。黑白方圆。一一绝罗笼。处处无回互。澄澄湛湛密密堂堂。无深可深无妙可妙是故佛佛授手。唯授此心。祖祖相传。唯传此妙。上根种智略请回光。可以千眼顿开。可以万缘透脱。岂不见。阿难问迦叶。世尊传金襕外更传何物。迦叶召阿难。阿难应喏。迦叶云。倒却门前刹竿著。三要印开十方通透。直得王舍城里万寿堂前。瑞气凝九重。祥光朝凤阙。一一发辉。正法眼藏传。持涅槃妙。心了也。且当阳不昧一句。作么生道。太平瑞气无边表。航海梯山仰圣朝。以此开堂一。毫善利。上祝今上皇帝圣寿。伏愿。金轮永固宝祚殊昌。四海乐文明。万邦陶至化。复举。昔有僧问投子。如何是一大事因缘。投子云。尹司空与老憎开堂。师云。投子古佛。丛林中推其得逸群之辩得朴实头道用。看其等闲拈掇。不妨世法佛法打成一片。虽然如是。惜其不甚宽廓。今日忽有人问天宁。如何是一大事因缘。即对他道。手握金轮清四海。圣躬弥亿万斯年。

End

一行禅师的一生

◎ 果 祈出生名门 天赋异禀农历十月初八是一行禅师圆寂纪念日。释一行(公元683-727年),俗姓张,巨鹿人氏。本名张遂,唐初将军张公谨的曾孙,郯国公张公瑾曾在李世民玄武门之变中立下战功,位列凌烟阁二

无业禅师悟道因缘

明 尧汾州(今山西汾阳)无业禅师,马祖道一禅师之法嗣,商州(陕西商洛)上洛人,欲姓杜。其母李氏怀他之前,有一次做梦,听到空中有个声音问她:寄居得否?她答应了,醒来后不久就怀孕了。无业禅师诞生的那天晚上

龙潭崇信禅师

◎普 济【原文】 澧州龙潭崇信禅师,渚宫人也。其家卖饼。师少而英异,初悟和尚为灵鉴,潜请居天皇寺,人莫之测。师家于寺巷,常日以十饼馈之。天皇受之,每食毕,常留一饼曰:吾惠汝以荫子孙。师一日自念曰:饼是

大颠宝通禅师

◎ 普 济潮州灵山大颠宝通禅师,初参石头。头问:那个是汝心?师曰:见言语者是。头便喝出。经旬日,师却问:前者既不是,除此外何者是心?头曰:除却扬眉瞬目,将心来。师曰:无心可将来。头曰:元来有心,何言无

杭州鸟窠道林禅师

◎ 普 济本郡富阳人也。姓潘氏。母朱氏。梦日光入口。因而有娠。及诞。异香满室。遂名香光。九岁出家。二十一于荆州果愿寺受戒。后诣长安西明寺复礼法师学华严经。起信论礼示以真妄颂。俾修禅那。师问曰。初云何观

南岳慧思禅师

◎ 瞿汝稷姓李氏。顶有肉髻。牛行象视。少以慈恕闻于闾里。常梦梵僧劝出俗。乃辞亲入道。及禀具。常习坐。日唯一食。诵法华等经。满千遍。又阅妙胜定经。叹禅那功德。遂发心寻友。时慧闻法师。有徒数百。(闻阅中观

慧南禅师

◎ 肖 来2023年农历三月十一至三月十七,黄龙宗祖庭江西九江修水黄龙禅寺举行黄龙宗初祖慧南禅师圆寂954周年纪念活动,并于5月6日晚在黄龙祖师舍利塔院,供七天七夜不灭常明灯954盏以示纪念,惟愿正法

唐代灵佑禅师

星 星 之 火◎永 寿唐代灵佑禅师,福州长溪人,年十五岁出家,十八岁时前往浙江杭州龙兴寺受具足戒,后着力精研大乘佛法。二十三岁时,他感到浩瀚的经文难以让心灵得到真正的解脱,不由感叹说:诸佛至论,虽则妙

面壁九年的禅宗初祖达摩大师

达摩大师面壁九年(一说十年)的故事,在我国历史上传为佳话。达摩大师,全名是菩提达摩(?-528年),本是南天竺人,属婆罗门种姓,出家为僧。在南朝宋末时航海到达我国广州。后到洛阳嵩山少林寺面壁修炼,终日

“立雪断臂”的禅宗二祖慧可大师

慧可(487-593年),北魏、北齐时僧人。俗姓姬,初名神光,后称慧可,又作僧可。洛阳武牢(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人。慧可早年在洛阳龙门的香山从宝静法师出家,在永穆寺受具足戒,后周游各地,学习大小乘经义。

云居善悟禅师《劝安老病僧文》

高庵善悟禅师住持云居山时,曾撰写了一篇劝说各大丛林要安养老、病比丘的文章,流传千古,为世所叹。【原文】如下:《劝安老病僧文》曰:贫道尝阅藏教,谛审佛意,不许比丘坐受无功之食,生懒惰心,起吾我见。每至晨

题秀禅师房---韩 愈

桥夹水松行百步,竹床莞席到僧家。暂拳一手支头卧,还把渔竿下钓沙。 摘自《全唐诗》卷344

大德道光禅师塔铭

◎ 王 维 禅师讳道光,本姓李,绵州巴西人。其先有特有流,若实有蜀,盖子孙为民。大父怀节,隐峨嵋山,行无辙迹。其季父荣,为道士,有文知名。禅师幼孤,在诸儿,其神独不偶。家颇苦乏绝,去诣乡校,见周孔书,

雪窦禅师的师承

雪窦禅学思想的形成有其广学经论、积淀深厚的原因,更重要的是他云游参拜,求师证道的践行。宋代僧俗交往广泛,雪窦禅师交游禅门内外,以下就师承方面加以论述。雪窦禅师嗣法于云门宗智门光祚,而其思想可远溯于青原

宋代高僧圆通居讷禅师

庐山圆通寺居讷禅师,宋代著名高僧。梓州(今四川三台)人,俗姓蹇。相貌英俊,读书过目成诵。居讷禅师十一岁出家,十七岁时因背诵《法华经》得度出家,受戒后开始登坛讲经,因辩才无碍,深得信徒的欢迎,连当时的耆

苏东坡与道潜禅师

苏东坡(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四川眉山县)人。苏东坡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苏东坡的诗词文都有很高的成就。他的诗歌题材广阔,清新雄健,善于夸张比喻,风

善会禅师悟道因缘

澧州(治所在今湖南常德)夹山善会禅师,船子德诚禅师之法嗣,俗姓廖,广州人。自幼出家,成年受戒,曾广泛听习经论,对戒定慧三学颇能通达。后住润州(今江苏镇江)鹤林,讲经示众,因听道吾禅师之劝告,前往秀州(

千古楷模唐朝百丈怀海禅师

唐朝百丈怀海禅师承继开创丛林的马祖道一禅师以后,立下一套极有系统的丛林规矩--《百丈清规》,所谓马祖创丛林,百丈立清规,即是此意。百丈禅师倡导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农禅生活,曾经也遇到许多的困难,因为佛

普化禅师

日里与友闲谈自在,想到普化禅师的自在无着,心生欢喜。普化禅师是盘山宝积的法嗣,马祖道一的法孙。被日本普化禅宗奉为鼻祖。他是一个居无定所的人,没有自己的寺庙。有时候会到临济寺去,等大家都吃完了饭,他才去

大错禅师

◎ 袁 源大错禅师,俗姓钱,名邦芑(qǐ),字开少,丹徒(江苏镇江)人,生于明末清初,为江东大儒,南明隆武年间,官任监察御史。南明桂王永历六年(1652),钱邦芑被授以贵州巡抚,他知难而进,企图挽狂

密云圆悟禅师

◎ 明 尧宁波天童密云圆悟禅师,龙池幻有正传禅师之法嗣,字觉初,宜兴(今江苏境内)人,大明世宗嘉靖四十五年(1566)出生。圆悟禅师幼时喜好跏趺坐,俨然若有所思。八岁时,不由师教,即能念佛。从十五岁开

无准师范禅师

◎ 佚 名无准师范禅师(1177-1249),四川剑州梓潼县人,俗姓雍。九岁时投同乡阴平山昭庆院道钦法师出家,聪颖好学,博闻强记。绍熙五年(1194)冬受具足戒。翌年往成都正法寺圆悟克勤禅师法孙先首座

百丈禅师丛林要则

丛林以无事为兴盛。修行以念佛为稳当。精进以持戒为第一。疾病以减食为汤药。烦恼以忍辱为菩提。是非以不辩为解脱。留众以老成为真情。执事以尽心为有功。语言以减少为直截。长幼以慈和为进德。学问以勤习为入门。因

荷泽神会禅师

荷 泽 神 会 禅 师◎ 明 尧西京荷泽神会禅师,六祖惠能大师之法嗣,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俗姓高。自幼学习五经,后读老庄,深受启发。自从读《后汉书》得知有佛教一事,开始对佛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对仕

阐教禅师塔铭

师讳通理,字达天,家直隶新河。族赵氏,父名士公,尝阅大藏;母白氏,敬事三宝。师生相契之年,投本邑妙音铎师薙染。从祖显如珍公受学。年十一,侍显至檀越家,值众僧诵《法华经》,师随诵之,若宿习然,举众称异,

虎丘绍隆禅师

在金兵入侵、国之将倾的北宋末、南宋初年,处于世局动乱的绍隆禅师,有着坚定的意志,默守初心,追随着圆悟克勤禅师。二十年间,尽得法要,开演出临济宗虎丘派。 访师悟道绍隆禅师生于北宋熙宁十年(1077),

禅宗与信仰

◎ 明 贤身心放下坐下来,一刹那之间禅就会现前。禅是无处不在的,我们今天要谈的是:有人心就有禅宗,有生死就有信仰。禅是心地法门。我们之前就谈过,为什么三教能同源?就是因为人同此心。禅所谈的不仅是人心同

愚庵智及禅师诗五首

早出余杭感怀 佛祖宏规有准绳,侯门无事愧频登。苍茫五髻三更月,迢递千岩万壑冰。心迹任教同槁木,姓名何必上传灯。觉天不夜空无际,寂寂行看慧日升。答东皋伯远法师二首东皋尊者隐郊墟,小小屠苏睹史居。切柏代香

云居道齐禅师

◎ 大 德洪州云居山第十一世住持道齐禅师,洪州人也,姓金氏,礼百丈山明照禅师得度遍历禅会,学心未息。,后遇法灯禅师,机缘顿契, 暨法灯住上蓝院,师乃主经藏。 一日,侍立次,法灯谓师曰:藏主! 我有一转

行端禅师

◎ 法 藏元叟行端禅师在藏叟善珍禅师门下顿悟,他顿悟的具体因缘是什么呢? 行端禅师(1254~1341),俗姓何,临海(今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人,元代临济宗大慧派僧人,径山藏叟善珍禅师法嗣,是大慧宗杲

医师与禅师

◎ 吴礼鑫一个医师信奉佛道,崇拜佛祖。有一天,医师决定到一座名寺去寻访真佛大道。当医师走到一座山的山角,他碰到一个中年男子被蛇咬伤,躺在地上痛苦地呻吟,马上想方设法抢救了那个男子,又继续赶路而行。当医

禅宗开悟因缘

或许大家常常听说禅宗门下,往往是在言下顿悟,于是就觉得开悟之事是灵然一句超象外,远处三乘不用修的,但是如果大家仔细阅读《指月录》和记录大禅师们生平的行状,就会发现开悟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以下以即

来果禅师禅七开示录

用功人,以为自己的工夫很好,能可以把得住,坐下来身、心轻安,工夫是清清爽爽的。自己心里以为:好了!我的工夫把得住。在我来说,太苦恼了!梦还没有梦到!对于有功用的人,还可以说是得少为足;但,你要行到得少

黄念祖:法藏因地 第四卷

法藏因地 第四卷黄念祖老居士以下是正宗分。正宗分如身体,心脏――血液系统、肺――呼吸系统、胃肠――消化系统,都在这里,所以很重要。【佛告阿难。过去无量不可思议。无央数劫。有佛出世。名世间自在王如来。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