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陈柏达:净土风光(五)住
2024-11-22 12:17

(一)土地

1、琉璃为地,七宝为界(无量妙宝,相间为地)

极乐世界,以黄金为地。 《阿弥陀经》。

极乐世界通常是琉璃地上,间以黄金,然而,也可说是众宝所成,不一定限于某一种宝。《弥陀疏钞》第三卷。

由于极乐世界宽阔广大,不只一个角落。经典常只提到了黄金或琉璃这一两种宝,其实它应是众宝所成,而且还无穷无尽呢!《弥陀疏钞》第三卷。

那佛土以自然化生而且体性温柔的七宝,相间为地。但有些区域却纯以一种宝为地。 《大阿弥陀经》。

其他真金,七宝莲花,自然涌出。《阿弥陀如来鼓音声王陀罗尼经》。

看见琉璃地,内外辉映透澈,下有金刚七宝金幢,擎琉璃地。其幢有八棱,乃百宝所成。每一珠宝放出千道光明,每一光明具有八万四千种色彩,映在琉璃地上,宛如千亿日。琉璃地上,以黄金绳,杂厕间错,界以七宝,分外整齐明了。《观无量寿佛经》。

琉璃为地,城墙、门窗、堂阁、柱梁、斗拱、周匝罗网,都是七宝所成,如同极乐世界。《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国土清净庄严,没有世间的五浊(见浊、劫浊、命浊、众生浊、烦恼浊),没有贪爱的欲望,没有心意的垢染,以白银、琉璃为地,宫殿楼阁都是七宝,犹如西方无量寿国。《灌顶经》。

2、宽阔平坦,无有幽险

极乐国土,清净严饰,宽广平正,没有丘陵、坑坎、荆棘、沙砾、土石等山。《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极乐国土没有各种黑山、铁围山、大铁围山、妙高山等一切诸山。《大宝积经》的《无量寿如来会》。

极乐国土没有大海、小海、溪渠、井谷(等幽暗之所)。但由于佛陀的神力加持,如果众生想看高山、大海和山谷等也随时可以见到。《无量寿经》。

地平如掌,生柔软草,如安乐国。平如澄水,柔软乐触,犹如缯纩,如安乐国,无诸五浊。《央掘摩罗经》。

3、自然七宝,柔软光耀

极乐国土,以自然的七宝金、银、琉璃、珊瑚、琥珀、砗磲、玛瑙合成为地,恢廓旷荡,不可限极。这些宝都相参杂、转相间入。光明煜烁、微妙奇丽、清净庄严,超越十方一切世界,它是众宝的精英,宛如他化自在天的宝物。

极乐国土自然化生的七宝,体性温柔,相间为地,或纯是只以一宝为地,光色晃耀,超越十方。《大本阿弥陀经》。

4、无量杂宝,众香所成

我作佛时,自地以上至于虚空,所有万物,皆以无量杂宝,百千种香,而共合成。《大阿弥陀经》法藏比丘的誓愿。

不同于这里的土地,常被农药、杀虫剂、洗衣粉、化学肥料、工厂废水、塑胶袋、垃圾等所污染。

5、国土清净,照见十方

如果我能成佛,国土清净,而且都可以照见十方所有无量、无数、不可思议的诸佛世界,宛如明镜,照见自己的相貌,那么清晰。否则,我不成佛。《无量寿经》。

6、十万亿土,弹指即至

从此往西方,经过了十万亿怫土,有一个世界,名叫极乐世界。《阿弥陀经》。

舍此生已,即得往生极乐世界。在所出生的地方,常知宿命,直至成佛。《观世音菩萨如意摩尼陀罗尼经》和《观世音如来秘密藏神咒经》。

清 普能

净邦国土妙无穷,七宝妆成极乐宫。

处处迦陵前鼓舞,双双孔雀后林中。

莲开上品难为比,花吐幽香更不同。

一等庄严诸佛刹,无如净土巧玲珑。

明 楚石

琉璃地列紫金幢,翡翠楼开白玉窗。

文字可夸才不称,肉身未到意先降。

能言孔雀知多少,善语频伽定几双。

清梦正贪归路直,夜阑无奈鼓逢逢。

清 省庵

人传天竺是西方,天竺支那在足傍。

莫向泥涂分净秽,休从火宅辨炎凉。

三千世界非吾土,万亿乾坤是故乡。

去去莫愁途路远,不劳弹指见空王。

明 楚石

称性庄严非外得,天然果报自无穷。

一尘遍入诸尘里,万法全收一法中。

华映玉池人倒影,身游佛国地俱空。

色心依正原无碍,但得情忘境自融。

(二)栏杆

1、好美栏杆,七宝所成

极乐国土,有七重栏(横的栏杆)楯(直的栏杆)。《阿弥陀经》。

2、精致典雅,质地柔软

极乐世界有许多庄严美丽的栏杆,横的栏杆叫做栏,竖的栏杆叫做楯。 这些栏杆都是质地柔软、精致的金银、琉璃、玻璃及各种珍宝做成的,甚至有些(楼观)栏杆上面还饰以璎珞,这些璎珞都会发出美妙悦耳的音乐。(参见《大本阿弥陀经》)

反过来观看我们这个世界,住家附近大多围著水泥砖瓦砌成的高墙,既不通风,又不美观,夏天时十分闷热。有的人以木头、竹子和铁做栏杆,也是会生锈和蛀虫。何况这些栏杆都需要花费许多人力和财力来建造,哪里可以跟极乐世界各种珍宝所自然形成的栏杆同日而语!

明 楚石

天人莫不证神通,一一黄金色相同。

散众妙华为佛事,尽尘沙界起香风。

身光触体成柔软,乐具流音说苦空。

却倚雕栏望宝树,无边佛国在其中。

(三)罗网

1、金缕珍珠,兼挂宝玲

无量的宝网,都是用纯金缕著珍珠,以及百千种各式各样的宝物,来装饰庄严的气氛。周围又垂挂宝铃,颜色华美、光泽灿烂,覆盖在树林上。《瑞相经》。

在极乐世界,到处可以看见金、银、真珠等美妙的宝物所做成的罗网,上面悬挂著宝铃 《大宝积经》的《无量寿如来会》。

2、自然罗网,质轻柔软

极乐世界的罗网,质地宛如兜罗绵那么柔软.而不像我们这世间的宝物,必须经过精雕细琢和矫揉造作以后,才能用来装饰。《大阿弥陀经》。

3、真珠网间,现诸宫殿

极乐世界的树上,有许多美妙的真珠网弥覆在它上面。每一棵树都有七重罗网。每一个罗网间,有五百亿座奇妙而且华丽的宫殿,宛如大梵天的天宫,有诸天童子,自然化生在其中。《观无量寿佛经》。

清 省庵

一入西方境自融,双眸顿觉翳销熔。

无边刹土光中现,遍界真身像外逢。

华衬玉栏红隐隐,树含金殿碧重重。

色空泯合浑无寄,镜像分明绝点踪。

世间物我皆成幻 莫贪虚名失此身

念念有如临终日 心心准备往生时

(四)树木

1、七宝奇树,遍布净土

极乐世界到处有很多珍奇的宝树,有的树木纯是黄金、白银、琉璃、玻璃、赤珠、玛瑙、翠玉,或由一种宝形成,而不参杂其他宝。有的树木是由两种宝,甚至由七宝所形成。《大宝积经》的《无量寿如来会》。

2、叶茎花果,无非妙宝

有的金树,以黄金为根茎,白银为叶子、花朵和果实。银树,以白银为根茎,黄金为叶子、花朵和果实。玛瑙树,以玛瑙为根茎,美玉为叶子、花朵和果实。美玉树,以玉为根茎,七宝为叶子、花朵和果实。《大宝积经》的《无量寿如来会》。

有的金树,以黄金为根,白银为茎,琉璃为枝,玻璃为条,赤珠为叶,玛瑙为花,美玉为果。银树,以白银为根,黄金为茎,枝条和花果跟金树相同。琉璃树以琉璃为根,黄金为茎,白银为枝,玻璃为条,赤珠为叶,玛瑙为花,美玉为果。玻璃、真珠、玛瑙等树,也都以各种珍宝来辗转修饰,宛如琉璃树一般。还有玉树,以玉为根,黄金为茎,白银为枝,琉璃为条,玻璃为叶,赤珠为花,玛瑙为果。又有无量摩尼珠等庄严的宝树,周遍极乐国土。《大宝积经》的《无量寿如来会》。

3、对称光奕,上覆宝网

这些宝树,行行相植(间),茎茎相望,枝枝相准,叶叶相向,花花相顺,实实相当。光辉赫奕,世无能比。树上覆有七宝罗网,质地像兜罗绵那么柔软。《大宝积经》的《无量寿如来会》。

4、清风拂树,自出妙音

极乐世界,时常吹拂清风,只要微风吹过,就自然发出相互和谐的各种音律!《无量寿经》。

净土树林等内外景物,常有和风吹拂时,发出微妙声音,说一切法皆无自性等真理。《大般若经》。

5、树中影现,十方佛事

极乐世界的宝树,会显现十方佛土清净殊胜和庄严的事迹,宛如明镜现象一样(逼真)!《大本阿弥陀经》。

树上有净化的电影。

无量寿佛,有高达十六亿由旬(一由旬等于四十里或六十里)的菩提树。这棵菩提树枝叶垂布八亿由旬,树根隆起,高五千由旬,周围也是如此。这棵菩提树的枝条和花果,时常有无量百千种种妙色和各种殊胜的珍宝来庄严。例如:月光摩尼宝、释迦毗楞伽宝、心王摩尼宝、海乘流注摩尼宝,光辉遍照,超过天人。树上有许多金锞,而且垂挂七宝璎珞,到处都以妙宝严饰,例如:以卢遮迦宝、未瑳宝及赤白青色真珠等宝以为璎珞。有师子云聚宝等,做为其锞,装饰宝柱。《大宝积经》的《无量寿如来会》。

6、金珠宝铃,众宝庄严

又以纯金、真珠、杂宝铃铎来做它的网路,庄严的宝锞,覆在它的上面,又以玻璃、万字和半月宝等相互辉映和装饰。《大宝积经》的《无量寿如来会》。

7、风吹法乐,闻者悟真

微风吹动,发生种种悦耳的声音,能使众生证得万法不生不灭的真理。《大宝积经》的《无量寿如来会》。

8、闻此妙音,永不退转

那些众生听了这种声音以后,在追求无上智慧的过程中,就不会发生退转的现象。《大宝积经》的《无量寿如来会》。

9、一遇此树,六根无病

如果有众生,看见了菩提树(没有眼病),闻到声音(没有耳病),嗅到香气(没有鼻病),尝到果实(没有舌病),触到树的光景(身无病痛),或观想菩提树的功德(心得清净),五根没有疾病,心不散乱,对于无上正等正觉的佛智,永不退转。《大宝积经》的《无量寿如来会》。

10、一见此树,得诸安忍

由于见到那一棵菩提树,所以获得下面这三种忍:一、随声忍,二、随顺忍,三、无生法忍。《大宝积经》的《无量寿如来会》。

11、散发异香,闻已进道

极乐世界中的树木花卉,都是以无量奇异的宝物和百千种香,和合而成。它的香气普熏十方世界,众生闻了这些香气以后,都会修学佛行。《大阿弥陀经》法藏比丘愿。

12、宝树高大,花叶奇彩

极乐世界的七宝行树,每棵树都高达八千由旬,每一朵花和每一片叶子,都是奇异珍宝的颜色。琉璃色中出现金光,玻璃色中出现红光。《观无量寿佛经》。

13、彩叶妙花,自垂美果

每一棵树的叶子,长度和宽度都是二十五由旬,叶子有千种颜色。树上有许多美妙的花朵,是阎浮檀金色,这些花朵像旋光轮那样富有变化,多采多姿。树上自然涌出各种丰硕美味的果实,宛如天帝的宝瓶那样。《观无量寿佛经》。

14、宝盖悬空,现诸佛事

有许多大光明,化成幢幡和无量多的宝盖,这些宝盖中,会映现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佛陀菩萨的事迹和其他佛事。《观无量寿佛经》。

明 楚石

珠王宫殿玉园林,坐卧经行地是金。

舍利时时宣妙响,频伽历历奏仙音。

返闻顿悟无生理,常住周圆不动心。

触目皆为清净土,来从旷劫到如今。

一国巍巍一宝王,无朝无暮起祥光。

尼拘律树真金果,优钵罗华软玉房。

见体自明非日月,知春长在不冰霜。

又游佛刹归来也,赢得天葩满袖香。

清 普能

到得故乡心自彰,微风吹动妙莲香。

群生尽是金刚体,众德无非智慧光。

行树枝枝分赤白,奇花朵朵现青黄。

诸君能赴莲池会,不使主人终日忙。

佛地,又称为佛国、佛土、净刹、净首、净国或净土。《大乘义章》第十九卷

(五)花卉

1、昼夜六时,雨适意花

不论白天或夜晚,天上时常飘下很香、很好看的曼陀罗花(适意花)。《阿弥陀经》。

世人行善或修定,诸天欢喜,有时还会雨华(花)赞叹,更何况是极乐世界,乃是佛、菩萨、圣贤和诸上善人集会的处所,理应如此!《阿弥陀经疏钞》第三卷。

2、落英缤纷,整洁美好

和风将树上的花朵吹落地上,整个极乐世界的地面到处布满厚厚的一层花絮,十分整洁美观(一点也不杂乱)、柔软光洁。《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3、风伴妙乐,香花四寸

四方自然起风,发出五百种声音,吹到树上的花朵,花朵散发奇异的香气,而且随风散落在菩萨和声闻大众的身上。花朵飘落地面,积了四寸,十分美丽,而且芳香无比。只要花朵有点凋谢,便自然被风吹走。《大阿弥陀经》。

4、柔软多彩,形状极美

譬如有人将花铺在地面,然后再用手把它弄平,随著五彩缤纷的花朵,间隔和交错地分布排列成极美的形状。极乐世界的花卉也是如此。极乐世界的花朵很微妙,又大又柔软,宛如兜罗绵。《大宝积经》的《无量寿如来会》。

5、踩地花陷,举足复平

如果有众生踩在落花上,陷进花朵大约四个手指高,但只要脚跟提起,那些花便又恢复原状。《大宝积经》的《无量寿如来会》。

6、凋花没地,花卉常新

过了早晨,那些花自然没入地中。旧的花朵既然消失,大地变得清净,此时又飘落新花朵,整个极乐世界的地面到处都覆盖了一层花朵。其他像中午、下午、夜晚,又再飘花堆满地面,也是这种情形。所有广大珍奇的宝物,没有不出现在极乐世界的。《大宝积经》的《无量寿如来会》。

《弥陀疏钞》说:极乐世界的花有无量种!

真正的花都在此,巴黎哪比得上呢?

7、七宝莲华,百亿彩叶

极乐世界有七宝莲花,每一株莲花,有无量百千亿片叶子,每一片叶子有无量百千种珍奇的色彩,而且莲叶上有百千种摩尼妙宝来庄严,上面又覆盖了相互辉映的宝网。《大宝积经》的《无量寿如来会》。

8、莲华放光,现佛金身

莲花的大小,有的半由旬,或一、二、三、四甚至百千由旬。每一朵花都放出三十六亿那由他百千道光明,每一道光明,又现出三十六亿那由他百千尊佛。这些佛身如金身,具足三十二种大丈夫相和八十种美好的身体特征,无比殊胜和庄严。这些佛不但放百千道光芒,普照世界,而且又到十方世界去为众生说法。《大宝积经》的《无量寿如来会》。

明 妙意

拂拂山香满路飞,百花俯仰斗芳奇。

春风无限深深意,未审黄莺说向谁?

明 楚石

池中莲萼大如车,据实犹为小小华。

圣众略言千万亿,佛身知是几恒沙。

我闻妙德同慈氏,谁道弥陀异释迦。

南北东西清净土,尽归方寸玉无瑕。

明 楚石

每为娑婆苦所萦,谁闻净土不求生?

天人皆是大乘器,草木亦称三宝名。

处处园林如绣出,重重楼阁似生成。

诸贤莫怪归来晚,见说芙蕖始发荣。

清 省庵

琼枝瑶草色长新,别有乾坤世外春。

红藕华藏金砌鸭,绿珠帘映玉楼人。

尘沙莫计声闻辈,海水难量大士伦。

博地亦能容入会,何时得与圣贤亲。

(六)建筑

1、七宝楼阁,上覆珠络

极乐世界的讲堂、精舍、宫殿、楼观,都是庄严的七宝自然化成。又以真珠、明月、摩尼、众宝为交络,覆盖在这些建筑上面。《无量寿经》。

2、美轮美奂,远胜天宫

极乐世界的讲堂、精舍、宫殿和楼阁,都是七宝所成,胜过他化自在天天帝所居住的宫殿百千万倍。菩萨所居住的宫殿建筑,也是如此。《大阿弥陀经》。

《阿弥陀经》只省略地说了七宝,其实净土有无量妙宝。《佛地论》。

3、大小随意,自然受用

如果诸位有情需要宫殿和楼阁等,便可以随意获得,而且宫殿和楼阁的高度、长度、宽度、形状各随人意。(不但如此,连室内装璜也自然现成受用),楼阁中有许多床座,床座铺上了极为美妙高雅的绒布,并且以种种宝物来庄严和修饰,自然出现在众生面前。《大宝积经》的《无量寿如来会》。

4、德行愈厚,楼阁愈美

有些楼阁能随意高大,浮在空中,宛如云气。也有些不能随意高大,固定在地面上。这是因为求道时,德行有厚薄的缘故。《大阿弥陀经》。

5、旁有华幢,乐器庄严

楼阁的两边,各有华幢,以无量的乐器为庄严。八种清风,鼓吹这些乐器,演说苦、空、无常、无我的法声。《观无量寿佛经》。

6、栏上璎珞,皆出妙音

楼观栏楯,璎珞覆上,皆作五音。《大阿弥陀经》。

7、光明成台,百宝楼阁

黄金地上,每一种宝物,都有五百种颜色和光芒。像花那么美的光芒,构成光明台,成千上万的楼阁,都是百宝所成。《观无量寿佛经》。

天人的一小片指甲,就值一整片阎浮提的土地。《杂宝藏经》。

更何况是极乐的净土呢?

明 妙意

琉璃宝地黄金界,楼阁空中天乐清。

音中共奏无生曲,观听明时定往生。

明 楚石

却望金莲宝界遥,楼台一一倚云霄。

黄莺韵美春长在,玉树枝柔岁不凋。

流水有声随岸转,好花无数逐风飘。

野人自选归来日,何待诸贤折简招。

明 楚石

无限风光赋咏难,乐邦初不厌游观。

十虚卷入秋毫末,一粟藏来天地宽。

玛瑙殿中金钉钹,珊瑚楼上玉栏杆。

妙音历历闻人耳,何处飞鸣五色鸾。

明 楚石

参差宝楼倚层虚,纵有丹青画不如。

林影交飞金孔雀,水光倒浸玉芙蕖。

分明池上佛身现,宛转眉间毫相舒。

百亿三千大千界,尽令方寸摄无余。

清 普能

世事回头入道场,坚心念佛往西方。

抬头尽是黄金殿,举眼无非白玉堂。

七宝瑶池敷菡萏,八功德水戏鸳鸯。

诸君真到莲邦国,便请知音和一章。

了知生死事无常 莫道先从老者亡

大限到来无定准 后生年少也提防

(七)水池

1、池畔檀木,花叶飘香

极乐世界中,到处都有七宝妙池。池中充满了八功德水。《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极乐世界有很多水池,池畔有檀香木,花叶垂布,香气四溢《无量寿经》。

讲堂左右,泉池交流,湛然香洁岸边无数旃檀香树、吉祥果树,花朵和果实时常飘散芳香,形色光明照耀。枝条修长,叶子茂密,相交垂覆在水池上面,散发各种世间无法形容的香味,随风散馥,沿水流芬。《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夏莲居先生会集本第十六页)。

2、池上花多,光洁茂盛

水池上面有天优钵罗花、钵昙摩花、拘牟头花、芬陀利花,色彩富有变化,而且光洁、茂盛。《无量寿经》。

3、水位高低,随心所欲

那些菩萨及声闻众(极乐世界的居民),如果进入宝池(沐浴或游戏),水的高度可随心所欲,无论想要水位到足踝、膝盖、腰部、颈部,它都会立即依照你的意思。如果要全身浸泡者,水就马上漫著你的身体。如果沐浴或游戏完毕,想要水位还原,它就立即恢复本来的水位。《无量寿经》。

4、水的温度,冷暖适意

池水的温度(冷暖调适),自然随意。《无量寿经》。

5、水色清明,宝沙映彻

极乐世界的水质清明澄洁,清净得好像没有东西一样。《无量寿经》。

极乐世界七宝池底宝沙映彻,无深不照(水清见底)。

6、池上波澜,自发妙音

水池上面有小小的波澜和回流,辗转相互灌注,安详徐逝,不迟不疾。流动时美丽的波流(涟漪),自然发出美妙的声音。《无量寿经》。

7、随所应闻,法喜充满

随其所应,无不闻者。有的人听到佛的声音、讲经说法的声音、僧音、寂静声、空无我声(破执著和烦恼的声音)、大慈悲声、波罗密声或者解说佛陀十力、四无所畏和十八不共法的声音、各种通达智慧的声音、无所作声、不起灭声、无生忍声,甚至甘露灌顶、众妙法声。这些声音都随众生的程度和喜好而听闻,听后必然产生无量欢喜、随顺清净、离欲安宁、明白真理等功效。《无量寿经》。

每个人都随自己的性向和兴趣,听到不同的声音。

8、池边阶道,七宝严饰

池的四边有梯阶和道路,都是金、银、琉璃、玻璃四种宝物,合起来做成的。上面的楼阁也是用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七种宝物,装饰得整整齐齐,而且非常好看。《阿弥陀经》。

9、内外左右,大小适中

建筑物的内外左右,有许多水池(可以沐浴)。这些水池有的十由旬,有的二十、三十,甚至百千由旬。纵广深浅,都各相等(成比例)《无量寿经》。

水池越大,深度就越深。

10、池水清香,甘露美味

池中有八功德水,清澈、盈满、洁净、芳香,而且还可以喝,味如甘露。《无量寿经》。

11、宝池玉沙,多彩多姿

黄金的水池,池底铺了白银沙,白银的水池,池底铺了黄金沙,水晶池底铺了琉璃沙,琉璃池底铺了水晶沙,珊瑚池底铺了琥珀沙,琥珀池底铺了珊瑚沙,砗磲池底铺了玛瑙沙,玛瑙池底铺了砗磲沙,白玉池底铺了紫金沙,紫金池底铺了白玉沙。有的水池是由两种、三种甚至七宝所合成的。《无量寿经》。

12、七宝莲池,质柔色美

每一个水池,都是七宝所成。那些宝物的质地非常柔软,都是从如意珠王产生的,分成十四支,呈现七宝妙色。这些水池以黄金为管道,渠下都是以各色各样的金刚为底沙。《观无量寿经》。

13、宝珠涌香,上下流注

摩尼宝珠涌出香水,流注在花卉间,沿著树木上下流动。《观无量寿经》。

《弥勒菩萨下生经》记载:兜率天也有水游梁栋间。我们这里的水不会往上流。

14、八功德水,清凉甘甜

极乐世界的八功德水有下面的特征:

(1)澄净没有污垢和染浊。

(2)清冷清澈凉快,使人没有烦热。

(3)甘美甘甜美妙,味道绝佳。

(4)轻软轻扬柔软,上下自在。

(5)润泽津润滑泽,而不枯涩。

(6)安和安静和缓,绝不激暴。

(7)除饥渴不仅止渴,兼可疗饥,同时又具有殊胜的效力,饮时调适,饮后永无病患。

(8)长养诸根对于身心诸根,大有俾益。《称赞净土佛摄受经》和《大宝积经》的《无量寿如来会》。

15、浴毕坐莲,心智增长

既然沐浴完毕后,或各坐于莲花之上。洗后进益,有的在地上讲经、有的在诵经、自(已练习)说经、授经、听经、念经、思道、一心坐禅、经行。也有在虚空中讲经的,甚至坐禅、经行,各随自己的性向而有所得。未断烦恼的众生,因而断除烦恼;未得不退转的菩萨,因而证得不退转。(所以这水不仅有沐浴的功效,洗完以后又能得大利益。)《无量寿经》

极乐世界的众生,在水池中沐浴完毕后,开神悦体,荡除心垢。《无量寿经》。

明 楚石

风满瑶台水满池,华开菡萏一枝枝。

细听凫雁鸳鸯语,正是身心解脱时。

璎珞自然成宝玉,袈裟全不假机丝。

如来相好瞻无尽,所得明门誓忆持。

明 楚石

几回梦到法王家,来去分明路不差。

出水珠幢如日月,排空宝盖似云霞。

鸳鸯对浴金池水,鹦鹉双衔玉树华。

睡美不知谁唤醒,一炉香散夕阳斜。

清 普能

西方胜境妙难量,入得净邦心自彰。

八德池中莲九品,一荷花内法三章。

金沙布地青霞壁,玛瑙砌阶白玉墙。

宫殿颇多难尽述,专心念佛到莲乡。

明 妙意

珠成七宝宝成池,池作金渠十四支。

莲华讵止车轮大,观佛成时某在斯。

宋 北山

八德池深花又大,跏趺端坐莲花载。

耳听法音心悟解,从今跳出胞胎外。

清 省庵

彼方殊胜事无穷,依正由来总不同。

划尽青山铺碧玉,收干沧海出虚空。

法音自演风柯里,妙义频宣水鸟中。

诸佛众生同一体,互相周遍尽圆融。

明 楚石

无边大士与声闻,海众何妨逐品分。

一会圣贤长在定,十方来去总乘云。

谈玄树上摩尼水,念佛林间共命群。

坐卧经行无挂碍,天花随处落缤纷。

End

劝修净土诗四首

◎ 省 庵行时正好念弥陀,一步还随一佛过。足下时时游净土,心头念念绝娑婆。傍华随柳须回顾,临水登山勿放他。等得阿侬生极乐,十方来去任如何。住时念佛好观身,四大之中那一真。我与弥陀非两个,影兼明月恰三人

净土法门是权法还是实法

了然法师【原文】客曰:弟子昔日闻言,净土法门,全属小乘。极乐国土,原是权说。因是久怀疑惑,自莫能决。今日闻师所言,《华严》《弥陀》,大小相入。以此互相证明,足信净土法门,至大无外,极顿极圆。方知昔日所

古代名士的净土修行

中国古代有很多官宦名士专修净土法门。他们有的先由修学其他法门转为专修净土,有的则受高僧指点一心修学净土法门,他们由于虔诚信奉并坚持念佛实践,都得到了不可思议的感应。本文以陆子元、闫邦荣、钱同伯、昝省斋

净土法门是佛为末法众生的预设济度

大安法师这一节是谈浊世津梁,预垂济度。我们先要了解这个时代是五浊恶世,在这个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里面,我们若是想靠自力修行,断惑证真,竖出生死,很难的。释迦牟尼佛也知道五浊恶世的众生

念佛人的楷模——略述省庵大师净土情怀

导读:每年的农历四月十四日是净土宗第十一代祖师省庵大师的往生日。与诸位净土祖师相比,省祖的住世时间是最短的,只有49年。他临终给我们留下了身在华中佛现前,佛光来照紫金莲。心随诸佛往生去,无去来中事宛然

范仲淹修净土

◎ 佛 泉 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989--1052)考取进士,从此步入仕途,开始实现他救国救民的伟大抱负。范公一生的历史成就涵盖政治、军事、文学和教育等多个方面。在政治上,他出任

一代宰相“郑清之”,导禅归净,劝修净土

历史因缘有宋一代,虽禅风盛行,却不乏导禅归净,劝修净土之人。当时诸宗高人,深感根机不堪,自力难证,教依本宗,行无不归心净土。禅宗自永明延寿大师作四料简偈,劝修净土,言:有禅无净土,十人九磋路。其后,禅

八种方法成就净土法门

◎ 方海权在过去好多祖师大德,为众生示现一生勤苦办道,一生成就,从今走上永恒的快乐,证到佛心。而我们所学到的净土法门,也即是用最快的速度来修学就能够即刻成功。在《华严经》里,普贤菩萨教导善财童子,以及

至心信愿得生净土

如何才是直心道场?如何顿圆弥陀?如何才是至心信愿得生净土?善男子,能如是问究竟直心,圆顿,至信,汝之善根亦不可思议,何以故,直心者、即绝对无相寂灭无生也;圆顿者、心境相应觉念性现前也;至信者、至诚深信

读《净土教概论》札记

◎ 施萍婷若干年前,读望月信亨著、释印海译《净土教概论》,第一章第四节《弥陀信仰之传播》有这样一段话:阿弥陀佛之信仰,很早时代就流行于印度及西域地方,后汉以来有关阿弥陀佛及其净土经典陆续不断翻译到中国

净土法门广泛流行说

◎ 谢路军自善导创立净土宗以来,净土法门日益广泛流传。若把种种流传的情况和表现加以归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善导称名念佛法门引发社会的普遍信仰;在民间净土集会结社风行;佛教其他宗派兼修净土。(一)引发

禅观了解过去,净土规划未来

当我们谈现在,其实是离不开过去,也离不开未来;如果你把过去跟未来都拿掉,现在就没有意义了,这个就是醉生梦死。活在现在─你就活在现在的因缘,柴米油盐酱醋茶!你要知道你的佛性是什么?你从什么地方来?你最初

李炳南:净土法门,没有什么秘密

而净土法门是出世间法,是小乘还是大乘?是大乘。我说的话皆是佛经上的,看祖师的注解说的,我怕诸位误会,以为我妄作聪明,强说净土是大乘。但是,我懂净土吗?这世界上没有懂得的,出家二众,在家二众皆不懂得。唯

李炳南:净土精华

净土精华李炳南老居士讲述民国六十五年元旦慎斋堂开示明伦月刊社整理大家在台中每星期有两三个地方可以听讲,但听的是教理,不容易了解,然教理归教理,自己须修行。实修的方法非常重要——修别的法门须一步一步地有

李炳南:净土安心法门(一)

李炳南老居士讲述弟子钟清泉敬记前言民国七十四年六月十二日的华严经讲座,雪公老恩师讲到第十回向的安住梵行,老恩师根据善导大师的观无量寿经四帖疏,讲述净土宗的安心法门,劝所有净业莲友,一起把心安住在至诚心

李炳南:净土安心法门(二)

丙二、夹杂恶性名杂毒善上一次说到安心法门,我们众生尘沙劫以来,心安不住,东奔西跑,所以轮回到今天,这轮回必得安住心才可能跳出。今天继续讲净土别安心,上次讲到至诚心辨真伪的三业修善,清净心作,今天接着讲

李炳南:净土安心法门(三)

乙二、明两利净土宗的三种别安心,上两次说至诚心,至诚心又分两项,辨真伪和明两利,辨真伪上次说过了,今天来讲明两利。明是明明白白地表示出来,两利是自他两利。辨真伪是谁修行谁得好处,自己得利益。两利是自己

李炳南:净土安心法门(四)

甲二、深心深心,深是一个讲法,心是一个讲法。深是以水的深作譬喻,水深水浅,有限度吗?深是因为有浅比较来的。心并不是胸腔里的肉团心,心是性一动谓之心。深心这个表,旁边括着两个字决信,为着大家不明白,所以

李炳南:净土安心法门(五)

弥陀大愿摄众往生虽然列出表来,还得有人讲,没人讲还是看不懂。我们现在不是讲华严经吗?怎么说到弥陀大愿摄众往生呢?净土法门就在华严经上,没有华严经就没有净土法门。这些年来,我们大家都念阿弥陀佛,诸位可别

李炳南:净土安心法门(七)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有特别的方法,不是随随便便能去的,懂得净土安心法门可以办得到,不懂这个方法,念上一百年也不生效。在观经说的净土三种特别安心法,现在讲到第二种深心。观经说发三种心,即便往生。这三心是至

李炳南:净土安心法门(六)

弥陀大愿摄众往生净土宗说带业往生,带业这两个字不容易讲,把三藏十二部都看完了,才能清楚带业往生的道理。往生为何还带业呢?除了佛才不带业,菩萨以下往生都是带业的。往生只有净土宗有主张,别的宗派并无往生这

李炳南:净土安心法门(八)

现在继续讲净土三种安心的第二种深心,深心的讲义表解有上下两层,下面七行是解释上面九行的,现在就来解释深心表解下面的七行文义。丙一、一心依佛所教一心这两个字十二万分的重要,是指修净土法门的功夫。而什么人

李炳南:净土安心法门(九)

我们来听一次经,总要得一点好处,这次先来谈念佛,怎样念可得一心不乱?有一首偈云:念佛不必求多念,但念百八声不乱,其中若有一念差,掉转珠头皆不算。不乱是指有人来打扰时,你打扰你的,我还是得我的一心,不被

李炳南:雪庐老人净土选集-序文

李炳南居士著述阿弥陀经摘注接蒙弁言阿弥陀经要解讲义重刊序重校新版阿弥陀经要解讲义序净土三经合刊序净土丛书序蕅益大师净土集序中华大典印光法师文钞序重刊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序印光大师遗教两要序重印弥陀净土法

李炳南:净土安心法门(十)

乙二、随喜他一切三业世出世善根你若想存心做善事有的是办法,除了自己三业作外,可以随喜。什么叫随喜呢?譬如诸位今晚在此听经,听经是你的功德,这两个钟头你听进去的都是经文好言语。而这所有的人是谁约来的?他

李炳南:雪庐老人净土选集-佛七开示

李炳南居士讲述壬子年灵山寺佛七开示甲寅年灵山寺佛七开示戊午年新春结七念佛开示戊午年灵山寺佛七开示之一戊午年灵山寺佛七开示(上)戊午年灵山寺佛七开示(下)幸酉岁佛七开示壬戌佛七雪僧贡言快刀斩乱丝乙丑年灵

李炳南:净土安心法门(十一)

乙三、不为一切异见、异学、别解、别行人等动乱破坏净土宗是难信之法,为什么是难信呢?难信的原因是什么呢?谁能够说出来,不学佛的人听到净土法门是糊里糊涂,半信半疑;学佛的人对净土法门也多是一知半解,学佛的

李炳南:净土安心法门(十二)

乙四、生彼国已回入娑婆教化众生华严经讲了十六年,全套华严经共有十六本,现在才讲到第七册,这还只是粗枝大叶的讲而已,细讲那就不用说了,个人也没细讲的学问。目前华严经讲到第十回向的安住梵行,这和净土法门的

李炳南:净土安心法门(十三)

乙五、忆持不忘无分时节常作此愿学佛修净土的人,无分时节,忆念不忘回入娑婆教化众生的大愿。大乘法是自度度他,自己先成就,但自己成就不行,局面太小了;中乘是自己成就,也给别人小小的帮助,不能全部地帮助,因

李炳南:净土安心法门(十四)

华严经讲到梵行,梵行有二十条,安住梵行是第十六条,大家若能安住梵行,就到一心不乱了。念佛能念到一心不乱就行了,诸位或可有一心不乱的,但是我看不出来。要一心不乱须先伏惑,一起贪嗔痴就压住,学伏住惑再学断

黄念祖:净土资粮-信愿持名【一】【二】

净土资粮《阿弥陀经》宗要:信愿持名三昧耶戒优婆塞黄念祖敬述(一)引言《阿弥陀经》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我们现在也可以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来参加今天广化寺念佛七道场。在北京的佛教徒。

黄念祖:真觉路会归净土

真觉路会归净土黄念祖居士勤修三无漏学,消除自他三毒,背尘合觉,直登彼岸。这是万古颠不破的原则。至于具体行持,则有八万四千法门,门门可通觉岸。但当前已是末法,环境是五浊恶世,所选行门,切须合于时代,契于

家庭就是你的净土,就是你的修行处

1.真正的修行不在山上,不在庙里。不能脱离社会,不能脱离现实。要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有的人整天打坐,磕头、拨念珠,修了好多年,可是习气、烦恼依旧,性格、心态依旧、没有任何改变,这不是真正的修行

专修净土肉身不腐

◎ 念 佛昙鸾大师(476~542),俗名不详,自号玄简大士。南北朝梁时山西雁门人(北魏境内),家居五台山附近。他从小就听人谈起山上佛教各种神奇灵异之事,听过以后亲自前往寻觅参礼,后来终于出家为僧。昙

李炳南:修净土不过是种种善根罢了,对吗?

听人说,修净土不过是种种善根罢了,对吗?很对。树无根不长,怎么还能开花结果呢?念佛是因根,往生是果实。经上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某人这句话的毛病在不过是三字,他的善意或者恶意姑且不管,只看

李炳南:净土三经是五时说教的哪一时?

问:净土三经是五时说教的哪一时?答:天台宗五时教即是华严时、鹿苑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槃时。净土三经属于大乘,自然就要列入方等时,但净土教法,就不受此限制。因为最早讲华严时,就已经说了极乐,最后讲

李炳南答:净土宗信者有需要研究外宗经典吗?

问:净土宗信者有需要研究外宗经典吗?李炳南答:法门无量誓愿学,为四宏誓之一,为大乘学者之原则,净土宗岂能例外,不过为学应须知其本末,明其先后耳。本者本宗之经宜先通,末者他宗之经继后学,本不通而务他端,

李炳南:如何修净土法门_修净土法门必须了解的十件事

什么是净土法门?净土法门,是指修持往生佛国净土的法门,具体实施起来就是每天念 南无阿弥陀佛,一向专念,乘佛愿力,往生极乐世界净土。如何修净土法门?净土法门是二力法门,靠佛力与自力修行。但是真正相信净土

李炳南:修净土法门必须要了解的十件事

佛法修行有「通途」和「别途」之分,净土法门是属于「别途」,也就是「二力法门」,与普通法门不一样。修一般法门是「信解行证」,但净土法门重在「信愿行」。为什么没有「解」呢?因为这个法门除了佛以外,没有第二

李炳南:末法时期如何修净土法门?

在佛学中,本没有什么宗派,因为末法时期,众生根器薄弱,智慧不及从前。所以修行方法必须有所选择。佛说:末法时期净土成就\我们就必须依佛陀之教化而修。净土法门是二力法门,靠佛力与自力修行。但是真正相信净土

李炳南:雪庐老人的净土思想

鸟惭居士著前言始学净土的因缘净土思想的确立净土思想的大要净土思想的实践净土思想的验证结论●前言无常迅速,一恍之间,雪庐老人生西至今,已满十周年。这些年来,整个台湾社会在各种层面都呈现著不小的变化。就佛

一家七口全部出家,夫妻二人同生净土

了相,四川西蜀吴姓的子弟。高、曾、祖父皆任官于安徽,于是在安徽安居下来。后来,祖父经商致富,父亲是善乘法师,母亲是善果比丘尼,在他们出家前均笃信佛教,供奉观音大士更是虔诚。生下二男二女,了相大师是长子

钟茂森:往生净土之正因(第一集)

尊敬的主法和尚上悟下行法师,尊敬的开林法师,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大家下午好。行师父慈悲,吩咐定弘给大家在佛七当中,今天在圆满之前给大家讲个半小时的话,鼓励大家念佛。佛七是自古以来祖师大德按照经典所

钟茂森:往生净土之正因(第二集)

尊敬的主法和尚,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大家上午好!定弘昨天跟大家谈到闻名的功德,这是弥陀本愿的核心,第十八愿所说到,若有众生,闻佛的名号功德,必定能产生至心信愿,而能至心信愿就决定得生净土。所

钟茂森:往生净土之正因(第十集)

尊敬的主七和尚,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大家好。接到念佛同修的一些问题,其中提到对于念佛怎么念法,以及可能出现的境界,有疑惑,那么想抽一点时间谈一下这个问题。念佛要是会念,就很容易得到三昧;如果不会念

钟茂森:往生净土之正因(第四集)

尊敬的主七和尚,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大家好。今天是佛七的第三天,大家的状态是渐入佳境,刚才大家念佛声音非常整齐,听起来很安定,证明大家的心就愈来愈静下来了。通常佛七到中间第四天这是状态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