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陈兵:佛教心理学 第二节 不良嗜好及病态社会心理的针治
2024-12-01 11:50

第二节不良嗜好及病态社会心理的针治

现代社会病态的文化,使不少人沾染上吸毒、抽烟、酗酒、赌博、淫乱、搓麻将、沉迷网络等不良嗜好,造成自私、不讲公德、技术垄断、剽窃、以权钱谋私、贪婪、攀比、钱财迷、欺世盗名、吝啬、不赡养老人、自我封闭、空虚、压抑、迷信、浮躁、虚荣、追星狂等病态社会心理。国民心态的物欲化、粗俗化、冷漠化、躁动化,被认为是转型中中国的社会生态危机。

心理学以医治不良嗜好和病态社会心理方面为己任,有不少自我心理调节和训练的方法,佛法在这方面也有其不可忽视的功用。

一、不良嗜好的心理医治

吸毒、酗酒、吸烟、赌博、淫乱等,都具有使人上瘾、产生很强依赖性的魔力,沾染者多失去理智和自控能力,形成人格障碍,出现类似强迫症的症状,对身心健康的危害极其巨大,是一种很难根治的顽症。

各种不良嗜好中,吸毒的害处最大,成为威胁全球安全与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到1994年底,全球瘾君子达4800万人,另有几亿人变相吸毒。烟的害处虽然比毒品小得多,但危害面极广,被称为20世纪的瘟疫,全球每年有300万人死于吸烟。酒被称为世界上最具破坏性的药物,酒民的数量也极大,仅中国嗜酒者即近2亿人。

沉迷于烟酒毒品,在佛教看来是一种着魔的表现。藏传佛教说,毒品和烟草是魔女的月经和尿所化,专意用来毒害、迷惑世人。那些邪恶的毒枭、毒贩,不正是谋财害命的人魔?佛教极力反对沾染烟、酒、毒品,在家佛教徒所受的五戒中,第五为不饮酒戒,其它各种戒律也都禁止饮酒。此所谓酒,包括一切具有麻醉作用、对人身心有害的东西,毒品当然应列首位。太虚大师将此戒改为不用麻醉品,包括各种酒、麻醉剂及麻醉作用虽较轻微而对身体害处不小的烟草类用品。有研究认为,梵巴语中禁止佛教徒饮用的酒,原指迷幻药之类麻醉品。

对饮酒的害处,佛经中多有指陈。《长阿含经善生经》佛告婆罗门青年善生:饮酒有失财、生病、斗讼、恶名流布、恚怒暴生、智慧日损六种过失。《四分律》卷十六佛说饮酒有令脸色难看、少力、损伤视力等十过。《正法念处经》卷八佛偈称酒为毒中毒、病中病、地狱中地狱。《大方便佛报恩经》卷六说,饮酒不但犯不饮酒戒,还容易引发其它过错,如往昔有一居士酒醉后色胆包天,奸淫他人之妻,盗杀其家之鸡而大吃大喝,被人抓住质问,他拒不承认,是为由一饮酒而五戒俱犯。《大智度论》卷十三列饮酒的过失三十五条。现代科学证明:饮酒过量引起慢性酒精中毒,导致心血管病、癌、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胃炎、肝病等疾病;酗酒产生心理变态,酿成家庭破裂、亲友反目、离婚、失职等问题,许多犯罪行为皆与酗酒有关。

被称为中国佛教复兴之父杨仁山居士,撰有《鸦片说》一文,说鸦片乃饿鬼从足下流出之墨汁所化,揭露吸食鸦片的祸害说:

鸦片之毒,甚于他物,生者为土,熟者为膏,少许入口,即时毙命。而嗜之者一见此物,喜形于色,诚不解其何故也。忽忆经中以世人贪瞋痴为三毒,始知内心之毒与外物之毒,同类相摄,其力最大。

口鼻之间,臭烟出入,面目焦枯,殆无生气,命终之后,必堕饿鬼道中。

藏密说吸烟、用毒品,引魔毒入身,会堵住顶门的解脱之门梵穴,使人死后堕入地狱。孙景风所译《烟草之毒害》一文,称由龙树菩萨札记中录出,说烟草毒品,乃魔女月经所化,其害较五辛尤烈:

1、吸烟者,虽有念佛经咒之功德,纵经百劫,亦不生微尘芥子许之效果。

2、吸烟者,平时吸烟为烟之熏染,临终顶门闭塞,不能往生,及随烟气堕入地狱。

又,吸烟三毒六垢俱备,不容修密法,不容进佛殿;烟气上熏天宫,触天帝,下行龙宫,触白龙及族众,阻瑜伽道及见道修道;中行至人间,触色声香味及护法神,令护法神昏昧,阻资粮道。清晨吸烟,阻断动脉流行,临命终时不现光明,中阴时不现报化身佛;昏暮吸烟,阻断中脉上端,于投生时不现化身。吸烟者今世贫穷,渐至堕于恶趣,身色不美,而受生于污秽之处,盖吸烟者多半生于不净之中及食便溺者之族类中也。人间烟气炽盛,则旱魃为虐,风雨不调,灾害并至。

此文流通教界,阅后决心戒烟者颇多。一个正信正戒的佛教徒,一般是不会冒死堕三恶道的危险去破犯不饮酒戒的。

沾染烟酒毒品,主要是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也有个人心理和人格因素的内因除了心理学家所说好奇、模仿、消愁、提神、生活枯燥、精神空虚、精神负担沉重等原因外,大概有更深层的精神心理原因,应深入发掘,才能有效地根治。

酗酒者一般是不醉不过瘾,酒醉,给人一种忘记一切、晕晕乎乎、轻轻飘飘或无所顾忌、精神振奋的感觉。吸毒的即时心理效应更大:或使人感到欣快、无忧无虑、全身温暖酥软;或使人昏昏然有忘怀一切的快感;或使人感到特别清醒、欣快、充满活力;或使人产生类似精神病的幻觉、妄想。总之,追求一种忘怀一切、无忧无虑、欣快轻飘或高度兴奋的心理体验,可以说是酒鬼、瘾君子们不由自主地依赖酒、毒品的心理动力源。这种追求说明,人内心深处有获得解脱痛苦、轻快极乐之超常心理体验的趋求,这种趋求与宗教信仰者、修炼者对极乐、禅悦的追求可谓同根。酒醉、吸毒达飘的体验,与某种禅定的体验有所相近。藏密《大乘要道密集》就以大醉时无念的心态为九种光明之一,作为窥探本性光明的一个窗口。《济公活佛传》描写神僧济颠每现神通必先饮酒。现代西方颇有将致幻剂所生体验与宗教、禅定乃至禅宗明心见性的体验相比较者。

对吸毒等不良嗜好,目前主要采用认知心理疗法,利用科学研究成果,列举事实教训,讲清这些嗜好对个人身心及家庭、社会的危害,耐心地说服、帮助受害者发挥理智和意志,树立戒掉它们的决心和信心。这也是佛教经常使用的方法,佛教的饮酒过失等说法,对有些人会有特殊的说服力。今泰国曼谷北140公里烟枪地方的一座佛寺,用诵念不戒毒,就会死及服用呕吐药物脱敏、泡药水浴、参加劳动的方法戒毒,疗程15天,自1963年以来治愈了10多万名瘾君子,成功率达百分之七十。《印光法师文钞》列有仙传戒烟绝妙神方:

好甘草(半斤)、川贝母(四两)、杜仲(四两)。用六斤水,将三味药共煮,及至水熬去一半,去渣。用上好红糖一斤,放药水内再熬。少时收膏。初三日,每一两膏,放烟一钱。二三日,一两膏放烟八分。三三日六分。四三日四分。五三日二分。以后两膏放烟一分。再吃十日八日。吃到一月后,无用加烟,永断根本矣。

并举例说,有陈锡周者,以此一方药尽瘾除,且身体强健,精神充足。强调戒烟之人须具百折不回、死不改变之心,方能得其药之实效。《烟草之毒害》一文中说,戒烟之法,须向三宝前作虔诚念,于诸众生生慈悲心,常诵伏魔咒(也可称念阿弥陀佛佛号以代之),力争净除。吸烟成瘾之人有以仇视心理发誓戒烟而终不能戒除者,这是因为有魔女的恶愿加持,故非下大决心,求佛加被不可。

毒、烟、酒都相当难戒,尤其是危害最大的毒瘾,戒除非常困难,治疗后复发率很高。因为吸毒者大都有精神心理问题,多数缺少教育,烦躁、焦虑、自控力弱、空虚无聊、缺乏责任心。导致吸毒的精神心理问题未得到解决,从戒毒所出来后马上又投入原先的社会环境中,很容易受到诱惑而旧病复发。任何药物,都无法解决心理问题的根本而给人注入勤勉、诚实的价值观念。荣格曾告诉戒酒协会创始人:他们在酒瓶中寻找的,是精神上的治疗。

欲提高戒烟、酒、毒特别是戒毒的效率,降低复发率,应从吸毒醉酒的心理根源下手,一方面用各种心理疗法,使不良嗜好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人生理想,珍惜宝贵的生命,振作精神,调整心理状态,全身心投入学习、工作,获得价值感、意义感、愉悦感,驱除空虚、无聊、愁闷、焦虑等心理垃圾。另一方面,对精神状态较好及用其它方法治疗见效者,可用禅定训练的方法,使其尝受到超过酒醉、吸毒的欣快感,以禅悦之正受取代沉醉、中毒之邪受。清代民间宗教真空教曾以向空静坐,接清化浊的方法戒鸦片烟,效果颇佳。据对1800名练习超觉静坐者的问卷调查,以前吸烟、吸大麻、饮酒、服用迷幻药成瘾者,在练习静坐3-21个月后,自然脱瘾者达百分之四十至百分之九十七,疗效相当显著。

有关研究证明,由致幻剂所致神秘经验与禅定经验颇有不同:禅定没有对外物的依赖性,由自主调心而致,对身心有诸多益处,体验为时长久,过后无不良副作用;酒醉、致幻则对酒、毒品有极强的依赖性,给人的快感为时短暂,有使人烦躁不安、嗜睡、谵妄、失眠、妄想、萎靡不振、呼吸衰竭、神经损害、痉挛等急性和慢性中毒症状,短暂的快感结束后必然有痛苦感。在服用迷幻药物者中,只有不足百千分之一的人偶而获得神秘经验,然皆一而不再,即此偶然的一半次神秘体验,也都是相似于禅定、开悟,而非真正禅定、开悟的体验。佛教的安般禅等禅法,能使人获得比由吸毒酗酒用致幻剂等所得高级得多的正受,当有更好的戒毒效用。这里根据佛教密法金刚念诵,介绍一种戒烟、酒、毒禅:

端坐或站立,慢慢放松全身,想所嗜好的烟、酒、毒品是魔女排出的秽物,自己因无知而上当中毒,极其有害。思念其诸多害处。诵真言嗡,想象空中有佛光或日月交辉之光加持,戒烟者想其光化为白色纯净云烟,戒酒戒毒者想其光化为甘露,随吸气从自己头顶缓缓灌入,从血管流经全身,洗涤所中之毒,随呼气从一一毛孔或脚底排出体外,排出时默念真言吽。体会云烟或甘露润泽全身,极其清凉、愉快、安适,比醉酒、抽烟、吸毒的感觉舒适得多,久久安住于这种愉悦、轻快、无忧无虑的感受中,使身心得到很好的休养。若能静心入定而体验到哪怕是初级的禅悦,则恶习自除。

不良嗜好中的另一类赌博和有赌博内容的打牌、搓麻将、下棋、斗鸡等游戏,也易上瘾着迷,自古以来便十分流行,现代社会耽溺于此,尤沉迷于方城之战者,在中国为数颇众。赌博时体内也会产生内啡肽,使人获得兴奋、快感,结束后快感消失,只得再赌。赌博打牌在汉译佛经中叫做博戏或博奕,《长阿含善生经》佛说博戏有财产日损、虽胜生怨、智者所责、人不敬信、为人疏外、生盗窃心六种过失。偈云:

好博着外色,但论胜负事,亲恶无反复,行秽人所黜。

有关调查表明:赌博、玩牌上瘾,不仅如佛言其家产业日日减损,使人懒惰、不讲信义,造成人格障碍,还会扰乱生活规律,使人过度兴奋,导致中老年人记忆力提前衰退,引发神经衰弱、胃肠功能紊乱、腰腿肌肉劳损、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因沉迷赌博而酿成破产、离婚、家庭不和、打架斗殴、丢官失职、犯罪入狱、自杀、他杀的丑剧,天天都在上演,已成为一大公害。

赌博打牌,煽动和满足获利本能,上瘾者主要出于不劳而获的贪财心及侥幸取胜的心理,物欲强、贪欲的人、失意人及寻求刺激、好奇、好娱乐者容易陷入。如前人《赌客自悔词》所说:

少年曾得此甜头,一片痴心不肯休,

谁料今朝牵缚住,陷人坑里起牢愁!

耽于此道者,多精神空虚、烦躁不安,缺乏正确的人生目标和高雅的生活情趣,或因某种焦虑、忧愁、失落而移情于赌,以作自我麻醉。在发财是靠运气的邪见指引下,抱着试试自己运气的侥幸心理,陷进赌博的魔坑,赢了想再捞一把,输了则想收回本钱,于是陷入恶性循环而不能自拔。

对于沉迷赌博,应以认知疗法为主,帮助其认清赌博的害处,通过学习别人成功的事例,树立劳动发财致富的正确观念,找到正当的生财之道,或看淡钱财,注重内心的恬淡之乐。明唐寅《戒赌诗》云:

凡人百艺好随身,赌博场中莫去亲。

能使英雄为下贱,惯教富贵作饥贫。

衣衫褴褛亲朋笑,田地消磨骨肉瞋。

不信但看乡党内,眼前败了多少人!

佛教没有无因之果、布施方获多财果报的思想,及钱财无常之说,对破除发财靠运气的邪见,熄灭贪财之欲火,当有启发意义。

迷恋于上网而成网迷,也是一种有害于身心的不良嗜好,长时间泡网巴,会耽误学习工作,发生网络成瘾综合症(IAD),其症状与酒精、毒品、赌博上瘾极为相像。医生建议:每天上网的时间不可超过2小时,并设立报警装置。但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是要理性地认识迷恋网络的害处,自觉控制上网时间,珍惜人生的难得而投身于有益的事业。

二、病态社会心理的医治

病态社会心理,指由病态的社会文化所引起的不正常心理,荣格谓之精神传染疾病,它们具有一定的群体性、流行性、传染性、无意识性,感染成瘾者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不以其为不正常。

实用心理学列举的现代病态社会心理,有自私、空虚、贪婪、吝啬、自闭、迷信、虚荣、冷漠、浮躁、压抑、病态怀旧、定势错位、不孝、超购症等。病态社会心理造成名利狂、权力狂、购物狂、追星狂、财迷、股迷、官迷、网迷、球迷、发烧友等各种病态人格,虽然其症状一般较发狂得精神病为轻,医学上不列于精神病和神经症,但以心理健康的标准衡量,则属不正常,是受某种非理性的、不能自主的欲望或瘾所驱迫,有害于个人的心灵成长和社会的文明发展,在佛教看来属心病,为烦恼的恶性膨胀,可归于《治禅病秘要法》所谓患利养疮而失心之类,需要调理医治。

病态自私,或曰极端个人主义,乃是各种病态社会心理的总根子。具有自私心理,以个人为本位,为自己谋利益,乃人之常情,即从佛教的世俗谛而言,亦不足为病。《法句经》说自利利人,《杂阿含经》卷十四言自利利他俱利,为佛教处理自他关系的基本原则。《七处三观经》佛言:

若人自护,不护他人,是胜上。

《瑜伽师地论》卷一说不利己也不利他为下士,自利而不利他及利他而不自利为中士,自利而又利他为上士。虽然自谋己利,但起码不损人利己,能兼顾自他,遵守社会公认的道德、公德,够得上佛教所谓中士,方称正常的人。若只顾自己,具有过强的自我扩张欲和自我敏感性,没有社会责任感,只知向社会索取,为自己抓捞,为达到私我的目的,不择手段,不考虑别人和社会,损人利己,损公肥私,便成了病态自私。

病态自私患者,其病态表现于各个方面:若手握权柄,则以权谋私,拉帮结派,排斥异己,陷害忠良;若身怀知识技术,则行垄断剽窃;若遇强于自己者,则妒火中烧,贬抑诋毁;在恋爱、家庭关系上常感情自私,对对方占有玩弄;在人际关系上常损害他人,不讲道德,人缘很差;在社会生活中常不讲公德,人格卑下,被人斥为小人、坏蛋。病态自私者多病态贪婪,欲壑难填,若贪财,则惟利是图,见利忘义,不择手段地巧取豪夺,贪污索贿,盗窃抢劫,扒赌坑骗,从而堕落为贪官污吏、盗贼罪犯,乃至身陷囹圄、家破人亡者,不知几何;若贪权位,则百计钻营,巴结攀附,即能得势,也不过是狗官;若贪色,则纵欲无度,调戏奸淫,成为色狼、嫖客;若贪名,则假冒诈骗,欺世盗名。

精神空虚,主要是由社会信仰危机及价值多元化所导致。精神空虚者没有信仰和理想,精神无所寄托,百无聊赖,或庸庸碌碌混日子,缺乏主动性,如同行尸走肉;或打牌、吸毒、嫖赌、酗酒以寻求刺激,填补空虚;或放纵自己、自暴自弃。

病态浮躁,是一种冲动性、情绪性、盲目性交织的社会心理,症状是心神不宁,焦躁不安,缺乏主心骨和理智,在急剧发展的社会潮流驱迫下,在与他人的攀比之中,急功近利,盲目地追逐时流,或冒险炒股票、期货、房地产,摸奖打彩,结果往往失败;或被炒作书稿、影视所盲导,盲目购买;或这山望着那山高,频频跳槽;或文身刺字,表现无可奈何、自嘲的情绪。甚至在文艺创作、学术研究上,急功近利,不老实下工夫,炒作、抄袭、拼凑、剽窃的风气也越来越严重。

关于钱财的病态社会心理,有拜金主义、强迫性积蓄、追逐便宜货、超购症、收藏癖、金融恐惧症等。只知向钱看,使人成为金钱狂。只积金而不合理消费,强迫性省吃俭用以积蓄的守财奴,与挥霍无度的非理性消费,为对待钱财的两极病态,皆曾被佛陀所斥责。《杂阿含》卷四第86经佛言:若收入不多却大手大脚,不顾其后,人皆名为优昙钵花,无有种子,若积财不用,为守财奴,旁人皆言是愚痴人,如饿死狗。同经卷四六第1232经佛斥责积金百亿而舍不得自己消费也不布施给别人的摩诃男长者非正士,谓其钱财如同旷野中所聚之水,没有被用,即被蒸发消尽。疯狂收藏的心理近于守财奴,以占有物为感情和安全的依托,从收藏品获得优越和权势感,以逃避孤独。追逐便宜货者,获得获胜感,关心的是钱而非质量和用途。超购症或购物瘾也是一种非理性消费,常受货物和广告的诱惑,或为贪便宜,无理智地购买不需要或没有用的东西,买来后又经常后悔,也是一种对物的病态依赖,类似于酗酒、吸毒、赌博,有此瘾者经常表现出自信不足。美国在10年间超购症患者从5﹪上升到10﹪。女性比男性高出1-2倍。

虚荣,被认为是自尊心的过分表现,其实质是对名利、享受、权位、自我成功的过分贪求,佛学看来是我慢和贪的一种表现。

由赶时髦到阵热、时尚、时狂,也是一种病态社会心理。时髦、阵热多是零散、短暂的,具浅俗性,来得快也去得快。时尚为时较久,成为一种生活风格。时尚发展为时狂时,参与者的身心投入达到丧失理智的亢奋、癫狂状态,如近年来国内盛行的彩票热、炒股热、追星热、足球热等,成为一种与暴乱、骚乱、恐慌十分接近的群体行为,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它们往往是社会失范的心理前奏。树异于人和求同于人,是赶时髦、追求时尚的心理动机,追求时尚是对个人尊严感觉不到满足时的一种补偿手段。追星,是自己想成为明星之欲望的一种投射。

在治疗病态社会心理方面,佛教心理学甚多效用。佛教对世俗欲望和烦恼的批判,以快乐和利乐众生为本的人生价值观,知足常乐、布施奉献的精神,及观诸法无常、无我之法,是从根本上针治以自私、贪婪为本的各种病态社会心理的良药。用古今圣贤名人破除贪婪的格言自警,时时提醒自己,省思贪婪的危害,是心理学家常用以治疗病态贪婪的格言自警法。佛经中揭示贪欲过患、可作自警格言的言句甚多,如《法句经》佛偈:

芭蕉以实死,竹芦实亦然,驹驴坐妊死,士以贪自丧。

天雨七宝,欲犹无厌。乐少苦多,觉者为贤。

虽多积财宝,崇高至于天,如是满世间,不如见道迹。《八大人觉经》云:

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

第二觉知,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第三觉知,心无厌足,惟得多求,增长罪恶。菩萨不尔,常念知足,安贫守道,惟慧是业。

以这些经文佛言为座右铭,经常念诵,自有息灭贪欲烈火、清凉心地的作用。

佛教珍惜人生和精进不息的精神,是治疗空虚的良方。参与慈善救济工作,助人为乐,在布施奉献中体味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空虚感自然会消除。

调治虚荣心理,首先树立正确的荣辱观,认识到人虽然需要有一定的荣誉、地位,但这种需求应该与自己的才能和社会角色相一致,非分地、过分地追求荣誉地位,死爱面子,只能歪曲人格,给自己带来烦恼,令别人嘲笑。虚荣心属佛书所谓名闻利养,谓之疮一种心理疾病,虚荣虚荣,虚幻不实,爱虚荣者不仅不得荣,而且失去荣。看破虚荣之虚,务实不务虚,方为智慧。

针治病态自私,主要用内省的方法,对自己潜意识中的自私心理进行反省,改正过错,并向无私利他的榜样学习,积极做助人利他的好事,在为他人和社会服务中逐渐淡化私心。佛教详析无我之修观,大乘以利乐众生为价值取向的菩萨精神,可谓针治各种病态心理之根自私心的良药。经常省察自己处事待人时的心态,及时发现露头的自私心理,明白自私的祸害,用诸法无我的正见如实观察内心深处作怪的那个我是谁?何在?发现此我之假,则私心自然淡薄。《紫柏语录》曰:

心病乎我,唯忘我者,病无所病,可以药天下之病。

多观察贫穷困苦、老病衰残者的痛苦和社会弊病,积极投入利益众生的慈善公益事业和改造社会的事业,经常为他人和大众着想,能将狭隘的私心转化为广大的公心。荣格在《铃木大拙〈禅佛教入门〉导言》中说,对于推动我执之消除,心理医生完全无能为力,最多只能帮助患者减少破除我执道路上的障碍,而禅宗在这方面颇为得力。

End

中日佛教交流史研究

◎ 江 静杨曾文先生在佛教思想及中国佛教研究领域的代表作,以时间线为轴,基于相应的研究成果,将杨先生对日本佛教及中日佛教交流史的研究整理分为四个时间段,分别对应萌芽、开花、结果和圆熟时期。1.萌芽期(

世人对佛教常见的四种误解

神佛不分  中华文化兼容并蓄,对于劝善的宗教皆能广为接纳。流传至今,凡持香礼拜者皆误以为佛教,实则诸多民间信仰之神祗,如城隍爷、土地公、三太子、妈祖皆被门外汉披上佛教外衣,不知神佛二者,其本质、愿力迥

中国佛教第一僧 朱士行

◎无 碍汉、魏时代,官方是不准汉人出家的。当时佛教如同黄老学说一样,只是在社会上层和知识分子中流传和崇信。沙门不入王者,没有出家受戒的僧人,就连伊存、景卢等,也仅是居士、信徒而已。直到西晋后赵石虎时代

近代马来佛教的特点

近代马来西亚佛教由于来自于亚洲各地的不同族群,受各母亲国的文化影响,故带有不同的地方文化特征,其表现如下:一、从民俗走向正信。早期移民马来西亚的各国人士都是来自于下层的劳工,又初到外乡,在感情与记忆

佛教心理学的智慧

有学者曾预言,21世纪将是心理学的世纪。心理学家们研究心理现象,揭示心理规律,医治心理疾病,在当代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令人惊叹的是,已有2500多年悠久历史的佛教,拥有大量关于心理的理论,佛

佛教名胜与文化传播

◎湖 江 中国与东盟国家拥有许多佛教名胜,它们与一般自然和人文景观不同之处在于,被赋予了神圣性。所以佛教旅游除了观光、娱乐之外,往往都带有朝圣的性质。段玉明指出,自然环境由于佛教元素的介入被纳入了佛教

佛教故事两则

阿难说:佛陀在舍卫国,祗(音齐)树给(音几)孤独园的时候,罗睺罗和他的老师(和尚)舍利弗,有一天的清晨,风和日丽,他们身上穿整齐了出家人的法服,一手拿着锡杖,一手持钵,师徒二人,一前一后,安祥徐步,慢

新时代下中国佛教慈善的特点

明生法师慈善是学佛的根本,要成为佛教徒生命的全部  作为中国佛教协会慈善委员会的主任,我有责任跟大家讲清楚我们为什么要做慈善。我觉得做慈善工作是我们佛教徒学佛的根本,因为我们的目的是在利生,也就是说弘

读李叔同《断食日记》——珍贵的佛教断食经验

佛家有断食之说,道教有辟谷之术。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一载:目连问耆婆曰:弟子有病,当云何治?耆婆答曰:唯以断食为本。断食时无须太多能量消化食物,大脑会变得极度清晰,若以适当方法引导这些能量,将可提升心智

佛教和气四瑞的故事

佛教里流传着一则和气四瑞的故事。很久很久以前,在一片茂密的森林里,住着一只羊角鸟、一只山兔、一只猴子,还有一头大象。他们和睦相处,从不吵架,在一起快乐地生活着。有一天,大家讨论道:我们之中谁最年长呢?

明清民国时期的佛教雕塑

◎ 赖永海明清工艺造像主要是继承宋代城市工艺的传统。明代的工艺造像包括玉石雕刻、牙雕、木雕、竹雕、雕漆等工艺。明清民国工艺造像有一定的延续性,故本小节内容叙述上顾及时代。自明代中期起,江南嘉定、金陵成

藏传佛教的文物宝库

◎ 王家鹏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收藏文物一百多万件,其中与西藏有关的文物就有几万件,是中国内地保存最完好、最丰富的西藏文物宝库。由于皇宫的特殊地位,文物的特殊来源,使

佛教徒的生活礼仪

◎ 星 云在佛门中,语默动静安详,一切合宜合法,就是礼仪。僧团讲究三千威仪,八万细行,用意在培养一个人出众的威仪。昔日马胜比丘以威仪度化舍利弗,成为千古的佳话。因此,树立良好的形象,不但是做人的基本条

佛教正能量

◎ 中 观每个人身上都是带有能量的,而只有健康、积极、乐观的人才带有正能量,和这样的人交往能将正能量传递给你,让你觉得活着是一件很值得、很舒服、很有趣的事情。而人的意念力来自人类自身,来自于人体的能量

《世界佛教通史》

◎ 欣 闻《世界佛教通史》是201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的图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魏道儒研究员主编、国内外20多位老中青年佛教研究学者参与撰写,全书历时8年完成,共800多万字,论述了佛教

佛教以孝为本论

孝之为道,其大无外。经天纬地,范圣型贤。先王修之以成至德,如来乘之以证觉道。故儒之孝经云,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佛之戒经云,孝顺父母师僧三宝,孝顺至道之法,孝名为戒,亦名制止。是世出世

浅谈佛教中的菩萨

菩萨这个称呼在民间扎根很深,他们慈悲为怀,救苦救难,所以在人们的心目中非常伟大,尤其观世音菩萨更是家喻户晓,普闻十方。可遗憾的是,由于人们不懂佛法,对菩萨并未真正了解。首先,菩萨到底在哪里?一般人都

南怀瑾:浅谈佛教《盂兰盆经》中的孝道思想

当今孝的观念和内容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发生了显著的交化,以传统儒家思想为基础的孝道思想在应对这种社会变化的时候,往往显得力不从心。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考虑佛教中孝道思想在当代社会中的积极影响和价值。《盂

李炳南:佛教有何原因要分宗派?自古以来有分几宗派?

问:佛教有何原因要分宗派?自古以来有分几宗派?(庄庆贤)答:佛法无量,门类繁多,如天有日月风云,似地有山海草木。人无绝世之资,何能遍学遍通,必不得已,故有择类专一之举,如世学之设专科然,于是而宗派出焉

他们,从权贵富豪到伟大的佛教徒

嘎玛仁波切导语:综观佛教历史,从伟大的释迦牟尼佛开始,无数的尊者和大成就者们,在进入佛门前非权即贵,拥有无上的王权和财富。如果世人渴求的一切,能带来究竟的快乐,这些皇亲贵族们根本无需追随佛法,唯有佛法

僧伽——早期的佛教

◎ 于淩波佛陀初转法轮, 五侍者皈依,成为最初的五名比丘,据佛经上说至此三宝齐备,佛教由此诞生。三宝者,佛、法、僧。佛、是释迦牟尼佛陀; 法、是四圣谛; 僧、是五比丘。不过,由五名比丘到初具僧伽规模,

海上丝绸之路与佛教

中国佛教与海上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议是我们初次召开的专题会议,可以说现有的研究做的初步工作,今后将会越来越丰富。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基本上还是处在介绍阶段,谈不上深入的研究。海上丝绸之路与佛教,其实放

龟兹佛教的转折

公元四世纪末至六世纪中叶,龟兹佛教又进入一个转折时期,小乘佛教再次迅速抬头,大乘佛教则呈现衰弱的状况,并逐渐形成以龟兹为中心的小乘说一切有部,最终形成小乘佛教占据统治地位的局面。 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

李炳南:研究佛教应从何著手?

问:研究佛教应从何著手?做一个佛徒要具何种条件?要办哪些手续?及遵守哪些戒律。(白云樵)答:初机看书,不宜先研经典,因其理深难解也,而文言与白话,尚是其次。请先在港物色佛法导论学佛浅说三种合编二书读之

李炳南:佛教徒应不应尊敬神?

问:佛教徒应不应尊敬神?(妈祖、关帝、仙公等)(詹养)答:众生平等,皆是过去眷属,未来诸佛,当该一律恭敬,此常不轻菩萨之行也。但恭敬与信奉,大有区别,万不可混为一谈。如对本国元首,自应披胆沥肝,拥护奉

李炳南:佛教和其他宗教有何不同之特色?

问:佛教和其他宗教有何不同之特色?(胡美月)答:在因地讲,他教重信受服从,佛教则重信解觉悟。在果地讲,他教不断生死轮回,佛教独能得到不生不灭。在崇拜讲,他教推重天帝最尊,尝罚由之,佛教则视天帝为凡夫,

李炳南:佛教对于孝道如何解释?

问:佛教对于孝道如何解释?具有何义?是不是如崇国公曰: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萧国雄)答:祭丰养薄之语,乃哀追之意,非教人养不必丰,祭必须薄也,岂可以此而问佛家之孝。佛之教孝,曾云一肩荷父,一肩荷母,

李炳南:你每天没有一定的功课就是挂名的佛教徒

你每天如果没有一定的功课,就是挂名的佛教徒。净土行者,每天务必要有一定的功课,每天念佛或一千或三千,或一万或十万,皆不拘束,以决定不缺为准。净宗九祖蕅益大师曾说:「直下念去,或昼夜十万、或五万、三万,

杜甫与佛教的因缘

杜甫与佛教的因缘◎许美中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原籍湖北襄阳,迁居河南巩县。杜甫早年研习儒学,二十岁时开始漫游吴越齐赵,过了十年左右裘怀清狂的生活。三十五岁以后到长安求官,不第。后两次献赋,

谭嗣同与佛教

谭嗣同与佛教◎曾琦云谭嗣同(1865-1898)是清末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湖南浏阳人,巡抚谭继询之子。他在浏阳创立学社,1896年入南京候补知府,著《仁学》。1897年,帮助湖南巡抚陈宝箴、按察使黄遵

佛教中谦卑

谦卑谦卑,即谦虚﹐不自高自大之意。中国人有一股祖先传下来的骨子里的谦卑。学会谦卑,你会轻松,可以更好的经营自己的人生。谦卑的基本概念谦卑,就是甘愿让对方处在重要的位置,让自己处在次要的位置。易经谦卦说

佛教生死观

佛教生死观◎ 黄 敏一休禅师自幼就很聪明。他的老师有一只非常宝贵的茶杯,是一件稀世之宝。一天,他无意中将它打破了,内心感到非常害怕。就在这时候,他听到了老师的脚步声,便连忙把打破的茶杯藏在背后。当老师

佛教故事:五百只大雁得闻佛法,死后转生天界享福

那时候佛住在波罗奈国,在旷野中为天人等四众弟子演说微妙法义。当时空中有五百只大雁,听到佛说法的殊胜梵音,心里非常欢喜,在天空中盘旋飞翔,不忍远离,很快他们又想飞到世尊那边,刚好有猎人张开罗网在狩猎,五

佛教治疗失眠的方法

◎ 德 祥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好的睡眠是对人体的定期修复,也是对人体的不断充电,对恢复体力、增强智力、保证健康都十分重要。可以说,适当的睡眠是对生命最佳的保养。 现在有很多人由于

略谈佛教在当今社会中的责任与使命

历史选择了佛教当今社会,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但同时,人类的精神领域却面临着重重困境。面对着无穷的竞争压力、面对着毫无节制的物欲渴求,面对着种种情感矛盾的迷茫与失落,痛苦、烦恼甚

佛教寺院为何要做早晚功课

在寺院里,全寺僧众每天朝暮都要在大雄宝殿内集体诵经,成为佛教寺院定时念持经咒、礼拜三宝和梵呗歌赞的佛事,在念诵的准则当中冀获功德。由于在课诵朝暮进行,所以称为朝暮课诵或早晚功课。诵经的方式从《金刚顶瑜

明末的居士佛教

◎ 圣 严佛教在中国,自从宋室南迁(西元一一二七年)之后,渐渐式微,尤其经元朝蒙古族的统治(西元一二八○─一三六七年),明朝开国君主朱元璋,虽曾做过沙弥,并未把佛教特别重视,以致到了西元一四二五至一五

佛教的作用可以坦然面对痛苦与死亡

索达吉堪布很遗憾的是,许多人并不了解佛教的教义。尤其在汉地,经常有人打着佛教的旗号,算命打卦、欺骗民众,做各种不如法的行为,误导无数人以为这就是佛教。其实,佛教的精神,在汉文《大藏经》中完好无损地保存

佛教的修持方法

是的,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如果仅仅信仰佛教而不作佛教生活的实践,那只算是种了一些将来成佛的善根种子,但却很难得到即生的利益。佛教的修持,即是佛教生活的实践。最主要的有四大项目,那就是:信、戒、定、

汉魏两晋佛教传播路线

◎于卫青 陈 寒公元前后至五世纪时,为佛教初传入华时期。从学界基本认可的西汉元寿元年(公元前2)伊存授经到东晋灭亡(公元420)的四百多年之间。除了东汉政权的统治外,中国社会基本上都处在政治分裂、社会

正确称呼佛教出家人

所谓佛法于恭敬中求,身为一个在家居士,乃至出家人,对于出家师父的称呼方式,皆有佛门中的规矩。因此身为佛弟子,都应该知晓对出家师父适当而得体的称呼法,方能彰显内心的恭敬,从而得到佛法的利益。一般我们称呼

佛教疗养之法

文:圆瑛吾人铸形父母,寄迹乾坤,随业受身,依因感果,是身不实,四大假合所成。有病方知五阴幻报为苦,古云有病方知身是苦,斯言信不诬也。然当知病苦与身不相舍离,病是身生,身为苦本,苦乃身受,世人一一皆然。

佛教没有“本命佛”的说法

佛像是木石所造,人心却不是木石。把它当做木头,它就是木头;当做佛像,它就代表着无上的悲智。建造寺庙、塑立佛像、供养宝藏等,都是历代大护法、大居士之力,用以表达内心的信仰。国外最好的东西都用来建造教堂,

佛教发展

◎ 栗静云佛教创立后,在印度几经演变。佛陀及其直传弟子所宣扬的佛教,被称为根本佛教。佛陀逝世后,弟子们奉行四谛、八正道等基本教义,在教团生活中维持着他在世时的施设和惯例。由于佛陀生前于不同场合对不同的

佛教的四大魅力

◎ 余秋雨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固有门类相比,佛教究竟有哪一些特殊魅力吸引了广大中国人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在学术上很冒险,容易得罪很多传统的文化派别。但我还是想从存在方式上,谈谈个人的一些粗浅看法。佛教的第

佛教的四大吉花

◎ 佚 名优昙花梵文优昙波罗(Udumbara),亦作优昙婆罗、乌昙跋罗、优昙钵华、乌昙华等,意译灵瑞、瑞应。花名。产于喜玛拉雅山麓及德干高原、锡兰等处。花隐于壶状凹陷之花托中,常误以为隐花植物。世称

佛教之简易修持法

◎ 弘 一 今天承诸位善友请我演讲。我以为谈玄说妙,虽然极为高尚,但于现在行持终觉了不相涉。所以今天我所讲的,且就常人现在即能实行的,约略说之。 因为专尚谈玄说妙,譬如那饥饿的人,来研究食谱,虽山珍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