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陈兵:佛教心理学 第三节 心理健康与个人成长
2024-12-01 12:41

第三节心理健康与个人成长

当代医学家预言:在未来的几十年中,医学将从以防病治病为主逐步转向以维护和增强健康、提高人的生命质量为主,医学模式将从生物医学为主转向生物、心理和社会的BPS新医学模式,心理养生将成为21世纪的健康主题。与人们的需求相应,心理学已经从20世纪初以来的以治疗精神病为主,发展到预防精神病与增强心理健康、促进个人心灵成长,名为健康心理学(health psychology)的心理学新学科应运而生。在这一方面,佛教心理学有比它在心理治疗方面更为宝贵的价值。

一、做一个心理健康的现代人

肉体需要锻炼,心理精神更需要锻炼。与其出了毛病找心理医生治疗,毋宁自己积极进行心理锻炼,保持高度的心理健康。新世纪健康格言有曰:最好的医生是自己。

健康,在现代医学看来应该包括身体、心理、行为三个方面。智力正常、意识清晰、自我意识正确、意志健全、人格完整、有道德、有一定适应能力和承受挫折的能力、有自我控制调节的能力、情绪稳定愉快、人际关系协调,大概是健康的心理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衡量健康的标准,被归纳为十种商:情商(EQ)、智商(IQ)、德商(MQ)、逆商(AQ)、胆商(DQ)、财商(FQ)、心商(MQ)、志商(WQ)、灵商(SQ)、健商(HQ)。据统计,现代人中身心完全健康者只占15%-20%,50%-70%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

当代心理学认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还应该是一个能适应现代社会的现代人,被公认的现代人标准主要有:乐于接受新思想、新事物、新的生活和行为方式,具有适应性、外向性、独立性、变化性、对他人的容忍性,乐于改变惯例,以开放的心胸迎接新事物,用变化的观点看待生活和事业上的机会,在不断总结经验中、社会变化中为自己找到奋斗的方向;心胸开阔,视野宽广,思想开放,思维方式趋向多元化的选择,尊重并愿意考虑不同的意见和看法;个性化与理性化高度结合,不过度地、轻易地认同别人,敢于挑战教育内容和传统观念;成就动机强,有热切期望改进社会和自己经济状况、自我实现的雄心,依赖自己而不依赖亲朋;注重现在与未来,守时惜时;强烈的个人效能感,讲求效率,力求做事内行、漂亮,以提高自己和单位的信誉;重视教育,尊重知识,看重专门技术,愿意根据技术水平领取报酬;重视信息,尽可能地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具有可依赖性和信任感;有公民责任心,积极参加社会事务;等等。

现代社会所立的心理健康的标准,与佛教具正见、有知识(多闻)、安祥、心柔和堪能、精进、知恩报恩、尽责任义务、待人平等、得现法安乐、能忍等善心或《大日经》所谓人心的标准,多所一致。一般容易认为,佛教徒比较墨守成规,思想落伍,常坚持从两千多年前传续下来的佛教旧观念,比较难以适应现代社会而成为合格的现代人。实际上,墨守成规而不能与时俱进,在佛法看来属于法执,按佛法般若智慧,人应该念念不住,《维摩经》谓从无住本,立一切法,《坛经》惠能说其法门以无住为本,无住,即思想不凝固,不住着过去的旧事物、旧观念,也不住着于现在,能以灵活的超越时代的智慧,不断接受新生事物及新思想、新观念。一个掌握佛法般若智慧而念念无住的人,自然容易成为与时俱进的现代人。一直被强调为弘扬佛法的原则的应时契机,即有不断适应时代发展的意味。当代台湾现代禅强调:不仅做一个普通人需要心理健康,即佛教修行者,也应该先做一个心理健康的、合格的现代人,才谈得上参禅打坐。这完全符合佛陀应时契机、自净其心之教旨。

在竞争激烈、充满挑战,心理不健康者越来越多的商业社会,要做好一个心理健康、能积极适应时代的现代人,必须在正确的人生智慧指导下,自觉地进行心理锻炼,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免疫力和精神境界。佛教的六度四摄等修持体系,是进行心理锻炼而做好心理健康的现代人之正道。

若按荣格在《现代人的心灵问题》一文中的标准,一个真正的现代人,是对现代最具有感知性或觉醒程度最高的人,他的意识性最强烈,无意识性最微小,彻底地感知做一个人的存在性。这种人接近佛教所谓有般若智慧者、开悟者。超个人心理学认为,健康是我们揭开生命固有的意义的结果。生命固有意义,其终极乃是佛教所谓开发佛性潜能,明心见性,将凡夫下劣的心理结构改造成为佛菩萨高尚的心理结构,将精神境界提高到佛的境地,这样的人可谓真正的心灵健康,可以在任何时代都能应时契机而走在时代前列、永远上进的现代人。

二、管理情绪,提高情商心商

情感智力或情商(EQ),一般包括自我觉察、驾御心情、自我激发、控制冲动、人际关系等方面,掌握驾御自心的技术,具有很强的管理自己情绪的能力,保持良好的情绪,是情商的主要内容,不仅是从事各种事业和社会活动所需要,而且是保持个人身心健康的基本保证,被看作心理养生的要道。有关研究发现,在决定一个人成就的诸多因素中,智力的作用至多只占十分之二,情商更为重要。情商的重要性,近十几年来逐渐被人们认识,已成为公务人员和许多公司录用人才的标准之一。情商所包含的内容中,最重要的是驾御情绪、控制冲动的技术。或将维持心理健康、缓解压力、保持良好心理状态和活力的能力称为心商(MQ)。

佛教教给人们许多清除负面情绪,保持积极情绪、良好心理状态的技术,诸如:

清除心理垃圾:心理垃圾若不清除,会自然增长,如《大般涅槃经》卷十八所言:

若常愁苦,愁即增长,如人喜眠,眠则滋多。

经常练习观察自己的情绪状态,多体验积极情绪,有计划地消除消极情绪,随时清除积压在心中的焦虑、担心、失望、恐惧、愤恨、不满、忧虑、紧张、嫉妒等情绪垃圾。《重建生命》说:要把所有消极的心意,像清理衣柜一样清理好。行李越少,负担越轻,越能体味人生旅程的滋味。《如何无忧无虑地过生活》中说,想象自己的身体是一部公共车,所有的心境是乘客,自心智慧的司机应紧把方向盘,不能让即喜怒哀乐、贪婪、嫉妒、愤怒等乘客喧宾夺主而发生车祸。

临睡前将心理整理一遍,洗掉不愉快的负面记忆,想象小溪,让负面记忆顺流而去,再低吟我是、我会做、我有志于做,叮嘱自己:明天早起一定头脑清晰、心情舒畅,称心理卸装法,乃根据佛教修行方法创编。

心理医生在清理咨询者心理垃圾的同时,也很可能受到病人情绪的传染,自己发生心理问题,需要及时疏泄清理,加强心理锻炼,不断充电。

息怒:佛书谓瞋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瞋怒,被佛教尤其是大乘看作危害最大的烦恼,有多种对治之道。南传《增支部降伏瞋恨经》、《念处经》注释和土丹尼准法师《告别瞋怒,步向安宁》、一行禅师《转化与治疗》、康菲尔德《心灵幽径》等,讲了多种降伏瞋恨愤怒的技巧,主要者有:

1、修慈心观。想象亲爱者,发起令其快乐的慈心,将此慈心转移于引起自己恼怒的人,或想他的优点而对他生起慈心。《增支部降伏瞋恨经》佛言:

恨永不会因恨而停止,只有爱能够疗伤。这是古老而永恒的法则。

2、修悲心观。想对方的可悲和痛苦而对其生起悲心。

3、修舍心观。舍弃恼怒而令心放松、平静。妄念起时,知而勿随,亦不压制。

4、觉察自己对引起瞋恨的对象没有保持正念与反省。

5、忘记及不去想引起瞋恨的目标。

6、思惟发怒的害处。思考:每个人的业是他自己的财产,必须承受自己所造的业报,他伤害我自会受其恶报,他若发怒,对他只有害处,我若瞋恨,又能解决什么问题?岂非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增支部》佛言:发怒者因一怒而变得丑陋、痛苦、不会多财、不会发达、不会有美名、没有朋友、死后不得生于人天,犹如火葬台上被烧焦发臭的木头一样没有用处,只会使他的敌人高兴。应当如此训诫自己:

如果你发怒,你或许能,或不能令他痛苦,

但瞋恨所带来的伤害,却肯定当下令你遭受痛楚。

若被瞋恨蒙蔽的敌人,正走在趣向恶道之路,

你是否想要通过发怒,随后跟着他们的脚步?

《相应部》佛偈说:以瞋报瞋,比先发怒更为糟糕。在觉知他人的瞋怒时,还能正念地保持平静的人,是促进自他两者幸福的人。《杂阿含经》卷四十1110经译为:

知彼瞋恚盛,还自守静默,于二义俱备:自利亦利他。

《佛性论》卷四比喻说:如蜂被触怒,放毒螫人,若心起瞋,则能自害,复能害他。

7、与朋友交谈。

8、通过适当的言谈化解怒气。至多以非攻击的方式表达不满,如我觉得受伤,你的所作所为没有考虑到我的需要。

9、想想脸上有鼻子和头上有角的比喻:若别人的指责是事实,如同说我脸上长有鼻子,不应发怒;若别人的指责不实,如同说我头上有角,也没有理由生气;如果对方对自己的指责属实,应解释道歉并修正自己。不仅不应怨恨别人,也不应怨恨自己,怨恨自己常常导致沮丧,不利于心理健康。

10、问自己:对此我能做什么?如果可以改变情况,何必发怒;若无法改变情况,发怒又有什么用?什么都不好,没关系,心情一定要好。

11、检查自己如何致此,在近期内做了什么而导致今天的局面?理解别人对自己无礼是因为自己曾经伤害过他,责任还在自己。

12、记住自己从仇敌那里得到的益处:他指出了我的错误,使我得以改正;他给了我锻炼忍耐力的机会。那些伤害我们的人能够帮助我们成长,他们给予我们的恩惠比好朋友还要大,应当感谢。

13、不以他对我如何的自我中心立场看问题,而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为对方寻找合理的理由,理解别人的烦恼、无明是驱使他对我无礼的元凶,而心怀烦恼是痛苦的,他因不快乐、苦恼才会对我无礼,当对之生起怜悯时,怨恨就会消失。

14、有人触怒你,只要你能体谅他人的处境,多从好处着想,认为事出有因,情有可原,就可以淡化愤怒和不快。

15、当对方发脾气时,不要与之争执,而要先想办法让他止息怒火,平静下来。或走开,让自己冷静下来。

16、对社会上的不平现象和恶人,也不应怨恨,应以慈悲心谅解他们都是业力驱使的众生,我只有尽量帮助别人、改善不合理社会现象的责任,没有怨恨社会和众生的理由。

17、一行禅师《转化与治疗》教人:不去注意愤怒的对象而先返观自己的内在,深观愤怒植根于自己的欲望、自大、毛躁及猜疑,环境与他人是次要因素。用心理学家教人的槌打枕头等方法发泄怒气,维持不久,也可能因复习而加深怒气,压制或赶走怒气,就是压制或赶走自己。

18、理性思考,善用愤怒。愤怒原是一种对抗威胁、困境和危险的心理反应,如与敌意结合,则具破坏性而大发雷霆,如能从敌意中分离出来,则会成为一种能提醒自己振作起来的警讯,所谓文王一怒安天下;愤怒与慈悲正义结合,会激发壮阔的理性行动。应放下敌意,让愤怒之气成为奋发有为、促进成长,甚至孕育恢弘之气的凭籍。

19、《心灵幽径冥想的自我疗法》教人经由禅观,将愤怒憎恨转为深层慈悲和宽恕,静观,想我若遭遇同样的处境时,不也有同样反应?愤怒总是源于困境。压抑和积蓄愤怒会中毒,应如同观察暴风雨般,看它来了又去,将愤怒憎恨转为深层慈悲和宽恕。

20、降低紧张度,放松,或数数,从一数到10以放松,或通过注意呼吸、做柔软体操等来放松。

21、观察使我愤怒的对方本空。如《增支部》佛偈所言:

既然诸法只能维持一刹那的时间,

那些造了可憎之行的诸蕴早已灭尽,

而如今你又是向什么生气?

如果另一者并不存在,想伤人之人又伤得了谁?

你的存在是伤害之因,如是,为何你还生他的气?

心理学家常言:发泄与强压怒火,是两种极端的处理方式,都无法真正去除恼怒。真正能根除恼怒的方法只有大乘菩萨行以无所得的般若智慧使自心安忍不动的忍度。

消除嫉妒:要明白嫉妒的结果首先是损伤自己,其次是损伤别人,然后受到别人报复的损伤,如《法句经利养品》佛言:

嫉先创己,然后创人,击人得击,是不得除。

《西藏医心术》说:

如果有人在嫉妒的荆棘巢穴中匍匐,第一小步就是要想到有人比我们还不幸,祝他幸运。

治疗嫉妒的良药是随喜。土丹尼准法师《开阔心,清净心》中说,嫉妒时,尝试从对方的角度去看问题,明白他因此而高兴,也希望别人为他高兴,应与他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为别人的成功而欢喜,会使大家都欢喜。

心理学家说,消除嫉妒的积极方法,一是将嫉妒作为一种促进自己的动力,靠自己的努力去取得压过对手的成就,或寻找新的价值,在其它方面努力取得成就而超过对手。二是主动去帮助所嫉妒者,从对方的感谢和自己的付出中消除嫉妒。消极的方法是达观,想开些,淡然处之,平静客观地审视自他,承认人比人强乃是自然,无须与人比较,俗言:人比人没活了,骡子比马没驮了。或以酸葡萄心理故意贬低对手,或以甜柠檬心理自认为境况很好以自我安慰;或重新检讨引起自己嫉妒情绪的东西是否值得嫉妒,以清醒的眼光观察对方不值得嫉妒。

医治骄慢:应明白骄慢是阻碍自己前进的障碍,会恶化人际关系,应该清除。《开阔心、清净心》说:若以自己的学历和知识为骄傲的资本,应想这是老师教育培养的成绩;若因有钱而骄傲,应想钱是来自他人,并不永远属于我;若因自己年轻、漂亮、强壮而骄傲,想这些都是变化的,每一秒钟我们都在衰老;若因聪明而骄傲,可想一个难题去解决,使你意识到自己聪明的局限,骄傲自然就会被驱散。洪启嵩《以禅疗心》说,修空大观,想象无云晴空,鉴照傲慢,可以消除傲慢。实际上,治疗傲慢最有效的应是无我观,若观我且没有,何来傲慢?

消除恐惧:恐惧是人情感中难解的症结之一,对死亡、疾病、失败、登高、黑暗、异性、生人、动物等的恐惧,令人紧张不安、震懔、心慌、忧虑,严重者成为恐惧症乃至休克。《经集舍利弗经》佛言:

不应该畏惧五种恐怖:蚊、蝇、蛇、与人接触和四足兽。

《杂阿含经》卷三五第 981 经佛告比丘:若比丘住于空闲树下、空舍,有时恐怖,心惊毛竖者,当念如来事及法事、僧事,恐怖即除。《小品般若经阿惟越致相品》说菩萨常应不惊不怖。对有害的恐惧,应不掩饰,不逃避,要面对它,了知它是自己虚构出来的东西,其真性是一种精神力量,可以激励自己,把恐惧转化为勇气。洪启嵩《以禅疗心》说:应记住:怕失败的人,容易失败;怕病的人,容易生病。对恐惧观察、审问,究竟是个什么?坐禅观想地大,想坚硬稳实的大地遍一切处,想象恐惧沉入大地,可以治愈恐惧症。

《西藏医心术》说,对强大的恐惧,可从容易进行的小步骤开始,训练自己逐渐去接受和克服。如患空旷恐惧,可在恐惧出现之前,走出大门一小段距离,迎接恐惧,让它生起,体验它,提醒自己:这只是我心中的一种情绪而已,我可以放下它。保持身体和呼吸放松,有意使自己舒适、轻松。了知恐惧并不能伤害自己。如此循序渐进不断练习,直到恐惧消失。也可观想恐惧是体内摇晃不定的迷雾或黑影,从力量来源发出强力祥瑞光束,把迷雾黑影驱逐出去。或观想强有力的佛菩萨或护法神在面前出现,发射出强力,加持自己,自己成为本尊,像本尊一样无所畏惧。或持诵真言,持时想得到佛菩萨的加持而从心中放射出强大的力量,驱散恐惧。最有效方法,是以般若智慧观所恐惧、能恐惧皆空不可得,《般若心经》云:

以无所得故,无有恐怖。

日本白隐禅师原来患强迫症,肝胆常怯懦,举措多恐怖,心神困倦不宁,寤寐则梦游异境,经参禅,证悟生死无常,豁然而愈。

心理学家驱除恐惧的方法有:提高嗓门说话、走路抬头挺胸;想象恐惧的情境并幻想征服所恐惧者,以愤怒迎头痛击恐惧,睁大眼睛扩展恐惧的感觉,用双手拇指压住鼻子两侧大声呼啊等。

用密教的本尊观,自观为本尊,特别是自观为有降魔大力的马头明王等忿怒本尊,大声念诵本尊真言,想象随真言放射出强烈火光,最有驱除恐惧之效。

减缓压力:现代病百分之七十与压力有关,以放松法治疗,佛教的各种禅定都有减压特效,专注呼吸、观心等效果最佳。即禅堂中常用的经行全身放松绕圈走,也有减缓压力、调节情绪的作用,心理学家说反复走动及有节拍的动作能缓和激动,使脑电波和谐。洪启嵩《以禅疗心》说:想象自己如一受压的海绵,自然松开,想象身体像风、水一样放松,骨骼像海绵放松,脑髓内脏与肌肉放松,各大系统与细胞放松,全身由雪化成水,再化成气,再化成光明。

自我渲泄:心中的痛苦、郁气、怒气、怨气等,必须想办法发泄,不能积存在心的银行而让其自生利息。可用礼佛、哭喊、长吁短叹、唱歌、尽情舞蹈、剧烈体力劳动、体育运动、交谈、记日记、给自己写信、写诗等方法渲泄。《摩诃止观》卷二云:

如人忧喜郁怫,举声歌哭悲笑,则畅。

该书《辅行传弘诀》卷五解释:

如人极忧,大哭则畅。若有极喜,纵歌则畅。重忧大喜,在意未泄,故以身口歌哭助也。

心理学家也说,大哭一场,或大笑,可以治疗悲伤。研究发现,哭能排泄不良情绪,有利于健康。哭时可加大肺活量,促进新陈代谢,使人感到爽快。眼泪是一种有害的化学物质,应排出体外,强忍眼泪等于自杀。但哭的时间过长也有害,不宜超过15分钟。

对待弱点法:不太在意自己的弱点,承认自己并非完美,从挫折中吸取教训。须知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正视弱点缺陷,去积极改善,而不掩饰隐藏。佛教以覆(掩盖过错和弱点)为不善法,列为应弃除的烦恼。越是担心暴露自己的弱点,越容易处处防卫,只能引发阻抗作用,使人消极退却,造成自尊受损,失去自信、乐观和为自己权益作主张的勇气。郑石岩《精神体操》说:

保持自然和坦诚,可以补救的弱点,反而容易改正;无从补救的弱点,也能化险为夷,受到欢迎和尊敬。

消除焦虑:焦虑,佛书中名忧,是现代人普遍的心病,医学证明焦虑特别有损健康,洪启嵩《以禅疗心》说先应弄清焦虑的原因:或幻想危险而恐惧,或夸大危险,或假想出最坏的结果,或毫无自信,借夸大危险及焦虑来逃避。治法:1、完全放松身心,想象随呼吸吐尽忧郁。2、细密深刻地感受呼吸。3、观想柔和喜乐的气息遍满全身。4、明照所有的焦虑。5、如询问犯人般询问忧虑,仔细写下忧虑的告白。6、以明镜般的智慧观照忧虑的本质。7、用因果观察,超越忧虑。8、以清明的智慧照破忧虑的乌云。9、以行动落实无忧的新生。四句话治疗焦虑症:

利而不害,为而不争;少私寡欲,知足知止;知和处下,以柔胜刚;清静无为,任其自然。

心理学家说,一般人的忧虑,40﹪属过去,50﹪属未来,只有10﹪属现在,而92﹪从未发生,剩下8﹪可以轻易应付,大多数烦恼会在第二天早晨轻许多。区分什么是客观处境,什么只是自己的推测;问自己:真的吗?有这么严重吗?有什么我能做的?检讨焦虑是否值得。将大的忧虑和困难拆散,分解为若干小单位,逐步减轻忧郁指数的强度,可治疗准忧郁症,名忧虑分解递减效应。转移注意力,喜新厌旧,适当放弃,使自己气定神闲,可以治疗信息焦虑症。嚼口香糖、巧做放松动作、双手互握、触摸光滑物体,可以消除焦虑烦躁。用佛教的无常观,将焦虑看作流过去的江水,将心神集中于现在、当下,禅宗言:活在当下,应享受美好时光,不想太多。

消除悲伤忧郁:洪启嵩《以禅疗心》说,修净水观,想象清净的水,观想自己化为净水,在心海中描绘人生远景,可以治疗悲伤忧郁。张淑美《失落与悲伤的面对与超克》说:透视失落与悲伤的本质,了然清楚于万事万物,包括自己的肉身生命以及人我关系等等,都是因缘假合而已,都会随因缘变化而终至消失。则该去的就会去。同样的,如有因缘,仍然会有新生与希望,则会来的也终会出现。如是平常看待,则失去了也不是失落,悲伤也无须太过。

孔子曰:仁者不忧。白居易《读道德经》诗谓少教冰炭逼心神。宋石成金歌曰:

莫要恼,莫要恼,烦恼之人容易老。世间万事怎能全,可叹痴人愁不了。

此烦恼之义,同现代汉语,指焦虑、忧烦等负面心态。心理学家说:对人对事宽宏大度,主动吸收新知识,建立挑战意识,拓宽情趣范围,不与他人比较,将生活中美好的事记录下来,不掩饰自己的失败,尝试以前从没做过的事,与精力旺盛又充满希望的人交往等,可以驱除忧愁。

幽默法:幽默是一种健康机制,能缓解矛盾,解除紧张,减缓恐惧感,怡畅心情,化干戈为玉帛,化不和为友情,是心理保健的良方。幽默还能减轻病痛,治疗过敏性皮疹等。要学会幽默,拿自己不如意的和发窘的事逗自己开心。西谚有云:一个丑角进城,胜过一打医生。《生命的重建》说:常把自己的心理问题当作一个喜剧来处理,你会觉得有趣、好笑。喜剧和悲剧其实是同一东西,完全依人的观念而变。

笑:经常使自己的表情怡悦、轻松、自然、安祥、年轻,是一种有效的自我调节心理技术。《瑜伽师地论》卷四三说,菩萨应对众生恒常舒颜平视,含笑为先。星云法师称快乐的微笑是保持生命健康的唯一药石。科学家说微笑时身体释放免疫物质,笑能刺激体内释放内啡酞,产生幸福感。人言:最容易让自己快乐的方式,是笑一笑。你微笑面对生活,生活才会面对你微笑。经常主动微笑,脸上常常微笑,心中就会愉快、微笑。微笑,其实是决心要使自己愉快的表情。以幽默刺激而捧腹大笑,对着镜子逗自己笑,经常逗自己大笑,乃至假装开心大笑,也会使自己真的开心。

读书诵经法:好书是人的最佳的精神滋补品,书中有最好的精神顾问,书房是情绪的缓冲点,在读书中与圣贤哲人、名家对话,既可提高精神境界,调节心情,又可增加知识,获得高级的乐趣。人言:一个坐拥书城的人是最坚强的人,纵然他在生意场上、官场上、名利场上失败,也仍然能在其文化精神的世界里呼风唤雨。以书柜代替酒柜,静心读书,不但增加知识,且有调节心理、减轻压力、健身健脑之效。世传杜甫诗能治病,《苕溪渔隐》云:

盖其意典雅,读之者悦然,不觉沉疴之去体也。

尤其是阅读佛书,念诵佛经,属多闻与般若的修习,其调节情绪、升华心灵的妙用,更非一般书籍可比。

声音瑜伽:以特定的姿势发出特定的声音,有改变性格、增强体质、优化情绪之效,诸如:

心情开朗乐观法:站立,两脚分开与肩齐,双膝微曲,举起双臂,同时上身向后耸,从丹田连续发出阿音。

增强实践、进取性格法:双膝跪立,两手支腭,将身体向后仰,同时发出衣音。

增进决断力法:直立,两收交叉抱胸,稍俯,闭口,缩肛,感觉将下腹往上推,同时发出屋音。

敏捷精进法:一脚前跨,上肩上举,两肘弯曲,发出唉音,成弓箭步,身体徐徐前俯,胸部向前挺。

安祥、温柔法:一脚前跨,双手兜住嘴巴,发出哦音,同时上身尽可能前俯。

以放松的心态,倾听树枝摇摆声、溪水流淌声、海浪起伏声等,可以调节情绪,还有降低血压等疗效。

注意下意识的烦恼:若心结刚形成时不去解开,将会种植在下意识中,长得更强更紧。首先要从浮现心头的影像、感觉、思想、字眼、下意识行为等,觉知到烦恼,追究其原因。问自己:为什么当他人说那个时我觉得不舒服?为什么我要那样说?为什么我不喜欢电影里哪个镜头?为什么我看到那个女人会想起我妈妈?为什么我恨像他那样的人?尤其在坐禅时,沉在心海底层的结使会上浮,此时应注意正观,将其转化。

转化:一行禅师《转化与治疗》说,用开刀切除的方法驱逐不良情绪,丢掉部分自己,不如将其转化。转化工作分五步:

1、在每个感觉、情绪刚一出现时,以正念注视,立即辨识。

2、与之合一,以觉知呼吸来滋长正念。

3、平静情绪,如同一位妈妈温柔地搂抱她啼哭的婴儿。

4、放开情绪让它走。

5、看深进去,找出毛病的原因。

从佛法看来,对治及心理学家所用的情绪管理法,多属世间善法,只能暂时制伏或避开烦恼,有些方法还有压抑烦恼的副作用,难以从根本上消除烦恼。心理学家发现:如果拼命想用意志力控制或消灭负面情绪,有时会制造出双重困难不仅负面情绪难以控制,而且还会增加想控制它们而控制不了的烦恼。或者会出现情绪酒醉状态会被不知不觉诱入自己所害怕产生的不良情绪中无法摆脱,而想要努力保持的快乐情绪却不由自主地转瞬即逝。只有用佛教无常无我的正见如实观察烦恼性空,乃至明见自己心性,才能从根本上消除负面情绪,转烦恼为菩提。《西藏医心术》强调,破除一切烦恼、心病的根源我执,是最佳的治疗方法,体悟心的真性是最究竟的治疗。在纷乱紧张的生活中,若能澄彻思虑,静观自心,发觉那潜藏在内心底层的本心,你将会获得解脱和快乐,发现生活、世界无处不是美好。可以用精神分析与佛教修观结合的方法,先自由联想,把自己的念头、情绪写下来,然后分析我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想法、情绪,分析到底,就会发现念头后面丑恶的动机,都是因为一个我执。深入观察此所执自我的虚假不实,不好的念头、不良情绪便会从根本上消踪。

知足常乐:为佛陀的重要教导。《法句经泥洹品》谓无病最利。知足最富。《佛遗教经》佛言:

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隐之处。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不知足者,常为五欲所牵,为知足者之所怜悯。

生活的主要意义是快乐、幸福,而快乐、幸福在自心,与占有多少钱财、名位等身外之物并非成正比。研究证明,幸福感与财富的多少没有多大关系。财富多者多感到活得累,常为获得财富而辛劳,为保住财富而担忧,为遭偷盗、劫夺、绑架而害怕,或满足财富欲后更感空虚、痛苦,如有的大款感叹:我们穷得只剩下钱,正是虽富而贫;财富虽少,如许多劳动者,粗茶淡饭,而活得充实快乐。古来很多有精神品格的人,能安贫乐道,如颜回陋巷箪瓢,饭蔬食饮水而不改其乐,受到孔子的赞叹。古今佛教徒中,这种安贫乐道者甚多。

洪启嵩《以禅疗心》还列举了一些调节情绪、治疗心病的禅法,如:月轮观治疗绝望;无量悲心观治疗厌恶他人,先悲悯自己;用喜无量心观治疗寂寞;用通明禅治疗烦闷,想象随呼吸吐尽烦闷。

三、人际关系智商的培养

人际交往能力或人际关系智商的培养,是提高情商的另一重要方面,它是社会生存所必需,乃维持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社会、团体和他人,提供规范、关怀、温情、精神支撑,是个人生活和成长不可或缺的外缘,良好的人际关系给人以亲密感、信任感、依附感、安全感和实际帮助,能增强个人的自信自尊,提高个人的价值感。耶鲁大学、加州大学等研究发现:乐于助人、人际关系和谐者预期寿命显著延长;心怀恶意。损人利己、人际关系不融洽者死亡率比常人高1.5-2倍。

佛教教给人们许多交际之道,其重要原则有:

1、怀慈悲心、平等心、利益心广结善缘,助人为乐。

这是佛教处理人际关系之根本,《小品般若经大如品》教菩萨对一切众生应怀平等心、慈心、不异心、安隐心、不瞋心、不恼心、不戏弄心、父母心、兄弟心等十种心,与共语言交往。《大般若经》卷三二四说当于一切众生住平等心、起恭敬心、质直心、调柔心、利益心、安乐心、无碍心,起如父母、兄弟,如姊妹、如男女、如亲族心,起朋友心,起如亲教师、如轨范师、如弟子、如同学心,起如预流、一来、不还、阿罗汉、独觉心、菩萨摩诃萨心、如来心,起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心,起应救济、怜悯、覆护心,起毕竟空无所有、不可得心,起空、无相、无愿心,并以此等心应与其语言交往。

以慈悲心待人,给人以关怀、爱心、热心和同情,自然会具有亲和力,获得别人的好感;以平等心对待他人,不轻视骄慢势利,甚至将众生都看作未来之佛,高度尊重他人,也会获得他人的尊重。佛陀教导弟子应以积极主动的姿态以四摄法摄取众生,利益众生,广结善缘,帮助人排忧解难。《即兴自说居士经》佛偈言:

有苦有难者,当去多关照;人与人之间,相爱互友好。

《大宝积经》卷八五谓菩萨应于一切有情起利益安乐增上意乐常怀利益一切众生的意欲。若持守菩萨饶益有情戒,热情主动地作一切众生的挚友助伴,作众生不请之友,则更会受到众人的爱戴。一个慈悲心深厚,关心别人、热心助人为乐的人,走到哪里都会有众多的朋友、良好的人缘,诸事顺遂,并从此中吸取精神营养而活得充实、健康。郑石岩《精神体操》说:越能结善缘,便越能在生活与职场中成为一位佼佼者。

2、淡薄我执私心,多考虑他人。

人际交往的障碍,是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而不考虑他人。郑石岩《精神体操》、《过好每一天》说:自我中心过强,是导致人际关系差的根本原因,我执私心太重的人很难有好的人缘,此类人太介意自己,总是从自己的感受着眼看待别人,不了解别人的需要,容易错解别人的心意,因而造成冲突、敌意和孤立感,会对人际环境过于敏感,做出失度的反应,很难有知心朋友和好的人缘,自己也会因此而心境不佳。与人相交,须淡薄私心和我执,多考虑别人而少考虑自己。星云和尚教人:

尊重别人隐私,不可窥人秘密,不可揭人之短,不可搬弄是非。

与人相处,应他人老大,自己老二。你大我小,你有我无,你对我错,你好我坏。做人要厚道,随时给人留下转圜的余地。

若按佛法正道修行,善修无我观,与人交往时处处想到他人的利益,先人后己,乃至只考虑他人不顾自己的得失,则自然会人缘好。不关心别人、不愿为人服务办事的人不会有好的人缘。

3、谦恭有礼。

《小品般若经大如品》教菩萨对一切众生应行的十种心中,有谦下心。谦卑,是佛教和其他多种宗教所崇尚的美德,《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五教导菩萨应观诸众生是佛化身,观于自身实为愚夫;观诸有情作尊贵想,观于自身为童仆想。《法华经》中描述的常不轻菩萨,见一切人皆恭敬礼拜。现代弘一法师教人:

应看一切人皆是菩萨,唯我自己是凡夫。

要看自己是擦桌子的布。

佛教十分重视礼节,教人以欢喜的态度、温和的笑容和语言待人。《大宝积经》卷八五说菩萨应对一切众生应量而语故,含笑先言。《月灯三昧经》卷一说菩萨应面常怡悦、言辞和雅、恒先慰问、恭敬尊长。同经卷五偈云:

若于老少所,语言常含笑,发言先慰问,灭除己傲慢。

《瑜伽师地论》卷二五说见人应远离颦蹙,舒颜平视,常为爱语,这样的人性多摄受善法朋侣,是名贤善,这种贤善之人,必为人们所喜爱,必有许多好朋友,生活得愉快。同论卷八八说同道之间应互相关心礼敬,见面时行二种慰问:一问病苦,二问安乐。唐道一禅师《丛林要则》谓处众以谦恭为有礼,待客以诚实为供养。当代星云和尚教人:处人之法,应有和蔼之容、潜抑之气、恭敬之心、赞美之言。应常以最容易拿出的东西微笑,供养一切人。恭敬、赞美、包容,是待人处世的三部曲。达摩难陀法师《如何无忧无虑地生活》说:尊重别人的礼节和习俗,容许他人有与你意见不一致的权利,不强迫他人接受自己的信仰和生活方式。学会以温和有礼的态度来表达不赞同的意见。

与人相处,不能一味竞争,只想压倒、战胜别人,要尊重别人的自尊,该谦让时要谦让,谦让之让,是儒家所说君子应有的品性。郑石岩《禅心的效能训练》说:

人不要老是赢人,要留一些给别人赢;不要老想占上风,要给别人一些尊严。

只知竞争而不顾他人者即使赢了也难免失去人缘,造成障碍,只有虚怀若谷,自他兼顾,才能成为真正的赢家。

4、结交善友。

中国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英国谚语谓朋友比兄弟更亲。心理学家说,知心朋友之间的沟通类似心理治疗,增加自我了解和接纳,缓解压力。

佛教十分重视交友,佛陀多次教人以交友之道,十分强调亲近能引导、帮助人向于正道、正法的善知识(善友),《本事经》卷六佛言谓亲近有智人,速能殄众苦。《杂阿含》卷四第 86 经佛陀教在家人获得现法安乐的四大要点之第三善知识具足,即交结良师益友。《四分律》卷四一佛谓亲友之间应以七法相待:

难与能与,难作能作,难忍能忍,密事相语,不相发露,遭苦不舍,贫贱不轻。

《大善权经》佛言朋友之间相处之要有三:一者见有过失,转相谏晓;二者见有好事,深生随喜;三者在于苦厄,不相弃舍。郑石岩《过好每一天》说:交友须守信用,守时,不让人等候;不随便向朋友借钱或借钱借物不还;应主动破费而不平分费用。不应嫉妒朋友的成功,应分享其快乐。

另一方面,要远离恶友。《善生经》佛告青年善生:不与放逸、欺诳、凶险的恶人为伍,亲近恶友,有伺机欺骗等六失,令家中财产日日损减。饮酒、赌博、嫖娼、歌舞时之友,皆属恶友。恶友貌似亲密,或似畏伏,或似敬顺,或常进美言媚语,实则别有所图;或先予后夺,或与少望多,或为利故亲,若有危难,便会翻脸舍弃,乃至落井下石。《杂阿含》卷三五第 978 经佛陀教人如何区分善知识与诈现为善友相的恶知识,谓恶知识虽然口说恩爱语,似乎与己同一体,而从所作所为可以看出其心口不一,非真利益我者,真善知识则能指示我以正道,批评我的过错。《佛说孛经》中,佛说朋友有如花、如秤、如山、如地四种:

何谓如花?好时插头,萎时捐之,见富贵附,贫贱则弃,是花友也;

何谓如秤?物重头低,物轻则仰,有与则敬,无与则慢,是秤友也;

何谓如山?譬如金山,鸟兽集之,毛羽蒙光,贵能荣人,富乐同欢,是山友也;

何谓如地?百谷财宝,一切仰之,施统养护,恩厚不薄,是地友也。

应善于识人,认得花友、秤友,多交山友、地友。

大乘要求菩萨主动地作一切众生的不请之友,《瑜伽师地论》卷四四说菩萨对一切众生应若识、不识,一切等心,为友为朋,无怨无隙,要为没有依怙者随力随能作其依怙。

结交朋友,须向朋友展现、暴露自己,互相信任,讲真话,吐实情,才能互为知己,互为知己才能成为好友。坦率地向朋友诉说自己的烦恼忧愁,能获得朋友的帮助,起到很好的疏解、治疗作用,能加深友情,融洽人际关系,心理学家称之为自我暴露疗法。星云和尚教人:

对朋友,应不念旧恶;对自己,要不忘初心。

交好朋友的处方:好心一片,爱语三句,忍耐一时,慈悲全用,布施五钱,信用始终,感谢万分,体谅一点,恭敬十成,方便不拘多少。

5、培养说话的技巧,避免言语伤人

人际交往中,语言极其重要,应避免恶言伤人。《法句经》佛言:

夫士之生,斧在口中,所以斩身,只因恶言。

常作爱语,是四摄法之一。《瑜伽师地论》卷四三说行爱语的菩萨见人时,应含笑问候,问其安祥、健康、顺利与否,赞叹其成功幸福而表示庆悦,要尽量说对他有实际利益的有意义的胜益语。虽然交情甚密,也不应共谈对双方不利的言论。若有因缘须现谈谑,称理而为,戏谑、开玩笑可以,但玩笑应该开得合理,有分寸。宋慈受怀深禅师偈云:

莫说他人短与长,说来说去自遭殃。

若能闭口深藏舌,便是修行第一方。

不要轻信和传播不利于他人的闲话,天如惟则禅师偈说:世人爱听人言语,言语从来赚杀人。星云《人间佛教的戒定慧》教人:好话是供养,赞美出妙香。说话要多说请、谢谢、对不起;应不说是非,不传播是非,不计较是非,不称己善,不宣人过。

郑石岩《心灵体操》、《过好每一天》、《禅心的效能训练》说:要说真心话和有把握的真话,要说事理而不是品评别人的是非,心里激动失衡时不讲话,不用训斥和乞怜的方式与人讲话,说话要掌握时机。谈吐要中肯,具有幽默感,不偏激,不自卑,常以我的看法大概是这样的开头。话不必太多,要说得有分寸。尽量考虑别人的会客时间,不漫无边际地滔滔不绝,若非经过慎重考虑不轻易答应别人的请求,一旦答应就一定要做到。话多必失,人多的场合少说话。把未出口的不改成这需要时间、我尽力、当我决定后,会给你打电话等。与人谈话注意技巧,多听、多问、少说,多谈事少谈人,多赞美少批评。即便别人口出不逊,也不要恶言相向,不揭短,不讽刺,不伤害对方的信仰。不可不加考虑随意大放厥词,不可对别人进行抨击;不可不顾他人颜面,拿其缺点开玩笑或当面揶揄嘲讽。

6、批评他人须善巧。

对有过错者进行善意的批评管教,是菩萨饶益有情戒中重要的内容,但批评别人要注意场合和方式,尽量让别人容易接受。《杂阿含》卷十八第496经佛言,比丘具备实(所批评者实而非虚)、时(在合宜的时间)、饶益、柔软、慈心五法,可检举、批评别人的过错。《大宝积经》卷八五说不以慈心,不举他过,于自作罪深见过故,于他作罪无瞋而诲故。批评必须是善意的,出于爱护对方的立场,言辞要柔和关切。《瑜伽师地论》卷四十说菩萨批评、教育、处罚犯错误者,应内怀亲昵利益安乐增上意乐深怀着利益对方的好心,为欲令其出不善处,安置善处,态度要亲切犹如亲人。星云《人间佛教的戒定慧》教人责己要严,待人要宽,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

当要责备人的时候,先要检讨自己,又:

责备的话要带抚慰,批评的话要带赞扬,训诫的话要带推崇,命令的话要带尊重。

《如何无忧无虑地过生活》中说:要避免在公众场合批评、责骂别人,要以友善的态度指出他的错误,避免刻薄的字眼和愤怒。当别人批评指责你时,你不应该发脾气和表现出不快乐的面孔。

7、随他心而转。

与人交往,应善于体察他人心意,顺其所好,忌以私己之心度人之腹。《瑜伽师地论》卷四十说菩萨应随他心而转善于掌握对方心情而采取合适的方法态度:他人有喜事时应主动表示庆慰,别人盛怒时不要称赞或毁咨他,不故意触恼他人,不耻笑轻慢人而令彼羞愧,即便胜过他也不显示对方的失败,即便对方尊敬自己也要保持谦下;不毁人所爱也不赞人所不爱;于诸有情非不亲近、非极亲近、亦不非时而相亲近,非情交者,不吐实诚,不屡希望,知量而受;答应别人的事必须落实,然诺必重。《过好每一天》说,要多了解别人,为他着想,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协助,维护其自尊,随时给人以方便和欢喜。他人有解不开的心结时,要善巧劝解,劝解别人的同时,实际上也在劝解自己,别人未必开解,劝解者自己的心情却会有意外的提升,体会到舒畅、快感。赞美别人的优点,犹如洒香水,自己也会变得芳香。

8、避免别人嫉妒。

嫉妒是破坏人际和谐的腐蚀剂,做人须不嫉妒别人,也要提防被别人嫉妒,尽量避免别人嫉妒自己。佛教导证得阿罗汉果的圣者应修一种无诤行,主动避免干扰世人及使世人嫉妒自己。《大毗婆沙论》卷一七九说有净威仪路、应时语默、善量去住、分别应受不应受、观察补特伽罗五种无诤行,无论语默动静,一切行动皆尽量不干扰世人,如乞食时:

假使一切有情因见我故起烦恼者,我即往一无有情处,断食而死,终不令他因我起结。

无诤行修习纯熟,进入无诤三昧,则自有一种精神力量能避免斗诤嫉妒。与嫉妒者相处,应妥协退让,以爱化恨,解除误会,鼓励帮助。不因他人的嫉妒而不快,被别人嫉妒,说明自己卓越;嫉妒别人,则说明自己无能。星云和尚教人:

受嫉恨时以慈对待,有毁谤时感念其德。

郑石岩《过好每一天》说,赞美别人是避免嫉妒的妙方,多一分欣赏称赞就少一分争执嫉妒。

9、沟通、宽容、合作

人际之间,需要多沟通,才能消除误会,互相了解。星云和尚教人:人际交往要做到四互:互通、互助、互赞、互敬。郑石岩《过好每一天》说:不应自我包藏严密不向别人吐露心声,应多与别人聊天,对意见不同者及有隙者不能怀有敌意而不愿沟通。对别人应多宽容而少苛责。《生命的重建》说:万一同事中有人与你不和,你要用爱心去祝福他。耕云《幸福之道》说学佛人应见人一善,忘其百非,普天下无我不能原谅的人。达摩难陀法师《如何无忧无虑地生活》说:避免争吵,对别人的侮辱,学会以冷静的态度,以反讽回报。星云和尚说得好:

世间本来就是一半一半的,对于别人恶意的指责,有时要放下看破,凡事不要求十全十美,佛也要受魔王干扰,何况我们是凡夫。被误会曲解、毁谤,也算是一种消灾吧!

在集体、社团中,要学会与人合作,为共同的事业而齐心协力。宋简堂行机禅师说:

修身治心,则与人共其道;兴事立业,则与人共其功;道成功者,则与人共其名。

要有集体主义精神,如净慧法师所教导:将自我融入大众。星云和尚教人:功成不居,光荣成就归于大众。

四、提高逆商,安度人生难关

人生的道路多非平坦,有时难免会遇到难以越过的关隘。古人云:人生逆境常十之八九。生活中的各种突变和挫折,以丧偶、离婚、牢狱之灾、突然失业、直系亲属的死亡等,对人的精神打击最大。

当遇到挫折厄难时,一般会出现心理危机,不由自主地陷入悲痛、绝望、灰心、沮丧、失意、痛苦、焦虑、紧张不安的负面情绪旋涡中。精神打击通常会影响身体,缩短寿命。

学会自我调节,闯过心理难关,是做人必须掌握的智慧和技术。当代心理学称人面对逆境时的反应方式或摆脱困境和挫折的能力为逆境商数,简称逆商(AQ)。大量研究发现,事业的成败、人生的成就,不仅取决于智商、情商,与逆商也有很大关系。提高应付突变的能力,培养适度耐压力,从危机中寻找机遇,从挫折中吸取经验教训,是衡量一个人心理成熟度的主要标准。

佛经中多处说,面临任何挫折,都要保持自心的宁静,犹如坚石、大山,不为风雨所动摇。大乘菩萨行六度中的忍度和精进度,更要求菩萨以无所得的般若智慧为导,忍耐、承受挫折、失败和痛苦,面对挫折厄难毫不动心。《萨迦格言》曰:

聪明人即使受到挫折,也会更加机智顽强。

当兽王饥饿的时候,能迅速撕裂大象的脑袋。

佛教把挫折和厄难称为魔障,降魔,是成道的必由之径。《华严经》卷五四说菩萨应以魔宫殿为园林,降伏魔众。古人有十大碍行,教人在逆境中修行,磨练自心,有云:

处世不求无难,以患难为解脱;

究心不求无障,以障碍为逍遥;

立行不求无魔,以群魔为法侣;

谋事不求易成,以事难为安乐;

于人不求顺适,以逆人为园林;

被抑不求申明,以受抑为行门。

藕益《十大碍行跋》谓佛祖圣贤未有不以逆境为大炉鞲者,佛四圣谛,苦谛居初,又称八苦为八师。美玉不琢不成器,顽金不锻不致精,钟不击不鸣,刀不磨不利。岂有天生弥勒、自然释迦!欲为圣贤佛祖,必受恶骂如饮甘露,遇横逆如获至宝,若稍存喜顺逆恶之情,安能如松柏之亭亭霜雪间!《心灵幽径冥想的自我疗法》说,不可避免的困难,会成为觉醒及加深智慧、耐心、平衡、悲悯的根源。困难和弱点常引导我们到最需要学习的事情上。处在最大困境中时,新事物往往会出现。在最脆弱之处,最易觉醒到生命的神秘。应如藏密所说,与困难同行有意识地去经历不愿面对的痛苦、悲伤、挣扎:

当我们明白我们所受的痛苦只是所有生灵分享的更大痛苦的一部分时,心灵的力量就产生了。

当代佛教心理学家教人对待挫折和危机的招数有:

1、为突然的变故和挫折留出充分的心理回旋余地。平时应有最坏打算的心理准备,有临急应对的方案,危机到来时便不会手忙脚乱。

2、坦然接受。认识到某些让人失望、不愉快的事情难以改变时,应坦然接受,变痛苦为品尝的体验,避免没用的苦思冥想和忧郁愤懑,以节省心理能量。学会适应不可避免的事实,英国谚语云:不要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与其让无可挽回的事实破坏我们的情绪,还不如对其坦然接受。

3、努力保持良好情绪。须知挫折、厄难、不幸有定业所感、人力难以改变者,而自己的心情、情绪却可以自作主宰。诗云:芭蕉叶上无愁雨,只是听时人断肠。人言:生活像镜子,你哭它也哭,你笑它也笑。事情本来就不幸,不应再加上不良情绪来折磨自己,不要把自己封闭在有害情绪的包围圈里,白受痛苦忧伤的煎熬。圣严法师教人应怀着山不转路转,路不转人转,人不转心转的观念看待挫折失败。林清玄《菩提人生》说:

你以什么样的目光看世界,世界就以什么样的目光看待你。人世间的许多事,往往是因自己的心态而改变的。人有时只要改变一下自己,便会有很多快乐和兴趣。当无法改变环境时,不妨改变一下自己,便会拥有另一番风景。

4、积极迎战。认真分析挫折的原因,找准消除它的突破口,争取在自己现有的条件下能抓住机会妥善处理好问题。唤醒曾经成功的经历,运用迁移原理(成功经验可被复制、迁移)进行类比,达到认同,提高自信。吸收环境中激发生命活力的因素,化为战胜挫折的助缘。应感谢挫折,它如一贴清醒剂,在我们出现偏差或脱离实际之时向我们亮出红牌警告,促使我们调整人生坐标;它犹如加压泵,促使我们调集全部力量去奋斗,走向成功。应将失败看得与成功一样有价值,当我们从挫折失落中学会理解自身价值时,预示着它已经被转换,可贵之物的失去,会带来新的可贵之物。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俗话说: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5、观一切无常,洞察苦、负面情绪本空,契入无我,便不会对事情作感情评价。

6、用自他交换法,发愿为别人代受痛苦,祝福他人幸福。

7、用无住为诀,尽快忘记挫折与失败,往前看而不往后看,提高取得成功的自信。如:我虽然失恋了,但我还会得到更好的爱情,我的生命将会更有意义。心理学家教人:将此类语言加以夸张,大声反复地说出来,进行自我责问,可以消除失败感,增强自信心。

8、将困难包容于禅修中。佛经中说,若见毒树,有砍倒、给予慈悲、用毒果制药三种态度,第三为上,应以智慧代替争战,化困境为财富。《心灵幽径冥想的自我疗法》介绍了一种度过困境的禅思:静坐,让自己平静而乐于接纳,想一个困难,注意它如何影响身体、心灵、心智,小心去感觉它,问自己:我如何处理它?如何被自己的反应所伤?何种困难无法解决,它能教导我什么?其中隐藏着什么宝藏?注意倾听答案。念世间充满佛,感觉他的教诲,感谢他。

对受挫折者进行心理辅导和治疗,是心理学家的重要工作。佛教以教人安度挫折磨难、医治受挫者为己任,佛陀及其弟子曾多次进行对受挫者的心理辅导和心理治疗。《增一阿含经》卷二四载,波罗奈国文荼王因宠爱的第一夫人死亡,极怀愁恼,不食不饮,不治王法,不理王事,那罗陀尊者劝解说,佛说世间有不死亡等五法最不可得,非忧愁便可以转变,忧恼只会使外敌得便。当思惟:

我今所失,非独一己,余人亦有此法,设我于中起愁忧者,此非其宜。或能使亲族起愁忧,怨家欢喜,食不消化,即当成病,身体烦热,由此缘本便致命终。

如此思惟,是名去忧畏之刺、便脱生老病死、无复灾患苦恼之法。国王如说思惟,所有愁苦今日永除。

五、无常、无住与心理应变

地球村的出现和科技的飞速进展,带来整个社会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急剧变革,知识正按几何级数增长,25 年将增长 4 倍。知识爆炸,信息超载,使人目不暇接。竞争越来越激烈,社会角色转换的机会不断增多,有最大减震器之称的家庭,也免不了变化的冲击。具有高度输入、极其新奇、不可预测等特点的感觉大爆炸、感觉轰炸,不断向每个人发动袭击。如此种种,使人类的心理面临前所未有强烈震撼。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称未来的冲击是一种由变化引起的真实心理疾病。其《未来的冲击》一书中说:

变化正以铺天盖地之势向我们头上袭来,而大部分人却荒唐地还没有作出应变的准备。

社会剧变时期,需要有冒险性、忍耐性、别择性,才能与时俱进。如何适应飞速发展变化的社会而调整自己的心理,成为一个重大课题。若调节不当,被迫超出自己的适应能力时,则可能出现多种心理问题,或逃避遁世。

宗教,尤其高扬出世间旗帜的佛教,历来被遁世逃世者们作为避风港和世外桃源,然而各个宗教包括佛教,作为这个人间的一种存在物,也无不受到时代潮流的冲击,也面临应时契机而改革发展的问题。历来以超凡脱俗、内心宁静为价值取向的佛教徒,所承受的时代巨变的压力与信仰之间的冲突,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剧烈。

佛法的无常观,为当代人尤其是当代佛教徒,提供了提高心理应变能力的智慧。诸行无常,乃佛陀三法印之第一印,一切绝对无常,一切皆在发展变化,不会永远停滞不动,本是世间的真相,如《维摩经弟子品》所言:

一切法生灭不住,如幻、如电,诸法不相待,乃至一念不住。

从消极的态度去看问题,无常可以使人悲哀、无奈,从积极的态度顺应本来无常的现实,则可以促使人积极应变,或者以不变应万变,在外界的急遽变化中保持内心的宁静。因为一切本来无常,本来不住,故我人应时时如实观察无常,不应依据自己的主观意愿,把无常的事实有常化,让自心住着于过去、现在、未来的暂时稳定相而不能与时俱进。一切守旧、保守、墨守陈规,不能与时俱进的思想,都是因为将本来无常者主观地有常化,在本来不住的世界求住。佛经中将误认无常的世间为常列为四颠倒见之一。

从积极的角度看,无常虽然本质是苦,但对如实认识无常者来说,又是一件好事。有无常才有变化,才有发展,才有由凡而圣的可能。一行禅师说无常是解脱的一个工具,没有无常,一切都将成为不可能;有了无常,每一扇门都为变化敞开着。星云和尚《无常的真理》说得好:

无常不是完全消极的,本来没有的,因为无常,也可以改变一切现象。我贫穷,因缘际会,我发财了:我愚笨,我勤劳苦读,一变而成聪明的了。吾人要当体悟无常,在无常里找寻自己的未来:未做完的事情要赶快做好,免得无常到来,未萌其志,未尽其愿;如果你要做的事,赶快积极去完成,因为你不积极完成,不知随时无常一到,所谓终身遗憾啊!

无常,真是美妙啊!所谓坏的不去,好的不来。无常的损坏是痛苦的、是凄惨的;但无常的新生,也是喜悦、庆贺的。

以无常观如实观察一切,使人能超然于无常,以佛经中及惠能大师所示无住的技巧调节自心,时时主动应变,不执着于过时的陈旧观念,不为旧的坏灭而悲伤,不做旧世界的殉葬品,而为新生事物庆幸,永远与时俱进。

六、佛教与个人成长

个人成长,是当代成长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成长心理学认为发展贯彻于人一生的整个心理过程,人一生的心理发展,是一个多头绪、多层次、多方向综合地、辨证地、不断进行新陈代谢的进程。应把握各个人生时期心理发展的规律,有效地控制影响人心理发展的环境因素,使个体心理健康发展,潜能得以充分开发。佛教对个人成长,也有不少说法。

关于人生的心理发展阶段,有多种划分法。如埃里克森分为婴儿期、童年期、学前期、学龄期、青春期、成年早期、成年期、老年期八个阶段,布尔分为六个阶段,超个人心理学分为三大阶段九个水平。佛书中早有对人生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如《增一阿含经》卷四三佛言,此阎浮提人极寿百岁,分十个阶段,每段十年。《瑜伽师地论》卷二分人生为处胎、出生、婴孩、童子、少年、中年、老年、耄熟八位,与现代的一般人生阶段划分大略相同。这里分处胎、儿童、青少年、中年、老年五期,略述佛教在各时期的成长观。

1、处胎期。

成长发展的起跑线,应该从胎孕期开始,古人早就注意施行胎教,据贾谊《新书胎教》,公元前 11 世纪周妃后妊成王时,就行胎教,母亲很注意行为和调节心理,立而不跛,坐而不差,笑而不泄,独处不倨,虽怒不骂。《千金方养胎》对胎教之道有更为明晰的述说。

按大乘唯识学,胎中虽然未必有眼鼻舌三识、明显的意识和记忆,但有耳、身二识,其所接受的信息会贮藏于阿赖耶识中,对人出胎后性格的形成会起一定作用。《佛说五王经》等说胎儿从第六周开始有感觉,生物学家说胎儿大约在 20 周或满 5 个月时具有了听觉。《瑜伽师地论》卷二说,孕妇不注意避免有损健康的诸因素,如多食灰盐等、多近暖热寒冷、好热食热饮、纵欲、多跳远奔跑等剧烈运动,会使胎儿头发、皮肤乃至肢体不正常。

深受本土传统文化影响的中国佛教,对胎教十分重视,并以佛教的观点作了发挥。如晚近印光法师教导在家弟子说:

母教第一是胎教,胎教乃教子禀质之初。凡女人受孕之后,务必居心动念行事,唯诚唯谨,一举一动,不失于正。尤宜永断腥荤,日常念佛,令胎儿禀受母之正气,则其生时,必安乐无苦。所生儿女,必相貌端正严,性情慈善,天资聪明。

从受孕后,其形容必须端庄诚静,其语言必须忠厚和平,其行事必须孝友恭顺。行住坐卧,常念观音圣号。果能如此谨身口意,虔念观音,俾胎儿禀此淳善正气,则其生也,定非凡品。

对照组研究表明,经过胎教的婴儿,语言能力发展明显快于未经胎教者,智力超常者的比例也要高得多。音乐为最佳的胎教方式,胎孕期间常听轻柔优美音乐的儿童,大部分具有音乐和舞蹈才能。播放佛教音乐、念佛声等,应该有益于胎儿,对胎儿产生佛教信仰,养成恬淡、宁静、慈悲的个性,当有特别的作用。上海女居士褚美晔怀孕期间以念佛机为胎教,婴儿出生后仍然让其常听念佛机的念佛声,当将要哭闹时,一开念佛机,婴儿即转哭为笑。

现代胎教一般分三期:早期(美丽期)母亲通过经常想象双亲的理想容貌或理想中的美貌,塑造胎儿的美好仪容。常想象、观瞻相貌圆满的佛菩萨像,或修密法本尊法观想慈祥的本尊,对塑造胎儿美貌当有良好作用。中期(聪明期)母亲多看有益的书籍,多欣赏优美的图画,听好的音乐。有胎教仪贴在孕妇腹部向胎儿讲话,播放音乐给胎儿听。母亲多看佛书,欣赏佛画,听佛教音乐,并播放佛教音乐给胎儿听,当有益于胎儿的聪明和心理健康。胎教音乐应离肚皮 2 厘米左右,音频 2000 赫兹以下,噪音不超过 85 分贝。若音频过高成为噪声,可能导致婴儿耳聋。第三期(健康期)孕妇须注意营养,保持精神愉快,情绪饱满,以使胎儿身心健康。孩子出生后 15 分钟内脐带未剪断时,让孩子趴在母亲身上,接受母亲的爱抚,传达祝愿的信息,称15 分钟效应。胎教不单指外观、饮食、运动等方面的调理,精神上充实,心理平衡健全,避免情绪的大幅度转折,保持平稳、愉快的心情,是做一个称职母亲的先决条件。当代西方有专门进行胎教的胎儿学校。

2、童年期。

略当于《增一阿含经》卷四三佛言第一个十年,其基本特点是初十幼小,无所识知,成长全靠家庭、学校教育。心理学家强调:童年时期的成长对人一生的心理特质和性格等,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儿童期形成的自我,奠定人一生整个自我的基石,儿童的早期教育为一场人的革命。童年期心理创伤尤其缺乏关爱导致的精神心理疾病,成人后很难治愈。

佛教以对童年子女的教育为做父母者应尽的责任,教导父母应慈爱子女并善于教育,《长阿含善生经》佛言:父母应敬事(尊重)其子,慈爱入骨彻髓,随时供给所需,不令为恶而指示善道。民国印光法师强调家庭教育为推行道德教育、救世治乱的根本,当以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为本,从小教以敦伦尽分之道、因果报应之理,教以忠恕仁慈、戒杀放生。他《示殷德增母子法语》曰:

凡教子女,必在于孩提之时,先须使知因果报应之说,则一切悖恶行为,自有所畏而不敢为。讲因果之书,莫善于《感应篇》及《阴骘文》,此二书,能为之常常讲说,自有莫大之利益。盖童蒙天性未漓,善言易入,幼而习焉,久则成性,及既长而不可改也。正本清源,端在于此。

强调教子为治国平天下之本,而教女为尤要者,因为母亲对子女以慈摄之,影响极大,人的性情取资于其母者最多,居胎时禀受母之气,幼时习母之仪,有如熔金铸器之模,故教女比教子更为重要。家庭教育成功的关键,在于母教,母教乃是贤才蔚起、天下太平之根本。又说佛教徒应教幼儿念佛菩萨:

小儿甫能言,即教以念南无阿弥陀佛及南无观世音菩萨名号,即令宿世少栽培,承此善力,必能祸消于未萌,福臻于不知。而关煞病苦等险难可以无虑矣。

家长

End

中日佛教交流史研究

◎ 江 静杨曾文先生在佛教思想及中国佛教研究领域的代表作,以时间线为轴,基于相应的研究成果,将杨先生对日本佛教及中日佛教交流史的研究整理分为四个时间段,分别对应萌芽、开花、结果和圆熟时期。1.萌芽期(

世人对佛教常见的四种误解

神佛不分  中华文化兼容并蓄,对于劝善的宗教皆能广为接纳。流传至今,凡持香礼拜者皆误以为佛教,实则诸多民间信仰之神祗,如城隍爷、土地公、三太子、妈祖皆被门外汉披上佛教外衣,不知神佛二者,其本质、愿力迥

中国佛教第一僧 朱士行

◎无 碍汉、魏时代,官方是不准汉人出家的。当时佛教如同黄老学说一样,只是在社会上层和知识分子中流传和崇信。沙门不入王者,没有出家受戒的僧人,就连伊存、景卢等,也仅是居士、信徒而已。直到西晋后赵石虎时代

近代马来佛教的特点

近代马来西亚佛教由于来自于亚洲各地的不同族群,受各母亲国的文化影响,故带有不同的地方文化特征,其表现如下:一、从民俗走向正信。早期移民马来西亚的各国人士都是来自于下层的劳工,又初到外乡,在感情与记忆

佛教心理学的智慧

有学者曾预言,21世纪将是心理学的世纪。心理学家们研究心理现象,揭示心理规律,医治心理疾病,在当代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令人惊叹的是,已有2500多年悠久历史的佛教,拥有大量关于心理的理论,佛

佛教名胜与文化传播

◎湖 江 中国与东盟国家拥有许多佛教名胜,它们与一般自然和人文景观不同之处在于,被赋予了神圣性。所以佛教旅游除了观光、娱乐之外,往往都带有朝圣的性质。段玉明指出,自然环境由于佛教元素的介入被纳入了佛教

佛教故事两则

阿难说:佛陀在舍卫国,祗(音齐)树给(音几)孤独园的时候,罗睺罗和他的老师(和尚)舍利弗,有一天的清晨,风和日丽,他们身上穿整齐了出家人的法服,一手拿着锡杖,一手持钵,师徒二人,一前一后,安祥徐步,慢

新时代下中国佛教慈善的特点

明生法师慈善是学佛的根本,要成为佛教徒生命的全部  作为中国佛教协会慈善委员会的主任,我有责任跟大家讲清楚我们为什么要做慈善。我觉得做慈善工作是我们佛教徒学佛的根本,因为我们的目的是在利生,也就是说弘

读李叔同《断食日记》——珍贵的佛教断食经验

佛家有断食之说,道教有辟谷之术。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一载:目连问耆婆曰:弟子有病,当云何治?耆婆答曰:唯以断食为本。断食时无须太多能量消化食物,大脑会变得极度清晰,若以适当方法引导这些能量,将可提升心智

佛教和气四瑞的故事

佛教里流传着一则和气四瑞的故事。很久很久以前,在一片茂密的森林里,住着一只羊角鸟、一只山兔、一只猴子,还有一头大象。他们和睦相处,从不吵架,在一起快乐地生活着。有一天,大家讨论道:我们之中谁最年长呢?

明清民国时期的佛教雕塑

◎ 赖永海明清工艺造像主要是继承宋代城市工艺的传统。明代的工艺造像包括玉石雕刻、牙雕、木雕、竹雕、雕漆等工艺。明清民国工艺造像有一定的延续性,故本小节内容叙述上顾及时代。自明代中期起,江南嘉定、金陵成

藏传佛教的文物宝库

◎ 王家鹏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收藏文物一百多万件,其中与西藏有关的文物就有几万件,是中国内地保存最完好、最丰富的西藏文物宝库。由于皇宫的特殊地位,文物的特殊来源,使

佛教徒的生活礼仪

◎ 星 云在佛门中,语默动静安详,一切合宜合法,就是礼仪。僧团讲究三千威仪,八万细行,用意在培养一个人出众的威仪。昔日马胜比丘以威仪度化舍利弗,成为千古的佳话。因此,树立良好的形象,不但是做人的基本条

佛教正能量

◎ 中 观每个人身上都是带有能量的,而只有健康、积极、乐观的人才带有正能量,和这样的人交往能将正能量传递给你,让你觉得活着是一件很值得、很舒服、很有趣的事情。而人的意念力来自人类自身,来自于人体的能量

《世界佛教通史》

◎ 欣 闻《世界佛教通史》是201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的图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魏道儒研究员主编、国内外20多位老中青年佛教研究学者参与撰写,全书历时8年完成,共800多万字,论述了佛教

佛教以孝为本论

孝之为道,其大无外。经天纬地,范圣型贤。先王修之以成至德,如来乘之以证觉道。故儒之孝经云,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佛之戒经云,孝顺父母师僧三宝,孝顺至道之法,孝名为戒,亦名制止。是世出世

浅谈佛教中的菩萨

菩萨这个称呼在民间扎根很深,他们慈悲为怀,救苦救难,所以在人们的心目中非常伟大,尤其观世音菩萨更是家喻户晓,普闻十方。可遗憾的是,由于人们不懂佛法,对菩萨并未真正了解。首先,菩萨到底在哪里?一般人都

南怀瑾:浅谈佛教《盂兰盆经》中的孝道思想

当今孝的观念和内容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发生了显著的交化,以传统儒家思想为基础的孝道思想在应对这种社会变化的时候,往往显得力不从心。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考虑佛教中孝道思想在当代社会中的积极影响和价值。《盂

李炳南:佛教有何原因要分宗派?自古以来有分几宗派?

问:佛教有何原因要分宗派?自古以来有分几宗派?(庄庆贤)答:佛法无量,门类繁多,如天有日月风云,似地有山海草木。人无绝世之资,何能遍学遍通,必不得已,故有择类专一之举,如世学之设专科然,于是而宗派出焉

他们,从权贵富豪到伟大的佛教徒

嘎玛仁波切导语:综观佛教历史,从伟大的释迦牟尼佛开始,无数的尊者和大成就者们,在进入佛门前非权即贵,拥有无上的王权和财富。如果世人渴求的一切,能带来究竟的快乐,这些皇亲贵族们根本无需追随佛法,唯有佛法

僧伽——早期的佛教

◎ 于淩波佛陀初转法轮, 五侍者皈依,成为最初的五名比丘,据佛经上说至此三宝齐备,佛教由此诞生。三宝者,佛、法、僧。佛、是释迦牟尼佛陀; 法、是四圣谛; 僧、是五比丘。不过,由五名比丘到初具僧伽规模,

海上丝绸之路与佛教

中国佛教与海上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议是我们初次召开的专题会议,可以说现有的研究做的初步工作,今后将会越来越丰富。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基本上还是处在介绍阶段,谈不上深入的研究。海上丝绸之路与佛教,其实放

龟兹佛教的转折

公元四世纪末至六世纪中叶,龟兹佛教又进入一个转折时期,小乘佛教再次迅速抬头,大乘佛教则呈现衰弱的状况,并逐渐形成以龟兹为中心的小乘说一切有部,最终形成小乘佛教占据统治地位的局面。 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

李炳南:研究佛教应从何著手?

问:研究佛教应从何著手?做一个佛徒要具何种条件?要办哪些手续?及遵守哪些戒律。(白云樵)答:初机看书,不宜先研经典,因其理深难解也,而文言与白话,尚是其次。请先在港物色佛法导论学佛浅说三种合编二书读之

李炳南:佛教徒应不应尊敬神?

问:佛教徒应不应尊敬神?(妈祖、关帝、仙公等)(詹养)答:众生平等,皆是过去眷属,未来诸佛,当该一律恭敬,此常不轻菩萨之行也。但恭敬与信奉,大有区别,万不可混为一谈。如对本国元首,自应披胆沥肝,拥护奉

李炳南:佛教和其他宗教有何不同之特色?

问:佛教和其他宗教有何不同之特色?(胡美月)答:在因地讲,他教重信受服从,佛教则重信解觉悟。在果地讲,他教不断生死轮回,佛教独能得到不生不灭。在崇拜讲,他教推重天帝最尊,尝罚由之,佛教则视天帝为凡夫,

李炳南:佛教对于孝道如何解释?

问:佛教对于孝道如何解释?具有何义?是不是如崇国公曰: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萧国雄)答:祭丰养薄之语,乃哀追之意,非教人养不必丰,祭必须薄也,岂可以此而问佛家之孝。佛之教孝,曾云一肩荷父,一肩荷母,

李炳南:你每天没有一定的功课就是挂名的佛教徒

你每天如果没有一定的功课,就是挂名的佛教徒。净土行者,每天务必要有一定的功课,每天念佛或一千或三千,或一万或十万,皆不拘束,以决定不缺为准。净宗九祖蕅益大师曾说:「直下念去,或昼夜十万、或五万、三万,

杜甫与佛教的因缘

杜甫与佛教的因缘◎许美中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原籍湖北襄阳,迁居河南巩县。杜甫早年研习儒学,二十岁时开始漫游吴越齐赵,过了十年左右裘怀清狂的生活。三十五岁以后到长安求官,不第。后两次献赋,

谭嗣同与佛教

谭嗣同与佛教◎曾琦云谭嗣同(1865-1898)是清末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湖南浏阳人,巡抚谭继询之子。他在浏阳创立学社,1896年入南京候补知府,著《仁学》。1897年,帮助湖南巡抚陈宝箴、按察使黄遵

佛教中谦卑

谦卑谦卑,即谦虚﹐不自高自大之意。中国人有一股祖先传下来的骨子里的谦卑。学会谦卑,你会轻松,可以更好的经营自己的人生。谦卑的基本概念谦卑,就是甘愿让对方处在重要的位置,让自己处在次要的位置。易经谦卦说

佛教生死观

佛教生死观◎ 黄 敏一休禅师自幼就很聪明。他的老师有一只非常宝贵的茶杯,是一件稀世之宝。一天,他无意中将它打破了,内心感到非常害怕。就在这时候,他听到了老师的脚步声,便连忙把打破的茶杯藏在背后。当老师

佛教故事:五百只大雁得闻佛法,死后转生天界享福

那时候佛住在波罗奈国,在旷野中为天人等四众弟子演说微妙法义。当时空中有五百只大雁,听到佛说法的殊胜梵音,心里非常欢喜,在天空中盘旋飞翔,不忍远离,很快他们又想飞到世尊那边,刚好有猎人张开罗网在狩猎,五

佛教治疗失眠的方法

◎ 德 祥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好的睡眠是对人体的定期修复,也是对人体的不断充电,对恢复体力、增强智力、保证健康都十分重要。可以说,适当的睡眠是对生命最佳的保养。 现在有很多人由于

略谈佛教在当今社会中的责任与使命

历史选择了佛教当今社会,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但同时,人类的精神领域却面临着重重困境。面对着无穷的竞争压力、面对着毫无节制的物欲渴求,面对着种种情感矛盾的迷茫与失落,痛苦、烦恼甚

佛教寺院为何要做早晚功课

在寺院里,全寺僧众每天朝暮都要在大雄宝殿内集体诵经,成为佛教寺院定时念持经咒、礼拜三宝和梵呗歌赞的佛事,在念诵的准则当中冀获功德。由于在课诵朝暮进行,所以称为朝暮课诵或早晚功课。诵经的方式从《金刚顶瑜

明末的居士佛教

◎ 圣 严佛教在中国,自从宋室南迁(西元一一二七年)之后,渐渐式微,尤其经元朝蒙古族的统治(西元一二八○─一三六七年),明朝开国君主朱元璋,虽曾做过沙弥,并未把佛教特别重视,以致到了西元一四二五至一五

佛教的作用可以坦然面对痛苦与死亡

索达吉堪布很遗憾的是,许多人并不了解佛教的教义。尤其在汉地,经常有人打着佛教的旗号,算命打卦、欺骗民众,做各种不如法的行为,误导无数人以为这就是佛教。其实,佛教的精神,在汉文《大藏经》中完好无损地保存

佛教的修持方法

是的,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如果仅仅信仰佛教而不作佛教生活的实践,那只算是种了一些将来成佛的善根种子,但却很难得到即生的利益。佛教的修持,即是佛教生活的实践。最主要的有四大项目,那就是:信、戒、定、

汉魏两晋佛教传播路线

◎于卫青 陈 寒公元前后至五世纪时,为佛教初传入华时期。从学界基本认可的西汉元寿元年(公元前2)伊存授经到东晋灭亡(公元420)的四百多年之间。除了东汉政权的统治外,中国社会基本上都处在政治分裂、社会

正确称呼佛教出家人

所谓佛法于恭敬中求,身为一个在家居士,乃至出家人,对于出家师父的称呼方式,皆有佛门中的规矩。因此身为佛弟子,都应该知晓对出家师父适当而得体的称呼法,方能彰显内心的恭敬,从而得到佛法的利益。一般我们称呼

佛教疗养之法

文:圆瑛吾人铸形父母,寄迹乾坤,随业受身,依因感果,是身不实,四大假合所成。有病方知五阴幻报为苦,古云有病方知身是苦,斯言信不诬也。然当知病苦与身不相舍离,病是身生,身为苦本,苦乃身受,世人一一皆然。

佛教没有“本命佛”的说法

佛像是木石所造,人心却不是木石。把它当做木头,它就是木头;当做佛像,它就代表着无上的悲智。建造寺庙、塑立佛像、供养宝藏等,都是历代大护法、大居士之力,用以表达内心的信仰。国外最好的东西都用来建造教堂,

佛教发展

◎ 栗静云佛教创立后,在印度几经演变。佛陀及其直传弟子所宣扬的佛教,被称为根本佛教。佛陀逝世后,弟子们奉行四谛、八正道等基本教义,在教团生活中维持着他在世时的施设和惯例。由于佛陀生前于不同场合对不同的

佛教的四大魅力

◎ 余秋雨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固有门类相比,佛教究竟有哪一些特殊魅力吸引了广大中国人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在学术上很冒险,容易得罪很多传统的文化派别。但我还是想从存在方式上,谈谈个人的一些粗浅看法。佛教的第

佛教的四大吉花

◎ 佚 名优昙花梵文优昙波罗(Udumbara),亦作优昙婆罗、乌昙跋罗、优昙钵华、乌昙华等,意译灵瑞、瑞应。花名。产于喜玛拉雅山麓及德干高原、锡兰等处。花隐于壶状凹陷之花托中,常误以为隐花植物。世称

佛教之简易修持法

◎ 弘 一 今天承诸位善友请我演讲。我以为谈玄说妙,虽然极为高尚,但于现在行持终觉了不相涉。所以今天我所讲的,且就常人现在即能实行的,约略说之。 因为专尚谈玄说妙,譬如那饥饿的人,来研究食谱,虽山珍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