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陈兵:如法的皈依是什么?怎样皈依才能获得皈依戒、皈依体?
2024-12-06 12:54

问:如法的皈依是什么?怎样皈依才能获得皈依戒、皈依体?

答:如法的皈依,在显教里就是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经典中讲得很清楚。首先要认识到佛是无上的导师,认识到法是无上的真理。区分清楚它跟外道、跟世间的哲学、科学不一样的地方,明白它真正高明的地方在哪里。认知到这些以后的皈依,才是发自内心的皈依。现在主要的问题就出在皈依僧宝上。

什么是僧宝,经论里面讲了很多,而且讲得非常清楚。僧分为四种或三种,能够作为皈依对象的僧只是贤圣僧或者叫做第一义僧。第一义僧的最低标准是《优婆塞戒经》里所说的暖位,也就是说,修行至少达到四加行的暖位以上,才有资格做大众的皈依对象。而其他的佛经中也曾强调,小乘须陀洹向以上,包括四向四果;大乘初地以上,包括三贤十住、十行、十回向,都算作贤圣僧。关于贤圣僧的标准,大小乘实际上是一样的。如果按照法相唯识学、中观的标准,在断烦恼方面,十地的初地欢喜地,也就相当于小乘的须陀洹向,这才是真正皈依僧的皈依对象,并且包括了出家人和在家人。在家人如果证到圣果的话,也属于第一义僧。

此外,皈依僧指的是皈依贤圣僧的全体,而不是仅皈依某一个人,这点弘一大师讲得非常清楚。仪式上的皈依僧宝,作为佛教徒来说,必须要有一个清净的比丘或比丘尼为之证明,证明你皈依了三宝,但不是皈依具体的某个人。但现在,很多信众不明白这个道理,好多寺庙的皈依都是皈依个人,皈依某一位师傅。弘一大师当时讲过,这是非常错误的。如果这样讲的话,就等于自己宣布自己是贤圣僧了。

第二种僧是福田僧,即具有正信和正见,持守戒律,没有犯四根本戒,没有被驱逐出僧团。这样的出家人也很宝贵,堪做大众供养的对象,因此称为福田僧。假如从外表看是出家的僧人,但不具备正信和正见的话,严格意义讲属于佛教中的外道,是不应该供养的。经典里面都讲得很清楚。

还有一种僧人,出家的动机是因为贫穷、饥饿,《涅槃经》里面讲这种人名为秃人,不名为僧,是不应该供养的。

总而言之,作为一个出家人,如果不具备正信和正见,而只具备出家人的形迹,则或者属于外道,或者属于魔子魔孙,专门钻到僧侣队伍中来破坏佛教。对这种僧人,既不应该恭敬,也不应该供养。

真正皈依的对象是贤圣僧的全体。如果不皈依贤圣僧的全体,即使皈依的是出家人,是著名的法师、活佛,皈依僧宝这一点也是不具备的。更进一步讲,皈依贤圣僧,是要皈依贤圣僧的正见,而不是一定要拜他为师。贤圣僧讲的佛法是很准确的,因为如果没有证道,讲的佛法不可能百分之百准确。假如所讲的法中有百分之一的偏激,或者根本是错误的,就会误导他人,甚至置人于死地。

但是,佛经里面讲得很清楚,在家人即使证到圣果,也不具备做佛教仪式、法会的资格。在家人不能给别人授三皈依戒,但是可以给别人授菩萨戒和密宗的戒。密宗的戒和菩萨戒是所有的在家人都可以传授的。《菩萨本业璎珞经》说:夫妻、父子、兄弟可以互相授受。弘一大师也说过,比丘戒是绝不可能得戒的。因为比丘戒有一个团体,要一代一代不断这样传承下来,你是皈依这个团体,不是某一个人。如果这个团体的传承中断,你就不可能得戒。所以南传佛教很多国家不承认中国有比丘。当时太虚大师请来了五个南传佛教僧侣,他们在上海看了半年,不承认中国和尚是比丘,所以就回去了。因为汉传佛教守的戒律和生活方式跟他们不一样,所以他们不能承认。所以藕益大师先自称是一个沙弥,后来自称是出家优婆塞,不敢自称为比丘,因为传戒的团体不够资格,不能得戒体。当然,这是祖师这样严格要求,我们不能这样要求现在的僧众。

但是在家人即使证得圣果,也不能在佛教的寺庙里,到讲坛或戒坛传戒。在家人不适合主持显教的法事,但是可以主持密教的。作为在家人,在这种场合,一定要对出家人非常尊敬,坐的时候或者作法的时候一定要把出家人请在上面,对他非常尊重,因为他们在事相上代表僧宝。

End

佛弟子如何过一个如理如法的新年?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那么佛弟子过年怎么过才如法?1一切转为道用过年期间,人人都会在这段时间重视亲友之间的交流,所以应酬无法避免,佛子应该把这些世俗之缘转为道用。如果觉得应酬是在浪费修行时间、耗费金钱

陈兵:发现“上师”有很多不如法的地方,应该怎么办?

问:一个朋友认识了一个上师,道理讲得非常令人尊重,后来又发现这个上师还有神通,她就皈依这个上师。但后来发现这个上师有很多不如法的地方,并要求她做她不愿意的事情,她应该怎么办?答:选择上师这件事情,在密

蔡礼旭:如何做一个真正如法的好人37[海口]

幸福人生讲座-如何做一个真正如法的好人蔡礼旭老师主讲(第三十七集)2004/11/30海口市孝廉国学启蒙中心档名:52-115-37诸位朋友,大家早上好。我们昨天谈到整个修身从六个方面著手,从「言忠信

蔡礼旭:如何做一个真正如法的好人31[海口]

幸福人生讲座-如何做一个真正如法的好人蔡礼旭老师主讲(第三十一集)2004/11/28海口市孝廉国学启蒙中心档名:52-115-31我们刚刚提到「修身」当中第二个重要的科目,就是「行笃敬」,我们的行为

蔡礼旭:如何做一个真正如法的好人39[海口]

幸福人生讲座-如何做一个真正如法的好人蔡礼旭老师主讲(第三十九集)2004/11/30海口市孝廉国学启蒙中心档名:52-115-39诸位朋友,大家下午好。我们刚刚提到了处事应该有哪些原则,就是要以道义

蔡礼旭:如何做一个真正如法的好人38[海口]

幸福人生讲座-如何做一个真正如法的好人蔡礼旭老师主讲(第三十八集)2004/11/30海口市孝廉国学启蒙中心档名:52-115-38诸位朋友,大家下午好。我们早上提到了处事应该有的原则,就是要遵循道义

宽见法师答:如何如法地放生?

弟子:我们放生爱放带籽的鱼,因为一条相当于很多个生命。我们就让卖泥鳅的人去给我们找怀孕的鱼宽见法师:就这样放生吗?你知道,因为你这句话,有人就知道你就喜欢这种带籽的鱼,就会专门去捕这种鱼,无形中就形成

如何如法斋僧

斋僧的功德是很大的,很多的法师都是开示过的,近代禅门宗匠虚云老和尚云:“佛、法二宝,赖僧宝扶持,若无僧宝,佛法二宝无人流布,善根无处培植,因此斋僧功德最大。”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如法斋僧呢?诸事,发心为

净人如法才干净

作为净人,首先需要自身是净的,就是要“信佛”,是真正意义上的深信,如菩萨般畏因。谨慎万分,才不会在培福中反犯下罪业。为僧服务的净人,既不可代僧接受“供僧的金钱”,也不可接受“为僧置办物资的钱”,只可接

如何辨别道场如法不如法?

很多人都只看一些表面现象,寺院就看规模大的,佛像就看价值高的。若是寺院规模大,佛像庄严,就觉得是正法道场,或者是正规的寺院。其实不应该以这些来衡量,应该以是否有三藏和三学来衡量,即有没有人讲解或听闻经

学佛时怎样发心才是如法的

大德关于学佛的发心开示:发心阶段,我们需要注意的第一点就是依教奉行因为我们终归是个凡夫,刚发心,有很多不懂的地方,不知道怎么去做,还有很多的习气和毛病。有时互相要产生抵触,自己的知见可能胜于别人。那我

功德相尊者开示:如何诵经念佛才如法

所谓佛法,并不离世间法,其目的无非在使心净心。人之根性不同,故法亦有异。皆由浅而深,取其最易者,莫若诵经念佛。念至功夫纯熟,心中自然清净。平日应注意:1、即佛的戒律须遵守,外面环境再奢侈繁华,都应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