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陈大惠:违反经典得来是“凶财”
2024-10-27 12:26

金报讯(记者吴旭涛)“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句古话现在还灵不灵?昨天上午,首届宁波公民德行教育公益论坛在浙江万里学院举行。央视原《东方之子》主持人陈大惠带着他的“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汇报团”来到宁波,在万里学院给大家带来生动有趣的一课。

书中自有颜如玉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在陈大惠看来,在现在的社会,这句话仍然非常“灵验”。

“书”指的是经典,老祖宗留下的传统文化。“学习了传统文化,能得到许多财富,因为里面教会我们许多自然规律。”

除了钱财,相貌也会因“书”而改变:“现在许多女士花钱去美容、买化妆品,可是到头来发现越化越难看。俗话说‘相由心生\’,相貌并不是化出来的。学习传统文化、增加自己的修养,形象气质好了,自然就有‘颜如玉\’。”除此之外,健康、家庭和睦、事业的兴旺发达都能从中获得。

违反经典得来是凶财

昨天的讲课,陈大惠讲得最多的就是要遵守自然规律。“经典中的内容不是孔子、孟子发明的,而是他们发现,并记载到经典中的,这些都是自然规律。”

他把钱财分为吉财和凶财。“吉财是该得的,凶财是不合情合理合法的,违反自然规律得来。这样的财,拿到手没多久,凶灾就来了。”

提起现在市场上的猪肉,陈大惠表示:“一只猪的正常生命在20年左右,现在四个月就长到200斤了,因为吃了化学激素。这种猪肉对身体无益。”他非常气愤地举例:“最近连奶粉都有激素,婴儿吃了性早熟,这是多么恐怖的事情!这些拔苗助长、违反科学规律得来的钱财都是凶财。”

自曝是唐山大地震幸运儿近日,冯小刚导演的电影《唐山大地震》正在甬城热映,引起许多人对自然灾害的反省和人们对亲情友情的感动。昨天,陈大惠在讲课时自曝,他就是在唐山大地震废墟中被救出的幸存者。“那一年我七岁,现在我是四十一岁了,我从废墟里被救出来之后,我所看到的就是房顶,全都平了。”

“上天留我一条命,一定不是吃喝玩乐,而是多做好事。”从2005年开始,陈大惠就一直做义工。没有任何报酬,没有任何的收入,靠积蓄来生活。“我的积蓄也捐掉了很多,汽车也卖掉了,司机也没有了,房子也不住了。”

据悉,陈大惠2008年发起了“中国传统文化公益论坛”,至今在全国各地巡回演讲已达30多场。

End

好好活着就划得来

生命是一个最伟大的奇迹,无论经历了多少悲哀、落寞,我们依然拥有尊严、健康和生活的意义。所以,没有什么比好好生活更划得来。我曾在南方一所偏僻的大学教书数年,在那里我结识了很多很好的朋友,阎君即是其中的一

李炳南答:净土宗信者有需要研究外宗经典吗?

问:净土宗信者有需要研究外宗经典吗?李炳南答:法门无量誓愿学,为四宏誓之一,为大乘学者之原则,净土宗岂能例外,不过为学应须知其本末,明其先后耳。本者本宗之经宜先通,末者他宗之经继后学,本不通而务他端,

玄奘传译般若经典

我们通过两部经典来分析玄奘与般若经典之关系:一、玄奘与《维摩诘经》玄奘在国内研习《维摩诘经》情况在众传记中唯有《续高僧传》有一句简短的记录:年十一诵维摩法华。因为众传均无记载,通常也就不把研习《维摩

陈大惠:今天我们该怎样孝敬父母?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很高兴和大家见面。很感谢主办方的邀请。我这次演讲的题目是《今天我们该怎样孝敬父母》,这也是我学习传统文化,对弘扬中华孝道,构建和谐社会,一点肤浅的感悟和体会。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

陈大惠:自然界没有不知道回馈、感恩的物种

陈大惠:为什么要感恩:自然界没有不知道回馈、感恩的物种这回听明白之后,他彻底老实了,他说,我真得学。他给我问了一个问题,他说,我特别想,我知道现在社会问题很多,我这个钱挣到之后,好多时候这个钱很快就没

陈大惠:你会吃饭吗_你会睡觉吗

我们有的观众给我们提了一个问题说,你说这个太悬了,我想知道,这个道德跟我有多密切,这个自然规律跟我有多紧的联系。好了,我们举个例子吃饭。我们大家看我们的牙齿,这是天生的,天生的大家一定记得,天然,自然

陈大惠:如何帮助孩子躲避灾祸?

我们留心观察周围的朋友、家人,当他出事出问题之前一定会有先兆,什么先兆?就是反常。什么反常?比如傲慢。无比的傲慢,决定要出事,为什么?他那张桌子已经开始发抖,已经开始变形了,已经不正常了。这些东西都是

陈大惠:解读张选为什么能成为亿万富翁?

你没有根,那财富就不是你的张总实际上不太善于辞令。让他谈判去,他也没有学过西方营销啊,也没有高学历,但是他能够挣到四个亿,可能以后还更多。那有人就问了,这么一个人我跟他学什么呢?他怎么赚来那么多钱?我

陈大惠:违反经典得来是“凶财”

金报讯(记者吴旭涛)“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句古话现在还灵不灵?昨天上午,首届宁波公民德行教育公益论坛在浙江万里学院举行。央视原《东方之子》主持人陈大惠带着他的“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汇报团”来

陈大惠:三个情人带来的灾难

由于我的自私自利,由于我的虚荣浮华,造成了包括我父母在内四对老人的苦难折磨,我拆散了两个家庭,让两个孩子都没有了正常的生活环境,我现在是人财两空,身败名裂。也许你正准备找一个情人,也许你现在就是别人的

陈大惠:为什么不可纵欲?

色情泛滥对现代人的伤害陈大惠:首先讲色情泛滥的原因,我们在媒体上就能看到,尤其是对青少年,对他们的价值观影响非常大。可能有很多人还不知道色情的泛滥就是纵欲,不管是男子还是女人,长期纵欲会导致很多疾病,

陈大惠:曾经的风尘女,劝诫天下所有虚荣女子

过去,一个堕入风尘的女子,虚荣、羞耻、自卑、淫乱、恐惧,不堪回首的生活;现在,她说,只要还有执迷不悟的女孩子,不顾人格,贪图享受,堕落风尘,那是往火坑里跳啊,只要世间还有一个这样的女孩子,她就要上去讲

陈大惠:假如动物会说话

更多传统文化论坛讲座视频见:2010年廊坊传统文化论坛河南首届传统文化论坛2010年抚顺传统文化论坛2010年高碑店传统文化公益讲坛山东滨州传统文化大型讲座秦皇岛传统文化讲座2009抚顺大型传统文化讲

陈大惠:婆婆不是妈带来的灾祸

陈大惠:各位观众,我们现在有一个采访,这位老师呢实际上是来自于观众,在天津的论坛上,我们能够认识,她的经历特别教育人,非常非常的感动人。我们对她的这个采访有一个标题,叫什么呢?《婆婆不是妈带来的灾祸》

陈大惠:美女?吸骨髓的!

我们的大脑的下面是什么呢?是脊髓。脊髓的下面是什么呢?是肾精。肾精、脊髓,脊髓就是脊椎骨里面的那个骨髓啊,那个是最宝贵的,我们知道治白血病都用那个东西。它的上面是脑脊髓,脑髓啊,连通在一起的。那么西医

陈大惠:为什么现在的孩子爱生病、年轻人易早死?

为什么今天的孩子那么爱生病,今天的年轻人那么容易英年早逝?平时儿童医院孩子们看病排队排到外面来。清华大学的校训是厚德载物,厚,深厚的意思;德,按照自然规律去工作、去生活、去做人做事;载就是承载;物就是

陈大惠:现代版因果——老天有眼的故事

俗话说,老天有眼。但现在许多人不信,认为这是迷信。就有一个老天有眼的故事。陈大惠,原央视著名主持人。四年前,他请长假做义工,专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下面这个采访是一个古书里才有的故事,一个来自山区的坏媳

陈大惠:陈大惠老师介绍

我一直做电视节目主持人,最早是在1988年,到后来1994年的时侯,我到中央电视台的东方时空 ,那个时候我25岁,是《东方时空》第一代的主持人。像你们大家所熟悉的白岩松、王志,这个我们都是一个办公室的

陈大惠:钱拿去建寺院,为什么不布施给穷人呢?

不少人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不把钱布施给穷人,而去建寺庙呢?有个位国外的居士供养了很多钱,于是买了几十万元的大米,一万多双鞋发给穷人。后来发现,送粮食你能发多少个家庭?十万斤的粮食发下去,一个人能分多少

陈大惠:什么是感恩

什么是感恩?今天的社会很缺乏感恩。什么是感?我是一棵树,往我这棵树上浇一点水我就有感,我就有反应;阳光一照我我叶子就绿,我所有的反应就叫感。恩是什么?是对我们有好处,有益处的。我们要知道有感恩,知道有

千佛的经典依据

◎ 沙武田在佛教尊像谱系当中,有佛、菩萨、弟子、罗汉、天王、力士、天龙八部众等,其中单就佛像而言,小乘佛教讲只有一佛即释迦佛,而大乘佛教则主张佛有无数,如恒河沙。正所谓众生皆有佛性,人人都可成佛。大乘

陈大惠:自己作恶全家遭殃

我们今天做这个报告,有个什么原因呢?你看,就在此地,就有一个学生,多次捣乱做恶业,你看就这么个同学,一而再、再而三的在学校里边老师处罚他、批评他,过一段时间我改、我改又磕头又作揖的,过一段时间呢继续,

正确阅读经典

◎ 印 光至于阅读经文,如果想作法师,为众人宣扬佛法,应当先阅读经文,再看注疏。如果不是精神充足,见解过人,没有不是徒劳心力,虚丧岁月的。如果想要随分亲得实际利益,必须至诚恳切,清净三业。或者先端坐片

在家教徒必读经典

在家教徒必读经典◎净 慧人们往往用浩如烟海或汗牛充栋等词汇来形容佛经数量之多。对于一些想了解佛教的人来说,面对如此浩瀚的经典,难免望洋兴叹、望而却步;那些开始信佛、学佛的人,究竟合适读哪些经典呢?根据

南传上座部佛教经典

◎ 韩廷杰 佛教于公元前三世纪阿育王时期发展为世界宗教,当今流行于斯里兰卡、泰国、缅甸、老挝、柬埔寨以及我国云南省的这支佛教,大体位于印度南部,故称南传佛教,与流行于中国、朝鲜、日本、越南的北传佛教相

王阳明《传习录》经典20句,一口气读懂心学第一书!

《传习录》,儒家的重要著作之一,是王守仁的讲学语录。《传习录》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传习录》堪称心学第一书,是我们读懂王阳明,感悟心学大智慧必读的一本经典

《史记》经典20句,读史使人明智!

《史记》是由司马迁创作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后世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到汉武帝元狩元年这三千多年的历史,又饱含着司马迁本人的情感,以及他对历史的感慨。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

道家经典五十句,背完立即提升一个境界!

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道德经》大意:最高的善像水那样,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2、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道德经》大意:狂风刮不了一早上,暴雨下不了一整天。3、挫其锐,解其纷,和其

《左传》经典三十句 教你如何看清世间万事

1、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隐公元年》【译文】干的坏事多了,一定会自取灭亡。《左传》(资料图 图源网络)2、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译文】谁能没有过失呢?有了过失而能够改正,那就

五四:致敬10大五四人物,重温50句经典言论

1919年5月4日,爆发了对中国近代影响深远的五四运动。五四不仅是一种运动,更是一种精神,一个时代。今天,2018年5月4日,小编为大家精选了50条经典语录,让我们重温五四精神。陈寅恪1.独立之精神,

广胜寺传奇:一场大地震催生的艺术经典

位于山西洪洞县的广胜寺是汉传佛教寺院中至今还能完整保存古代风貌的少数者。广胜上寺、下寺及水神庙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唐代,经过历代的重修和重建,基本完整地保存了元、明两代的建筑群以及雕塑、壁画和琉璃,在

净慧长老:在家居士修行佛法 必须熟读十部经典

只有同生命相结合,佛法慧命才能延续。人们往往用浩如烟海或汗牛充栋等词汇来形容佛经数量之多。对于一些想了解佛教的人来说,面对如此浩瀚的经典,难免望洋兴叹、望而却步;那些开始信佛、学佛的人,究竟合适读哪些

智慧法语:靠这4种途径得来的食物 佛说僧人不能吃

比丘清净自活【经典原文】无学成具我赞赏,胜等善友应亲近,不得受用有罪食,应如犀牛任独行。--《经集》【白话解】证得无学位,修学圆满的阿罗汉的圣者,成就梵行,我赞叹他们所具足的无量功德。对于这样殊胜的善

妙泽:佛学的真面目·44:一部经典能有多长?

44:一部经典能有多长?我们常说的佛法即是指释迦牟尼佛所传下的法。但过去未来,一切佛法的核心要义又是没有差别的,都是胜义般若波罗蜜多的方便示现。一切十方三世所有诸佛菩萨皆由般若波罗蜜多生出 。释迦牟尼

准提的经典有哪些?

准提菩萨汉译有准胝观音、准提佛母、七俱胝佛母等名。准提菩萨为显密佛教徒所知的大菩萨,在禅宗,则称之为天人丈夫观音。在中国佛教徒的心目中,准提菩萨是一位感应甚强、对崇敬者至为关怀的大菩萨,更是三世诸佛之

一行禅师的经典语录

1.当波浪意识到自己是水,生死便不再是伤害。2.你的每一瞥、每一个微笑和每一句话,都能到达宇宙的远方,影响着宇宙中每一个有生命和无生命的存在。每一件事物都与所有其他事物相联系;每一件事物都渗透入所有其

虚空藏菩萨的经典

相信很多修行虚空藏菩萨的人都知道虚空藏菩萨摩诃萨在无量菩萨中专主智慧、功德和财富。因尊上智慧、功德、财富如虚空一样广阔无边,并能满足世间一切如法持戒者的善求善愿,使无量无边众生获得无穷利益,故有此虚空

五乘教法在各经典所指的是什么

“五乘”指运载众生到善处的五种法门。‘乘’乃梵语ya^na之译,有道、船、车,或运载之义。此处喻诸佛教法犹如舟、车,可运载众生至所期之果地。又ya^na音译作‘衍’,故五乘又名五衍。在《盂兰盆经疏》所

三藏十二部中适合读的经典

净土宗主修《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禅宗主修《金刚经》、《心经》、《首楞严经》、《楞伽经》、《圆觉经》、《维摩诘所说经》、《六祖坛经》;天台宗主修《法华经》;华严宗主修《华严经》;唯

送子观音是如何得来的

佛教传入中国后,佛和菩萨的形象逐渐为国人所熟悉。人们常见的东方香积世界阿閦佛、南方欢喜世界宝相佛、西方安乐世界无量寿佛、北方莲华庄严世界微妙声佛,以及驾狮子持智慧之剑的文殊菩萨、骑白象的普贤菩萨,都是

上座部有哪些经典

上座部佛教的三藏经典分为律经论三藏,是为《巴利三藏》。是南传上座部佛教所传诵的唯一圣典,是讫今为止保存最完整的、最接近原始经典的一套三藏。其中《律藏》由经来分别、犍度、附随三部分组成。「经分别」是对「

韩廷杰:南传上座部佛教经典的形成

南传上座部佛教经典的形成韩廷杰佛教于公元前三世纪阿育王时期发展为世界宗教,当今流行于斯里兰卡、泰国、缅甸、老挝、柬埔寨以及我国云南省的这支佛教,大体位于印度南部,故称南传佛教,与流行于中国、朝鲜、日本

司马道信的经典禅语

1、夫身心方寸,举足下足,常在道场;施为举动,皆是菩提。2、不为静乱所恼者,即是好禅(师)。3、亦不念佛,亦不捉心,亦不看心,亦不计心,亦不思惟,亦不观行,亦不散乱,直任运;亦不令去,亦不令住,独一清

什么情况下不能受持经典

1、昏沉、散乱不要受持。就是心很散乱、很昏沉的时候不要受持。有些同修也是:“哎呀,我一拿起经,就想睡觉。”你昏沉想睡觉,拿着一本经翻开第一页,等到你睁开眼睛,可能过了几个小时了。所以诵经要有至诚恭敬心

各种经典对菩提的解释

各种经典对菩提的解释:1、《佛学常见辞汇》对菩提的解释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2、《唯识名词白话新解》对菩提的解释

南传佛教有哪些经典

南传佛教,又称上座部佛教。是指现在盛行于东南亚的斯里兰卡、越南、泰国、缅甸、老挝、柬埔寨及我国云南省傣族地区等的佛教。它是原始佛教时期之后,部派佛教中的一个派系。南传,是从其源流及地理而说,因为这个派

周叔迦:净土经典研究法

净土经典研究法周叔迦绪说净土法门者,念佛以求往生极乐世界也,念佛之法有三:曰持名,曰观相,曰实相。近世每以持名一法,便可横超三界,带业往生,遂以《弥陀经》、《无量寿经》、《十六观经》,号为净土三经,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