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成就平等心
2024-11-05 08:47

成就平等心

梭巴仁波切

一旦我们了解,尽力帮助众生是自己的责任,就会升起要证得佛果的动机,以便带领众生脱离痛苦。只有实证大悲心,希望每个人都从痛苦中解脱出来,才能获得这种证悟。这也要靠我们培养纯净的心,希望看见他人得到快乐。唯有当我们忆念一切如母众生的慈爱,并且希望回报他们,才会生起这种爱心。如果我们偏爱一些人,嫌恶另一些人,必定无法视众生如同恩主。由于对众生保持不偏不倚的心态非常重要,我们首先必须禅修平等心。

这个禅修包括三种对象--朋友、敌人与陌生人。这些假名是如何安立的呢?因为我们的自我作祟,使我们对自己的身体、财产与舒适等都非常贪着。凡是有人造成干扰,或是威胁到我们的快乐,我们立刻把他视为敌人。同样,如果有人做了令我们更快乐的事情,他立刻变成朋友。我们完全忽视那些既不帮忙也不伤害的陌生人。

禅修平等心的基础在于明白这种分别心多么无意义,没有一点好处。由于我们对人贴上僵固的标签,每当我们遇见他们,便产生嗔恨、贪着,或是封闭、无知的态度。这种态度对自己与他人都有很大的害处。世界上有许多冲突,小至两人之间的口角,大至世界战争,都是因为人类想要毁灭敌人并且护卫朋友。如果每个人都能明白,这种党派心理多么没有根据,所有的恶业与痛苦都会结束。

首先,我们必须明白,执着是我们判断敌人、朋友或陌生人的根源。我们执着的对象包括受到威胁的财物,或帮助过我们的好朋友,或自己无知的观点,认为某人对我们的福祉很重要。我们在前面的章节中,详细叙述过这种执取的心态有何坏处。在此只需要提醒,经验这种执着的我,完全出于无明的颠倒见。

其次,轮回的一切都不确定,包括以上所说对人的三种分类。世界上没有固定的敌人,过去一直不断伤害我们,以后也会继续这么做。想一想自己无尽的过去世,以及在轮回中不断改变的人际关系,就可以信服,目前的敌人曾经是最亲密的朋友,目前的朋友也可能曾经是最可恨的敌人。甚至不需要用过去生做根据,就可以了解朋友、敌人与陌生人的身分经常在变化,儿童时代的好朋友现在到哪里去了?我们现在十分讨厌一些亲戚,以前对他们又是什么感觉呢?在这上面做密集的审察禅修,专注在被我们归纳为某一类的特定人物,并且观想他们身份的变化,非常有益。当我们更熟悉这种禅修时,应该设法扩大范围,在禅修中包括更多的众生,并且把时间拉长。如此,就能够克服过去许多短见的限制。

重复的禅修平等心,使我们小心防范因习惯性的想法,对他人怀抱偏见。如此,我们将更有能力在对他人造成重大伤害之前就事先拦截身口意的恶业。多做这种禅修,就不会和人争斗,或妄自尊大,也不会不体恤他人。譬如,我们发现自己对某人生气,一想起这个禅修,立刻会消除恨意。这样一来,我们便能够信服,偏见的态度一点也没有道理,也不究竟,只是封闭、无知的产品,我们可以靠修行驱除它,并且带来平安。

摘自《智慧的能量》

End

不从小事来学忍辱,没法来成就大事

如瑞法师忍耐是说忍辱和耐力,也可以说成安忍。我们在生活当中常常会碰到不如意的事,最容易起的就是嗔心,而对治嗔心的方法就是安忍。在众修法当中,持戒的功德虽然大,但如果不忍辱,持戒也持不来,所以持戒也要从

平等乞食

古佛化身的维摩诘居士见苦行第一的迦叶舍富从贫乞食,解空第一的须菩提舍贫从富乞食,很悲悯。为破他们二乘知见,有一天,当须菩提托钵来到维摩诘居士家,维摩诘居士接过食钵,盛满饭菜捧在手,说:须菩提!若心中能

明心见性 成就般若

般若经典,总称《摩诃般若波罗蜜多经》,是佛典中最大的一部典籍,共六百卷之巨。《般若经》的主题乃成就般若,指引众生依般若打破无明、执著、烦恼,从而超越生死,抵达涅槃彼岸。作为般若系典籍,《坛经》重视般若

持律法师的行力成就

◎ 倓 虚过去我在观宗寺时,闻谛老人有一最器重的学僧持律法师,外号人都喊他晒蜡的法师。大家知道,这个名字并不是恭维他,而是嘲笑他、揶揄他。 原因是他最初在金山住禅堂当香灯,每年到了六月六这天,照例常住

成就别人就是成就自己的小故事

这是一个神奇的世界,只有因果,没有偶然,所有的偶然都是必然。成就别人的人,最终将成就自己。100多年前的某天下午,在英国一个乡村的田野里,一位贫困的农民正在劳作。忽然,他听到远处传来了呼救的声音,原来

八种方法成就净土法门

◎ 方海权在过去好多祖师大德,为众生示现一生勤苦办道,一生成就,从今走上永恒的快乐,证到佛心。而我们所学到的净土法门,也即是用最快的速度来修学就能够即刻成功。在《华严经》里,普贤菩萨教导善财童子,以及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一

第一卷一、教起因缘教起因缘者,明大教所以兴起之因缘。初明大教与净土法门之兴起。次则详述本经兴起之因缘。夫一切法,不离因缘,大教之兴,因缘无量。而无量因缘唯为一大事因缘故。《法华经》云:诸佛世尊唯以一大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三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黄念祖第一卷三、一经宗趣经之所崇向者,名之为宗。宗者要也。全经之宗旨也。又宗者,修行之要径也。故知宗者,为全经之纲领。纲举目张,领提衣顺,是故于辨体后,首应明宗。体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二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黄念祖第一卷二、本经体性一切大乘经典皆以实相为经正体。古德云:“诸大乘经皆以一实相为印。”实相者,真实之相也。又平等一相也。实相无相,亦无不相,相而无相,名为实相。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五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黄念祖第一卷五、所被根器前明本经广收万类,普被三根。今当更明,万类之内,如何是器。三根之中,谁是当机。夫根器有“是器”与“非器”之别,破漏之器,不堪承受法露,故名非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四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黄念祖第一卷四、方便力用如《大毗卢遮那经》云:“菩提为因,大悲为根,方便为究竟。”故知度生之方便,正是诸佛大愿之结归,大智之显现,万德之所庄严,果觉之究竟处也。是故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八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黄念祖第一卷八、译会校释“译”指本经之原译本。“会校”指根据诸种原译而会集校订之本,“释”指本经诸本之注释。甲本经译本本经乃“我佛屡说,诸师竞译,东来最早,译本独多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九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黄念祖第一卷九、总释名题经题《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后汉支娄迦谶译《佛说诸佛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一名《无量寿经》一名《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再记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萨戒弟子郓城夏莲居会集各译敬分章次金刚乘三昧耶戒弟子黄念祖敬解伍、再记丙寅暮春之初,本解三校甫竣。乃于篇末,再赘数语。此解因海内缁素大德之倡导,由东林寺提出申请,重印五

黄念祖:圆满成就 第九卷

圆满成就 第九卷黄念祖老居士【佛告阿难。法藏比丘。修菩萨行。积功累德。无量无边。于一切法。而得自在。非是语言分别之所能知。】本品以前是法藏大士多劫所修的因。从本品起是大士无量胜因所感的圣果。一切誓愿都

刘素云:人要没做好,说修行要成就,全是零

我想说说植众德本,不是亲近诸佛,植众德本吗?这个德本怎么种?这个植就是种植的意思,培养、种植。那个植还是种植,那就是说这个德本你得去种,你得去培养,日积月累。是不是这个意思?也就是说,培福德,积福报。

南怀瑾:持诵准提咒的九品成就

念准提咒这些大概法师们都给你们讲过的,我重复一道,提醒你们注意。心里念,不要做形式,不要太管外表了!心不诚恳,外表光好,没有用的。要心里真正诚恳的念,不要求感应,自然有感应!所以准提咒念法告诉你,法本

成就大器要有四个条件

◎ 大 德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成功,学业、事业、养儿育女皆能有成。而常言道大器晚成,许多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就是一棵树也得经过几十年的风吹雨打方能长大。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经不起时间的磨炼,经不

河潭和尚念佛成就的不凡事迹,预知时至,念佛往生

河潭和尚念佛成就的不凡事迹,预知时至,念佛往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有一位在佛教界不太出名的韩国老和尚在釜山法雨寺圆寂了。他俗姓黄,法名河潭,19岁在金刚山长安寺出家,一直念南无阿弥陀佛作为自己的修行。他

李炳南:念佛配以‘忏悔回向’法门,则成就易矣!

然佛法无边,各有方便,蕅益祖师予愚人一法曰忏悔回向\。身、口、意所作一切,善则回向西方,恶则当下忏悔,以此忏悔之善亦回向西方。痴者不能分善恶,则一概忏悔、一概回向。肯心如此,则念念在西方,其力甚大。其

超越烦恼 成就智慧

◎ 慧 律推本溯源,业是如何在起心动念间形成呢?其原因之一是无明,众生的六根及意识和五欲、六尘相互染著,便形成无明执著,而受其支配,于是不能自主地随业感受苦报,也不能洞彻诸法实相本体。因此,业是惑的

真修行人、真成就者就在大苦恼中精进解脱

我于一切诸有中,所修福智恒无尽;定慧方便及解脱,获诸无尽功德藏。现在仍属恒顺众生的范围,是牺牲自我成就别人。什么叫修行呢?你以为离开父母、家庭,跑到山里去剃了头,说我出了家要成佛,这就是了吗?不是说出

杀生毁戒 不得成就

皈依三宝的众信徒,守菩萨戒和密乘戒者,千万不能杀生,否则失坏一切戒律。佛经云:皈依佛者,真实居士,不依余天;皈依法者,当离害心:皈依僧者,不随外道。《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云:皈依戒三所断者:皈依佛,不得

成就念佛法门的资粮三福业

惟贤法师《无量寿经》讲的三福业是念佛的资粮,就是体现在实际行动上的助行。阿弥陀佛在往昔因中发四十八愿,修三福业,这三福业与现实是相结合的。念佛人修行,除了念佛以外,还要结合现实、结合社会、结合你的生活

成就平等心

成就平等心梭巴仁波切一旦我们了解,尽力帮助众生是自己的责任,就会升起要证得佛果的动机,以便带领众生脱离痛苦。只有实证大悲心,希望每个人都从痛苦中解脱出来,才能获得这种证悟。这也要靠我们培养纯净的心,希

同心同德成就缔造和平的世界

净慧法师随着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日益深入,人们对佛教的认识越来越接近事实。佛教的和平、理性与人本(与神本相对)精神,让越来越多的明智人士认识到,佛教就是慈悲、理性、和平的宗教。英国哲学家罗素说过:在历史上

元音老人:识得真心,不知诀窍,不能成就

我们于悟后做功夫要任其自然,象流水一样,哗、哗、哗地流过去,要不停留、不可住着,不跟境界跑,不随妄念流,把我们的妄想习气损之又损,消除净光,才能成就大道。此为修法之诀窍,是故不识真心,修法无益;识得真

一日禅|一切事业,都需要在缓慢里成就

无论年龄大小,只要为成功付出了相当努力,就可望成功。急于求成的人,自认为可以比别人更快一步,不让自己积淀得更深厚些,成功的分量超过付出的汗水,反而不能长久。成功也从来都没有捷径,如果你认真地努力了,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