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承远大师的影响有多大
2025-03-23 06:30

他把佛教中有修有证的论点表现得完美无瑕。他用毕生的精力,通过自身的修持,证实净土法门的念佛往生净土之真实不虚,并以常人难以企及的苦修实证来摄受广大众生,同修净土法门,共赴莲池海会。这在净宗历史上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大师的事迹,将感召一代又一代的净宗修持者,使他们追随大师的足迹,为净土法门及整体佛法的弘传而前赴后继、精进不懈。

承远大师一生中没有那种外表看来轰轰烈烈的弘化行动,也没有用以耀人的佛学著作以传后世,甚至临终往生时也仅对门人遗言:“国土空旷,各宜努力”这么一句话。他把佛教中有修有证的论点表现得完美无暇。他用毕生的精力,通过自身的修持,证实净土法门的念佛往生净土是真实不虚,并以常人难以企及的苦修实证来摄受广大的众生,追随大师的足迹,为净土法门及整体佛法的弘传而前赴后继,精进不怠。

End

慧远大师开示

慧远大师云:念佛三昧者何,思专想寂之谓也。思专,则志一不分,想寂,则气虚神朗。气虚,则智悟其照,神朗,则无幽不彻。斯二,乃自然之玄符,会一而致用也。又诸三昧,其名甚众,功高易进,念佛为先。何者穷玄极寂

依止慧远大师修行,一生三次见佛

刘遗民(352-410),名程之,字仲思,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年少丧父,事奉母亲极为孝顺。擅长老子、庄子的学说,不随便混杂于当时的俗世。最初担任政府的参军,当时的王公大臣皆先后地引荐他高升其他的官职

人的心究竟有多大?

山里有一座小寺,寺里只有禅师与小沙弥师徒二人。有一天,小沙弥问禅师:师父,你整天说境由心生,一切唯心造,心为人之灵。那么,人的心究竟有多大? 禅师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你闭上眼睛,在心里造一座大山吧。

慧远大师

慧 远 大 师◎ 理 烨 慧远大师自从道安法师受业以来,即以大法为己任,有感于江东地区经典未备,律藏残缺,居庐山后,即派遣弟子法净、法领等远越葱岭,西行求经。而且只要听说有梵僧来华,便殷勤请入山中咨教

一日禅|父母的格局有多大,孩子就能走多远

父母对文化知识的态度,影响孩子的求知欲;父母的道德品质,决定孩子的品德高度;父母的坚强意志,决定孩子克服重重阻力的能力。俗话说得好: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父母有多大的格局,多高的水准,孩子

“真人”和“仙人”差别有多大,让神仙来告诉你!

真人始出于庄子,在《庄子大宗师》内有详细地描述,是庄子塑造的重要的理想人格。仙人则是道教神仙信仰的对象。 那么为什么要以葛洪 的《抱朴子内篇》来阐述仙人形象呢?因为在葛洪以前,道教神仙长生思想虽然已经

为什么法布施得功德远大于财布施?

为什么法布施大于财布施财布施功德虽然很大,但不能在根本上改善人生,更不能究竟解决人生烦恼。我们以财富扶贫济困,虽能帮助他们解决一时的燃眉之急,但钱再多也用得完。有时,钱多了甚至会使人堕落,或滋长受施者

赵州禅师对禅宗文化的影响有多大

在禅宗发展史中,佛性论有数种表现形态,如佛性内在论、佛性修现论、佛性显现论等。道元对先尼外道计佛性为内在之“我”、以及将佛性比喻为草木之种子等说法皆予以批判,反对将佛性视为内在于众生的一种实体。同时,

文偃禅师的影响力有多大

文偃禅师的出尘很早,《禅林僧宝传》卷二说他“少依兜率院得度”,而《五灯会元》卷十五说他“幼依空王寺志澄律师出家”。 宋人慧洪所作的《禅林僧宝传》中,载文偃“性豪爽,骨面丰颊,精锐绝伦,目纤长,瞳子如点

随喜赞叹有多大的功德

其实“随喜赞叹”这四个字最初出自于《杂阿含经》的“示教利喜,随喜赞叹”,后来大乘佛教中的普贤菩萨在十大愿王中的第五大愿也有说“随喜功德”,按照普贤菩萨的说法,真心赞美随喜别人的功德,即行善,赞叹的人也

石屋清珙禅师的影响有多大

石屋清珙禅师作为曹洞宗一代宗师,在中国禅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日本学者称其为“僧中之仙”,其师及庵禅师称他“乃法海中透网金鳞也”。他的禅学思想博大精深,体系宏富,主要包括:心如境如的真如思想;佛心即凡心

娑婆世界有多大呢

"娑婆",梵语音译。意译"堪忍"。我们所在的“大千世界”被称为“娑婆世界”,为释迦牟尼佛教化的世界。“娑婆世界”的众生罪孽深重,必须忍受种种烦恼苦难,故“娑婆世界”又可意译为“忍土”,此界众生安于十恶

少康大师的影响力有多大

少康大师的确是一位了不起的净宗祖师。毕生之中自行化他,都是以净土教法为主,自行可谓是志高行苦者,化他可谓是不遗余力者。为弘阐净土法门立下了汗马功劳。大师崇高的思想品德与权巧化导众生、随机设教的行业是后

善根的力量有多大?

文:达真堪布我们的寿命就像一桶水,有些人桶里的水是满的,有些人只剩半桶水,有些人桶里只剩下一点点水——因为桶是漏的,里面的水一直不停地向外流——我们的寿命也是这样,每时每刻都在减少。死魔随时都在你的身

菩提迦耶的影响有多大

菩提迦耶(Bodhgaya)位于印度比哈尔邦伽耶城南10公里,距印度东部最大城市加尔各答607公里,是佛祖释迦牟尼悟道之处,也是佛教信徒心目中最神圣的地方。也是佛教四大圣地之一。中国古代高僧法显和玄奘

南岳怀让的影响力有多大

自六祖大师于曹溪广弘禅法,得法者不计其数;禅宗自此开枝散叶,法筵蔚然而兴。其得法弟子中,青原行思禅师以下之法脉称为“青原下”,由此发展出曹洞、云门、法眼三宗。而南岳怀让禅师所发展的法系便称为“南岳下”

鸟窠道林禅师的影响有多大

唐元和年间,著名文学家白居易到杭州任太守,与韬光法师常相往来。他听韬光法师提起鸟窠禅师的怪癖,于是前往拜访,果真看到他端坐树上,就说:“禅师住在树上太危险了,赶紧下来吧!”鸟窠禅师笑着答道:“太守,其

迦叶对佛教有多大贡献

大迦叶出生于两千六百年前的古印度。当时在摩竭陀国王舍城边的摩诃娑罗陀村中,住着一位婆罗门族的大富长者,名叫尼拘卢陀竭波,他的财产比当时的国王--频婆娑罗王还要富有,这就是大迦叶的父亲。因为尊者出生时有

迦毗摩罗开示:常念阿弥陀佛的威力有多大

阿弥陀佛名号,具足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甚深秘密、殊胜微妙、无上功德。所以者何?「阿弥陀」佛三字中,有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一切诸菩萨、声闻、阿罗汉,一切诸经、陀罗尼神咒、无量行法。是故,彼佛名号,即是为无

承远大师的思想是什么

承远大师一生投注念佛实践,不图著作,未见大师有何著作传世,故大师净土思想亦无从考究。然从承远大师修道经历来看,似服膺慈愍三藏的教旨,坚持戒行,专修般舟三昧,以此自利利他,成就一代祖师的特有风范。承远起

承远大师的介绍

承远大师(公元712-802)唐代高僧,中国佛教净土宗第三代祖师。俗姓谢,汉州(今四川锦竹县)人。学道于成都唐公,承远大师二十四岁时,出蜀到荆州玉泉寺,依惠真剃度学道。承远大师后遵师命去南岳衡山,从通

承远大师的出家之路详解

承远起初师事蜀郡(四川成都)的唐禅师,之后又到资川(四川资阳县)追随冼公接受教导。此时,承远尚是白衣信士身份。唐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远师二十四岁,因缘成熟而发广大菩提心,决定出家修道,于是前往

承远大师的生平故事

承远大师(公元712—802年),四川绵竹县人。开始学道于成都唐公,二十四岁时,离开四川到荆州玉泉寺,依惠真剃度学道。后遵师命去南岳衡山(湖南省衡山县西南),从通相律师受具足戒,更于其座下学经、律。闻

承远大师的简介

唐承远大师,莲宗三祖也。学于玉泉真公,令居衡山设教。居山西南岩石下,人遗之食则食,不遗则食土泥,病形垢面,躬负薪木。凡化人,俾得疾至,故示专念。书涂巷,刻溪谷,丕勤诱掖,从而化者以万计。人皆负布帛,斩

承远大师的影响有多大

他把佛教中有修有证的论点表现得完美无瑕。他用毕生的精力,通过自身的修持,证实净土法门的念佛往生净土之真实不虚,并以常人难以企及的苦修实证来摄受广大众生,同修净土法门,共赴莲池海会。这在净宗历史上的影响

承远大师有什么贡献

承远大师(公元712~802年),四川绵竹县人。开始学道于成都唐公,二十四岁时,出蜀到荆州玉泉寺,依惠真剃度学道。后遵师命去南岳衡山,从通相受具足戒,更于其座下学经律。闻慧日法师离京至广州,大师来谒,

承远大师的修行经历

唐天宝初年(公元742年)三十一岁的承远,在外参学已历数载。经过几位大德的教导,最终受学于慧日三藏座下,得以传授修持净土深妙法门。无论从佛学理论上,还是在修行实践上来说都渐具根基,他此时心想:既是终得

净宗三祖承远大师的详细介绍

承远大师(公元712-802)唐代高僧,是一位著名的净宗实践家。俗家谢氏,汉州(今四川锦竹县)人,年青时即有志于四方“甫志学始游乡校”,宿根善利且天资聪颖超乎常人。自小接受儒家的教育,随着年岁的增长和

承远大师的故事

出家之路承远起初师事蜀郡(四川成都)的唐禅师,之后又到资川(四川资阳县)追随冼公接受教导。此时,承远尚是白衣信士身份。唐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远师二十四岁,因缘成熟而发广大菩提心,决定出家修道,

温金玉:慧远大师与白仁岩

慧远大师与白仁岩温金玉慧远(334416年),东晋名僧,俗姓贾,雁门楼烦人,即今山西省原平市大芳乡茹岳村人,至今村中仍有楼烦寺。依照慧远传记资料记载,慧远一生活动可以分为三个时期,从334年至354年

法照大师的影响有多大

净土五会念佛,是法照大师一生自行化他的主要法门,也可以说是大师佛学思想的中枢。五会念佛之法是以《佛说无量寿经》为理论基础,《无量寿经》经文中佛所描述的极乐国土,“或有宝树,砗磲为本,紫金为茎,白银为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