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陈士东:众山之山——冈底斯山圣迹志
2025-01-30 06:48

众山之山冈底斯山圣迹志

天晟传统文化研究所 陈士东

山于《易经》上也有一个对应的卦,那就是为艮卦

(__

- -

- - ),上面一个阳爻代表山尖,下面两个阴爻代表山体内中空,承受着大地之阴气。这是因为古人早已知道,山其实并不完全都是实体的,它里边还有水,有泉,有矿,有山洞等等。《易经》在远古时,是有三易的,即《连山》、《归藏》、《周易》也。今人现在所知的唯有《周易》,有的人甚至于认为除此外就无别的《易经》了,其实不然,《连山》和《归藏》都早于《周易》,其中《连山》就是以艮卦为首的,艮为山,故名《连山》。艮卦又有止之意,这是因山体巨大,能阻碍人交通故。但山也是沟通天地之中间媒介,因为它下起于地,上近于天,故古人都是于山上祭祀天地,山也就成了沟通天地之梯子。

而于一切山中,有一个山最为神圣,那就是被誉为众山之山的冈底斯山!大众皆知,西藏的喜马拉雅山是世界屋脊,为世界上最高之山。但是,有的人可能并不知道,西藏还有一个众山之山。甚至于印度的宗教徒们认为,在印度所有被认为是神圣的地方中,喜马拉雅山是最重要的,但越过喜马拉雅山,尚有一个更为神圣的地方,那就是冈底斯山,因为它是世界的中心。冈底斯意为雪山,冈是藏语,指雪,底斯是梵语(也有说是象雄语),也是指雪。藏人又尊称它为冈仁波且,意即是雪宝山。一般我们所称的冈底斯,特指该山脉主峰冈仁波且,冈仁波且就是雪山之宝。

有人说昆仑山是众山之王,这是不对的,我已在某一文中驳斥过。今再略说一下,昆仑山其实只为我国之道教所尊,就如同道教本身一样,也只是在我国部分区域被信奉,并不能走出国门。而冈底斯山被认作为圣山的代表,乃是受到了印度佛教、西藏本教、印度教、印度耆那教等的一致认可和推崇,任何高山皆没有如此殊荣,它是世界之山!印度人信冈仁波且有以下三个原因:1、它是世界中心。2、它是破坏神湿婆居住的地方,而湿婆是印度教最崇拜的最有威力的神。3、印度人一向认为,印度最著名的河流,包括信仰之河恒河都发源于冈仁波且,印度人甚至称冈仁波且名凯拉斯(是湿婆的天堂)。因为他们最崇拜的恒河,都是发源自西藏的冈仁波且,因此古印度人认定冈仁波且为世界中心,众水之源。与佛教同时兴起之耆那教,也特别崇仰冈仁波且,在耆那教中,冈仁波且被称作是阿什塔婆达,即最高之山,他们并称此山是耆那教的创始人瑞斯哈巴那刹获得解脱的地方。在佛教看来,冈仁波且峰之顶端,有无上瑜伽部之本尊胜乐轮的住地,山腰下又有无数的空行母汇集,因此,它成为是藏区八大神山之首。另外,西藏之本教,也对此神山崇敬有加,于本教中,就被认做为圣地,称为九层万字山,他们认为此处为雪域藏地之灵魂。那时有本教的三百六十位神灵居于此,而本教之祖师敦巴辛饶自天而降,此山就为降落处。而在我们汉地来说,也把它视为众山之王,清朝康熙年间绘制青海、西藏地图时,就曾称它为天下之背,众山之脉皆由此起。冈底斯山脉是支撑起青藏高原地貌骨架的巨大山系之一,冈仁波且峰更是全世界最极之地,它便是一座东方的万神殿,各教诸大神灵都于此会集,是故历代大师皆向往去冈底斯神山修持,这也就在常理之中了。山不在高,有仙则灵,而冈底斯山是又高又有仙,那么其灵异无比就是自然之事了!有谓,转此圣山一圈,可洗尽一生罪孽,转十圈,可在五百次轮回中免受下地狱之苦。故常有印度人来西藏转山(信奉印度教和耆那教的),这是因不论在印度,还是尼泊尔,只要是转圣山归来的人,都立刻身价倍增,犯过罪的人也因此而洗心革面成为新人。

说到转山,这里边还大有学问呢!转山的路线,佛教分外圈和内圈,一般首先要转外圈,当转完十三圈外圈后,才有资格去转内圈。十三,在藏族传统中是一个吉祥数字。还有说马年去转山是最为神圣的,马年转一圈就等于转十三圈之功德,并说这是因为释迦佛是在马年成佛的。但是,《阿底峡尊者传》上明确说,释迦佛是在卯年成佛的,并不是在马年。还有一说,据说佛祖释迦在世之时,守护十万之神,诸菩萨、天神、人、阿修罗和天界乐师等都云集在此神山周围,时值马年,因此马年成为冈仁波且的本命年。其实,我为什么要特别提到阿底峡尊者呢?这是因为我发觉转山这一规矩,与阿底峡尊者有极大的关系,以此为钥匙,就可打开以上之一切秘密了!这是因为阿底峡尊者一生就与马年有莫大之关系,尊者是在马年圆寂的,也是在马年出生的,其实附会佛祖不过是为使此山名气更大,而实际是因阿底峡尊者!难道我仅仅只是因尊者与马年有关就作此判断吗?当然不是,那样与马年相关的人就都与神山有关了,而他们有可能都没到过此山!

以下,我会一一分解给你。第一,因为阿底峡尊者不仅到过此神山,而且还于这个神山留下了众多之事迹,阿底峡尊者是西藏佛教后弘期之领袖人物,可以说对神山之影响是不可小视的!如我们上面说过,西藏认为此神山是胜乐轮之住地,而阿底峡尊者就是以度母、观音、至尊不动金刚、建立誓言王、胜乐轮、喜金刚作为主要本尊的,并曾亲见此六本尊。《尊者传》上有说:佛法缘与本尊神,请上师与六道众,此六是我本尊者,阿底峡曾亲口说。胜乐轮既然是尊者之主要本尊,当为有缘,此为第一。第二,转神山的都要先来咋达布热,因为这是神山的衣领,西藏有言转冈仁波且不转咋达布热,等于没转冈仁波且。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也是也阿底峡尊者有关而引起的,因为咋达布热山前有一座小庙,是白度母的领地,虽然咋达布热小寺从规模上看与其他藏寺无法相比,但这是转山人必经之地,它好比转山开门之钥匙,不拿钥匙就无法进山。因为这是高僧阿底峡尊者过去之修行宫,寺内还有阿底峡尊者以神变留下的脚印石。明白了此理,为何转神山要先来咋达布热,就不难理解了!现在那个寺还存在,寺不大,只住着几个僧人,寺旁有一个小温泉带,无数细细水丝由地下冒出,热气腾腾,藏人说在此洗漱可去痛免灾也。阿底峡尊者,与此神山因缘可谓甚深,他由印度进藏传法之途中,就朝拜了冈仁波且,当尊者一行人来到这神山对面的巴尔噶平滩时,也就是布满圣众足印的西侧时,听见了一种木辊(法器:两头粗、中间细的圆木棍,另用一小木棰击之,使之发声,用以召聚僧人)敲击的声音,这就是过去僧众将用餐的声音,以示正值中午。阿底峡尊者说:敲木辊是说尊者因竭陀和他的随从该吃午饭了,让我们也分享吧!于是尊者一行也就地用餐,当年他们打尖的遗迹至今犹存。还有许多记述尊者看见因竭陀显圣的传闻,据说阿底峡尊者看见因竭陀尊者就是住在冈底斯山上。那么,我们再来看看现在通行之说法,《正法念处经》、《大阿罗汉难提密多罗所说法传记》载:底斯山形若五股金刚杵,其虚空高度为五百个瑜缮那.竭陀尊者和一千三百名罗汉聚居于冈底斯山悉经修法宏播善业。噶当派的阿底峡的传人格西色几普巴曾出资为十六尊者造像,他为尊者造像的目的只是为了那些祝颂尊者的人们带来益处。色几普巴采用查叶尔巴寺藏的唐卡作为造像模特,据说色几普巴此善举得到了十六尊者的佑护和恩泽,赐以长寿,他果然活到了九十二岁。阿底峡尊者的两位弟子翁绛曲穷乃和布多瓦仁钦色以及其他噶当派的格西也出资为十六尊者造像。格西布多瓦还告诫弟子不论使用什么材料都要给十六尊者造像,只为十六尊者建小庙是远远不够的。为了表示对十六尊者的最重敬仰,也为了使今后的众生能有机会表达他们对十六尊者的裨祈愿与敬仰,就要为尊者造像。阿底峡尊者本人也倡导了一种新的十六尊者像画法,画中的十六尊者身穿三片式的印度僧衣,这类作品直到1950年西藏和平解放时还可以见到。为了祈求十六尊者的佑护,需要进行一定的观修实践,举行相应的祈祷仪式。这些修习和祈祷的方法都是由上师直接传给弟子的,一代再传一代,从阿底峡尊者开始直到现在一真没有间断。阿底峡尊者将秘传的祈祷方法传给随他进藏的三位弟子之一,这位班智达弟子又将它传给翁绛曲穷乃翁绛曲穷乃又伟给了布多瓦仁钦色。而因竭陀尊者就是十六尊者中一员,阿底峡尊者不仅与十六尊者有缘,且与因竭陀尊者特别有缘,阿底峡尊者与因竭陀尊者尊者的一次会面是在查叶尔巴寺,当时阿底峡尊者正在给仲敦巴讲述仲敦巴上一世的情景。一位年老的僧人走了过来,在仲敦巴面前拜了三次,声称他能够遵守阿底峡尊者行善业的教诫,并说不久他还要在查叶尔巴寺以外的地方,变成一位年轻的僧人,并将在僧团做一二年的僧人,这位老僧要求仲敦巴帮助他并进行祈供。说完这些,他说:是该我到冈底斯山去的时候了!僧人一边说,一边就消失了。当格西阿错劳匝瓦楚臣杰巴问仲敦巴此人是谁的时候,仲敦巴回答:我要郑重地告诉你,刚才那个人是尊者因竭陀。尊者的诞生是人和神的福运,像他那样的圣者,如同雪山的狮子,将恩泽施于我等众生化生一个年老的僧人,其寿如同山岭。格西你说稀奇不稀奇!当阿底峡尊者在聂塘居住的时候,仲敦巴那时恰巧不在。有人问阿底峡尊者,仲敦巴到哪里去了?阿底峡回答说:他派仲敦巴去接一位尊者。正说话间,一位年老僧人出现了,阿底峡忙从座位上站起身子前去迎接。此后俩人用梵语交谈起来。事后,当有人问阿底峡这位老僧是谁的时候,阿底峡回答说这是因竭陀尊者。因竭陀尊者就常住在冈底斯神山弘法,而阿底峡尊者与他常相见面,对冈底斯神山自然也是了知的。

神山冈仁波且,位于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境内,这里就曾是阿底峡尊者多年传法处,因此阿底峡尊者在这里留下了众多事迹。圣山前的玛法措湖,被视为圣湖之王。宁玛派隆钦热绛巴在其名著《如意藏论》中说:从金刚座向北翻越九重山,有雪山之王底斯山。底斯山的北面有积香山。底斯雪山之北面与积香山南面之间有无热恼大湖(即玛法措湖),形四方形,飞霓各五十由旬,因注满八功德水,而名无热恼。这个圣湖也甚有来历,它就这点我会在另一文中专述。在圣湖旁(东南岸)有一聂果寺,当年阿底峡尊者前往古格阿里托林寺传法,途经此处,特去朝拜圣湖,尊者感到清爽无比,甚为高兴,多停留数日,并于此建一佛坛,后此处建聂果寺。在圣湖西南岸也有一寺,当年尊者朝拜圣湖时,在此地一处圣洞内住了七日,并加持了此洞,留下了圣迹,后亦建寺。说这些我想已能确证一些事了,那就是神山的许多信仰风俗,就是从阿底峡尊者当年朝拜事迹中发展来的。

冈底斯神山真的是此世界中不可多得的一处圣地,它形似一座座宏伟的金字塔,有人甚至认为它就是古代的金字塔群。前一段时间,曾有媒体报道了俄罗斯的一批科学家在中国西藏考察期间发现了100多座金字塔群的消息,俄科学家把金字塔和山的图片输入电脑,叠在一起勾出的轮廓线。冈仁波且,位于东经81.3,北纬31,海拔6638米(另说海拔6714米),是冈底斯山的主峰。冈仁波齐峰形似金字塔(藏民称象石磨的把手),四壁非常对称。由南面望去可见到它著名的标志:由峰顶垂直而下的巨大冰槽与一横向岩层构成的佛教万字格。其实,不论是否金字塔,金字塔形的形状确实也能使神山聚集能量,显得神异。不过,并不是俄罗斯的科学家才发现了此地相,过去莲花生大士曾特往冈仁波且朝圣,并在其撰《莲花生意集秘诀授记》中说:冈底斯山似水晶塔,巍然屹立于东部香萨谱龙。冈底斯神山真的是庄严无比,它的峰顶如七彩圆冠,周围如八瓣莲花围绕,山身如水晶石砌成。在冈仁波且西部,有一块一年四季结冰不化的碧绿水湖,被称为空行母浴池,如同一面辉煌照人、晶莹透亮的宝镜。还有一座平缓的黄丘,即药师的宫殿,此丘遍野长满药草,香味扑鼻,洞中溪流,真是仙境。还有一处滴沥不断,水清无比的泉眼,被称为七生婆罗门修行时饮用过的圣泉,信徒们能饮此清泉,视为终生福份。总之,冈底斯神山赞之不尽,言莫能穷,请您能亲身一观,将永记终生!

End

陈士东:时轮金刚法概说

时轮金刚是密宗无上瑜伽部的重要本尊,其法脉传承在当今藏传佛教各大派系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五大金刚法中,独大威德经能海上师于内地有所传承,仍然有人在灌顶传其法外,另外四大无上瑜伽部法要于汉地却未闻传修

陈士东:仲敦巴仁波且传略

仲敦巴仁波且传略顶礼仲敦巴尊者!陈士东仲敦巴仁波且姓氏曰仲,全名仲敦巴嘉瓦郡乃,意为胜生。仁波且于木蛇年(1005年,宋景德二年)生于藏北念青唐拉沃杂杰莫地方(即堆隆菩,在今拉萨西北堆隆德庆县)一个富

陈士东:漫谈观音的示现

观音菩萨是体现佛教大慈大悲的典型人物,古有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之说,观音之影响在我国佛教界实在是很大的。这种影响的来源得力于《法华经》,佛在此经中专列一品――《普门品》,使学人体察其慈悲的胸怀,同时

陈士东:唐密源流略讲

唐密源流略讲陈士东唐密又称汉密,主要是指唐代由印度僧人善无畏、金刚智和不空在汉地弘扬的密教,由中国传入了日本,故此本文所讲述的唐密源流也包括了日本的密宗,这样大家对于唐密的全部传承过程会有一个更为全面

陈士东:论密戒之持守

当今之世,学密宗者日渐增多,这是佛门中一件幸事,但我观见许多人学密之动机多不正,或以修密法可获大神通,或以学密可以吃肉饮酒,或以学密宗可当上师受人供养并为人灌顶,或有以贪双运之心来修密法者,然而为成佛

陈士东:论显密二宗不相违

论显密二宗不相违天晟传统文化研究所 陈士东近几年来,为出版能海老上师有关著作,翻阅了大量的老上师论著,这其实同时也是学习的一个过程,在书的编著中,即曾深受教益。老上师是显密圆通的一代大德,他指出:显是

陈士东:谈与往生有关的几点问题

末法时期,净土宗流传较广,也很应机,得度者甚众。但在这轰轰烈烈的弘法及学法过程中,亦有诸多问题显现出来,如不加以解决,那将会使今后的弘法事业出现大障碍。例如《无量寿经》持康译本与持会集本之争,已展开了

陈士东:论开顶之窍穴

论开顶之窍穴陈士东近来社会人士谈及颇哇法,有严重走偏之倾向,如不及时纠正,则会使大法蒙尘,于修学者不利,这是我写下此文之目的。薛俊英先生在《开顶囟门与百会》(见《气功》1995年12月号)中云:道家周

陈士东:密宗近代东传史的回顾与展望

密宗近代东传史的回顾与展望天晟传统文化研究所 陈士东近年来,密学爱好者虽然对密宗已多少有些认识,但对于密宗唐、东、台、藏四大派系,概念上却还是分不清楚。唐密(中国汉地密宗)始于我国唐代,唐玄宗时,善无

陈士东:快乐真好

快乐真好陈士东快乐真好,但是有的人并不快乐。为什么他们不快乐呢?有的人生病了,他不快乐;有的人官场失意,便不快乐;有的人没有钱,所以不快乐。但是我看到某病人虽患有不治之症,他仍然整日笑容满面,即便是在

陈士东:众山之山——冈底斯山圣迹志

众山之山冈底斯山圣迹志天晟传统文化研究所 陈士东山于《易经》上也有一个对应的卦,那就是为艮卦(__- -- - ),上面一个阳爻代表山尖,下面两个阴爻代表山体内中空,承受着大地之阴气。这是因为古人早已

陈士东:口诀玄义解

口诀玄义解天晟传统文化研究所 陈士东口诀之法要自古及今一直就是传承不绝的,且为各宗派或诸行业中共存共有的。佛教中亦存在有口诀,如密宗之噶当派中就分有三个支流,其中一支即为口诀派也。然千百年来,口诀之法

陈士东:参天大木——“根本”不可离开木

参天大木根本不可离开木天晟传统文化研究所 陈士东金、木、水、火、土,古人所云之五行是也,而木居于其中之一焉!木于《易经》八卦中,亦有卦象来表之,不过不是一个卦,而是由震、巽两个卦来相对应的。震卦位于东

陈士东:能海上师论禅法集粹

能海上师论禅法集粹天晟传统文化研究所 陈士东三年之中,为编著《能海上师行迹录》一书,我遍阅老上师讲记及其弟子有关之著述,并参访诸多与之有关之前辈大德,二○○四年初,书终于圆满出版了,总算对读者有了一个

陈士东:依通明镜——佛教圆光术妙花采蜜

依通明镜佛教圆光术妙花采蜜天晟传统文化研究所 陈士东一般佛教讲经说法,依规矩乃是先释经题,也就是先阐述欲讲之经的名称。因经题为经之中心,文以名显,名为文纲。我今虽非讲经,然亦应令大众知题目之义,所谓但

陈士东:也谈颇哇法适合什么人修持

也谈颇哇法适合什么人修持天晟传统文化研究所 陈士东韦其瑷先生曾著文立论谈颇哇法最适合年轻人修,然观其立论,疑点颇多,却不似他所谓的终于圆满地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修持颇哇法,而对年轻人更为适合,这样轻松简

陈士东:道与魔

某日与一些人探讨气功(他们迷于此),某甲有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之句,引起争议。某乙以为自古邪不能压正,此句当为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才合情理。翻阅《初刻拍案惊奇》第36卷有云: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冤业随身,

陈士东:正本清源话台密

正本清源话台密陈士东近来,常于杂志上见到有关弘德办班推行所谓的台密的广告,然其言论中却尽是不合法理之说,一些读者知我是密宗的弘传者,故纷纷来信询问此事之究竟,更有一些密学者要我站出来说句公道话,由于我

陈士东:网络修证法门

《道德经》中云:天网恢恢,疏而不失,恢者大也,此是言天网之广大,虽然看不见但是却没有人能逃得出!天果有网乎?答案是肯定的。虽然《道德经》中所述之天网可能与佛教有所不同,但佛教却也认为存在着一个天网。佛

陈士东:《吉祥经》讲记

《吉祥经》讲记(一)陈士东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今日讲的是一堂新课:《吉祥经》讲记。这虽是显宗极短一部经,但如同《心经》一样,亦言简意赅,大家莫以字少而轻薄之!吉祥是

陈士东:正精进释论

正精进释论陈士东八正道亦称八圣道、八圣道分,是三十七道品之一类,四谛中道谛的主要内容,学佛人最重要的修行方法指导。八正道意为通向涅槃解脱的八种正确途径,正精进是其中之第六正道。精进是很重要的,德森老法

陈士东:密宗与禅宗

佛教十宗中,禅宗讲顿悟成佛,密宗能即身成就,此两者共相辉映,俱为大乘最上法门。然而今之世,有学禅宗者轻视密法,认为密法不是佛说;又有学密者贬低禅宗,认为禅宗不圆满,如此争论不休。尊崇禅宗的太虚大师尝言

陈士东:心性在何处?

心性在何处?陈士东慧可当年欲求正觉,为表示自己的诚意和决心,遂将左臂砍下来作为供养,求达摩祖师开示,问曰:我心不安,乞师与安。达摩曰:安心,好啊。你把心交给我,我与你安。慧可曰:欲求自心,了不可得。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