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陈燕珠:法句经要义 第四品 花品 视身体如幻象的僧人 超魔界到无死涅槃界
2025-04-02 11:02

视身体如幻象的僧人

超魔界到无死涅槃界

4~3 知此身如泡

悟此身如幻

折死亡花箭

越魔王视线

佛陀居住在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次提到某位僧人。这位僧人从佛陀那儿得到禅观题目后,到僻静处禅修。他虽然很努力,却无进展,他想回祇树给孤独园请求佛陀再拾他另一个题目。回精舍途中,他遇见海市蜃楼,他明白这现象只不过是水的幻象而已,人的血肉之躯同样也只是生老病死的幻象,根本无我。后来他又到阿致罗伐底河洗澡,洗完澡坐在河边树下休息时,看着飞溅的水花泡沫,他因此明白世事及身体的无常,他以此进入观想的境界,以此作为观想的课题。

佛陀在精舍的禅定中,看见那位僧人,就以神通放光幻现在他面前说:“比丘啊!你的观想正确,继续努力,观身如水花、如泡、如幻、无常、无我是正确的。生命如泡沫如幻境,很快消失,它生了又灭,灭了又生,生生灭灭,持续不断,没有永恒。智者放弃不实际的幻想,销毁并跨越了爱欲的死亡魔界,到达死魔无法到达的、无恐惧的涅槃境地。”

End

该哭不哭身体受苦

◎ 林语堂很多人都认为哭是一件可耻的事情,尤其是男人们,他们甚至在最最伤心的时候,也宁可磨牙齿、握拳头、呕吐、晕倒,冒着生命的危险,千方百计地想尽方法,总不肯让眼泪轻弹。其实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能哭也是

财富过重超过福报,就会克到婚姻和身体

我们对天道的规律不懂,就会有许多痛苦,尤其是财富上。许多佛弟子都希望获取财富,然后来诵经祈福。如果世俗欲望过重,你学佛就会越来越痛苦。这可以说是个误区。所以,佛法一定是大富贵之人学的,大富贵的人,就是

李炳南:大势至念佛圆通章要义

大势至念佛圆通章要义李炳南老居士讲述录自慈光半月刊岁己酉,台湾光复节日,师应台中莲社青莲谦益两念佛班之启请,为讲楞严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曰:学佛须知行解,由解而行,方能入道,解而不行,是为说食数宝。楞

身体比头脑可靠

◎ 武志红原来,她是一个很要强的女子,她的工作从去年就遇到了不少状况,对于这些状况,她的应对方式是:不能认输,必须使用积极的方法去应对。所以她一年多来一直像一个救火队员一样四处去灭火,甚至在整体经济形

僧人一行的贡献

僧 一 行 的 贡 献◎ 薛克翘 一行,俗名张遂,是唐代著名科学家,但同时又是一名高僧。据《宋高僧传》卷五《一行传》,他早年拜普寂禅师为师,出家为僧。后曾拜印僧不空金刚学密法,又与印僧善无畏译密宗经典

僧人姓“释”的由来

杨民仆苻坚进攻襄阳,既为公也为私。从公事而言,是想和朱序掰掰手腕,试探实力;从私事而言,苻坚想得到一个半人,都是天王巨星级的偶像人物。先来说一个人,他叫道安。他一天能背上万字。道安法师出生在312年(

百丈怀海坐禅要义

◎ 怀 海夫学般若菩萨,起大悲心,发弘誓愿。精修三昧,誓度众生。不为一身,独求解脱。放舍诸缘,休息万念。身心一如,动静无间。量其饮食,调其睡眠。于闲静处,厚敷坐物。结跏趺坐,或半跏趺。以左掌安右掌上,

自豪的出家僧人

◎圣 荣紧张而繁忙的学期又结束了,在过去的学期中,相比之前是有进步。一系列的经历,让我更喜欢佛法,感谢佛法给我带来的喜悦,和在我最低落的时候所带来的正能量。我们学佛是为了什么?作为一个佛弟子,我

坐禅要义

◎ 百丈怀海夫学般若菩萨,起大悲心,发弘誓愿。精修三昧,誓度众生。不为一身,独求解脱。放舍诸缘,休息万念。身心一如,动静无间。量其饮食,调其睡眠。于闲静处,厚敷坐物。结跏趺坐,或半跏趺。以左掌安右掌上

僧人的威仪与形象也是度众方式

济群法师人有人格,国有国格,僧人也应该有僧格。作为三宝之一的僧宝,每个僧人都代表了佛教在世间的形象。社会上的人怎样了解佛教呢?是不是先到藏经楼去研究佛经呢?不是的,大多数人是通过直接与出家人接触来了解

任杰:现观庄严论·选集要义释(四)

已二、释为成办彼誓愿显示方便之教授分二:庚一、正释教授;庚二、修教授义。庚一、正释教授分二:辛一、结合;辛二、释义。辛一、结合论身建立:发心与教授。问:发心之后说教授是何因由?答:其因由者,谓已生起大

任杰:现观庄严论·选集要义释(一)

《现观庄严论选集要义释》《现观庄严论》圣慈氏菩萨造颂法尊法师由藏译汉《现观庄严论疏总义游戏海》极尊却吉坚赞大师著任杰由藏节要译释《现观庄严论选集要义释》序言一、此论之名义二、学习《现观庄严论》者,首先

任杰:现观庄严论·选集要义释(二十六)

顶加行八法之六修道顶加行第六、释修道顶加行庚三、修道顶加行分三:辛一、修道顶加行;辛二、所断分别;辛三、断除所断之胜利。辛一、修道顶加行三、释修道顶加行分三:一、所依修道;二、所断分别;三、能依功德。

任杰:现观庄严论·选集要义释(二十八)

果法身品第八丁三、广释法身分二:戊一、身建立;戊二、事业。戊一、身建立分四:已一、自性身;已二、智法身;已三、受用身;已四、胜应身。已一、自性身释果法身四法第三、广释果法身支分二:一安立系属结合;二广

任杰:现观庄严论·选集要义释(三)

丁二、随标广释分三:戊一、广释三智体;戊二、广释四加行体;戊三、广释法身体。戊一、广释三智体分三:已一、明一切相智十法;已二、明道相智十一法;已三、明一切智九法。已一、明一切相智十法颂曰:发心与教授,

任杰:现观庄严论·选集要义释(二十九)

庚二、差别颂曰:声闻无诤定,离见者烦恼,佛无诤永断,聚落等烦恼。佛所有愿智,任运无碍着,无障碍常住,普答一切问。如来无诤三摩地,胜出声闻等之无诤三摩地。以声闻之无诤三摩地,唯断自身为众生作生烦恼之所缘

不是反对你吃水果,而是阻止你毁掉身体!

中医似乎总在跟现代医学唱反调。每天看病后都要交代病人不要吃水果,这些病人都觉得不可思议,常问为什么呢?坚决反对为了减肥、美容、长寿等各种目的每天一个苹果。不厌其烦的告诉你,毁掉你健康的正是这些好习惯。

读书是精神的旅行,旅行是身体的阅读

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要在路上。读书,是向内旅行去往精神世界。旅行,是向外读书探索天地苍穹。在知乎上有个问题引发了讨论:时间用来读书和旅游哪个更好一点?其实古人早已经给出了答案: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不是

身体多病常抑郁?快修药师法门

【经典原文】有能受持八分斋戒。或经一年或复三月受持学处。以此善根愿生西方极乐世界无量寿佛所。听闻正法而未定者。若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临命终时,有八大菩萨,其名曰:文殊师利菩萨,观世音菩萨,得大势

春季养生必做的五件事!坚持做下去身体好!

万物初生始于春,在这个阶段正是养生的好机会,因此,不管男女都要及时做好养生准备。那么在春季该如何养生好呢?这5件事,建议大家要坚持做,这样身体才能好。春季养生必做的五件事1、吃点甜食春季正是肝气生发的

长见识了!原来这些名茶都是僧人发明的

编者按:你喝过铁观音吗?喝的时候是否想过茶为何要以观音命名?佛教与饮茶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与渊源?其实,僧人饮茶历史悠久,因茶有三德,利于丛林修持,由茶之德生发出禅宗茶道。僧人种茶、制茶、饮茶并研制

白发与身体的关系,后悔知道太晚了。

在白发现象已经不仅仅是年龄的象征了,而是越来越普遍,无论男女老少,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白发现象。面对白发,我们该怎么办?肾与白发的关系中医讲,肾藏精,其华在发,精血不足,黑发不生。体内肾气的盛衰在外部的

雪漠:别让身体影响心灵的明白

别让身体影响心灵的明白修身是修心的基础,要是没打开脉结,你修成的那种空性觉受是不彻底的,而且容易丢失。因为你的心虽然有了智慧,但你的身体仍会给你造成烦恼,这样,身体反倒成了心灵的障碍。你生了病,仍会有

“精气血”一次补齐的“三宝汤”,每周一次身体好!

现在很多人都处于亚健康的状态,特别是40岁后,会明显感觉到老的很快,面色无光、晦暗,容易疲劳、没有精神,特别容易感冒其实,这些症状就是身体在提示您,需要重视了!那怎么做,怎么养才能把身体调到最健康的状

性命双修,从身体到心灵的养生之道!

道教讲究的 性命双修 是什么意思?简单地说,就是追求身心和谐。既要有心灵上的健康,也要有身体上的健康。是身体决定心灵,还是心灵决定身体?身心之间是如何发生联系的?此类身心关系问题,是自古以来西方哲学、

辟谷养生后身体的变化是正常的

体重现象在辟谷的第一天到第五天时,体重减轻最为明显,辟谷养生一天平均会减轻1至2千克,从第5天开始,每天减轻0.5至1千克,以后几乎都是以一定的递减方式减轻体重(有时也有例外,视乎每人的自身体质因素及

常揉身体“四区”利健康

前胸    医学研究发现,位于前胸的胸腺是主宰人体整个免疫系统最重要的免疫器官之一,胸腺分泌出来的免疫活性肽物质,有强大的抗癌作用。只要每天坚持用手掌上下揉拍前胸(上至颈部下至心窝部)100至200次

智慧法语:靠这4种途径得来的食物 佛说僧人不能吃

比丘清净自活【经典原文】无学成具我赞赏,胜等善友应亲近,不得受用有罪食,应如犀牛任独行。--《经集》【白话解】证得无学位,修学圆满的阿罗汉的圣者,成就梵行,我赞叹他们所具足的无量功德。对于这样殊胜的善

熬夜后该吃什么调养身体

可能你会因为工作量大而加班加点,可能你会为了增长业绩而熬夜奋斗,那么别忘记健康!女性最主要的养生就是养阴,而夜晚是养阴的最佳时期,可是很多女性会为了工作而熬夜,错过了养生的时机。1、多喝水,保持水分充

刘先和:都市一僧人

都市一僧人刘先和在人群熙攘的都市大街上走着一位僧人,他那一身淡蓝色的长衫,在那袒胸露背、敞腰亮脐的都市人群中,在那五光十色、如花似锦的都市人装束群中显得那么醒目、那么清淡平素、那么爽心悦目、那么自然纯

和尚圆寂3年身体不腐死后6天脸色仍红润

2003年农历正月二十八日,享年116岁的妙智和尚双目紧闭安详地圆寂。6天后他的弟子对妙智的身体进行了检查,发现他全身还是软软的,脸上还是红红的。他的弟子尊照其生前遗愿将他的肉身安放在一个特制的缸里。

一髻佛母--一位西藏僧人和一只小老鼠的故事

这里给大家讲述一位西藏僧人和一个小老鼠的故事,梗概如下:很久以前,在喜马拉雅山的雪山脚下,有一位西藏僧人在那里过着平静地修行生活。有一天,当这位僧人出门的时候,忽然发现门口躺着一只冻僵的小老鼠,于是就

邪淫对身体会造成哪些伤害

一、身体健康每况愈下长期邪淫的人,不可能拥有健康的身体。纵欲、邪淫必然导致各种疾病缠身,未老先衰,毫无精气神。二、无法持之以恒的做事、学习邪淫的人决定干一件事,往往三分钟热度,或者最多坚持几天。长期持

三尊佛--一心念佛的神奇僧人

无名僧,居住在湖广黄州,专门持念阿弥陀佛,昼夜从不停止。无论见到什么,都念阿弥陀佛。明思宗崇祯十六年(西元一六四三年),黄州总兵黄鼎,守护黄州城,无名僧大声念佛扰乱黄鼎带兵,因此命令人把他捉起来。正好

受蕴对身体的帮助

在修习四念处的观照法门时,受蕴的观照是介于身与心之间的念处。受与身相关联,例如心情郁闷时,胸口会闷,心情开朗时,全身舒畅,生气、紧张时,心跳呼吸加快,内心平静时,心跳呼吸会减缓。受与心也有相关性,心

僧人的十八物指哪些

十八物则指古代大乘比丘随身携带的十八种物,《梵网经》说:“菩萨行头陀时及游方时,行来百里千里,此十八种物常随其身。”是哪十八物呢?具体如下——一、杨枝:又叫齿木,是用来清除口内臭气的木片。二、澡豆:指

三论宗的要义

三论宗的立论,是破邪显正,以缘起性空的道理,破除一切妄执。三论宗的性空,不是否定现象界的一切假有而说空,而是在万法常体上,观察其无自性之空。性空的道理,没有办法为一般人所接受,常人所了解的空,是空空如

修行破瓦法对身体有影响吗

不可能! 我们从小的时候都学修破瓦法,哪有什么事啊?这都是自己的烦恼、习气,不懂装懂。自己不修还到处乱说,影响、障碍别人的修行,这种人真是太可怜了。

耕云:摩诃般若的要义与入门

八正道的起点和最高点就是摩诃般若佛陀强调八正道,就是说:人要想成熟众生,庄严佛土,也就是说要实现大同世界的话,就必须每个人都要保持正见。正见有深有浅。假如说:我们看得很正确,我们认为很正确,那就是浅。

林崇安:《杂阿含334经》的要义

《杂阿含334经》的要义林崇安(法光杂志,233期,2009)《杂阿含334经》中的「334」,是大正藏的编号,此经在佛光藏的编号是312经,在内观教育版的编号是233经,在印顺版的编号是455经;此

净宗法门法语:用自己的念力调整自己的身体

信心危机。今天整个危机的核心就是信心,对古圣先贤不相信。所以我觉得这也是感应,出现现代这新一批年轻的量子力学家,把阿赖耶的三细相发现了。这是给大家一个信心,有科学证据,这个不是假的。说万法皆空,现在科

俱舍宗要义

轮回转生论 (一)世间 众生由惑业的因而招感三界六道的生死轮转,恰似车轮的回转,永无止尽。通常佛教把迷界(世俗世界)分为有情世间与器世间二种。世界又称世间。所谓世,是迁流、破坏之义,指过去、现在、未

林崇安:《法蕴足论》的要义

《法蕴足论》的要义林崇安(法光杂志,235期,2009)一、前言有关论藏的源流,依据《有部毗奈耶?杂事》的记载,佛灭当年结集完经和律后,大迦叶考虑到:「后世之人,少智钝根,依文而解,不达深义」,所以特

林崇安:《法句经》的要义

一、前言《法句经》是释尊时期在印度各地流传的佛法偈颂,支谦(西元225年顷)说:「其在天竺始进业者,不学《法句》,谓之越叙。此乃始进者之洪渐,深入者之奥藏也。可以启曚、辩惑,诱人自立,学之功微,而所苞

林崇安:《杂阿含306经》的要义

《杂阿含306经》的要义林崇安(法光杂志,232期,2009)《杂阿含306经》中的「306」,是大正藏的编号,此经在佛光藏的编号是284经,在内观教育版的编号是205经,在印顺版的编号是408经;此

佛教戒律的要义及分类

僧团的健全,须赖规矩秩序的建立,戒律是维系佛教于不坠的纲常。《佛遗教经》云:‘汝等比丘!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如闇遇明,如贫人得宝,当知此则是汝等大师,若我住世,无异此也。’佛陀临涅槃时嘱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