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掌的十六个含义◎唯 印合掌的礼仪,我们几乎是天天要用的,如在圣像前要合掌示敬,与人见面也合掌示礼。合掌看似简单,实表深广的佛法。正如佛经之语深,一句话乃至一个字,可能有无量的含义和境界。宇宙一大天地
主佛七的人,是否一定要是出家人?以出家法师最好,而且在寺庙精舍为宜,因为打七要有时间、地点、主人、道友、经费、说法等等缘分,出家法师就容易做到。如果偏僻处请不到法师,也可请一个在家人代作。但不管请出家
◎ 杜继文禅,本是梵文禅那(Dhyāna)的简称,鸠摩罗什意译作思维修,即运用思维活动的修持;玄奘意译为静虑,即宁静安详地深思。此外还有其他一些译法。《俱舍论》卷28:依何义故立静虑名?由此寂静能审虑
所谓佛法于恭敬中求,身为一个在家居士,乃至出家人,对于出家师父的称呼方式,皆有佛门中的规矩。因此身为佛弟子,都应该知晓对出家师父适当而得体的称呼法,方能彰显内心的恭敬,从而得到佛法的利益。一般我们称呼
世间无僧宝 大地皆沉沦:请尊重每一个出家人◎ 佚 名轻视: 第一种,星星之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可以摧灭整个宇宙;第二种,国王的小太子。他虽然小,但动他一根手指头,后果不言而喻;第三种,龙子不可欺
出家人别称◎ 李炳南 刘定炽问:比丘、沙弥、僧、和尚、道士、僧伽、头陀、尊者、行者有何分别? 答:出家人受 二百五十大戒者,即称比丘。受十戒者即称沙弥。僧指众多之出家人。和尚乃印度呼吾师之意,原音为乌
菩萨畏因凡夫畏果的来历及含义◎ 智 证 凡夫只怕恶果,不知恶果起缘于恶因,平常任意胡为,以图一时快乐,不知乐是苦因;菩萨则不然,平常一举一动,谨身护持,戒慎于初,既无恶因,何来恶果?纵有恶果,都是
太虚大师雪窦寺训:俭勤诚公今夜召集诸位职事茶话,特拈四字勉各位身体力行。学校有校训,寺亦有寺训,今以四字作为寺训:第一、俭字,即节俭。去除奢靡的浪费,作为恰当的用度,即是节俭;出家人必须能节俭,乃能安
化缘一词,本极庄严,比如释迦世尊,是为一大事因缘而出现于世,此一因缘,即为化缘,即为化度众生的因缘;教化众生,度过生死大海,便是化缘。如来入灭之时,还说应可度者,若天上人间,皆悉已度;其未度者,皆亦已
合掌的十六种含义合掌的礼仪,我们几乎是天天要用的,如在圣像前要合掌示敬,与人见面也合掌示礼。合掌看似简单,实表深广的佛法。正如佛经之语深,一句话乃至一个字,可能有无量的含义和境界。宇宙一大天地,人体一
打坐的含义生根活佛打坐的含义有不同的解释,首先我们知道了打坐有两种方式:身打坐和心打坐。身打坐就是身躯五支坐法,我们通过五支坐法来打通身体的经络、气脉、脉络之后,经脉的疏通和血液流通畅顺,身躯自然轻松
三柱香、磕三个头的含义许多善男信女经常到寺院在佛前烧香磕头,祈福祈寿祈子,祈求升官发财、姻缘美满、万事胜意。作为一种善意的精神寄托,无可厚非,但是在佛前上三柱香、磕三个头的本意却不是这样。在佛前上三柱
平时在与信众的接触中,有很多信众对出家人穿的罗汉鞋感觉很好奇。有人就问我说:师父,你们出家人夏天穿的罗汉鞋每只鞋六个洞,这有什么含义吗?每遇到这样的问题,我都会微笑着告诉他们:佛教的每一种法物都有其含
如瑞法师阿弥陀佛,大家好!又是一天相互学习鼓励的时候。今天是端午节--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在我国民间,端午节至今沿袭着赛龙舟、吃粽子等古老习俗。同时,这一天也是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因报国无望投汨罗江的
◎ 宗 舜问:出家人养父母吗?对待家人会因为出家而大有变化吗?宗舜法师:出家人不是从石头里面蹦出来的孙悟空,他肯定有父母,应当孝顺。那么,对待家人的态度会不会因为出家有变化?我相信,如果是一个真正念父
不论居士有多大的成就,做多大的善事,见到出家人,都应恭敬!出家人穿佛的衣服,代表的是佛的形象,是解脱的形象。我们要恭敬这个解脱的形象。《地藏十轮经》说,如果在末法时代,众生都看不到佛了,突然有个人发疯
佛像的各种手势代表佛像的不同身份,表示佛教的各种教义,是具有印度特点的人体语言,表达的含义极为丰富。常见的有说法印、无畏印、与愿印、降魔印、禅定印5种,即释迦五印。手印形式可有多种变化,尤其是密教手印
出家众位列三宝之一,是在家居士皈依的对象,又是殊胜福田。身为居士,不知道如何正确地称呼出家人,往往被人笑话,失弟子之礼,折自身之福。下面略微介绍有关这方面的基本常识。一、师父可以说是对出家人最稳妥的一
唐卡的最原始含义是什么呢?是在有限的空间展现无尽的世界,这个叫唐卡。就是小小的一块有限的空间,你看进去祂却是无限的世界,唐卡就有这样一个意境,像我们去到印度到它的德里博物馆,它有大量的古代的印度的这些
出家人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他能够把别人放不下的东西放下了,为了担当学佛和弘法的责任与使命,所以别人才会尊重他,而他自己一直告诉佛教徒的应该是依法不依人,依智不依识,依义不依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如果有
南方增长天王,单单把我们职责之内的事情做得很好还不够,还要天天求进步。不进则退啊!时代永远在进步,所以增长天王告诉我们:我们的道行要增长,品德要增长,乃至学问、智慧、才艺、能力都要增长,包括我们的生
南方增长天王,单单把我们职责之内的事情做得很好还不够,还要天天求进步。不进则退啊!时代永远在进步,所以增长天王告诉我们:我们的道行要来增长,品德要增长,乃至学问、智慧、才艺、能力都要增长,包括我们的
转依是瑜伽行派和法相唯识宗的解脱理论,概括了其依据唯识理论和三性学说而提出的全部修习目标。转,即转变、转化,有转舍与转得两义;依,谓依持,所依指染净法共同依持的阿梨耶识;转依,即转舍劣法之所依,而证得
转世,宗教术语。转世指一个人在死亡后,其灵魂在轮回中投胎,其是否真实不得而知,也许只是导人向善的一种合理解说。转世是印度教、锡克教、耆那教、一些非洲宗教以及很多不同的宗教和哲学的主要信条。中国在战国时
我们平时修行佛法的时候肯定都是听说过斋僧的,其实斋僧,即平时所说“供斋”。那么我们就会有疑惑了,供斋和世间请客吃饭的区别在哪里?斋僧的含义是什么呢?「斋」为清净之意,「斋僧」则指洁净身心,敬设斋饭供养
大乘起信论之主张,真如为众生心之本体,其为杜绝言诠、思惟者,称作离言真如;然若勉强以言语表现之,则称作依言真如,以上二者合称为二真如。就依言真如而言,其体远离迷心而空,故为如实空(空真如);且其自体具
什么叫“等持”啊?等持就是定力,也就是自己的心能保持平等不起波澜,不管外境怎么影响你,你的心就像澄净的海水一样平平静静不起波澜。我们平常妄想不断,这个就是心水起了波澜。所谓的等持,就是一种定境。我们经
坐禅,意思是闭目端坐,凝志静修。用心看着头脑中纷飞的念头,念头会慢慢地静下来,静下来的头脑则会出现一片晴朗的天空(比喻)。就像摇动杯子里浑浊的水,不动杯子,杯子里的浑浊会沉淀到杯底,水则会清净无暇。
众宝一词:表示众多宝物。〝宝〞除了世间金银、珠宝等身外物。宝─在佛教中用以形容「佛、菩萨」及「法」之崇高尊贵,如「佛宝、法宝、僧宝、宝相、宝地」等。众宝观音的〝化身相〞是〝优婆塞身〞亦有说是〝长者身〞
我们学佛的人都会知道,缘起论是佛教的根本。缘起论认为世间上的万事万物,没有一件事是单独存在的,所有的事物都要相互的依靠。必须要依靠种种因缘条件和合才能够成立,一旦这种组成的因缘散开了,那么事物的本身
缘起:巴利语pañiccasamuppàda。即凡是存在之法皆是由诸因缘生起之义。《清净道论》对“缘起”作了几种解释:1. 因为现观它能导致利益和快乐,所以值得智者们了解(paccetuü)它故为“缘
优婆夷:梵文Upasika,在家信佛的女子叫优婆夷,又译优婆私柯。意译近善女、善宿女、清信女等,凡受了三归五戒的女子,都叫做优婆夷,但我国都称她们为女居士。1、读佛经律时应焚香端坐,如对圣容,不可靠背
音译成汉语是居士的意思。1、优婆塞:梵文 upāsaka,指在家信佛、行佛道并受了三皈依的男子叫作优婆塞,曾译作邬波索迦、乌婆塞、伊蒲塞等。意译清信士、近事男、近善男、善宿男等。受了三归依及五戒并戒行
关于香钵和拂晓子,最早可以追溯到因竭陀尊者为了他的弟子的利益,来到冈底斯山附近的色那丹坐静默修的时候。由于住在色那丹很多的神、非人、夜叉已走上解脱之路,神送给因竭陀一个指子以便尊者能够用它记忆凉;非人
为自己:南无阿弥陀佛,请您慈悲救度我,我接受您的救度,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每次念佛30声或30分钟)为别人:南无阿弥陀佛,请您慈悲救度ooo(姓名或称呼),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
一阐提系梵语梵icchantika(或梵ecchantika)的汉译音译,Icchantika其梵文字根为√iS,乃“希求、欲乐”之意;现在分词为icchat,强干变化为icchant,加上名词构成音
任何福报都有其必然的成因,就像财富来自施舍,尊贵来自谦恭一样,美丽的容颜来自柔和善良的性情。人到中年以后,就显现出现世性格影响所致的面相了。宽厚的人多半一脸福相,性情柔和的人面相柔和美丽。性格格外粗暴
在佛教当中有很多的菩萨,每个菩萨的有他固定的含义,作用及意义。其中胁侍菩萨在佛教当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以下就是胁侍菩萨的含义。胁侍菩萨是修行层次最高的菩萨,其修行觉悟仅次于佛陀或等同于佛陀。在没有成佛
此杖原有三个目的。1、为驱逐野兽害虫用。2、为年老人用。3、为保卫自己。此杖头部用锡,中部用木,下部用牙或角制成。僧人持杖往外云游时叫做‘ 飞锡’,住下某处叫做‘留锡’或‘ 挂锡’,外出布教时叫做‘
很多人都是知道佛教的道具的,比如锡杖是非常常用的。而且在经典中也是有着关于锡杖的介绍的,“佛告比丘:汝等当受持锡杖,所以者何?过去未来现在诸佛皆执故。又名智杖,彰显圣智故。亦名德杖,行功德本故。圣人之
在《唐高僧传·僧稠传》中记载说:“僧稠前往诣见怀州西王屋山修法的途中,听闻两虎交斗,咆哮声响震动山岳,僧稠即以锡杖途中调解,于是两只老虎便各散而去。”在《传灯录》中也记载邓隐峰禅师的故事,邓隐峰禅师冬
除了生活中所需,锡杖也有深刻有意义。在《佛说得道梯隥锡杖经》中说:“佛告比丘:‘汝等应受持锡杖。所以者何?过去、未来、现在诸佛皆执故。又名智杖,彰显圣智故。亦名德杖,行功德本故。圣人之表帜,贤士之明记
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锡杖的,这是比丘行路时所应携带的道具,属比丘十八物之一,可用来驱赶毒蛇、害虫,亦可用于乞食时,使人远闻即知。今天我要介绍的就是锡杖的象征意义。锡杖其形状分三部分,上部即杖头,由锡、铁
关于锡杖的功用可分三种:1、用于驱遣蛇、毒虫等物:如《四分律》卷五十二说:“诸比丘道行见蛇、蝎、蜈蚣、百足、未离欲比丘见皆怖,白佛。佛言:‘听捉锡杖摇。’”《十诵律》卷五十六中说:“佛在寒园林中住,多
诸位吉祥。我们今天道场白华庵,跟大家说的法器,叫做锡杖。一说这个词,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形象上的概念。但是在世俗间,见的最多的,就是《西游记》片尾曲里面那个唐僧骑着马,手里拿着的那个,就叫做锡杖。当然,佛
海涛法师开示:这边有一个要各位看一下,这一个锡杖,这个是宝贝。我们四月份去不丹,不丹有一间叫帕莫比丘尼,就是莲花比丘尼,就是藏传佛教传出藏传大悲咒(十一面观自在菩萨根本咒)的。这位比丘尼,而且传出观音
锡杖的形状锡杖依不同的形状,象征着不同的意义。迦叶曾白佛:何为锡杖?佛言:“锡者轻也,依倚是仗,除烦恼,出三界。锡,明也,得智明故。锡,醒也,醒悟苦空、三界结使故。锡,疏也,谓持者与五欲疏断故。”杖头
我出家受菩萨戒时,有一个环节是授锡杖。当时戒和尚从大殿出来,持着锡杖,一听到锡杖发出的环铃撞击之声,我寒毛直竖。授锡杖时有一句话:执持锡杖,示如实道。这句话一直在戒场内盘旋,我跪在地上,止不住泪流满面
佛教中有很多的佛菩萨塑像,并且我们去寺庙之中还能看到很多的塑像,而西方三圣也是最常见的佛像。那西方三圣的具体含义是什么,让我们来简单的了解一下吧。佛教中佛菩萨的塑像很多,很多人看到这么多的塑像,就误认
既生在尘世,自身需修福很多人都希望能修福,希望自己的生活过得好一些,过得自在一些,富足一些,因此,会做许多的事情,诸如布施、供养、放生等等,但是似乎忽视了一点,我们一边在积极修福的同时,是否也在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