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香疤与皈依受戒是截然不同的两件事。世人大多混淆,很多人认为烧香疤就是受戒,其实烧香疤是布施、供养性质,是以自对他,行其布施之供养。
其实,佛教是不兴烧戒疤的,佛教的戒律中,并没有在受戒人头顶上烧戒疤的规定。因此,除了汉地的和尚以外,世界各国和中国少数民族的和尚是看不到戒疤的;即使是中国汉族出家人,凡是在宋朝以前受戒的,头顶上也不会出现戒疤。
![](https://www.zatong.cn/uploads/sbcdy/sbcdy20170422114843_51380.jpg)
元代初年,有一位志德和尚(1235―1322年)曾受到元朝皇帝世祖忽必烈的尊重。他在天禧寺主持传戒时,规定受戒的人部必须用香火灼烧头顶和手指,以显示虔诚信佛的决心。这就是中国汉地僧人受戒时烧戒疤的开始。
由于燃戒疤是一种与佛教正统教义毫不相关,而又无助于修行的作法,中国佛教协会1983年已宣布予以废除。
![](https://www.zatong.cn/uploads/sbcdy/sbcdy20170422115116_40264.jpg)
End
主佛七的人,是否一定要是出家人?以出家法师最好,而且在寺庙精舍为宜,因为打七要有时间、地点、主人、道友、经费、说法等等缘分,出家法师就容易做到。如果偏僻处请不到法师,也可请一个在家人代作。但不管请出家
所谓佛法于恭敬中求,身为一个在家居士,乃至出家人,对于出家师父的称呼方式,皆有佛门中的规矩。因此身为佛弟子,都应该知晓对出家师父适当而得体的称呼法,方能彰显内心的恭敬,从而得到佛法的利益。一般我们称呼
世间无僧宝 大地皆沉沦:请尊重每一个出家人◎ 佚 名轻视: 第一种,星星之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可以摧灭整个宇宙;第二种,国王的小太子。他虽然小,但动他一根手指头,后果不言而喻;第三种,龙子不可欺
出家人别称◎ 李炳南 刘定炽问:比丘、沙弥、僧、和尚、道士、僧伽、头陀、尊者、行者有何分别? 答:出家人受 二百五十大戒者,即称比丘。受十戒者即称沙弥。僧指众多之出家人。和尚乃印度呼吾师之意,原音为乌
太虚大师雪窦寺训:俭勤诚公今夜召集诸位职事茶话,特拈四字勉各位身体力行。学校有校训,寺亦有寺训,今以四字作为寺训:第一、俭字,即节俭。去除奢靡的浪费,作为恰当的用度,即是节俭;出家人必须能节俭,乃能安
如瑞法师阿弥陀佛,大家好!又是一天相互学习鼓励的时候。今天是端午节--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在我国民间,端午节至今沿袭着赛龙舟、吃粽子等古老习俗。同时,这一天也是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因报国无望投汨罗江的
◎ 宗 舜问:出家人养父母吗?对待家人会因为出家而大有变化吗?宗舜法师:出家人不是从石头里面蹦出来的孙悟空,他肯定有父母,应当孝顺。那么,对待家人的态度会不会因为出家有变化?我相信,如果是一个真正念父
不论居士有多大的成就,做多大的善事,见到出家人,都应恭敬!出家人穿佛的衣服,代表的是佛的形象,是解脱的形象。我们要恭敬这个解脱的形象。《地藏十轮经》说,如果在末法时代,众生都看不到佛了,突然有个人发疯
出家众位列三宝之一,是在家居士皈依的对象,又是殊胜福田。身为居士,不知道如何正确地称呼出家人,往往被人笑话,失弟子之礼,折自身之福。下面略微介绍有关这方面的基本常识。一、师父可以说是对出家人最稳妥的一
出家人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他能够把别人放不下的东西放下了,为了担当学佛和弘法的责任与使命,所以别人才会尊重他,而他自己一直告诉佛教徒的应该是依法不依人,依智不依识,依义不依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如果有
锡杖的形状锡杖依不同的形状,象征着不同的意义。迦叶曾白佛:何为锡杖?佛言:“锡者轻也,依倚是仗,除烦恼,出三界。锡,明也,得智明故。锡,醒也,醒悟苦空、三界结使故。锡,疏也,谓持者与五欲疏断故。”杖头
烧香疤与皈依受戒是截然不同的两件事。世人大多混淆,很多人认为烧香疤就是受戒,其实烧香疤是布施、供养性质,是以自对他,行其布施之供养。其实,佛教是不兴烧戒疤的,佛教的戒律中,并没有在受戒人头顶上烧戒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