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然而今天聊的话题是出家人还俗。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真实见到过出家人还俗,至少一般出家人还俗真的需要很大的勇气的,因为还俗的出家人都会遭受世人的奚落和冷嘲。原因在于以为他不守规矩破戒啥的,就好比一个被班主任开除的坏学生一样的道理。首先听我接触到的真实案例。
我之前接触过一个出家人还俗了做佛具用品的生意,但是在互联网上面本身还有一批追随他的信徒,由于他没有及时更新自己的身份被人知道了,然后引发佛教徒的攻击,最后只能互联网平台只好做一个声明,才最终平息此风波。
还有一个真实案例,一个女人跟我投诉说在互联网平台认识一个法师,然后觉得法师很好,就去找他,因为受到出家人的物质和精神上帮助,好像很依赖这个出家人,最后投诉说被这个出家人强奸还有被他揍,门牙被打掉了,真的说到你感觉不得不相信这个女信徒说的是真的,我当时还在网上协助她报警处理,然后我还调动我的朋友关系帮助他,最终调查结果显示说这女的精神有问题,哎,我真的有种无语和感叹!
这些案例我只想告诉大家,出家人还俗有很多因缘,有自己的兴趣或者世间的牵绊,也有可能边缘性的诱导,如女居士常年和师父处在一起不避嫌导致生出感情,还有就是师父修持的定力不够导致破了淫戒,最后选择还俗等等。至于出家人还俗到底是谁的过错,我们不需要纠察,只是得明白一点,劝出家人还俗是有罪过的,女居士最好避嫌!

出家人还俗之后一般会怎么样呢?
一般出家人还俗之后生意会做的特别兴隆,有的出家人还俗之后生存能力就比较弱,有的还继续用自己的佛教师父身份坑蒙拐骗,这种在佛教是罪恶极大,是要堕入地狱的,如果不信因果,那我就没话说了。出家人还俗之后一般地位处境较差,因为身边的很多人会以异样的眼光看他,说白了就是看稀奇。
但是比起破戒还俗哪些破戒还留在僧团的出家人更让人觉得羞耻,因为尤其不遵守淫戒的出家人,动了道心,如何修行?还俗的僧人至少有勇气,还有一点自知,人贵在如此,我也希望大家能够用一颗平等心看待这群还俗的出家师父,因为人犯错了不要紧,正是错误,修正自我,而且还俗的师父在家身份修行也能帮助到世间人,还能有机会成为维摩诘居士那般成就者。
总结一句话:出家人还俗不仅是为了女人,希望大家尊重一个还俗的出家人!

End
主佛七的人,是否一定要是出家人?以出家法师最好,而且在寺庙精舍为宜,因为打七要有时间、地点、主人、道友、经费、说法等等缘分,出家法师就容易做到。如果偏僻处请不到法师,也可请一个在家人代作。但不管请出家
所谓佛法于恭敬中求,身为一个在家居士,乃至出家人,对于出家师父的称呼方式,皆有佛门中的规矩。因此身为佛弟子,都应该知晓对出家师父适当而得体的称呼法,方能彰显内心的恭敬,从而得到佛法的利益。一般我们称呼
世间无僧宝 大地皆沉沦:请尊重每一个出家人◎ 佚 名轻视: 第一种,星星之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可以摧灭整个宇宙;第二种,国王的小太子。他虽然小,但动他一根手指头,后果不言而喻;第三种,龙子不可欺
出家人别称◎ 李炳南 刘定炽问:比丘、沙弥、僧、和尚、道士、僧伽、头陀、尊者、行者有何分别? 答:出家人受 二百五十大戒者,即称比丘。受十戒者即称沙弥。僧指众多之出家人。和尚乃印度呼吾师之意,原音为乌
太虚大师雪窦寺训:俭勤诚公今夜召集诸位职事茶话,特拈四字勉各位身体力行。学校有校训,寺亦有寺训,今以四字作为寺训:第一、俭字,即节俭。去除奢靡的浪费,作为恰当的用度,即是节俭;出家人必须能节俭,乃能安
如瑞法师阿弥陀佛,大家好!又是一天相互学习鼓励的时候。今天是端午节--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在我国民间,端午节至今沿袭着赛龙舟、吃粽子等古老习俗。同时,这一天也是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因报国无望投汨罗江的
◎ 宗 舜问:出家人养父母吗?对待家人会因为出家而大有变化吗?宗舜法师:出家人不是从石头里面蹦出来的孙悟空,他肯定有父母,应当孝顺。那么,对待家人的态度会不会因为出家有变化?我相信,如果是一个真正念父
不论居士有多大的成就,做多大的善事,见到出家人,都应恭敬!出家人穿佛的衣服,代表的是佛的形象,是解脱的形象。我们要恭敬这个解脱的形象。《地藏十轮经》说,如果在末法时代,众生都看不到佛了,突然有个人发疯
出家众位列三宝之一,是在家居士皈依的对象,又是殊胜福田。身为居士,不知道如何正确地称呼出家人,往往被人笑话,失弟子之礼,折自身之福。下面略微介绍有关这方面的基本常识。一、师父可以说是对出家人最稳妥的一
出家人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他能够把别人放不下的东西放下了,为了担当学佛和弘法的责任与使命,所以别人才会尊重他,而他自己一直告诉佛教徒的应该是依法不依人,依智不依识,依义不依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如果有
锡杖的形状锡杖依不同的形状,象征着不同的意义。迦叶曾白佛:何为锡杖?佛言:“锡者轻也,依倚是仗,除烦恼,出三界。锡,明也,得智明故。锡,醒也,醒悟苦空、三界结使故。锡,疏也,谓持者与五欲疏断故。”杖头
烧香疤与皈依受戒是截然不同的两件事。世人大多混淆,很多人认为烧香疤就是受戒,其实烧香疤是布施、供养性质,是以自对他,行其布施之供养。其实,佛教是不兴烧戒疤的,佛教的戒律中,并没有在受戒人头顶上烧戒疤的
然而今天聊的话题是出家人还俗。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真实见到过出家人还俗,至少一般出家人还俗真的需要很大的勇气的,因为还俗的出家人都会遭受世人的奚落和冷嘲。原因在于以为他不守规矩破戒啥的,就好比一个被班主
僧人自称法号应为:释某某(字号)、草字某某(字号)、衲子某某(字号)、沙门某某(字号)、比丘某某(字号)。而某某法师、某某禅师、某某律师、某某上人、某公上人、某某长老、上某下某这些称呼,是他人依据你的
父亲就是父亲,母亲就是母亲,父亲、母亲的称呼是不能改的。即使成了佛,也还是有生养我们的父母,就像释迦牟尼佛有母亲摩耶夫人,有父亲淨饭王。甚至在父亲去世之后,佛陀也回到俗家,为父亲担棺尽孝。在父母的面前
1、不得单称名字,对年长比丘当尊称作【长老】、【某老法师】、【某老和尚】、【某某上人】、【某某大师】、或【师父】、【法师】。2、对年长比丘尼当尊称作【师太】、【尼师】、【法师】、【师父】等。若不知分辨
第一:守戒:守戒的目的是要戒除 “贪、嗔、痴、妄、淫、杀、盗、邪”等种种恶习,使自己返朴归真,六根清净,为入定证果了生死打基础。因为一个六根不净的人是不可能能入定证果了生死的,所以你如果想要证果了生
一、遇大德入寺院中,当集合大众,敲二鼓一钟,直到大德进入大殿站好为止,由班首称:“顶礼某大德”、或“向某大德接驾”,若大德要离开时,亦敲二鼓一钟,直至上车为止,此乃迎来送往应有的礼节。若仅是个人欲行
本智大和尚,湖南省汨罗人氏。受法于云门宗第十三代佛源老和尚,为云门宗第十四代禅人,东山古寺第十三代肇始人和。1983年在广东省云门寺礼佛源老和尚披剃出家, 1986年圆满具足大戒。先后在云门寺担任典座
出家生活自身所完成的是用全部生命的担当去完成和守护出家人的僧格。这不仅仅是自身的修持,最大的意义是从而给予引导众生觉悟的因缘。从僧格的建立到完成处处离不开佛法的深意,以慈悲为最终去完成僧伽。不管是对内
是否供养佛菩萨或出家人的福德较多,而布施给贫困者福德较少?此处所指的供养应该是就财物而言,而不是指香花水果之类的供养。以人间的钱财供养佛菩萨并没有什么意义,若说有意义那也是要把公财用以购买香花等物供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