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出离心讲的是什么
2025-03-24 11:20

当你对轮回没有出离心时,生起虔诚心是多余的。当你没有远离对物质的攀缘时,思维空性是多余的。当你没有远离渴望时,修禅定是多余的。当你没有远离贪与嗔时,讲述口诀是多余的。 ——莲花生大士

出离,并不是相上的从一个地方去到另一个地方,而是在这巨大的诱惑和幻境中,保持清醒。——顶果钦哲仁波切

你不在业障中选择出离,业障就会选择你进入轮回——大乘佛法论坛

问:何为出离心?

答:出离心,是在观察诸行无常,人间苦,空无我的实相上,升起来的确实体验,失去出离心,一切修行,最终达到的,皆是生灭法。--大乘佛法论坛

将思维当作自己,是错误的,将意识当做自己,也是错误的,将肉体感受当做自己,是错误的,将心灵觉受体验,当做自己,也是错误的,那么既然构成肉体的自我身心,都是虚幻的,是心灵迷失的延续,是业力因果的轮回,我们如何在虚幻中,寻找真实?

注意,这就是修行的核心!

出离心!强烈的,猛烈的,坚定的,明确的出离心!

何为出离心?对自我贪爱欲望的舍弃,是出离心,对痛苦磨难的接纳,是出离心,对究竟真理的无上无限渴望,是出离心,对人生命运,生死无常的彻底放弃,是出离心!

出离心的基础,是对于自我的割舍,因为自我,确实是心灵迷茫的延续,犹如梦境般,毫无实质,建立在自我觉知体验上的,意识思维,世界宇宙,命运沉浮,世界万象,皆如海市蜃楼,水面倒影,本来虚幻。

在梦境虚幻中,对梦境的执迷,就是生死轮回,在梦境虚幻中,对虚幻身心的放弃,就是心灵的觉醒,觉醒心中,消散了心识分辨的疑惑,则心如太阳从雾气中绽放,光明就是觉性,如水中琉璃,水流波动,琉璃清澈,如树中之香,树木形态无法遮蔽香味,如纱窗中的空间,不被纱窗的细腻格挡阻碍空间的完整,如光中之明,明性随光艳展现,却不被光艳波动扭曲明性。

心灵从觉知中解脱,觉知如空间中的纱窗般,展现出污垢,粗重,虚幻的性质,空间伴随纱窗,包藏纱窗,却不被纱窗所沾染带动,随顺身心而无挂身心,落落清净,如如不动,就是出离生死轮回的觉者。--大乘佛法论坛

什么是出离心?是持戒吗?

答:拥抱痛苦,是为出离,在煎熬心灵的矛盾中,宽恕仇敌,拥抱伤害你的人,心对自我体验淡化,是为出离;寂灭法核心,是两个字----宽恕,宽恕了别人,就释放了自己,宽恕命运挫折,就拥抱生命原本;修行是一砖一瓦盖起高楼,对于心中唯有真理的殉道者,任何苦难皆是成就的资粮 --大乘佛法论坛

什么叫出离心呢?

节制你的欲望。节制欲望,放淡对人世间的事业、生活、名利、色情的贪爱,放淡它们,直到离舍它们。

修行的人,不是在人世间有所成就的人,修行的人是要出离生死的人。你的家、你的未来,在你身心深处的清醒觉照中,不在你的身心深处的烦恼、欲望、体验中,所以要去出离你身心深处的贪爱、眷恋,用你的宽恕、理解、包容去化解你的恐惧,这个就是你的修行。出离心,下一步你要加重你的出离心。怎么加重?从节俭、从克制你的欲望当中去出离。在别人伤害你的时候,从你自我内心深处的那种痛苦当中去寻找对自我的保护,并且放弃对自我的保护,这个叫出离。--大乘佛法论坛

什么是真正的出离心?

出离心,是离心贪欲,心地清净,不攀缘外界,是为出离,在初期的时候,就是对于诸佛,真理,无上的崇拜,可以舍身饲虎,燃指供佛的虔诚。因为情感蒙蔽觉知构成的你,无法一下子认清自性境界,觉明无染的面目,只能通过情感体验去修行。

那么,就是选择,用你的自我、情感、贪欲、魔性,去执着真理,去热爱佛陀,用心灵最深刻最强大的欲望去执着真理的次第标准替代过去的我执、我慢、我欲,用情感欲望的动力,着相修行,提升速度其实也很快。到了后期,你会发现,你善良的心,真诚的心,宽恕的心,替代了罪恶的心,我执的心,而建立在自私欲望、贪婪、仇恨之上的过去的你,就在慢慢消散,最终,没有一个你执着,没有一个你的善良,宽恕,真诚,你与善良,宽恕,真诚一体,而善良仅仅是你的意识情感体验,却无法带动你。--大乘佛法论坛

佛法是什么?佛法是治病的药物。我们现在在座的每一个人,地球上每一个人都是病人,都在生病。只是我们生活在病人的环境当中,我们不知道自己生病了,我们不知道病因从何而起,但是我们知道自己有病,为什么呢?因为人生的种种不如意。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佛讲的八种苦,这就是我们的病状。但是每一个人都在生病当中,人们已经习惯于生病了,人们已经不知道健康是什么样了。但是,毕竟有一部分人,他通过这些种种的苦,想要解脱苦的愿望而发起了出离心。

听清楚了,出离心是一切修行的根本,一切修行皆依出离心的圆满而成就。什么是出离心呢?就是渴望从生死轮回当中解脱。这种强大的渴望,让你会不断地在内心对自我贪欲的舍弃过程当中,一步一步地展现出来你内心明白一切事物,所见一切事物的见性的原始清净。--大乘佛法论坛

您说,出离心是修行的核心,那么我是否应该出家修行啊?

答:修行是修心,心灵常生惭愧,能反思身心,觉察烦恼,离恶趋善,就是出离心。 --大乘佛法论坛

出离心生清净,清净心生觉察,觉察心 观察身语意,观察中并无观察者。身语意,在纯明柔软清醒中,自然升起,自然相续,自然解脱。

观察中,明澈对心灵不做解释,明晰于柔软安详中释放,安详柔软于明晰中熄灭。

无所得,是圆满大乐,不可说,是如如不动,不可得,是究竟涅槃。 --大乘佛法论坛

出离心如何落实?

答:在信仰中落实,你内心只崇拜真理,不爱惜自己,对佛法无限虔诚,无限渴望,仰望真理的心,必定以真理的标准去约束,净化,同化,自我消融则觉性圆照,无生无灭则无出离;在反思忏悔中觉察,心灵朝向心灵自己,去寻找内心最深处的觉知,觉知放弃了所觉受的贪欲,当下清静中并无出离 --大乘佛法论坛

佛教,以般若智慧立根本,以清净戒律为依止。

何为智慧?依如来究竟法义,深观内在,破迷离幻,自证圣智为觉者。

何为戒律?建立在出离心之上的,对自我与世界的观察,观察中并无所观者,寂静为戒律。 --大乘佛法论坛

生活的压力如此残酷,我如何升起出离心?

答:因缘果报所束缚的,只是你的身体,而束缚你心灵的,只是你对自我爱护的恐惧,当贪恋镣铐了你的灵魂,你见到的世界只是你自己的心;心将所见的一切当作实有,则必定有一个能见世界的你,若你的心,只是纯净的观照所见的一切,那么所见的世界,与见世界的自我,都将在观照深处的明晰清醒中,融入喜悦之极乐,明晰是本来自在的解脱,纯澈是原本圆满的自由,不可说,无法形容的妙乐,是安详庄严的大乐。 --大乘佛法论坛

出离心是大树的根,虔诚心是土壤养分,宽恕与爱是阳光雨露,真实直面,刻骨忏悔是驱虫农药,当信仰的幼苗自凡夫心中绽放,究竟法义构成了参天树干,当自我的弥彰如雾消散,觉性的果实已经挂在枝头;身心挂不住的清醒,清醒消散了身心,寂静明澈的心,如雨后空间没有灰尘,过去未来熄灭在轻柔接纳的当下 --大乘佛法论坛

呕吐轮回的出离心、看破今生的信心、誓愿利他的发心、认识寿命无常而对未来的计划越来越短,这就是真正的修行,应该放在心中,这就是窍诀的精华!不要仅仅停留在文字上,而应融入自相续。 --大乘佛法论坛

若言如来有少法可得,即名谤佛!这是证入法界后,诸法虚妄消散于觉醒心的状态,在未实证身心如幻,诸法性空之前,不可以妄言法我皆空,修行是灵魂履行佛法的过程,若佛法流于思维知识,夸夸其谈的轻浮,将毁灭虔诚真理的信心,三界内是有法可得的,出离心,虔诚心,布施心,忏悔心,接纳心,是善法根源 --大乘佛法论坛

为何要虔诚?

答:修行核心及其简单,就是选择!依据真理的标准,才谈得上选择,何为真理?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寂静涅槃;如来言,一切法得成于忍!忍为何义?出离自我!唯有决绝坚固的出离心,才能于维护自我的贪欲中,升起宽恕大爱的放舍,彻底虔诚才有能力,在无始劫生死妄想中,斩断无明轮回的魔罗。

End

真言宗讲的是什么

空海大师的弟子很多,其中实慧、真雅、真济、道雄、圆明、真如、杲邻、泰范、智泉、忠延等被称为“十贤”;实慧主持东寺,真然主持金刚峰寺,真雅主持东大寺真言院及弘福寺,真济主持神护寺。法脉绵延而至今日,利乐

诸行无常讲的是什么

佛曰:“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这句话的意思是:世界上的万物都是变化无常的,一切都有苦难。万法最高境界是无我 。只有死去了才能正真的安乐。诸行无常:现实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不固定的,随着

因缘讲的是什么

因缘,为「因」与「缘」之并称。因,指引生结果之直接内在原因;缘,指由外来相助之间接原因。简言之,即产生结果的一切原因总称为因缘。一切万有皆由因缘之聚散而有生灭,即因缘生灭;而由因与缘和合所产生之结果,

念佛讲的是“信愿行”,怎样做到深信切愿呢

首先你一定要信,你若没有信心,那你与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也没有缘;你若有信心,就有缘了,所以首先要有信。你信,要信自己,又要信他;又要信因,又要信果;又要信事,又要信理。“信愿行”,信:深信念佛求生西方极

无住讲的是什么

1、读佛经律时应焚香端坐,如对圣容,不可靠背交足,有失恭敬。欲读经,必先静坐片刻,默念偈云:【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诵经时,除双脚不可交叉外,也不可边诵经

色蕴讲的是什么

什么是色离如实知?如果对于一切色产生贪爱能够如实知,并且如实知一切四大所造色皆是无常变易法,是苦法,苦法即非我,那么我们就于色调伏欲贪。怎么调伏?保持正念观察,于色生贪、喜乐如实知,于色无常色患如实知

四圣六凡讲的是什么

十法界中的佛法界,那是超出众生之外,其余的九法界--菩萨、缘觉、声闻、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都还在众生之内,所以都叫众生。十法界分为四圣与六凡,四圣是指佛、菩萨、缘觉、声闻四种圣者的果位,

司马道信讲的是什么禅

为保障徒众的禅修,道信在双峰山开创了农禅并重的禅风。《传法宝纪》载,道信每劝人曰:“努力勤坐,坐为根本。能作三五年,得一口食塞饥疮,即闭门坐,莫谈经,莫共人语。”作即“作务”、“作役”,泛指一切生产劳

菩提偈讲的是什么

《菩提偈》是六祖慧能创作的诠释佛教教义的诗偈,共有四首,载于《坛经》。其中前两首偈是针对神秀的《无相偈》所作的,旨在说明“明镜”的清净;第三首偈表明顿悟之依据、解脱之直道;第四首着重讲修行方法。"菩提

戒善讲的是什么

抄经有没有功德?答案是有的,但如何抄经才有功德呢?一字一句,集中精神,不起杂念。抄经功德有很大,但并非胡乱抄录一遍就有功德。抄经在于一字一句,集中精神。想必大家也看过,一些出家师父抄录完一篇经文之后,

化缘讲的是什么

化缘一词,本极庄严,比如释迦世尊,是为一大事因缘而出现于世,此一因缘,即为化缘,即为化度众生的因缘;教化众生,渡过生死大海,便是化缘。如来入灭之时,还说:“应可度者,若天上人间,皆悉已度,其未度者,皆

慧命讲的是什么

慧命:指法身以智慧为生命。如色身必赖饮食长养,而法身必赖智慧以长养。若智慧之命夭伤,则法身之体亡失。天台四教仪(大四六·七七五下):‘末代钝根,于佛法中起断灭见,夭伤慧命,亡失法身。...慧命?这个词

共业讲的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共业?共业就是许多人在一起做事,而造的业。比如,你的百前世,、和许多人一起,杀猪宰羊,这就是共业。比如,你前世和别人一起修建寺院,有大善业,这个也是共业。共业,就是到报应来的时候,参与共业的所有

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讲的是什么

世上本来没有“我”这个东西,所以,实际不存在“打掉我”这个说法。说“打掉我”,是为随顺那些认为“我”真实存在的人而言的。“我”这个东西,就像你夜晚梦中出现的蛇,现在我们说去杀蛇,实际蛇并不真的存在,一

出离心讲的是什么

当你对轮回没有出离心时,生起虔诚心是多余的。当你没有远离对物质的攀缘时,思维空性是多余的。当你没有远离渴望时,修禅定是多余的。当你没有远离贪与嗔时,讲述口诀是多余的。 ——莲花生大士出离,并不是相上的

八万四千法门讲的是什么

佛教八万四千法门皆是为得道成佛而设,而八万四千并不特指现代数学含义上的84000,而是指无量多、不可说不可说多,即指一切也。佛教讲一即一切,《华严经》之华藏世界最能体现举一则一切皆摄入其中的奥妙。一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