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慈悲与信心
2024-11-11 13:38

慈 悲 与 信 心

◎ 宗萨仁波

坐在这很高的座位上,大家这样看著我,令我非常紧张,我从来都不习惯坐这种座位。在西藏有一种传说:有一个法座,大威德金刚曾被摄于法座里面。因此每一次坐在法座上,就觉得底下有个角。

今晚我们谈的是对普通佛教徒主要的两件事:第一件是慈悲心,第二件是成佛的信心。我们要谈慈悲的方式,并不是神的一种力量,也不认为慈悲是只有佛才具备的特性,要了解慈悲是每个人都具有的特质,而慈悲常为佛教徒忽略。或许是因空性非常的风尚,所以慈悲的声望就越来越低;同时谈到空性会令人很愉快,但谈到慈悲就令人感觉有很大的责任感。

每一个人都谈自己的权利是什么,身为被自由宠坏的现代人,我们经常谈言论自由、出版自由及各种自由;我们谈了很多的权利,却很少人谈到自己的责任,这就是人道渐衰落的原因。在佛教圈内不只是我们把慈悲给忘了,而事实上一直没把慈悲好好地修行过。

也许我们在修各种的观,但修行的目的都是希望自己能成佛或是得到什么成就,所以这基本上就缺乏慈悲在里面。也许我们修各种仪轨,作各种仪式或修无上瑜伽法,同时也领受了一些灌顶;但是对于众生有没有这种责任呢?似乎真能慈悲众生的人是很少的。就算在一般的世间生活,这种想法也是非常不合逻辑的。举例来说:有五个人坐一船,当时风雨很大而且在很大的海洋中,各种各样的灾害随时都有可能发生,船就要沉没了而且船很小,十只脚都觉得不够放。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想到自己,只想救自己,即使四人中有一个被风浪冲走,你可能也不会在乎,没有认识到要五个人平衡才能渡过海洋,五个人须互相扶持。其实,这时你们需要十只臂膀,而不是只靠两只臂膀。我们自我中心观念太强,因此缺乏慈悲的观念,就算有这种观念,也会因自我中心观念太强,而压抑了慈悲心。如果希望在不快乐的人身上得到快乐,那是一件愚蠢的事;因为每一个人自己的快乐是依靠著别人的快乐,所以从这种角度来看慈悲是重要的。

从另一方面来说,佛教是谈空性,为了要成佛,必须要证得空性。教导空性有很多种方法,有的说是禅,或是大手印、大圆满。我知道很多人都希望成佛,成佛后休息一下,再回来度苦难的众生。但是在我的观念里,如果没有慈悲的观念,而要谈空性,是不可能的事。把空性放在慈悲之前是错误的,但如果把慈悲放在空性之前就对了。

其实慈悲和空性是同时产生的。我要告诉你们,为什么慈悲对于证悟空性来说是很重要?一般人很少去仔细思考过。我们没有仔细去思考的原因,可能是看了太多的中观、般若这方面的书,在那些书里都讲到修行空性有许多方法。那为什么我要强调慈悲对认识空性是重要的?因为慈悲是唯一能带来平等的方法,而平等就是空性最重要的本性和精华。

你一定很清楚,所谓证悟到空性,并不是把这世界所有美的东西都去除掉,或把所有的目标或客体都除掉;如果想这样做,必定永远都无法成功,因为每一次当你试著去消除一个现象的时候,这个消除现象的意愿,本身就是另一个现象。空性并不是去空那个空的情形,我们所谈的并不是一个杯子里有没有水,也不谈二边的那种状况;所谓那种不存在的极端的现象,是一个很有弹性的状况,是一种潜力,是一个被所有现象所共同分享的一个特质。

一个现象对某些众生而言是美的,可是另外一些众生可以观察它是丑的;而同样这个现象它的本质并不因一个人看它是丑而减少,另一个人看它是美而增加,现象保持它原来的样子,不受任何的干扰。你可以对一个现象放上上千个不同的标签或作各种不同的分别,但现象本身并不因此而改变,而所有的现象都有同样的这种特性,能了解这点就是了解了空,空掉你自己的捏造,而不是什么东西变成空了。

慈悲怎能带来这种证悟或认识呢?对一个像我们这样具有染污的众生,要证到完全没有捏造的境界是非常困难的。首先我们从来就不认为自己是可以被清洁、被洗净的。实际上,我们并不相信自己具有佛性,一直相信自己是一个罪人或是不好的,也认为自己内在是不可改变的。

由于我们认为自己不可改变,就起了或许可以贿赂一些佛或菩萨的念头。用什么方法贿赂他们呢?我们用供养一些东西或向他祈祷的方式来贿赂佛菩萨,这个可能给你带来暂时的一些安适或一些了解。我们有各种各样的烦恼,因为每个人有染污,所以想要见到事物的本性是非常困难的,因为若要见到一个没有染污的外境或客体的话,首先必须先清净这个要见客体或接触客体的主体;除非主体清净,否则不可能看到清净的客体;如果主体有染污,所看到的客体也一定有染污。

在座的各位有多少人修过空观?你是怎么修呢?

坐下,观想自己的身体并不存在、感觉不存在,这是一种折磨自己的办法,这等于是侮辱你自己。在美国,前两年圆寂的却扬宗巴仁波切,他曾说一个人如果拿他的自我来修空观,实际上是一种非常极端的自杀方式。所以如果你坐在一个修定的房间,想把自己的脑袋砍掉,希望用这种方式来认识空,然后试著告诉你自己:这些地板,房顶及很漂亮的佛像都是不存在的,自以为这样比较接近空。

这并不是空观,实际上反而是空观的反面。或许我们可以给它取名为难观,因为你这样做要经历很大的困难。几乎就像一个推土机或压路机一般,想把所有的东西都压平。这样做会流很多的汗,也要经过很多的心理程序。如果修的时候没有做得很好,当你起座,走向街上,看到美丽的客体时,贪心会比平常更快升起;当这种贪念产生时,你想把它压下去,但越想把它压下去它就越多。这就像你贴了一个标签在门上说:不准进入,每当门上贴了这样一个不准进入的标签时,人们经过那边,都想看看那里面在做什么。所以任何一个我们想压制的东西或任何一秘密的东西,我们永远都对它有好奇心;然后愤怒、嗔恨也就越来越高。我们最好跟每个平常人都一样,但我们比他们还差,因为每个人都具有一个名号。

我们认为自己是一个修行者,但是如果你修慈悲观,例如一个母亲,对儿子女儿有同样的慈悲,所以没有任何的分别,在两者之间也不会做什么样的判断。虽然这种慈悲是非常粗浅的讲法,但你仍可看出平等性在这里面。然后把这种慈悲扩大,扩及配偶、朋友,慢慢地你的慈悲就扩充了,而会渐得平等的观念。你的儿子也许会忤逆地打你,也许你的女儿对你很孝顺,但实际上你并不很在意,对他们两个都很喜欢。在这种情况下,便达到了一种平等。你看到美好的东西,就会感到很愉快,看到一些很可怕的客体,就认为它是一个可怕之物;但是因为你从慈悲那得到一种平等的感觉或观念,所以不会有像前面那样想把一切东西都压平的这种过程。

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慈悲就是当我们看到另外一个人在受痛苦的时候,替他觉得很难过,那是第一级的慈悲。第二级以上的慈悲,实际上不需要有一个个体正在受苦。如果你看到两个客体,一个可能正在受苦,而另外一个可能没有,以第一级的慈悲来说,你对痛苦的那个众生当然有慈悲心,但对第二级来说,你对不是正在受苦的众生就没有慈悲。所以第二级的慈悲是不需要什么客体的,它没有慈悲的对象。

但这两种慈悲仍是制造出来的,必须有人告诉你,需要避免那些使你不慈悲的影响,需要跟著你的老师或任何可以带来慈悲的环境。这样慢慢做的时候,最后会达到一种情形,就是不太需要捏造的一种慈悲,慢慢的也会有一种不捏造的状况或境地,到那时候就没办法分别什么是慈悲,什么是空性。以上是对慈悲一个简单的介绍。

摘自《妙莲花》2009年第3期

End

依止真实信心念佛,才会把光明显现出来

净界法师我们手去摩头的时候,产生那个感觉是从哪里来的呢?看佛陀回答:是故当知,觉触与身,俱无处所。即身与触,二俱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所以我们知道,当我们的手去摩触头的时候,它其实就是一个因缘所生法

修慈悲的机遇

◎ 达 照行者在始觉的修习路上,在生起了真正大慈悲心之后,所要努力的,就是对于修慈悲行之机遇的把握了。在对待所有众生都能够平等的基础上,分别以各种适当的方法使他们体悟这个本觉真心,使他们能够解脱生死的

从信心上修成定慧学

◎ 太 虚学佛所应修学的法门,不出戒定慧三增上学;而比此三学更根本的要素,就是具足信心。因信心是从信解而成立的,不论在家或出家,若对佛法有真正的认识,便会产生恭敬诚挚的信心。由此信心,才可把佛法接受过

世间慈悲人

◎ 唐黄檗希运心如大海无边际,广植净莲养身心。自有一双无事手,为作世间慈悲人。【作者简介】黄檗希运(?-约859),唐朝福州人氏,品性端凝,学贯内外。参百丈怀海禅师,得其旨。后于洪州高安县鹫峰山建寺弘

关于信心与念佛的譬喻

◎ 净 宗有人误解信顺阿弥陀佛,信心一念就可以往生,现在我们有信心了,就不用念佛了。他怎么知道自己有信心呢?因为有一天,他听到阿弥陀佛的本愿,他欢喜得掉眼泪了,他感动得哭出来了,欢喜踊跃,跳起舞来了,

慈悲经

深明事义、达到寂静境界的人,应该有能力,诚恳,正直,说话和气,态度和蔼,不傲慢。知足,容易供养,少管事,俭朴,感官平静,聪明,谦虚,不执着家庭。不应该做任何卑贱的事,免遭其他智者谴责。让一切众生幸福安

佛家的慈悲的特点

惟贤法师答:为人处事,要道德,家庭社会国家都必须要有一个道德,儒家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庸之道,不偏之为中,不倚之为庸。道家讲清净无为,要少欲知足,过淡泊生活,属天人境界。诸葛亮讲淡泊以明志,宁静

慈悲济世 日行一善

慈悲济世 日行一善◎ 茗 山自赫胥黎物竞天择、达尔文优胜劣败倡说以来,世人往往损人利己、弱肉强食,把自己的快乐建筑在他人痛苦之上,良深浩叹。读者诸君如能辗转劝化世人实行这慈悲主义,把他人的快乐建筑在

大德的慈悲开示

上师这些简短朴素的甘露妙语,就像一颗颗珠玉,句句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就像人生路上的明灯,足以燃亮您和您身边人的生命。不管您是不是信仰佛教,希望这些甘露妙语成为您生命中的良友,能对您的生命有所帮助和启发。

信心是净土法门最大的难处

信心是净土法门最大的难处◎ 道 安 净土宗很难的就是信心,信心一定要具足。真信一定要用教理来判。小乘要见道证初果,大乘的根性初住,别教的初地,圆教的初住,才能算真信。见道就是修真性啊,可是,哪几个见道

放生的根本精神是“慈悲护生”

放生的根本精神是慈悲护生开庆法师按:放生的根本精神是慈悲护生。它体现了佛教众生平等、慈悲为怀的信仰精神,彰扬了佛教戒杀护生的价值理念。但是随着社会发展,放生发展到一定规模或者数量时,一些问题也会伴随出

慈悲和智慧

圣严法师很多人自认为很慈悲,很有智慧;其实,那只算是同情和聪明,而不是真正的慈悲与智慧。因为凡是有主观的自己及客观的对象,仅仅是有漏的慈悲与分辨的智慧。清净而真正的慈悲与智慧,必须经过如法的修行,彻底

慈悲的根源

慈悲的根源慈悲是佛法的根本,也可说与中国文化的仁爱,基督文化的博爱相同的。不过佛法能直探慈悲的底里,不再受创造神的迷妄,一般人的狭隘所拘蔽,而完满地、深彻地体现出来。依佛法说,慈悲是契当事理所流露的,

慈悲的生活是最高贵的生活

◎ 一 行佛陀传授给我们许多慈观的方法。有一次,一群僧侣对佛陀说,他们丛林寺院附近有精灵作祟,造成许多困扰。佛陀于是对他们说了《慈经》:希望达到安乐平静的人,应学行正直、谦恭、懂得使用爱语。他们懂得

慈悲者常安乐

佛陀净住王舍城时,提婆达多常以诸多诡计杀害佛陀,但始终不能成功。有一次,南天竺国来了一位婆罗门,他精通咒术及配制毒药。提婆达多来到婆罗门的住处,请他配制了毒药,并将毒药洒在佛将路过的上空。结果,风一吹

等的慈悲有力量

达真堪布我们现在虽然也明白了一些佛理,但只是皮毛而已,并没有真正明白。佛讲的这些真理、真正的佛法,用语言是很难讲清楚的,它是要用心体会的。我们现在用语言讲,就像是用手指指月亮一样,只是说个大概。真正的

慈悲与信心

慈 悲 与 信 心◎ 宗萨仁波坐在这很高的座位上,大家这样看著我,令我非常紧张,我从来都不习惯坐这种座位。在西藏有一种传说:有一个法座,大威德金刚曾被摄于法座里面。因此每一次坐在法座上,就觉得底下有个

慈悲心与智慧是学佛的基础

如觉法师有些善友学佛很长时间,却始终无法找到修学的路径,要么以为修福行善就是学佛,要么以为诵经持咒就是修行。但是,这些都只是修学的方法之一,不是学佛的目标。因为我们学佛是要以解脱生命烦恼痛苦、成就清净

真爱的四个层面:慈悲喜舍

一行禅师佛陀对爱的教诲丰富而深刻。想要一天 24小时生活在爱的境界中是可能的。一举一动、扬眉瞬目、起心动念、一言一语都可以充盈着爱。佛陀时代,婆罗门教信徒祈祷死后能够升到天堂,与婆罗门--宇宙之神,共

菩萨慈悲摄受一切众生平安吉祥

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是传统中对观世音菩萨的普遍印象;每个时代的苦难众生,都会期待这样一位大慈大悲的菩萨现身、解救人们于烦恼的苦海。如果有人,一心称念南无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住大定聚,慈观

楼宇烈:大乘佛教的慈悲与智慧

大乘佛教的主要精神,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的话,那就是悲智双运,福慧并修。这里,悲和福体现的是大乘佛教度人利他的慈悲精神;智和慧体现的是大乘佛教自度自利的智慧解脱。悲智双运是的大乘佛教就教义和宗旨来讲的,

做事的时候,智慧地处理慈悲心

明海法师要慈悲,又要做事,怎么办?在管理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个矛盾,什么矛盾呢?人和事的矛盾。特别是学了佛以后,再管理公司,就经常会遇到这个矛盾:学佛要慈悲呀,可又要做事,怎么办呢?这个矛盾哪里都有,

用慈悲心去倾听他人的苦痛

用慈悲心去倾听他人的苦痛一行禅师如果在倾听时,能不断地保持慈悲心,愤怒与不耐就无法生起,否则对方所说的话就可能激怒你,让你生气或痛苦,只要心怀慈悲,就能免于恼怒、生气或失望。当倾听时,你希望自己能如观

佛家慈悲与世俗善良

惟贤法师中国的儒释道传统文化讲究为人处事要有道德,家庭、社会、国家都必须要有道德。儒家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庸之道,不偏之为中,不倚之为庸。道家讲清净无为,要少欲知足,过淡泊生活,属天人境界。诸葛

虚云老和尚的慈悲开示

明因识果,自能放下释迦如来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归摄在三藏十二部中。三藏者,经藏、律藏、论藏是也。三藏所诠,不外戒定慧三学。经诠定学,律诠戒学,论诠慧学。再约而言之,则因果二字,全把佛所说法包括

老和尚的慈悲法语!

让人醍醐灌顶的30句法语!梦参长老梦参老和尚毕生讲筵不绝,精通显密,高树法幢,德被四方,以百岁高龄复兴道场,日常接见信众,谆谆教诲,被誉为深山中的一盏明灯。他的法语你知道多少?哪句让你触动最大?一起来

楼宇烈:大乘佛教的慈悲精神遍于一切有情

大乘佛教的慈悲精神遍于一切有情摘要:大乘佛教的主要精神,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的话,那就是悲智双运,福慧并修。这里,悲和福体现的是大乘佛教度人利他的慈悲精神,智和慧体现的是大乘佛教自度自利的智慧解脱。悲智

常生起慈悲心,利他也利己

圣严法师感同身受的慈悲,可以帮助我们破除执着、抗拒诱惑。但是在这个弱肉强食的社会上,虽然自己对别人处处慈悲,别人未必会以慈悲回馈自己。因此,面对名利、财色的争夺时,难免担心自己会吃亏。对别人慈悲,从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