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从四个要点带你领略美妙的极乐世界
2024-11-06 07:42

星云大师

《阿弥陀经》里描述了一个美轮美奂的理想国:庄严、清净、美妙的极乐世界! 修学净土法门的,都希望往生后能去西方极乐世界,佛在《无量寿经》和《观无量寿佛经》,也用了大量篇幅描绘了西方极乐世界的种种美好,但限于我们地球人的认知能力,很多人还是无法想像那个地方, 今天就带大家一起领略美妙的极乐世界。

在佛经里,说过人间的净土,天上的净土,以及东方药师如来的琉璃净土,现在就要说到西方极乐世界的极乐净土,这是根据《阿弥陀经》中的理想世界,在净土当中,是一个非常殊胜的净土,分为四点说明:

(一)是时空无限的世界

我们将阿弥陀佛的名号,用中国话的意义来解释,就是无量寿命、无量光明的意思。说到无量寿,就是时间无限;说到无量光,就是空间无限;我们到了这个极乐净土里,就和阿弥陀佛一样,生命是不会死的,因为是无量寿命;到了阿弥陀佛的世界里,我们的慧命,就如光明一样,遍满一切,因为是无量光明。

在极乐世界里,就时间来说,没有寒来暑往,气候永远是清凉舒适的。在我们的世界里,常常为空间的问题感到困扰,不是嫌小,就是发生拥挤、掠夺的现象。从这个地方到那个地方,要赶路,要坐车,非常不便,在极乐世界里每个人都能飞行自在,因为大家都在时空无限的世界里生活。

(二)是生活自在的世界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为了每日的衣食问题而感到不自在,现在虽然有瓦斯、电器,但是仍然要去烧啊!煮啊!极乐世界的人,生活就很自在很美满,他们吃饭,不像我们要有菜有饭吃下肚子才会饱,他们只要念佛,念法,念僧就会饱了,有时不一定用嘴吃东西,眼睛也可以吃,眼睛观看阿弥陀佛的庄严相好就可以饱了。你们大家听起来,也许会觉得很奇怪,不容易相信,但是,当你们看电视,看电影,看小说,看得精采的时候,就会忘记了吃饭,忘记了肚子饿,在极乐世界里,看阿弥陀佛的圣像就可以饱了。

耳朵也是一样,听到风吹的树声,听到潺潺的流水声,及百鸟和鸣的音声,就如同听到阿弥陀佛的说法,肚子就可以饱的;如果肚子饿了,只要一手摸摸七宝所成的阶道,七宝所成的建筑物,身体感受到极乐世界那种庄严的气氛,就会饱了。除了用眼、用耳、用鼻、用舌、用身可以使身体饱满,另外眼睛闭起来不看,耳朵塞起来不听,只要用心观想,禅定之中,所谓禅悦为食,也可以饱足的。

吃是这个样子,那么穿是怎么样呢?我们这个世间,气候有冷有热,所以衣服就有增有减,但是在极乐世界,没有寒暑的变化,身体永远都感到很自在,因为穿什么衣服都不会觉得太冷或太热。各位如果要问,极乐世界里的衣服既不冷也不热,那是什么布料做的呢?是大衣呢?还是皮袄呢?有一句话叫天衣无缝,天上的人穿的衣服,都不必缝,何况是极乐世界的衣服呢?这是一种自然而随心所感的衣服,要穿多大就多大,要穿多柔软就多柔软,要它多舒服就多舒服。

极乐世界的住是怎么样呢?常常看到报纸登广告,某处建有花园新城、花园大厦,真正的花园大厦是在极乐世界里。在极乐世界里,一切都是七宝所成。现在盖房子,地上还要磨石子,铺塑胶板等各种材料,但是极乐世界是黄金铺地。极乐世界,说到建筑,它有建筑的艺术美,说到风景,它有灿烂的天然美。

极乐世界里的行,不像我们有摩托车、计程车、小包车、公共汽车等,它在时空无限的世界里,人人都是飞行自在的。

(三)是社会和乐的世界

在物质上,它永远没有匮乏;在人际上,都是诸上善人聚会一处,绝对没有人我是非的现象,社会上的和乐,不必为物质来争执,不必为名利起纠纷,大家都是莲花化生,大家都是来亲近阿弥陀佛,一师一道,是一个非常和乐的世界。

极乐世界的人,没有老的现象,更没有死亡的悲哀,所以极乐世界根本就用不着人寿保险、安全保险、灾难保险,不必设保险公司,极乐世界本身就是保险公司。

前有市长竞选,发表政见,说要创办公立医院,这个意见很好;但是极乐世界的人,根本就不会生病,所以也就不必设立医院。你们各位有房子的人常常为了门锁而起烦恼,想要买一种没有人能开的锁,或与众不同的锁;在极乐世界里,就不必如此操心,门整天敞开的都没有关系。

在极乐世界里,彼此互相关照,互相和爱,大家每日禅悦为食以后,各以衣襕,盛众妙花,供养他方十万佛土。他们飞行游乐,无牵无挂无碍,社会就是那么的自由,那么的和乐。

(四)是天下一家的世界

我们人都要有一个家,可是我们能有一个永远属于我们的家吗?我们应该要找一个永远的归宿,那就是如极乐世界的家。我们现在大家住在这里,固然很快乐,但是百年以后,要到哪里去才好呢?有一个天下一家,人人都可以去的极乐世界,那里有一位如慈母般那么悲愍的阿弥陀佛在等待着我们,迎接着我们。在娑婆世界,不论我们是富贵,是贫贱,是聪明,是愚笨,只要人人欣慕极乐世界,愿生极乐净土,称念弥陀圣号,人人都可生到极乐世界,就算罪业深重的人,只要他具备信愿行持,他也能带业往生极乐世界,实在是一个天下一家的世界。

End

把极乐世界的莲花念出来

净界法师在宋朝有一个越国夫人,这个《净土圣贤录》有讲到。这个夫人福报很大,她领着一群婢女一起共修。有一天发现有个婢女懈怠,几天都不来参加共修,夫人就把这个婢女叫过来,就诃责了一下:你这么懈怠,你这个往

无需怀疑极乐世界之实

◎ 印 光 【原文】世间所有,若根身即吾人之身。若世界。即现在所住之天地,皆由众生生灭心中同业(世界)、别业(根身)所感。皆有成坏,皆不久长。身则有生、老、病、死,界则有成、住、坏、空。所谓物极必反

李炳南:修行持名念佛之要点

人生在世,总有种种痛苦、不自由,而这些苦厄,世人又往往无法解脱。比如今日世界战事纷迭,洋人都有毁灭力什强的原子弹,只要一被引爆,后果不堪设想。此种苦难,世人皆束手无策,只有佛有办法。什么办法呢?佛家讲

李炳南:为什么称极乐世界为莲邦?

为什么称极乐世界为莲邦?极乐世界莲花最为微妙特殊,所以称为莲邦。今天中国以梅花为国花,日本以樱花为国花,称梅称樱就可以代替国名。

刘素云:今生的任务就是去极乐世界

念佛法门我们这一生遇到了,你是福报大,你是运气好,就看你知不知道珍惜,你遇到了如果你又错过了,那就太遗憾了。因为什么?你遇到这个法门就是说你机缘成熟了。什么机缘?成佛的机缘。我们修行人不就是要成佛吗?

胡小林:想到极乐世界,但睡眠太多怎办?

这就是习气。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你看我们这些男孩子,见女孩子就起心动念。你学了多少年的佛,佛在经上讲过这个故事。一小和尚在山上跟老和尚学佛,学了十年了说,师父,我成就了。下山了,下山见一小姑娘,不

禅修坐姿的五大要点

禅修坐姿的五大要点创古仁波切禅修的目的是为了能实际觉受到心的本质。不论我们是在走路、坐着或在睡觉,不论我们是否在迷惑之中,心的本质一直都在那儿。理论上,在任何场合都可以做心的禅修;但是,对初学者而言,

从四个要点带你领略美妙的极乐世界

星云大师《阿弥陀经》里描述了一个美轮美奂的理想国:庄严、清净、美妙的极乐世界! 修学净土法门的,都希望往生后能去西方极乐世界,佛在《无量寿经》和《观无量寿佛经》,也用了大量篇幅描绘了西方极乐世界的种种

元音老人:修行六要点

第一:一切放下,死心塌地。恋著世间事物放不下,有什么用呢?这世界上的事事物物都是因缘合成,无有实体,犹如过眼云烟,虚而不实,求不得,拿不走。即连各位自己的身体也是假有,留不住,不可得,身外的东西就可想

沈家桢:金刚经与极乐世界的关系

各位都晓得《阿弥陀经》中有这么一句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就是说善根、福德、因缘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三个重要条件。现在让我们来看看,《金刚经》的正信希有分第六,佛告须菩提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

沈家桢:《金刚经》与西方极乐世界

各位都晓得《阿弥陀经》中有这么一句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就是说善根、福德、因缘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三个重要条件。现在让我们来看看,《金刚经》的正信希有分第六,佛告须菩提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

初春养生要点!

一、春捂背部保暖可减少感冒几率,腹部保暖有助预防消化不良和寒性腹泻;做好足部保暖才能使身体真正暖和起来。二、养胃少酸增甜多喝粥。春季易出现脾胃虚弱之症,故饮食最好少酸辣,稍微偏甜,如山药、百合、木耳等

高血压饮食注意3要点 用药粥和茶叶调理

高血压吃什么好?高血压吃什么好呢?高血压患者的日常饮食中可以试试药粥和茶叶来调理,这对控制血压会有很大的帮助。接下来,为大家具体介绍一下药粥和茶叶是如何控制血压的吧。高血压吃药粥的好处高血压的患者也可

8种素食强力清肺 带你走过雾霾天

最近连续出现雾霾天气,对广大民众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对于应对雾霾的办法,除了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和准备好有效的防护措施以外,我们还要在饮食上多加注意,你知道吗,其实生活中不少美味中都具有清肺的效果

林克智:生活中的佛教 筹建“极乐世界苑”的设想

生活中的佛教筹建极乐世界苑的设想总则本苑是一座园林式的建筑。依山傍水,环境清幽,房舍古朴玲珑,四围花木成荫,并有亭台楼阁、小桥流水错落其间。不仅是老人休养终老的好地方,也是市民休闲的好去处。一、宗旨:

宽见法师答:极乐世界的众生有六根和心意识吗?

弟子:极乐世界的众生有六根和心意识吗?宽见法师:心意识当然有,什么样的众生都有心意识啊。除了佛转八识成四智,成佛之前呢都有八识,成佛之后呢,转八识成为四智。六根呢?六根也有,成佛你六根互用了嘛,只是跟

助念的三大要点是什么

第一,善巧开导安慰,令生正信者。切劝病人,放下一切,一心念佛。如有应交代事,速令交化。交代后,便置之度外,即作我今将随佛往生佛国,世间所有富乐眷属种种尘境,皆为障碍,致受祸害,以故不应生一念系恋之心。

心中心法的六个修行要点

第一、一切放下,死心塌地。恋着世间事物放不下,有什么用呢?这世界上的事事物物都是因缘合成,无有实体,犹如过眼云烟,虚而不实,求不得,拿不走。即连各位自己的身体也是假有,留不住,不可得,身外的东西就可

往生极乐世界的障碍是什么

最主要的障碍是两个:五逆和谤法。一、五逆,一般能做的人不多,尤其佛弟子,很少去做五逆的;但很多佛弟子,对谤法的业很容易造。一般人、外人还不太容易造谤法的业,不信佛的人,不一定会谤法。但是很多人信了佛,

往生极乐世界的三福是什么

净业三福指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者所必修之三种净业,亦为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之净业正因。1.世福,又作世善。为世俗本来存在之孝悌忠信等善法,如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等。2.戒福,又作戒善

往生极乐世界的条件有哪些

首先你一定要信,你若没有信心,那你与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也没有缘;既要信自己,又要信他;既要信因果;又要信事理。1、信——自己你要信自己一定能生到极乐世界去。你不要看轻自己说:“喔!我造了很多罪业,我无法

黄国达:止观禅修的要点

止观禅修的要点黄国达许多人谈修行都知道「止观双运」,但止观禅修内容深广,到底详情如何,不容易明了,这里就笔者个人的浅见试着作剖析:以中观为主轴来说明,般若慧的修习可以分为闻、思、修三个阶段,闻慧是由听

极乐世界和娑婆世界有什么区别?

娑婆世界:“娑婆”是梵语的音译,也译作“索诃”、“娑河”等,意为“堪忍”。根据佛教的说法,世人们所在的“大千世界”被称为“娑婆世界”,这个世界的教主即释迦牟尼佛。娑婆世界为释迦牟尼佛教化的的三千大世界

迦毗摩罗详解极乐世界的意思

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的国土名,因其国只有快乐而无痛苦,故名极乐,也称净土、乐邦。佛教认为时间无始无终,空间无边无际,佛土(世界)无穷无尽,每一佛土中都有一位佛在那里教化众生,极乐世界即是这无穷无尽世界中

极乐世界有哪四土

(一)凡圣同居土者,娑婆世界虽属秽土,亦有佛菩萨二乘圣人同生其间。然凡圣所见之境,与所受用,天渊悬殊。西方约带业往生之人论,则生凡圣同居土。然此土清净微妙,如《弥陀经》,《无量寿经》所说。此土虽属带业

极乐世界为何又称安乐国

安乐国是极乐世界的另一个称呼。极乐世界又被称作安乐、安养、清泰,这些都是极乐世界的表述。“安”,怎么叫安?极乐世界能够令我们安心、安乐,那里没有种种的苦难。“乐”, 西方极乐世界没有贪、瞋、痴三毒,没

极乐世界的莲花是怎么来的

「欲言是主,则能含十方叁世无量慧;欲言是伴,则唯是如来正觉。欲言是一法,则此中出无量法;欲言是无量,则亦一句名号。奇奇特特,不可称,不可说,不可思议之法」,勉强说个名字叫它做奇特法。

极乐世界的功德有什么

根据本师释迦牟尼佛的教言,极乐世界可以说最为适合众生的根机。我们只要对阿弥陀佛有信心、生起菩提心、回向功德、发愿往生,并且断除了诽谤佛法与五无间罪,就一定会往生。一旦往生极乐世界,我们将永远从痛苦的轮

极乐世界的天人和菩萨有何差别

净界法师:其实这个问题有很多佛学院的同学问我,说这个愿里面什么是国中天人、国中菩萨、国中声闻?我看过所有的批注,不管是古代的祖师、现代的大法师批注,从来没有在这个地方解释过,好像这个文字不存在一样。后

极乐世界为什么名为极乐

极乐世界是涅槃境界,既无分段生死,也无变异生死,是故往生即是成佛,即受佛之涅槃大乐。佛乐即是涅槃大乐,涅槃大乐,唯佛所受。不论何人,一旦往生极乐,皆受涅槃大乐,受涅槃大乐即是成佛。“无有众苦”即是“无

极乐世界有没有品位差别

极乐世界真的没有九品吗?如昙鸾大师往生前交代“九品净业,不可不修”;善导大师也在其他著作提到过“九品”的字眼,如《法事赞》说“九品俱回得不退,阿鞞跋致即无生”“十方如来舒舌证,定判九品得还归”。《般舟

过堂仪轨的要点与意义是什么

佛教传到汉地之后,形成了严格的过堂用餐仪轨,规定了碗筷摆放、使用和添饭加菜的步骤与方法。其中的重点是不能讲话,不能随便出声。吃饭前后念诵《供养偈》与《结斋偈》,表示供养诸佛菩萨、供养众生。吃饭时应当提

观世音菩萨的朝拜要点

观世音菩萨是四大菩萨之一,也是西方三圣之一。而且观音菩萨有三十二化身,信众凡逢苦难,若能一心祈求,菩萨随即观其音声,应缘示现救助。另外,我们在寺院里也会看到千手观音宝像,菩萨的千只手、千只眼,看破世界

打坐的要点是什么

第一、看破:打坐静心要将一切放下,放下就要先看破一切,所以,我们时时刻刻都要提醒自己去看破万物的真相,要知道所有妄念的幻觉都是假的,没有一个真实的,都不可得,心里不恋着它,不执着它,不分别它,不著相它

什么是禅法秘要的要点?

学法之百初是决定学法,要学法就要学最好的法,最上乘的法,最究竟彻底的法。需要明白,佛法是道法之一,也是存在许多法用和所用境地的。略加分类,可以划分出外法,身法,相法,心法,性法。外法,是身外之法度,说

改命的三大要点是什么

一、观念佛陀成道之后,为我们揭示世间充满痛苦的真理,并且进一步告诉我们灭除痛苦的方法──实践八正道。而八正道之中最重要的就是正见,正见建立了,其它的七正道有了准则依据,才不致于出差错。世间上一些创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