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从艺术到宗教
2024-10-08 07:37

◎ 蒋 勳

在中国历史上,晚唐和南朝的文学,其实都属于感伤美学。从李叔同早期的诗句中,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灿烂华丽后的幻灭,隐隐含着一股忧伤。这也许跟他父亲早逝,母亲坎坷的偏房命运戚戚相关。他虽然出生豪门世家,却又感觉到豪门富贵并不是可以永远抓住的。少年李叔同已经可以嗅到艺术过渡到宗教的机缘,而这种美也是生命中通往宗教的桥梁。

二十岁时,李叔同南下到上海,曾自诩地写下二十文章惊海内的惊人之语。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他对自己文学才华的自负,让我觉得很有趣的是,他从比较传统的天津世家,南迁到新思潮不断激荡的上海时,忽然觉得身上有没落的、怀旧的东西革除,他剪辫子、穿西服,开始积极地接触新文学、新美术、新戏剧。这当中我看到了李叔同在新旧交替时代所受到的冲击。所幸他是一位通达的人,因此新旧之间,可以并行不悖。

在敏感的心灵里,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太多的菁华宝藏。面对眼前西潮不断涌现的上海社会,这样一个老大的国家,要如何改革?他深深质疑,在这重重的撞击下,他有迷失的感觉,之后他涉足各种歌舞场所,甚至风月场所,他投赠诗词给舞妓、给歌娘,给他一些心仪的对象,甚至这些投赠的诗词一样带有极深的感情。

我一直觉得,李叔同给我最大的感动是他在生命当中对种种不同的生命型态,有着非常深情的眷恋。后来他到日本留学,依然还投赠很多诗词给这些风尘中所认识的朋友。

三十九岁出家的时候,就把这些诗词,转赠给他的好朋友夏丐尊,并题了前尘影事的字句给谢秋云,点滴中可见弘一大师一生深情如许。他的深情从早年的待人处事、情爱生活,到把自己完全归属到更高的生命修练后,一直绵延不断。对他而言,情可以是对人,可以是对物;可以是对自然宇宙,也可以是对整个生命更高的信仰。

他东渡到日本留学,是为了要接受新思潮。当时他写了非常慷慨激昂的《吊祭满江红》。其中谈到祖国的沉沦,及如何救赎众生等问题。词风宛若出自革命军人或是慷慨激昴的爱国志士之手,跟李叔同早期在天津时那种既晚唐又南朝的诗词风格,感觉上不太一样。我常想,如果今天要编一本中国近代文艺史,不管第一章讲的是文学或戏剧、音乐、美术,都非李叔同莫属。

因为他在日本上野美术学校,所接受的西洋美术训练,完全迥异于中国文人的传统训练。他发现西方的音乐、戏剧跟中国不太一样,他开始学和声,学习谱曲,也把一些西方的调子拿来,用他最专长的传统诗词去填词,如《送别》《忆儿时》《梦》等这些脍炙人口的歌曲,几乎都是他不经意间留下来的。李叔同在艺术的新旧交替中像是一个很有趣的桥梁,的确让我们看到在新旧中没有所谓谁好谁不好的问题。

我觉得李叔同的矛盾来自于他在新旧交替中同时看到了新旧的好处,不必为自己设限。他能去融合传统及西方的最大优点,而交迸出一个新的文化火花。

有时候和朋友吃饭喝茶,曲终人散,不经意会想到唱《送别》吧!以一个文艺创作者来讲,我们很仰望李叔同所留下来这么多好的作品。他在我们的生活中,已成为我们对人世间牵系挂念的感动力量,带给我们安慰,也带给我们鼓励。所以我想这是李叔同在艺术上非常动人的一页。

在日本上野美术学校读书时,他跟当时的留日学生欧阳玉倩共同组成一个新的戏剧团体春柳剧社。这个剧社是中国第一个受西方影响,以现代人的服装,表演现代人生活话剧的开始。我才说,中国近代戏剧史一定要从他开始,因为他是中国第一个近代戏剧的创办人。直到现在,日本还保留他们当时在日本演戏的资料。

End

从艺术到宗教

◎ 蒋 勳在中国历史上,晚唐和南朝的文学,其实都属于感伤美学。从李叔同早期的诗句中,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灿烂华丽后的幻灭,隐隐含着一股忧伤。这也许跟他父亲早逝,母亲坎坷的偏房命运戚戚相关。他虽然出生

生命是一件艺术品

◎ 一 行在南加州一次静修结束后,一位艺术家这样问我:为了在我的艺术作品中更好地表现一朵花,我应该用怎样的方式去欣赏它?我告诉他:如果你用那种方式观察一朵花,你将无法与之同在,无法真正感受它。放下你所

李炳南:佛教和其他宗教有何不同之特色?

问:佛教和其他宗教有何不同之特色?(胡美月)答:在因地讲,他教重信受服从,佛教则重信解觉悟。在果地讲,他教不断生死轮回,佛教独能得到不生不灭。在崇拜讲,他教推重天帝最尊,尝罚由之,佛教则视天帝为凡夫,

知足的艺术

知足的艺术◎ 蒋 鑫 人的一生 很短暂,如何在有限的生命当中,集中精力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呢?我在生活当中总结出的结论就是,懂得知足。知足即是少欲,能把有限的精力与时间,都集在中一个有用的事物或有意义

疫情下物我关系的宗教学反思

◎ 温金玉一场突如其来的病毒袭击了我们,让传统喜庆的春节笼罩在恐慌与焦虑的气氛之中。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全国上下紧急行动,全力奋战,广大医务人员无

果子的宗教想象

◎ 孙英刚水果是中古时期佛教寺院的重要食物来源,不但可以作为时药,还可以在过中之后榨汁饮用,补充能量,也就是作为非时药。水果对于佛教的重要性,可以从佛经屡屡出现的佛祖关于水果的谈话、佛教文献中数量众多

宗教与迷信之区别

宗教与迷信之区别◎ 惟 贤 宗教与封建迷信是有很大的区别。一、产生的来源不同封建迷信来自民间,涉及民间的习惯、民间的传说、民间的理想、民间的愿望。而宗教的产生有其历史、教主及教义,既有产生的历史根源

“四僧画派”的艺术启示

◎ 悟 才 在中国绘画史上,清初时期北方宫廷奉四王(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画格为正统,江南地区却出现一批富于个性的画家,他们与北方宫廷四王崇尚摹古的画风有很大出入,四僧(石涛、八大山人、髡残、弘

我的宗教经验

我的宗教经验太虚大师我初出家,虽然有很多复杂的因缘,而最主要的还是仙佛不分,想得神通而出家。所以受戒、读经、参禅,都是想得神通。当出家的最初一年,是在这样莫明其妙的追求中。第一年已经读熟了法华经,每日

元宪宗举行宗教辩论

元代的大臣郝经给元世祖忽必烈的上书《立政议》中对元宪宗蒙哥的评价:先皇帝初践宝位,皆以为致治之主,不世出也。既而下令鸠括符玺,督察邮传,遣使四出,究核徭赋,以来民瘼,污吏滥官,黜责殆遍,其愿治之心亦切

古代佛教艺术中国化

◎ 王科梅一、佛教绘画的引进和中国化的开端秦汉至隋唐之间,国家分裂动荡,社会政治格局亦十分复杂,思想意识形态出现了层叠交错的局面,中外文化的冲撞与融合使儒学统治地位开始动摇,造就了佛教的大发展。佛教艺

评《真宗教旨》

◎ 杨仁山 十余年前,获《真宗教旨》一卷,悉心研究,觉与经意不合处颇多,遂参注行间,以备刍荛之采。真心论道,不避忌讳,所谓个中人方谈个中事也。近时泰西各国办理庶务,日求进益,总不以成法为足。贵宗广布佛

宗教文化存在盲区

近日,学者楼宇烈在家中接受《新京报》记者的访问。楼宇烈研究佛学多年,访问即从佛教切入,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谈到人们如何认识自我安放身心,最后又回到宗教教育问题。    新京报:你提到以佛治心,佛

生活的艺术

生 活 的 艺 术◎ 寂 相以一滴水的平静,面对波澜不惊的人生。五彩缤纷的世界里,心不为物欲所役,身不被六尘所染,在方寸之间体会海阔天空、永无涯畔的境界,正如梦窗禅师所言:眼内有尘三千窄,心里无事一

古丝路之宗教音乐交流融合

古丝路之宗教音乐交流融合--以唐代法曲为例◎ 陈 然丝绸之路是东西方不同文明间交流互鉴的桥梁。音乐作为一种视听艺术,能够超越语言障碍进行传播和交流。从汉代丝绸之路开辟之始,音乐文化交流就日益频繁起

学会以正念保护我们自己的艺术

学会以正念保护我们自己的艺术一行禅师阅读提示:本书诉说一行禅师和他的学生在战时修习和平的故事,并且为我们提出许多简单、有力的建议,可以在每天的生活中实行,终止内心的暴力,让和平在我们身上保持活跃,积极

佛教艺术的渊源

佛教艺术的渊源◎ 阮荣春佛教在它的原生地印度兴盛繁荣了几个世纪,精妙绝伦的佛教艺术是它的生命力和影响力的最好见证。那么,位于丝绸之路的东方,和西亚各国有频繁贸易往来的中国,是在何时迎来并接受了这种外来

佛学与宗教及科学

◎ 太 虚佛学的本质固为美满,而流行在世界上,必须适应于社会文化,方算真俗不二、圆融无碍的大教。现在世界文化,大致不出宗教与科学二种:宗教为富于情意的,其力量在团结人心;科学为富于理智的,其功用在能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