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大迦叶之度贫婆生天
2025-03-19 09:58

有一次,佛陀和诸弟子在舍卫国的时候,王舍城的教区就由大迦叶主持,他经常出入王舍城布施福祉。他托钵的时候,是远避富豪而选择贫穷之家。尊者的心中以为,富人虽该怜愍,但总不如每日都要为生活忧愁的人可怜。

那些贫苦的人,因为贫穷而不能享受到五欲的快乐,虽然闻到正法很高兴,但究竟不能获得行布施的幸福。尊者大迦叶,那慈悲的心如流水一般,流注到这些可怜的人们身上。

在王舍城中,有位很贫穷的老婆婆,既无亲戚,也无家可归。白天,东街流浪到西街;晚上,随便睡在小巷的角落。她身上穿的是以竹叶编织而成的衣服,只能掩蔽她那难看的裸体,当身体生起严重的病症时,她只能躺在尘埃中等死。有时,富家的佣人,将洗米的水汁倒在老婆婆的身旁,被饥饿所迫的老婆婆,赶快用破瓦片去接受那肮脏的米汁来充饥。

大迦叶知道这位可怜被贫病所缠的老婆婆后,特别前去访问。老婆婆自从贫病加诸身上以后,从来就不曾有人访问过她。尊者到时,她挺起病身一看,原来是一位很庄严的乞食比丘,难道比丘比老婆婆还贫穷?所以她就说道:

「我的身体被贫病所煎迫,尘埃草堆就是我的家,你看我没有穿衣服就这样躺着。在这国中,没有比我再贫穷苦恼的人。唉!难道世上没有一个仁慈的人供养你们沙门吗?你为什么要来访问我?你应该先来设法救济救济我的贫苦!」

大迦叶回答道:

「在这个世上最尊贵最仁慈的人莫过于佛陀,或者是沐浴着佛陀教化的人!今天,我就是为了救济你的贫穷,才特地来向你乞食。我也想用物质来帮助你,虽然这样可以免你一时之苦,但那会更增加你的贫穷。不如你随便把身边的一点东西布施我,你以此功德,来世一定可以生在富豪的人家,或是生到天上,享受比较久的快乐。」

老婆婆虽为尊者的说教与慈悲所感动,但找不到一样东西可以布施。老婆婆就伤心的哭泣着说道:

「伟大的沙门!你尊贵的教示深深的铭刻在我的心底,不过,你也知道我是一个贫穷下贱的人,我的身边既没有食物供养你,也没有衣服可以布施你。」

「老婆婆!有意布施的,即非穷人;知道惭愧的人也就是穿著法衣的人。你既拥有这两种稀世之宝,所以你决不是贫穷的人。看那些世上占有金银财宝的人,不知道布施,不懂得惭愧,才是极愚痴极贫穷的人。」

老婆婆听到这样的教示,欢喜得几乎跳起来,法喜洋溢在她的胸中,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她忘记了自己污秽的身体,竟将瓦片里剩下的米汁,从竹篱上捧给大迦叶尊者,尊者也恭恭敬敬的把它接过来,为了避免她的疑惑,尊者立即把米汁喝干,老婆婆内心欢喜无比。

没有多久,老婆婆终于离开人世,往生忉利天宫,由于布施供养米汁的功德,她做了美丽的天女。有一次她念起前生的福业,想起大迦叶尊者的恩惠,曾下降人间将天华散在尊者的身上。

End

林克智:大迦叶给我们的启示

大迦叶给我们的启示普陀山隐秀讲院 林克智据经载大迦叶活到一百多岁时,就把法传给阿难,随之即到王舍城西南方的鸡足山席地而坐,并发誓说:我今以神通力使身体永不败坏,用粪扫衣盖着,等六十七亿七千万年之后,弥

林克智:生活中的佛教 大迦叶给我们的启示

生活中的佛教大迦叶给我们的启示提要 大迦叶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为王舍城大富长者子。先与其妻共修梵行,后俱出家于山林,旋往竹林精舍归依释迦世尊,常修苦行,证阿罗汉果。据传佛曾拈花示众,付心印于他。为后世

大迦叶尊者的悲心 一、自利利他的头陀行

一、自利利他的头陀行(一)佛赞头陀行头陀行在佛经中或说有十一法,或说有十二法。这种行法的特点是知足寡欲而勤苦修道,衣及卧具则齐三衣、着粪扫衣、随得敷具,食则乞食、一坐食、一时食、无嗔心食,住则阿练若处

头陀第一的迦叶是谁

大迦叶出家后,安心修习头陀苦行。他不愿过竹林精舍或祇园精舍的僧团生活。他喜欢的是露天静坐,冢间观尸,树下补衣。他认为尸臭和白骨,对修无常、苦、空、无我、不净观等,大有益处。迦叶一派的人,认为修头陀行要

三尊佛--陶师与迦叶佛的屋顶

我们平时修行佛法的时候肯定也是知道一些佛教故事的,这些故事都是非常殊胜的。而且我们是可以从这些佛教故事中了解到很多的关于佛菩萨的事情的,并且这些故事都是很有哲理的,是合适我们修行念诵的。在南传巴利文

迦叶怎么读

迦叶,读作(jiā yè)。摩诃迦叶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迦叶梵名(Maha^ -ka^s/yapa ),巴利名(Maha^-kassapa )音译之略称。全名大迦叶、摩诃迦叶(‘叶’字音‘摄’)。又作

迦叶的妻子是谁

迦叶青年时代,父母要为他娶妻,他手指著一个黄金铸造的美女艺术品说:你们一定要给我娶亲,请找一个和这金像一样的美女,否则,我立志终身不娶。他的父母派人拿著金像到处寻访美女,从王舍城到北方毗舍离城。在毗舍

迦叶对佛教有多大贡献

大迦叶出生于两千六百年前的古印度。当时在摩竭陀国王舍城边的摩诃娑罗陀村中,住着一位婆罗门族的大富长者,名叫尼拘卢陀竭波,他的财产比当时的国王--频婆娑罗王还要富有,这就是大迦叶的父亲。因为尊者出生时有

西天第一代祖师是迦叶吗

摩诃迦叶(“叶”字音“摄”),因梵文中“摩诃”解作“大”,故又名“大迦叶”又作迦叶波、迦摄波。意为饮光。佛陀十大弟子之一,有“头陀第一”、“上行第一”等称号。中国禅宗把摩诃迦叶列为“西天第一代祖师”。

迦叶尊者的微笑

西天第一代祖师摩诃迦叶尊者,摩揭陀国人,婆罗门种姓,曾为制金器的工艺家。他过去生中曾以金饰佛面,因而相貌庄严,身有金光。他跟随佛陀出家后,修头陀行,喜欢深入民间,度化贫苦老百姓,有苦行第一的称号,深得

大迦叶的皈依

大迦叶是佛陀十大弟子中的「头陀第一」,出家之前是一位很杰出的婆罗门,不但聪明博学,而且富甲天下,住在离王舍城不远的摩诃沙罗陀村。当佛陀在王舍城北门外不远的竹林精舍说法时,他每次都跟随王舍城的信众前往听

迦叶是谁

摩诃迦叶波,汉译饮光,谓古仙人身光炎涌,能映余光,故名。《法华文句》云:此翻大龟氏,其先代学道,灵龟负仙图而应,故名。迦叶系姓氏,佛弟子中姓迦叶的人很多,如十力迦叶,三迦叶兄弟等,以其年长,故称为大。

什么是迦叶

摩诃迦叶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梵名Maha^ -ka^s/yapa ,巴利名Maha^-kassapa 音译之略称。全名大迦叶、摩诃迦叶(‘叶’字音‘摄’)。又作迦叶波、迦摄波。意为饮光。付法藏第一祖。

过去七佛之六:迦叶佛

【七佛】指释迦牟尼佛及在其以前出现的六位佛陀。今天我们要来介绍的就是过去七佛之六:迦叶佛。梵名:Ka^s/yapa Buddha。又作迦叶波佛、迦摄波佛、迦摄佛。即过去七佛的第六位,现在贤劫千佛中的第

冯达庵:法华特论 第七 迦叶等授记品---授记品

法华特论达庵居士 冯宝瑛著第七 迦叶等授记品---授记品迦叶等自述心得,信解三乘为权;一乘为实;可蒙授记矣。然或误认一乘必以三乘为阶梯;故佛特取雨泽日光为喻;明一切根机皆可直受一乘教法;不过钝者难契,

大迦叶之阿难赠钵

大迦叶尊者为法的真诚,很得佛陀的信任,佛陀对于他,其爱护是无微不至。在佛陀的教团里,有所谓六群比丘满宿等,专门结党犯恶,佛陀因此制下许多戒律。有一个时期,是佛陀住在祇园精舍的时候,六群比丘们又

大迦叶之度贫婆生天

有一次,佛陀和诸弟子在舍卫国的时候,王舍城的教区就由大迦叶主持,他经常出入王舍城布施福祉。他托钵的时候,是远避富豪而选择贫穷之家。尊者的心中以为,富人虽该怜愍,但总不如每日都要为生活忧愁的人可怜。那些

大迦叶如何成为佛陀弟子

大迦叶,现 在正是三十多岁的年龄,据传说,当他离家修道的那天,正是佛陀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夜睹明星成正等正觉的时候。大迦叶东南西北四处访师求道,诸师所说,大都不能满足他的所愿。两年后,他在鸳伽国时才有人

大迦叶之舍利弗访问

大迦叶从此是以被人尊敬着的圣者的身份出现在僧团中了。有一个时侯,他和舍利弗同在王舍城附近的耆阇崛山修道。那时有很多的外道们访问舍利弗尊者,向他提出种种的质问中,有问如来以后有没有生死问题,要说以后有生

大迦叶之视察教团

有一次,佛陀命令大迦叶到旷野城视察教团中的情形。朝晨,他着衣持钵入城,威仪严肃的行乞。他经过几条街道,发现人家见到他都把门关起来,他出城到乡村托钵也是同样的情况。他很怀疑,因为这里过去佛法很兴隆,为什

大迦叶皈依

大迦叶是佛陀十大弟子中的「头陀第一」,出家之前是一位很杰出的婆罗门,不但聪明博学,而且富甲天下,住在离王舍城不远的摩诃沙罗陀村。当佛陀在王舍城北门外不远的竹林精舍说法时,他每次都跟随王舍城的信众前往听

大迦叶的人物轶事

两千五百年前,在离中印度摩竭陀国首都王舍城不远的摩诃娑罗陀村里,住着一位婆罗门望族的大富豪尼拘卢陀竭波长者,据说他拥有比当时的国王频婆娑罗王还更多的财产。尊者大迦叶,就是出生在这个家庭。说起大迦叶的出

大迦叶是谁

摩诃迦叶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梵名Maha^ -ka^s/yapa ,巴利名Maha^-kassapa 音译之略称。全名大迦叶、摩诃迦叶(‘叶’字音‘摄’)。又作迦叶波、迦摄波。意为饮光。付法藏第一祖。

大迦叶在佛教中做出了什么贡献

大迦叶出家之后,即安心修习头陀苦行,不愿过竹林精舍或只园精舍的僧团生活。其主要原因是在于精舍的环境与生活条件太好了,他喜欢在露天静坐,冢间观尸,树下补衣,尊者认为尸臭和白骨,对修习无常、苦、空、无我、

大迦叶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

大迦叶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为王舍城大富长者子。先与其妻共修梵行,后俱出家于山林,旋往竹林精舍归依释迦世尊,常修苦行,证阿罗汉果。据传佛曾“拈花示众”,付心印于他。为后世禅宗初祖。佛灭度后主持僧团,集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