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达摩的葬身之处
2025-03-18 12:43

空相寺是佛教初祖达摩大师弘汉葬身之处,来此寻根问祖古老的空相寺过去是佛门圣地。

据清朝和民国的《陕州志》记载,佛教于东汉永平十年(公元67年)传入陕州时,就修建了空相寺,距今已1900多年,是与中国第一古刹白马寺同一时期的佛门圣地。空相寺是禅宗初祖菩提达摩的葬地,它以达摩舍身求法、开创佛教禅宗而闻名天下。

据史籍记载,达摩初祖在少林寺传法慧可之后,即到熊耳山下的定林寺传法5年,于梁武帝大同二年?(公元536年?)十二月圆寂,终年一百五十岁。

众僧徒悲痛之极,依佛礼将初祖大师葬于定林寺内,并修建了达摩灵塔和达摩殿。梁武帝萧衍亲自撰写了“南朝菩提达摩大师颂并序”的碑文,以示对达摩大师创立禅宗的纪念。

后来东魏使臣于元象元年自西域取经返回途中,遇见达摩大师杖挑只履西归,立即报于皇帝。

皇帝闻之,命人挖开达摩墓葬,只见只履空棺,方知大师已脱化成佛,遂将定林寺更名为“空相寺”。

End

达摩祖师辞世偈

◎ 慧 心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西天第二十八祖,中土禅宗初祖。达摩祖师在少林寺达摩洞面壁九年,传法慧可。《五灯全书》有这样一段记载:越九年,欲返天竺,命门人曰:时将至矣,汝等

面壁九年的禅宗初祖达摩大师

达摩大师面壁九年(一说十年)的故事,在我国历史上传为佳话。达摩大师,全名是菩提达摩(?-528年),本是南天竺人,属婆罗门种姓,出家为僧。在南朝宋末时航海到达我国广州。后到洛阳嵩山少林寺面壁修炼,终日

一切资具受用都是临时的,不是究竟皈依之处

仁清法师这个也是一个指导性的东西。比方说嫁女,不必要都去鼓捣被子,这被子够盖的就行了,太多了,放在那里让老鼠咬了。有很多孩子都娶媳妇了,他两口子那结婚的被子还没盖着呢。你说什么用呢?所以说,可以拿一部

南怀瑾:注意!持《准提咒》最容易疏忽之处!

准提菩萨这个咒子感应是非常大的,但是要感应大,千万注意啊!诸位,我们修佛法的人要有利他的心( 利益他人的心 ),不要专求自利;以利他之心去念,感应就很快。某个人找你,这个人很自私自利,专为自己着想,到

达摩大师四行观

◎ 达 摩弟子昙琳序法师者,西域南天竺国人,是婆罗门国王第三之子也。神慧疏朗,闻皆晓悟;志存摩诃衍道,故舍素随缁,绍隆圣种;冥心虚寂,通鉴世事,内外俱明,德超世表。悲悔边隅正教陵替,遂能远涉山海,游化

修行一定要从细微之处着手

◎ 弘恩古云:不矜细行,终累大德,此之谓也。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如果我们在一些细微处不注意,将来就会慢慢地养成懒散、放逸、怠惰、轻慢的心,将来想要提起正念用功,也提不起来了。为什么?养成了这种坏的习惯,

“群经之首”的厉害之处,成事者无不读《周易》!!!

爱因斯坦:西方科学家做出的成绩,有不少被中国古代科学家早就做出来了。这是什么原因呢?原因之一是古代科学家自幼学习《周易》,掌握了一套古代西方科学家们不曾掌握的一把打开宇宙迷宫之门的金钥匙。李约瑟认为易

林克智:菩提达摩禅学及其现实意义

少林名刹远承祖灯。卓立道风,龙象辈出,已历1500个春秋。随着国家昌盛繁荣,法运回升,少林文化也由衰而兴。为更好地体现寺院特色与弘扬禅宗祖庭及其禅法,特撰此文。一、菩提达摩行略菩提达摩(?-536,一

药师净土的特殊之处

太虚大师开示:释迦本师说药师佛以十二本愿所成东方功德净土,摄十方有缘众生,随愿往生,大致同于阿弥陀佛西方净土,而特殊之处在供养礼拜药师如来及称诵其名号经典者,现在能免除病难、灾横、增福、延寿,与弥陀之

西天二十八祖之二十八祖菩提达摩

菩提达摩(Bodhidharma),南北朝禅僧,略称达摩或达磨,意译为觉法,据《续高僧传》记述,南印度人,属刹帝利种姓,通彻大乘佛法,为修习禅定者所推崇。北魏时,曾在洛阳、嵩山等地传授禅教。当时对他所

刘元春:达摩禅法与中国禅宗

所谓达摩禅法,实际就是达摩的禅学思想。它主要反映在昙琳所记的《菩提达摩大师大乘入道四行观》中。本文基此作一浅略解释,并循着它的思想脉络,来分析对中国禅宗的影响。达摩禅法的内容及实质达摩禅法可以用二入四

天台宗的殊胜之处是什么

天台宗,是中国佛教最早创立的一个宗派。因实际创始人四祖智顗大师(读音:yǐ ,隋炀帝尊称他“智者大师”)栖止浙江天台山,创立伽蓝为终身道场,开拓鸿业,倡立一宗之教观,故依天台所立之宗称为“天台宗”。其

达摩头陀行及其律学意蕴

头陀行是早期佛教最常见的一种修持方式。尽管佛陀反对偏执于苦修,但佛教作为“少欲知足”的信仰系统,其发展的极致必然是对苦行的推崇。达摩“二入四行”说,虽有无限的发展向度,但其“四行”说可看作是头陀行在中

竖三世佛:关于弥勒佛的殊胜之处

1、根据《弥勒处胎经》可知,弥勒菩萨摩诃萨是将来的一尊福佛,由释迦摩尼佛授记:“弥勒当知:汝复授记,五十六亿七千万岁于此树下成无上等正觉。”弥勒佛为贤劫第五尊佛。那么为什么弥勒佛是未来佛而不是观世音菩

舍利子有什么神秘之处

佛教的“舍利”有种种不可思议之处,“舍利”在一般人看来是颇为神秘的。而且,舍利也不只是身体内的产物。有些得道者……直指人类自身最后一块神秘之处。为什么只有佛法的大修行者、成就者才能留下多多少少、大大小

四法印的殊胜之处是什么

为了能够照见胜义实相——诸法的究竟实相,伟大的释迦牟尼佛经历了三大阿僧衹劫的苦修,最终发现了诸法的真相:“有漏皆苦,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寂静涅槃。”同时获得了究竟解脱的果位。这个偈颂里讲的内容也叫四法

菩提达摩简介

菩提达摩(Bodhidharma),南北朝禅僧,略称达摩或达磨,意译为觉法,据《续高僧传》记述,南印度人,属刹帝利种姓,通彻大乘佛法,为修习禅定者所推崇。北魏时,曾在洛阳、嵩山等地传授禅教。当时对他所

菩提达摩生平

菩提达摩是佛传禅宗的第28代祖师,是中国禅宗的祖师,据说菩提达摩是南天竺国香至王的第三个儿子,据说其原来的名字是菩提多罗,成年后改为了达摩多罗,菩提达摩据说从小就聪明异常,其父亲香至王对佛法非常的虔诚

菩提达摩是谁?

菩提达磨(?~535)梵名Bodhidharma 。意译作道法。又称菩提达摩、菩提达磨多罗、达磨多罗、菩提多罗。通称达磨。为我国禅宗初祖,西天(印度)第二十八祖。南天竺香至国(或作婆罗门国)国王之第三

菩提达摩是哪个朝代的

印度人,我国南北朝时代。提醒:不要信佛。勿拜假神偶像,须知生死有命百富贵在天,只有老天爷(上帝)值得敬拜。释迦牟尼不过是个度古印度王子是个人,而人都是老天爷、上帝造的,连印度教、佛教都不敢说老天爷不存

菩提达摩禅师

《菩提达摩禅师-少室四论》,《少室四论》是从《少室六门集》中选出与禅修有关的四论,以《二人四行论》和《破相论》为重点。《菩提达摩禅师-少室四论》,《少室四论》是从《少室六门集》中选出与禅修有关的四论,

菩提达摩东渡传法

如今的禅宗大家不少人应该知道,起码也听过“禅”这个字,它也叫做禅那,正受,三摩地等,乃是中国佛教的十宗之一,也是到如今都非常流行的少有的几宗之一。禅宗的首代祖师是释迦佛的十大弟子之一的摩诃迦叶,也叫大

菩提达摩开创禅宗

达摩祖师到了嵩山少林寺后,找不到什么投机的人,于是就开始独自面壁,而且一面就是九年。当时的少林寺可不像现在名气这么大,也没什么高僧。达摩祖师面壁当然不是为了思过,而是在等合适的传人,这也是禅宗的一大特

菩提达摩故事

根据历史的记载菩提达摩是生活于南北朝时期,是佛教中的知名人物,其实菩提达摩并非是中国人,而是南印度人,不过因为其精通大乘佛法,在北魏时期一直都在中国宣传和弘扬佛法。据了解菩提达摩原名菩提多罗,之后才改

菩提达摩会见武帝

达摩祖师来到广州后让众人颇为震动,消息传到了梁武帝耳中,他急忙决定亲自接见达摩。大家都知到梁武帝曾经造了许多寺庙——“南朝四百八十寺”嘛,同时礼待高僧,自己也讲经说法,因此见了达摩祖师就颇为自得地问:

菩提达摩红尘说

达摩祖师有了慧可接班之后,禅宗终于有了传承,达摩祖师也就放了心,开始周游全国,并在不久后圆寂。达摩祖师的死因也非常传奇,当年他名声大噪的时候许多同行想要毒死他但都没能成功——他似乎百毒不侵,但是等到传

哼哈二将不同之处

姜太公在“封神榜”中写的很清楚,郑伦弃纣归周,督粮尽瘁,尽职尽责……陈奇虽逆天命,然忠节于国,精神可嘉……敕封两人镇守西释山门、宣布教化、保护法宝,为哼哈二将。如果细观察的话,二将的细微不同处,就在于

达摩的介绍

菩提达摩(Bodhidharma),南北朝禅僧,略称达摩或达磨,意译为觉法,据《续高僧传》记述,南印度人,属刹帝利种姓,通彻大乘佛法,为修习禅定者所推崇。 北魏时,曾在洛阳、嵩山等地传授禅教。当时对

达摩传法偈

释迦佛入涅盘说无常偈曰: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世尊释迦牟尼佛传法之偈: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西方一祖迦叶尊者传法偈:法法本来法,无法无非法。何于一法中,有

达摩传播禅宗

达摩在中国始传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佛陀拈花微笑,迦叶会意,被认为是禅宗的开始。不立文字的意思是禅是脱离文字的,语言和文字只是描述万事万物的代号而已。这也是为什么慧能大字

达摩的葬身之处

空相寺是佛教初祖达摩大师弘汉葬身之处,来此寻根问祖古老的空相寺过去是佛门圣地。据清朝和民国的《陕州志》记载,佛教于东汉永平十年(公元67年)传入陕州时,就修建了空相寺,距今已1900多年,是与中国第

达摩祖师为何要面壁9年

达摩祖师是印度南部的人,他在印度学习了很多佛法,有很高的修行成就。他就问他的师父,想要传佛法帮助众生离苦,去哪里好呢。他的师父就告诉他,去震旦,震旦指的就是中国。达摩祖师坐船从海上来中国,用了三年时

佛教里的达摩是什么?

达摩祖师,古来印度人,原名菩提多罗,后改名菩提达摩。是释迦牟尼佛的第二十八弟子,为中国禅宗的始祖,故中国的禅宗又称达摩宗。主要宣扬二入四行禅法,达摩祖师的思想,对中华文化起了很大的影响。 达摩在中国

达摩祖师东来目的是什么

佛教:达摩祖师东来目的是什么,有六个故事被传为美谈,你知道吗。一、达摩祖师东来达摩祖师是家喻户晓的一位得道祖师,达摩祖师是天竺国的王子,自幼拜释迦牟尼佛的大弟子摩诃迦叶之后的第二十七代祖师般若多罗为

释迦牟尼和达摩是什么关系

释迦牟尼生于公元前565年,卒于公元前486年,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子,后来看到了人世间的生、老、病、死等诸多的烦恼,萌生了出家修行的念头,后来不顾父王的劝阻出家修行,最终在3

汉传佛教和达摩的关系

1、佛教的来源很多人想必都知道了。佛教()由距今三千多年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也就是被后世尊称为释迦牟尼佛。佛教于西汉末年传入中国,佛教有八大祖庭:天台宗,三论宗,法相

达摩祖师在中国佛教历史的地位

达摩祖师在中国佛教历史的地位:达摩祖师的著作有《少室六门》。其他《达摩和尚绝观论》、《释菩提达摩无心轮》、《南天竺菩提达摩观论》多为后人所托。达摩祖师与中国的渊源:达摩祖师相传于公元520-526年

禅宗公案--达摩祖师

最早由菩提达摩传入中土,历史记载达摩欲谒见梁武帝而不得,至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禅宗最开始的两个公案就发生在这一时期,其实禅宗与其说是佛教的一个派别,不如说禅宗更像佛教政治斗争的政治产物。在禅宗的《景德

黄夏年:达摩与佛教文学和生活方式

达摩与佛教文学和生活方式在宋代,达摩对文人的影响可谓深刻,这可以通过流行的文人吟诗填词之中表现而看出来,而且这种例子非常普遍。苏轼是有名的文人、一代词宗。他的《海寺清心堂》云:南郭子綦初丧我,西来达摩

洪修平:达摩祖师西来意

印度来华僧人达摩(?536,一说528)被中国禅宗奉为东土初祖, 如何是祖师西来意曾成为禅门弟子参学的主要话头之一,仅在《五灯会元》中就出现了不下二百次。达摩初至金陵与梁武帝的问答也在《碧岩录》中被列

胡晓光:胡晓光略论达摩禅学

中国佛教禅宗初祖菩提达磨(?--536年),是南印度人,种姓婆罗门,在印度时,他是佛心宗第二十八代传人,大约在齐梁时期泛海来到中华,他曾见过梁武帝,但因谈话不契,达磨禅师又北上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专

高僧介绍:菩提达摩

菩提达摩(Bodhidharma),南北朝禅僧,略称达摩或达磨,意译为觉法,据《续高僧传》记述,南印度人,属刹帝利种姓,通彻大乘佛法,为修习禅定者所推崇。北魏时,曾在洛阳、嵩山等地传授禅教。当时对他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