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淡泊宁静,安住道法
2024-10-03 08:27

惠空法师

出家修行这条路,发心确立深远目标非常重要。这个目标就是开悟、解脱生死。我们根器差、业障重,修行之路不妨慢慢走,可是方向跟发心绝不可稍有偏失或模糊。要保障方向跟发心不偏差,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生活上要学习淡泊、宁静。诸葛亮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勉励自己,其实,这两句话用在出家人身上,也是非常恰当的。

淡泊就是在物质生活上不过份享受,如:简单的房屋,时令的蔬果饮食,朴素的衣着用度。不要去住高级别墅、开进口的百万轿车、穿着光鲜亮丽、佩戴大串的珠宝;这些在在表示你内心不实在,需要靠外在的事物来满足填补内心的虚幻空洞。宁静就是安于这种道法,内心安定平和。当一个人心里空虚焦躁不安时,难免会想去攀缘世俗的名望、追求种种的事业成就,所带来的影响就是生活及心绪的混乱。因为我们一直在追求这些外在表相的东西,所以脑袋瓜里也都是这些东西的影像,于是我们的头脑便不再清净、不再有智慧、也不再有定力。

这时候,如果你再不知警觉,你的生活与步调已经混乱,又失去共修的力量,丧失掉研读经教洗涤思想的作用,于是,你的心愈来愈迟钝,愈来愈昏昧,然后愚痴躁动、盲目追逐世间光鲜亮丽的享受及稀奇事物的种种刺激,那种愉悦欢喜的感觉就会像上瘾一样,驱使你不断地去追求。愈追求,你的生活就愈混乱;生活愈混乱,你就愈去追求,因为内心不安定,你要到处找东西安你的心。所以,看电视、找朋友、逛街、帮人家办活动。

问题是当你把身心投注在这些事情上时,往往就忘掉你的道心、脱离宁静清净的心境。这样久了以后,你就迷失了,忘掉你自己的本心、忘掉你自己的心性,甚至破戒还俗。因为那种情境,愈来愈接近破戒还俗的界限,你的道心愈来愈淡,你对于出家人的言行尺度愈来愈模糊,愈来愈接近世俗错误的知见思想及行为尺度,最后,一失足成千古恨回不来了。

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心境上难免会有起起伏伏,这是很正常的,可是自己要知道尺寸在什么地方。像规定常住不可以有电视,就是避免养成看电视的坏习惯。所以,我们出家众一定要有规律的生活。如果离开规律的生活,你在安住道法上就会很失落,自然而然地,就会趋向世俗的名闻利养,因为你的心总要有安住的地方;你不能淡泊名利、安住道法,当然就安住在那种热闹喧嚣、喜悦欢乐的境界,最后的结果一定是堕落、回不来。

如果我们自己能够很清楚地掌握方向,一直严格地要求自己安住于清净规律的生活,那么,我们所作的一切都会成为护持我们道业的资粮。相反地,如果我们打乱自己规律的生活,模糊了自己的发心目标,那么所做的一切就会变成拖我们堕落的恶业。所以希望各位一定要非常注意检点自己的身心及生活。

End

淡泊宁静,安住道法

惠空法师出家修行这条路,发心确立深远目标非常重要。这个目标就是开悟、解脱生死。我们根器差、业障重,修行之路不妨慢慢走,可是方向跟发心绝不可稍有偏失或模糊。要保障方向跟发心不偏差,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生活

宁静当中有宇宙

生命到底要什么人生很精彩,每天都出现很多东西,我们都想抓住。特别是这个时代,选择很多,这颗心很热烈,可能抓的很多。就像猴子掰苞谷一样,抓一个掉一个,但都没有抓到主线上,没有抓到你的聚宝盆上。所以要抓就

凡夫学道法

道宣律师 凡夫学道法,唯可心自知,造次向他道,他即反生诽。谛观少言说,人重德能成,远众近静处,端坐正思惟。但自观身行,口勿说他短,结舌少论量,默然心柔软。无知若聋盲,内智怀实宝,头陀乐闲静,

茶禅一味:闲来一杯茶 饮一口宁静致远

在形形色色的生活倒影中、在人间百味的浮沉中,茶是淡雅的、怡心的;花是浪漫的、可爱的。要说起浪漫与清雅并存,莫过于茉莉花茶了。茉莉花的淡雅邂逅了茶的朴素。清香的花朵与灵动的水汇聚起来,仿佛拥有了生命,温

在日常生活中去悟道,去感受道法自然的真谛!

近年来,教内外一些道士、居士隐居山水静地专心于打坐静养。无疑,静坐炼养是一种悟道养身的行为。许多宫观名胜古迹都是开放旅游场所,现代人生活节奏紧张,工作压力大,暇时静下心闭目打坐,为长时精神状态紧张的人

一日禅:守住内心的宁静

走遍人生的山山水水,最美的仍是,心中的那一片花海。只是那些拥有过的,那些逝去的,都曾是生命中最美的风景,惟愿,每一次遇见都是温情的相拥;每一次对望都能看到彼此最美的微笑。一直想以最简单的方式行走于尘世

一日禅:淡泊宁静

诸葛亮的千古名言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只有先肯淡泊,而又甘于淡泊,甚至享受淡泊,做到孔子所讲的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才能到达宁静的境界。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本平台整理,部分图文来源于互联网及平台,内

杨柳观音--心若是道场无处不宁静

有一位虔诚的佛教信徒,每天都从自家的花园里,采撷鲜花到寺院供佛,一天,当他正送花到佛殿时,碰巧遇到无德禅师从法堂出来,无德禅师非常欣喜的说道:“你每天都这么虔诚的来以香花供佛,依经典的记载,常以香花供

香积佛--老铁匠砸了祖传的紫砂壶,换回了宁静

在一个老街上有一铁匠铺,铺里住着一位老铁匠。由于没人再需要他打制的铁器,现在他以卖栓狗的链子为生。他的经营方式非常古老,人坐在门内,货物摆在门外,不吆喝,不还价,晚上也不收摊。无论什么时候从这儿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