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道德底线
2024-10-18 08:20

道 德 底 线

◎ 万 行

我的道德底线很简单,依法管理寺庙事务,引导信众爱国爱教,以慈悲喜舍修德养道,具体就体现在责任心上。你是当师父的,就把师父的角色扮演好。你是做什么的,就把什么责任尽好。只要你把自己的角色扮演好,把自己的责任尽到位,就守住了道德底线。做人无非安分守己--要忠要义要勤劳,做事必须认真负责,有始有终有交代。

一个有责任心的修行人,是一个对工作认真负责、热爱生活的人,是一个乐于奉献、有道德底线的人。只要守住道德底线就不会堕落,要落也是落在五戒十善上,落在责任心上。道德底线是体,责任心是用。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要尽好,承诺的事要兑现。尽力了,即便没有达到目标,也有所交代。不能事情没做成,一声不吭,就像没这回事一样。大家做任何事情,无论结果如何,都要有始有终有交代,要做一个严守道德底线的修行人。

一个有责任心的修行人,是一个对团体高度负责的人,是敢于承担团体责任、社会责任、众生责任的人。具体体现在对工作认真负责,把团体的责任、社会的责任、众生的责任当作自己的责任;做事任劳任怨,有始有终,做任何事情都不推脱,不会因为事情没做好而为自己辩护,而是以菩萨为榜样,不为自己,只为利他。

一个有责任心的修行人,是对自己负责的人,坚守自己的信仰,遵守基本的道德底线、五戒十善,一言一行考虑的都是团体的利益、他人的利益,好事归别人,坏事归自己,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把佛教的慈悲喜舍完全融入到生活中,默默无闻地奉献,是一个真正践行佛法的修行人。

一个没有责任心的人,是一个做人没有准则,不愿意承担责任,不愿意承受后果,不值得信任的人。这样的人什么事都做不成,自利都谈不上,又谈何利他?

一个没有责任心的人,是对自己不负责任的人,连自己的本职工作都做不好,这样的人,用他干什么?事情做错了,无非是承认自己错了,被领导批评一顿,又能怎样?错了就改,连对自己负责的勇气都没有,还能做什么呢?承担责任,创造价值,就是你存在的意义。 一个没有责任心的人,是一个活死人,这样的人没有道德底线,没有社会责任感,不明事理,是非不分,活着也是一具行尸走肉。有的人虽然死了,但他还活着;有的人虽然活着,但他已经死了。后半句说的就是这种人,这样的人该怎么办呢?

如何评价一个人的责任心呢?就看他的一言一行,在一个人的言行举止中,他的道德品质、自身修养、社会责任感都会展现出来。你能否承担自身的责任?当别人需要你的时候,你能否站出来有始有终地帮助对方,而不是虎头蛇尾,不了了之?当别人对你寄予希望时,能否不让对方失望?关键时刻你能否把自己奉献出来?只有能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的人,才是一个有道德底线的人。

如何评价一个人的德行呢?德行说起来复杂,做起来简单。你当和尚就当一个有德有道的好和尚;你当领导就要当一个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认真负责的好领导;你当公民就当一个遵纪守法、以德为先的好公民。如果做到了,你就具备了做人的基本德行。

古人讲:无德不久,无事不立,无慧不成。无德不久就是没有德行,你想让事业长久持续地发展壮大是不可能的。 无事不立,你没有办成一件事,没有做出一点业绩,在一个团体一个单位里是无法立足的。要想立足,必须有所作为有所建树,有业绩摆出来给人看。即便在家庭里也是如此。那么,如何做出业绩呢?要有智慧,也就是无慧不成。没有智慧,不懂得为人处事,无论你付出多少,多么努力,事情也做不成。在家庭里,你从不承担家庭责任。到一个单位,你不为单位创造效益,不为领导分忧,领导交给你的工作,你拿不起也做不好,你的存在还有什么价值和意义呢?我们景仰、钦佩一些历史人物,无非是钦佩他们的德行、他们的思想、他们的智慧、他们强烈的民族和社会责任感,和他们为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摘自《德行天下》

End

道德底线

道 德 底 线◎ 万 行 我的道德底线很简单,依法管理寺庙事务,引导信众爱国爱教,以慈悲喜舍修德养道,具体就体现在责任心上。你是当师父的,就把师父的角色扮演好。你是做什么的,就把什么责任尽好。只要你

忠是基本道德标准

忠是基本道德标准◎ 印 光 文钞原文:忠之一字,义贯万行。人若存心以忠,必能孝亲敬兄,睦族信友,矜孤恤寡,仁民爱物,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矣。何也,以忠则不欺,不欺则尽分。尽分则属己分中事,自必务乎实行

名誉不足惜 道德无可崇

◎ 太 虚人之处世,贵真率耳!德莫德于真,贼莫贼于伪。古之圣贤豪杰,无不成于真也。然伪亦即出于古之圣贤豪杰,故老子有圣人不死,大盗不止之说。窃钩者诛,窃国者侯,侯之门,仁义存。呜呼!演及今世,人智益开

学佛要信因果,做人要有道德

◎ 明 学我们佛教讲因果报应,做了好事情,将来得善报;做了恶事,将来得恶报。我们今生为什么得人身呢?我们上一世做了好事,所以这一辈子得人身。它今生做猫、狗、牛、羊了,它前世做了坏事情,这辈子就到畜生道

学佛人的道德培养

学佛人的道德培养人生所走的道路,有正道,也有邪道;有迷道,也有觉道;有大道,亦有小道;有康庄大道,也有羊肠险道。邪道不合法、迷道不合理,小道太自私,羊肠险径不安全,绝不会有良好的结果。所以道德,该是正

徐文明:佛教与当代社会道德伦理的相互撞击

当今社会是一个复杂多变的社会,物质生活的丰富,科学技术的进步,极大地刺激了人们压抑已久的种种欲求,而民主时代的到来,自由程度的提高,多元价值观的涌现,使得传统的道德体系趋于解体,整个社会仿佛进入了一个

《道德经》:小善如大恶,大善最无情

《了凡四训》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宰相吕文懿辞官还乡,那时全国人民都很敬重他公正廉洁,把他当做泰山北斗。有一个乡亲在外喝醉的时候却对吕文公破口大骂,有人告发了这个乡亲,吕公却发了善心,不予追究。但是一

道德经:迂回,做人首要智慧;后退,成事第一哲学

《道德经》全文虽只有五千多字,却指明了天地人世的运行发展规律,告诉了我们每一个人修身养性、行事为人所应遵循的法则,指导着我们应该如何去面对世界、周围以及自己。通过体悟以下《道德经》两大根本智慧,可以让

读《道德经》,感悟老子的人生智慧

《道德经》被誉为万经之王的神奇之书,像宝塔之巅的明珠,璀璨夺目。照耀着我国的古老文明。《道德经》这部不朽著作,即是道教的思想源泉也是道教的代表之作。老子在短短五千言中,以其精炼的语言和深邃的智慧,探究

没有不幸福,只有不知足---《道德经》

知足者富《道德经》里讲:知足者富。知道满足的人,才是富有的人。有个人在岸边钓鱼,他钓鱼的技术十分高超,一会儿就钓上了一条大鱼,足有一尺多长,可是钓者却解下鱼嘴内的钓钩,顺手将鱼丢进海里。围观的人十分惊

《道德经》最厉害8种思维,读完真的不一样

01对立统一的思维老子认为,高下,美丑,前后,祸福这些都是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甚至在某种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这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辩证法思想,让我们看到对立物之间的真实关系

《道德经》的精髓

《道德经》只有短短五千言,却涵天盖地、字字珠玑、句句精辟,任何一句都可作为至理格言和座右铭。而更为精华的则是其中那些老子独创的成语,可谓老子智慧的概要和精髓,从中完全可以洞见《道德经》的真谛。我们从这

背不下《道德经》,至少背下这10句精华!

1无为,无我,无欲,居下,清虚,自然。道是道家核心。是万物的本源,也是一种规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是说道的自然而然的,因此人要符合道的规律,像水一样柔中带刚,随其自然、自然而然的生存,

《道德经》的七种智慧,读懂得人生活不会太差!

《道德经》智慧包罗万象,随手摘录,都是至理。今天只说说当中的一段话,七种智慧,足以指导我们为人处世: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善地,指选择恰当的地方,即

一日禅| 真正的忍,是有底线的

林语堂曾说过中国人最糟糕的特点之一就是:遇事忍耐。他承认:忍耐是国人崇高的品德,但这种品质走得太远,以至于变成了一种恶习。一味地忍,是一种懦弱。而真正的忍,是有底线的。忍字拆开,就是心上悬着一把刀,中

《道德经》的“大医”思想

精气之说老子在《道德经》第六章中说: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要理解这章经文,关键是搞通玄牝两字的含义。这里所说的玄是指天,指阳,所说的牝是指地,指阴,与万物负

《道德经》:你之所以浮躁,是因为着急

一位学僧问禅师:师父,以我的资质多久可以开悟?禅师说:十年。学僧又问:要十年吗?师父,如果我加倍苦修,又需要多久开悟呢?禅师说:得要二十年。学僧很是疑惑,于是又问:如果我夜以继日,不休不眠,只为禅修,

《道德经》道教思想

《道德真经》即《道德经》,或称《老子》《老子五千文》。原为先秦诸子中道家的代表作,后为道教奉为主要经典。唐代尊为《道德真经》。关于老子和《老子》这部书的时代问题,学术界争论较大,尚无一致的结论,一般认

《道德经》:不争的人最富有

俗云: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在《庄子》中,子舆和子桑是好朋友呀。有一次,天上接连下了几十天的雨,子舆知道子桑贫穷,大雨绵绵,他一定没地方去谋食,于是带了饭去看子桑。刚到子桑门口,就听见子桑像

《道德经》:3种性格,命最好;3种德行,福最大

013种性格命最好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性格通过影响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进而对人的命运产生重要影响。一个人性格好,命也不会差。1 随和我们都知道上善若水,水虽柔,但能包容万物。我们常说百炼钢不

《道德经》:三种性格,命最好;三种德行,福最大!

三种性格命最好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性格通过影响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进而对人的命运产生重要影响。一个人性格好,命也不会差。1、随和我们都知道上善若水,水虽柔,但能包容万物。我们常说百炼钢不如绕

易经 道德经 论语:三个字,道破成功3要诀

谈起《易经》、《道德经》、《论语》这三本书,真可谓天下无人不知。每本书中都凝聚着圣人最为顶级的智慧,也都可以称作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这三部书,也奠定了我们中国人智慧的基础,如何做人、如何做事的奥秘尽在

最高的帝王学,便是老子的《道德经》

道家学说的学脉传承、学派关系比较复杂,但有一点是我们公认的,那就是,老子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和首席代表,《道德经》是道家学说的核心经典和巅峰之作。《道德经》又称《老子》,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

一日禅|好的夫妻,说话都有底线

婚姻的破裂,不是从出轨开始,是从不会说话开始。不是所有的床头吵架都能换来床尾和,你的一句话,有可能再也换不来同枕共眠!所以,说话很重要,有些话怎么说都行,可有些话,哪怕是夫妻,也坚决不能说,除非是日子

惊呆了!《道德经》竟然是一部气功修炼秘笈!

在电视剧里经常有这样的场景,武林中为了争夺一部武功秘笈,刀光剑影,爱恨情仇,不惜生命,演绎出一幕幕惊天动地抢夺大战,最后把武功秘籍归为己有,然后就归隐山林苦练秘笈里的功夫,若干年后重出江湖,打遍天下无

《道德经》中的风水学

  《道德经》即是《老子》。文词古雅、哲理渊深,注家很多,尤有未尽之处。读来朗朗上口,被誉为哲学长诗,若要真正读懂它,确也有其难度。《老子》自述曰: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

金易明:龚琳娜戏谑佛教跌破娱乐“道义”底线

龚琳娜戏谑佛教跌破娱乐“道义”底线金易明编者按:一曲《法海你不懂爱》,撕破了娱乐圈的道义底线,同时唤醒了大众捍卫民族文化的勇气和决心。明贤法师第二篇护法檄文《还“法海”清白不是小题大做》在凤凰网佛教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