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道德经》的精髓
2024-11-25 09:13

《道德经》只有短短五千言,却涵天盖地、字字珠玑、句句精辟,任何一句都可作为至理格言和座右铭。

而更为精华的则是其中那些老子独创的成语,可谓老子智慧的概要和精髓,从中完全可以洞见《道德经》的真谛。

我们从这些成语中,洞见人生智慧,本次先分享这5个成语,可以说字字都是真智慧,个个都是大境界,值得认真品读领悟。

一、自知之明

1成语出处

《道德经》第33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2成语含义

对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都有透彻的了解。指了解自己的情况,对自己有正确的估计。多用于指人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

3智慧精髓

自知,就是要知道自己、了解自己。《战国策齐策》中的邹忌就很有自知之明,没有被旁人的吹捧搞昏了头脑,他说: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自知之明来源于自我修养和自我慎独。一个严于自省和自律的人,往往是有自知之明的。但人要做到这一点,往往是比较难的,要求别人易,要求自己难。

只有真正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避己所短,扬己所长,才能对自己的人生坐标进行准确定位。当你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时,也正是进步的开始。

二、慎终如始

1成语出处

《道德经》第64章: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2成语含义

谨慎地做到最终,就像开始时一样,就不会有失败和差错。指始终要谨慎从事。

3智慧精髓

在日常生活中,普通人为人处事不能善始善终,原因一般可以归结于两个方面。

首先,虎头蛇尾,开端和过程都很重视、谨慎,而到结尾处却放松了警惕和要求;其次,急于求成,开头和过程都很认真,眼看将要大功告成,杂念、欲望、贪念便起来了,患得患失,最终前功尽弃。

慎终如始带给我们的启示,是既要严于律己,老老实实地将该做的事情做到最后,又要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始终保持平和、虚静的心态。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成功三要素:勤奋、坚持加心态。

三、和光同尘

1成语出处

《道德经》第56章: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2成语含义

指不露锋芒、与世无争的平和处世方法。

3智慧精髓

和光同尘,就是要含敛光耀,混同尘世,不要标新立异,不要过分张扬自己的特殊之处,融入社会,融入周围的环境。要不在前也不在后,这样就能远离纷争和耻辱。

和光同尘既是对外的处世,也是对内的修身。大凡有道之君子,或德行高洁之士,必有一股清高之气,不愿与人和同,于是流于狂狷。狂者过之,狷者有所不及。

道家圣人处世,要的则是虽然怀和氏之璧,但是外面看过去却十分朴实,穿着普通的衣服。以及光而不耀,虽然有光芒,但是却不会那么耀眼,不会过于招摇。这既是处世远祸的智慧,其实又何尝不是修行的一种境界呢?

四、知雄守雌

1成语出处

《道德经》第28章: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2成语含义

知刚守柔,比喻胸有主见而与人无争。

3智慧精髓

知雄守雌,是最为恰切、稳妥地对全面情况进行把握。老子不仅提倡守雌,关键更在于知雄。知雄不是仗势欺人或得理不让人,而是知己知彼,对症下药;守雌不是被动地任人欺凌,而是处后、守柔、含藏、内敛。假装不知,实际上清楚;假装不行动,实际上是因还不能行动,或需要待机而动。这才是真正的知雄守雌。

五、多藏厚亡

1成语出处

《道德经》第44章: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2成语含义

指积聚很多财物而不能周济别人,引起众人的怨恨,最后会损失更大。

3智慧精髓

在老子看来,寻求声誉、财物与顾全性命是相对不相容的。过于爱名利必定要付出很大的消耗,越大的积藏必遭受越大的损失。

多藏,就是指对物质生活的过度追求。一个片面追求物质好处的人,一定会采用各种手腕来满足自己的愿望,因不义而落入不利的因果,必将招致反噬。

多藏必厚亡,并不仅仅指物资方面的损失,也指人的精力、人格、品德方面的损失。贪求私欲者往往被财欲、物欲、色欲、权欲等迷住心窍,攫求无已,终至纵欲成灾。

End

《道德经》:小善如大恶,大善最无情

《了凡四训》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宰相吕文懿辞官还乡,那时全国人民都很敬重他公正廉洁,把他当做泰山北斗。有一个乡亲在外喝醉的时候却对吕文公破口大骂,有人告发了这个乡亲,吕公却发了善心,不予追究。但是一

道德经:迂回,做人首要智慧;后退,成事第一哲学

《道德经》全文虽只有五千多字,却指明了天地人世的运行发展规律,告诉了我们每一个人修身养性、行事为人所应遵循的法则,指导着我们应该如何去面对世界、周围以及自己。通过体悟以下《道德经》两大根本智慧,可以让

《庄子》精髓十句: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

1、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如果一个人能保持淳朴本性的话,那他就是这世界上最完美的人。2、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主观偏见会妨碍对真理的追求,花言巧语容易掩盖真言。3、至乐无乐,至誉无誉。最大的快乐就

读《道德经》,感悟老子的人生智慧

《道德经》被誉为万经之王的神奇之书,像宝塔之巅的明珠,璀璨夺目。照耀着我国的古老文明。《道德经》这部不朽著作,即是道教的思想源泉也是道教的代表之作。老子在短短五千言中,以其精炼的语言和深邃的智慧,探究

没有不幸福,只有不知足---《道德经》

知足者富《道德经》里讲:知足者富。知道满足的人,才是富有的人。有个人在岸边钓鱼,他钓鱼的技术十分高超,一会儿就钓上了一条大鱼,足有一尺多长,可是钓者却解下鱼嘴内的钓钩,顺手将鱼丢进海里。围观的人十分惊

《道德经》最厉害8种思维,读完真的不一样

01对立统一的思维老子认为,高下,美丑,前后,祸福这些都是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甚至在某种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这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辩证法思想,让我们看到对立物之间的真实关系

《道德经》的精髓

《道德经》只有短短五千言,却涵天盖地、字字珠玑、句句精辟,任何一句都可作为至理格言和座右铭。而更为精华的则是其中那些老子独创的成语,可谓老子智慧的概要和精髓,从中完全可以洞见《道德经》的真谛。我们从这

背不下《道德经》,至少背下这10句精华!

1无为,无我,无欲,居下,清虚,自然。道是道家核心。是万物的本源,也是一种规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是说道的自然而然的,因此人要符合道的规律,像水一样柔中带刚,随其自然、自然而然的生存,

《道德经》的七种智慧,读懂得人生活不会太差!

《道德经》智慧包罗万象,随手摘录,都是至理。今天只说说当中的一段话,七种智慧,足以指导我们为人处世: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善地,指选择恰当的地方,即

《道德经》的“大医”思想

精气之说老子在《道德经》第六章中说: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要理解这章经文,关键是搞通玄牝两字的含义。这里所说的玄是指天,指阳,所说的牝是指地,指阴,与万物负

《道德经》:你之所以浮躁,是因为着急

一位学僧问禅师:师父,以我的资质多久可以开悟?禅师说:十年。学僧又问:要十年吗?师父,如果我加倍苦修,又需要多久开悟呢?禅师说:得要二十年。学僧很是疑惑,于是又问:如果我夜以继日,不休不眠,只为禅修,

《道德经》道教思想

《道德真经》即《道德经》,或称《老子》《老子五千文》。原为先秦诸子中道家的代表作,后为道教奉为主要经典。唐代尊为《道德真经》。关于老子和《老子》这部书的时代问题,学术界争论较大,尚无一致的结论,一般认

《道德经》:不争的人最富有

俗云: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在《庄子》中,子舆和子桑是好朋友呀。有一次,天上接连下了几十天的雨,子舆知道子桑贫穷,大雨绵绵,他一定没地方去谋食,于是带了饭去看子桑。刚到子桑门口,就听见子桑像

《道德经》:3种性格,命最好;3种德行,福最大

013种性格命最好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性格通过影响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进而对人的命运产生重要影响。一个人性格好,命也不会差。1 随和我们都知道上善若水,水虽柔,但能包容万物。我们常说百炼钢不

《道德经》:三种性格,命最好;三种德行,福最大!

三种性格命最好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性格通过影响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进而对人的命运产生重要影响。一个人性格好,命也不会差。1、随和我们都知道上善若水,水虽柔,但能包容万物。我们常说百炼钢不如绕

易经 道德经 论语:三个字,道破成功3要诀

谈起《易经》、《道德经》、《论语》这三本书,真可谓天下无人不知。每本书中都凝聚着圣人最为顶级的智慧,也都可以称作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这三部书,也奠定了我们中国人智慧的基础,如何做人、如何做事的奥秘尽在

最高的帝王学,便是老子的《道德经》

道家学说的学脉传承、学派关系比较复杂,但有一点是我们公认的,那就是,老子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和首席代表,《道德经》是道家学说的核心经典和巅峰之作。《道德经》又称《老子》,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

惊呆了!《道德经》竟然是一部气功修炼秘笈!

在电视剧里经常有这样的场景,武林中为了争夺一部武功秘笈,刀光剑影,爱恨情仇,不惜生命,演绎出一幕幕惊天动地抢夺大战,最后把武功秘籍归为己有,然后就归隐山林苦练秘笈里的功夫,若干年后重出江湖,打遍天下无

《道德经》中的风水学

  《道德经》即是《老子》。文词古雅、哲理渊深,注家很多,尤有未尽之处。读来朗朗上口,被誉为哲学长诗,若要真正读懂它,确也有其难度。《老子》自述曰: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

五方佛心咒是楞严咒最重要最灵感的精髓

五方佛心咒威力巨大,大家设想一下五方的佛都亲自到场还有什么不能解决的问题,可见其威力之巨大,五方佛亲自到场除魔降妖还有什么妖魔敢作乱,这是楞严咒里的精髓咒语,楞严咒那么长大家不好记,但是这精髓一定要记

吴言生:祖师禅的精髓:生活禅

吴言生在生活禅夏令营的讲座:祖师禅的精髓:生活禅尊敬的上净下慧大和尚、柏林寺常住,各位营员,大家好。很高兴今天能在这里和大家交流心得,分享法喜。到了柏林寺,要吃赵州茶,否则就是入宝山而空回了。感谢大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