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道德经》的七种智慧,读懂得人生活不会太差!
2024-11-25 10:42

《道德经》智慧包罗万象,随手摘录,都是至理。今天只说说当中的一段话,七种智慧,足以指导我们为人处世: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善地,指选择恰当的地方,即应处的地方位。

仁,友善的意思,孔子的仁是爱人,但爱憎分明。老子的仁是亲而不爱,远而不恨。两者是有区别的。

整段话用现今的话来说是:

安心处于应处于的地位,心象深渊一样平静与清静,以友善之心与人交往,说话要言而有信,按自然法则处理政务,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要善于把握行动的时机。正因为不强求结果,才没有真正的忧虑。

一、什么是居善地?

说白一点,就是待在自己该呆的地方。

那哪里是自己应该呆的地方呢?这很难一概而论的,关键是要看自己的才能,个性等等,才决定你合适不合适你在某个地方的,如果你没清醒认识到自我,站错了地方,说不准地位不保,而且还有危险。

比如唐朝张易之与张昌宗两兄弟,因为长得帅,备受武则天的宠爱,旬日之间,名震天下。这两人一开始倒有自知之明,曾向狄仁杰请教自安之术。

后来他们名气越来越大,巴结他们的人越来越多,他们就忘掉自己是谁了,最终双双被杀。这两人其实也有些才能的,如果出任州县一级的官员,位置就站对了,就不至于招杀身之祸。

站位是否恰当的问题,不完全取决于才能。姜子牙的才能足以胜任宰相,在商纣王手下却连一个小官也当不好,只好溜之大吉也。

而有些人才能平平,贪赃枉法,却能在很高的位置上如鱼得水,这是个人价值观与社会价值观是否相容的问题,是我们在选择人生站位时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当然,如果一个才能平平的贪官如能如鱼得水般占据高位的话,这个政府离倒台大概已经不远了。

二、什么是心善渊?

也就是心要深潭一样清澈平静,不易受外界环境的干扰与影响。

在物质社会的今天,要如何避免受到不良习气的污染,受到社会的惊扰呢?这就需要你通过学习,或感悟,或自我修炼,要把自己的心像磐石一样稳固,不易受外界情况所影响。

三、什么是与善仁?

也就是说,与人交往,要心存友善。对强者要尊重,对弱者要理解与嘉许。

许多人对强者能保持足够尊敬,对弱者却心有轻视;或者对弱者表示亲近,对强者却心存排斥。

这不是真正的仁。有一句话说得好,你以怎么样的态度对待别人,别人也会以怎么样的态度对待你。

如果你对强者,对弱者都能待之以仁,就可得众之力,无所不成。历史上这样的例子是比比皆是的。

四、什么是言善信?

就是说话要讲信用。这个道理很简单的,大家都了解,说得也比较多,我想不必要多的解释了。

五、什么是正善治?

就是忠于职守,用业绩说话。古今中外,无论什么事物都有可能过时,无论什么理念都有可能被更新,就是用业绩说话这一条永远不会过时。

如果用业绩说话都不灵了,不按自然法则去处理事务,不要说这家公司或这个团体该倒闭了,就是政府而言,也该到了垂危的地步的。所以这一点上,我们不必存任何侥幸心理的。

六、什么是事善能?

也就是说做力所能及的事。将它理解为有办事才能也未尝不可。但才能有大小,是相对事情难易程度而言的。

苏东坡曾说:挟泰山以超北海,是不能也,非不为也;为老人折枝,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有些事情不是我们想不想做的问题,确实力有不逮,也没办法。但有些事情我们能做,而且做了有益,也可能不去做。

勉强去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或者放弃做力所能及的事,都不符合事善能的自然法则。

七、什么是动善时?

也就是合理把握时机。这是一个说说容易,做起来难的事情。

什么时机做起来才合适?这完全取决于个人的眼光和阅历。有的人能在适当的时候做恰当的事情,有的人却让事情发生在错误的时间和地点。如果我们的眼光与阅历不够,如何做到动善时呢?可以向有经验的人请教是一个好的方法。

除此之外,抱着与人为善的想法去做,一般错不了。如果你做的事情对他人有利的,总是合宜的。

End

无形的七种财富

世间上的人都希望发财,所谓向钱看已成为社会风气。其实,钱财不一定指有形的黄金美钞,或是房屋地产、有价证券等,这些有形有价的钱财之外,另有一种不受人注意的善财,更为宝贵。一般有形的财富都是向外去求,无形

忏悔时当发七种心

北齐天平年间,有一居士,四十多岁,前来礼拜禅宗二祖慧可。他说:弟子身缠疾病,请和尚为我忏悔罪孽。慧可说:拿罪孽来,我替你忏悔。居士考虑了很久说:我觅求罪孽而不可得。慧可说:我已为你忏悔完了,你当皈依佛

药师法门的七种修持方法

对佛教文化有一定了解之人,都知道西方三圣、东方三圣、华严三圣等说法。其中东方三圣又称药师三尊,即药师如来与日光菩萨、月光菩萨,药师如来即药师佛,他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日光菩萨和月光菩萨则是其胁侍菩

礼佛有七种

梦参法师这个礼拜在慈老法师引证勒那三藏里头说,礼拜有七种。内无恭敬心,没有恭敬心的礼拜,只是形式,五体不投地。像很多的寺院里头,一进去,大殿里都有拜垫,慈老法师说摆架子,每个殿里都摆个架子。咱们一般的

让好运不断的七种方法

一个人跑到释迦牟尼佛面前哭诉。我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成功,这是为什么?佛告诉他:这是因为你没有学会布施。可我是一个穷光蛋呀!并不是这样的。一个人即使没有钱,也可以给予别人七样东西:第一,颜施,你可以用微

好好读懂这十句话,活得才顺心

【01】  人真的要自己争气。一旦做出成绩来,那么全世界都将和颜悦色。事情都是有正反面的,只要摆正心态。  人生中没有朋友,会孤单;没有敌人,会失败;因为朋友是用来依赖的,敌人是用来激发自己潜能的。没

《道德经》:小善如大恶,大善最无情

《了凡四训》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宰相吕文懿辞官还乡,那时全国人民都很敬重他公正廉洁,把他当做泰山北斗。有一个乡亲在外喝醉的时候却对吕文公破口大骂,有人告发了这个乡亲,吕公却发了善心,不予追究。但是一

道德经:迂回,做人首要智慧;后退,成事第一哲学

《道德经》全文虽只有五千多字,却指明了天地人世的运行发展规律,告诉了我们每一个人修身养性、行事为人所应遵循的法则,指导着我们应该如何去面对世界、周围以及自己。通过体悟以下《道德经》两大根本智慧,可以让

王阳明《传习录》经典20句,一口气读懂心学第一书!

《传习录》,儒家的重要著作之一,是王守仁的讲学语录。《传习录》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传习录》堪称心学第一书,是我们读懂王阳明,感悟心学大智慧必读的一本经典

别错过!秋天必吃的七种美白食物

晒了一夏天的肌肤是不是想趁着秋天白回来?很简单,日常食物就能帮上忙,来看看秋天必吃的7种美白食物吧!1.蘑菇:营养丰富蘑菇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脂肪低,无胆固醇。食用蘑菇会使女性雌激素分泌更旺

读懂《周易》乾卦,就读懂了人生

乾卦是《易经》六十四卦中的第一卦。在周人看来,乾是始阳,是至阳,是第一阳,代表着进取创造的力量,所以放在首位。乾卦的卦辞是:元亨利贞。《子夏传》把这四个字概括为:元,始也。亨,通也。利,和也。贞,正也

读《道德经》,感悟老子的人生智慧

《道德经》被誉为万经之王的神奇之书,像宝塔之巅的明珠,璀璨夺目。照耀着我国的古老文明。《道德经》这部不朽著作,即是道教的思想源泉也是道教的代表之作。老子在短短五千言中,以其精炼的语言和深邃的智慧,探究

没有不幸福,只有不知足---《道德经》

知足者富《道德经》里讲:知足者富。知道满足的人,才是富有的人。有个人在岸边钓鱼,他钓鱼的技术十分高超,一会儿就钓上了一条大鱼,足有一尺多长,可是钓者却解下鱼嘴内的钓钩,顺手将鱼丢进海里。围观的人十分惊

《道德经》最厉害8种思维,读完真的不一样

01对立统一的思维老子认为,高下,美丑,前后,祸福这些都是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甚至在某种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这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辩证法思想,让我们看到对立物之间的真实关系

《道德经》的精髓

《道德经》只有短短五千言,却涵天盖地、字字珠玑、句句精辟,任何一句都可作为至理格言和座右铭。而更为精华的则是其中那些老子独创的成语,可谓老子智慧的概要和精髓,从中完全可以洞见《道德经》的真谛。我们从这

背不下《道德经》,至少背下这10句精华!

1无为,无我,无欲,居下,清虚,自然。道是道家核心。是万物的本源,也是一种规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是说道的自然而然的,因此人要符合道的规律,像水一样柔中带刚,随其自然、自然而然的生存,

《孙子兵法》20种大智慧,读懂古人最高谋略

提起中国古代的兵书,许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孙子兵法》。《孙子兵法》蕴含着深邃的战略思想,曹操曾盛赞《孙子兵法》道:吾观兵书战策多矣,孙武所着深矣!《孙子兵法》为春秋末孙武所作,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

《易经》最重要的一卦,读懂就是高人

乾卦是《易经》六十四卦中的第一卦,代进取、创造的力量。可以说是《易经》中最重要的一卦。乾卦六爻皆阳,好似六条巨龙,代表着天地万物变化的规律。读懂了乾卦,就读懂了人生。1潜龙,勿用。潜龙,就是潜伏在深水

《道德经》的七种智慧,读懂得人生活不会太差!

《道德经》智慧包罗万象,随手摘录,都是至理。今天只说说当中的一段话,七种智慧,足以指导我们为人处世: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善地,指选择恰当的地方,即

《道德经》的“大医”思想

精气之说老子在《道德经》第六章中说: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要理解这章经文,关键是搞通玄牝两字的含义。这里所说的玄是指天,指阳,所说的牝是指地,指阴,与万物负

陈兵:金刚经讲解_陈兵如何读懂《金刚经》(三十)

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何以故?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

陈兵:金刚经讲解_陈兵如何读懂《金刚经》(三十四)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祗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最后,佛再次强调持诵此经、为人演说的福报,胜过以满无量阿僧祗世界的七

陈兵:金刚经讲解_陈兵如何读懂《金刚经》(三十二)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则不说是微尘众。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则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佛再次破微尘、世界

陈兵:金刚经讲解_陈兵如何读懂《金刚经》(三十三)

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说义不?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

陈兵:金刚经讲解_陈兵如何读懂《金刚经》 总结

对此经的宗旨,古今大德有多种归结,如《金刚经六祖口诀》把全经宗旨归纳为无相为宗,无住为体,妙有为用。我总结为:般若方便不二为宗,实相为体,无相为相,无住为用。依藏传佛教见、行、果的教法系统,此经的宗要

《道德经》:你之所以浮躁,是因为着急

一位学僧问禅师:师父,以我的资质多久可以开悟?禅师说:十年。学僧又问:要十年吗?师父,如果我加倍苦修,又需要多久开悟呢?禅师说:得要二十年。学僧很是疑惑,于是又问:如果我夜以继日,不休不眠,只为禅修,

《道德经》道教思想

《道德真经》即《道德经》,或称《老子》《老子五千文》。原为先秦诸子中道家的代表作,后为道教奉为主要经典。唐代尊为《道德真经》。关于老子和《老子》这部书的时代问题,学术界争论较大,尚无一致的结论,一般认

母亲节,十首诗词读懂母爱

自从有人类以来,对母亲的讴歌就从未停止过。古人对母亲的情感,大部分都浓缩在诗词中,今天是母亲节,让我们欣赏这些写给母亲的诗词,感恩母亲。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

《道德经》:不争的人最富有

俗云: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在《庄子》中,子舆和子桑是好朋友呀。有一次,天上接连下了几十天的雨,子舆知道子桑贫穷,大雨绵绵,他一定没地方去谋食,于是带了饭去看子桑。刚到子桑门口,就听见子桑像

《道德经》:3种性格,命最好;3种德行,福最大

013种性格命最好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性格通过影响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进而对人的命运产生重要影响。一个人性格好,命也不会差。1 随和我们都知道上善若水,水虽柔,但能包容万物。我们常说百炼钢不

《道德经》:三种性格,命最好;三种德行,福最大!

三种性格命最好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性格通过影响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进而对人的命运产生重要影响。一个人性格好,命也不会差。1、随和我们都知道上善若水,水虽柔,但能包容万物。我们常说百炼钢不如绕

易经 道德经 论语:三个字,道破成功3要诀

谈起《易经》、《道德经》、《论语》这三本书,真可谓天下无人不知。每本书中都凝聚着圣人最为顶级的智慧,也都可以称作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这三部书,也奠定了我们中国人智慧的基础,如何做人、如何做事的奥秘尽在

最高的帝王学,便是老子的《道德经》

道家学说的学脉传承、学派关系比较复杂,但有一点是我们公认的,那就是,老子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和首席代表,《道德经》是道家学说的核心经典和巅峰之作。《道德经》又称《老子》,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

陈兵:金刚经讲解_陈兵如何读懂《金刚经》(二)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所有的佛经都是以如是我闻或闻如是开头的。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以下讲的这些,是结集这个经典的我亲自听佛讲的。经典的结集,南传佛教认为

陈兵:金刚经讲解_陈兵如何读懂《金刚经》(三)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各自就座以后,就要

陈兵:金刚经讲解_陈兵如何读懂《金刚经》(五)

所谓的度,也不是说我给你一个什么,或者说像轮渡那样用船把你渡到对岸去,无非是引导众生如实认识自己本来的实相,依法修行,自臻解脱。所以,菩萨也没有度众生,是众生自己度众生,或者叫自性自度。认为自己是菩萨

陈兵:金刚经讲解_陈兵如何读懂《金刚经》(四)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什么叫做发菩提心呢?佛解释了:发心

陈兵:金刚经讲解_陈兵如何读懂《金刚经》(六)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真实发菩提心之后,要行菩萨道,让菩提心

陈兵:金刚经讲解_陈兵如何读懂《金刚经》(一)

《金刚经》是中国汉传佛教最著名的经典,全文约有五千字。道家最著名的经典《道德经》(《老子》),全文也是五千字,称为五千言。佛教的《金刚经》正好约五千字,这就是佛教的五千言了。过去不仅很多佛教徒读诵、书

陈兵:金刚经讲解_陈兵如何读懂《金刚经》(八)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佛所种诸善根

陈兵:金刚经讲解_陈兵如何读懂《金刚经》(七)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真实发菩提心之后,要行菩萨道,让菩提心

陈兵:金刚经讲解_陈兵如何读懂《金刚经》(九)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

陈兵:金刚经讲解_陈兵如何读懂《金刚经》(十)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德胜彼

陈兵:金刚经讲解_陈兵如何读懂《金刚经》(十二)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燃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世尊,如来在燃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成佛,证无上善提,只不过是断尽了无明妄执,觉证本来自性,如古人所说:但复本自性,更无一法新,并非另外得到了什么

陈兵:金刚经讲解_陈兵如何读懂《金刚经》(十六)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以上所说,太宝贵了,须菩提长老听到这里,深刻理解了佛所说的义趣,不禁感动得涕泪悲泣

陈兵:金刚经讲解_陈兵如何读懂《金刚经》(十三)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

陈兵:金刚经讲解_陈兵如何读懂《金刚经》(十四)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则为有佛,若尊重弟子。佛进一

陈兵:金刚经讲解_陈兵如何读懂《金刚经》(十一)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佛问须菩提:你认为须陀洹能这样想:我证得须陀洹果吗?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