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用人识人方面,魏征给李世民提出了一个基本的建议:富则观其所养,居则观其所好,习则观其所言,穷则观其所不受,贱则观其所不为。因其才而取之,审其能以任之。用其所长,掩其所短。
这个建议的内容最早可以上溯到《吕氏春秋》,里面记载了看人识人的八观要诀。魏征的六观是八观的简化,都代表了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家在看人上的基本态度,就是看行为、看表现,通过行为和表现去推断当事人的内心世界,预测当事人的未来行动。
八观,就是依据人在不同环境的表现来识才。《吕氏春秋》中的八观包括:
一个人发达了,要看他是否还谦虚谨慎、彬彬有礼、遵守规则。
一个人地位高了,要看他推荐什么人。他提拔什么样的人,他就是什么样的人。
一个人有钱了,要看他怎么花钱,给谁花,花在什么地方。人穷的时候节俭不乱花钱,那是资源和形势造就的;人富了以后还能保持节俭,才是品行的体现。
听完一个人的话,要看他是不是那样去做的。不怕说不到,就怕他说了做不到。
通过一个人的爱好,能看出这个人的本质。
第一次跟一个人见面的时候,他说的话不算什么。等相处得久了,再听听他跟你说什么,是不是跟当初一致,跟当初的差别越大,人品越不好!
人穷没关系,穷人不占小便宜,这样的人本质好。
人地位低没关系,不卑不亢,保持自己的尊严,这样的人本质特好。
《庄子》里也提出了一个看人模型,叫八验。其内容包括:
把一个人派到很远的地方,做一件很小的事,看他能不能做到位,以此来判断一个人的忠诚度。
把下属放在身边工作,工作之外相处多一点,看他对你是不是够尊敬,以此来考察他的自我定位。让下属明白,跟领导的关系再好,该尊敬还要尊敬,工作还要做到位。下属必须清楚自己的角色定位。
领导不断地给下属压担子,看他的能力倾向。作为员工应该记住,领导在提拔你之前,一定会不断给你加压。
突然问下属一个问题,看他的反应速度、智谋、思想的成熟程度和工作能力。突然发问,下属没有时间准备,依此来看这个人的水平。
突然约会,看一个人的信誉。突然的约会不要随便答应,如果你在约定的时间根本到不了还爽快地答应人家,说明你信誉不好。
一个人喝醉之后,可以看出他的性格。如果醉酒之后的行为跟清醒时差别很大,那么这个人很可能性格扭曲、心理阴暗,比较可怕,不能用。
把下属放在复杂的人际关系里,看看他跟别人打交道的能力如何。
给下属一点好处,看他是不是喜欢占便宜。
End
治家以和平两字为主。这是清代学者钱泳在《履园丛话治家》中的一句话。海涅有一句名言:我宁愿用一小杯真善美来组织一个美满的家庭,不愿用几大船家具组织一个索然无味的家庭。和谐是家庭的最终归宿,也是家庭成员努
《妙法莲华经》中,佛告舍利弗: 乃至童子戏,若草木及笔。或以指爪甲,而画作佛像。如是诸人等,渐渐积功德。具足大悲心,皆已成佛道。以至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童子戏画佛、散乱心
当我们谈现在,其实是离不开过去,也离不开未来;如果你把过去跟未来都拿掉,现在就没有意义了,这个就是醉生梦死。活在现在─你就活在现在的因缘,柴米油盐酱醋茶!你要知道你的佛性是什么?你从什么地方来?你最初
世杰:阿弥陀佛!记得两年前,您曾经和我说过,要把我过去几年讲过的东西整理出书,且把书的样本也给我看了,这事被我拒绝了。我当时态度之坚决,可能您现在仍然记忆犹新吧。近日,听说您又想把我去年年底与大家的交
未来心不可得◎ 大 德德山宣鉴生于唐德宗建中三年(782-865),卒于唐懿宗咸通六年,终年八十四岁。鉴20年出家,受具足戒。他习北禅,精研律藏,对性相诸经,颇有研究,经常向僧人们宣讲《金刚经》,人
益西降措仁波切我们学佛需要发心好,发心不好就麻烦,身、口、意,意为重要,你做的是善业还是恶业?在哪里辨别?在你的内心上辨别。心善语意善,心恶语意恶。你内心善就是善业,内心恶就是恶业。所以,发菩提心,发
《缁门崇行录》这一部书专门记载古时候修行人品德的风范。他们那种修持和涵养工夫,读后真令人感动,而有高山仰止的感叹。例如:(一)朴实方面1、永嘉禅师不吃锄头种的菜。2、慧林禅师一双鞋子穿了二十年,遇到平
◎ 学 诚问:师父,一味地对别人好,为什么让人厌恶,轻视甚至变得可有可无?是不是越一味地对别人好就越容易失去?答:不要依附于他人乞求自己的快乐。如果我们太执著,自己很苦,把别人也弄得很苦,付出越多,其
◎ 界 诠传统大德们怎么弘扬,我们怎么去做。所以说宁信古人不可信今人。今人如果说他是一个大彻大悟,已经具足这个慧眼的话,我们可以。如果他还没具足,你硬把他恭维成某大德就是什么菩萨,那么你要比这个某大德
不贪过去,不贪未来◎ 了 凡禅语说:过去事,莫思量;未来事,莫愿莫求;现在事,与一切事但知无着。佛家不强求,不妄取,贵在随缘。让该来的来,让该去的去,不欣羡别人,不哀怜自己;不留恋过去,不幻想未来,把
NO1.高端服务业在发达国家,高端服务业已占GDP50%左右,特大城市通常占60%以上,而发展中国家仅占20%左右。高端服务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引擎,它对经济的带动作用通常比一般商业服务业高10~
中国哲学标举性、心、情,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由性、心、情展开的三维向度,其主体是心性之学。心性之学涉及三个基本的维度,亦即三个主要的概念,一是性,二是心,三是情。一、性者,人之天性,本
《太上老君说百病崇百药经》老君曰:救灾解难,不如防之为易;疗疾治病,不如备之为吉。今人见背,不务防之而务救之,不务备之而务药之。故有君者不能保社稷,有身者不能全寿命。是以圣人求福于未兆,绝祸于未有。盖
1. 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资治通鉴唐纪》释义:木心不直,它的纹理就会歪歪斜斜,用这种木材制造的弓,虽然强劲,可是发射出去的箭矢也不会直飞目标。2. 能择善者而从之,美自归己。
提起中国古代的兵书,许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孙子兵法》。《孙子兵法》蕴含着深邃的战略思想,曹操曾盛赞《孙子兵法》道:吾观兵书战策多矣,孙武所着深矣!《孙子兵法》为春秋末孙武所作,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
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道德经》大意:最高的善像水那样,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2、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道德经》大意:狂风刮不了一早上,暴雨下不了一整天。3、挫其锐,解其纷,和其
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儒、释、道三家各自发展,各有传承,统贯着学术与文化的命脉。后世的仁人君子也都在这种文化氛围中修身立人,做着出世入世的事业。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三家思想始终是在矛盾斗争与融合渗透中
仙山之中有座雲行草堂,住着海龟师公,一云、一鹤、二位道长,兔龟龟、熊龟龟等道童,挂单一颠僧,耕种着十亩地、守护着道家智库。干活之余,兔龟龟和一云道长开着道家云车游山访道。《洗髓功》原是道家内丹功《易筋
内容导读笔者几年前曾发表过一篇关于道门内圆光术的文章,介绍了当时尚不为广大爱好者所知的圆光。这几年由于一些人的炒作,圆光逐渐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受到爱好者的追捧与误解。因此,笔者发心再撰此文,旨在较全
一、灵独觉法当做工夫时,宜绝念忘机,静心定神;提防动心起念,惟有一灵独耀,而归真返朴;此时便易入无为正定,山河大地。十方虚空,尽皆消殒,归于寂灭。在一灵独耀境中,不可动心思量,才涉思维,便成剩法。故宜
成熟无关年龄,而是看你的肩膀能挑起多重的责任;高度无关起点,而是看你的努力能积攒怎样的厚度。十个建议,给二十多岁的你2017已过六分之一,今天,就是你能做出努力的最早一天,加油,早安!
先用最简单的几句话说下作者的大概思路吧。前提1,回顾演化史,人类之所以能从一众动物中脱颖而出,就是因为人类有虚构的能力,尤其是虚构意义的能力,这使得人类低成本地构建大范围的合作,从而放大人的能力,最终
道家既有指导实际生活的经验性方法、技巧,也有待人接物的理论性原则、价值,更有超越实际生活、追寻心灵自由的超越性境界。充分挖掘道家处世之道,有利于我们深入传统,寻找解决其自身面临的困境。浮躁的时代,学一
未来怎样,取决于你自己文/一行禅师真正的佛法一定符合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第一法印是诸行无常。没有任何东西能够连续两个刹那保持不变。赫拉克利特( Heraclitus)说:人不能两次踏
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儒、释、道也是三家思想始终是在看似矛盾斗争中完美融合,犹如三枝奇葩,各彰异彩,相互辉映。历代也多认为三者之间有着彼此补充的作用,后世的仁人君子也都在这种
随着物质越来越丰富,生活习惯的日迁月移,现代人偏离养生之旨越来越远。好逸恶劳、起居不时、过食寒凉的不良生活习惯,导致体质下降。鉴于今日之儿科病越来越难治,越来越复杂。有感于《内经》上工治未病、病若成,
在用人识人方面,魏征给李世民提出了一个基本的建议:富则观其所养,居则观其所好,习则观其所言,穷则观其所不受,贱则观其所不为。因其才而取之,审其能以任之。用其所长,掩其所短。这个建议的内容最早可以上溯到
古代名人的养生妙招大公开孔子提出德润身,大德必得其寿,仁者寿,修以道,修道以仁等观点。仁,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同情、友爱的情感。寿,则有两层含意:其一是指人的实际寿命;其二是死而不亡谓之寿。也就是说,有些
道家养生之要妙,在天地人和。让人体之气血运行,与日之出没,月之盈亏,地之运转相合。《翠虚篇》:每当天地交合时,夺取阴阳造化机,地球气场变化的节点就在二十四节气,2017年的1月5号就是小寒节气开始,是
所谓道不远人、大道至简,作为中国文化三大支柱的儒释道,其实并不高高在上,而是与我们的人生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道家的最高境界是想得开,儒家的最高境界是拿得起,佛家的最高境界是放得下,儒释道的最高境界,就
一、道家养生的三大超越道家养生的成就,突出体现于道家文化对人类三大科学文明的超越,实现了人类文明的三个终极,实现了人类的全面解放。1成丹的过程最好的物质是什么呢?是车吗?是房吗?是高楼大厦吗?这些都是
壹《养生延命论》《太上感应篇》曰:祸福无门,惟人自招,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昭示天下戒恶行善。执行天道,诚守人道。天地之中惟人最灵最贵,灵者人也,性本合天道;贵者,生命能修至长生。生命长短非自然亦非命中
道家清肠奇效秘方,在家简单排毒!中国道家养生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其主旨是让人们的生活方式以道法自然规律生活,进而因而制之自然规律达到乐天知命,掌握人类自身生命密码,同时掌握宇宙天地人大自然万物生命变化
修行是一个过程,通过修正言行意,符合特定风格的生活方式,以期达到一种理想的境界,人生即是一场修行。学习啦小编现在就告诉你道家养生修行十大方法,快来看看这篇文章了解详情吧。道家养生修练十大方法据元代李道
(一)时间的错觉很多学者在他们的论文内批评印度人是没有时间观念的民族;又批评佛经时间观念最混乱最不可靠,也有人批评中国人不重视时间观念。从现代的实用主义眼光来看,尤其是以西方社会工业功利眼光来看,无疑
华严经卷三十三普贤菩萨行品第三十一偈句云:「三世一切说,菩萨分别知:过去是未来,未来是过去,现在是去来,菩萨悉了知,如是无量世,觉悟相不同,方便究竟行,具足诸佛智。」华严经卷三十四宝王如来性起品第卅二
问:此报身寿命根于前生积业,然道家养生术能延长寿命,不为业拘,何也。范古农答:业因招果,还藉助缘。养生术是一种助缘,能令招果发生变化。但须知此养生术,亦是前生积业所招。故因果之法,系一种复杂之法也。
富楼那将来成佛,他的佛国不知是怎样的情形,假若有可能,因缘时遇,富楼那成佛后,大家也可以发愿到他的佛国中修行。大悲的佛陀,明白众人的心意,不厌其详的告诉大众道:「富楼那成佛的佛国,大地没有山陵沟壑,没
文革结束之后,中国佛教有二个转折阶段:第一个是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宗教问题上的拨乱反正,结束了中国无法无天的局面,无法者,社会主义法制受到破坏;无天者,缺乏真正的宗教精神,失去了社会的精神生
我其实是没有什么资格在这里作演讲的,因为我所讲的充其量不过是在世智辩聪的层面上耽误光景,不可能对大家的法身慧命带来什么受用,不过我想从文化这个层面上把我研究佛学的一点心得贡献给大家。所以如果我讲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