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定力的实践
2025-03-19 09:07

定力的实践

行业应用

学文习武如此,从事科研、艺术、体育等等工作者莫不如此。即使是像从事下棋、作画这样的专门技艺,也要靠过人的定力,方可出类拔萃,艺压群雄。围棋大师李昌镐,之所以被人称为“石佛”,是因为他在与人对弈时,有着超常的定力。他下棋时无论处于优势还是劣势,均镇定如常,不露半点声色,行家说他的棋风不剽悍,不出奇,看上去似乎很“平常”,但这种“平常”的棋风,连和他同档次的九段棋手也难以理解,一步棋走出后,别人往往在数步或数十步后才能看出其意图。某画家从少年时便自修文史哲,练内家拳,深入研究书史画论,勤奋作画,终于声震画坛,成为名家。论者总结他的成功之道时,说他“靠着坚守中国传统笔墨精神的定力,在纷扰的当代画坛,表现出可贵的冷静与沉着。”而这位画家在他一本画集的题记中也以定力自诩:“外缘虽热,内境清凉,余定力尚可乎?”

与智慧之关系

对于定力与智慧之关系,禅宗第六代大师惠能在《六祖坛经·定慧品》中说:“善知识,我此法门,以定慧为本。大众勿迷,言‘定慧别’。定慧一体,不是二。定是慧体,慧是定用。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若识此义,即是定慧等学。诸学道人,莫言先定发慧,先慧发定,各别。作此见者,法有二相,口说善语,心中不善,空有定慧,定慧不等。若心口俱善,内外一如,定慧即等。自悟修行,不在于诤。若诤先后,即同迷人。不断胜负,却增我法,不离四相。善知识,定慧犹如何等?犹如灯光。有灯即光,无灯即暗。灯是光之体,光是灯之用。名虽有二,体本同一。此定慧法,亦复如是。”

【解读】定慧并非单指出家人参禅打坐的功课,如果一个人的定慧还有一个特定的时间或特定的形式,就是有为法,即二法。不论出家在家心是一体,本性是佛,定慧无别。僧与俗、是与非、作佛、善恶、定慧本无差别,定是心与客观事物环境动乱毫无相干;慧是心与千差万别,错综复杂的是非烦恼毫无关系。定慧是自然自在不动心,不是用任何方法取来得来的。和光混俗,心不在焉。人生社会无一不介入。非离开社会家庭到深山老林之清净环境。幼儿之心,天真活泼,学赤子混沌之心,不参禅,不打坐,就是功夫。定慧是平常心而发,定是心不被物转,慧是佛性本能的妙觉灵通。在客观环境是非动乱之中,定慧不失不变,一生一世如此,僧俗皆如此,即是定慧均等。定不失慧,慧不失定,心平自然,本无定慧。定念心动,慧念法生,心念来去自由,是非平等,何生定慧?自心如如不动,不就是定慧么?什么在家,出家、和尚、居士……这一切如梦幻泡影。

End

若非老僧定力够,几作驴儿被他骑

我们学佛的人,对于因果报应的道理,一定要牢牢记着,不能够丝毫错了因果,否则将来业报现前时,就会障碍你了生死,生死未了就要随业受报,偿还宿债了。所以出家人经常说: 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若人不了道,披

出去走才知道有无定力

◎ 一 诚 假设一下,当我们身处深山之中,远离世间的诱惑,这个时候是不是能够做到心如止水呢?或许可以。但是一旦踏入滚滚红尘之中,恐怕就会被花花世界迷了双眼,在名利、物质面前把握不住自己。很多时候,

禅由定力

禅 由 定 力◎ 演 本凡圣之判,如隔云霄,其间相去,不可以道里计。佛法微妙难思,片言只字中,每每暗藏着无价可评之牟尼珠。牟尼珠中,用途最广,而为博地凡夫最需要者,莫若定风珠。博地凡夫,最怕遇到四种境

卢志丹:一切皆在定力中成就

一切皆在定力中成就有一次,释迦牟尼佛为了考验弟子们,对弟子说:我现在要到天上去说法,你们有缘也跟着来吧!说完,立刻走了。佛去到天上,以他心通向三十三天忉利天的天主表示,他要考弟子,请天主配合;天主意会

定力、定相、定境的区别!

佛教智慧:定力、定相、定境的区别!我们一般人只要听说修定,直接想到就是要把腿盘起来坐在蒲团上,就好像老僧入定一样。大家总以为说用七支坐法,有模有样的正襟危坐着,不许别人来打扰,以为这样就是在修定,其实

定力的实践

定力的实践行业应用学文习武如此,从事科研、艺术、体育等等工作者莫不如此。即使是像从事下棋、作画这样的专门技艺,也要靠过人的定力,方可出类拔萃,艺压群雄。围棋大师李昌镐,之所以被人称为“石佛”,是因为他

定力的史例

两千五百多年前,位于今尼泊尔国境的迦毗罗卫国王子悉达多·乔达摩,为探索宇宙真谛,解救众生诸苦,于十九岁时毅然舍弃王位,离别妻子,出家修行。他在雪山苦修六年,后在菩提树下静思入定,打坐四十九天,夜睹明星

定力是什么?定力的意思

定力,破除妄想的禅定之力,不被物转,能转一切物,佛教五力之一。谓摄心正道及助道法,若定根增长,则能破诸乱想,发诸事理禅定,是为定力。定,梵语三摩地(samadhi)的意译,意为注心一境,不散乱。修“定

定力对修行者的重要性

定力对于修行佛法者的重要性,是修行者从实践中悟得。修行佛法,得成正果,要靠定力。世人学成一门技艺、成就一项事业,也无不要靠定力也。学文者要靠定力,有定力,方可耐得住寂寞,经得起挫折;有定力,方可博览群

什么是定力?

“定力”是佛家语。佛学之三藏十二部经典籍的核心或曰总纲,乃“戒、定、慧”三学,戒即戒律,定即禅定,慧即智慧,修行佛法者须“依戒资定,依定发慧,依慧断惑”,方可“显发真理,成正等觉”。而三学中,“定”又

如何增强定力?

◎要增加持续专注的时间。◎要提升正念(可帮助专注在所缘上)。◎要提升精进心(心不会柔软无力)。◎要去除身、心上的痛苦(有烦恼,无法得定)。◎灵活的运用四种方法。◎禁语(心才会平静,有力量)。◎可增加打

定力释义

定力,佛学之三藏十二部经典籍的核心或曰总纲,乃“戒、定、慧”三学,戒即戒律,定即禅定,慧即智慧,修行佛法者须“依戒资定,依定发慧,依慧断惑”,方可“显发真理,成正等觉”。而三学中,“定”又为佛法之中枢

定力是什么?定力与智慧的关系呢?

一弟子学习射箭,师父告诉他,学习射箭,先要练好定力。定力怎样练呢?是站成射箭的姿势,每天站上3个时辰,等练到纹丝不动时,再来学习射箭。弟子练了3年,终于练成。可师父说,他只具备了身体上的定力,要练习射

佛教中增强记忆力和定力的方法

什么是“心”已经困扰我们几千万年。譬如我们讲八识,整个八识包括第八阿赖耶识、第七末那识、第六意识、前五识。本体心同现象的能所、这个所起的心,两样的;可是一个名词在代替。所以我们常常这一个名词搞错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