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本心而成菩提2024-11-16 13:31
◎ 夏坝降央克珠
何谓发心?发者,是发起,故发菩提心者,便是发起成佛的心。简言之,发心即是发菩提之心。由其本初之心,加以助缘,而成就纯善之心,以助成大乘之行,此即为发起菩提之心。
在佛法中,发菩提心者,崇德广业虚心外身圆觉之谓也。发菩提心者,即是大乘道。菩提心在佛教修行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所以经中都会非常强调发菩提心的重要性。虽然从理论上说:心与菩提,性无有二,由无二故,不可分别。但是,除去慧根极高的圣者,一般人由本心而至菩提心是需要助缘的。正如圭峰宗密所言:自非达恢廓之道,禀仁恕之性,怀远大之志者,其谁能发斯意焉。
由于因缘秉性不同,发菩提心也并无统一的形式和助缘,而是有着多种方法和形式。太虚法师说:一者自性发,谓由自性发起菩提心;心自性,即是心心所之觉。二者资助发,即得到善友圣教之助缘。三者善根发,即因善友化导、圣教熏习,致善根增长成熟,能资善慧、无漏慧,乃至金刚道后成大菩提。四者等流发,由初地菩提,均等而流发二地之菩提,如是辗转及至成佛。五者断证发,谓由断惑证真时方发。
既然发菩提心即是通过助缘,而使本初之心完成至菩提之心的转化。那么其法门无量,如发四宏誓愿,持六波罗蜜等,都可以唤醒沉睡的菩提心,拂去菩提心上的尘埃,以使之光显,以使其从能行变成已行。
《菩提心义》道:
发菩提心者,先当坚固发于正愿,所谓四弘誓等,立志坚强,作大要誓,常修正行。
西寺沙门法藏的《华严发菩提心章》中也说:
云何名为发菩提心?
答曰:依起信论有三种心:一者直心,正念真如法故;二者深心,乐修一切诸善行故;三者大悲心,救度一切苦众生故。
此是从发心的基础、态度和目的而言的。
《起信论》中言有三种发心:一者信成就发心,即得信成就而发其心;二者解行发心,《起信论》中言有三种发心:一者信成就发心,即得信成就而发其心;二者解行发心,即真如法中深解现前所修离相,以知法性体而发心;三者证发心,即以依转识说为境界,而此得证者无有境界而发心。值得一提的是,在发心大愿时,传统上说的都是四愿,裴休等说的是五愿。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发菩提心,或者说是如何才能真正地发出菩提心,这才是最重要的一面。
发心是有缘的,无缘发心不成。缘是助缘,省庵把发心之助缘分为十个方面:
此菩提心,诸善中王;必有因缘,方得发起。今言因缘,略有十种。何等为十?一者念佛重恩故、二者念父母恩故、三者念师长恩故、四者念施主恩故、五者念众生恩故、六者念生死苦故、七者尊重己灵故、八者忏悔业障故、九者求生净土故、十者为念正法得久住故。
这种发心之助缘,虽然经典中多有言及,但其侧重之处是有所不同。
《金刚顶瑜伽中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论》中说:
若有上根上智之人,不乐外道二乘法,有大度量,勇锐无惑者,宜修佛乘,当发如是心:我今志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求余果。誓心决定故,魔宫震动,十方诸佛皆悉证知,常在人天,受胜快乐,所生之处,忆持不忘。若愿成瑜伽中诸菩萨身者,亦名发菩提心。
《发菩提心经论》中说:
复有四缘,发心修集无上菩提。何谓为四?一者思惟诸佛发菩提心、二者观身过患发菩提心、三者慈愍众生发菩提心、四者求最胜果发菩提心。
虽然中国佛教中显密二教都有类似劝发菩提心之文,且内容丰富,但概而言之,其最重要之处应该包括三方面:一者劝发,即圣者引路发心;二者受戒,即助成发心之缘;三者持戒而行,即强化已发觉心、践行菩提。为其首者即是劝发,即是劝发菩提心。
如是一个劝字,尽显大乘佛法的宽容、积极之意。此心之发起,不是强迫,也不是完全依赖于其自然而发,而是因劝而发起,是既重禀赋又重外缘,是因劝而发、因行而成、由证得果、由果达位。中国佛教思想家们深得其精髓,关键是要发明此心。而其后的受戒、持戒等,仅是对其菩提之心的形成、光大和外行的保证与养护。正是通过这种发心,才确定了一阐提人能够成佛的基础。
但是菩提心又不是每个人、每个时候都能随意发起或发而能成。发心必有缘,导师点化、突然开悟等都是外缘,但是造成菩提心发起的重要因素是内缘,是一种向善的本觉之心。之所以能够发起菩提心,或能重新发起菩提心,正是因为我们的这种向善之心的功用。由于凡夫的这种向善之心往往被遮蔽,所以,发心之事既有去掉遮蔽之意,又有祛除杂质纯净本心之意,也有壮大其本初善心之意。因此,所谓劝发,其本质即是既重助缘,更重自觉。简言之,不执于菩提心而为成就菩提心,不执于菩提心才能成就菩提心。这种成就菩提心之行,既是一种自然的又是致善的目标,既是努力的过程又是缘成的过程。
摘自《菩提心》